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017部编版)课内文言文语段专题训练及答案
2017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字词注释(带答案)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字词注释(部编版)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沿着,顺着)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遇见)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繁多的样子),渔人甚异.(对……感..(落花)缤纷..(新鲜美好),落英到惊异)之;复.(再)前行,欲穷.(尽)其林。
林尽.(到头)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若.(好像)有光。
便舍.(离开)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只)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田间小路)..(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阡陌交通..(小..(交错想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都)如外人。
黄发..(老人)垂髫孩),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于是,就)大惊,问所从来。
具.(详细)答之。
便要.(同“邀”,邀请)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听说)有此人,咸.(全,都)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带领)妻子..(妻子儿女)邑人..(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再)出焉.(),遂.(于是,..(同乡人)来此绝境就)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竟然,居然)不知有汉,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都)叹惋。
余人各复延.(邀请)至其家,皆.(都)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离开)。
此中人语云:“不足.(值得)为外人道.(说)也!”既.(已经)出,得其船,便扶.(沿着、顺着)向.(先前的)路,处处志.(做记号)之。
及.(到)郡下,诣.(拜访)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立刻)遣人随其往,寻向.(先前)所志.(记号),遂.(结果)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高兴的样子)规.(打算,计划)往,未果,寻.(随即,不久)病终。
后遂.(就)无问津..(访求、探求)者。
课文分析:本文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2017部编)下册同步练习:8 时间的脚印
8 时间的脚印1.【读准字音】 给下列加点字和多音字注音。
踪.迹( ) 腐蚀.( ) 沙砾.( ) 山麓.( ) 沟壑.( ) 孔隙.( ) 龟⎩⎪⎨⎪⎧ (乌龟) (龟兹) (龟裂)泊⎩⎪⎨⎪⎧ (湖泊) (停泊) 2.【辨清字形】 根据拼音写汉字。
粗cāo ( ) hún( )浊f ù( )盖 xiē( )形⎩⎪⎨⎪⎧bào ( )刮chuāng ( )伤 ⎩⎪⎨⎪⎧wéi ( )幕wéi ( )持 ⎩⎪⎨⎪⎧沉diàn ( )zhàn ( )放 ⎩⎪⎨⎪⎧qīn ( )入jìn ( )透 3.【识记词义】 请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
(1)龟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山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
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易混辨析毁灭 消灭词语辨析:,这两个词语都有“消失,灭亡”的意思。
“毁灭”指毁坏消灭或摧毁消灭;“消灭”指消失,灭亡或除掉(敌对的或有害的人或事物)。
“毁灭”比“消灭”程度更深,影响更大。
活学巧用:(4)许多古生物,如恐龙、猛犸早已经______了。
(5)犯罪分子正在________证据的时候被警察抓个正着。
4.本文为我们解析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岩石仿佛是原始的“钟表”,留下了历史的痕迹,无声地讲述着自然传奇故事,让我们了解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古代生物__________、________的大量信息。
这样的“石头记”,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书,可以引导我们寻找“地下的宝库”,为人类造福。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题目及答案【中考必备】
5.【2017年•湖北宜宾】Ⅱ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18-21题。
(10分)【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辍耕之垄上舜发于畎亩之中B.佣者笑而应曰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C.为天下唱行拂乱其所为D.百姓多闻其贤曾益其所不能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举大计亦死百里奚举于市B.必先苦其心志天下苦秦久矣C.扶苏以数谏故项燕为楚将,数有功D.等死,死国可乎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0.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21.胨涉历尽艰辛最终“立为王,号为张楚”,舜、博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均出身卑微但终成大业。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内古诗文练习(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内古诗文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一、文言文阅读(21分)(一)默写(11分)1.青青子衿,。
《子衿》2. ,风烟望五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气蒸云梦泽,。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5.《小石潭记》能够反映作者心境感伤(观潭的独特感受)的句子是:,。
(二)诗歌理解与赏析(4 分)蒹葭《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6.《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照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三类。
7.下列对《蒹葭》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叹,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8.加点字解释(2分)(1)为.坻()(2)斗.折蛇行()9.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2分)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写下了备受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北冥有鱼》(附答案)
4 北冥有鱼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怒.而飞( ) (2)志.怪者也( )(3)去.以六月息者也( ) (4)亦若是.则已矣( )2.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其/几千里也 B.其翼/若垂天之云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亦若是/则已矣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愤怒)B.《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C.去.以六月息者也(离开)D.亦若是.则已矣(这样)4.以下句子中,表现大鹏鸟“有恃”的一项是( )A.化而为鸟,其名为鹏B.其翼若垂天之云C.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起笔即以极度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巨鲲变化为大鹏,使人感到惊骇万分、神奇莫测。
B.文中巨大的鹏鸟要腾空而起,乘风做万里游。
当然,这样的鱼和鸟是现实生活中绝对没有的。
C.庄子对鹏飞冲天的情景,作了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形容,目的是给这个寓言故事渲染一种神秘的气氛。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六《虽有嘉肴》及类文训练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六、《虽有嘉肴》及类文训练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虽.有嘉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4)其.此之谓乎()2.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知/其旨也B.教/然后知困C.是故学/然后知不足D.然后/能自反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C.“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其中“至”解释为“达到极点”,“至道”指最好的道理。
D.本文主要阐述了教书对学习的重要作用。
5.填空。
(1)《虽有嘉肴》集中论述了______与______的关系问题,说明了____________的道理。
(2)本文在论述时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继而引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______________”这个结论。
(用原文回答)6.你对“教学相长”是怎么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阅读一、[2016·永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一《桃花源记》及类文训练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一、《桃花源记》及类文训练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2017·海南]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林尽水源.(yuán)B.黄发垂髫.(tiáo)C.遂与外人间.隔(jiān)D.辞.去(cí)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处处志.之()(3)乃.不知有汉()(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3.[2017·天津]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屋舍俨然..(运输事业)..(整齐的样子)B.阡陌交通C.咸.来问讯(都)D.欣然规.往(计划)4.[2017·天津]下面的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赏析及提升训练》(含答案)
第1篇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段解】写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段解】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及桃花源中美好的环境和安乐的生活。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1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段解】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段解】写太守随渔人寻找桃花源,因迷路而不复得。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段解】写桃花源无法寻找。
知识清单2类型内容文学常识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东晋著名诗人。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重点词句通假字便要还家。
要:同“邀”,邀请。
古今异义1.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男子的配偶。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4.芳草鲜美..。
古义:新鲜美好。
今义:食物味道好。
5.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运输事业。
6.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不值得,不必。
今义:不够。
一词多义1.寻寻.向所志。
(寻:动词,寻找)4.之忘路之.远近。
(之:助词,的)3寻.病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017部编版)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题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的一组是:()A、华裔(yì)污蔑(miè)丁肇中(zhào)B、彷徨(páng)埋没( mò) 蛮横(hèng)C、卑鄙( bì)怡情(yí)挑拨离间(jiàn)D、缅怀(miǎn)赋予(fù)卑劣(liè)【答案】C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毫无选择消声匿迹栽种B、根深蒂固不言而喻修身C、草长莺飞不知所措瞭望D、人情世故天衣无缝诚意【答案】A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B.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丁教授的事迹。
C.就目前来讲中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还确切地需要大大提高。
D、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
【答案】A4、下列加横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全村致富,村干部整天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乎。
B、通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文学习的蛛丝马迹。
C、小张同学匠心独运,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D、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
【答案】D5、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我以为“过去未来皆是现在”的话倒有些道理。
②故一时代的思潮,不是单纯在这个时代所能凭空成立的,不晓得有几多“过去”时代的思潮,差不多可以说是由所有“过去”时代的思潮,一凑合而成的。
③有的哲学家说,时间但有“过去”与“未来”,并无“现在”。
④因为“现在”就是所有“过去”流人的世界,换句话说,所有“过去”都埋没于“现在”的里边。
⑤有的又说,“过去”“未来”皆是“现在”。
A.③⑤①④②B.⑤①④②③C.①④②③⑤D.③⑤①②④【答案】A6.“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格物”一词的含义是()A.合格的事物B.推究事物的道理C.探讨自己D.追求最高理想【答案】B7.“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是‘四书’,”一句中“四书”指的是()A.《诗经》《尚书》《礼记》《易经》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C.《春秋》《论语》《孟子》《礼记》D.《韩非子》《列子》《孟子》《庄子》【答案】B7、从课文中找出与下列意思相一致的词语,写在后面括号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同步练习题(全册,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全册,带答案)1社戏第一课时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归省.()(2)行.辈()(3)撺.掇()(4)凫.水()(5)蕴.藻()(6)潺.潺()2.根据拼音填汉字。
(1)____(jué)蚯蚓(2)________(xù)叨(3)欺________(wǔ)(4)________(dài)慢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我们年纪都相仿,论起行辈来,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因为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
我们是朋友,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
A.可……却……因为……如果……而B.但……却……然而……即使……而C.但……却……然而……即使……可D.可……但……由于……因此……而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玉树地震发生后,战士们冒着因余震而房屋随时垮塌,再次进入废墟,搜寻幸存者。
B.进入初中,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
C.自从他加入学校足球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认真刻苦地训练。
D.刚走到门口,就闻到从房内飘出来的一股龙井茶的清香。
5.全文写了七个故事情节:A.赵庄看社戏;B.夜航去看社戏途中;C.看社戏前的波折;D.看社戏归航偷豆;E.六一公公送豆;F.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G.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
根据下面的提示思考:(1)情节顺序是。
(2)详写的是。
(3)略写的是。
6.看戏之前遇到了什么波折,后来是如何解决的?为什么这样写?7.你是怎样看待“偷豆”这一情节的?8. 课文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你对这个结尾应该怎样理解?9.有这样一则笑话:一天,一个穷秀才到朋友家做客,主人嫌他穷,不想留他,但又不好开口。
恰好这时下起雨来,主人便在纸上写了“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这样一句话,没有加标点。
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017部编版)课内文言文语段专题训练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语段专题练习
(一)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空格处填入短语。
发现桃花源→()→()
2.在选段中找出与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词。
(1)悉.如外人()(2)便要.还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第一段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是,。
5.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习题一[基础知识训练](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 )③.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 )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二)、解释加点的词语从流飘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蝉则千转不穷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互相轩邈猛浪若奔任意东西蝉则千转不穷(三)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富春江水清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听觉感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翻译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8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五)指出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的不同用法。
蝉则千转不穷。
( )①. 欲穷其林。
( )猿则百叫无绝( )②.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③.果如鹤唳云端。
( )(六).这篇文章从文体上看,应是一篇介绍了优美的景色。
描绘异水时,抓住了的特点,在描绘奇山时,紧扣的特征。
二、阅读理解。
阅读语段,答文后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9课《桃花源记》比较阅读汇编含答案
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炀帝:指隋炀帝。⑤乂
(yì):安定。
9.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
;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
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
。(2 分)
1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
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
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 分)
(1)悉如外人 悉:
(2)无论魏晋 无论:
(3)临溪而渔 渔:
七、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
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6.在原文划横线的空缺处填写原句。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交通:
户:
8.甲、乙两文都反映了古人对人类美好社会的追求,不同的是,甲文对理想社会进行了
,乙文则是
。
9.乙文中与甲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对应的句子是
烈反差的句子。(1 分)
答:
13.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与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真题训练含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及答案解析一、(2019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题)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歌,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来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艾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6.对下面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3 分)()A.①古来共谈共:共同②高峰入云入: 耸入B.①五色交辉交:交相②四时俱备俱:都C.①猿鸟乱鸣乱:纷乱②沉鳞竞跃竞:争相,争着D.①盖竹柏影也盖: 只是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大概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分)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18.“自康乐(谢灵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 (3 分)二、(2018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题)阅读下面两则古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崇祯五年①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②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③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④,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注】①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登勃朗峰》课时精练(含答案解析)
课时精练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颠簸.(bǒ)穹.顶(qiónɡ)沟壑.旷野(hè)B.翌.日(yì)巉.峻(chán)霓裳.羽衣(chánɡ)C.妩.媚(wǔ)隧.道(suì)绚.丽色彩(xuàn)D.打嗝.(ɡé)拾.级(shí)白云缭.绕(liáo)【解析】选D。
D项,“拾”应读shè。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陡峭蔓延浮躁一如即往B.打嗝巍峨颠簸和颜悦色C.俯瞰敏捷敞篷名幅其实D.干脆棕色焦炙纷至踏来【解析】选B。
A项,“即”应为“既”;C项,“幅”应为“副”;D项,“踏”应为“沓”。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工厂里举办周末晚会,中老年职工和青年们一起轻歌曼舞....,共度良宵。
B.辩论赛上,李明引经据典,夸夸其谈....,最终毫无悬念地夺得“最佳辩手”称号。
C.在沪上各大加油站,进出车辆络绎不绝....,每到高峰时间,还需排队入场。
D.两个星期来形势的发展真如天际风云,瞬息万变....,表现了一个历史转折时期特有的复杂关系。
【解析】选B。
“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含贬义。
4.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联知识对出下联。
有一座高山,山顶尖尖,像一支倒上去的笔在天上写字;高山脚下有一片梯田,像横着推过去的树叶,铺满大地庄园,煞是壮观。
上联是:尖山似笔,倒写青天一张纸下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梯田如叶,铺满大地一庄园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杨慧①有没有人告诉你,下雪了?②大片大片的雪花,像白色的羽毛从天空飘然落下。
霎时间,山峦、田野、村庄、小路都陷入白色的忧郁。
③可是对于孩子,这白色永远是快乐的。
那是一场罕见的大雪,一夜之间就把村庄包装成了童话世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马说》(附答案)
8 马说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马说》一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家,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其散文尤为著名,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誉。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一食或.尽粟一石(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骈死..于槽枥之间( )(4)才美不外见.(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6)策.之不以其道(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骈死于槽枥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真无马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食或尽粟一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能识别人才的人。
【部编人教版】2019年春八年级(下)语文:课内文言文词语解释练习(含答案).docx
八年级(下)文言文词语注释第三单元第九课桃花源记1. 缘溪行().3.渔人甚异之(.5.仿佛若有光(..7.屋舍俨然(..9.阡陌交通(..11. 黄发垂髫()(....13.便要还家(.15.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班级:姓名:2.芳草鲜美(..) 4.欲穷其林(.) 6.才通人(.)8.桑竹之属(.)10.悉如外人(.)12.乃大惊(.)14.咸来问讯(.)() 16.遂与外人间隔(...))))))))17.乃不知有汉()18.无论魏晋()...19.为具言所闻()20.延至其家()..21. 此中人语云()22.不足为外人道也..()23.便扶向路()()24.处处志之()...25. 及郡下()26.诣太守(..27. 欣然规往()28.未果(..29. 寻病终()30.无问津者(..第十课小石潭记1.心乐之()2.水尤清冽(..3.蒙络摇缀()()()()....4.可百许头()()5.日光下澈(...6.佁然不动()7.俶尔远逝(....8.翕忽()9.斗折蛇行(....10. 犬牙差互()11.悄怆幽邃(.....()12. 隶而从().第十一课核舟记1.奇巧人()..2.为宫室().3.罔不因势象形()()()....4.贻余核舟一().))))))))5.八分有奇(.6.箬篷覆之(..()(8.石青糁之(..10.如有所语(.12.绝类弥勒(.14.与苏黄不属(.16.可历历数(..18.若听茶声然(..20.钩画了了(..()))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9.峨冠多髯者().)11.其两膝相比者().)13.矫首昂视().)15.诎右臂支船().)17.倚一衡木().)19.船背稍夷().)21.曾不盈寸()..22.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第十二课《诗经》二首1. 在河之洲()2.窈窕淑女()....()3. 君子好逑()4.左右流之()..5. 寤寐思服()()()...6. 悠哉悠哉()7.琴瑟友之()..8. 左右芼之()9.钟鼓乐之(..10. 蒹葭苍苍()11.溯洄从之(.....12. 溯游从之()13.蒹葭萋萋(.....14. 白露未晞() 15.道阻且跻(...16. 在水之湄()17.蒹葭采采(...18. 白露未已() 19.在水之涘(...20. 道阻且右().第六单元第二十一课《庄子》二则1. 北冥有鱼()2.怒而飞(..))()))())))3. 志怪者也()4.去以六月息()()...5.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6. 野马也()7.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 其视下也() 9.亦若是则已矣()..10. 全矣() 11.请循其本()..第二十二课《礼记》二则1.不知其旨也()2.虽有至道()...3.教然后知困()4.然后能自反也()...5.学学半()6.讲信修睦()..7.选贤与能()()()...8.不独亲其亲()()..9.盗窃乱贼而不作()()...10. 矜寡孤独废疾者()()()()().......()11. 男有分() 12.女有归()..第二十三课马说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2. 骈死于槽枥之间()..3.或尽粟一石()4.食马者()..5.才美不外见()6.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7. 策之不以其道()()8. 不以其道()...()9.食之不能尽其材()()10.执策而临之()...11. 其真无马邪().第二十四唐二首1. 三重茅()2.高者挂罥林梢()()....3.忍能面盗()()4.唇焦口燥呼不得()...5.俄()6.秋天漠漠向昏黑()()....7.夜沾湿何由()()8.何眼前突兀此屋.....()9.两() 10.何所()...11. 翩翩两来是() 12.回叱牛向北()()....13. 使将惜不得()() 14. 系向牛充炭直()(......文八年(下)文言文注参考答案第三元第九桃花源1.沿着,着;2. 新美好;3. ⋯⋯感到惊异;4. 尽;5. ,形容看不真切;6.,只;7. 整的子;8. ;9. 田小路; 10. 全,都; 11. 老人;小孩;12. 于是,就;13.同“邀”,邀;14.全,都;15.妻子儿女;与人世隔的地方;16.于是,就;隔、不通音; 17. 竟然,居然; 18. 不要,更不必; 19.、向; 20.邀;21.告;22.得;23.沿着,着;先前的;24.做号;25.到;26.拜; 27. 打算,划; 28. ; 29. 随即,不久; 30. 渡口。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大雁归来》精品测试卷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大雁归来》精品测试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同步练习第二单元第7课大雁归来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雾霭(ǎi)缄默(jiān)B.曲线(qū)狩猎(shǒu)C.香蒲(pú)沼泽(zhǎo)D.雉鸡(zhì)黑鹂(l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改为“狩猎(shòu)”。
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融化暄嚷B.邀请凋零C.想像枯燥D.鸭蹼窥探【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改为“喧嚷”。
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3.将下列句子正确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
②从早到晚,它们一群一群地喧闹着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飞去。
③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④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⑤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
【答案】③②⑤④①【解析】试题分析: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
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
2、是否呼应。
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
3、是否协调。
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
此题注意③总起,概括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
②⑤写出发。
④①写返回。
因此选B。
4.下列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它们现在所吃的玉米粒在整个冬天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所以才未被那些在雪中搜寻玉米的乌鸦、棉尾兔、田鼠以及环颈雉所发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语段专题练习(一)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空格处填入短语。
发现桃花源→()→()2.在选段中找出与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词。
(1)悉.如外人()(2)便要.还家()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第一段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是,。
5.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金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连。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列带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 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B.斗折蛇.行(像蛇一样)C.不可久居(居住)D.影布.石上 ( 映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全石以为底。
(2)不可知其源。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4.找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三)核舟记(节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2)其两膝相比.者()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3.下面是有关文中“核舟”的简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
(前两空用原文回答,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这件雕刻品取材于“大苏泛赤壁”的掌故,原材料只是一个“①”的桃核,雕刻者不仅把船上的人物雕刻得“②”,对船的雕刻也细致入微,如核舟中间部分有箬竹叶做成的船篷、③、雕着花纹的栏杆。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雕刻者④。
(四)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怒.而飞()(2)六月息.()2.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②则其负大翼也无力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
B.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C.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D.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4.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的语言特色。
(五)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3)固.不知子矣()(4)请循.其本()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3.庄子坚持主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4.在这场辩论中,究竟谁是胜利者?(六)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虽有嘉.肴()(2)然后能自反.也()(3)然后能自强.也()(4)学.学半()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从学习的角度,谈谈你对“教学相长”的理解。
(七)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选贤与.能()(2)讲信修.睦()(3)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4)女有归.()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3.本文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八)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铲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选出下列各项中解释错误的一项()A.不以千里称.也称:扬名,著称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等同,相等D.策.之不以其道策:马鞭子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3.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4.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一)1.访问(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2.咸(皆)延3.(他们)问起现在外面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平社会的向往之情。
(二)1.C 2.(1)整块的石头作为潭底。
(2)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3.作者浏览小石潭之初的心情是欢快的,但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随之而来。
(三)1.高高的靠近2.抬头仰望,神情跟苏(东坡)、黄(鲁直)不相同。
3.①长不盈寸②各具情态③船舱旁边左右各四扇的小窗(或高起而宽敞的船舱)④神奇精湛卓越的雕刻艺术(四)1.(1)振奋,这里指鼓起翅膀(2)气息,这里指风。
2.B 解析①②④句中的“其”均为代词,它,指大鹏。
③中的“其”表选择。
3.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4.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五)1.(1)确定是(2)怎么(3)固然(4)遵循2.(1)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2)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3.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自己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4.示例: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利者。
庄子是靠曲解惠子的意思,才能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是惠子胜利者。
但是从辩论本身看,又是庄子胜利了。
(六)1.(1)美,好(2)反省(3)勉励(4)“学”通“敩”,教导2. 所以学习然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了别人然后才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
3.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
学使教有所增长,教人学习又反过来促进教人者知识的积累。
(七)1.(1)通“举”,推举,选举(2)培养(3)老而无妻的人。
矜,通“鳏”(4)指女子出嫁2.(1)因此人们不仅仅赡养自己的父母,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
(2)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3.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人人都珍惜劳动成果,却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八)1.D 2.驾驭(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
3.伯乐更重要。
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4. 为“千里马”的被埋没鸣不平。
(或:为“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和惋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