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与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

合集下载

《三峡》历年中考阅读试题集锦(包括对比阅读)(2021年整理精品文档)

《三峡》历年中考阅读试题集锦(包括对比阅读)(2021年整理精品文档)

《三峡》历年中考阅读试题集锦(包括对比阅读)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三峡》历年中考阅读试题集锦(包括对比阅读))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三峡》历年中考阅读试题集锦(包括对比阅读)的全部内容。

《三峡》历年中考阅读试题集锦一、阅读《三峡》,完成7—10题。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沿溯阻绝溯:___ _____(2)属引凄异属:__ ______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_____ ___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_____ ___ 9。

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

(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l~15题。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①略无阙处阙:②虽乘奔御风奔:1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4.下列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

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

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完成26——29题。

(14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

大雪三天,湖中的人和鸟声都消失了。

那天晚上,我准备好小船、毛衣和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空、云、山和水都一片白茫茫。

湖上只有一条长堤、一个湖心亭和我的小船和两三个人的影子。

乙.那晚,天空放晴,林间月光明亮,可以数毫发。

于是我放弃了小船,步行沿着湖边,拿着拐杖。

经过雷峰、南屏,到惠因涧洗了脚,进入灵石坞,沿着支径上风篁岭,休息在龙井亭,喝了泉水。

在普宁寺和寿圣院,我走过了十五个佛寺,都是寂静的,没有人声。

路边的房屋,灯火闪烁,草木茂盛,流水激荡,几乎不像人间的景象。

走了两个时辰,才到达朝音堂,拜访了辨才先生,第二天才回去。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注]霁:雨过天晴。

参廖、辨才:人名。

并湖:沿湖。

雷峰、南屏、灵石坞:山名。

普宁、寿圣院:寺名。

惠因涧:山涧名。

殆:大概。

2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湖中人鸟声俱绝(鸟声和人声都消失了)2)上下一白(一片白茫茫)3)濯足于惠因涧(在惠因涧洗了脚)4)谒辨才于朝音堂(拜访辨才先生在朝音堂)27.下列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余:余住西湖/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与:天与云与山与水/选贤与能C.于:憩于龙井亭/出没于鲸波万仞中D.乃:明日乃还/见渔人,乃大惊答案:C2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我划着小船,穿着毛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2)那晚,天空放晴,林间月光明亮,可以看得清楚。

29.甲乙两文中,“大雪三日”“天宇开霁”表明游览时间都在晚上,“湖中人鸟声俱绝”“十五个佛寺,皆寂不闻人声”直接表明环境都很幽静。

(4分)二)比较阅读:湖心亭看雪、初至西湖记甲】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

大雪三天,湖中的人和鸟声都消失了。

那天晚上,我准备好小船、毛衣和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空、云、山和水都一片白茫茫。

《三峡》《湖心亭看雪》《登泰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峡》《湖心亭看雪》《登泰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峡》《湖心亭看雪》《登泰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三峡》《湖心亭看雪》《登泰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湖心亭看雪》阅读试题及答案两篇原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阅读试题一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一童子烧酒炉正沸A.一童子/烧酒炉正沸B.一童子烧/酒炉正沸C.一童子烧酒/炉正沸D.一童子烧酒炉/正沸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是(2)客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分)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译文:4.这篇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痴人“痴”在何处?请分别概括。

(4分)参考答案:1.C(2分)2.(1)这(1分)(2)客居(1分)3.我痛饮(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P道别。

(2分)4.奇景“奇”在:万籁俱寂;天地一色;万物渺小。

(2分)痴人“痴”在:不顾天寒地冻,独往赏雪,醉心于雪景,闲情雅趣异于常人。

阅读试题二1.《湖心亭看雪》全文,选自《_________》,作者是明末清初的_________。

2、作者说“独往湖心亭看雪”,结合整篇文章,一个“独”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写雪景的语句有哪些?采用什么表现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用舟子的话收束全文,有何用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精选四篇(含答案)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精选四篇(含答案)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精选四篇班级: 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3 题。

(9 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① ,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②梦中初遇洛神③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④,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

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西湖》)[ 注 ]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

②东阿王:曹植。

③洛神:洛水的女神。

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

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 分 )(1)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_.(2)从武林门而西: _____________.(3)即棹小舟入湖: ______________.(4)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 分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三峡》课内外对比阅读附答案

《三峡》课内外对比阅读附答案

《三峡》课内外对比阅读附答案《三峡》这篇文言文是初中生必背的古文,下面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三峡》课内外对比阅读附答案,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三峡》课内外对比阅读附答案【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乙】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心亭看雪》)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①虽乘奔御风()②其间千二百里()③是日更定()④湖中人鸟声俱绝()2、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良多趣味此皆良实B、飞漱其间又何间焉C、余拏一小舟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D、上下一白长烟一空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

4、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第①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高。

B、甲文第③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

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5、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①即使②代词,那③代词,这④都2、D3、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三峡对比阅读及答案全

三峡对比阅读及答案全

三峡对比阅读及答案2(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节选(乙)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

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

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1.解释加点的词语。

沿溯阻绝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2.翻译下面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3.用原文句子填空。

甲文中第一段描写三峡夏季的景色,侧面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以船行之快烘托水流之急。

乙文选段说明的对象是人滩,说明其得名的原因的句子是,介绍人滩得名原因的句子是“”。

4.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高地厚华夏情。

5.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

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

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的异同。

(一)参考答案:译文:江水又向东流,经过狼尾滩,又经过人滩。

袁山松(晋朝著名文人)说:“这两个岸滩相距二里远。

人滩,江水非常湍急。

江的南岸有许多青色的大石,夏天被水淹没冬天露出来,这些石头,有好几十步远,都是人脸的形状,有的大有的小;那些纹络清晰的,头发胡子都能分辨出来:因此叫做“人滩”。

1.阻断,隔断;有的2.(1)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长风,也不认为有那样快。

(2)有好几十步远,都是人脸的形状。

3.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

4.山险水急三峡景;5.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附答案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附答案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乌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太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念无与为乐者念:(2)湖中人鸟声俱绝绝:(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4)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22.翻译画线句子。

(4分)(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3.下面两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2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4.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表。

(3分)选文时间景情甲文(1) 月景闲情乙文更定(2) (3)答案:21.(1)考虑、想到(2)完全没有了(3)尽力(4)于是,就22.(1)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2)他们很高兴的说,湖上怎么还有这么痴迷的人呢。

(4分。

每小题2分)23.(1)空明清丽疏影摇曳似真似幻(2)冰花弥漫水天一色(2分)24.⑴夜(晚上、夜晚) ⑵雪景 (3)痴情【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精选四篇(含答案)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精选四篇(含答案)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精选四篇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3题。

(9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①,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②梦中初遇洛神③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④,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

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西湖》)[注] 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

②东阿王:曹植。

③洛神:洛水的女神。

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

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上下一.白:_____________(2)从武林门而西.:_____________(3)即.棹小舟入湖:______________(4)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三峡对比阅读及答案

三峡对比阅读及答案

2019年4月23日初中语文试卷一、文言文阅读(共10题;共172分)1. ( 20分) (2012•沈阳)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选自《三峡》)【乙】六里,渡一溪,颇大。

又南,有峰东环而下。

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①,独高垂,如匹练界②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③之下流④也。

……从其后西二里,蹑⑤峻凌崖。

其崖高穹⑥溪上,与对崖骈⑦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

(选自《游大理日记》)【注释】①派:量词。

②界:隔断。

③清碧:溪水名。

④下流:河流的下游。

⑤蹑:踩、踏。

⑥穹:隆起。

⑦骈:并列。

(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隐天蔽日:________②或王命急宣:________③有峰东环而下:________(2)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 渡一溪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B. 即清碧之下流也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谚》)C. 与对崖骈突如门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D. 上耸下削上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5)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

(原文语句回答)2. ( 17分) 比较阅读,回答相关问题【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湖心亭看雪》《登泰山记》阅读答案-2021年中考文言文真题

《三峡》《湖心亭看雪》《登泰山记》阅读答案-2021年中考文言文真题

《三峡》《湖心亭看雪》《登泰山记》阅读答案-2021年中考文言文真题(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三峡》《湖心亭看雪》《登泰山记》阅读答案-2021年中考文言文真题【甲】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观潮》《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

《三峡》《观潮》《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

《三峡》《观潮》《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节选(乙)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

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

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1.解释加点的词语。

沿溯阻.绝.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2.翻译下面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3.用原文句子填空。

甲文中第一段描写三峡夏季的景色,侧面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以船行之快烘托水流之急。

乙文选段说明的对象是人滩,说明其得名的原因的句子是,介绍人滩得名原因的句子是“”。

4.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高地厚华夏情。

5.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

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

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的异同。

乙文译文:江水又向东流,经过狼尾滩,又经过人滩。

袁山松(晋朝著名文人)说:“这两个岸滩相距二里远。

人滩,江水非常湍急。

江的南岸有许多青色的大石,夏天被水淹没冬天露出来,这些石头,有好几十步远,都是人脸的形状,有的大有的小;那些纹络清晰的,头发胡子都能分辨出来:因此叫做“人滩”。

1.阻断,隔断;有的2.(1)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长风,也不认为有那样快。

(2)有好几十步远,都是人脸的形状。

3.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

4.山险水急三峡景;5.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

《三峡》课内外对比阅读附答案

《三峡》课内外对比阅读附答案

《三峡》课内外对比阅读附答案《三峡》这篇文言文是初中生必背的古文,下面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三峡》课内外对比阅读附答案,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三峡》课内外对比阅读附答案【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乙】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心亭看雪》)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①虽乘奔御风()②其间千二百里()③是日更定()④湖中人鸟声俱绝()2、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良多趣味此皆良实B、飞漱其间又何间焉C、余拏一小舟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D、上下一白长烟一空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

4、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第①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高。

B、甲文第③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

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5、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①即使②代词,那③代词,这④都2、D3、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三峡》课内外对比阅读附答案

《三峡》课内外对比阅读附答案

《三峡》课内外对比阅读附答案【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此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此间,清荣峻茂,很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乙】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心亭看雪》)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意。

①虽乘奔御风()②此间千二百里()③是日更定()④湖中人鸟声俱绝()2、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很多趣味此皆良实B、飞漱此间又何间焉C、余拏一小舟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D、上下一白长烟一空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

4、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第①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述的法子,表现山远山高。

B、甲文第③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彻,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蕃庑”,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炼的特色。

C、甲文布局奇妙,先后照顾。

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奇妙照顾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清幽、空阔,也暗示作者的“痴”。

5、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甚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述各有甚么作用?[参考答案]1、①即便②代词,那③代词,这④都2、D3、如果不是正午和夜半,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自”“亭午”“曦”三个词翻译准确,可得满分,否则扣分)4、A5、甲文、乙文都是从听觉方面写景的。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附答案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附答案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乌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太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念无与为乐者念:(2)湖中人鸟声俱绝绝:(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4)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22.翻译画线句子。

(4分)(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3.下面两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2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4.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表。

(3分)选文时间景情甲文(1) 月景闲情乙文更定(2) (3)答案:21.(1)考虑、想到(2)完全没有了(3)尽力(4)于是,就22.(1)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2)他们很高兴的说,湖上怎么还有这么痴迷的人呢。

(4分。

每小题2分)23.(1)空明清丽疏影摇曳似真似幻(2)冰花弥漫水天一色(2分)24.⑴夜(晚上、夜晚) ⑵雪景 (3)痴情【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

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

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二)(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完成26——29题。

(14分)甲.崇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衣炉火,独往。

雾凇,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乙.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

出雷峰,度南屏,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

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

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

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注]霁:雨过天晴。

参廖、辨才:人名。

并湖:沿湖。

雷峰、南屏、灵石坞:山名。

普宁、寿圣院:寺名。

惠因涧:山涧名。

殆:大。

26.解释下列中加点的词。

(4分)(1)湖中人鸟声俱绝( ) (2)上下一白( )(3)足于惠因涧( ) (4)谒辨才于朝音堂( )27.下列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余:余住西湖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与:天与云与山与水 / 选贤与能C.于:憩于龙井亭 /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D.乃:明日乃还 / 见渔人,乃大惊2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余挐一小舟,拥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29.甲乙两文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表明游览时间都在晚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接表明环境都很幽寂。

(4分)(二)比较阅读:湖心亭看雪、初至西湖记【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三峡》《湖心亭看雪》《登泰山记》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三峡》《湖心亭看雪》《登泰山记》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三峡》《湖心亭看雪》《登泰山记》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湖心亭看雪》《三峡》《登泰山记》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郦道元《三峡》)【丙】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姚鼐《登泰山记》)注:①摴蒱(chū pú):又作“樗蒲”,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这里指博戏用的“五木”。

五木两头尖,中间广平,立起来很像山峰。

②偻:驼背。

17、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6分)①雾凇沆砀______________②客此_____________③万径人踪灭_____________④略无阙处_ _____________⑤皆云漫_____________⑥须臾_____________18、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9分)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丙】两文都是首先交代时间、地点,然后描绘看到的景物。

《三峡》《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答案

《三峡》《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答案

《三峡》《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答案《三峡》和《湖心亭看雪》是两篇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和情感体验。

尽管两篇作品的主题截然不同,一篇描述了宏伟壮丽的三峡景观,另一篇则写了湖心亭下的冬日雪景,但它们仍然有着一些相似之处。

本文将对这两篇作品进行对比阅读,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感受。

首先,对于两篇作品的主题,可以看出《三峡》着重描绘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文章开头就提到了“东方的终极流觞”,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三峡大坝的宏伟景观,接着又详细描写了三峡的急流和险峻山壁,以及它们所带来的恢弘气势。

而在《湖心亭看雪》中,作者则以她心底的感叹作为开篇,从感悟雪景美丽之中表达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通过对雪的形态、颜色、声音和触感的描绘,作者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安静而祥和的雪天世界,感受大自然给人带来的美妙体验。

其次,无论是《三峡》还是《湖心亭看雪》,作者都注重细节的描写,通过细腻入微的观察和感受,展现出对自然景观的深入理解。

在《三峡》中,作者用“万象更新,时朝时夕,波光浩瀚,万里节奏”等词语,描绘了华丽动人的景色,通过其丰富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而在《湖心亭看雪》中,作者用“无风无声,片片雪花宛如水晶琉璃”,以及“稚嫩的立柱,独立玲珑,如芭蕉遮掩的蝴蝶”,描述了细腻而独特的雪景。

通过对雪的观察和感受,作者展示了她对雪景的独特理解和对大自然的敏感洞察力。

此外,无论是《三峡》还是《湖心亭看雪》,都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情感表达。

在《三峡》中,作者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与自己的内心进行对照,用“世外桃源,乎逍遥乎”,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厌倦。

而在《湖心亭看雪》中,作者则以自然景色为媒介,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表达了她对自然之美的喜悦和对自由自在的向往。

作者从心灵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她对大自然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由的向往之情。

综上所述,虽然《三峡》和《湖心亭看雪》是两篇不同主题的作品,但通过对比阅读可以发现它们都以细腻入微的描写、情感表达为特点。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诗文比较阅读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诗文比较阅读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诗文比较阅读一、《陋室铭》与《爱莲说》比较阅读【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2.【甲】文中“惟吾德馨”的“惟”是什么意思?【乙】文中“惟”的同义词是哪一个?(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3.【甲】文中“吾”指的是谁?【乙】文中“吾”的同义词是哪一个?(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4.请用【乙】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甲】文的文意。

(1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5.从文章的线索来看,【乙】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情感线索来呈现内容,【甲】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立意贯穿始终,两文线索各具特色,但他们仍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围绕作者的主观感受而展开的。

(2分)26、甲文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情操。

乙文表达了作者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洁白的操守和正直品德的生活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与《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
枣阳三中九年级语文备课组【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
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
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
一、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略无:毫无
2、阙:通“缺”,缺口
3、夜分:半夜
4、亭午:正午
5、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6、夏水襄陵:上
7、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
8、不以疾也:快
9、奔:这里指飞奔的马.10、素湍:白色的急流11、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12、绝巘:极高的山峰。

13、飞漱期间:急流冲荡。

.....
14、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15、晴初霜旦:下霜的早晨。

..16、属引凄异:接连不断。

属(zh ǔ):动词,连接。

引:延
长。

..17、是日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18、挐:通“桡”,撑(船)。

19、拥毳衣炉火: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20、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

雾凇,水汽凝成的冰花。

沆砀:白气弥漫的
样子。

21、上下一白:全白。

..22、焉得更有此人:焉得:哪能。

更:还。

...23、余强饮三大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24、
客此:在此地客居。

25、舟子:船夫。

26、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二、辨析一词多义。

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此皆良实 A、良多趣味..焉、飞漱其间又何间B..于地而不足于民拏一小舟荆国有余C、余..空长烟一D、上下一白.. 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

日猿鸣三声A . 大雪三..问其姓氏,是金陵人日更定B . 是..其间千二百里C . 飞溯其间..更有痴似相公者是日更D . 定..( C) 。

3.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巘多生怪柏 A . 人鸟声俱绝绝..而别B .上下一白三大白..有此人湖中焉得更更又痴似相公者C. ..自三峡七百里非亭午夜分D. 自..( A )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A .虽乘奔御风..间千二百里真无马耶其其B. ..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C.虽乘奔御风虽..食之不能尽时春冬之D...三、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1.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7.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接连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8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9.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10.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一片冰花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11.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1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四、课文内容理解。

1、甲乙两文内容异同:《三峡》主要是从山、水两个方面写三
峡的自然景观,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相结合的方法,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表达作者对三峡景色的喜爱和
赞美之情。

而《湖心亭看雪》主要写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写景采用
白描的手法,突出冰花弥漫,水天一色的特点,表达的是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
淡淡的愁绪。

二者感情略有不同,但都表现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甲乙两文语言文字各有特点,《三峡》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

《湖心亭看雪》语言简练自然,不事雕琢。

在写景方式上的不同:甲文写景
采用大笔点染的手法,乙文采用白描手法。

3、甲乙两文内容比较:《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三峡雄奇险拔、清
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作者对三峡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湖心亭看雪》以清新淡雅的笔墨,写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抒发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
淡淡的愁绪。

4、同样写景但甲乙两文材料安排不同:《三峡》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
抓取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湖心亭看雪》作为游记,写景、叙事、抒情结合一体。

叙事是行文的线索,笔墨俭省,交待了作者的游踪。

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景中含情,湖心亭巧遇是叙事,但重在抒情。

5、甲乙两文都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三峡》写猿声和渔者歌属于侧面烘托,
渲染三峡秋季的萧瑟气氛。

《湖心亭看雪》中舟子的话属于侧面烘托,以舟子的俗衬托作者的痴,作用:引用舟子的话包含对“痴”字的称赞,同时以天涯遇知
音的愉悦化解了
心中的淡淡愁绪。

五、简答题。

1、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答:甲文、乙文都是从听觉方面写景的。

甲文画线句描写三峡秋天的凄清,渲染了一种凄异的气氛,使人感到无限的悲凉。

乙文画线句描写出雪后西湖万籁俱寂的景象,使人感到冰天雪地的森然寒意,表现出作者孤寂(或孤傲)的情怀。

2、划出甲、乙两文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写景句子:春冬之景:答: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秋景:哀转久绝。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湖心亭看雪》写景句子:“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作者写景采用白描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