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的土壤管理
茶园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
![茶园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10a89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b.png)
茶园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茶园管理是茶叶生产的关键环节,对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为了确保茶园的良好管理,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我们制定了以下具体实施方案:一、土壤管理。
1.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茶树生长需要,科学施用有机肥、复合肥等,保证茶树的养分供应,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2. 土壤翻耕,定期进行土壤翻耕,保持土壤的松软通透,促进茶树根系生长,提高吸收养分的能力。
二、茶树管理。
1. 定期修剪,根据茶树的生长情况,定期进行修剪,促进新梢生长,保持茶树的形态美观,有利于采摘和管理。
2. 病虫害防治,加强对茶园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保证茶叶的安全生产。
三、灌溉管理。
1. 合理用水,根据茶树的生长需要和气候条件,科学制定灌溉计划,合理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滴灌技术,采用滴灌技术进行灌溉,减少水分的浪费,保证茶树的生长需水。
四、采摘管理。
1. 成熟期采摘,根据茶树的生长周期和气候条件,科学确定茶叶的采摘时间,保证茶叶的品质。
2. 精细采摘,采用精细采摘技术,保证采摘的茶叶嫩芽和叶片完整,提高茶叶的品质。
五、加工管理。
1. 及时加工,采摘的茶叶要及时进行加工,保持茶叶的新鲜和品质。
2. 精细加工,采用精细加工工艺,保证茶叶的外形完整、色泽鲜艳,保持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六、市场营销。
1. 品牌建设,加强茶叶品牌建设,提高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渠道拓展,开拓多种销售渠道,拓展茶叶的销售市场。
综上所述,茶园管理是茶叶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科学合理的茶园管理方案能够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增加茶农的收入,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
希望茶园管理者能够认真执行以上实施方案,不断提高茶园管理水平,推动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茶园管理方案
![茶园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6fac0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4.png)
茶园管理方案茶园是种植茶叶的重要基地,茶叶作为我国的传统饮品,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风味,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茶园管理对于茶叶的品质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茶园土壤管理、茶树病虫害防治、茶叶采摘加工等方面,探讨茶园管理的相关方案。
茶园土壤管理是茶叶生长的基础。
茶树喜欢酸性土壤,因此在茶园土壤管理中,需要注意维持土壤的酸碱度。
一般来说,茶园土壤的酸度应保持在PH值为4.5-5.5之间,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料和石灰等方式来调节土壤酸碱度。
此外,茶园土壤的肥力也需要得到重视。
茶树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因此在茶园管理中,要合理施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以满足茶树的养分需求。
茶树病虫害是茶园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为了防治茶树病虫害,可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首先,要加强茶园的清洁工作,保持茶园的整洁和卫生,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其次,要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茶树上的病虫害问题。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式进行防治。
在使用农药时,要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使用,并注意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茶叶采摘加工是茶园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茶叶的采摘时间和采摘方法对于茶叶的品质有着直接影响。
一般来说,茶叶的嫩芽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香气物质,是制作优质茶叶的重要原料。
因此,在茶叶采摘时,要选择嫩芽丰满、叶片柔嫩的茶树进行采摘。
采摘后的茶叶要及时进行加工,以保持茶叶的新鲜度和品质。
茶叶的加工方法有炒青、揉捻、发酵和烘干等步骤,不同种类的茶叶有不同的加工方法,要根据茶叶的品种和要求进行加工。
除了上述方面,茶园管理还需要关注茶树的修剪和疏果工作。
茶树的修剪可以控制茶树的生长和分枝,促进茶树的萌发和茂盛。
疏果工作可以减轻茶树的负担,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此外,茶园管理还需要关注茶树的灌溉和排水工作,确保茶树的水分供应和排水畅通。
茶园管理是茶叶生产的关键环节,对茶叶的品质和产量起着重要作用。
种茶叶如何管理制度
![种茶叶如何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2fbb09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d.png)
种茶叶如何管理制度一、茶叶生产管理制度1.茶园管理茶叶的生长环境对茶叶的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茶园的管理是茶叶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茶园管理主要包括土壤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灌溉管理等方面。
(1)土壤管理土壤是植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对茶叶的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茶园应该每年进行土壤检测,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矿物肥料,保持土壤的肥力平衡,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2)施肥管理茶叶是一个对养分需求较大的作物,因此,合理施肥是茶叶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茶园的施肥应该结合土壤检测结果,根据茶树的生长期和需求,科学施用有机肥料和矿物肥料,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3)病虫害防治茶叶是一个容易发生病虫害的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不仅会减少茶叶的产量,还会影响茶叶的品质。
因此,茶园的病虫害防治是茶叶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茶园管理者应该定期巡查茶叶园,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障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4)灌溉管理茶叶是一个对水分需求较大的作物,因此,灌溉管理是茶叶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茶园管理者应该根据茶园的地形和水源情况,科学制定灌溉方案,提供充足的水源,保障茶叶的生长和发育。
2.茶树管理茶树是生产茶叶的主要作物,茶树的管理对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茶树管理主要包括修剪管理、疏苗管理、除草管理、疏果管理等方面。
(1)修剪管理茶树的修剪是茶叶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促进茶树生长,促进茶叶的均匀采摘,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茶园管理者应该根据茶树生长的情况,科学制定修剪方案,定期进行修剪管理。
(2)疏苗管理茶树是一个容易自然繁殖的作物,过密的茶树会影响茶叶的生长和发育,因此,疏苗管理是茶叶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茶园管理者应该及时发现密苗,采取适当的疏苗措施,保障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3)除草管理杂草对茶叶的生长和发育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茶园的除草管理是茶叶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茶园土壤管理技术
![茶园土壤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53cfc8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e.png)
茶园土壤管理技术第一节土壤覆盖技术一土壤覆盖的优点首先,茶园土壤覆盖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其次,茶园土壤覆盖可以减缓地表径流速度,促使雨水向土层深处渗透,既可防止地表水流失,又可增加土层蓄水量,起到保水抗旱的作用。
再次,茶园土壤覆盖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有利于土壤内生物的繁殖,提高土壤肥力。
最后,茶园土壤覆盖还可以稳定土壤的热变化,夏天可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并起到降温作用,具有抗旱保墒作用,冬天可保暖防止冻害,促使春茶早发。
二覆盖材料的选择和处理覆盖的有机物料:如山草、稻草、麦秆、豆秸、绿肥、蔗渣、薯藤等(图4-1)。
山草处理方法:一是暴晒,二是堆腐,三是消毒。
图4-1 茶园铺草、盖防草布及种草三铺草的时间和方法全年都可进行铺草,要按照以下两个原则进行操作。
(1)每年在高温干旱前或霜冻到来之前铺草,这样做可以起到防高温或防冻作用。
(2)选择草量多的杂草,且在其开花而又未结实或种子尚未成熟时进行。
南方茶区:由于夏季高温,可在春末或夏初铺草,以降低即将来临的高温的影响。
北方茶区:由于冷冻严重,可在秋末铺草以防严冬冻害。
其他茶区:夏季高温干旱严重、冬季冻害较小的茶区,可在8—9月份铺草,这时杂草生物量多,种子尚未成熟,铺草效果好。
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2次或3次铺草,即春末、盛夏、秋末均可进行。
四铺草要求及注意事项(1)铺草前先耕锄1次,提高土壤保水力。
(2)铺草要均匀,厚度为8~12厘米,每亩30~50担。
(3)坡地茶园应将铺草横着坡向铺放,既可抑制径流水,也可防止杂草下滑堆积下层。
(4)不能将杂草已成熟的种子带入茶园,以免增加杂草生长量。
(5)对茶树生长抑制强的杂草,不宜作为铺草草料。
第二节耕作松土技术一耕作松土的作用茶园不同于大田,对其耕作松土有利也有弊。
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疏松土层,防止表土板结,增强通透性,提高土壤渗水透气能力,有利于根系生长。
对于衰老茶树,耕作松土还能起到使根系更新的作用。
(2)把肥力较高的表土、杂草和枯枝落叶翻入下层,把下层生土翻到表面,经过风化,促使土壤不断熟化,可提高土壤肥力。
有机茶园对土壤要求
![有机茶园对土壤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94a9bf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a.png)
有机茶园对土壤要求有机农业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它的目标是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过程,以生产安全、健康和高质量的农产品。
在有机农业中,茶叶是一个重要的农作物。
有机茶叶不仅对人体健康有益,而且对环境也有积极的影响。
茶叶的生长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土壤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有机茶园对土壤的要求远远高于传统农业的要求。
以下是有机茶园对土壤的主要要求。
1. 保持土壤健康有机茶园需要保持土壤的健康状态,以便为茶树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这意味着要确保土壤不受任何污染物的污染,例如化学物质、人造肥料和农药。
此外,还需要避免过渡翻土和使用重型机械,以免破坏土壤结构,对土壤微生物造成伤害。
2. 保持土壤水分茶树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生长,因此有机茶园需要保持土壤的水分充足。
为此,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水分的流失,如覆盖植被和选择高水分保持能力的土壤类型。
此外,可以通过定期浇水的方式来保持土壤的水分。
3. 提供充足的有机质茶树需要充足的有机质才能生长。
有机茶园需要通过施加有机肥料来提供充足的有机质。
这些肥料通常来自于植物和动物的废料,如堆肥、腐熟的粪便和骨粉。
4. 调节土壤酸碱度茶树对土壤的酸碱度有一定的要求。
在一些地区,土壤可能因酸性或碱性过高而导致茶树生长不良。
因此,有机茶园需要通过施肥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
一些常用的酸碱调节方法包括施加石灰、硫酸铵或硫酸钙等。
5. 确保土壤通气茶树需要充足的气体交换才能生长。
为了确保土壤通气良好,有机茶园需要避免土壤过于密实,并在必要时进行松土。
结论有机茶园对土壤的要求远远高于传统农业对土壤的要求。
有机茶园需要保持土壤的健康、充足的水分、充足的有机质、调节土壤酸碱度,以及确保土壤通气良好。
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护环境、改善土壤质量,并生产出安全、健康和高质量的茶叶产品。
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细则
![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724a382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2.png)
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细则一、茶园基本情况。
茶园位于海拔800米至1200米的山地,土壤肥沃,气候湿润,适宜茶树生长。
茶园总面积为200亩,主要种植绿茶和红茶。
二、茶园管护目标。
1. 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确保茶叶供应。
2. 保护茶园生态环境,促进茶树健康生长。
3. 提升茶园整体景观,吸引游客参观和购买茶叶。
三、茶园管护措施。
1. 土壤管理。
定期进行土壤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合理施肥。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
2. 茶树管理。
定期修剪茶树,保持树形整齐,促进新梢生长。
防治茶树病虫害,定期喷洒农药,保持茶树健康。
3. 灌溉管理。
根据季节和降雨情况,科学制定灌溉计划,确保茶树水分供应充足。
4. 病虫害防治。
定期巡查茶园,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防止病害蔓延。
5. 茶园景观。
积极开展茶园景观设计,打造独特的茶园风光,吸引游客参观。
定期修剪景观植物,保持茶园整体景观的美观。
6. 安全管理。
加强茶园安全管理,确保工作人员和游客的安全。
四、茶园管护效果评估。
1. 每年对茶叶产量和品质进行评估,制定下一年度管护计划。
2. 定期对茶园生态环境进行评估,确保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3. 监测游客参观和购买情况,评估茶园景观效果。
五、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细则总结。
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细则是茶园管理的重要指导文件,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保护茶园生态环境,提升茶园整体景观,促进茶园可持续发展。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方案细则的要求进行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管护措施,以达到最佳的管护效果。
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
![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4f3e8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2a.png)
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茶园是茶叶生产的基地,对茶园的管护管理直接关系到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为了更好地实施茶园管护管理,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制定了以下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
一、土壤管理。
1.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茶树生长需要,科学施用有机肥、无机肥和微量元素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茶树产量和品质。
2. 土壤保墒,采取覆盖、间茬种植、植物秸秆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
二、病虫害防治。
1. 定期巡视,每周对茶园进行一次全面巡视,及时发现病虫害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生物防治,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天敌、利用天敌等,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三、茶树修剪。
1. 适时修剪,根据茶树生长情况,及时进行枝条修剪,保持茶树的通风透光和生长势。
2. 疏芽疏叶,在生长旺盛期,进行适量的疏芽疏叶,促进新梢的生长,提高新梢的质量。
四、水资源管理。
1. 合理灌溉,根据气候和土壤水分状况,科学制定灌溉计划,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茶树的生长需水。
2. 水土保持,加强茶园的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五、茶园环境管理。
1. 清理杂草,定期清理茶园内的杂草,保持茶园的整洁和良好的生长环境。
2. 环境监测,定期对茶园的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六、安全生产管理。
1. 安全教育,定期对茶园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安全设施,加强茶园内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七、信息化管理。
1. 信息采集,建立茶园信息采集系统,对茶园的生长情况、病虫害情况等进行及时、准确的采集。
2.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为茶园管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力地提高茶园的管理水平,保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促进茶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希望广大茶园管理者和工作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共同努力,为茶叶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春季茶园管理实施方案
![春季茶园管理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794b6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1f.png)
春季茶园管理实施方案春季是茶园管理的重要时期,合理的管理措施将直接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下面将就春季茶园管理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土壤管理。
春季是茶园土壤养分的补充和管理的关键时期。
首先要对茶园进行土壤酸碱度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施肥。
一般来说,春季适合施用有机肥,有机肥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同时,要及时进行土壤松土,促进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茶树的生长。
二、修剪管理。
春季是茶树的生长旺盛期,也是修剪的最佳时机。
要根据茶树的生长情况,进行适当的修剪。
对于老枝、病枝、虫枝要及时清理,保持茶树的通风透光。
同时,要适当修剪茶树的分枝,保持树形整齐,有利于光照的均匀分布,促进花芽分化和茶叶的生长。
三、病虫害防治。
春季是茶树病虫害易发期,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首先要及时清理茶园周围的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地。
其次要定期喷洒农药,防治茶树常见的病虫害,如茶蠟蟬、茶小翅蝽等。
同时,要加强对茶园的巡视,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四、灌溉管理。
春季是茶树的生长期,水分的供给对茶树的生长至关重要。
要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
避免出现干旱或积水的情况,保持土壤的适度湿润。
同时,要注意灌溉的均匀性,保证茶园各处茶树的水分供应均衡。
五、茶园周边环境管理。
春季茶园周边环境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加强茶园周边的清洁工作,保持茶园的整洁。
同时,要注意茶园周边的环境卫生,避免垃圾和污水对茶园的污染。
此外,要加强对野生动物的防护,避免野兽对茶园的破坏。
总结:春季茶园管理实施方案涵盖了土壤管理、修剪管理、病虫害防治、灌溉管理和茶园周边环境管理等多个方面。
只有做好这些管理工作,才能保证茶树的健康生长,最终获得高产高质的茶叶。
希望茶园管理者能够认真贯彻执行以上方案,确保茶园的良好管理,取得丰收的成果。
6 茶园土壤管理
![6 茶园土壤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0d0db403186bceb19e8bba9.png)
第一节 茶园耕作 第二节 茶园水分管理 第三节 茶园施肥 第四节 茶园土壤肥力培育与维护
茶园土壤管理:
泛指一切与茶园土壤有关的栽培活动,其目 的和作用主要是加强营养元素的供应,提高 土壤肥力,加强水土保持,为茶树根系生长 提供良好的条件。
第一节 茶园耕作
一、耕作效应
1、耕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减少土壤板结,增加土壤通透性 增加土壤孔隙度,加速雨水渗透,提高土壤含水量 土壤耕作对茶园水土流失影响很大,深耕结合茶园 铺草,可有效地防止茶园水土流失。
第一节 茶园耕作
一、耕作效应
2、对茶树根系生长的影响
耕作会造成断根现象,给茶树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耕作深度越深,幅度越宽,伤根量越大。 根系断根再生能力最强是在8月,其次是秋季10月 和春季3月,冬季12月断根再生能力最差。
中下旬进行,耕作深度为10cm,除去杂草的根系 3)夏茶后浅耕 一般在6月下旬7月中旬进行,耕作深度为7-
8cm
第一节 茶园耕作
二、茶园耕作技术
2、非生产季节的耕作-深耕
1)深耕的作用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提高土壤肥力
2)深耕方法 耕作深度为10-25cm
第一节 茶园耕作
二、茶园耕作技术
3、深翻改土 在秋茶采摘结束后(10—11月份)进行,耕作深度 17—25cm,结合施有机肥,应尽量少伤根系。
第三节 茶园施肥
一、茶树对矿质营养的需求特性 4、低氯性 含量:茶树老叶含氯量一般低于0.5%,芽叶低于 0.2%。当老叶含氯量超过0.8%,芽叶低于0.4%时, 就会表现出氯害症状。 氯害形成原因:在茶园中施用过量的含氯化肥容易 造成“氯害”。 幼年茶树对氯离子极为敏感,最易发生氯害。 肥料施用:在茶园特别是幼年茶园施肥时,应尽量 选择不含氯离子的肥料。
茶园土壤管理技术
![茶园土壤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1868dda7f1922791688e8a4.png)
茶园土壤管理技术一块茶园从种植茶树起到实现丰产,先要经过培养树冠的幼龄时期。
这个幼龄时期,一般长达四、五年,随着树龄增大,树冠和根系逐渐向行间扩展。
在头几年,茶行之间空隙很大,阳光和雨水能直接作用到地面,易使土壤发生风化和侵蚀,杂草也易滋生。
幼龄茶园土壤,由于种茶前的土地整理和深耕填土,使大量生土进入表土层中,这种生土土性"发僵",含有效养分少,需要尽快地加以熟化改良。
随后茶树进入成龄期,茶行之间的空间逐渐变小,甚至封行郁闭,根系已在行间土壤中交错分布。
这时每年要在茶树上采去很多新梢,需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和养分。
同时,由于采茶作业频繁,表土易踏实板结,因此,对于这两个不同时期的茶园,土壤管理的任务应有所不同。
幼龄茶园主要是如何快速熟化行间土壤,使生土变成活土,同时还要防止土壤侵蚀和消灭杂草,使茶树生长健壮,根系深扎,提早投产成园。
成龄茶园主要是如何造成一个松软肥厚的耕作层,使活土进一步变成油土,提高供水水供肥能力,成为茶树高产稳产优质的基础。
施肥和灌溉是茶园两项重要的土壤管理内容,有其完整的技术体系。
1、茶园耕作茶园耕作是一项有悠久历史的茶园管理作业,不少茶园把它作为增产茶叶的措施来进行。
据研究,耕作对于提高茶园土壤肥力的作用主要是:第一,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的通透性。
耕作使土壤变得疏松,孔隙率增大,特别是使大孔隙占有的比例增加。
这种在孔隙既是容纳空气的场所,又是水分和空气进入土壤的通道。
雨水(或灌溉水)落到地面,在重力的作用下,排挤大孔隙中的空气,渗入土壤下层而被保蓄起来,地表径流就大为减少。
水分下渗完毕,鹇空气就重新充满于大孔隙中。
这种良了的通气透水条件,加强了土壤与大气的气体交换,使土壤中的好气微生物活动旺盛,物质分解转化加快,有效养分的数量增多。
茶树根系也由于物质分解转化加快,有效养分的数量增多。
茶树根系也由于呼吸作用的加强而提高了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力。
第二,熟化土壤,加厚耕作层。
茶园土壤的基本要求
![茶园土壤的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f2cf0e8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4.png)
茶园土壤的基本要求
茶园是指种植茶树的地方,土壤是茶树生长的重要基础。
茶园土壤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
1. pH值适宜:茶树生长的适宜pH值为4.5-5.5,过低或过高的pH值会影响茶树吸收养分,从而影响生长和产量。
2. 富含有机质:有机质是土壤中重要的养分来源,能够提高土壤保水性和肥力,促进茶树生长。
3. 含水量适宜:茶树喜欢湿润的环境,土壤含水量过低会导致茶树干旱,过高则会导致根部窒息。
4. 富含养分:茶树生长需要多种养分,如氮、磷、钾、镁等,土壤中应富含这些养分,才能保证茶树正常生长。
5. 透气性好:茶树根系需要充足的氧气,土壤透气性好能够满足这一需求,同时还能排水,防止积水。
总之,茶园土壤的基本要求是适宜的pH值,富含有机质和养分,含水量适宜,透气性好。
只有保证土壤质量,才能保证茶树健康生长和高产优质。
- 1 -。
茶园种植基地管理
![茶园种植基地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700253b767f5acfa1c7cd8e.png)
茶园种植基地管理一、土壤管理1、定期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一般要求每2年检测一次。
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
2、采用地面覆盖等措施提高茶园的保土蓄水能力。
杂草、修剪枝叶和作物秸杆等覆盖材料应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污染。
3、采用合理耕作、施用农家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
耕作时应考虑当地降水条件,防止水土流失。
对土壤深厚、松软、肥沃,树冠覆盖度大,病虫草害少的茶园可实行减耕或免耕。
4、幼龄或台刈改造茶园,宜间作豆科绿肥,培肥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
6、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茶园宜节水灌溉。
灌溉用水符合NY/T 5020的要求。
二、施肥管理1、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制茶类型和气候等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量和施肥时间,实施茶园平衡施肥,防止茶园缺肥和过量施肥。
2、农家肥施用前应经无害化处理。
于当年秋季开沟深施,施肥深度20cm以上。
一般每447m2施农家肥1000kg~2000kg左右。
三、病、虫、害防治1、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
2、农业防治换种改植或发展新茶园时,应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抗性较强的品种。
分批、多次、及时采摘,抑制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瘿螨、茶白星病等危害芽叶的病虫。
通过修剪控制茶树高度低于80cm,减轻毒蛾类、蚧类、黑刺粉虱等害虫的危害,控制螨类的越冬基数。
秋末宜结合施肥,进行茶园深耕,减少翌年在土壤中越冬的鳞翅目和象甲类害虫的种群密度。
将茶园根际附近的落叶及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有效防治叶病类和在表土中越冬的害虫。
3、物理防治采用人工捕杀,减轻茶毛虫、茶蚕、蓑蛾类、茶丽纹象甲等害虫危害。
利用害虫的趋性,进行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或异性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性,进行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或异性诱杀。
茶园管理措施
![茶园管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b3921f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b.png)
茶园管理措施引言茶园管理是指对茶园进行综合管理,以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茶园管理的有效措施对茶叶的生长、发育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茶园管理措施,包括土壤管理、灌溉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摘管理等。
1. 土壤管理良好的土壤管理对于茶叶的生长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土壤管理的措施:•茶园的土壤应保持良好的通气性和排水性,可通过适当的翻耕和平整土壤来实现。
•土壤的肥力应保持在适宜的水平,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料和矿物肥料来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
•避免果树或其他作物与茶树混种,以免争夺养分和水分资源。
2. 灌溉管理茶树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水分供应。
以下是一些灌溉管理的措施:•根据不同的茶园地区和天气条件,确定合理的灌溉水量和频率。
•避免水分过量或过少对茶树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可通过土壤湿度监测和科学测定灌溉水量来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含量。
•合理安排灌溉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灌溉。
3. 施肥管理合理的施肥管理可以提高茶树的养分供应,促进茶叶的生长和发育。
以下是一些施肥管理的措施:•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茶树需求,选择合适的有机肥料和矿物肥料进行追肥。
•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
•根据茶树生长周期和养分需求,合理安排施肥的时间和频率。
4. 病虫害防治茶园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对茶园进行病虫害防治是茶园管理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一些病虫害防治的措施:•定期巡视茶园,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但要遵循相关法规和安全操作规范,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鼓励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引入天敌等,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采摘管理采摘是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环节,正确的采摘管理可以保证茶叶品质的稳定和提高。
以下是一些采摘管理的措施:•选择合适的采摘时间,通常在新梢生长旺盛时采摘茶叶。
•采用手工采摘或机械采摘,根据茶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用的采摘方式。
有机茶园管理实践标准
![有机茶园管理实践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5d0dd4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6.png)
有机茶园管理实践标准
有机茶园管理实践标准是指在茶园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摘、
加工等各个环节上遵循有机农业生产原则的茶园管理方法。
以下是有
机茶园管理实践标准的一些基本要点:
1.土壤管理:选择适宜的土壤类型和土地,保持土壤的有机质和肥力,采用有机肥料和有机物质来改善土壤结构和提供养分。
2.施肥管理:遵循有机农业施肥原则,使用有机肥料、绿肥和堆肥等
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避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
3.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生态控制等方法来管理病
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4.采摘管理:采摘茶叶时,使用手工采摘或小型机械采摘,避免使用
农药和化学物质。
5.加工管理:在茶叶加工过程中,避免使用化学物质和添加剂,采用
传统的非污染性加工技术和工艺。
6.环境保护: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土壤和空气
污染。
7.监管和认证:符合有机农业生产要求的茶园可以申请有机农产品认证,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遵循有机茶园管理实践标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
茶叶的品质和安全性,同时也符合消费者对健康和环保的需求。
茶园的各种管理制度
![茶园的各种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8b1982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d4.png)
茶园的各种管理制度一、茶园的基本管理1. 土地选择和准备:茶园的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适宜的pH值和含水量。
在选择土地时要避免冷湿、阴暗的地方,要选择阳光充足、空气流通良好的地方。
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地进行翻耕、平整、施肥等准备工作。
2.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茶树品种。
常见的茶树品种有大叶种、小叶种、乌龙茶、红茶等。
在选择品种时要综合考虑生长周期、耐病虫害性等因素。
3. 茶园的布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布局茶树的种植密度、行距等参数,以便于管理和采摘。
4. 施肥管理:茶树需要充分的营养供应才能生长茂盛,提高产量和品质。
根据土壤的情况和茶树的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等。
5. 灌溉管理:根据气温和降水情况,合理安排灌溉,保持茶树的水分供应充足。
6. 病虫害防治:定期对茶园进行病虫害调查,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持茶树的健康生长。
7. 茶园的清理和修剪:定期清理茶园的杂草和残枝,修剪茶树,保持茶园的整洁和通风畅通。
二、茶园的采摘管理1. 采摘时间:根据不同的茶树品种和茶叶类型,合理选择采摘时间。
一般来说,春季为茶树生长的旺季,是采摘新芽的最佳时机。
2. 采摘方法:采摘时要选择成熟的嫩芽,避免伤及茶树,保持采摘的速度和力度均匀。
3. 采摘工具:选择适合的采摘工具,如手动剪刀、手工采摘篮等,避免使用损坏茶叶的工具。
4. 采摘规范:严格按照采摘规范操作,保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5. 采摘员的培训:为采摘员提供专业的培训,提高其采摘技术和认知水平。
三、茶园的加工管理1. 采摘后处理:采摘完成后,要及时将茶叶送到加工厂进行加工处理,避免茶叶过长时间暴晒和受潮。
2. 加工方法:根据茶叶的类型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包括晒青、揉捻、杀青、干燥等步骤。
3. 加工设备的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加工设备,确保加工设备的正常运转,保证茶叶的质量。
4. 加工环境的卫生管理:保持加工场所的整洁和卫生,避免外界杂质的污染。
茶园管理-
![茶园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f06d52f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3.png)
茶园管理茶园管理是茶叶生产的重要环节,茶园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下面就茶园管理相关的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探讨。
一、茶园环境管理(一)土壤管理茶树对土壤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茶树所需的土壤应该是酸性土壤,pH值在4.5-6.5之间,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因此,茶园应该做好土壤的保护和改良工作,常见的土壤保护和改良措施有:1.施肥:农家肥、畜禽粪、沼液、有机肥等,能够改善土壤的肥力。
2.耕地:作为一种传统的土壤处理方法,耕地能够改善土壤的透气性。
3.翻天覆地:这种方法是把整块的土地翻过来,再翻到原来位置上,以此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盐碱状况。
(二)水源管理茶叶生长需要充足的水源,所以茶园的水源要保证充足,同时,还要注意水质的好坏,避免使用污染的水源造成茶叶品质的下降。
茶园的水源管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水源管理:建造水塘、水库等,储存雨水和运河水,供茶园使用。
2.水质管理:通过处理、过滤等方法提高水质,如过滤、氧化、消毒、加食醋等方法,去除水中的色泽、异味、异色、线藻、蓝绿藻等,提高水的净化效果。
3.节水措施:通过安装滴灌管、积土积水等措施,降低农业用水的损耗。
(三)气象管理茶树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气候条件,因此,茶园管理者应该关注当地的气候状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常见的气象管理措施有:1.预报灾害:一旦出现气候灾害,及时组织茶园内人员抢救。
2.避免气温过低:在极端低温天气下,使用覆盖布等措施保护茶树。
3.避免气温过高:使用遮阳棚等措施避免炎热天气对茶树的影响。
二、茶园树木管理(一)修剪及矫正茶树生长迅速,因此,茶园管理者需要及时地修剪和矫正茶树的生长,保证茶树不失去生长方向,保证茶叶产量。
常见的修剪和矫正方式有:1.接穗矫正:对茶树生长不良的部位进行接穗矫正。
2.顶芽矫正:对茶树顶部进行修剪,保持茶树整体树冠的均衡生长。
3.干枝修剪:及时清理茶园内的枯枝落叶,保持茶园内的清洁。
(二)除草和施肥茶园管理需要保证茶树的生长环境整洁卫生,保证茶树的生长环境。
茶树高效栽培技术方法
![茶树高效栽培技术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9d4e36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f.png)
茶树高效栽培技术方法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通过采用高效栽培技术方法可以提高茶树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介绍一些茶树高效栽培技术方法,以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管理茶园,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一、土壤管理良好的土壤管理是茶树高效栽培的基础。
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土壤质量:1.保持土壤湿润:茶树喜欢湿润的环境,因此保持土壤湿润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通过合理灌溉和覆盖保湿材料的方法来达到这一目的。
2.合理施肥:合理的施肥可以提高茶树的营养状况,增加产量和品质。
农民可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合理配置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并注意施肥的时机和方式。
3.有机肥的利用:有机肥对土壤改良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农民可以适量施用农家肥或者其他有机肥来改善土壤状况。
二、修剪管理茶树的修剪管理对于增加产量和控制病虫害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茶树修剪管理的技巧:1.整枝修剪:茶树整枝修剪主要是修剪茶树的主干和分枝,保持树冠的均衡和通风透光。
可以选择在秋季或者冬季进行整枝修剪,避免影响茶芽的生长。
2.病虫害枝条的修剪:茶树常常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及时修剪和清除带病虫害的枝条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蔓延。
3.冬季修剪:茶树在冬季进入休眠期,这时可以适当进行冬季修剪,通过短截除枝,促进新梢的生长,增加下一年的产量。
三、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茶树生产的一大难题,以下是一些茶树病虫害防治的方法:1.合理使用农药:农民需要根据病虫害的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
注意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2.生物防治:可以利用一些天敌和有益昆虫对抗茶园中的害虫,如释放蜘蛛、蚜虫天敌等。
这种方法对于有机茶园或者希望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农民来说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3.定期巡视和清除病虫害:定期巡视茶园,及时发现和清除病虫害,可以防止病虫害的扩散和侵害。
四、科学采摘科学采摘有助于茶树的再生和生长,以下是一些科学采摘的方法:1.合适的采摘时间:选择茶树龄期适合的茶叶采摘时间,避免过早或过迟采摘。
茶园耕作注意事项
![茶园耕作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7df540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8.png)
茶园耕作注意事项茶园耕作是茶叶生产的重要环节,正确的耕作管理对茶园的产量和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以下是茶园耕作的注意事项:1. 土壤管理:茶园的土壤管理非常重要,良好的土壤才能支持茶树的健康生长。
要定期对茶园进行土壤化验,了解土壤的养分和酸碱度,合理施肥和翻耕,保持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2. 预防病虫害:茶园应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定期喷洒农药和杀虫剂,预防茶树受到病虫害的侵害,保证茶叶的健康和品质。
3. 灌溉管理:茶园的灌溉管理也非常重要,干旱和水浸都会对茶树的生长造成影响。
要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进行合理的灌溉,做到按需浇水,避免水分过多或者过少。
4. 除草除杂:定期除草和清理茶园内的杂草杂物,保持茶园的整洁和干净,同时避免杂草对茶树的夺取养分和光线。
5. 剪枝修剪:茶树的剪枝修剪是保持茶树健康和形态的重要措施,及时对茶树进行疏枝疏叶和整形修剪,保证茶树的通风和光照。
6. 结合季节:不同季节对茶园的管理也有不同的需求,春季要及时施肥和除草,夏季要做好充分的灌溉和防治病虫害,秋季要注意及时采摘和剪枝,冬季要做好保暖防寒措施。
7. 合理施肥:对茶园进行合理施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茶树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进行施用,保证茶树养分的供给和健康生长。
8. 留意气候变化:茶园管理需要密切留意当地的气候变化,及时调整管理措施,做好应对措施,以应对气候变化对茶园的影响。
9. 积极疏通排水:茶园的排水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要定期清理沟渠和疏通排水口,防止雨水积聚造成茶园水浸。
10. 关注土壤酸碱度:茶树对土壤酸碱度有一定的要求,要定期检测土壤的酸碱度,根据需要进行石灰或者硫酸铵等调节土壤酸碱度的措施。
总之,茶园的耕作管理需要细心和耐心,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使茶园保持健康和茶叶品质的提高。
希望以上注意事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茶园管护实施方案
![茶园管护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927cf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7.png)
茶园管护实施方案一、引言茶园是茶叶生长的重要环境,茶园的管护对于茶叶的生长和品质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套茶园管护实施方案,以帮助茶园管理者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茶园,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二、土壤管理1. 茶园的土壤应保持适度湿润,但不宜过湿,以避免茶树根部缺氧。
2. 定期进行土壤酸碱度测试,保持土壤的酸碱度在适宜范围内。
3. 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保证茶树的养分供应。
4. 定期翻耕土壤,促进土壤通气和水分渗透。
三、病虫害防治1. 定期巡视茶园,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
2. 采取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对农药的使用。
3. 使用有效的病虫害防治药剂,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喷洒。
4. 定期清理茶园周围的杂草和病虫害的死尸,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四、灌溉管理1. 根据茶树的需水量,合理安排灌溉计划。
2. 注意避免过度灌溉和不足灌溉,保持茶园土壤的湿润度在适宜范围内。
3. 定期清理灌溉设施,确保灌溉水的清洁,并避免病菌传播。
五、采摘和修剪1. 采摘时选择茶树上的嫩叶,避免采摘老叶和病叶。
2. 采摘后,及时清理茶园中散落的叶子和枝条,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3. 定期修剪茶树,保持树形整齐,促进新梢的生长。
六、雨水收集利用1. 建设雨水收集设施,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茶园的灌溉。
2. 定期清理雨水收集设施,避免杂质积聚影响水质。
七、茶园环境保护1. 禁止在茶园中乱倒垃圾和化学物品,保持茶园环境的整洁和纯净。
2. 定期清理茶园周围的沟渠和水源,确保茶园的水质安全。
3. 积极参与生态保护活动,保护周边的植被和野生动物的生态环境。
八、茶园记录和数据分析1. 建立茶园的记录和数据分析系统,记录茶园的生长情况、施肥情况、病虫害情况等。
2. 根据茶园记录和数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茶园的管理措施,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九、培训和交流1. 定期组织茶园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技术。
2. 积极参与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的交流活动,学习其他茶园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茶园管理方案
![茶园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decb8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3.png)
茶园管理方案茶园是一个独特的农业生态系统,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来确保茶叶的质量和产量。
在茶园管理方面,我们需要关注土壤管理、水源管理、病虫害防治、茶树修剪和茶叶采摘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茶园管理的要点,以帮助茶农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土壤管理土壤是茶树生长的基础,因此合理的土壤管理至关重要。
茶树喜欢酸性土壤,pH值一般在4.5-6之间。
我们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料和合理的施肥措施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
此外,定期进行土壤检测,以了解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
二、水源管理茶树对水分的需求较高,因此水源管理也是茶园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茶树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宜过度浇水,以免造成茶树根系腐烂。
在干旱季节,可以采取滴灌或喷灌的方式,精确供水,减少水分的浪费。
三、病虫害防治茶园中常见的病虫害有茶蚜、茶毛虫、红蜘蛛等。
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我们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如引入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数量。
同时,定期喷洒农药,但要注意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四、茶树修剪茶树修剪是茶园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促进茶树的分枝和萌发新梢,提高茶树的产量和品质。
修剪时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茶树高度和冠幅,保证茶树的通风和光照条件,有利于茶叶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
五、茶叶采摘茶叶采摘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关键环节。
一般来说,嫩叶含有更多的养分,所以采摘时应选择嫩叶。
采摘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茶叶的形状和质量。
采摘后要及时进行加工,以保持茶叶的新鲜度和口感。
茶园管理是确保茶叶质量和产量的关键。
合理的土壤管理、水源管理、病虫害防治、茶树修剪和茶叶采摘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茶农们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科学制定茶园管理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茶园管理需要耐心和细心,但只要用心经营,就一定能够获得丰收的果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园的土壤管理
茶园的土壤管理是实现优质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
其目的主要是控制杂草,改良土壤理化特性,促进有益微生物增殖,为茶树良好的生长发育创造一个十分有利的地下环境。
1.常规成年茶园的土壤耕锄
(1)耕锄的时期与深度。
成年茶园耕锄的时间和深度因各地自然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水平的不同差异较大,但均可分为春夏季的浅耕和秋冬季的深中耕。
①春季耕锄。
时间是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高山茶区(海拔1200米以上)可到4月上旬。
此次浅耕一般是结合施春肥进行,耕深7~10厘米。
目的是疏松土壤,提高地温,补给营养,促进春茶萌发生长。
②夏季耕锄。
一轮茶结束(约在5月中下旬)结合追施夏肥进行,耕深10~15厘米。
茶园经过春季的采摘和其他农事活动,土壤表层已被人的多次践踏而板结,妨碍了空气的流通和雨水的渗透,而这时又是杂草生长旺盛期,因此夏季耕锄极为重要。
③伏耕。
夏末秋初(7月下旬至8月上旬)当第二轮茶结束时配合施秋肥进行,耕深10~15厘米。
这时气温高,光照强,还往往伴随干旱,适时耕作对彻底杀灭杂草,促进土壤硝化细菌活动,加速有机物质分解具有显著作用。
④秋耕。
秋末冬初(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当地上部停止生长时结合施冬肥进行,耕深15~20厘米。
这次耕翻不仅可以将杂草随同基肥翻入土中增加土壤有机营养,促进根系生长,同时还加速土壤的自然风化,使肥分释放,土壤结构改良,为次年春芽(越冬芽)的大量形成奠定物质基础。
成年老茶园秋冬季的深中耕,可以每年一
次。
但对根系密布行间,尚在壮年期的茶园,则不必年年冬耕,可每隔2年一次,以免大量损伤根系,影响树势发育和下年春茶产量。
(2)耕锄方法和工具。
耕锄方法合理与否对茶树生长和水土保持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劳动工效也有很大影响。
在锄草时靠近茶树下的地面应浅削,尽量减少对茶根的损伤,密集于丛脚的“夹窝草”宜用手连根拔除。
除去的杂草应积于行间,借助晴天的烈日晒死或运出园外,制作堆肥。
锄草方法与水土保持关系很大,在坡地茶园,如顺坡耕锄草,将扩大表土沟蚀,引起冲刷,故应沿等高线(或梯面)进行。
第一次耕锄与第二次耕锄的方向应交换调节,以避免表土移位搬家。
耕锄的时间宜选择晴天或雨天后土壤稍干时进行,土壤过湿易粘结成块不易耕作,同时因破坏了土壤结构会造成土壤更为板结。
梯式茶园在耕作时还要进行梯壁管理。
对梯壁不宜用锄头去挖,而需用刀割,使草根深扎土中保护梯坎。
锄草工具,一般使用板锄,裤刀,深耕则使用扁嘴锄、钉齿耙等。
注意千万不能用牛犁,因犁会造成茶根的严重损伤,使次年大减产,如果年年用牛犁则会造成茶树生长不良提早衰退。
为了节省用工,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当前茶园除草最好宜选用草甘膦等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只有当地面板结时才辅以耕锄,但为了结合施肥,耕作仍不可全免。
2.密植免耕茶园的土壤管理
密植茶园经过2~3年的精心培育,即可形成宽阔的茶蓬覆盖整个地面,此时由于地面荫蔽,杂草已失去生存条件;茂密的枝叶阻止了雨水对地面的直接打击,水分被土壤缓慢吸收,地下庞大的根群已
布满整个土壤表层,地面又加上一层枯枝落叶保护土壤水热稳定,土壤有机质迅速提高,茶树进入旺盛生长时期。
此时,免耕条件具备,即应停止耕锄,这对促进土壤良好结构的进一步形成,提高茶叶品质、产量都有良好作用。
研究表明,茶树生长的好坏与主根长短关系不大,而与侧根细根的数量和旺盛与否关系最为密切,耕作动土必然损伤大量根系,破坏地上、地下部的生理平衡,从而导致减产。
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试验,在密植茶园中耕锄草,一次每亩(667米2)即损失细根达5千克(鲜重)之多,而茶叶产量则随耕作次数的增加而减少,连续5年对比,耕作区总产量比免耕区减产16.6%。
密植茶园郁闭后实行免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到一定年限后可结合树冠更新改造,同时对土壤进行深耕和补施有机肥,使土壤得到周期性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