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建筑赏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乔家大院座西向东,院门为酉山卯向兼庚甲;大夫弟为子山午向戍子穴、
敦品第午山子向。开东方“青龙门”,意喻“面对青龙,家宅吉利”。民俗 8
认为“东方扶桑”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象征着光明。
乔家大院的照壁影壁。大门迎面就有一个照壁,刻的是精彩的砖雕“百寿图”,百寿
壁上的这一百个“寿”字,乔家大院还有三面砖制影壁精品:一幅是刻有传统纹饰的 “龟背翰锦” ,一幅是福德祠影壁,其为一组浮雕图案 .
• 百姓居家过日子祈求 平安健康。进入乔家 大院大门后,是一条 80米长的石铺笔直的 通道,以八数定长度 以求“四平八稳”。 民间还有一种解释, 即八数有八卦八方之 数,可以四通八达。 各院房顶上有走道相 通,用于巡更护院。 纵观全大院,从外面 看,威严高大,整齐 端庄;进入院内看富 丽堂皇,井然有序, 显示了我国北方封建 大家庭的居住方式和 风格。
丁宝铨受慈禧太后面谕而赠送的匾额,上书“福种琅环”四个大字。黑漆 大门扇上装有一对“椒图兽衔”大铜环,并镶嵌着铜底板刻制的对联一副, 上联“子孙贤,族将大”,下联 “兄弟睦,家之肥”。这一标志显示着乔 氏家族,人丁兴旺,家资万贯的巨富气派。 大门顶端正中嵌青石一块,上
书“古风”两字,雄健的笔力体现了乔氏家族世代质朴生活作风的本意。 4 大门对面的掩壁上,刻有砖雕“百寿图”, 一字一样,字字有风采。
9
• 从风水角度来说,影壁墙是针对 屋外气流的冲煞而设置的,其作 用是用以阻挡来自房屋大门外面 的强烈气流对住宅内部的冲击, 保存屋内生气的作用。古代人通 过巧妙地运用影壁墙,阻隔气流 的冲击,人为地制造生气和扭转 气场,达到趋吉避凶的神奇效果。
• 无论是房屋外面的河流,还是 住宅内部的气流,都忌讳直来直 去,《水龙经》上说的“直来直 去损人丁”,正是此理。古代的 住宅建筑,特别是四合院,大门 内外都会设置影壁墙,用来阻挡 从屋外呼啸而来的气流,使其流 速与住宅内部空气的流动速度相 协调。
从高处俯视乔家大布局,正似一个象征吉利的双喜字。 乔家六个院落的组 成,完全是按照《易经》数的等级观念来分的。古人认为,偶数中以“六”数 最受青睐。一方面是因为上下四方为“六合”之数,最为圆满吉庆。另外,六 与“禄”谐音,又有官运象征,其目的以求乔氏家族名利双收“六六大顺”。
3
乔家大院的大门是拱形门洞,上有高大的顶楼,顶楼正中悬挂着山西巡抚

《三五历记》曰:“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
九。…“三”数不但充分反映了“河洛文化”思想.而且也表现出中国古人对
数字所独有的感情色彩和审美观。
在中国古建筑营造中,只有皇帝才能用“九”、用“五”; 一般中下层阶 级阶只,能均用是““三三””。数乔在家主大导院一的切“。三进五联环”院落:进正房需登三次三阶台7
• 北宋人喻皓写了一本书,名叫《木经》,其中有关章节阐述了“三数”在建筑上的 •应用。曰:“凡属有三分。自梁以七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以下为下分。”
6
• 宋、明两朝官方编修的《营造法式》里,也体现了“三”的数字理念。认为 《木经》上讲得“三分”,象征《易经》卦象的三爻:即屋顶部分为“天 才”;墙身、门窗为“人才”:台基为“地才”。

乔 家 大 院百度文库
1
2
乔家大院位于祁县 乔家堡村正中,是一座 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 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 (公元1755年)。 整个 大院占地8725平方米, 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 共分六个大院,内套20 个小院,计313间房屋。 大院形如城堡,三面临 街,四周全是封闭式砖 墙,高近10米,上边有 掩身女儿墙各瞭望垛口, 既安全牢固,又威严气 派。
10
• 乔家大院既是建筑艺术的宝库,也是堪舆学和民俗学的殿堂。它充分 體現了我國清代民居建築的獨特風格,具有相當高的觀賞、科研和曆 史價值,確實是壹座無與倫比的藝術寶庫,不愧为“皇家有故宮,民 宅著喬家。”被專家學者恰如其分地贊美爲“北方民居建築的壹顆明 珠。”
11
• 北面三个大院的布局内藏易经思想:逆旋八卦,由震卦(东方)、坎卦(北方)、 乾卦(西北方)依次由正东向西北逆时针逆旋排列建造;
• 南面三个大院,即顺旋八卦,由巽卦(东南方)、离卦(南方)、坤卦(西南方) 依次由东南向西南顺序排列建造,最终交会于兑卦(正西方)。这是一种按照 “太极”运行轨迹建造房屋的方法。
5
• 《易经》哲学不 但重视九、五、 六、八等数字数 理;对“三”数 也非常强调,认 为天地万物根源, 均包含“三”的 数理规律。
• 老子《道德经》 曰:“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 《黄帝内经》三 部九侯论中更加 强调“三而成天, 三而成地,三而 成人”思想,这 就是古代盛传的 “三才”之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