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参考》时间的脚印
《时间的脚印》优秀教案设计(精选7篇)
《时间的脚印》优秀教案设计(精选7篇)《时间的脚印》优秀教案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时间的脚印》优秀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时间的脚印》优秀教案设计篇1目标:1、知识目标:弄清说明的层次、说明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2、能力目标:速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重点:学习说明的层次、语言特色、写法特点难点:①文章较长;②层次关系难以把握设想:运用“巧妙裁剪”法,长文短教,上成让学生充分活动的说读课——即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选点进行说的话动,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学习。
课时:一课时操作:一、导入:①请同学们一起说,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是——《时间的脚印》(板书)②时间有脚印,可见这个标题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根据预习,我们知道时间的脚印,实际上是指——时间的记录,将石头对时间的记录说成是时间的脚印,可见标题还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看来大家预习得很好!二、读课文,整体感知(15分钟)下面我们来读课文。
这篇文章很长,共有31个自然段,我们不能按照通常的方法逐字逐句的出声的读,而应带着问题,快速的默读。
颐抢此俣粒?黄鸾饩鋈?鑫侍猓?1、跳读:贴标题。
我这里有五个小标题,“时间漫谈”、“石头的毁灭与新生”、“石头上的故事”、“读懂记录,造福人类”。
它们分别可以归纳一些段落的内容,请将它们写到这些段落的开头,作为小标题。
如:1-5段讲了生活中的时间与大自然中的时间,可以在第1自然段的旁边贴上小标题“时间漫谈”。
大家照着将其它的标题贴上去。
2、寻读,说过渡。
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说说它们各自承启了哪些内容。
怎么说?这样说:“……”是过渡段,它表明“……”。
如:第5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是过渡段,它表明下面将要介绍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教学方案】时间的脚印示范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学方案】时间的脚印示范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年级学科:五年级语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时间的脚印的概念,了解时间对自然和人类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2)学会通过观察、思考、推理等方法,理解时间的脚印的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引导学生珍惜时间,明白时间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时间的脚印的概念及其意义。
难点:1. 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
2. 时间的脚印对自然和人类的影响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自然景观的图片,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圈出生字词,并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生字词,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时间的脚印的概念及其意义。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到实际生活中,珍惜时间。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时间的脚印的理解。
3. 选取一个自然景观,尝试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进行描述。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兴趣。
《时间的脚印》教案设计
《时间的脚印》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时间的脚印》这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
1.2 教学内容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向学生展示《时间的脚印》这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了解作者通过对自然界中事物的观察,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变迁。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
学生阅读文章,并在阅读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1.4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表现,评估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探索时间的脚印2.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事物,发现时间的脚印。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事物,如岩石、化石、树叶等,并思考它们与时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自然界中的时间的脚印。
2.3 教学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事物。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时间的脚印,并将自己的观察和发现记录下来。
2.4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评估学生对自然界中时间的脚印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时间的印记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事物在不间留下的印记。
培养学生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3.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事物在不间留下的印记,如树叶的变化、岩石的纹理等。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不同事物在不间留下的印记。
3.3 教学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活动,引导学生观察不同事物在不间留下的印记。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不同事物在不间留下的印记,并将自己的观察和发现记录下来。
3.4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评估学生对不同事物在不间留下的印记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时间的启示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时间的脚印,获得对人生的启示。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人生价值观。
《时间的脚印》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的脚印》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时间的概念,知道时间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探索时间的管理和利用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敬畏之情,明白时间是无价的。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时间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与学生谈论日常生活中的时间现象,引发学生对时间的关注。
学生分享自己对时间的认识和感受。
2. 学习时间的基本概念教师讲解时间的定义、单位(年、月、日、时、分、秒)和换算关系。
学生通过实例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3. 探讨时间的重要性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时间对个人成长、学习、工作等方面的影响。
学生分享自己对时间重要性的认识。
4. 小结与作业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时间的重要性。
学生完成作业:制作一张关于时间重要性的手抄报。
三、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时间的重要性,提高对时间的认识。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时间的理解和经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时间概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时间重要性的认识和体会。
3. 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时间管理方法的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时间的脚印》相关内容。
2. 课件:时间的基本概念、时间单位换算等。
3. 实例: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时间现象。
4. 作业模板:手抄报。
《时间的脚印》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六、教学内容第二课时:时间管理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的故事,引出时间管理的主题。
学生分享自己对时间管理的理解和经验。
2. 学习时间管理的方法教师讲解时间管理的概念、原则和方法。
学生通过实例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3. 探讨时间管理的实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时间管理。
【教学方案】时间的脚印示范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教学方案】时间的脚印示范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学科:小学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时间的概念,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2.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不间单位(秒、分钟、小时)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时间概念的掌握。
2. 不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3. 珍惜时间的意识培养。
难点:1. 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时间的关系。
2. 运用观察法,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来了解时间的变化。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来掌握时间管理的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计时器。
3. 案例材料。
4. 分组讨论所需材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觉得时间重要吗?为什么?2. 学生分享对时间的认识和看法。
二、探究时间单位(15分钟)1. 教师介绍时间单位:秒、分钟、小时,并通过计时器进行展示。
2. 学生观察并记录不间单位之间的变化关系。
三、时间换算实践(10分钟)1. 教师提出时间换算问题,如:1分钟等于多少秒?1小时等于多少分钟?2.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答案。
四、珍惜时间教育(10分钟)1. 教师分享珍惜时间的故事或案例。
2. 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3. 学生分享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顾并分享学习心得。
二、实践演练(15分钟)1. 教师提出实际场景,如:做作业、参加活动等,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2.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时间安排方案。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四、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制作一张时间管理表格,记录自己一天的学习、生活时间安排。
时间的脚印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时间的脚印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年级:五年级学科:语文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时间的脚印”的含义。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提高学生对时间流逝的感悟,懂得珍惜时间。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中的时间痕迹。
(2)运用想象、对比等方法,让学生感受时间的流逝。
(3)培养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课文阅读,理解“时间的脚印”的含义,并学会运用各种方法感受时间的流逝。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等方式,深入体会时间的力量,珍惜时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出示一些自然景观的图片,如山脉、河流、化石等,让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景观中是否隐藏着时间的秘密?2. 阅读理解(1)让学生阅读课文《时间的脚印》,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问题:课文中的“时间的脚印”是什么意思?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3. 课堂活动(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身边的自然景观,观察其中是否也有时间的痕迹。
(2)分享成果: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4. 写作练习(1)布置作业:让学生以“我眼中的时间脚印”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指导写作:引导学生从观察、感受、思考等方面进行写作。
五、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时间的脚印”的含义?他们是否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时间的力量,珍惜时间?这些都是需要在课后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六、教学延伸1.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时间、自然景观的书籍,如《时间简史》、《大自然的日历》等,拓展知识面。
2. 实践活动:组织一次户外活动,如徒步旅行、探险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魅力,观察时间在自然中的痕迹。
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精选5篇)
•••••••••••••••••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篇1课型:自读课课时安排:两课时内容安排:第一课时:1、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2、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划分文章层次3、浏览网页,自己查找相关文章,了解课文相关知识。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画岩石记录时间的循环图和了解关键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对文章观点和结论的质疑,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3、我们自己怎样记录时间,使人生过得有意义。
教学活动:1、画图和概括活动。
2、质疑求解活动。
3、迁移扩展活动。
教学过程:板块一:理解文章的内容。
(一)文章题目《时间的脚印》所提的“时间”是指“地质时间”,那么:1、哪些段落提到了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2、岩石又是怎样记录时间的?请大家自读课文,画一个岩石记录时间的循环图。
(二)1、岩石除记录时间外,还保存了哪些历史痕迹?哪些段落提到了这些内容?2、你找到的句子在段落中都起了什么作用?(段落中心句、承上启下句)3、出一个段落,让学生补出承上启下句或段落中心句。
板块二:对课文的观点和结论质疑。
(一)本文写于50年代,作者认为读懂岩石之书的意义是什么?(找矿),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读懂岩石之书的意义以远不是这样单纯的用意了,那是什么?(比如:1、读懂岩石之书,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在外太空寻找可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
2、读懂岩石之书,我们也可以了解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灾难,为将来地球将要遇到的灾难做好尽可能充分的准备。
3、了解各种生命的进化和灭绝的过程,是人和大自然中其他生物和谐相处。
等等。
)(二)岩石都有哪些种类?是所有的岩石都能记录时间么?(三)我们推测地球年龄的依据是什么?是否科学?板块三:迁移扩展活动。
2024年语文教案-时间的脚印
2024年语文教案-时间的脚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时间的脚印》的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时间的概念,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时间的脚印》的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时间的概念,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描述的时间的脚印的含义。
(2)如何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2. 生字词卡片。
3. 黑板和粉笔。
4. 写作纸张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时间的脚印》的内容和作者。
(2)引发学生对时间的思考,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时间是什么?”2. 朗读课文:(1)学生齐读课文《时间的脚印》。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生字词和长句子。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记忆。
(2)教师选取几个生字词进行讲解和例句展示。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解释时间脚印的含义。
(2)学生分享对时间重要性的认识。
5. 小组讨论:(1)教师布置小组讨论题目:“如何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分享讨论成果。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2)运用生字词写一篇关于时间重要性的小短文。
2. 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
(2)绘制一幅关于时间脚印的插图。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了课文《时间的脚印》的主要内容。
时间的脚印(教案)
时间的脚印(教案)第一章:时间的概念与单位1.1 教学目标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熟悉时间的基本单位掌握时间换算方法1.2 教学内容时间的基本概念:时刻、时段时间的基本单位:秒、分钟、小时、天、月、年时间换算方法:小时与分钟、天与小时、月与天、年与月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时间的基本概念和单位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时间换算方法1.4 教学活动讲解时间的基本概念和单位分析时间换算案例学生进行时间换算练习1.5 教学评价学生能正确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和单位学生能熟练运用时间换算方法第二章:日历与历法2.1 教学目标了解日历的基本构成熟悉公历和农历的区别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2.2 教学内容日历的基本构成:年、月、日、星期公历和农历的区别:公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为一年,农历以月亮绕地球转一圈为一个月闰年的判断方法: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或者能被400整除的年份是闰年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日历的基本构成和公历、农历的区别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闰年的判断方法2.4 教学活动讲解日历的基本构成和公历、农历的区别分析闰年的判断案例学生进行闰年判断练习2.5 教学评价学生能正确理解日历的基本构成学生能熟练运用闰年的判断方法第三章:时间的计算与规划3.1 教学目标掌握时间的基本计算方法学会制定时间规划3.2 教学内容时间的基本计算方法:加、减、乘、除时间规划的制定:短期时间规划、长期时间规划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时间的基本计算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时间规划的制定3.4 教学活动讲解时间的基本计算方法分析时间规划的制定案例学生进行时间计算和规划练习3.5 教学评价学生能正确运用时间的基本计算方法学生能制定合理的时间规划第四章:时间的珍惜与利用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4.2 教学内容珍惜时间的意义:时间是不可逆的,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制定时间规划、分配时间、避免拖延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珍惜时间的意义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4.4 教学活动讲解珍惜时间的意义分析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案例学生进行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实践4.5 教学评价学生能认识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学生能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第五章:时间的测量与工具5.1 教学目标了解时间的测量方法熟悉常见的时间测量工具5.2 教学内容时间测量方法:太阳历、阴阳历、原子钟常见时间测量工具:时钟、手表、日历、计时器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时间的测量方法和常见时间测量工具5.4 教学活动讲解时间的测量方法和常见时间测量工具学生进行时间测量和工具使用的练习5.5 教学评价学生能正确理解时间的测量方法学生能熟练运用常见时间测量工具第六章:时间的流逝与生活6.1 教学目标理解时间对生活的影响学会在生活中有效利用时间6.2 教学内容时间与生活的关系:时间对生活的组织、时间对生活的影响生活中学有效利用时间的方法:合理安排日程、提高工作效率、平衡工作与生活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时间与生活的关系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生活中学有效利用时间的方法6.4 教学活动讲解时间与生活的关系分析生活中学有效利用时间的方法案例学生进行在生活中有效利用时间的实践6.5 教学评价学生能理解时间对生活的影响学生能在生活中有效利用时间第七章:时间的管理与调节7.1 教学目标学会时间管理的方法掌握时间调节的技巧7.2 教学内容时间管理的方法:优先级管理、时间分割、自我约束时间调节的技巧:调整心态、合理安排休息、应对突发事件7.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时间调节的技巧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时间管理和调节的案例7.4 教学活动讲解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时间调节的技巧分析时间管理和调节的案例学生进行时间管理和调节的实践7.5 教学评价学生能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学生能运用时间调节的技巧第八章:时间的科学探索8.1 教学目标了解时间在科学探索中的重要性学会运用时间进行科学探究8.2 教学内容时间在科学探索中的作用: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尺度建立运用时间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结果验证8.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时间在科学探索中的作用和运用时间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8.4 教学活动讲解时间在科学探索中的作用和运用时间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实践8.5 教学评价学生能了解时间在科学探索中的重要性学生能运用时间进行科学探究第九章:时间的哲学思考9.1 教学目标理解时间在哲学中的含义学会从哲学角度思考时间9.2 教学内容时间在哲学中的含义:时间的本质、时间与存在、时间与真理从哲学角度思考时间的方法:反思时间观念、探讨时间与人生的关系、思考时间的价值9.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时间在哲学中的含义和从哲学角度思考时间的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哲学角度思考时间的案例9.4 教学活动讲解时间在哲学中的含义和从哲学角度思考时间的方法分析哲学角度思考时间的案例学生进行哲学思考的实践9.5 教学评价学生能理解时间在哲学中的含义学生能从哲学角度思考时间第十章:时间的艺术表现10.1 教学目标了解时间在艺术中的呈现方式学会欣赏时间艺术作品10.2 教学内容时间在艺术中的呈现方式:绘画、雕塑、音乐、文学欣赏时间艺术作品的方法:感受艺术家的时间观念、理解艺术作品中的时间表达、体验艺术作品中的时间流动10.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时间在艺术中的呈现方式和欣赏时间艺术作品的方法10.4 教学活动讲解时间在艺术中的呈现方式和欣赏时间艺术作品的方法学生进行欣赏时间艺术作品的实践10.5 教学评价学生能了解时间在艺术中的呈现方式学生能欣赏时间艺术作品重点解析本教案《时间的脚印》共包含十个章节,涵盖时间的基本概念、单位、计算、规划、珍惜、测量工具、生活影响、管理调节、科学探索和哲学思考、艺术表现等方面。
《时间的脚印》教案(精选8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时间的脚印》教案(精选8篇)《时间的脚印》教案篇1【教学目标】1、弄清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
3、体会文章生动有趣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两件物品)同学们知道实物投影仪上的东西是什么吗?它们是雨花石和三叶虫化石标本。
谁能说出他们的作用?雨花石可以欣赏,三叶虫化石标本可供科学研究。
除此以外,在科学家,尤其是地质学家的眼里,它们还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质学家陶世龙先生所写的说明文:《时间的脚印》。
二、整体感知课文1、这篇课文中有一些字词我们接触较少,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这些字词,特别是“龟裂”和“楔形”。
(齐读)2、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读完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3、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脚印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文中的重要语句,读后完成下列填空题:从()可以看出地壳的活动;()可以说明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可以帮助认识地球生物的演化过程。
4、那么,了解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并举例回答。
教师小结: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
三、质疑并讨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问: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为什么要接着写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我觉得这一部分可以删去。
对此说法,同学们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但须言之成理。
四、课堂反馈1、这是一篇知识性很强的说明文,作者却把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请说说你的具体感受。
本文标题便很新奇,把“岩石”比作是“时间的脚印”。
时间在不断流逝、不断前进,但却看不见摸不着,把时间比作脚印,就使无形的时间有形化了,既生动形象又很准确。
2、本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告诉了我们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时间的脚印(教案)
时间的脚印(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时间的概念,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思考时间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时间的概念、时间的重要性、时间利用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时间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时间的概念、时间的重要性、时间利用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时间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时间的脚印(教案).ppt2. 案例素材:成功人士珍惜时间的故事、社会发展中时间的作用实例。
3. 小组讨论题:如何珍惜时间、如何合理利用时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时间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2. 讲解时间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时间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 教授时间利用的方法:传授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时间利用效率的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讨论如何珍惜时间、如何合理利用时间。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深入思考时间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时间重要性的心得体会。
2. 制定一个个人时间管理计划,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3. 收集一个关于珍惜时间的成功人士故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拓展:1. 引入时间管理工具:如时间管理矩阵、番茄工作法等,让学生了解并学会运用这些工具进行时间管理。
2. 举办时间管理讲座:邀请专家或成功人士来校举办时间管理讲座,让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时间管理经验和启示。
七、实践环节:1. 制定个人时间管理计划: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时间管理计划,并坚持执行。
2. 开展时间管理竞赛:设立时间管理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时间的脚印》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的脚印》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索时间的流逝和影响时间的因素。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管理工具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安排时间对个人成长和学习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基本概念:引入时间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时间的长度单位和测量方法。
2. 时间的重要性:讨论时间对个人成长和学习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3. 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介绍时间管理的原则,如优先级、目标设定等。
4. 时间管理的方法和工具:教授时间管理的方法,如计划、分解任务、定时休息等。
介绍时间管理工具,如时间表、闹钟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时间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时间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时间的长度单位和测量方法,进行小组讨论。
3. 讨论时间的重要性: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时间重要性的认识和体会。
4. 学习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讲解时间管理的原则,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
5. 实践时间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引导学生制定个人时间表,设置优先级和目标,并进行定时休息的实践。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时间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时间的重要性的认识和体会。
3. 学生对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对时间管理工具的应用能力和效果。
五、教学资源1. 图片或故事素材。
2. 时间管理原则和案例分析材料。
3. 时间表模板和闹钟等工具。
教学设计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六、教学实施1. 准备工作:在上课前,教师需要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如图片、故事、案例分析等。
确保学生已经掌握了时间的基本概念和单位。
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时间的基本概念和单位。
时间的脚印教案
时间的脚印教案
《时间的脚印》教案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时间到底长什么样?它有没有留下什么脚印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探索探索这个神奇的问题!
老师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有一天,小明和小红在公园里玩耍,突然他们发现了一棵特别古老的大树。
小明就好奇地问小红:“你说这棵树活了多少年啦?它能告诉我们时间的秘密吗?”小红眨眨眼睛说:“也许它身上的年轮就是时间的脚印呢!”
那什么是年轮呢?就好像我们写日记,一年记录一圈。
树木每过一年,就会在它的树干里多一圈生长的痕迹,这一圈一圈的不就是时间走过的脚印嘛!
咱们再想想,除了树木的年轮,还有什么能显示时间的脚印呢?比如说石头!石头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打、河水冲刷,会变得不一样。
就像咱们如果天天跑步锻炼,身体会变得更强壮,石头也在时间的“锻炼”下改变着模样。
再看看咱们身边的爷爷奶奶,他们脸上的皱纹是不是也像时间留下的脚印呀?每一道皱纹都藏着他们经历过的风风雨雨,藏着时间悄悄溜走的秘密。
那同学们,时间的脚印对我们来说重要吗?当然重要啦!如果我们能读懂时间的脚印,就能知道地球的历史,了解过去发生了什么。
这就好比我们通过看旧照片,能知道小时候的自己做过什么好玩的事儿。
我们学习历史,不就是在追寻时间的脚印吗?通过古人留下的文物、书籍,我们仿佛能穿越时空,看到过去的世界。
这难道不神奇吗?
而且呀,如果我们能明白时间留下的脚印,就能更好地珍惜现在,规划未来。
不然,时间就会像个调皮的孩子,一下子就跑没影啦!
所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去发现更多时间的脚印,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时间的脚印》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的脚印》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时间的概念与单位1.1 时间的基本概念引入时间的定义:时间是指事物变化的先后、持续的过程和顺序。
讲解时间的单位:年、月、日、时、分、秒等。
1.2 时间的计量与换算介绍古代的时间计量工具:日晷、水钟等。
讲解现代时间计量工具:电子表、手机等。
教授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等。
第二章:时间的流逝与周期2.1 时间的流逝解释时间的流逝是指时间不断地过去,一去不复返。
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流逝,如上课、下课、吃饭等。
2.2 时间的周期讲解时间的周期是指时间按照一定的规律循环出现,如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时间周期现象,如太阳升起、月亮圆缺等。
第三章:时间的管理与规划3.1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强调时间管理对个人和学习的重要性,如提高学习效率、充实生活等。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浪费时间的行为,并提出改进措施。
3.2 时间规划的方法介绍时间规划的方法和工具,如时间管理表格、待办事项清单等。
教授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平衡学习、休息和娱乐等。
第四章:时间的利用与珍惜4.1 时间的重要性强调时间是无价的,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应该如何对待时间,不浪费时间。
4.2 时间的利用介绍如何利用时间进行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如阅读、参加课外活动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时间,提高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第五章:时间的思考与反思5.1 时间与人生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时间与人生的关系,如时间对个人成长、事业发展的影响。
引导学生认识到时间的珍贵,珍惜每一刻。
5.2 时间反思的方法介绍时间反思的方法,如回顾日记、总结计划等。
教授如何通过时间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和成长。
第六章:历史与时间的关联6.1 历史的时序讲解历史事件的发生顺序和时间线,强调历史的发展与时间的关联。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及其时间背景。
语文教案-时间的脚印
语文教案-时间的脚印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时间流逝的兴趣和思考。
2. 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时间痕迹。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回顾过去,思考时间的流逝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2. 让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生活中的时间痕迹。
教学活动:1.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吗?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2. 学生分享: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观察到的生活中的时间痕迹,比如季节的变化、身体的成长等。
第二章:时间的概念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和单位。
2. 引导学生认识到时间的宝贵和不可逆转。
教学内容:1. 时间的定义和单位:年、月、日、时、分、秒。
2. 时间的宝贵和不可逆转。
教学活动:1. 讲解时间的基本概念和单位,让学生熟悉不同的时间单位。
2. 讨论时间的宝贵和不可逆转,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珍贵,鼓励他们合理安排时间。
第三章: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时间的测量工具和方式。
2. 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感知和掌握能力。
教学内容:1. 时间的测量工具:日历、时钟、计时器等。
2. 时间的测量方式:计时、计分、计秒等。
教学活动:1. 介绍不同的时间测量工具和方式,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特点。
2. 进行时间测量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时间的测量方法。
第四章:时间的管理等(的章节内容需要您提供,以便我继续编写教案)第六章:时间的故事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时间故事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理解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教学内容:1. 时间故事的选择:挑选一些有关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故事。
2. 时间故事的理解和分析:通过故事理解时间的价值和历史的演变。
教学活动:1. 讲解时间故事的选择标准和意义,让学生明白故事对理解时间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故事中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的价值和历史的演变。
第七章:时间的诗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时间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时间的脚印》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5.领悟作者以时间为主题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感悟人生的能力;
6.学会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点滴,发现时间留下的痕迹,并尝试创作以时间为主题的作文。
二、核心素养目标
《时间的脚印》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活动体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时间流逝对个人成长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时间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珍惜时间。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同学们对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还存在一定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这些修辞手法,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并运用到写作中。此外,对于生字词的讲解,我还要注意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体会词语的含义,提高他们的词汇运用能力。
在实践活动环节,同学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表现让我感到欣慰。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在活动过程中,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这可能是因为我对活动的设计和引导不够到位。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活动的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
难点解析: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灵活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3)将课文中的感悟和修辞手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
难点解析: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时间留下的痕迹,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观察和表达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时间的脚印》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的脚印》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时间的概念,认识时间的重要性和价值。
学会使用时间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变化和流逝。
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计划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思考和讨论的方式,探索时间的意义和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时间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基本概念:介绍时间的定义、单位、计量方法等。
2. 时间的变化与流逝:观察和体验时间的流逝,探讨时间的变化规律。
3. 时间管理:学习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制定个人时间表。
4. 时间的价值:探讨时间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认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5. 时间的意义:思考时间的意义和作用,培养正确的时间观念。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时间的基本概念、时间的价值等理论知识。
2.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时间的流逝,体验时间的变化。
3. 实践法:让学生制定个人时间表,实践时间管理的方法。
4. 讨论法:分组讨论时间的意义和价值,分享个人的感受和体会。
5. 反思法: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时间观念和行为,提出改进的措施。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挂钟、计时器、时间表模板等。
2. 材料:相关的时间文章、故事、视频等。
3. 环境:安静、整洁、有利于思考和讨论的环境。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时间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体验,感受到时间的变化和流逝。
3. 学生能够制定个人时间表,实践时间管理的方法。
4. 学生能够思考时间的意义和价值,并提出改进自己时间观念和行为的措施。
5.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时间相关的故事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时间的兴趣和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时间的基本概念,包括时间的定义、单位、计量方法等。
2024年语文教案-时间的脚印
一、时间的脚印-导入新课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的主题“时间的脚印”,激发学生对时间的思考和探索兴趣。
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展示、故事引入等方式,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时间的概念和时间的流逝。
3. 教学步骤:(1)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吗?时间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2)图片展示:展示一些与时间相关的图片,如沙漏、时钟、日历等,让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的感受。
(3)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如“刻舟求剑”,引发学生对时间的思考。
(4)总结导入:引导学生认识到时间的无形和不可逆转,激发他们对时间脚印的好奇心。
二、时间的脚印-时间的刻度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时间的刻度,学习不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2. 教学内容:介绍年、月、日、时、分、秒等时间单位,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教学步骤:(1)回顾导入:复习上节课关于时间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刻度。
(2)讲解时间单位:介绍年、月、日、时、分、秒等时间单位,并解释它们的意义。
(3)时间换算练习:给出一些时间换算的练习题,如将5天换算为小时,或将30分钟换算为秒等,让学生进行练习。
(4)总结:强调时间刻度的重要性,提醒学生珍惜时间。
三、时间的脚印-时间的测量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时间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学习使用常用的时间测量工具。
2. 教学内容:介绍沙漏、时钟、日历等时间测量工具,讲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3. 教学步骤:(1)回顾导入:复习上节课关于时间刻度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测量。
(2)讲解时间测量工具:介绍沙漏、时钟、日历等时间测量工具,讲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3)测量练习:让学生亲自操作沙漏、时钟等工具,进行时间的测量练习。
(4)总结:强调时间测量工具的实用性,提醒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四、时间的脚印-时间的见证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时间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认识到时间的见证作用。
2. 教学内容:讲解时间对自然界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的影响,展示时间的见证实例。
时间的脚印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时间的脚印教案教学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年级:五年级学科:自然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时间的基本概念,知道时间是如何流逝的。
2. 培养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和珍惜时间的意识。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时间的脚印,理解时间的价值。
教学重点:1. 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时间的流逝。
2. 珍惜时间的意识和时间的价值。
教学难点:1. 时间的价值和珍惜时间的意义。
2. 观察和发现时间的脚印。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学生作业本或练习册。
二、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时间的基本概念,如年、月、日、时、分、秒等。
2. 提问:你们知道时间是如何流逝的吗?步骤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讲解时间的基本概念,如年、月、日、时、分、秒等。
2. 讲解时间的流逝,如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有60分钟,一分钟有60秒等。
步骤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发放练习册或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相关练习题。
2.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并进行个别辅导。
步骤四:小组讨论(5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珍惜时间?2.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步骤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如时间的基本概念、时间的流逝等。
2. 提问:你们认为时间的价值在哪里?如何在生活中珍惜时间?三、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小计划,如每天安排学习、休息、娱乐等时间。
2.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时间的流逝,以及珍惜时间的意识是否有所提高。
教师也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对表现不足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练习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时间的流逝,以及珍惜时间的意识是否有所提高。
《时间的脚印》优秀教案设计
《时间的脚印》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激发学生对时间探索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课程的名称和主题《时间的脚印》。
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概念和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1.4 教学步骤向学生介绍课程的名称和主题。
提问学生对时间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
第二章:时间的测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时间的测量方法和单位。
2.2 教学内容介绍时间的常用测量单位:秒、分钟、小时、天、月、年。
解释日历和时钟的工作原理。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4 教学步骤向学生介绍时间的常用测量单位。
解释日历和时钟的工作原理。
通过示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第三章:时间的流逝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3.2 教学内容介绍时间的流逝和变化,包括季节的变化、日的长短变化等。
3.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理解和观察。
3.4 教学步骤向学生介绍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通过观察和记录,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时间的流逝。
第四章:时间的管理等第四章:时间的管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学习一些基本的时间管理技巧。
4.2 教学内容讨论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制定计划和优先级。
学习如何避免拖延。
小组讨论和分享。
提供时间管理的工具和技巧。
4.4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讨论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介绍制定计划和优先级的方法。
分享避免拖延的技巧。
第五章:时间的记忆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记忆与时间的关系。
学习一些基本的记忆技巧。
5.2 教学内容讨论记忆与时间的关系。
学习如何有效地记忆信息。
5.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和分享。
提供记忆的策略和技巧。
5.4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讨论记忆与时间的关系。
介绍有效的记忆技巧。
学生练习记忆技巧,并进行分享。
第六章:时间的记录让学生了解记录时间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时间的脚印
【学习目标】
1.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2.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
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
1949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它科普作品
数百篇,部分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
2.写作背景
短篇小说《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农民痛苦,使他自然回忆起心中保
留的一块净土——平桥村。
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纯朴善良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的小伙伴们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礼观念的自由天地。
他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这种思想感情容于融于作品中。
【自主学习】
1.注音
腐蚀()浑浊()山麓()刨刮()粗糙()2.解释下列词语
海枯石烂:
楔形文字:
【整体感知】
给课文内容分段
第一段:(1—5)讲述了生活中和大自然中保留着许多时间的记录。
第二段:(6—30)详细讲解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三段:(31—32)读懂大自然,造福人类。
【合作探究】
1.你能根据书上的有关内容概述“石烂”到“新生”的过程吗?
提示一:读第8—19自然段。
提示二:岩石经受着阳光、霜雪、风沙、空气、水流、生物和人类的“攻击”。
2.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
岩层厚度:1米厚(3000—10000年)
排列顺序: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地壳运动: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
3.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痕迹的?
岩石结构——反映地壳的活动
石头颜色——反映远古的气候
生物化石——反映历史的发展
4.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历史的?
三叶虫化石——“寒武纪”——海洋宽广
大树木化石——“石炭纪”——温暖潮湿
长毛兽化石——“第四纪”——气候寒冷
【拓展延伸】
5.人类了解岩石的变化有什么好处?
增加知识找寻宝藏
6.分析第6—22自然段的说明顺序?
提示:解题思路:简括各自然段意思——合并相关段落——对照顺序类型进行发现
7.品味语言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
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2.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
本文就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