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枯淡”说理论内涵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苏轼“枯淡”说理论内涵解析:
1、平淡意境:
唐代王维、柳宗元、韦应物等人已自觉地将平淡作为自己创作的审美理想,到了宋代,平淡更成为至高审美理想,苏轼之前的文学家多有论述,如梅尧臣“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杜挺之忽来因出示之且伏高致辄书一时之语以奉呈》),欧阳修《六一诗话》评梅诗“圣俞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等等。

苏轼在《东坡题跋·评韩柳诗》中提出:“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

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则不及。

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

若中边皆枯淡,亦何足道。

”所谓“外枯”是指其意境外在形式之朴素平淡,所谓“中膏”是指意境之内涵意义丰富充实,故有不尽之意深藏其中,而愈嚼愈有味,似淡而实美,外表质朴平淡而内实绮丽丰腴,这是对梅尧臣平淡论的补充和发展。

平淡是寄意深远、意境悠长的审美境界,并非所有文字简朴质实的作品都可以被视作体现了平淡的审美观,只有那些看似质朴实而内涵深远的才是苏轼所谓的平淡。

又在《追和陶渊明诗引》中提出“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

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苏轼对陶渊明的评价进一步阐释了枯淡说的内涵。

陶渊明之诗语言朴实平易,在崇尚华丽诗风的东晋并不为世人所接受,但其诗在简古淳朴的语言中却寄予了深厚的精神文化内涵和高尚的人格追求,故受到苏子独好。

2、至味说:
以味论诗自钟嵘《诗品序》评价五言诗“众作之有滋味者也”,“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开始,经司空图“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的韵味说发展至苏轼至味说,提出“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

”(《送参寥》)又提出“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书黄子思诗集后》)将味这一审美范畴的发生地进一步限制在了“淡泊”、“简古”的文学创作风格中,苏轼更注重有限的文字之外体现的无限意味,认为“至味”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
的关键所在,平淡含蓄的文字更能蕴含深长绵远的精神内涵,从而韵味更加浓厚。

3、绚烂归于平淡:
苏轼所谓“枯淡”乃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他在《与二郎侄一首》中提到:“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


平淡乃是积累了足够的人生阅历与文学创作经历之后方能到达的至高境界,并非容易学
得,即姜夔所言“断不容作邯郸步也”,因为平淡不仅是一种审美理想,更是一种人生理想,苏轼推崇陶渊明之诗平淡,其实是喜其人胸次浩然、趣诣高远。

苏轼的这一观点开启了后世平淡论的新领域,影响了诸多文论家,如葛立方《韵语阳秋》云:“大抵欲造平淡,当自组丽中来。

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如吴可《藏海诗话》云:“凡文章先华丽而后平淡,如四时之序,方春则华丽,夏则茂实,秋冬则收敛,若外枯中膏者是也”;又如王世贞《书谢灵运集后》之:“至秾丽之极而反若平淡”;章学诚《王右丞集书后》所言:“摩诘萧远清谧,淡然尘外,诗文绚烂归入平淡”;黄子云《野鸿诗的》批评“以浅近为平淡”,认为:“苟非绚烂之极,未易到此”;袁枚《随园诗话》云:“诗宜淡不宜浓,然必须浓后之淡”。

苏轼借这一观点具体阐述了达到平淡的途径,年少无知的人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与思考,就算模仿长辈写出平淡的作品,也是浅近无味的,只有经历了绚烂的过程才能使平淡变得成熟有韵味,外表质朴平淡而内实绮丽丰腴,亦即“外枯中膏”之妙的原因所在。

4、与陶渊明的关系:
苏轼推崇陶渊明,但他的理论主张与陶渊明的创作却不甚契合。

首先,陶渊明作诗并非绚烂归于平淡,而是出自一种浑然天成的自然意趣。

陶渊明之诗并未经历一个绚烂的过程,相对于苏轼和梅尧臣的平淡论而言,陶渊明之平淡并非“造”得,乃是任性而为浑然天成,没有“覃思精微”的刻意追求平淡的境界,苏轼虽仕途坎坷,却始终没有达到陶渊明那种彻底脱离尘世烦扰的超脱的精神境界,其和陶诗也只不过是学而未能及。

其次,东晋推崇谢灵运清新自然的文风,却是皎然所谓的“至丽而自然,至苦而无迹”。

陶渊明虽受宋人推崇,其文学创作却没有系统的理论主张的指导,其文学风格完全依赖于人生经历与高尚的人格境界,并不是自觉形成的,陶渊明说到底不是为了成为大诗人而写诗的,他的诗歌不过是追求田园人生理想的一个工具和寄托,其平淡风格并非最终追求的目标,只是中间过程的一个产物罢了,但平淡的诗歌风格却是苏轼追求的至高境界,达到这个目标之后,缺乏能够指引他继续前行的进一步目标,陶渊明“无意”于平淡却开平淡之先河,苏轼“有意”于平淡却无法达到陶渊明的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