伶官传序优质课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伶官传序优质课教案

篇一: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

伶官传序

一、课题导入

伶是——乐工,伶官是——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乐工在古代的身份是非常低微的,欧阳修为什么要给这些地位低微的人既作传又作序呢?这些地位低微的人到底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呢?欧阳修又想要借此来表达怎样的见解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

1 、积累相关文言字词及文言句式;

2 、理解本文围绕中心步步深入的论证方法;

3、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欧阳修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及文中警句对人生的启示。

三、预习检测,整体感知

1 、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句读准确

2 、检查字音(提醒矢的读音和意思)

3 、小组讨论,完成以下几项任务(2 分钟)

检查文言现象

师:其他同学在认真聆听时,要做一些记录

检查完,1 分钟时间进行整理

四、合作学习

(一)第一段

1 、这是一篇史论文,前面我们学习过《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文,它在第一段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它的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那么这里是不是也一样呢?朗读第一段,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明确: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找生翻译

2 、本质上欧阳修有没有否定天命的观点呢?(没有)明确:古人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迷信的认为人的命运是由上天主宰的,作为那个年代的封建士大夫,作者没有否定这种传统的说法,但是在这里他更强调人事的作用

3 、作者依据什么提出这样一个论点呢?

明确: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找生翻译

(二)第二三段

1 、接下来默读二、三段,结合课文内容和注释,为庄宗做一个简单的履历表。明确:

90823 接受三矢继父遗志

91227 函梁君臣之首

92338 系燕父子以组

92641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2 、从表中可以看出什么?

明确:庄宗得天下用了15 年时间,而失天下只用了3 年时间3、作者认为庄宗“盛”的原因是什么,“衰”的原因又是什么?(请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明确: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

“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追问:“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是一个什么问句?侧

重点在于?———人事,所以作者得出结论是?明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找生翻译

4、“兴国”时庄宗是以怎样的面貌出现的?

明确: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5 、等到庄宗即将灭国时,作者是如何描写那种场面的?明确: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6 、指导朗读

师:能不能通过朗读来体会庄宗的极盛和极衰?

1 生读——1 生评价并示范朗读师评价并指导朗读:得天下时要有气势,语速要快一点,读失天下时的衰颓时,语速要慢一点,从语调上说,读得天下时要豪壮一点,失天下时要哀婉、凄惨一点。

再找1 生读

师再提示:一是断句、二是语气词(可谓壮哉,何其衰也,如果调换语气词会有什么效果?生齐试读)

男女生分读

师评价

7 、归纳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三)第四段——拓展研读

1、师问:既然已经强调了“盛衰之理在于人事”,为什么在第四段中还要加上“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哉?” 这一结尾?明确:引人深思,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仅是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道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使文章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 、师问:身处于北宋中叶的欧阳修,为何要写《伶官传》并作序?明确:以史为鉴,启发人们通过历史看到现实,告诫后人尤其是告诫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渐。

板书:居安思危,防微杜渐

五、迁移训练

“逸豫可以亡身”的例子我们已经说过很多,请拟结合实际生活和所学知识列举“忧劳可以兴国“的事例。

最后以这几句话和同学们共勉:

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篇二:伶官传序优秀教案】

伶官传序

【教学目标】

1. 学习掌握词类活用的文言语法现象。

2. 体会正反说理突出中心的写法。

3. 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语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教学重点】

识记11 个词语,掌握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特征,学习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本文是“传序”,所以众多的史实都是正文的主要内容,这里可简约地点到即可,也正因如此,给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成为学习的难点,只要对涉及的人事有一般的了解即可。

【课时安排】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利用注释、工具书,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 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大意,理解作者意图。

【教学过程】苏洵在《六国论》中论说六国灭亡的原因,以借古讽今的写法,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勿蹈六国覆辙。今天学习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也是借古讽今,总结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现在听录音,轻声跟着阅读,思考庄宗李存勖17 岁后发生在他身上的有什么事。

二、解题

三、历史背景

四、整体感知

1. 结合注释,解释词句。

重点辨析本文中的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学生解答,教师补充更正)

2. 分组讨论,指定回答:

(1)提问:“虽曰?? 岂非??”是一个什么句式? 其作用是什么?(学生解答,教师补充)

明确:“虽曰?? 岂非??”是反诘语气的转折复句,意在强调后者。强调“人事”的作用,即盛衰之理,不仅在于天命,更在于人事。点拨:凡反问句都是以疑问的语气表达字面相反的意思,无疑而问,语意表达的比陈述句更确定、更有力、更发人深省,有更强的感情色彩。

(2)看课文,当文章写出盛衰、成败两个方面,用“方其?? 可谓壮

哉!”及“?? 何其衰也! ”句式,接着又用“岂?? 欤?”“抑?? 欤?”的句式,各是什么句?有何作用?

明确:(讨论后定人回答,其他同学补充)“方其??可谓壮哉! ”及“?? 何其衰也! ”这是两个感叹句,又是对称句。感叹饱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前一句表示对庄宗胜利的赞赏之情,后一句表示对庄宗失败的悲叹之情。

对称句,节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是本文的对称句在内容上都是正反对照的,不仅有音乐美,而且给人鲜明的对比感,表达了作者褒贬、扬抑的立场,气势十分充沛,感情色彩浓郁,加强了论证的力量。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是反诘语气的选择关系的复句,前者被否定,被舍弃,后者被肯定,说明成败之事皆自于人的道理,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印证了开头的论点。(3)请同学们再找出几个对称句和反问句,念给同学听。

明确:对称句:“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反问句,例:“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3. 概括李存勖一生的主要经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