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主题班会

合集下载

2024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主题班会教案

2024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主题班会教案

2024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主题班会教案主题: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班会时间:2024年6月班会目标:1. 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认同。

2. 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文化意义,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意识,激发学生传承和发扬端午节文化的责任感。

班会内容安排:一、引入(10分钟)1. 课堂环境准备:在黑板上贴上端午节的图片和习俗图解,创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2. 班会开场:播放端午节介绍的视频,激发学生对端午节的好奇心。

二、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20分钟)1.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家庭过端午节的经历,引导他们了解端午节的庆祝方式和传统习俗。

2. 知识点解读:通过PPT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和由来,并解释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

3. 互动问答: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积极回答并展开讨论,加深对端午节传统习俗的理解。

三、端午节的文化意义(20分钟)1. 知识点解读:介绍端午节的文化含义和节日意义,如是纪念屈原、展示中国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等。

2. 互动游戏: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解谜等方式,理解端午节的文化意义。

3. 学生发言: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端午节文化意义的理解和感悟。

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25分钟)1. 观看视频:播放关于端午节传统文化的短视频,展示端午节在不同地区的庆祝方式和文化表达。

2. 知识点解读:介绍端午节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传承问题,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4. 学生展示:要求学生展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继承方式,可以是小品、演讲、朗诵等形式。

五、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综合总结:回顾班会内容,强调端午节的文化意义和传承责任,肯定学生在班会中的表现。

2. 展望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端午节的传统庆祝活动,如包粽子、观看龙舟比赛等,并互相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小学一年级走进端午主题班会(通用5篇)

小学一年级走进端午主题班会(通用5篇)

小学一年级走进端午主题班会(通用5篇)端午节的重要时刻是中午12点,这个时刻又称为“正午”,是一个充满民间传说和神话的节日,其中许多故事和传说,例如屈原的故事、粽子的由来等,都被广泛传播。

小学一年级走进端午主题班会精选篇1一、活动背景: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因此围绕“走进端午”这个话题,设计了“端午说由来、端午话习俗、端午讲故事、端午赛诗会、学生谈感受”等板块,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端午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地点:三二教室四、活动时间:端午节五、活动前准备: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课件等。

六、活动过程活动导入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2、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活动一端午说由来(一)端午节别称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学生交流)(二)端午讲故事1、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2、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二端午话习俗(一)赛龙舟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

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由交流)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多媒体课件:赛龙舟)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二)话粽子1、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

小学一年级端午节班会模板9篇

小学一年级端午节班会模板9篇

小学一年级端午节班会模板9篇小学一年级端午节班会模板9篇节日主题班会需要呼吁学生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开拓创新思维,永葆文化之根、发扬传统文化。

是受教育者打破传统之俗、开展创新的重要阶段,是一次富有思想性和情感性的文化教育体验。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小学一年级端午节班会模板,希望你喜欢。

小学一年级端午节班会模板(篇1)一、指导思想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

这些活动都适合小学生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同时,可以借端午节,开展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动。

二、活动日期端午节,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

三、主题目标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四、活动地点教室、自己家里。

五、活动内容活动一: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活动二:艾草观察艾草,了解它们在端午节期间的特殊用途。

活动三:各年级出好一期“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专题黑板报(x月__日前,大队部负责)活动四:粽子、香袋。

1、向自己的奶奶、妈妈学包粽子、品粽子,体验父母持家的辛劳。

(学生与家长的自主活动)2、与自己的好朋友、友谊班的小朋友分享自己包的粽子,增进朋友间的感情。

(学生间的自主活动)六、活动要求1、在整个活动期间,每班至少上传相关活动消息一条,字数不少于100字。

2、各班可以在《学校活动方案》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一些小型的班级活动。

小学一年级端午节班会模板(篇2)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认知方面)3、让幼儿学会完整讲述生活经验,发展语言讲述连续性(技能方面)活动准备1、视频(屈原的故事,端午节的来历)2、各种形状的粽子(长的,棱角的,扁的)活动过程一、导入播放视频1、问题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幼:端午节······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幼:赛龙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师:哇小朋友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2、教师播放视频(端午节的来历)3教师再次提问:好了,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现在知道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幼:屈原二、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1、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家吃过粽子吗粽子长什么样呀幼儿答····圆圆的有角的长长的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好多粽子清小朋友们摸摸看这些粽子都是什么形状呢(教师以小组形式分发粽子,请小朋友观察)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引导2、师:好了,现在老师再请小朋友们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你吃过的粽子都是什么馅儿的,是甜的咸的还是辣的(幼儿与邻座伙伴结成对子,轮流讲述) 三、引进新的讲述经验运用句型不仅···还···1、教师通过提示引进新的讲述经验师:小朋友们,端午节,我们不仅包各种形状的粽子,还品尝了各种口味的粽子,对吗2、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句型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想想,端午节你还做了什么,然后请小朋友用不仅···还··· 编成完整的句子告诉老师教师引导幼儿,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做香包幼:端午节,我不仅在家帮妈妈包粽子,还和爸爸一起看赛龙舟。

一年级端午节主题班会设计方案(通用7篇)

一年级端午节主题班会设计方案(通用7篇)

一年级端午节主题班会设计方案(通用7篇)一年级端午节主题班会设计方案(通用7篇)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不少学校通过端午节主题班会让学生认识端午节,那么,以下是CN人才公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一年级端午节主题班会设计方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年级端午节主题班会设计方案1一、活动主题家国情怀、爱国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二、活动时间20xx年x月x日星期一下午第二节班队会三、活动目的着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挖掘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广泛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不断提升广大未成年人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指数。

四、活动内容1.开展文化传承活动。

以端午民俗诗词和历代经典爱国主义诗文为主要内容,在我校学生中开展经典诵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同时,我校要结合“六一”开展与端午节有关的诗词朗诵、传统故事讲演活动。

在突出“六一”活动文艺特色的同时,使学生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操,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深刻意义,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2.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各班级志愿者服务队要广泛开展以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和困难教职工为重点的亲情关爱志愿服务活动,为他们送去社会温暖和节日祝福,弘扬时代新风尚,促进社会大和谐。

3.开展民俗文化活动。

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探索和挖掘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

各班级要开展端午民俗文化活动,设计方便广大未成年人参与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以包粽子、绣荷包、插艾叶为主要内容的健身娱乐项目,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阐释,使广大未成年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活动要求(一)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和主要途径,也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各个年级组和班级要高度认识开展主题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活动组织领导,认真抓好部署实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小学“文明习俗—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文明习俗—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文明习俗—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历史和传统习俗。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端午节的起源和历史:介绍屈原、龙舟竞渡、粽子等与端午节相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2. 端午节的习俗:介绍吃粽子、佩香囊、挂艾叶、赛龙舟等习俗的含义和由来。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制作粽子、绘制龙舟等,体验端午节的文化魅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历史。

2. 讲解:详细讲解端午节的习俗,让学生了解各个习俗的含义和由来。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制作粽子、绘制龙舟等实践活动。

4. 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参与实践活动的感受和体验。

5. 总结:总结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意义,引导学生热爱传统文化。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端午节起源、历史和习俗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五、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资料: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历史和习俗。

2. 制作粽子的材料:粽叶、糯米、红枣等。

3. 绘制龙舟的工具:画纸、彩笔、颜料等。

4. 参考资料:关于端午节的书籍、文章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观看端午节起源视频,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

2.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端午节的习俗与民间传说之间的联系。

3.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粽子,体验传统习俗。

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分组绘制龙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5. 成果展示: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分享创作心得。

七、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视频、图片等素材,营造端午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采用分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3. 任务驱动教学:以制作粽子和绘制龙舟为任务,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4.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民族自豪感。

2023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主题班会教案

2023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主题班会教案

2023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主题班会教案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3.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内容:1. 翻转课堂学习:在班会前,让学生预习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准备一份PPT或其他形式的学习笔记。

2. 分析与讨论:班会上,学生轮流分享自己的学习笔记,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内容包括端午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和相关的食物等。

3. 传统文化展示:邀请学生带来与端午节相关的物品,如粽子、艾草、五彩丝线等,并向全班介绍其寓意和用途。

4. 手工制作:学生分组进行粽子制作,每个小组中分配角色,如负责粽子的包装、素材的准备等。

全班师生共同参与,体验传统手工艺的乐趣。

5. 游戏竞赛:开展一系列与端午节有关的竞赛游戏,如龙舟赛、开口笑等,通过参与游戏,学生能更好地体验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传承精神。

6. 主题展览:安排学生将自己制作的粽子和相关资料,以展览形式展示出来,向全校师生展示端午节的传统魅力。

三、活动实施方案:1. 活动时间:端午节前夕,为期一天。

2. 材料准备:粽子的制作材料,如糯米、糖、粽叶等;端午节相关的物品,如粽子样本、艾草、五彩丝线等;游戏竞赛所需的道具和奖品。

3. 活动流程:(1)翻转课堂学习: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并准备学习笔记。

(2)分析与讨论:学生轮流分享自己的学习笔记,并在小组中进行讨论。

(3)传统文化展示:学生带来与端午节相关的物品,并向全班介绍。

(4)手工制作:学生分组进行粽子制作。

(5)游戏竞赛:开展一系列与端午节有关的竞赛游戏。

(6)主题展览:学生将自己制作的粽子和相关资料以展览形式展示出来。

四、评估与反思:1. 学生评估: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对活动的投入程度。

2. 教师评估:观察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活动开展的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和反思。

粽香忆端午,传承家国情——小学端午节主题班会

粽香忆端午,传承家国情——小学端午节主题班会

粽香忆端午,传承家国情——小学端午节主题班会【教育目标】又到粽子飘香时,又是端午佳节至。

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充分挖掘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准备】1、制定活动计划2、教师制作ppt课件【教育过程】导言:“五月五,是端阳。

吃粽子,挂香囊。

门插艾,香满堂。

龙舟下水喜洋洋!”祝大家端午安康一、知传统,绘佳节(一)知传统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你们对这个节日有多少了解呢?1、端午节是爱国节,因为爱国诗人民原在公园前278年的五月初五,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江而死。

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并以呐喊旗鼓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2、端午节是防疫节。

端午节前后是春夏交替、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以驱蚊蝇,净化空气。

成年人还要饮雄黄酒和葛蒲酒驱蛇虫,小孩子要佩戴藏有朱砂和雄黄的香囊预防疾病。

3、端午节是体育节,因为人们在这一天要在水上赛龙舟。

龙舟竞赛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一项国际体育赛事,也起到了友谊纽带的作用。

端午节还是美食节,因为我们要吃可口的美食——粽子。

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花色品种繁多的粽子,可以让你一饱口福。

(二)绘佳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是浸润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化遗产,体现着一种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

新时代的少先队员要肩负起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做好准备。

请同学们用画笔画出你心中的端午节印象。

二、传民俗,庆佳节(一)粽”意十足队员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积极动手,用绿色卡纸和彩绳完成“创意彩粽”手工制作。

瞧,绿色的卡纸在他们的巧手下变成了一个个饱满立体的小粽子,用细细的丝线系起来,再用彩笔在小粽子上画上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小粽子就更加惹人喜爱了。

(二)“绳”彩飞扬“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端午节系五彩绳的习俗起源于汉代,至今不衰。

小学一年级端午节主题班会

小学一年级端午节主题班会

小学一年级端午节主题班会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为了加深小学生对端午节的了解和传统文化的认识,学校举办了一次小学一年级的端午节主题班会。

本文将对此班会的内容进行描述和总结。

一、班会前期准备在班会前期,班主任老师就开始做好准备工作。

她先是为学生讲解端午节的由来和物品的象征意义,比如龙舟、粽子、艾叶等。

然后老师在班上积极鼓励同学们,让他们自己设计班会的活动,提高参与度。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积极献策献力,幻想出了各种丰富的活动细节。

二、班会主题最终,小学一年级端午节班会的主题定为“我与端午,我与家”。

这一主题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端午节与家庭之间的联系,纪念自己与家人在此节日中欢聚的美好时光。

三、班会活动班会上,同学们根据班主任的安排参加各种不同的活动。

以下是班会活动的五个部分。

1. 班级展示参与此部分活动的同学们展示自己在绘画、手工、写作等方面的才艺,以及自己与家人端午节的庆祝习俗。

这一节目让每个同学都有了展示自己才华和解放自我的机会,同时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2. 粽子制作在这个活动中,同学们学习如何制作粽子,了解粽子制作的工序和背后的文化意义。

班主任还带来了各种口味的粽子,让大家品尝了不同口感的粽子,学会了如何欣赏粽子,也领略到了不同难点的制作方法。

3. 炒米果制作这是一个挑战玩味性的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学习了如何炒米果,他们学会了选择上好的米和不同种类的炉子,还清楚了火候的掌控和不同口味的亲民保障。

4. 家庭故事分享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与家长分享了自己在端午节前后的一些活动和经历。

他们把返乡过节的难忘经验,分享给了同学和老师,同时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

这个环节让每个同学的家庭氛围得到了更深层次的表现。

5. 活力歌舞在班会的最后,同学们共同演奏唱歌,以表达他们对于端午节的祝福和美好期许。

在学习了许多有趣的东西之后,同学们在这个环节表现出来了他们惊人的情感能力和不凡的艺术才华。

走进端午传承文化主题班会

走进端午传承文化主题班会

走进端午传承文化主题班会一、背景端午节,即端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开展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

这个节日与屈原有关,因此又称“屈原节”。

端午节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多姿多彩的文化内涵。

但是,在当今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很多人对端午节的了解和认识已经变得浅薄。

因此,学校积极组织主题班会,通过展示端午节的历史传承、民间文化及节日习俗等方面,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更好地传承弘扬。

二、主要内容1.了解端午节的历史传承端午节的发展历史非常漫长,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主持老师通过发言,让同学们了解端午节的历史传承。

从祭祀楚国文化英雄屈原开始,讲述了端午节源于楚国的传说。

大家了解到在古代,端午节属于上元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而后,内容的变化、起源等方面也被介绍。

2.探究端午节的民间文化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

主持老师开展讲解,通过交互方式,让同学们探究端午节的民间文化底蕴,如五毒、带五彩、插艾、赛龙舟等等独特的民间文化。

3.了解端午节的习俗与端午节相关的习俗非常多,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佩香囊等等。

主持老师通过简要介绍,让同学们了解这些习俗的起源和寓意,例如,五色线代表兴旺,五花米代表新生,五香代表方圆。

(当然,这个内容可能与地方的习俗有所差异)。

4.端午节诗词朗诵走进端午传承文化主题班会,同学还可以听到自己的同学朗诵经典的《离骚》和《天问》中与屈原有关的三、目标和效果1.提高同学们对端午节的认识在这次主题班会中,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端午节的含义和由来,进一步感受和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历史厚重感。

2.激发同学们的民族文化自信通过这个主题班会,同学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自己的文化具有独特性和博大精深性。

3.增强同学们的传统文化自豪感端午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个主题班会让同学们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它的起源、相关习俗、民间文化等,相信大家会对这种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并感到自豪。

“粽情端午,文化传承”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

“粽情端午,文化传承”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

“粽情端午,文化传承”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传说、习俗及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通过制作粽子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端午节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2.粽子材料(糯米、粽叶、绳子、红枣、豆沙等)。

3.黑板、白板笔、PPT等教学工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开场白:介绍端午节的重要性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端午节的兴趣。

•提问互动:询问学生是否知道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并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了解。

2. 端午节知识讲解(10分钟)•利用PPT或黑板展示端午节的起源、传说(如屈原投江的故事)和主要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

•讲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强调端午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视频欣赏(5分钟)•播放一段关于端午节习俗或龙舟竞渡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端午节的氛围和文化魅力。

4. 动手制作粽子(15分钟)•分组进行,每组分发粽子材料。

•教师示范如何包粽子,并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学生动手制作粽子,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共同完成。

5. 分享交流(5分钟)•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展示自己组的粽子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感受。

•教师点评,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同时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6. 拓展延伸(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端午节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鼓励学生将端午节的文化传统传承给更多的人,比如向家人、朋友介绍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

7. 总结回顾(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强调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传承意义。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向家人介绍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并和家人一起包粽子,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深入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走进端午传承文化主题班会三篇

走进端午传承文化主题班会三篇

走进端午传承文化主题班会三篇走进端午传承文化主题班会1【活动时间】农历五月初三【活动内容】以游戏的形式体现端午的风俗,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烘托节日气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好活动用的布、针线、材料以及粽子和五彩线。

【活动流程】一、开场白班主任:又到一年粽飘香,你们是否对华夏传统节日——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今天,老师和大家在这里共度佳节。

二、了解民族文化班主任:(1)你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关于端午节有哪些传说生: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担忧国家兴衰,愤而抱石头投汨罗江自尽,而感动天下百姓,百姓为怕鱼儿吃掉屈原尸体。

于是用竹叶包成肉粽投入江中,这就是端午吃粽子的由来。

生: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2)在我们这儿过端午节有哪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呢生:吃粽子、撮五彩线戴。

(3)你打算怎样度过今年的端午节呢生:我打算和家人一起吃粽子来过今年的端午节。

……三、游戏开始(一)吃粽子比赛班主任:我们先来猜个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肚里藏,要吃珍珠肉,解带扒衣裳。

(谜底:粽子)班主任:下面我们就来个吃粽子比赛,怎么样(班主任讲规则)参赛者以四人为一组,蒙好双眼,待主持人宣布“开始”后,各参赛选手在原地转五圈,然后找到自己的粽子,以最快的速度解开包装吃完粽子,当完全咽下后举手示意,由小组长检查无误后示意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

一年级端午节主题班会稿纸

一年级端午节主题班会稿纸

一年级端午节主题班会稿纸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全民团结、热爱祖国、传承中华文化的代表性节日。

为了让一年级的小朋友更好地了解和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提高他们的爱国意识和文化素养,本班特意举行了一次“端午节主题班会”。

首先,我们向全班同学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和文化内涵。

我们告诉他们,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传统活动。

这一天,人们还会挂上艾叶、雄黄等草药,以驱邪祛疫,保佑身体健康。

我们还播放了一段短视频,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到端午节的氛围。

接着,我们组织了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加深对端午节的了解。

首先是制作粽子。

我们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糯米、肉馅、鸡蛋、竹叶等食材,并向他们展示了粽子的制作方法。

孩子们个个兴致勃勃地动手,有条不紊地包裹起自己的粽子。

接下来是赛龙舟。

我们把教室里的一条长桌子当成赛龙舟的场地,拿起餐巾纸和吸管作为“桨”,让孩子们分成两个队伍,互相竞争,配合默契,享受着快乐和运动的同时,也更好地了解赛龙舟的风采和人文背景。

最后,我们组织了一场围绕端午节文化的讲故事会。

我们为他们讲述了《屈原》的故事,向他们介绍了古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精髓内涵。

孩子们在品味故事的过程中,理解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且接受了身心的熏陶。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孩子们不仅收获了知识,也感受到了端午节的独特魅力和意义。

他们体会到了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的光芒,也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希望,他们在日后的成长中,能够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成为具有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的少年新秀,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品味端午文化主题班会方案

品味端午文化主题班会方案

品味端午文化主题班会方案一、班会主题:品味端午文化,传承中华传统二、班会时间:2023年6月10日(周五)下午3:00-5:00三、班会地点:教室四、参与人员:全班同学及班主任五、班会流程:1.开场导入(1)班主任简要介绍端午节的文化背景和意义,引导同学们关注传统文化。

(2)播放一段关于端午节的短视频,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端午节的文化氛围。

2.端午知识讲解(1)邀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讲解端午节的起源、习俗、传说等。

(2)同学们互动交流,分享自己了解的端午节知识。

3.端午美食分享(1)提前征集同学们的端午美食,如粽子、绿豆糕、艾叶鸡蛋等。

(2)同学们现场分享美食,交流制作方法和心得。

4.端午手工制作(1)提前准备好制作材料,如五彩线、香囊、艾叶等。

(2)同学们分组进行手工制作,如编织五彩线、制作香囊等。

(3)完成后,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5.端午文化知识竞赛(1)设置端午节知识问答环节,同学们抢答,答对者奖励小礼品。

(2)通过竞赛,检验同学们对端午节文化的掌握程度。

6.端午诗歌朗诵(1)提前准备好与端午节有关的诗歌,如《端午》、《渔家傲·端午节》等。

(2)同学们现场朗诵诗歌,感受端午节的诗意氛围。

7.结束语(2)同学们发表自己对本次班会的感受和收获。

六、班会准备工作1.提前收集端午节的相关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2.准备好班会所需的道具和材料,如五彩线、香囊、艾叶等。

3.安排好班会的场地和设施,如投影仪、音响等。

4.确保同学们提前了解班会内容,做好参与准备。

七、班会效果预期1.同学们对端午节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3.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提升班级凝聚力。

4.通过活动,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丰富校园生活。

让我们携手共度一个难忘的端午节,共同品味端午文化,传承中华传统!注意事项:1.确保活动时间和地点的合理安排,避免与同学们的其他安排冲突。

解决办法:提前在班级群里发起调查,收集大家的时间安排,确定最合适的时间,并在活动前一周再次确认时间和地点。

一年级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美篇通用5篇

一年级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美篇通用5篇

一年级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美篇通用5篇一班级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美篇通用5篇端午节是一个团聚的节日,很多人会回家与家人团聚共度佳节。

端午节同时也是一个愿望实现的节日,人们信任在端午节期间,祈求心愿可以得到实现。

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一班级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美篇,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班级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美篇(篇1)活动设计意图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商讨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1、会说“端午节”的名称,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乐于参与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动,体验节日的欢乐。

活动预备端午节的故事;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包粽子的糯米、苇叶;活动过程一、主持人出示图片,叙述端午节和来历的故事,让同学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1、吃粽子。

用黍米(黄米)或糯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

据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不让鱼类吃掉其尸体,故向江内投之以粽子。

习俗相沿,变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带上了时令颜色。

2、做香布袋。

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

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3、给同学戴五丝。

“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

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名称未改。

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同学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

要始终戴到下大雨。

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

传奇这“五丝”能变成蚯蚓。

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爱护儿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共享端午节的食品三、亲子共制香包1、同学与家长一起制作香包2、同学相互赠送香包,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愿的话。

四、活动结束。

在此,仅代表学校的全体老师祝各位家长及同学们节日欢乐,合家幸福!一班级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美篇(篇2)一、活动目标: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浓情端午,文化传承——小学端午节主题班会

浓情端午,文化传承——小学端午节主题班会

浓情端午,文化传承——小学端午节主题班会【教育目标】又到粽子飘香时,又是端午佳节至。

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充分挖掘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准备】1、制定活动计划2、教师制作ppt课件【教育过程】导言:又到了一年的粽飘香时节,端午节,也叫“端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那端午节的起源是什么呢?与端午节的相关的习俗又有哪些呢?与端午节相关的诗句有哪些呢?一、五月五,过端午1、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午节是我国2000多年的旧习俗,早在周朝就有5月5日蓄兰而沐的习俗。

端午节的意义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是对我们祖先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和品格的传承。

2、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3、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设计意图】通过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唤起队员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进一步提高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增进爱国情感,树立报国之志。

二、迎端午,扬文化(一)端午节知识竞赛1.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有哪些?(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2.端午节是农历哪天?(五月初五)3.与端午节相关的诗人有谁?能说出他的一个作品吗?(屈原、离骚)4.端午节有哪些习俗?至少说出三个。

(吃粽子、赛龙舟、饮雄黄酒、佩戴香囊、挂五色线)(二)端午节传承背后的文化说到端午,大家都会不由得想到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2024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主题班会教案

2024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主题班会教案

2024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主题班会教案教案主题: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班会目标:1. 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2. 弘扬端午节的文化精髓,传承中华传统文明;3.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传统价值观。

一、引入(10分钟)1. 给学生播放关于端午节的视频,引起学生对端午节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端午节的了解和体验。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简要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和由来,如屈原的故事,与端午节相关的习俗等。

2. 分析端午节的文化意义,包括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家庭和谐,传承中华传统文明等。

三、文化传承(20分钟)1. 介绍包粽子的传统方法和材料,让学生体验包粽子的乐趣。

2. 分组让学生一起包粽子,教师在旁边指导。

3. 学生品尝自己包的粽子,并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四、文化体验(15分钟)1.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或社区内的端午节文化展览或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2. 分组让学生加入制作端午节手工艺品的活动,如剪纸、编织五彩绳等。

五、文化交流(20分钟)1. 划分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文化交流。

2.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端午节手工艺品,并分享自己对端午节的理解和感悟。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端午节的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中,保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六、总结反思(10分钟)1. 让学生以书面形式总结自己在班会中学到的知识和收获。

2. 分享班会中的精彩瞬间和感受。

晚会形式:班会教案以班会形式展开,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视频观看、文化体验、文化交流等,提高学生对端午节的了解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文化意义,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传统习俗,培养对端午节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自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传承文化的重要性,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中。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体验等。

教学资源:端午节相关的视频、图片、包粽子所需的材料。

评价方式:学生个人总结和班级集体分享,考察学生对端午节的了解、对文化传承的认识和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一年级端午节的主题班会

一年级端午节的主题班会

一年级端午节的主题班会一年级端午节的主题班会一年级是小学阶段学生的起点,在这个阶段,让学生了解中国节日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在一年级学生的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端午节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特色的传统节日。

那么如何在一年级班会中让学生深入了解端午节文化呢?1. 给学生详细介绍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最初因为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而受到人们的欣赏和纪念,后来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庆祝夏至、佑善园艺、降妖驱邪的节日。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此外还有挂艾叶、穿香囊、划船竞渡等一系列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2. 观看端午节历史文化教育视频在班会中播放端午节的历史文化教育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的方式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相关习俗。

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地停顿来对学生进行提问或解说,以达到更好地教育效果。

3. 制作和品尝粽子学生将在班会期间制作自己的粽子,并品尝美味的传统粽子。

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好从粽子的制作材料到制作流程的详细介绍,通过制作和品尝美食的方式来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文化。

4. 集体观看龙舟赛视频龙舟赛是端午节的经典活动之一,在班会中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现场赛事或者网络视频来了解龙舟赛的活动流程和意义。

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或者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对龙舟比赛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探讨。

5. 组织传统游戏和文化活动在班会中组织一些传统游戏和文化活动,比如捉迷藏、挂艾叶、穿香囊、划船竞渡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端午节的传统风情和习俗。

通过游戏和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灵感,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总之,在一年级的端午节主题班会中,通过给学生详细介绍端午节的由来、观看历史文化教育视频、制作和品尝粽子、集体观看龙舟赛视频以及组织传统游戏和文化活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端午节文化。

在学习端午节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从而有助于构建和谐、自信、文明的教育环境。

走进端午佳节,传承传统文化——庆端午主题班会教案

走进端午佳节,传承传统文化——庆端午主题班会教案

走进端午佳节,传承传统文化——庆端午主题班会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组织一场庆端午的主题班会活动,通过庆祝端午节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通过本班会活动,学生将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教学目标- 了解端午节的历史由来和文化内涵- 掌握端午节的主要俗和传统食品-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环节- 在黑板上展示端午节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 导入话题,让学生谈论他们对端午节的印象和了解程度。

2. 知识扩展- 教师通过简短的讲解,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历史背景。

- 向学生展示各地庆端午的不同俗和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在不同地区的特点。

3. 俗研究- 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主要俗,如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

-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俗的意义和象征。

4. 美食品尝- 让学生品尝端午节的传统食品——粽子,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和不同口味的区别。

- 让学生分享各自喜欢的粽子口味和理由。

5. 结束环节-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鼓励他们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中。

教学资源和评价- 照片、图片和视频素材- 黑板和彩色粉笔- 粽子等端午节传统食品评价方式:- 学生对导入环节的参与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学生在俗研究环节的讨论与互动- 学生对传统食品的品尝和表达意见的能力- 学生的班会参与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总结通过本班会教案,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端午节的历史由来、习俗和传统食品,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培养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并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班会活动将以活泼有趣的形式展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互动参与度。

一年级端午节主题班会记录

一年级端午节主题班会记录

一年级端午节主题班会记录注:此文档由AI 完成,仅供参考。

一年级端午节主题班会记录
6 月14 日上午,我校一年级同学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开
展了一次端午节主题班会,本次班会旨在让同学们了解传统节日,感受中华文化。

班会伊始,班主任向同学们介绍了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讲解了端午节的由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汉族传统的节日,也是民间传说中的屈原祭天的日子,因此又称“端阳节”
或“重五节”,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接着,班主任为同学们介绍了粽子的制作过程,并且现场为同学们展示了制作粽子的步骤,同学们非常好奇,跃跃欲试,班主任也为大家分配了任务,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粽子,此次活动也是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端午节习俗和食文化。

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帮助,一起分工合作,很快就制作出了一堆漂亮的粽子,班主任也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有关端午节的故事:传说屈原是一位有胆有识的爱国主义者,为了不让国家陷入危机,他选择了自杀。

人们为纪念他,就把食物包成三角形,扔到江中,表示对他的怀念和缅怀之情,这种食物就是粽子。

最后,班主任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有趣的游戏,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活动非常受同学们的欢迎,同学们大声地喊着口号,参与到游戏中来。

此次班会不仅让同学们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展示了同学们的创造力和团队精神。

相信这场班会能让同学们更加热爱祖国,传承中华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味端午 传承文明
精品
一年级1班主题队会1
目录
1 2 3 4
2
精品
认识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的习俗
知识问答
认识端午节
3
精品
认识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
chóng
chóng
“端阳”、“端五”、“重午”、“重五”等,是中华民

族最为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据学者研究证明,端午节起源于春秋时期,迄今已有
sāo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
xiǔ piān jù
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
qín
chǔ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
shǐ
rěn qì
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
pǔ、
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7、下面( )是屈原的文学作品
sāo
A、《劝学》 B、《离骚》 C、《礼记》 D、《红楼梦》
8、端午节有为小孩佩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中草药等代表的意义
是( )。
bì xié qū wēn
A、避邪驱瘟 B、一种装饰 C、治病防身 D、吉祥如意
16
精品
让我们一起来念一念端午节的儿歌吧
17
精品
五月五,是端阳。
5
精品
端午节的由来
chǔ
yǒng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纪念屈原。渔夫们
lāo
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身体。
Text in here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
xiè
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精品
知识问答
5、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 ) A 吃粽子 B 赛龙舟 C 登高采菊 D 饮雄黄酒
6、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
zhěng
江死去,人们划船追赶拯救。其实,“龙舟竞渡”早在( )就有了。
A、春秋时期 B、商周时期 C、战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chán
féng
香囊又叫香袋,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也有用碎布缝成
pèi
的Te,xt内in装he有re中草药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pèi náng
佩香囊,既是一种民俗,也是一种保健的方法。古人为了
bì xié qū wēn
shuān
避邪驱瘟 ,用中药制成香袋拴在孩子们的身上。
14
精品
知识问答
1、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初几( ) A、八月十五 B、正月十五 C、五月初五 D、九月初九
两千多年的历史。

2008年,端午节被纳入我国法定节假日,成为现 代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4
精品
端午节的由来
chǔ huái
chàng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
biǎn zhí
cǎn zāo
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被贬去职,赶出都城,惨遭流放。
Text in here
8
精品
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
全国有着不同的粽子,端午节粽叶飘香,粽子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感情
xié
jiā záchì
北方的粽子,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较多的是简单的白米,或者夹杂

Text zihnànhere
豆、枣子,蘸白糖吃。
xiàn
gài
南方的粽子,个头不大,外形别致,馅料五花八门,最受欢迎的大概要
chā ài
táng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kǎi
丰子恺《买粽子》
端午节快乐!
精品
18
端午节的习俗-吃五黄
吃五黄是汉族的民间风俗,流行于江南等地。农历五月,江南 人称Te“xt五in黄h月er”e ,因有五种带“黄”音的食物上市而得名。在端午节
cān
的中午,最适宜吃五黄餐。
黄鱼
shàn
黄鳝
黄瓜
xián
咸蛋黄
xióng
雄黄酒
12
精品
端午节的习俗-悬挂蒲艾
chāng pú
chāng pú
数鲜肉粽了。
9
精品
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
jiā
嘉兴粽子为长方形,有鲜肉、豆沙、八宝等品种。如鲜肉粽,
nuò
jìn zì
糯米原料预先用酱油浸渍,常在瘦肉内夹进一块肥肉,粽子煮熟后,
shèn

肥Te肉xt的in油h渗er入e 米内,入口肥而不腻。小说家金庸对此情有独钟,不止
一次地让他笔下的主人公从灵秀的江南妹子手中品尝到了这种美食。
2、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哪位爱国人士( )

A、屈原 B、杜甫 C、李白 D、伍子胥
3、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哪国人?( )
qín
chǔ
wèi
A 、秦国 B、楚国 C、魏国 D、赵国
bì xié
4、端午节这天,人们通常会喝一种据说能辟邪的酒,请问是( )酒?

A、雄黄酒 B、啤酒 C、白酒 D、红酒
xiá
端午节有插菖蒲叶和艾草叶的习俗。菖蒲叶片狭长如剑
qū chú xiáng
,Te象xt 征in 驱he除re不祥的宝剑;艾草是菊科草本植物,具有一定的
chāng pú
医用价值。在五月初五,老百姓把菖蒲叶和艾草 叶一起悬挂
xuán
bì xié
在门上用以辟邪。
13
精品
端午节的习俗-佩戴香囊
náng
10
精品
端午节的习俗-赛龙舟
chǔ
zhěng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
jìng
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初
五Text in hereqū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现在全国各地

jìng
会在每年五月初五举行龙舟竞赛。
11
精品
zéná
xióng
jiāo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
jiāo
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 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6
精品
端午节的习俗
7
精品
吃粽子
赛龙舟
吃五黄
chāng pú
挂菖蒲
pèi náng
佩戴香囊
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
chuán
jì diàn
chuán
粽子传说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来的,是
diàn
chuán
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Text in here
千百年来,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 子,2012年粽子入选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