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营养学(能量三大产能营养素)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基础营养---能量与三大营养素 197页PPT文档
![基础营养---能量与三大营养素 197页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dd51535a76e58fafab0035d.png)
4) 某些微量营养素的Uls
(表4)
5) 蛋白质及某些微量营养素的EARs (表5)
刘医生说营养//(新浪微博)
能量和蛋白质的RNIs及脂肪供能比
刘医生说营养//(新浪微博)
刘医生说营养//(新浪微博)
平衡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占总 热能的百分比
热能摄入要与消耗 维生素和矿物质
3.WHO建议方法 Schofield公式
刘医生说营养//(新浪微博)
(二)体力活动
通常情况:占人体总能量消耗的15%~30%。 体力活动消耗能量的影响因素:
肌肉发达程度 体重 活动时间、强度 体力活动分5级(极轻、轻、中等、重、极重) 中国营养学会分级:轻、中、重
刘医生说营养//(新浪微博)
非必需氨基酸 丙氨酸 精氨酸
天门冬氨酸 天门冬酰胺
谷氨酸 谷氨酰胺 甘氨酸 脯氨酸 苏氨酸
*组氨酸为婴儿必需氨基酸,成人需要量可能较少。
刘医生说营养//(新浪微博)
英文缩写 Ala Arg Asp Asn Glu Gln Gly Pro Ser
刘医生说营养//(新浪微博)
5.肽(peptide): 蛋白质分解的次级结构。 含10个以上氨基酸称多肽 (polypeptide); 10个以下氨基酸称寡肽 (oligopeptide); 3个或2个氨基酸分别称为三肽 (tripeptide) 或二肽 (dipeptide)。
活动项目
家务劳动 洗漱、穿衣、办公室工作 烹饪、扫地 铺床、清扫房间 上街购物、擦地、擦玻璃、熨衣服 步行:缓慢
50-55步/分 100步/分 110-120步/分 上下楼
每公斤体重每分钟消耗的能量( kcal/kg/min)
《能量营养素篇》PPT课件
![《能量营养素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795e7ba76e58fafab003e3.png)
维素的多糖
水果、蔬菜、燕麦麸、 水果和蔬菜的皮、全麦 食物来源 大麦、豌豆、干豆类 类、种子类
膳食纤维的作用
口腔
胃部
小肠
大肠
促进唾液分泌
龋齿
增加咀嚼力度
吸水膨胀
延长排空时间
消化道 溃疡
肥胖
吸附作用
降低食物总热量 延缓淀粉转化为葡萄糖 减少脂肪的吸收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胆结石
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痛风
蔗糖、麦芽糖、 乳糖
淀粉、糊精、糖 原、纤维素、半 纤维素、果胶、 藻类、木质素。
人
碳水化合物
体
胃肠道
的
血 胰腺
血糖
糖
胰岛素
平
衡
肝脏
脂肪组织 肌肉
胰岛素刺激葡萄糖摄取
血糖生成指数GI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GI)就是指一个食物能够 引起人体血糖升高多少的能力。
血糖生成指数<55——低GI食物; 血糖生成指数在55~75之间——中等GI食物; 血糖生成指数>75——高GI食物。
第二篇 能量营养素
一、能量概述
能量是一个系统作功的能力。 单位:焦(J)或千焦(kJ)
卡(cal)或千卡(kcal) 换算的关系:1kcal=4.184kJ
人体能量的来源
三大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能量来源 卡价 合理分配
碳水化合物 脂肪
蛋白质
4 kcal 9 kcal 4变值*)
4
2
变
0
化
-2
百
分 -4
比
-6
-8
-10
-12
-14
总 醇胆
固
VLDL HDL LDL
水果、蔬菜、燕麦麸、 水果和蔬菜的皮、全麦 食物来源 大麦、豌豆、干豆类 类、种子类
膳食纤维的作用
口腔
胃部
小肠
大肠
促进唾液分泌
龋齿
增加咀嚼力度
吸水膨胀
延长排空时间
消化道 溃疡
肥胖
吸附作用
降低食物总热量 延缓淀粉转化为葡萄糖 减少脂肪的吸收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胆结石
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痛风
蔗糖、麦芽糖、 乳糖
淀粉、糊精、糖 原、纤维素、半 纤维素、果胶、 藻类、木质素。
人
碳水化合物
体
胃肠道
的
血 胰腺
血糖
糖
胰岛素
平
衡
肝脏
脂肪组织 肌肉
胰岛素刺激葡萄糖摄取
血糖生成指数GI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GI)就是指一个食物能够 引起人体血糖升高多少的能力。
血糖生成指数<55——低GI食物; 血糖生成指数在55~75之间——中等GI食物; 血糖生成指数>75——高GI食物。
第二篇 能量营养素
一、能量概述
能量是一个系统作功的能力。 单位:焦(J)或千焦(kJ)
卡(cal)或千卡(kcal) 换算的关系:1kcal=4.184kJ
人体能量的来源
三大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能量来源 卡价 合理分配
碳水化合物 脂肪
蛋白质
4 kcal 9 kcal 4变值*)
4
2
变
0
化
-2
百
分 -4
比
-6
-8
-10
-12
-14
总 醇胆
固
VLDL HDL LDL
基础营养素ppt课件
![基础营养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cc5da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d.png)
51
B族维生素的作用
• 硫胺素(维生素B1) 功能:维持正常神经系统所需。
醣类的新陈代谢和能量的产生。 增加精力,减少疲倦。
不足讯号:疲倦、胃口不好,烦燥易怒与 情绪不稳。 心跳不规则,呼吸短促,便秘, 忧郁。
52
硫胺素(维生素B1)
缺乏症:厌食症,脚气病,胃肠疾病, 严重便秘。 性格改变、不合作,健忘。代 谢减慢,血压降低。
54
核黄素(维生素B2)
• 缺乏症状: • 口腔溃疡,口角炎(烂嘴角)。 • 眼睛疲劳、不适、红肿,怕光。 • 油性皮肤,容易长面庖、粉刺。 • 贫血,影响发育。 • 容易掉头发、秃头现象。
55
• 泛酸(维生素B3)
• 功能:
• 帮助脂肪、蛋白质、醣类分解产生能量。 • 可使血管扩张,并除去动脉内壁的油脂,以抑制尼古丁的活动,
46
认识维生素C
• 功能与作用:
• 抗氧化剂,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的危害。 • 有助巩固细胞组织,强健骨骼及牙齿。 • 有助增强免疫系统,预防疾病。 • 有助胶原蛋白的形成。 • 预防坏血病,预防癌症。 • 有助伤口复原。 • 解毒,抗过敏,抗压力(抗压维生素)。 • 天然的退烧剂、消炎剂、利尿剂。
构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参与氧的运输。 构成细胞色素和含铁酶,参与能量运输。
42
缺铁表现
• 贫血 • 引起智力发育的损害和行为改变,损害
儿童的认知能力 • 降低抗感染能力 • 增加机体对铅的吸收 • 还可出现易烦躁、易疲劳、头晕、工作
能力下降、恶心、便秘或腹泻及神经精 神功能紊乱等
43
铁的食物来源
59
• 维生素B6
• 功能:
• 参与激素和红血球的合成,也是蛋白质新陈代谢、 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运作所必需。
B族维生素的作用
• 硫胺素(维生素B1) 功能:维持正常神经系统所需。
醣类的新陈代谢和能量的产生。 增加精力,减少疲倦。
不足讯号:疲倦、胃口不好,烦燥易怒与 情绪不稳。 心跳不规则,呼吸短促,便秘, 忧郁。
52
硫胺素(维生素B1)
缺乏症:厌食症,脚气病,胃肠疾病, 严重便秘。 性格改变、不合作,健忘。代 谢减慢,血压降低。
54
核黄素(维生素B2)
• 缺乏症状: • 口腔溃疡,口角炎(烂嘴角)。 • 眼睛疲劳、不适、红肿,怕光。 • 油性皮肤,容易长面庖、粉刺。 • 贫血,影响发育。 • 容易掉头发、秃头现象。
55
• 泛酸(维生素B3)
• 功能:
• 帮助脂肪、蛋白质、醣类分解产生能量。 • 可使血管扩张,并除去动脉内壁的油脂,以抑制尼古丁的活动,
46
认识维生素C
• 功能与作用:
• 抗氧化剂,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的危害。 • 有助巩固细胞组织,强健骨骼及牙齿。 • 有助增强免疫系统,预防疾病。 • 有助胶原蛋白的形成。 • 预防坏血病,预防癌症。 • 有助伤口复原。 • 解毒,抗过敏,抗压力(抗压维生素)。 • 天然的退烧剂、消炎剂、利尿剂。
构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参与氧的运输。 构成细胞色素和含铁酶,参与能量运输。
42
缺铁表现
• 贫血 • 引起智力发育的损害和行为改变,损害
儿童的认知能力 • 降低抗感染能力 • 增加机体对铅的吸收 • 还可出现易烦躁、易疲劳、头晕、工作
能力下降、恶心、便秘或腹泻及神经精 神功能紊乱等
43
铁的食物来源
59
• 维生素B6
• 功能:
• 参与激素和红血球的合成,也是蛋白质新陈代谢、 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运作所必需。
三大营养素PPT课件
![三大营养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f4ae9fa8956bec0975e3ee.png)
• 植物油类(植物来源脂肪≧总脂肪50%) • 油料作物种子 • 动物性食物(胆固醇)
参考摄入量:烹调油25-30g(膳食脂肪共50g)
注意:胆固醇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 体内胆固醇来自食物和人体合成两个途径。
三、碳水化合物
目录
1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2 碳水化合物的功能 3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水果、蔬菜:每天适量摄食,外皮可食者最好连皮一起吃。加工越精细 的食物,膳食纤维 素含量越低,反之越高
建议膳食碳水化合物的参考摄入量为占总能量的55%-65%
5、血糖生成指数GI
。 血糖指数:餐后不同食物血糖耐量曲线在基线内面积与标准糖耐量面积之比
6、三大供能营养素的特点
Thank You
5.提高膳食感官性状:可使膳食增味添香。
类脂的功能:构成身体组织(磷脂)和一些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激素)
必需脂肪 酸的功能
• 构成线粒体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 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 • 参与胆固醇代谢 • 参与动物精子形成 • 维护视力:α-亚麻酸、DHA
5、脂类的食物来源及参考摄入量
食物来源
糖度:果糖170>蔗糖100>葡萄糖50,山梨醇50>乳糖20.
2、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碳水化合 物的生理 功能
供给能量:它是生命活动和生产劳动力源泉,脑细胞活动的唯一动
力是葡萄糖,而碳
水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建筑材料:所有神经组织和细胞都含有碳水化合物。
保护肝脏:肝脏内糖原充足时,对酒精等有解毒能力。
有天门冬氨酸、天门冬酰胺、 谷氨酸等。
3、条件必需氨基酸:在体 内由其他的氨基酸转化而来。
蛋白质的分类
2
(根据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比例,以及对维持健康、促进生长发育的 作用来划分。)
--绪论能量与三大产热营养素PPT课件
![--绪论能量与三大产热营养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4866aaf111f18582d05a8b.png)
Alanine (Ala) Arginine (Arg) Aspartic acid (ASP) Asparagine (Asn) Glutamic acid (Glu) Glycine (Gly) Proline (Pro) Serine (Ser) Asparagine (ASN) Cysteine (Cys) Tyrosine (Tyr)
(二)功能:
2020/6/27
1. 机体构成成分 2. 构成各种生理活性物质和重要的生理功能 3. 提供热能
朝阳教育湖北营养师培训基地
(三)结构
蛋白质 (protein)
肽 (peptide)
氨基酸
(Amino acid, AA)
多肽10 AA以上 寡肽4—10 AA以下 3肽3AA 2肽2AA
非必需AA:9种 半必需AA:2种 必需AA:9种
朝阳教育湖北营养师培训基地
表1-2 几种食物和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
氨基酸
人体 全鸡蛋 牛奶 牛肉
异亮氨酸
4.0 3.2 3.4 4.4
亮氨酸
7.0 5.1 6.8 6.8
赖氨酸
5.5 4.1 5.6 7.2
蛋氨酸+半胱氨酸 3.5 3.4 2.4 3.2
苯丙氨酸+酪氨酸 6.0 5.5 7.3 6.2
蛋氨酸
Methionine (Met)
苯丙氨酸 Phenylalanine (Phe)
苏氨酸
Threonine (Thr)
色氨酸
Tryptophan (Trp)
缬氨酸
Valine (Val)
组氨酸*
Histidine (His)
条件必需氨基酸
丙氨酸 精氨酸 天门冬氨酸 谷氨酸 谷氨酰胺 甘氨酸 脯氨酸 丝氨酸 天冬酰胺 半胱氨酸 酪氨酸
绪论、能量与三大产热营养素 PPT课件
![绪论、能量与三大产热营养素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3323c6a2161479171128e4.png)
Severe weight loss
some weight loss
Severe muscle wasting, with fat
Some muscle wasting,with retention of some body fat
Growth:<60% weight-for-age
2021/2/21
摘自Understanding Nutrition, 第7版,第215页,1996年。
2021/2/21
朝阳教育湖北营养师培训基地
五、蛋白质营养不良
Kwishiorkor: 加纳语:水肿型
Marasmus: 加纳语:干廋型
2021/2/21
朝阳教育湖北营养师培训基地
蛋白质营养不良
Marasmus
(二) 代谢与氮平衡
1.代谢
摄入蛋白质90克
(30%)
(50%)
(20%)
消
肌肉
器官 体液
其它
化
肠道内源性
蛋白质70g
道 消化、吸收 蛋白质150g
机体蛋白质 氨基酸池
2021/2/21
粪便 10g(1.6gN)
尿 75g(12gN)
其它 5g(0.8gN)
图1-朝1阳蛋教育白湖北质营养代师培谢训基及地 氮平衡
*组氨酸为婴儿必需氨基酸,成人需要量可能较少。 2摘021自/2/2M1 odern Nutrition in Hea朝lt阳h教a育nd湖北D营is养e师as培e训,第基地9版,第14页,1999。
(三) 氨基酸模式和限制氨基酸 1. 氨基酸模式 :
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2021/2/21
Nretained100 absorbNed
营养学基础-能量及三大营养素 PPT课件
![营养学基础-能量及三大营养素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0336ce6294dd88d0d26bf3.png)
体力活动,成人能量的推荐摄入量用 BMR(基础代谢率)乘以不同的体力活 动水平(PAL)来计算人体的能量消耗量 或需要量。
(三)食物热效应 食物热效应,即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人 体在摄食过程中,由于要对食物中营养素进 行消化、吸收、代谢转化等,需要额外消耗 能量,同时引起体温升高和散发能量。这种 因摄食而引起能量的额外消耗称食物热效应。 不同的产热营养素其食物热效应也不等。 脂肪的食物热效应约消耗本身产生能量的 4%―5%,碳水化合物为5%―6%,而蛋白
六大营养素的功能:
1、参与构成和修复、更新组织细胞,如蛋白质、脂
肪。
2、参与人体代谢,提供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如脂
肪和 碳水化合物。
(1)体格的影响:
A.体表面积大者散发能量也多,所以同等体重情
况下瘦高者基础代谢高于矮胖者。
B.肌肉发达者,基础代谢水平高。这也是男性的
基础代谢水平高于女性5%―10%的原因。
C.遗传因素是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
(2)不同生理、病理状况的影响: A.儿童和孕妇的基础代谢相对较高。 B.成年后随年龄增长基础代谢水平不断下降,30 岁以后每10年降低约2%,60岁以后下降更多。 但如注意加强体育锻炼,这种降低相对缓慢得 多。
2、体重越重者,做相同的运动所消耗的能量
也越多;
3、活动时间越长、强度越大、消耗能量越多。
人类的体力活动种类很多,营养学上根据 能量消耗水平,即活动强度的不等而分为 五个级别,即极轻的体力活动、轻体力活 动、中体力活动、重体力活动和极重体力
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将我国居民活
动强度由五级调整为三级:即轻、中、重
2002年,百位营养学家关于“国人十大营养
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前五位的问题分别是: 肥胖(87%)、营养与心脑血管疾病(82%)、
(三)食物热效应 食物热效应,即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人 体在摄食过程中,由于要对食物中营养素进 行消化、吸收、代谢转化等,需要额外消耗 能量,同时引起体温升高和散发能量。这种 因摄食而引起能量的额外消耗称食物热效应。 不同的产热营养素其食物热效应也不等。 脂肪的食物热效应约消耗本身产生能量的 4%―5%,碳水化合物为5%―6%,而蛋白
六大营养素的功能:
1、参与构成和修复、更新组织细胞,如蛋白质、脂
肪。
2、参与人体代谢,提供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如脂
肪和 碳水化合物。
(1)体格的影响:
A.体表面积大者散发能量也多,所以同等体重情
况下瘦高者基础代谢高于矮胖者。
B.肌肉发达者,基础代谢水平高。这也是男性的
基础代谢水平高于女性5%―10%的原因。
C.遗传因素是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
(2)不同生理、病理状况的影响: A.儿童和孕妇的基础代谢相对较高。 B.成年后随年龄增长基础代谢水平不断下降,30 岁以后每10年降低约2%,60岁以后下降更多。 但如注意加强体育锻炼,这种降低相对缓慢得 多。
2、体重越重者,做相同的运动所消耗的能量
也越多;
3、活动时间越长、强度越大、消耗能量越多。
人类的体力活动种类很多,营养学上根据 能量消耗水平,即活动强度的不等而分为 五个级别,即极轻的体力活动、轻体力活 动、中体力活动、重体力活动和极重体力
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将我国居民活
动强度由五级调整为三级:即轻、中、重
2002年,百位营养学家关于“国人十大营养
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前五位的问题分别是: 肥胖(87%)、营养与心脑血管疾病(8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可变部分
可变部分
29
3.2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
笨蛋来宿舍晾一 晾 鞋
苯丙氨酸、蛋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组氨酸
条件必需氨基酸
苯丙氨酸 酸
酪氨
蛋氨酸
半
营养小知识:胱白氨化酸病患者和体内缺乏哪种催化氨基酸的酶有关?
常隐——无中生有
30
31
3.2氨基酸
基础营养学
1
授课大纲
1
营养学概论
2
能量
3
蛋白质
4
脂质
5
碳水化合物
2
营养学概论
3
授课大纲
01
营养学基本概念
02
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4
1.1营养学概论
l 什么是营养? l 什么是营养素?分别有哪些?
营养素 如何学习?
宏量营养素 微量营养素
三大产能营养素 维生素
矿物质
水溶性 脂溶性 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
理化性质、生理功能、缺乏症、中毒表现、推荐摄入量、食物来源等。
5
1.1营养学概论
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DRIs) 包括内容:每日、参考值、性别、普通成人和特殊人群。
内容
平均需要量(EAR) 推荐摄入量(RNI)
膳食参考摄入量 特点
满足半数个体需要的摄入量 满足绝大多数个体需要的摄入量
适宜摄入量(AI)
吃肉减肥法靠谱吗?(西木博士) 正方:食物热效应/亮氨酸/ 反方:肥胖原理/CHO重要性/肉中脂肪/不清洁
l 生长发育及其他
生长发育是儿童和青少年特有的能量消耗。(考点) 除此之外,孕妇、乳母、康复期的病人等也需要增加能量的补充。
17
2.4需要量及膳食参考摄入量
成年60kg轻体力劳动者
男:2400kcal 女:2100kcal
辅酶+激活矿物质、固醇类激素(VD) l 营养是维持健康的基础 l 营养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l 归纳: 1、不能脱离食物和膳食 2、要考虑营养素的吸收利用和代谢过程 3、目标是:维持健康、预防疾病、加速康复。
7
考题再现
l 以下哪种营养素是微量营养素( )。 A、蛋白质 B、碳水化合物 C、脂肪 D、维生素A
13
2.3消耗
基础代 体力活
谢
动
食物热 效应
生长发育 及其他
14
பைடு நூலகம் 2.3消耗
l 基础代谢
定义:人体维持呼吸、心跳等最基本生命活动情况下的能量代谢。
影响因素: 1、体表面积:正比 2、年龄:婴幼儿和青春期 3、性别:男性 4、激素:甲亢 5、季节与劳动强度:冬季、劳力 6、某些特殊物质:尼古丁、咖啡因等
l 哪种能量消耗是儿童特有的 ?( ) A、基础代谢 B、体力活动 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D、生长发育
23
蛋白质
24
授课大纲
营养状况评价
概述
氨基酸
RNI和来源
分类
互补作用
消化、吸收、代谢
营养评价
生理功能
25
26
3.1概述
人体的组成成分(水、有机物)蛋白质占干重的比例?
80%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哪些?与碳水化合物、脂质相比呢?
蛋白质是人体氮的唯一来源。(考点)
27
3.1概述
营养小知识:
为什么奶农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皮革水解物等?
蛋白氮VS非蛋白氮 非蛋白氮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氨基酸、核酸、肌酸、 硝酸盐、亚硝酸盐
28
3.2氨基酸
•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
自然界中存在:300多种; 参与蛋白质构成:20种;
• 化学结构
不同劳动强度
每日每公斤体重所需要 的能量(千卡)
轻度体力劳动
25~35
中度体力劳动
35~40
重体力劳动
40~45
18
2.5食物来源
l 如何控制能量过剩? 减少高能量、高脂肪、精制糖、酒精摄入
增加膳食纤维丰富、水分、有氧运动、睡眠
19
非油炸的脂肪含量
20
21
复习题
n人体三大“产能营养素”分别是什么? n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的卡价各为多少? n人体能量消耗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n基础代谢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n食物热效应是指什么? n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热效应分别是多少? n成年轻体力男性和女性的能量参考摄入量分别是多少?
l 能量常用的单位? 焦耳(J)、千焦耳(kJ)/卡(cal)、千卡(kcal)
l 单位之间如何换算? 1kcal=4.184kJ;1kJ=0.239kcal
11
2.2来源
叶绿素
• 植物 碳水化合物
太阳辐射光能合作用
CO2、水
• 植物还可吸收利用太阳能合成脂类、蛋白质
• 人体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
——物质代谢的合成和分解、心脏跳动、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
为什么人到中年易发胖?
15
2.3消耗
l 体力活动
影响因素: 1、肌肉含量:正比 2、体重:正比 3、劳动强度、持续时间:正比 4、工作熟练程度:反比
轻、中、重,代表职业? 白领、学生、运动员
16
2.3消耗
l 食物热效应
定义:由于进食而引起能量消耗额外增加的现象。 碳水化合物5-6%,脂肪4-5%,蛋白质30-40%, 混合膳食10%。(考点)
22
考题再现
l 人体的能量消耗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
A、基础代谢
B、体力活动
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D、儿童生长发育
E、疾病状态
l 混合膳食的食物热效应约增加基础代谢的百分比是( )。
A、4-5%
B、5-6%
C、10%
D、30%
l 下列营养素中能产生能量的是( )。
A、维生素
B、矿物质
C、水
D、碳水化合物
12
2.2来源
l 产能营养素 l 食物的卡价:1g营养素在体内氧化产生的能量值。
碳水化合物:1g4kcal
存在形式?各自作用?
产能营养素
脂肪:1g-9kcal
为什么脂肪是最高效的储能物质?
蛋白质:1g-4kcal
三者供能的顺序?
1g酒精能提供多少能量?
l 三餐的能量分配:碳水化合物55-65%;脂肪20-30%;蛋白质10-15%。(考点)
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营养素的摄入量,能 满足目标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不确定值)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量。
6
1.2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l 营养素的功能 1、动态平衡(能量、营养素、水盐) 关键词:减肥、氮平衡、人体
PH 2、内环境的稳态(神经系统、酶(解释)、激素)关键词:乙酰胆碱、
l 中国营养学会新公布的膳食参考摄入量(DRIs)包括( )。
A、平均需要量(EAR) B、推荐的营养素供给量(RDA)
C、推荐摄入量(RNI) D、适宜摄入量(AI)
E、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8
能量
9
授课大纲
01
单位
02
来源
03
消耗
04
需要量及膳食参考摄入量
10
2.1单位
l 能量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能量守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