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植物体内的必须元素

合集下载

第十四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第十四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3、胞饮作用


胞饮作用:物质吸 附在质膜上,然后 通过膜的内折将物 质及液体转移到细 胞内的攫取物质及 液体的过程。 它为各种盐类和大 分子物质的吸收提 供可能,但它不是 矿质元素的主要吸 收方式。
第三节 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一、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部位

根系所需的矿质元素,主要依靠根部从 土壤中吸收,吸收矿质元素主要区域是 根冠、分生区和根毛区。
链中的重要电子载体。缺铁时,由幼叶脉间失绿黄化,但叶脉 仍为绿色;严重时整个新叶变为黄白色。
2、硼 ①促进糖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②与植物生殖有关,促进
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 。 缺硼时, 甘蓝型油菜“花而不实”, 蕃茄“脐腐病” 。
白 菜 缺 铁 蕃茄缺硼
3、锰 在光合作用方面,水的裂解需要锰参与。 缺锰时,叶绿体结构会破坏、解体。叶脉间 失绿,有坏死斑点。 4、锌 色氨酸合成酶的组分,催化吲哚与丝氨酸 成色氨酸。缺锌玉米“花白叶病”,果树 “小叶病”。
白菜缺锰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一、细胞吸收溶质的方式


离子通道:由细胞膜上的蛋白构成的供离子跨膜的 孔道。通道孔径大小和孔内电荷密度等使得通道对 离子运输有一定选择性,即一种通道只允许某一种 离子通过。根据对运送离子的选择性,离子通道有 K+通道、Cl-通道.Ca2-通道等。 载体:也叫载体蛋白。细胞膜上的蛋白,可选择性 地与质膜一侧的分子或离子结合,形成载体-离子 复合物,通过载体蛋白构象的变化,把分子或离子 运送到质膜的另一侧。载体运输既可以顺电化学势 梯度进行跨膜运输,也可以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
3、单盐毒害与离子拮抗、离子协同作用 单盐毒害: 如果把植物培养在单一盐类的溶液中,不久 便出现毒害植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单盐毒害。 如:海生植物+纯NaCl 不久就死去 海生植物+海水(NaCl含量很高) 生活的很好 离子拮抗: 在发生单盐毒害的溶液中,再加入少量其它 盐类,即能减弱和消除单盐毒害现象,这种作用 叫拮抗作用。同价金属离子间不能产生颉抗作用。

植物的矿质营养和氮素营养

植物的矿质营养和氮素营养

11 锰(Mn)
生理功能:
(1)参与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 (2)是叶绿体的结构成分 (3)是许多酶的活化剂,可提高呼吸速率 (4)是硝酸还原酶和脂肪酸合成酶的活化剂
缺乏症:幼叶贫绿,叶脉间失绿
缺乏病症:缺Mn时,叶绿素不能合成,叶脉间
失绿变黄,叶脉仍绿;症状从幼叶开始。
Wanmun品种,叶子的右半部分 涂上了1%的硫酸锰溶液, 此处的失绿症已消失
植物材料
105℃烘干
水分10-95%
600℃灼烧
干物质 5-90%
有机物(转变为CO2、 H2O、 N2、NH3 、 NO等) 90%
灰 分(矿质元素或 无机盐)5-10%
矿质元素:直接从土壤矿质吸收的元素, 一般指的是灰分中的元素。 N不是矿质元素
植物体内的灰分不是恒定的,而是随植物的种类、器 官、年龄和生境条件而有较大的变化。
10 锌(Zn)
❖生理功能: ❖(1)是生长素合成必需的 ❖(2)合成叶绿素可能也需要Zn ❖(3)是碳酸酐酶的成分,与光合、呼吸都
有关
❖(4)是谷氨酸脱氢酶和羧肽酶的活化剂,
在氮代谢中有作用。一定作用。
缺乏病症:缺乏Zn时,生长素不能合成, 植物生长受抑,出现“小叶病”
四个红薯品种的缺锌植株上的幼嫩叶(上) 与同龄植株健康幼嫩叶(下)的比较。这四个 品种从左到右为Lole,Hawaii,Markham,Wanmum
依据必需元素的三条标准,借助溶液培养或砂基培养 法,现已确定植物的必需矿质元素(含N)有14种, 加上C、H、O,植物的必需元素共有17种,根据植 物的需要量分为两类:
大量元素(0.01%以上):9种
C、H、O、N、P、K、 Ca 、Mg、S
微量元素(10-5~10-3%):8种

2.植物的矿质营养

2.植物的矿质营养

12.钼 钼是以钼酸盐( MoO42-、HMoO4-)的形式进入植物体内。钼离子(Mo4+~Mo6+ )是硝酸 还原酶的金属成分,起着电子传递作用。钼又是固氮酶中钼铁蛋白的组成成分,在 固氮过程中起作用。所以,钼的生理功能突出表现在氮代谢方面。钼对花生、大豆 等豆科植物的增产作用显著。缺钼时,老叶叶脉间缺绿,坏死。而在花椰菜缺钼时, 形成鞭尾状叶,叶皱卷甚至死亡,不开花或花早落。 13.氯 氯离子(CI-)在光合作用水裂解过程中起着活化剂的作用,促进氧的释放。根和叶的 细胞分裂需要氯。缺氯时植株叶小,叶尖干枯、黄化,最终坏死;根生长慢,根尖粗。 14.镍 镍在植物体内主要以Ni2+的形式存在。镍是脲酶的金属成分,脲酶的作用是催化尿 素水解成CO2和NH4+。镍也是氢化酶的成分之一,它在生物固氮中产生氢气起作用。 缺镍时,叶尖积累较多的脲,出现坏死现象。
二、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确定
Arnon和Stout ( 1939 )提出植物的必需元素必须符合下列3条标准: ①完成植物整个。生长周期不可缺少的; ②在植物体内的功能是不能被其他元素代替的,植物缺乏该元素时 会植表现专一的症状, 并且只有补充这种元素症状才会消失; ③这种元素对植物体内所起的作用是直接的,而不是通过改变土壤 理化性质、微生物生长条件等原因所产生的间接作用。 上3条标准目前看来是基本正确的,因此普遍为人们所接受。
10.锌 锌离子(Zn2+ )是乙醇脱氢酶、谷氨酸脱氢酶和碳酸酐酶等的组成成分 之一。缺锌植物失去合成色氨酸的能力,而色氨酸是吲哚乙酸的前身, 因此缺锌植物的吲哚乙酸含量低。锌是叶绿素生物合成的必需元素。 锌不足时,植株茎部节间短,莲座状,叶小且变形,叶缺绿。吉林和 云南等省玉米“花白叶病”,华北地区果树“小叶病”等都是缺锌的缘故。 11.铜 铜是某些氧化酶(例如抗坏血酸氧化酶、酪氨酸酶等)的组成成分,可以 影响氧化还原过程。铜又存在于叶绿体的质体蓝素中,后者是光合作 用电子传递体系的一员。缺铜时,叶黑绿,其中有坏死点,先从嫩叶 叶尖起,后沿叶缘扩展到叶基部,叶也会卷皱或畸形。缺铜过甚时, 叶脱落。

植物营养生理

植物营养生理

上卷曲呈喷口,最小的叶脉失绿,顶部小叶的叶缘黄
色区干枯,最后整个叶子枯萎。钼中毒时叶子变为全 黄色。
右图:花椰菜缺钼的,其典型 症状是老叶完全展开,并呈暗 绿色;幼叶较少或具有变形狭 窄的残叶,俗称“鞭尾病”
左图:花椰菜生长 后期缺钼的症状: 其特征是花头松散 且有黄斑。
(6)硼
吸收形态: 硼酸(H3BO3) 作用: ①硼在植物体内的重要生理功能是参与糖的运输和代谢。 ②硼对植物的生殖过程有影响。硼能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

缺铜前半夜温度低引起黄瓜铁锈色蛤蟆皮叶

甘蓝缺铜虽无特殊症状,但整体发育差,几乎停止。

黄瓜缺铜的症 状,上部叶片 畸形,向内翻 卷,花的发育 不好。
(5)钼
吸收形态:钼酸盐(MoO42-) 作用: ①钼对氮的固定和硝酸盐的同化是必不可少的。其他元 素不可替代。 ②钼与抗坏血酸和磷代谢有密切关系。 缺钼时番茄小叶叶脉间呈浅绿色至黄色斑驳,叶缘向
(3)锌
吸收形态:Zn2+ 作用:锌还可能通过 RNA代谢影响蛋白质生成。 锌也是己糖激酶、醛缩酶和多种脱氢酶的活化 剂。 缺素症:锌与生长素形成有密切关系,缺锌时生 长素含量下降,植株生长受阻。有些果树叶片 显著变小,枝条顶端节间明显缩短,小叶丛生 (小叶病),就是典型的缺锌症状。

缺锌引起黄瓜叶整片僵硬、叶肉黄化
营养与无土栽培
第一节 植物体内的必需元素
一、植物体内的元素
105°C
植物材料 干物质 水分 (10%—95%) 600°C 挥发
有机物 (70%—90%) 灰分 (5%—10%) 残留
(5%—90%)
二、植物营养元素的分类
(一)必需元素
(二)有益元素

2 矿质营养

2  矿质营养
sive absorption
指由于扩散作用或其他物理过程而进行的吸收,是 不需要代谢能量的,故又称非代谢吸收
简单扩散 diffusion1
浓度差是决定被动吸收的主要因素
杜南平衡 Donnan balance
可能逆浓度梯 度运输
细胞内的可扩散负离子和正离子浓度的乘积等于细胞 外正负离子浓度的乘积时的平衡,称为杜南平衡
Roderick MacKinnon won the 2003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with Peter Agre ,he was honoured for his work studying the other type of membrane channel, or ion channel. He surprised the whole research community when in 1998 he was able to determine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a potassium channel.
三、细胞吸收矿质的机理
1 离子通道运输ion channel transport 2 载体运输carrier transport 3 离子泵运输ion pump transport 质子泵:H+与载体运输的关系 初级主动运输 次级主动运输 钙 泵:
1 离子通道运输ion channel
transport
质子泵:H+与载体运输的关系 初级主动运输 次级主动运输 钙 泵
质子泵(生电质子泵, H+-ATP酶)
质子泵运输学说认为,植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和 运输是由膜上的生电质子泵推动的。

质膜H+ATPase的分子量100 000,其底物是Mg、ATP,最 适pH为6.5,最适温度30~40℃,K+能激活它的活性,比较专一 的抑制剂为VO43-和己烯雌酚(DES)。 在矿质元素转运中的主要作用是:

植物生理学精品讲义——第五章植物矿质营养——考研必备

植物生理学精品讲义——第五章植物矿质营养——考研必备

植物生理学精品讲义第五章植物矿质营养【目的要求】学习本章的目的重点在于了解矿质营养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及其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植物根系对土壤中矿质营的吸收利用及其体内运输;各种因素对植物吸收利用矿质营的影响。

在了解植物需肥规律的基础上,力争做到合理施肥,以夺取农业生的丰产丰收。

【重点】1、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2、无机养料的同化3、合理施肥的生理学基础【难点】1、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2、无机养料的同化第一节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一、植物体内的元素植物灰分含量因不同植物、器官及不同环境的影响而异,一般水生植物的灰分含量最低,约占干重的1%;而盐生植物则最高,可达45%以上;大部分中生植物为5%~15%。

不同器官之间,以叶子的灰分含量最高;老年的植株或部位的含量大于幼年的植株或部位。

环境条件对植物灰分含量有很大影响,凡在养分含量较高,质地良好的土壤中栽培的作物其灰分含量都较高。

植物体内的矿质元素种类很多,已发现60种以上的元素存在于不同植物中,其中较普遍的有十余种。

二、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确定方法根据人工培养的结果,要确定哪些元素是植物必需的有几条标准:(1)如无该元素则植物生长发育不正常,不能完成其生活史;(2)植物缺乏该元素时呈现出特有的病症,而加入该元素后则逐渐转向正常,且其功能不能用其他元素代替;(3)对植物营养的功能是直接的而非由于改善了土壤或培养基条件所致。

根据植物对必需元素需要量的多少,可将必需元素分为大量元素(氮、磷、钾、钙、镁、硫)及微量元素(铁、硼、锰、锌、铜、钼、氯、钠)两大类。

这两类元素都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只是其需要量不同而已。

用含有一定量植物所需养分的水溶液培养植物的方法称为溶液培养法或水培法;也可在石英砂或蛭石中加入溶液进行培养,这种方法称为砂培法;砂培中的砂只起固定植物的作用,必需养分仍由溶液提供。

三、植物各种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及其缺乏病症(一)大量元素1.氮氮是蛋白质、核酸和磷脂的组成成分,故为各种细胞器及新细胞形成所必需。

3 植物的矿质营养

3 植物的矿质营养
1. 化学分析诊断法 2. 病征诊断法
3. 加入诊断法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一、生物膜 二、细胞吸收溶质的方式和机制
(一)被动运输 1、扩散 单纯扩散:溶液中的溶质从浓度较高的区域跨膜移 向浓度较低的邻近区域的物理过程 2、易化扩散(协助扩散) 转运蛋白:指具有转运物质功能的膜内在蛋白,主要包 括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 协助扩散:指小分子物质经膜转运蛋白顺浓度梯度或电 化学势梯度跨膜的转运。
5.钙 生理作用: 1)细胞壁等的组分 2)提高膜稳定性 3)与有机酸结合成不溶性钙盐,以解除毒害 4)一些酶的活化剂 5)具有信使功能
缺钙症状: 1)幼叶淡绿色 2)生长点坏死
水稻缺Ca,新叶发黄, 玉米生长点坏死 幼叶有缺刻状 生长点坏死
6. 镁 生理功能 : 1)参与光合作用 2)酶的激活剂或组分 3)参与核酸和蛋白质代谢 缺镁症状: 叶脉间失绿 ,严重缺镁 时可形成坏死块,引起 叶片的早衰与脱落。
2. 间接影响
(1)影响土壤中矿物质的可利用性。 (2)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长而间接影响根系对
矿质元素的吸收。
四、地上部分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1. 根外营养: 根外营养:植物地上部分吸收矿质元素或有 机养分的过程。 2. 营养物进入叶内的途径:气孔 、角质层 3.影响根外营养的因素 :叶片年龄 、温度 、 溶液在叶上停留时间
第二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第一节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一、植物体内的元素 灰分元素:也称矿质元素,指以氧化物形式存在
于灰分中的元素。
二、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一)植物必需元素的标准*
1. 完成植物整个生长周期不可缺少的
2. 在植物体内的功能是不能被其它元素代替的
3. 直接参与植物的代谢作用的

植物生理学 矿质元素

植物生理学 矿质元素
第二章
植物矿质营养
mineral nutrition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转运和同化, 统称为矿质营养 早期研究 Van Helmont(1577-1644)柳树枝条盆栽实验
5年后,柳树增加76.74kg,土壤减少0.06Kg
1699年 John Woodward 采用雨水、河水、泉水、菜园 土浸提水培养薄荷实验 1860年,J.Sachs和W. Knop (德) 无土栽培实验 植物的根本特点————自养型(无机营养型)
海藻
:海水
二、根系吸收矿物元素的过程 1.土壤中的矿质向根表面的移动 (1)集体流动——主要方式 (2)扩散 2.根生长与矿质吸收 扩大吸收面积;改变吸收土壤区域; 菌根——扩大吸收面积
3.根对吸附态离子和难溶性盐类的利用 吸附态离子 交换吸附
(1)通过土壤溶液交换 (2)接触交换
H+ K+
•溶质借助膜转运蛋白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的跨膜 转运 –转运蛋白有两种: •通道(channel)蛋白:或离子通道 •载体(carrier)蛋白:或离子载体 •电化学势梯度=电势梯度+化学势梯度 •不带电的分子:浓度(化学势)梯 度 •带电的离子:电化学势梯度
离子通道
•多肽链中若干疏水区段在 膜的脂双层结构中形成的 跨膜孔道结构。具有专一 性(K+,Cl-,Ca2+ ),被 动运输速率106个/S。 可根据运送的离子种类、 运送离子方向、通道开、 关的机制将离子通道分为 多种类型。如:响应跨膜 电化学梯度变化和响应外 界刺激(光照、激素、Ca) 直接通过孔道结构进行跨 膜运输。
•植物对同一溶液中的不同离子的吸收不同: 水稻:吸收Si多,Ca、Mg少 番茄:吸收Ca、Mg多,几乎不吸收Si •植物对同一种盐的正、负离子的吸收不同:(交换吸收) –a.生理酸性盐:阳离子吸收>阴离子。如(NH4)2SO4。 –b.生理碱性盐:阴离子吸收>阳离子。如NaNO3。 –c.生理中性盐:阴、阳离子的吸收量接近。如NH4NO3

第三章-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六节-复习题

第三章-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六节-复习题

第三章 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第1节 植物体内的必须元素(1) 填空1. 物必需的大量元素包括 、 、 、 、 、、 。

2.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有 、 、 、 、 、、 、 、 。

3.除了碳、氢、氧三种元素以外,植物体内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4.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一般生理作用可以概括为四方面:(1), (2) ,(3)起 作用,(4) 。

5.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占蛋白质含量的 。

6.可被植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 和 。

7. N、P、K的缺素症从 叶开始,因为这些元素在体内可以 。

8.通常磷以 形式被植物吸收。

9.K+在植物体内总是以 形式存在。

10.氮肥施用过多时,抗逆能力 , 成熟期。

11.植物叶片缺铁黄化和缺氮黄化的区别是,前者症状首先表现在 叶而后者则出现在 叶。

12.缺 时,花药和花丝萎缩,绒毡层组织破坏,花粉发育不良,会出现“花而不实”的现象。

13.必需元素中 可以与CaM结合,形成有活性的复合体,在代谢调节中起“第二信使”的作用。

14.植株各器官间硼的含量以 器官中最高。

硼与花粉形成、花粉管萌发和过程有密切关系。

15.果树“小叶病”是由于缺 的缘故。

(二)选择1.植物体中磷的分布不均匀,下列哪种器官中的含磷量相对较少: 。

A.茎的生长点 B.果实、种子 C.嫩叶 D.老叶2.构成细胞渗透势的重要成分的元素是 。

A.氮 B.磷 C.钾 D.钙3. 元素在禾本科植物中含量很高,特别是集中在茎叶的表皮细胞内,可增强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和抗倒伏的能力。

A.硼 B.锌 C.钴 D.硅4.缺锌时,植物的 合成能力下降,进而引起吲哚乙酸合成减少。

A.丙氨酸 B.谷氨酸 C.赖氨酸 D.色氨酸5.占植物体干重 以上的元素称为大量元素。

A.百分之一 B.千分之一 C.万分之一 D.十万分之一6.除了碳氢氧三种元素以外,植物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

A.氮 B.磷 C.钾 D.钙7.水稻植株瘦小,分蘖少,叶片直立,细窄,叶色暗绿,有赤褐色斑点,生育期延长,这与缺 有关。

植物的矿质营养植物的矿质营养的题库

植物的矿质营养植物的矿质营养的题库

植物的矿质营养植物的矿质营养的题库植物的矿质营养第一节植物必需元素及其作用一. 植物体内元素及其含量植物含水量在10~95%,干物质燃烧后可分成:1. 挥发性元素:燃烧时以气态进入大气,如C 、H 、O 、N 、S 。

2. 灰分元素:燃烧时以氧化物或盐的形式存在于灰分中。

灰分元素也称为矿质元素,主要从土壤中获得。

现发现的灰分元素有60种以上, 并非全部为植物所必需。

N 不是灰分元素,但也来源于土壤,吸收方式相同, 故也放在灰分中讨论。

二. 必需元素的标准及确定方法1. 必需元素的标准(概念)(1)完全缺乏某种元素,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不能完成生活史。

(2)完全缺乏某种元素,出现专一性缺素症,且不能被其它元素改善,只有加入该元素之后植物才能恢复正常。

(3)某种元素的功能必须是直接的,而不是由于改善土壤或培养基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条件所产生的间接效应。

2. .必需元素的种类: 17种? 大量元素:含量≥ 0.1%植株干重. C.H.O.N.P.K.S.Ca.Mg9种? 微量元素:含量< 0.1%植株干重.Fe.Mn.Cu.Zn.Mo.B.Cl.Ni (8种)三. 植物必需元素的作用一矿质元素的一般生理作用1细胞结构物质的组分:2调节生命活动:3电化学作用: 平衡电荷,维持细胞电位。

二. 主要矿质元素的作用及缺素症参见教材.三. 有关矿质元素的几个相关概念:1. 元素的再利用与缺素症部位:元素的再利用的概念:可再利用元素:缺素症出现在老叶上。

不可再利用元素:缺素症出现在新叶上。

2. 有益元素的概念:非必需,但能促进生长。

3. 稀土元素:4. 有害元素:少量或过量对植物有毒害作用。

汞、铅、钨、铝等。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溶质的吸收关于离子如何进入细胞,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 离子如何通过细胞膜?2. 离子越膜的驱动力何来?一生物膜上物质出入的通道及其特点1.ATP 酶ATPase: 电致泵。

有不同种类。

植物生理学第二章:矿质营养

植物生理学第二章:矿质营养
叶片吸收:上行和下行都主 要通过韧皮部,也存在横 向运输。
运输速度:30~100cm/h。
3.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利用(掌握) 是否可再利用: 1)参与循环的元素:呈离子状态、形成不
稳定化合物,可以转移到其他需要的器 官。 如: N 、K、P等,是可再利用元素。
2)不能参与循环的元素:在细胞中呈难溶 的稳定化合物,不能转移。
马铃薯 (缺镁)
(5)钙(Ca) A.吸收形式: B.存在形式: C.作用 D.供应 a.充足 b.不足:幼叶
马铃薯 (缺钙)
微量元素 (1)铁(Fe) A.吸收形式: B.存在形式: C.作用 D.供应 a.充足 b.不足
华北果树的“黄叶病”
(2)硼(B) A.作用:生殖生长 B.供应 a.充足 b.不足 花药、花粉发育不良 酚类,顶芽坏死
3.生物固氮 空气中的氮气:79% 植物利用的限制:硝酸盐和铵盐
1)化肥生产: 条件:T:400~500℃,P:20MPa(200个大气压) 原料:氮、氢 年产量:2500万吨
2)生物固氮 年产量:9000万吨 定义:某些微生物将空气中的游离氮固定
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 (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1)简单扩散:高浓度至低浓度,跨膜 2)协助扩散:蛋白 参与,不耗能,也 称协助扩散 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
离子通道(ion channel )
质膜上蛋白质构成的圆形孔道; 可由化学方式或电化学方式激活;选择性
已知的离子通道有:K+,Cl-,Ca2+,NO3运输速度:107~108个/sec 密度:1个/15㎛2,
Models of K+ channel
载体 (carrier)与载体运输

植物的矿质营养

植物的矿质营养
的影响下,可以生成这种酶,这种现象叫酶的诱导形成(或 适应形成),所形成的酶叫做诱导酶(或适应酶)。
二、氨的同化:
当植物吸收铵盐后,或者吸收的硝酸盐还原成氨后,立即 被同化。因为游离氨(NH3)稍微多一点,就毒害植物。
1.还原氨基化,形成相应氨基酸。 2.氨基转换作用,产生新氨基酸和酮酸 3.与CO2、ATP结合形成氨甲酰磷酸 4 .与氨基酸结合成酰胺。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是高 等植物里氨的临时保存形式。可较快形成,或分解 出氨。
P
正磷酸盐
元素
K
吸收状态
离子态
主要作用
酶的活化剂 渗透调节剂 与蛋白合成有关 与糖合成及运输有关 含硫氨基酸组分 生物活性物组分(维生素、 CoA、GSH等) 影响氧化还原过程 细胞壁组分 稳定细胞膜、参与染色体结构 结合有机酸,避免酸毒害 酶的活化剂 离子拮抗 第二信使 叶绿素组分 酶的活化剂 促核糖体大小亚基结合
(二)离子的选择吸收:
(1)生理酸性盐:多数铵盐,吸收NH4+多于SO42-
(2)生理碱性盐:硝酸盐,吸收NO3-多于Ga2+
(3)生理中性盐:如NH4NO3
(三)单盐毒害和离子对抗
单盐毒害( toxicity of single salt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溶液中只有一种金属离子对植物起 有害作用的现象。
离子拮抗作用( ion antagonism): 在发生单盐毒害的溶液中,加入少量其他金属离子, 即能减弱或削除这种单盐毒害,离子间这种作用称为离子 拮抗作用。 平衡溶液(balanced solution)
缺素症
失绿 (幼叶症) 失绿、棕色斑 (幼叶症) 根尖分生组织死亡 花粉发育不全 (幼叶症) 果树小叶 枝条丛生 禾谷类脉间失绿 (老叶症) 幼叶萎蔫白色叶斑 (幼叶症) 脉间失绿、叶小卷曲 (幼叶症) 生长慢、叶小易萎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除了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外,还要从中吸收各种矿质元素和氮素,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植物吸收的这些元素,有的作为植物体的组成成分,有的参与调节生命活动,有的兼有这两种功能。

通常把植物对矿质和氮素的吸收、转运和同化以及矿质和氧素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称为植物的矿质和氮素营养。

人们对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实践探索,到19世纪中叶才被基本确定。

第一个用实验方法探索植物营养来源的是荷兰人凡·海尔蒙(见绪论)。

其后,格劳勃(Glauber,1650)发现,向土壤中加入硝酸盐能使植物产量增加,于是他认为水和硝酸盐是植物生长的基础。

1699年,英国的伍德沃德(Woodward)用雨水、河水、山泉水、自来水和花园土的水浸提液培养薄荷,发现植株在河水中生长比在雨水中好,而在土壤浸提液中生长最好。

据此他得出结论:构成植物体的不仅是水,还有土壤中的一些特殊物质。

瑞士的索苏尔(1804)报告:若将种子种在蒸馏水中,长出来的植物不久即死亡,它的灰分含量也没有增加;若将植物的灰分和硝酸盐加入蒸馏水中,植物便可正常生长。

这证明了灰分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必需性。

1840年德国的李比希(J. Liebig)建立了矿质营养学说,并确立了土壤供给植物无机营养的观点。

布森格(J·Boussingault)进一步在石英砂和木炭中加入无机化学药品培养植物,并对植物周围的气体作定量分析,证明碳、氢、氧是从空气和水中得来,而矿质元素是从土壤中得来。

1860年诺普(Knop)和萨克斯(Sachs)用已知成分的无机盐溶液培养植物获得成功,自此探明了植物营养的根本性质,即自养型(无机营养型)。

矿质和氮素营养对植物生长发育非常重要,了解矿质和氮素的生理作用、植物对矿质和氮素的吸收转运以及氮素的同化规律,可以用来指导合理施肥,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

一、植物体内的元素将植物材料放在105℃下烘干称重,可测得蒸发的水分约占植物组织的10%~95%,而干物质占5%~90%。

干物质中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将干物质放在600℃灼烧时,有机物中的碳、氢、氧、氮等元素以二氧化碳、水、分子态氮、NH 3和氮的氧化物形式挥发掉,一小部分硫变为H 2S 和SO 2的形式散失,余下一些不能挥发的灰白色残渣称为灰分(ash)。

灰分中的物质为各种矿质的氧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硅酸盐等,构成灰分的元素称为灰分元素(ash element)。

它们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土壤矿质,故又称为矿质元素(mineral element)。

由于氮在燃烧过程中散失到空气中,而不存在于灰分中,且氮本身也不是土壤的矿质成分,所以氮不是矿质元素。

但氮和灰分元素都是从土壤中吸收的(生物固氮例外),所以也可将氮归并于矿质元素一起讨论。

植物材料不同植物体内矿质含量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不同年龄、甚至同一植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其体内矿质含量也不同。

一般水生植物矿质含量只有干重的1%左右,中生植物占干重的5%~10%,而盐生植物最高,有时达45%以上。

不同器官的矿质含量差异也很大,一般木质部约为1%,种子约为3%,草本植物的茎和根为4%~5%,叶则为10%~15%。

此外,植株年龄愈大,矿质元素含量亦愈高。

植物体内的矿质元素种类很多,据分析,地壳中存在的元素几乎都可在不同的植物中找到,现已发现70种以上的元素存在于不同的植物中。

二、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和确定方法(一)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构成地壳的元素虽然绝大多数都可在不同植物体中找到,但不是每种元素对植物都是必需的。

有些元素在植物生活中并不太需要,但在体内大量积累;有些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较少却是植物所必需的。

所谓必需元素(essential element)是指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

国际植物营养学会规定的植物必需元素的三条标准是:第一,由于缺乏该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受阻,不能完成其生活史;第二,除去该元素,表现为专一的病症,这种缺素病症可用加入该元素的方法预防或恢复正常;第三,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能表现直接的效果,而不是由于土壤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善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根据上述标准,现已确定植物必需的矿质(含氮)元素有13种,它们是氮、磷、钾、钙、镁、硫、铁、铜、硼、锌、锰、钼、氯。

再加上从空气中和水中得到的碳、氢、氧,构成植物体的必需元素共16种(表3-2)。

也有文献将钠和镍放入必需元素。

根据植物对这些元素的需要量,把它们分为两大类:1.大量元素(major element,macroelement) 植物对此类元素需要的量较多。

它们约占物体干重的0.01%~10%,有C、H、O、N、P、K、Ca、Mg、S等。

2.微量元素(minor element, microelement,trace element) 约占植物体干重的10-5%~10-3%。

它们是Fe、B、Mn、Zn、Cu、Mo、Cl等。

植物对这类元素的需要量很少,但缺乏时植物不能正常生长;若稍有逾量,反而对植物有害,甚至致其死亡。

(二)确定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方法要确定是否是必需矿质元素,仅仅分析植物灰分是不够的。

因为灰分中大量存在的元素不一定是植物生活中必需的,而含量很少的却可能是植物所必需的。

天然土壤成分复杂,其中的元素成分无法控制,因此用土培法无法确定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通常用溶液培养法、气栽法等来确定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以及它们对植物的功用(图3-1)。

1.溶液培养法(或砂基培养法) 溶液培养法(solution culture method)亦称水培法(water culture method),是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培养植物的方法;而砂基培养法(sand culture method)则是在洗净的石英砂或玻璃球等基质中加入营养液来培养植物的方法。

图3-1几种营养液培养法A.水培法:使用不透明的容器(或以锡箔包裹容器),以防止光照及避免藻类的繁殖,并经常通气;B. 营养膜(nutrient film)法:营养液从容器a流进长着植株的浅槽b,未被吸收的营养液流进容器c,并经管d泵回a。

营养液pH和成分均可控制。

C.气培法:根悬于营养液上方,营养液被搅起成雾状;(Plant Physiology,2002)无论是溶液培养还是砂基培养,首先必须保证所加溶液是平衡溶液,同时要注意它的总浓度和pH必须符合植物的要求。

在水培时还要注意通气和防止光线对根系的直接照射等。

在研究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时,可在配制的营养液中除去或加入某一元素,以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变化。

如果在植物生长发育正常的培养液中,除去某一元素,植物生长发育不良,并出现特有的病症,当加入该元素后,症状又消失,则说明该元素为植物的必需元素。

反之,若减去某一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即表示该元素为非植物必需元素。

溶液培养和砂基培养不仅用于植物对矿质元素必需性的研究,而且已广泛地用于植物材料的培养和无土栽培(见本章第五节,四)生产中。

表3-3,表3-4是常用的几种培养液的配方。

2.气培法(aeroponics) 将根系置于营养液气雾中栽培植物的方法称为气培法,如图3-1C所示。

也可用硬塑料袋作培养容器,袋内插入一块与塑料袋面积差不多的塑料纤维板,仅在袋底放培养液。

培养液在袋内蒸发,或经纤维板吸附后蒸发,形成气雾。

将所培养植物的基部固定在纤维板上,由于根系在袋内沿纤维板扁平生长,因而很容易观察或拍摄到根系的生长状况,如将纤维板取出用扫描仪扫描,还可测量根长度和计算根表面积等。

塑料袋口附上一个铁丝衣架,使培养物可挂排在光照培养箱(室)中生长。

三、必需元素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病症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细胞结构物质的组成成分;二是生命活动的调节者,如酶的成分和酶的活化剂;三是起电化学作用,如渗透调节、胶体稳定和电荷中和等。

以下介绍氮素和各必需矿质元素的生理功能和缺素病症(参见缺素图谱)。

草莓叶片的缺素症状(一)氮根系吸收的氮主要是无机态氮,即铵态氮和硝态氮,也可吸收一部分有机态氮,如尿素。

氮是蛋白质、核酸、磷脂的主要成分,而这三者又是原生质、细胞核和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生命活动中占有特殊作用。

因此,氮被称为生命的元素。

酶以及许多辅酶和辅基如NAD+、NADP+、FAD等的构成也都有氮参与。

氮还是某些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维生素如B1、B2、B6、PP等的成分,它们对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此外,氮是叶绿素的成分,与光合作用有密切关系。

由于氮具有上述功能,所以氮的多寡会直接影响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当氮肥供应充足时,植株枝叶繁茂,躯体高大,分蘖(分枝)能力强,籽粒中含蛋白质高。

植物必需元素中,除碳、氢、氧外,氮的需要量最大,因此,在农业生产中特别注意氮肥的供应。

常用的人粪尿、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等肥料,主要是供给氮素营养。

缺氮时,蛋白质、核酸、磷脂等物质的合成受阻,植物生长矮小,分枝、分蘖很少,叶片小而薄,花果少且易脱落;缺氮还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使枝叶变黄,叶片早衰甚至干枯,从而导致产量降低。

因为植物体内氮的移动性大,老叶中的氮化物分解后可运到幼嫩组织中去重复利用,所以缺氮时叶片发黄,由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这是缺氮症状的显著特点。

氮过多时,叶片大而深绿,柔软披散,植株徒长。

另外,氮素过多时,植株体内含糖量相对不足,茎秆中的机械组织不发达,易造成倒伏和被病虫害侵害。

(二)磷磷主要以H2PO-4或H PO2-4的形式被植物吸收。

吸收这两种形式的多少取决于土壤pH 。

pH <7时, H2PO-44居多;pH >7时, H2PO-4较多。

当磷进入根系或经木质部运到枝叶后,大部分转变为有机物质如糖磷脂、核苷酸、核酸、磷脂等,有一部分仍以无机磷形式存在。

植物体中磷的分布不均匀,根、茎的生长点较多,嫩叶比老叶多,果实、种子中也较丰富。

磷是核酸、核蛋白和磷脂的主要成分,它与蛋白质合成、细胞分裂、细胞生长有密切关系;磷是许多辅酶如NAD +、NADP +等的成分,它们参与了光合、呼吸过程;磷是AMP 、ADP 和ATP 的成分;磷还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运输,如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糖的合成、转化、降解大多是在磷酸化后才起反应的;磷对氮代谢也有重要作用,如硝酸还原有NAD +和FAD 的参与,而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则参与氨基酸的转化;磷与脂肪转化也有关系,脂肪代谢需要NADPH 、ATP 、CoA 和NAD +的参与。

由于磷参与多种代谢过程, 而且在生命活动最旺盛的分生组织中含量很高,因此施磷对分蘖、分枝以及根系生长都有良好作用。

由于磷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转化和运输,对种子、块根、块茎的生长有利,故马铃薯、甘薯和禾谷类作物施磷后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