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宅基地问题及对策
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及对策:
1. 土地闲置浪费:许多农村宅基地被闲置或仅用于种植庄稼,未能充分发挥其
潜在价值。
对策包括推动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农民将宅基地出租或出售给有发
展意愿的农民或企业,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2. 建设规划不合理:一些农村宅基地建设缺乏规划,导致杂乱无章、空间浪费。
对策是加强农村规划管理,制定合理的宅基地利用规划,合理规划建筑面积和
布局,确保农村宅基地的有序发展。
3. 缺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许多农村宅基地缺乏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如道路、供水、供电、垃圾处理等。
对策包括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4. 缺乏创新的利用方式:一些农村宅基地利用方式单一,缺乏创新。
对策是鼓
励农民发展农家乐、农产品加工等农村旅游和农业产业,提升农村宅基地的经
济价值。
5. 土地承包问题:一些地方存在宅基地承包经营权不明晰、流转困难等问题,
限制了宅基地的有效利用。
对策包括完善宅基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明确权益归属,简化流转手续,鼓励农民流转宅基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解决农村宅基地利用问题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农民的积极参与,
通过加强规划管理、推动土地流转、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鼓励创新利用
方式以及完善土地承包制度等措施,可以促进农村宅基地的合理利用和农村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问题一:宅基地闲置问题农村宅基地闲置是当前农村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方面,由于农村人口流失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很多农户不再居住在宅基地上,导致宅基地闲置;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不明确、流转困难等问题,许多农户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宅基地。
对策一:完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为了解决宅基地闲置问题,需要完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
首先,要明确农户对宅基地的使用权,确保农户有充分的使用权,可以自由支配宅基地的使用权。
其次,要加强对宅基地使用权的保护,建立健全宅基地产权登记制度,确保农户的宅基地使用权得到法律保护。
同时,要加强对宅基地流转的管理,鼓励农户将闲置的宅基地流转给有需要的农户或外来务工人员,提高宅基地的利用率。
对策二:加强宅基地规划管理为了提高宅基地的利用效益,需要加强宅基地的规划管理。
首先,要制定宅基地规划,合理规划宅基地的用地结构和布局,确保宅基地的合理利用。
其次,要加强对宅基地的管理,建立宅基地管理机构,负责宅基地的规划、管理和监督,加强对宅基地的巡查和检查,确保宅基地的合法合规使用。
同时,要加强宅基地的建设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宅基地的功能和服务水平,吸引农户回到宅基地上居住。
问题二:宅基地违法建设问题农村宅基地违法建设是当前农村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农村宅基地的规划管理不严格,许多农户在宅基地上违法建设,导致宅基地的合法性和规划性受到严重影响。
对策一:加强宅基地规划审批为了解决宅基地违法建设问题,需要加强宅基地的规划审批工作。
首先,要建立健全宅基地规划审批制度,明确宅基地规划审批的程序和要求。
其次,要加强对宅基地规划审批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宅基地的规划审批工作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
同时,要加大对宅基地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对违法建设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恢复宅基地的合法性和规划性。
对策二:加强宅基地管理和监督为了防止宅基地违法建设的发生,需要加强宅基地的管理和监督。
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I.引言- 介绍农村宅基地的背景和重要性- 提出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II.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宅基地资源浪费严重- 宅基地流转困难- 宅基地管理制度不完善III.对策建议- 加强宅基地资源利用规划- 完善宅基地流转机制- 建立健全宅基地管理制度IV.总结- 强调农村宅基地利用问题的重要性- 重申对策建议正文:I.引言农村宅基地是农村居民住房的基础保障,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针对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II.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1.宅基地资源浪费严重随着农村人口流失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农村居民在城市购房定居,导致农村宅基地大量闲置。
这些宅基地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2.宅基地流转困难尽管国家政策允许农村宅基地流转,但由于相关制度不完善,宅基地流转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
这导致农村宅基地资源难以盘活,影响了农民的财产权益。
3.宅基地管理制度不完善当前,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存在监管不到位、违规现象时有发生等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农村宅基地的合理利用,还可能导致农村土地资源的滥用和损失。
III.对策建议1.加强宅基地资源利用规划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宅基地资源的规划和管理,结合农村实际需求,合理确定宅基地的规模和布局。
此外,还应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需求,保障农村居民的住房权益。
2.完善宅基地流转机制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降低流转成本,简化流转程序。
同时,还应加强对流转过程中的监督管理,确保宅基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3.建立健全宅基地管理制度政府部门应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加大对宅基地使用情况的监管力度,防止违规现象的发生。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宅基地纠纷解决机制,保障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
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原创版)目录一、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1.宅基地使用权证和地籍档案不齐全2.宅基地转让限制3.空板无房的宅基地买卖禁止4.成为村民的条件和程序复杂二、农村宅基地利用的对策1.完善土地登记制度2.健全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机制3.严格宅基地申请和审批程序4.简化成为村民的条件和程序正文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宅基地使用权证和地籍档案不齐全。
有些农村宅基地虽然有土地使用证,但却没有相应的地籍档案。
这种情况被称为“有证无档案”。
由于国土局作为土地管理部门,机构合并及业务承袭,国土局应该负起责任,不能忽悠老百姓,说没档案就一推了事。
其次,宅基地转让限制严格。
农村宅基地转让只能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进行转让和买卖,而不能对外部人员转让。
这意味着宅基地的流通性受到很大限制。
再者,空板无房的宅基地买卖被禁止。
土地不能买卖,只能跟房屋一起转让。
因此,空板无房的宅基地是禁止买卖的。
最后,成为村民的条件和程序较为复杂。
需要经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三分之二票同意后,由村里出证明,到乡派出所开户口准入证,凭此证办理户口迁移证,回来落户。
这一过程较为繁琐,限制了农村宅基地的充分利用。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首先,完善土地登记制度。
土地管理部门应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宅基地使用权证和地籍档案的管理,确保宅基地的合法性和流通性。
其次,健全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政府应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为宅基地的转让提供便利。
再者,严格宅基地申请和审批程序。
对于申请宅基地的村民,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批,确保宅基地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最后,简化成为村民的条件和程序。
政府可以适当放宽村民身份的申请条件,简化申请和审批程序,方便更多人享受到农村宅基地的政策红利。
农村宅基地基本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农村宅基地基本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造住宅的用地,宅基地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宅基地的管理和利用情况与农村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等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宅基地的基本情况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分析1.宅基地规模有限。
由于宅基地是农村集体土地的一部分,宅基地面积有限,很难满足农村居民住房建设需求。
2.宅基地规划不合理。
在一些地方,宅基地规划不合理,地块分割过多,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3.宅基地管理不规范。
一些地方存在宅基地闲置、流转不畅等问题,导致大量宅基地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4.宅基地权属不明。
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宅基地的权属不明,造成纠纷难以解决。
二、对策建议1.优化宅基地规划。
制定科学合理的宅基地规划,合理划定宅基地面积和数量,解决农村居民住房建设需求。
2.强化宅基地管理。
加强宅基地使用权管理,建立健全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鼓励宅基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确保宅基地权属明晰。
加强宅基地权属登记工作,推进权属确权工作,解决宅基地权属不明问题,确保农民合法权益。
4.提高宅基地建设质量。
加强宅基地建设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建设质量,确保农村居民住房的安全和舒适。
5.鼓励农民发展农业产业。
通过宅基地流转,鼓励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6.加强宅基地规划的统筹。
在规划宅基地时,要考虑到农村发展的整体需求,合理划定宅基地的位置和数量,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总之,农村宅基地是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的重要保障,但目前存在的问题还不容忽视。
需要政府加强管理,改善宅基地规划,确保宅基地的合理利用,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关于农村宅基地的建议和意见

关于农村宅基地的建议和意见农村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用于建造住宅的土地,是农村居民生活的重要基础。
以下是一些关于农村宅基地的建议和意见:1. 合理规划:地方政府应该制定宅基地规划,确保每个农户都能拥有足够且合适的宅基地。
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农村发展的需要,避免浪费土地和破坏环境。
2. 完善宅基地分配制度:确保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宅基地,防止出现权贵占用过量宅基地的现象。
建立合理的宅基地流转制度,让宅基地能够有序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 加强宅基地管理: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宅基地的管理,防止非法占用、乱搭乱建等现象。
建立宅基地使用证制度,明确宅基地的权属关系,保障农户的合法权益。
4. 推动宅基地节约利用:鼓励农户在建造住宅时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例如,可以采用多层住宅、共享院落等方式,减少土地占用。
5. 强化宅基地环保意识:在宅基地规划、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应注重环保,防止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例如,可以推广绿色建筑、生态农业等技术,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6. 提高农户法律意识:加强宅基地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户的法律意识,让农户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7. 完善宅基地退出机制:对于不再需要宅基地的农户,应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避免宅基地闲置浪费。
同时,为退出宅基地的农户提供合理的补偿和安置措施。
8.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宅基地市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例如,可以吸引企业投资农村旅游、农业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9. 因地制宜:不同地区的农村发展情况不同,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宅基地政策。
例如,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可以适当限制宅基地的分配数量和面积;在人口稀疏的地区,可以适当增加宅基地的供给。
10. 强化政府监管: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宅基地市场的监管,防止出现违规操作、权钱交易等现象。
同时,对于违规行为应依法严肃处理,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总之,农村宅基地问题涉及面广、复杂性强,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协作才能解决。
浅谈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一)布局分散,“空心村”多。
长期以来,农民建房基本上没有统一规划,选址多数在自家的自留地、承包地或者交通较为方便的道路两侧,哪里地势好、哪里“风水好”就在哪里建,形成多数路边店、独家院,“只见新房,不见新村”,布局杂乱,距新农村标准越建越远。
一些农民在外成家立业又购置了新房,旧宅人去屋空;还有一些农民在村外围建新房,村内的旧宅闲置不用,形成了“空心村”。
(二)人均宅基地面积严重超标,个体企业用地缺乏有效指导。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
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但是,由于农民建房缺乏正确引导和管理,再加上采用的是无偿、无限期的使用制度,出现了农民超标占用宅基地建房、未经国土资源部门批准任意在承包地上建房、建了新房也不愿意交出闲置下来的老宅基地等现象。
而且,宅基地的闲置浪费严重。
造成宅基地闲置的情况有以下两种:户籍的变动或准变动造成闲置;自然人无嗣造成闲置。
宅基地扩张危及耕地红线。
随着农村开放程度加大,农民也开始改变了对土地的传统观念,很多土地变成了商业用地,比如为了搞家庭作坊和个体企业在自家的农田上修建房屋。
这是农村观念发展的一种进步,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而导致很大程度的盲目性和攀比性,造成很多地方的耕地被吞噬。
之所以形成以上局面,主要原因一是管理失位,按照《土地管理法》第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采取措施,全面规划,严格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
由于没有形成共同责任机制,面对点多面广的农民违法建房态势,单凭国土执法部门单枪匹马查处显得力不从心。
二是农民土地法制观念淡薄。
一些农民认为在自留地、承包地上建造房屋和超占宅基地不是违法行为,还有人认为虽然违法,但只要交了罚款就可以了事,甚至比正常办理用地手续更省时、省力。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实践、问题与对策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实践、问题与对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实践、问题与对策三个方面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进行探讨。
一、实践1. 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明确了宅基地使用权的归属和边界,为宅基地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
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覆盖了80%以上的农户。
2. 宅基地有偿退出为了解决宅基地闲置问题,各地积极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
例如,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推出了“宅基地换房”政策,允许农户将闲置宅基地置换为城市保障房或养老公寓,实现了宅基地的合理利用和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增加。
3.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为了激活宅基地市场,各地积极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例如,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实施了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政策,允许农户将宅基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物向银行贷款,拓宽了农民的融资渠道。
4. 宅基地集中整治为了提高宅基地利用效率,各地积极探索宅基地集中整治模式。
例如,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实施了“空心村”整治工程,通过拆除闲置宅基地上的房屋,整理出连片土地进行集中开发,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二、问题1. 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不彻底虽然我国已推进了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地区宅基地使用权登记不彻底,导致宅基地权属不清,影响了宅基地制度的改革进程。
2. 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不完善当前,我国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尚不完善,退出补偿标准较低,难以满足农民的预期。
此外,宅基地退出后的用途转换机制不健全,导致退出宅基地的利用效率不高。
3.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不活跃虽然各地积极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仍不活跃。
一方面,流转渠道不畅,农民缺乏有效的流转途径;另一方面,流转政策限制较多,影响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积极性。
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中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中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农村宅基地管理是当前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用地规划不合理导致宅基地利用效率低下,一些农民随意建造房屋影响了整体景观。
宅基地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规定不明确容易引发纠纷。
宅基地违法建设现象严重,缺乏监督机制导致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宅基地管理规划,合理规划用地布局。
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规定,并加强执法力度,严惩违法建设行为。
也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宅基地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宅基地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可以更好地解决农村宅基地管理中的问题,促进农村建设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解决措施、用地规划、管理制度、违法建设、监督机制、规划、执法力度。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户依法获得的用于居住和生产经营的土地。
近年来,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人口流动和乡村振兴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宅基地管理工作也逐渐成为农村治理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用地规划不合理导致宅基地过度集中或分散,使得农户不便利用土地进行生产或建设。
现行的宅基地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监管不严,导致一些农户违规占用宅基地建设房屋或开展其他活动。
宅基地管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得违法建设得不到及时制止和整治。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加强宅基地管理规划,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利用宅基地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加强执法力度和监督机制,制定更加严格的执法标准和措施,确保宅基地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有效进行,维护农村宅基地管理秩序。
2. 正文2.1 宅基地管理问题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是当前农村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的基础,宅基地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宅基地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些农村的宅基地用地规划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中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中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包括管理不规范、资源浪费和闲置现象严重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建立健全的宅基地管理制度,推动资源合理利用,并加强监管力度。
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有效管理才能确保宅基地的合理利用和永续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相信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将得到更好的改善和完善,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问题、解决措施、制度、资源利用、监管、重要性、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宅基地管理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场所,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管理不规范、资源浪费和闲置现象严重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宅基地的规范利用,也影响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健全的宅基地管理制度,推动宅基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并加强宅基地的监管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在未来,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必须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思路,积极推动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2. 正文2.1 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宅基地管理不规范、宅基地资源浪费和宅基地闲置现象严重等方面。
宅基地管理不规范是当前农村宅基地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些地方的宅基地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程序不清晰、不规范,导致宅基地管理混乱,容易造成管理漏洞和纠纷。
这不仅影响了宅基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也给宅基地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宅基地资源浪费也是农村宅基地管理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些地方存在着宅基地资源被浪费的现象,部分农户占用过多宅基地用地,而另一些农户却不能获得足够的宅基地资源,这种资源配置不均衡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社会不公平问题。
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1.宅基地使用权证书和地籍档案不齐全2.宅基地转让限制3.宅基地分配不公4.宅基地使用违规二、农村宅基地利用对策1.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2.建立健全宅基地分配机制3.规范宅基地使用审批流程4.加强宅基地使用监管正文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宅基地使用权证书和地籍档案不齐全。
有些农村地区的宅基地使用权证书没有加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公章,使得其合法性受到质疑。
另外,地籍档案的管理也不完善,导致宅基地使用权的确认和转让存在困难。
2.宅基地转让限制。
农村宅基地只能在本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之间进行转让和买卖,不能对外部人员转让。
而且,宅基地与房屋之间不能分离转让,即必须是房屋和宅基地一起转让。
3.宅基地分配不公。
有些农村地区,宅基地的分配受到家庭背景、权力和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分配不公。
4.宅基地使用违规。
有些农户未经批准,私自改变宅基地用途,或者超面积使用宅基地,导致宅基地使用不规范。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1.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宅基地使用权证书和地籍档案的审批、发放和管理制度,确保宅基地使用权的合法性和可追溯性。
2.建立健全宅基地分配机制。
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宅基地分配原则,确保宅基地分配的公平性。
3.规范宅基地使用审批流程。
建立严格的宅基地使用审批流程,防止宅基地使用权的滥用和违规操作。
4.加强宅基地使用监管。
对宅基地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巡查和监管,对违规使用宅基地的行为进行及时制止和处罚。
浅析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目前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的主要 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主要问题表现在:
、
1 . 村庄规划得 不到执行。各乡镇 虽然制 定了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 , 但 在实际操作 中, 由于有 的规划起 点高、 标准高, 在实践中难 以一步到位; 有的 规划调整频繁,加之执行力度不强 ,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到一些人的眼前利 益, 操作起来 困难重重 ; 农 民建房不按村镇和土地利用规划执行 , 使生产用 地 与生活用地, 旧村庄与新建房混在一起 , 农 民房屋零乱无序。许 多村庄 出 现“ 只见新房、 不见新村 ’ 只见新村、 不见新貌” , 农村居 民点布局分散, 没 有形成集 中布局 的势态, 形成“ 空心村” 。 另外, 许多农 民进城务工经商 , 有的 在城 市和小集镇 买房置业, 农村 的房屋和土地无人居住使用; 农村部分居住 农 民考虑到劳民伤财不愿意拆除现房,以至集体无法将 闲置宅基地进行 再 分配再调整 , 实施旧村改造难。 原来的村庄房屋和土地 闲置, 长期以往 , 整个 老村庄成 了“ 空心村 ” 。 2 . 农 民 建房 处 于无 序 状 态 。部 分 农 民对 惠农 政 策 在 认 识上 产 生 误 区 , 片面理解农村税 费改革取消了对农 民建 自用住宅的收费,认为无论在何种 情 况下, 只需要交纳几元钱的工本费, 耕地保护 与己无关 , 于是滥 占土地乱 建住房, 导致农 民 建房用地处于无序状态。 3 . 一户多宅普遍存在 。相 当部分农民在 新的地 点建造住 房, 但旧房又 不肯拆除 , 很多成为了破房、 危房 , 形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心村 , 一户多基和超 占面积现象较为严重,以致于 目前农村大多数农户都有两处或多处 以上的
宅基地。
积不大功能全、 占地不多环境优 ” 。同时要兼顾农民生产、 生活特 点, 妥善安 排饲养牲畜 、 家禽、 存放农具、 堆放柴草的场所。 ( 三) 妥善处理新时期农村宅基地矛盾。 本着“ 尊重历史、 面对现实 ” 原则对宅基地矛盾不推 诿扯皮, 努力把矛盾
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问题,嘿,真是个让人心头一紧的话题。
想当初,大家都盼着能有个自己的小窝,谁不想在广袤的田野上,种种花草,养养小动物,过上那种诗意的田园生活啊。
可惜,现实往往没那么美好。
宅基地的事儿,有些人觉得是个家,有些人觉得是个累。
这其中的纠结,真是一言难尽。
你看,宅基地这东西,按理说是我们农民自己的事儿,应该说了算。
然而,真到了落实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农村的宅基地分配,往往是个“按谁家喜好来”的游戏。
谁家关系好,谁家就能分到好地儿,真是让人心里一阵不平衡。
想当初我家邻居,光凭着跟村干部的关系,宅基地就像变魔术一样,飞了过去。
心里那个羡慕呀,简直想立马去拜个码头。
可我们这些“守规矩”的人,偏偏就成了那个被落下的。
再说了,宅基地的管理常常形同虚设,村里有些规章制度,大家听听就算了。
谁还真去执行啊?一到闲暇时分,几个大爷大妈在村头闲聊,宅基地的事儿就成了他们的“八卦话题”。
“哎,你听说没,老李家的地又圈了!”大家笑嘻嘻地说,没谁去管。
像我这种不太懂规矩的人,真是看得云里雾里。
宅基地的手续复杂得像八股文,真心搞不懂啊。
搞得我一头雾水,感觉像在打麻将,一直在等牌却永远摸不到。
更有意思的是,宅基地的利用率不高,真是让人心疼。
明明有那么多地儿空着,村里却一个个跟宝贝似的保护着。
说是要“保持原貌”,可是,长年累月没人住,倒是成了小动物的乐园。
这些年,老虎、野猪什么的都跑来做客了。
想当初,宅基地是希望的象征,现在倒成了动物的天堂。
谁家有个狗,恨不得都得带着看地,别让那小动物们闯进来。
不禁让人感慨,农村的宅基地管理,真得好好整顿整顿。
怎么说呢,我们得有个明确的分配原则,别再让关系户独占了。
这事儿不能光靠村里的领导拍脑袋决定,得让大家伙儿都参与进来,大家一起商量,才不会有人觉得不公平。
宅基地是咱们的家,得像做饭一样,大家一起动手,才能做出一桌好菜。
利用率也得提上日程,不能让空地变成荒地。
当前农村宅基地管理中的问题及其整改建议-最新年文档

当前农村宅基地管理中的问题及其整改建议-最新年文档当前农村宅基地管理中的问题及其整改建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在逐年的减少。
“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珍惜保护我国耕地是的基本国策”。
但目前农村宅基地在实际用地及其管理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农户建房出现用地的浪费问题;村庄建设零乱,缺乏整体观念,这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很不协调。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快速发展,农村人与地之间矛盾也愈加突出,农村宅基地管理也呈现出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结合自己在基层所工作时,农村宅基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浅谈如下:1 宅基地在农村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宅基地主要是指农村居民因居住生活而建造房屋等建筑所占用的土地,包括住房,辅助用房(库房、厨房、厕所、畜禽舍等)占地,多以房屋滴水为界。
当前农村宅基地虽在严格报批程序,建立健全信息化网络,加大执法巡查力度,狠刹乱占滥用宅基地歪风下了不少功夫,但农村宅基地管理上仍存在很多问题。
1.1 宅基地浪费问题日见严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的增加,所以要求居住改善,向往城里人的生活。
逐渐把家搬迁到城市居住。
通过实地调查,农村居民搬迁到城里生活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宅基地的不可交易性,大量农民进城后,农村的房子都闲置着;有的农民在城市赚到钱后,在城市里买房的同时又在农村修建新房,舍弃老宅破屋,进一步扩大了宅基地占用的土地面积,也使农村出现大量的闲置宅基地、闲置住房。
1.2 宅基地变相多占问题严重在建平县农村,农民在新的地点建造住房,但旧房又不肯拆除,很多成为了破房、危房,形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心村。
在“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各种特权人群利用各种关系和经济优势,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住宅,一户多宅和超占、超标面积现象更为突出。
有很大一部分村民中都存在有盲目攀比的现象,尤其是对住房,也已成为一个十分敏感的主题。
有的干部利用建设种植、养殖小区等条件,审批土地逐渐变成住宅基地现象严重。
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难点与对策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已经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的住所,也是他们生产生活的基地,对于农民来说,宅基地制度的改革关系到他们的根本利益。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面临诸多难点,需要综合考虑国情和各方面的利益,以寻求最佳的改革路径。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探讨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难点及对策。
一、难点1. 农村宅基地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例如宅基地的使用权不清晰、规划不合理、流转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农村宅基地的有效利用,也制约了宅基地的流转和二次开发。
不完善的宅基地制度也制约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2. 利益分配问题在农村宅基地改革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利益方很多,包括农民、地方政府、开发商等,各方的利益分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在新的制度下,如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同时又推动农村宅基地的合理流转和利用,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3. 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对于农村宅基地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缺乏明确的法律保障。
在宅基地改革过程中,缺乏清晰的法律依据,容易导致利益纠纷和法律风险。
需要加强对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法律法规建设,为改革提供稳定的法律保障。
4. 农民意识问题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需要农民的理解和支持,但目前农村普遍存在一些思想观念上的顾虑,不理解或不认可新的政策。
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观念,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获得感。
5. 地区差异与多元化需求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现实情况有所不同,不同地区可能存在着不同的需求和矛盾。
需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多元化的改革策略。
二、对策1. 完善宅基地制度在农村宅基地改革中,需要完善宅基地的产权制度,明确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建立健全宅基地流转市场,使农民能够依法享有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权和收益权。
还需要完善宅基地规划管理制度,合理规划宅基地的用地布局,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完善宅基地管理的对策和建议有哪些

完善宅基地管理的对策和建议有哪些近些年,⼀些地区在城乡⼀体化的实践中探索了农村宅基地管理和退出路径,改变了了原来的散居模式,使国⼟空间布局得到了优化。
但是,实践中还存在⼀些问题,以下便是宅基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宅基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度不健全1、宅基地取得的⽆偿性、使⽤的⽆限期性以及⽆留置成本,使村民更倾向于尽可能多地占有宅基地,⽽⾮集约⾼效利⽤⼟地。
2、由于现⾏法律政策仍然限制农民住房的⾃由转让,农村不存在合法公开的房地产市场,所以闲置农宅⽆法在城乡流转和循环利⽤,造成农村⼟地资源的巨⼤浪费。
⼆:政府资⾦投⼊⼤。
农民出于传统观念以及房屋产权保护意识,不愿轻易⾃⾏退出闲置宅基地,如果退出,必须给予⼀定的经济补偿。
但这部分补偿资⾦如何解决,是制约宅基地退出的⼀个重要因素。
(⼆)完善宅基地管理的对策和建议⼀:优化完善政策规划体系。
1、尽快形成镇村建设规划体系,全⾯组织实施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保留村庄组团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规划、保留村庄综合整治控制性(修建性)详规、村级⼯业⽤地整合优化规划等规划的编制(修编)⼯作。
确保规划建设的相对统⼀,道路交通等配套基础设施涉及到规划调整的要提前谋划,尽量⼀步到位,保证规划的严肃性,同时着⼒推进“多规合⼀”,努⼒做到各项规划有机结合⽆缝对接。
2、尽快出台综合整治村庄宅基地的管理意见,促使全市区域的宅基地管理都能有法可依并根据分类区别对待。
⼆:多渠道筹措建设资⾦。
未来,可探索把城乡⼀体化⽰范⼩区建设、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进⾏整体打包,纳⼊政策性银⾏特惠政策的途径;积极尝试商品房回购、货币化安置等办法,多措并举解决资⾦瓶颈问题,并深⼊探索农村新型社区管理模式,组建业主委员会、推⾏居住地管理等⽅式全⾯提⾼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平,提升集镇承载和集聚能⼒,有效推动农民居住⾃愿向集镇集中。
三:引导农民⾃愿退出宅基地。
在引导农民住宅向社区集中,推动农村⼈⼝向中⼼村(镇)集聚、耕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过程中,应尊重农民意愿。
农村宅基地改革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宅基地改革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农村宅基地改革,嘿,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其实它关系着每一个乡亲的生活。
我们先说说宅基地,这可是咱们老百姓的“安身立命”之所,没了它,哪里去找家的感觉?不过,现如今宅基地改革真的是一个麻烦事,问题一堆。
咱们的宅基地分配不够公平。
许多人家在农村混得风生水起,宅基地就像他们的私人领地,结果其他人只能在一边眼巴巴地看着,心里那个急啊,有时候就像是看着别人家过年,而自己只能啃冷饭。
这么一想,真是让人心里不爽。
再说了,宅基地的管理也不够规范,很多地方的规定就像那风中飘荡的纸片,随便吹一吹就变了。
什么“先来后到”、“按户分配”,听上去不错,但执行起来就像在抓一条滑溜溜的鱼,根本捉不住。
宅基地不但得有用,还得让人放心。
可现在,不少人家盖起房子,分分钟变成了“违建”,结果一来检查,没准连个住的地方都得搬走,真是让人心凉。
很多农民朋友年纪大了,家里一片热闹,结果新一代却纷纷往城里跑。
宅基地就像一块沉重的石头,放在那里也没用。
再加上年轻人都喜欢追求城市生活,那宅基地就成了“鸡肋”,有也不知怎么用。
真是让人觉得有点可惜,乡下的好地儿啊,应该被好好利用起来呀。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得想点对策。
得公平分配宅基地。
就像咱们过年,人人都有份,不能让几个富贵人家把好地全占了。
可以考虑建立一个透明的分配机制,让每个家庭都能在公平的基础上,得到一块属于自己的宅基地。
这样大家心里也能舒坦,眼看着自己的小家小院,心里就踏实多了。
得加强对宅基地的管理。
各地方的规定得统一,让大家都清楚明白,不要让人觉得宅基地的使用就像在玩摸不着头脑的游戏。
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建立一个管理平台,大家都能在上面查看自己宅基地的情况,这样一来,谁都能心中有数,不用再担心自己无缘无故就成了“违建”。
然后,咱们也得考虑如何激活这些闲置的宅基地。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回乡,怎么办呢?可以推出一些,鼓励大家利用宅基地创业,搞些农家乐、民宿之类的,这样不仅能吸引游客,还能为乡亲们带来收入,简直一举两得。
浅谈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措施

浅谈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的不断减少,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日益凸显。
当前,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诸多不足,如乱占乱建、资源浪费、管理混乱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的整体发展和乡村环境的整体美化。
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已成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本文旨在就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措施进行深入探讨,为改善农村宅基地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健全制度规范,加强政府监管农村宅基地管理是一项涉及到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利益的复杂系统工程,要加强管理就必须健全相应的制度规范。
应该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宅基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规范农村宅基地的利用和管理行为。
要强化政府的监管职能,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长效机制,完善监管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形成守土有责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意识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难点在于农民意识和管理水平的薄弱。
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农村宅基地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其依法合规经营宅基地的意识和观念,规范行为。
通过开展农村宅基地管理知识普及活动、举办培训班、制作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农民对农村宅基地管理的认识,增强其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
三、加强技术支持,提升农村宅基地管理水平农村宅基地管理需要发挥科技优势,提高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对农村宅基地进行精准测绘、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提高管理的科学化、精准化和规范化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
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其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技能和技术水平,推动农村宅基地管理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变。
四、倡导绿色生态理念,促进农村宅基地绿色发展农村宅基地管理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利用,倡导节约型、低碳型、环保型的宅基地管理模式,实现宅基地的绿色化、生态化、美化。
要加强农村宅基地的建设用地和农用地保护,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农村宅基地的土地利用率,保护农村宅基地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浅谈当前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浅谈当前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生产资料,是逐年递减的有限资源。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这次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国土资源部明确要求,将农村宅基地登记确权发证工作列入了日程。
但目前农村宅基地在实际用地及管理上,散、乱、低效、浪费和管理粗放等问题仍然存在,村庄集体建设用地的粗放浪费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很不协调。
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地矛盾也愈加突出,农村宅基地管理也呈现出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
结合自己在基层所工作时参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时的实地调查情况,针对当前农村宅基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浅谈如下:一、农村宅基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宅基地主要是指农村居民因居住生活而建造房屋等建筑所占用的土地,包括住房,辅助用房(库房、厨房、厕所、畜禽舍等)占地,多以房屋滴水为界。
当前农村宅基地虽在严格报批程序,建立健全信息化网络,加大执法巡查力度,狠刹乱占滥用宅基地歪风下了不少功夫,但农村宅基地管理上仍存在很多问题。
(1).是村庄“空心村”问题严重存在。
通过实地调查,村庄“空心化”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
从调查的10个村情况来看,空宅、空院近50余处,按每户占地267平方米计算,平均每村合1330余平方米,约2亩左右。
(2).是一户多宅和宅基地超标现象严重。
据抽样调查,约40%的农户拥有一户多宅,农民在新的地点建造住房,但旧房又不肯拆除,很多成为了破房、危房,形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心村。
在“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部分基层干部特别是村组干部利用手中权利,各种特权人群利用各种关系和经济优势,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住宅,一户多宅和超占、超标面积现象更为突出。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河南省人口多农民人均耕地不超过1.2亩,按规定建房不得超过167平方米。
但农民在建住宅的同时,相关设施也随之建成,多数农民宅基地面积都超过了标准,特别是税费改革后,农民建房形成互相攀比,多占土地的不良风气,超出的面积比较大。
浅谈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谈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蒋颖摘要:农村宅基地制度是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民的利益密切相关。
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土地利用率低,违法占地现象普遍。
如何做好宅基地管理是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对农村宅基地管理现状的分析,剖析现行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探讨加强宅基地管理、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的对策,做到节约集约用地,落实科学发展。
关键词:宅基地管理问题对策节约集约一、农村宅基地的概念及其法律基本特征宅基地是指建了房屋、建过房屋或者决定用于建造房屋的土地,包括建了房屋的土地,建过房屋但已拆除、现无建筑物,以及准备建房用的规划地三种类型。
宅基地使用权是指自然人依法取得的在国家或集体的宅基地上所享有的建造房屋、居住使用的权利;宅基地包括建筑物的基地及附属于建筑物的空白基地,一般是指自然辅助用房、庭院和历年来不用于耕种的生活用地及生活用房中的生产场地。
(一)集体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二)使用主体特定特定的宅基地仅限本集体经济组织特定的成员享有使用权。
村民申请宅基地只可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特定村民申请取得宅基地后只可自己建房。
(三)一户一宅《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四)可流转性受限制特定村民申请取得宅基地后只可自己建房,不得随意转让,出租、出卖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地上建筑物后,不得再申请宅基地。
二、农村宅基地利用与管理的现状农村宅基地管理直接涉及农民切身利益,是关系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始终是基层土地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宅基地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宅基地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们的生活以及其他的各项活动都离不开一项非常关键的基础――土地。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地关系矛盾更趋紧张,但近年来耕地减少过多过快的势头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其中宅基地管理和执行过程中的漏洞是耕地减少的重要原因,如何应对农村宅基地问题,现已显得日趋重要。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目前,农村宅基地管理已成为三农问题中的一个敏感问题,直接关系到土地特别是耕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以及农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稳定以及新农村建设乃至城市化进程。
一、农村宅基地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村镇建设发展很快,农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但是,农村住房建设和宅基地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没有获得批准就自行占用土地,或者通过欺瞒等形式来获得。
现在,很多人都是通过欺瞒的方式来进行宅基建设工作。
不按照法律规定将宅基地出让。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人都是经过不合法的措施来获取超过两处的宅基。
进而将其出让,这时候就会获取不合法的利润。
不按照应有的规模占用土地,随意的对其用法进行更改。
在具体的活动中,很多使用者都超过了批准的范围。
二、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宅基地的非法流转及产权隐患
由于有关宅基地流转的法律法规滞后。
一方面大量宅基地私下流转,扰乱了土地市场正常秩序;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农民与市民需求互补,宅基地买卖,出租,抵押等形式流转已大量存在,形成了以自发流转为特征的农民宅基地隐形市场。
另一方面,由于流转长期处于隐蔽状态,交易大多属于黑箱操作,扰乱了土地市场的正常秩序,加剧了土地权属混乱和产权纠纷,增加了土地管理的难度。
(二)审批手续繁琐
农村宅基地申请用地,须经村组同意,层层报乡镇、县(市)审批。
涉及农用地转用的,还需省级人民政府审批。
因此,农民普遍认为程序繁杂、办理时间较长、时间成本过大。
(三)缺少专门的宅基地法律法规
《1982年宪法》是根本法,对宅基地只具有原则意义。
1986年《土地管理法》是一部综合管理土地的法律,整个法律只有5条涉及宅基地; 1991年《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也只有5条涉及宅基地。
1998年《土地管理法》虽经重大修改但仍未见有多大改观。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房地产管理法1994》、《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苦干规定1995》、《土地权属争议处理暂行办法1995》等虽与也与宅基地有一定关联,但毕竟不是专门为宅基地而立的法律,对宅基地作用有限。
(四)执法监管不到位
由于农村土地违法涉及面广,加上基础土地管理部门执法力量、装备不足,土地管理部门存在执法难等一系列问题,给社会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农村土地违法屡禁不止。
三、对农村宅基地管理的建议
(一)严格遵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制度,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基层干部就更应当提高法律意识,组织基层干部认真学习土地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做到依法执政。
同时积极引导、努力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在土地承包期间,村干部不得干预或强制农民进行土地的流转,不能损害农民承包土地期间的自主决定权。
农民有权决定土地的流转期限以及流转方式,关于土地的补偿款和标准都应当由双方自行商讨决定。
(二)加强规范有序的农村宅基地市场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土地要素市场从无到有逐步建立起来,初步形成了土地市场体系的框架,但农村宅基地市场依旧是一片空白。
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协调大量潜在宅基地供需,必须建立农村宅基地市场。
建立规范有序的农村宅基地市场,形成合理的
价格体系,使价格在农村宅基地的有效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三)积极开展农村地籍调查
根据目前形势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状况,要积极开展农村地籍调查工作,对每家每户的住宅用地进行权属调查,建立数据库,制作地籍权属图,从而精确掌握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建立健全地籍档案,对宅基地使用情况摸清家底。
因此,加强宅基地管理势在必行。
(四)建立专门的宅基地法律法规
现行法律制度的设计缺陷是农村宅基地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对现行的农村宅基地法律制度进行完善和创新才是解决现存问题的
根本性出路。
对宅基地法律制度进行完善和创新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法律制度。
作者认为可行的做法是先出台国土资源部《宅基地管理办法》,再出台国务院《宅基地管理条例》,待条件成熟,出台全国人大《宅基地管理法》。
认真的开展执法活动,确保管控工作进展有序
国土资源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监察、农牧业、住房建设等部门依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的开展执法工作,禁止出现不按照规定开展建设的行为。
发展改革住房建设.电力、国土资源、工商等部门和金融机构要严格依据本部门职责,切实加强监管,形成执法合力。
对非法占用基本农田的、未完成耕地保护责任考核目标的,不按照规定在共有的土地上开展不合法活动的,要分析其具体的责任,对于那些确实违法的人员和组织要认真的处置。
总而言之,土地管理中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属于矛盾的两个方面。
只要地方党委、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就可以做到保增长与保红线的有机统一,探索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新方式。
参考文献:
[1]祖先明.当前农村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农技服务,2011.
[2]李名峰,曹阳,王春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土地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中的利益博弈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0.
[3]高元禄.中国农村土地产权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