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可译不可译
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可译因素
关 于 中 国古 典 诗 歌 是 否 可 译 , 学 界争 论 已久 。许 多语 言 学 家 、 诗人 、 翻译 家 均 声 称 不 能 中 国 古 典 诗 歌 , 甚 至 不 应 该 去 做 这 样 的 翻译 实 践 。他 们 认 为 中 国 古典 诗 歌 是 一 种 特 殊 的 文 学 形 式 , 有 其 独 有 的 品 质 和 风 格 。美 国诗 人 罗 伯 特 ・ 弗 罗 斯 特 曾 经说 过 : “ 诗 歌 就 是 翻译 过 程 中 丢 失 的 东 西 。 ” 很 明显 , 在 翻 译 过 程 中原 诗 的外 在 语 言 形 式 发 生 了变 化 , 同时 也 使 得 原 诗 的美 损 失 殆尽 。
句 底 意 念 上 的 意义 , 用 不 同 种 的语 言 文 字 表 示 出 来 。 ”实 际 上 “ 得 一 语 言 文 字 所 表 示 的 意 义 是 比较 容 易 的 事, 得 一 语 言文 字 所 表 示 的 味是 比 较 困难 的 事 。 ” ( 金岳霖 : 1 9 8 6 ) 中 国古 典 诗 歌 的“ 味” 主要 是 指 意 境 , 可 以用 普 通 的 语 言 来 表 达 , 但 读 者 通 过 阅 读 所 体 会 到 的“ 味” 不 是 源于特定意象 , 而 是 源 于 自己 的实 际 经验 。好 的 翻译 应 该 是 “ 意味并进” 。从 这 个 意 义 上 讲 , 古 典 诗 歌 的意 境 是 不 可 译 的 。马 致 远 的《 天净沙 》 即是 明 显 的例 证 :
从《静夜思》英译看诗歌可译性
从《静夜思》英译看诗歌可译性发布时间:2021-08-09T12:00:41.460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0期作者:许诺[导读] 中国诗歌翻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关于诗歌可译性的讨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许诺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大连 116041摘要:中国诗歌翻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关于诗歌可译性的讨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文意从中国诗仙李白广为流传的诗作《静夜思》分析诗歌可译性,从译作内容、意象、格律等方面评估。
目前该诗英译本已有三十余种,本文选取翁显良、许渊冲与徐忠杰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诗歌可译性三美论《静夜思》英译一、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学界关于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探讨从未停止。
很多学者认为诗歌不可译因为英汉的形成结构与表达方式均不同。
如汉语属于声调语言,而英语为非声调语言;汉语诗歌多为短句,少虚词,英语多从句,虚词也较为常见。
这些不同均造成翻译中的音和形转换障碍。
同时,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转换也对于翻译造成挑战。
翻译学家朱光潜称:“有些作品根本不可能翻译,尤其是诗”,国外学者如卡特福德、波波维奇等也探讨了可译性的问题。
卡特福德区分了两种不可译性即语言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的不可译性。
波波维奇也区分了两种不可译性,分别涉及语言元素和表达意义的关系。
无可否认,通过翻译再现原诗全貌并非易事。
但翻译历史上不乏优秀的诗歌译作,不仅推进语言文化交流,也促进翻译理论发展。
诗歌翻译事业未曾停止。
刘重德教授认为“诗歌可译,但难译”。
鲁迅先生最早提出了“三美”之说,即“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许渊冲先生在《毛主席诗词四十二首》的序言中把鲁迅“三美”运用到诗歌翻译,“译诗要像原诗一样能感动作者的心,这是意美;像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这是音美;还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这是形美”。
尽管关于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学术界争执不休,但诗歌翻译发展仍在发展。
由此可见,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译性。
(德语毕业论文)诗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里尔克《秋日》各汉译本对比研究
最新法德韩语专业外语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韩语毕业论文)对赵明熙的小说《洛东江》的研究(德语毕业论文)Unterschiede zwischen dem deutschen und chinesischen Krankenversicherungssystem(法语毕业论文)浅析法国宗教与政治关系的变化与发展(法语毕业论文)浅谈中法“勒内”现象(韩语毕业论文)论韩流在中国的传播及其盛行的原因(德语毕业论文)中德小学课程与教学对比分析(法语毕业论文)浅谈圣—埃克苏佩里小说的艺术特点--以《小王子》为例(韩语毕业论文)中韩送礼文化比较研究(法语毕业论文)La comparaison du mode du management des ressources humaines entre les groups hôteliers chinois et ceux de la France(韩语毕业论文)中韩俗语的比较研究(法语毕业论文)La Tragédie d'une Femme Chimérique—L’Analyse d’Emma dans Madame Bovary(德语毕业论文)浅析特奥多尔•施托姆小说《茵梦湖》中爱情悲剧的原因(德语毕业论文)功能翻译视角下德语说明书的汉译分析(法语毕业论文)详细题目对应提纲和论文,请联系Q1:805 990 749互相交流学习(韩语毕业论文)中韩亲族称呼语的扩大化使用的对比研究(韩语毕业论文)与“夫妻”有关的韩中谚语比较研究(德语毕业论文)“闪电战"的优点和缺点--失败的原因在执行(法语毕业论文)“地下巴黎”对法国文学的影响(韩语毕业论文)中韩拟声词•拟态词的对比研究—以拟声词的形态和功能为研究中心(韩语毕业论文)《春香传》人物性格分析(德语毕业论文)德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德语毕业论文)浅析迪伦马特悲喜剧《老妇还乡》中怪诞的艺术风格(法语毕业论文)L’Analyse Culturelle de l’Influence de la Littérature Chinoise sur la France au Dix—huitième Siècle(韩语毕业论文)从韩国语表现形式中看男尊女卑现象(法语毕业论文)埃米尔•左拉对自然主义的影响(德语毕业论文)从电影《窃听风暴》小议德国的再次统一(法语毕业论文)法国唐人街的形成与发展(德语毕业论文)浅析年汉诺威世博会对德国的影响(德语毕业论文)论德国的汽车文化(韩语毕业论文)从“我们”看韩国人的共同体意识(德语毕业论文)《莱辛寓言》中的动物形象(韩语毕业论文)中韩送礼文化的对比研究(法语毕业论文)《红与黑》中于连的性格与爱情(德语毕业论文)Über die Lüge-Frage im Roman Masken von Max von der Grün(韩语毕业论文)韩国语"主体敬语法"的误用分析(德语毕业论文)托马斯•曼小说《死于威尼斯》中的同性恋主题(韩语毕业论文)李光洙《无情》小说中表现的思想性(韩语毕业论文)中国学习者对韩国语中表“原因”的连接词尾的误用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法语毕业论文)论法国文化在华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启示(法语毕业论文)浅谈莫泊桑小说《俊友》透露出的批判精神(韩语毕业论文)中韩客套话的比较(韩语毕业论文)《春香传》中的社会伦理思想研究(法语毕业论文)赏析法国小说《局外人》(法语毕业论文)狐狸形象的分析--《列那狐传奇》与《小王子》的对比(法语毕业论文)中法爱情观之比较(法语毕业论文)L'Analyse des Oeuvres de Rimbaud qui Vont Contribuer àEnvisager Pourquoi un Prodige a AbandonnéTout(韩语毕业论文)《船歌》中所表现出来的金东仁的唯美主义(法语毕业论文)《巴黎圣母院》折射出的审美研究(韩语毕业论文)从旗袍和韩服看中韩两国不同的审美观(韩语毕业论文)中韩“身体部位惯用语"的对比研究(法语毕业论文)《巴黎圣母院》中的三个“雨果"(韩语毕业论文)中韩综艺节目比较研究(法语毕业论文)追溯断头王后的悲情根源(法语毕业论文)解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德语毕业论文)浅析小说《猫与鼠》中的猫鼠意象(德语毕业论文)浅析克莱斯特《海尔布隆的小凯蒂》人物形象极其童话因素(德语毕业论文)德国媒体中的中国形象(德语毕业论文)从德语国家德比文化中探析其社会主要矛盾(法语毕业论文)Luc Besson et l’analyse de ses films(韩语毕业论文)崔曙海短篇小说中的中国人物形象研究(韩语毕业论文)中国儒家文化对韩国文化的影响—朝鲜时期女性和儒家文化为重点(德语毕业论文)人与自然的和谐--论歌德的诗与画(韩语毕业论文)韩流入侵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韩语毕业论文)中韩朝鲜族传统婚礼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法语毕业论文)浅析中法咖啡文化(德语毕业论文)《再见列宁》影片中的自由和信仰(德语毕业论文)德国大学教育理念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韩语毕业论文)中级韩国语考试中易混淆连接词尾的误用分析(韩语毕业论文)关于韩文中的辅助谓词(法语毕业论文)法国圣诞节与中国春节比较(法语毕业论文)《局外人》在中国(德语毕业论文)《除了幽灵,别无他物》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法语毕业论文)Inspirations que nous pouvons puiser des publicités d’intérêt général pour celles chinoises(德语毕业论文)Das Oktoberfest in München --die deutsche Bierkultur(韩语毕业论文)从韩国俗语看韩国女性的传统社会地位(德语毕业论文)从克莱斯特小说《O侯爵夫人》看当时妇女的地位(韩语毕业论文)韩国语中表示从属关系连结词尾的研究(韩语毕业论文)韩国小说《你爱香草吗》汉译文中出现的错误分析(韩语毕业论文)与“眼睛”有关的中韩成语、谚语对比(德语毕业论文)浅析路德维希•蒂克《金发艾克贝特》的艺术和思想价值(德语毕业论文)中德职业教育比较(韩语毕业论文)中韩结婚风俗比较研究(法语毕业论文)中国奢侈品消费现状分析(法语毕业论文)漫画《高卢英雄》反映现代法国人特点(韩语毕业论文)鱼玄机和黄真伊的比较研究(德语毕业论文)科技德语的词汇和句法特点(韩语毕业论文)尹东柱诗中表现的害羞美(德语毕业论文)浅析布伦塔诺诗歌《纺织女的夜歌》(韩语毕业论文)韩国中秋节的研究(法语毕业论文)通过悲惨世界分析雨果的思想感情(韩语毕业论文)韩国传统用餐礼节缺失的原因探析(法语毕业论文)中法酒文化(法语毕业论文)L'Aliénation des Esprits dans Boule de Suif(韩语毕业论文)韩国传统饮食文化研究(法语毕业论文)从《情人》看杜拉斯的女性主义思想(韩语毕业论文)韩语汉字词人称接尾词的研究--以‘者'‘家’为例(韩语毕业论文)从韩国传统民居看韩国的历史文化(德语毕业论文)认知隐喻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法语毕业论文)解读《你好,忧愁》中的爱与孤独(德语毕业论文)中德文化对比-—探析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行为及其文化差异。
对翻译可译性及不可译性的探讨
2011-06高教前沿对翻译可译性及不可译性的探讨文/杨渊艺王翡摘要:翻译的可译性简单来说是指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可能程度,它开创性地将语言学与哲学结合,对翻译中遇到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可译性;不可译性;翻译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交流的工具。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展开,语言之间的转换活动更加频繁。
翻译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活动中日益增长的地位促使人们投入到对翻译的研究与讨论当中,由此翻译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理论化的专业学科。
各种翻译理论相继诞生,既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又对翻译实践发挥着导向作用。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便是翻译理论发展过程中颇有争议的观点之一,长久以来翻译家们对此争执不休,对它的研究从未停止。
本文将从可译性及不可译性的主要内容、理论依据及理解价值方面进行探讨。
一、可译性及不可译性语言的可译性及不可译性并不是绝对的泛指两种语言之间能否相互传译的问题,简单来说它是指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可能程度。
可译性及不可译性涉及的问题很多,如思维认识论、语义系统同构原理、思维形式问题以及可译性限度等。
18世纪末,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威廉·洪堡特首次提出了可译性及不可译性的概念,拉开了这一理论的讨论大门。
他认为各种语音在精神实质上是独一无二的,在结构上也是独特的。
这些结构上的特殊性不能抹杀,因而翻译在原作上是不可能的。
但同时他也认为,翻译是一种做解释的过程,包括所谓的原始语言在内的一切语言都有一种可从多方面发展的表达能力。
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讨论当中。
尤金·奈达在他的《对等的原则》一文中说:“即便是同一语言内,语言交际中的绝对等同形式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这指出了语言的不可译性。
而卡特·福特不但认同语音具有不可译性,而且根据不可译性的内容将不可译性分为“语言上的不可译性”和“文化上的不可译性”,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上进行探讨。
二、理论依据从语言学角度来说,语际之间存在着基本的、广泛的意义转换条件和手段,使语际转换变得可能,但这种条件并不时刻存在,又使可译性具有一定的限度。
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
夜 麦克司•威伯 作 郭沫若 译 愈近黄昏, 暗愈暗, 静愈静, 每刻每分, 已入夜境。 青
衣
郭以译意为主,是传神 派的译法,其特色是: (1)靠近中国传统诗体 (三言夹四言); (2)押韵较工; (3)用语较归化,语意 显豁,自成一首诗; 然而从语音、语法、 语义三方面衡量则颇 不惬人意。
(二)语言的共性
不同地区、国家,有各自的语言。各种语言千变万化,在 发音、书写、语法等方面各不相同。但总有一些相同或相似 之处。如表达思想的最小单位是句子,每个句子往往是由主 语、谓语以及宾语、定语、状语所组成。这就是语言的共性。
(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189)
例如,“敌人”与“歼灭”两个概念在同一情景和 逻辑范畴中,英语和汉语都表现为相同的句子形 式。 a drop in the ocean 沧海一粟 The enemy were wiped out. 敌人被歼灭了。 (陈永娣.浅谈英语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A].枣 庄学院学报.2008)
青 衣
●全可译因素:标题、作者姓名 ●不可译因素:fainter, dimmer, stiller三个词都以 |ә|音结尾,表达了一种单调的模模糊糊的象征着 机械渐进过程的东西,汉语中实难从声音方面描 摹出来,因此|ә|不可译。 ●小半可译因素:“now night" 中的"now"用得十分 机智,它可以指“现在”,也可以表示一种突然 发现的心情,一种结论性的东西,或是一种感叹 式的东西。上面一行拖得很长,一个过程在缓慢 单调中进行,而”now"一出,似乎一切戛然而止, 上下衔接,天衣无缝。所以要把其含义全译出或 大半译出是不可能的,只能译出一小部 青
3、音译法
诗歌的可译与不可译新解
第19卷第1期2006年1月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JOURNAL OF N I N G BO UN I V ERSI TY (L I B ERAL ARTS E D I TI O N ) Vol .19No .1Jan . 2006诗歌的可译与不可译新解钱志富(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摘要:文章从意境论出发论述了诗歌作品的可译与不可译。
认为诗歌意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文学意境和音乐意境。
诗歌中的文学意境是可译的,而音乐意境则是不可译的。
关键词:诗歌;文学意境;音乐意境;可译性;不可译性中图分类号:I 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24(2006)01-0041-07 收稿日期:2004-06-16 作者简介:钱志富,男,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博士。
诗歌究竟可译不可译,诗歌究竟应该怎样译,这是翻译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
当然也是翻译界必须正视和想办法解决的最大的理论问题。
本文准备从意境理论出发主要阐述以下三个问题,即:(一)诗歌是可译的,因为诗歌是文学的一种,诗歌的文学意境可译;(二)诗歌又是不可译的,因为诗歌有音乐意境,诗歌的音乐意境具有抗译性、抗转换性;(三)翻译家在翻译实践中可大胆进行诗歌文学意境的翻译,针对诗歌的音乐意境,翻译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进行处理,既可以讲求译作与原作的相似性,形似说也罢,神似说也吧,可以尽情发挥,也可以完全抛开形似说、神似说,重铸音乐意境,只要他译出来的是一首诗就行了。
一、诗歌的可译性诗歌无论怎样说也是文学的一种,具有文学意境,这是无容辩驳的事实,无论多么艰深和艰涩的诗歌总可以有自己的一种或多种译本。
例如,西方现代主义的诗歌很难读,也很难懂,然而经过数代诗歌翻译家的努力,我们已经有了不少较好的译本。
从西方象征主义、意象派到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各种流派的诗歌作品都有了较好的译本。
而且有的译本给我们的审美快感较之原作也并不算差。
论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论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饶卫民【摘要】文章通过分析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探讨了诗歌可译与不可译的关系,指出在二者具有相对性的前提下,译者应不断丰富诗歌翻译的方法和策略,降低不可译性,更好地进行诗歌翻译。
%The thesis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latability and untranslatability of poet- ry through analysis the two types of factors influences the poetry translating. Also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relativity is the key of the question. So with the translatability and untranslatability in mind, the translators should enrich methods and strategies in poetry translating in order to get the ideal result.【期刊名称】《安顺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14)006【总页数】3页(P27-29)【关键词】诗歌翻译;可译性;不可译性【作者】饶卫民【作者单位】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诗歌翻译是常见的文学翻译类别之一,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也一直是译界讨论的热点话题。
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剖析诗歌翻译的可译性因素与不可译性因素入手,对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进行探讨,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诗歌翻译提供适当的策略和支持。
翻译理论认为诗歌作品可以翻译,具有可译性的原因主要有:人类不同民族的生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共通之处,于是不同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交流具备了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就成为了可译性的基础。
从文化可译性角度分析诗歌可译性
从文化可译性角度分析诗歌可译性【摘要】原本是可用另一种语言翻译出来的。
对可译性的论证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文化的民族性给可译性带来了一定的限制,但是文化的普同性、开放性和时代性却从另一角度说明了文化的可译性。
【关键词】可译性;文化;诗歌;文本可译性认为原本(包括他的问题和风格)是可用另一种语言翻译出来的。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众所周知,文化的民族性给可译性带来了一定的限制,但是文化的普同性、开放性和时代性却从另一角度说明了文化的可译性。
1、可译性及相关概念的定义《译学辞典》为可译性提供了几个定义。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相对,认为原本(包括他的问题和风格)是可用另一种语言翻译出来的。
因语言形式和文化不同是可译性受到局限。
表现在两方面:1、语言的不可译性;2、文化的不可译性。
这是由文化差异和文化缺失造成的。
可译性的限度是相对的。
在翻译中所产生的许多与文化相关的问题及译论的文化转向使学界对可译性有了新的认识。
刘传注在《可译性问题的语言功能观》一文中指出可译性问题又可译性、相对不可译性和绝对不可译性之说。
作者认为,语言的认识表达功能表达决定了语言之间的总体可译性。
王以铸通过对杜甫《月夜》的分析,认为诗歌的神韵在很大程度上有机的溶化在诗人写诗时用的语言之中不易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英译者路易.艾黎(rewi alley)对《月夜》英译为例。
在译评中王以铸承认英译者的“译文无疑是高水平的”,但是他根据自己对该诗的理解,指出译者在“信”的方面没有充分的传达“独”字,“云鬓”作为头发的同义语在汉语中不仅指其黑,而更多地指其密,所以black hair概括不了云鬓的全部含义,“香雾”一词不是说雾有香味,而是暗示头发有香味等等。
2、文化之可译问题的提出周志培在《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一书中对“文化翻译”这个术语提出了质疑,探讨了文化能不能翻译。
他写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诗歌的可译性
浅谈诗歌的可译性摘要: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由于它在形式上有一定的特殊性,加上各国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在诗歌翻译这一领域可译与不可译的争论始终存在着。
笔者认为,诗歌并不是完全不能被翻译的。
本文就诗歌中存在的可译性因素及翻译诗歌的方法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诗歌;翻译;方法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220-01诗歌是一种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形式,是一种抒情言志的的文学体裁。
它不仅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肩负着一个与众不同的文学任务——即用高度凝练的语言传达给读者们一种高于一般生活的文学精神。
所以,诗歌的语言,一般都被要求为精练、有节奏、有韵律,分行排列。
那么同样,诗歌的翻译过程同样要求以近乎完美的艺术形式充分传达原作者原作品的思想感情。
古往今来,各国诗人在诗坛上都创作过许多出色的作品。
中国杰出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等自不待言,外国的如英国诗人拜伦、雪莱;法国诗人雨果、波特莱尔;德国诗人歌德、海涅;俄国诗人普希金、莱蒙托夫等等。
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语言能力,结合各自国家的语言特色,并揉进自身所属国家的本土文化,创造出了许多杰出的诗作。
但由于对语言的认知程度有限,各国读者们接触到他国诗歌的途径大多是通过译作。
这时便会产生一个问题,由于诗歌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学体裁,译者到底应该用怎样的方式翻译才算完美呢?诗歌的翻译并非易事,它不仅要求译文能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而且需要尽量符合原文的“音美、意美、形美”。
但由于诗歌在形式上的特殊性以及各国语言文化的差异等等因素,很多学者主观上认为诗歌是不可译的。
英国诗人鲍斯威尔(j boswell)就认为:“译诗只能是拙劣的模仿。
”我国的著名散文家、诗人、翻译家周作人说:“诗是不可译的,只有原本是一首诗,其他的任何译文都是私塾老师讲《唐诗》的解释罢了。
”著名翻译家王以铸在《论诗之不可译》中这样说过:“我认为诗这东西不能译,理由很简单,诗歌的神韵,意境,或者说得通俗点,它的味道,即诗之所以为诗,在很大程度上有机地融化在诗人写诗时的语言之中,这是无法通过另一种语言(方言)来表达的。
诗歌翻译的不可译性
诗歌翻译的不可译性作者:康煜旻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11期摘要:古今中外,致力于诗歌翻译的译者不在少数,但是正如英国诗人雪莱所言:“译诗是徒劳的,把一个诗人的创作从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犹如把一朵紫罗兰投入坩埚,企图由此探索它的色泽和香味的构造原理,其为不智也。
”关键词:诗歌翻译;形似与神似;不可译性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031-01一、诗歌翻译中的“形”与“神”诗歌是一国文学作品的精髓,不同时期的诗歌反映了当时不同的社会现实与历史文化的变迁。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需要译者尽可能地发挥语言优势,将本国与他国的文化精髓译为交流双方所通晓的文字,彼此互通有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然而,诗歌创作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同时也掺杂了诗人在特定时期的个人情感和特定的价值观。
因此,诗歌翻译具有一定的难度。
在诗歌翻译中,我们既要重视译作同原作的形似,也要注重它们之间的神似。
形、神结合才是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
二、诗歌翻译的不可译性众所周知,英语属印欧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
然而,语系的不同决定了两种语言在语音系统、文字结构和修辞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使我们无法从这两种不同的语言中找到彼此的对等语。
因此,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由于无法将原语翻译成译入语而造成的一定程度上意义的损失,称为“不可译性”。
这种不可译性在诗歌翻译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具体而言,诗歌翻译的“不可译”存在于下述几种情况:(一)典故不可译典故是一国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唐朝诗人李商隐的《锦瑟》就大量应用了典故。
如文: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是李商隐的晚年回忆之作,诗意朦胧,却为后人所传颂。
此诗看似咏物,实则借物咏情。
诗人运用了典故(庄周梦蝶)、比兴(珠、玉)、象征(蝴蝶、杜鹃)的手法,创造出明朗清丽、幽婉哀怆的艺术意境。
诗歌翻译技巧简析
诗歌翻译的难点 • 意境。意境本身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形态, 但这种抽象的形态,却能够表达出诗歌的 本质甚至灵魂。 • 诗歌的形式。准确的说,诗歌的形式包括 其内部的韵律以及外部的形式,韵律就像 是诗歌的声音,是诗歌的音乐特征;而外 部形式就像是诗歌的外衣,是诗歌区别于 其他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 • 文化因素。诗歌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 而且是一种跨文化的行为。
例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Departure from the empire town at dawn 早辞白帝彩云间, bidding the town farewell when morning clouds hang low, 千里江陵一日还, a long trip through canyons I made in a mere day 两岸猿声啼不住, monkey cries were heard on either bank all through the day 轻舟已过万重山。 While the boat passed by mountains in a low
语言游戏很难英汉互译。
例如威廉·华兹华斯的《孤独的割麦人》的一个 片段 no nightingale did ever chant 没有夜莺能够唱出 More welcome notes to weary bands 更美的曲调来欢迎结对商 Of revelers in some shady haunt, 疲倦了,到一个阴凉的去处 Among Arabian sands; 就在阿拉伯沙漠的中央 A voice so thrilling ne’er was heard 杜鹃鸟在春天叫得多动人 In spring-time from the Cuckoo-bird, 也没有这样子荡人心魂 Breaking the silences of the seas 尽管他惊破了远海的静悄 Among the farthest Hebrides 响彻了赫伯里底斯群岛
谈中文诗歌的英译的不可译性——以《江雪》的英译为例
译文二 : F i s h i n g i n S n o w L i u Z o n g y u a n
F r o m h i l l t o h i l l n o b i r d i n l f i g h t . F r o m p a t h t o p a t h n o ma n i n s i g h t . A l o n e l y i f s h e r ma n a l f o a t . I s i f s h i n g s n o w i n l o n e l y b o a t .
高境界。 下面 以《 江雪 》 的英 译 为 例 , 分别从 “ 信, 达, 雅” 三 个 方 面 进 行 阐述 , 说 明诗 的不 可译 性 , 以 及 不 同 思 维 方 式 对 译 者 理 解
比较 随意 。 即便 许 渊 冲 先 生 的译 本 已经 是 很 高境 界 了 , 但 还是 很难 和原 诗 的 汉语 语 言 “ 特质” 和“ 表现” 相 媲美 , 因为 这 种 “ 特 质” 和“ 表现” 很 难 翻 译 成 英语 。 从“ 雅” 而言, 要 求 译 文 有 原 文 的 文 学 或 艺 术 美 感 和 意 境, 就像 美 国翻译 理论 家尤金 ・ 奈达 提 出 的翻译标 准 之一 : 读 者 反 应 类 似 。( 前几点 翻译理 论包 括 : 译文要 “ 达意 ” 、 “ 传 神” 和“ 语 言 顺 畅 自然 ” 。) 对 于翻译 人 员来说 , “ 雅” 是 可 望 而 不 可 即 的 汉 字 是 音 形 义 的统 一 体 , 就它 的 “ 方 块 形” 来 说. 注定汉 语 文艺 美 学有 追 求 “ 建筑 美 ” 的可 能 , “ 竖写、 横
“ ro f m” , “ h i l l ” 对“ p a t h” , “ b i r d ” 对“ ma l” r , “ l f i g h t ”对 “ s i g h t ” , 押 韵 a a b b 韵 , 音域 和谐 , 重读音节和非重 读音节分 布整齐 , 读 起 来 朗 朗上 口。 而译文一 , 在对仗 、 押韵 、 轻 重 音 节 分 布 等 方面 显 得
从可译性和不可译性角度看中国古诗词的英译
从可译性和不可译性角度看中国古诗词的英译作者:丁媛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2期摘要: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不是泛指两种语言之间能否相互传译的问题,而是译文确切性的程度问题。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一个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概念,它们虽对立却统一,因为它们同时存在于一个文本,都体现着语言的基本功能,并且一直在变化发展着。
本文从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古诗词英译过程中由于语言差异,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造成的障碍。
认为不可译性通过再创造可以转化为可译性。
关键词:可译性;不可译性;古诗词;翻译作者简介:丁媛(1983-),;女,西安人,助教,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在读,专业: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外语系,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I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2-0123-01一、翻译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卡尔·威廉·冯·洪堡在对语言本质特性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以一种辩证的观点对翻译问题进行了阐述。
他将语言视为两个方面的统一:既将语言视为一个系统,同时又将语言视为一个具体操作过程,即语言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根据这种语言观,他提出了著名的语言的不可译性和可译性的二元理论。
洪堡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出发,将语言与世界观相联系。
正是由于不同民族所具有的形态各异的世界观,才造成各种语言之间的实质性差异,而这种语言的实质性差异又导致不同语言之间的不可译性,即人类语言之间是没有共性的,这是支配人类语言的法则。
因此,原作与译作之间自然不会存在可能进行翻译的融合关系,两者之间必定存在本质的区别。
我们可以看出不可译性是洪堡将语言系统视为交际的符号工具而得出的结论,是以一种相对的观点得出的结论。
与此同时,他也注意到具体言语中静止的和动态的因素的相互作用,语言之间既有个性也有共性,因此所有语言又都是可译的。
探究诗歌翻译的可行性和不可译性
教育知识观点探究诗歌翻译的可行性和不可译性何鹏诗歌是文学体裁中重要的一种,它是形式和内容高度融合的一种文学样式。
诗人通过精妙地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是文学体裁中最凝练的一种。
对诗歌的翻译,文学界一直存在可译和不可译两种声音,笔者以为两者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不存在矛盾和冲突,随着世界文化的不断发展和融合,诗歌翻译形式、内容以及理论也在不断的丰富发展,并为翻译界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1 诗歌翻译的可行性《毛诗-大序》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
无论是唐诗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典诗歌,还是希腊萨福《给所爱》、埃利蒂斯《夏天的躯体》、罗马维吉尔《牧歌》、英国莎士比亚《既然是铁石、大地、无边的海洋》为代表的西方诗歌,诗歌在传情言志的功能性语言表达上都是一致的,因此,客观上来讲,作为一种文学样式,诗歌的翻译是可以跨域国界和文化,使作者与不同区域的读者产生情感上共鸣的。
乔治·穆南(George Mounin)是法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西方翻译理论家,其翻译思想在法国乃至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具有重大影响,被视为“法国翻译语言学理论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
他的代表作《翻译的理论问题》以翻译为研究对象,将翻译纳入到科学研究的范畴,并被法国教育界和学术界认可,为翻译研究登入科学研究的大雅之堂打开了通道。
他认为:(1)翻译是可行的,但存在着一定限度。
(2)翻译的可以性存在于其限度之中,而其限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从理论上说明了译本不断更新的必要性,也从实践上向我们更大限度地接近原文,追求译文质量的不断提高提出了客观的要求。
按着乔治·穆南对翻译工作的阐述,诗歌翻译的可行性同样是存在的,只要在“限度中”,诗歌翻译就可以追求在“形、意、韵”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文,并且没有止境。
在诗歌翻译过程中,“韵律”翻译既是关键点,也是难点。
没有韵律的诗歌是苍白的,与其他文学样式翻译不同,诗歌翻译不仅讲究内容的一致,更关注诗韵步调的统一,传统的硬译往往不能准确传递原作的精神内涵。
从巴斯内特的种子翻译理论看诗歌的可译性
2018年40期总第428期翻译研究ENGLISH ON CAMPUS从巴斯内特的种子翻译理论看诗歌的可译性文/李丹【摘要】诗歌翻译界对于诗歌可译性的争论旷日持久。
弗罗斯特坚持:“诗者,译之所失也。
”巴斯内特就此提出了反对意见,她认为译者的任务并非忠实地表现原诗的语言和形式,而是寻找原诗中充满生命力的种子,进而移植到译语语言系统中。
本文主要通过阅读文献探讨了巴斯内特所说的种子的内涵以及译者如何才能成功移植。
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成功翻译佐证了巴斯内特种子移植的可行性,诗者,非译之所失也,恰恰相反,乃译之所得也。
【关键词】诗歌翻译;巴斯内特;种子移植;庞德【作者简介】李丹(1990.09-),女,山西太原人,太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一、诗歌可译性之争论诗歌到底可不可译?诗歌翻译界就此问题的争论旷日持久,但时至今日,仍无定论。
以美国诗人罗斯特·弗罗斯特为代表的一方认为:“诗者,译之所失也。
” 因为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译者不仅需要翻译诗歌的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对诗歌所包含的文学性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的传递。
往往在诗歌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以及文化的不同,译者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语言表达形式来传达原诗的神韵。
此外,Holmes认为,诗歌本身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特点,读者阅读诗歌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
诗歌本身的模糊性使不同文化的读者对相同的表达或意象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很难准确传达原诗的意境。
而且,诗歌有着极其丰富的韵律,韵律也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点,但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发音体系,也有着不同的语音特征,在诗歌翻译中制造对等的音韵效果也是译者面临的一大难题。
然而,我们又如何解释历史上众多成功的诗歌翻译。
英国著名诗人 Shelly认为:“把诗歌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犹如将一朵紫罗兰投入坩埚,从而试图辨识它的颜色和香味一样,是极其不明智的。
诗歌的可译性
诗歌的可译性作者:邓丽君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31期摘要: 本文概要介绍了美国阐释学家赫斯的理论,并以唐代诗人李商隐作品《锦瑟》的阐释和翻译为例,论证了赫斯理论中含义和意义概念对于诗歌翻译的指导性意义。
在这一理论的关照下,我们对长期以来由于诗歌自身的朦胧性和模糊性引起的翻译上的争论得到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 可译性含义意义《锦瑟》诗歌翻译一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阐释过程,无论是首先理解原文文本还是最终以译入语再现,实质都是译者通过有限的阐释来接受信息和再现信息的完整的阐释循环的过程。
二十世纪阐释学派代表人物伽达默尔一反传统阐释学努力把握作者和文本原意的客观主义精神,宣称作者“本意”是不存在的。
文本创造出来后,就是脱离了其作者的独立的存在。
阐释者的任务是探究文本而非寻求作者的认同。
在这一理论的关照下,追寻作者本意的努力是徒劳无益的。
而翻译作为一种阐释行为无疑具有最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和不可能性。
译者无法诠释和再现作者的思想情感,译本反映的是译者自己理解和感受的文本世界,而非作者笔下的世界。
这无疑给翻译这样一个明晰的阐释过程蒙上了一层迷雾,也对译者的工作提出了质疑:译本是不是真的做到了忠实原作?译本到底可不可译?诗歌因为其自身特有的模糊性和朦胧性以及对特定语言形式的依赖,在伽达默尔诠释学理论的关照下,诗歌翻译就具有更加明显的不确定和不可能性。
诗歌作为一国语言文字的精品,往往韵律和谐、富于乐感、锤词炼句、旨意深远,集中体现了特定民族语言文字的美妙和魅力。
雪莱说:“诗唤醒和拓展人的心灵,它使它能够容纳成千种未曾领略过的思想组合。
诗揭去罩在世界隐秘世界之上的面纱,它使熟悉的事物变得仿佛并不熟悉。
”(1967:10-19)诗歌是诗人心灵的自白,具有朦胧性和多义性,是无法诠释和翻译的。
同时,由于诗歌独特魅力植根于特定语言文字形式的土壤之中,许多人认为离开了这种特定的母体土壤,以另一种语言形式再现的诗歌必然失去其原有的魅力和朦胧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翻译理论多面开花,百家争鸣。黄杲忻在他的 《坎特伯雷故事》的序中就他翻译的理念说:现 代汉语中,节奏以“顿”为单位,一个顿大多由 两三个汉字组成,与英语中由两三个音节构成的 音步在长度上和容量上大致相当。因此可以要求 在“以顿代步”及复制原作的韵式的同时,适当 掌握诗行中的字数,使之于原作中的音节数相应, 从而译诗的格律在书面上突现出来,把“以顿代 步”再往前推进一步,不仅使顿数于音节对应, 而且兼顾字数。 • 另外还有多元互补论、许渊冲的三美论竞赛论等 等。
第三阶段(1949-1966)
• 这17年外国文学翻译在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 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 成熟主要指两个特点: 1,这个阶段出版的翻译诗歌的高质量和多数量。 2,有了成熟的翻译理论。不论是在内容还是在 形式上,有了成熟的 “音顿”理论,以卞之琳为代表。
第四阶段,文革以后。
• 文革结束随着改革开放,英文诗歌翻译这个事业 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阶段。这个阶段有四个显著 的特点。 • 1,译诗的选择丰富多样。之前的译诗大都局限于 拜伦、雪莱、济慈等一些大诗人,而对其他诗人 关注不多; • 2,在这个阶段,翻译已经开始上升为一个学科, 一门艺术,诗歌翻译在中国文学翻译界赢得了越 来越高的地位。可以从杂志书刊上出版发表的各 种学术论文上得到见证; • 3,诗歌翻译一般都是在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 他们都认为,诗这种东西是不能译的。理由很简 单:诗歌的神韵、意境,或说的通俗些,它的味 道,即诗歌之所以为诗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有 机地融化在诗人写诗时使用的语言之中,这是无 法通过另一种语言来表达的。构成诗歌的原料是 文字。诗是表现得最集中,最精练的文字,诗之 所以为诗正是通过它的文字。即使译者准确无误 第体会了诗人的意思并且把它充分地表达出来, 就是说,一切都明了,但读者并不能因此而得到 读原诗时的得到的享受。
• 一、英语诗歌翻译的历史
二、诗歌的不可译性 三、诗歌的可译性
一、英语诗歌翻译的历史
• 英国诗歌自19世纪后半叶才开始被介绍到 中国。这一百多年的英文诗歌翻译历史可 以被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864-1917) 第二阶段(1917-1949) 第三阶段(1949-1966) 第四阶段,文革以后。
第一阶段(1864-1917)
• 严复很可能最早把英文诗歌翻译成中文的中国人。在 他的《天演论》,他翻译了丁尼生的长诗《尤利西斯》的 一部分以及蒲伯的《人道论》。他用韵文的形式来翻译原 诗。他的译作精致典雅,韵律和谐,这和传统的中文诗歌 相一致。因此在当时很受欢迎。虽然他只是在接受西方思 想和文化的时候,轻轻地碰了一下诗歌翻译,但是他的几 首译诗对那时的文化圈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激起了人们把 英文诗歌翻译成中文的兴趣。 • 在这一阶段,在诗歌翻译成就比较大的包括:辜鸿明, 马均武,苏曼殊,胡适,梁启超等等。
二、诗歌的不可译性
• • • • • 诗不可译论者认为诗是情趣和意像的统一体,原诗是不 可译的,因为原诗的情趣内容不能用另一种语言形式来表 达。 金岳霖就说,诗歌几乎是不可译的。 周作人不但坚持说诗歌是不可译的,还讥笑任何译诗都像 是对教师对原诗的解释。 朱光潜也认为:凡诗都不可译为散文,也不可译为外国文, 因为诗中音义俱重,意可译而而音不可译。 国外的学者和诗人也有很多持相同观点。1887雪莱在他 的论文《诗辩》(1821)中说:“诗人的语言牵涉着声音 中某种一致与和谐的重现。倘若没有这种一致与和谐的重 现,诗也就不成其为诗了。从诗所起的传达作用来说,这 种一致与和谐重现之重要,不亚于词语本身,……因此, 翻译诗歌是白费力气。”
•
这时,已经不再模仿传统的中文古典诗歌去翻译英语诗 歌。在强调运用中文诗歌规则和形式的同时,也注意保持 原作和译作的一致性,以保留原作的魅力。 • 这个阶段在实践方面最大的成就莫过于朱生豪(1912- 1944),他以一人毕九年之力翻译了31部半莎士比亚的 诗剧,他的译本至今还被奉为经典。 • 在这个阶段很多诗人和翻译家提出了很多翻译理论,对翻 译理论建设的重视大大加强。其中,最重要的是闻一 多。 闻一多(1899-1946)在他的《诗的格律》提出了 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并在此基础上,提 出《音尺》理论,即后来的“音顿”。而孙大雨在他的诗 歌翻译中,一直忠实地实践着这个理论。
那时有翻译诗歌有三种明显的不同的方式,一是苏曼殊用传统的五言 体翻译,二是马均武用七言诗翻译,三是胡适用散文体的逐词逐句翻 译。 • 苏曼殊(1884-1981),他的成就斐然。他翻译的拜伦诗集有巨大 的影响,特别是对当时的年轻人。他还翻译了雪莱的一些诗歌。他的 译诗用词典雅,音步和谐,读起来就像中国的古典诗歌。
英语格律诗歌的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08本3第07组
引语:
• 英语格律诗翻译在中国已经有一百多年的 历史,期间,很多人把大量的英语诗歌介 绍给国内读者,并在此基础上升华出相应 的理论,并从多个角度不断使之成熟、丰 富。 • 今天我们主要从这些不同的理论主张入手, 探讨诗歌的可译性和不可译。
主要内容:
第二阶段(1917-1949)
• 在这个阶段,人们更多地关注早期的英语诗歌。译者已 经不像过去那样只是单纯地翻译诗作品,而是更多地介绍 诗人的生平、思想、艺术主张等方面全面地翻译。 • 这段时期的主要代表有郭沫若,闻一多,朱生豪,梁遇春, 朱湘,梁宗岱,周煦良,徐志摩,刘半农,孙大雨,梁实 秋,成仿吾以及杨周翰等。除了重译以前翻译过的诗歌外, 很多其他像莎士比亚、弥而顿、济慈、白郎宁夫妇,布莱 克等诗人的作品也逐渐被翻译过来。其中,无论在数量还 是成就上,莎士比亚作品翻译上取得的成就最大。
•
• 马均武(1882-1919)第一个翻译出完整的《希腊颂》。他的译诗 充满了悲怆和愤怒,赢得了当时批评界一致的广泛的称赞和赞扬。 • 胡适(1891-1962)是用白话文翻译诗歌中国第一人。他认为,马 均武的《希腊颂》有错译之处,而苏曼殊的译文晦涩难懂。 这个阶段只是个人在兴趣或政治需要的基础上零散地翻译了诗人的作 品,诗人局限于拜伦和雪莱等几位与传统斗争的诗人的有限的几首作 品上。而且也只是局限于这些诗歌的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