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精读3分钟Get: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技巧!
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53页PPT
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 Wei等人认为只有肌穿支皮瓣才是真正 的穿支皮瓣。
优点
• 1.保留了供区的肌肉和神经, • 2.减低供区的并发症, • 3.皮瓣设计灵活,顺应性好, • 4.符合“相识组织替代”原则,修复更
加完美,
• 5.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
操作特点
• 1.操作复杂,延长手术时间, • 2.术前血管穿支的定位和粗细,临床多
选用超声多普勒检查,
• 3.术中解剖时若创伤过大,穿支小血管 受到牵拉和扭曲,导致血管痉挛及栓塞。
临床应用的穿支皮瓣特点
• 1.可预测和恒定的血供, • 2.至少1条以上的较大穿支血管( ≥
谢谢
多用于下肢修复。
• 7.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来源于胫前 动脉踝上穿支(6~12cm),多用带蒂皮 瓣转移修复足背及内外踝部创面。
• 8.胫后动脉穿支皮瓣(posterior tibi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PTA flap):来源 于小腿部胫后动脉,
• 临床上穿支皮瓣应用方式 • 1.带蒂皮瓣 • 2.游离皮瓣
肌后到达皮肤。
• 5.阔筋膜穿支皮瓣(tensor fasciae latae perforator flap,TFLP flap):来源 于旋股外侧动脉的降支,多用于修复伴
有肌腱缺损(如跟腱)的四肢修复。
• 6.腓肠内侧穿支皮瓣(medial sur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MSAP flap):基 于内侧腓肠肌动脉,经腓肠肌到达皮肤,
• IGIP flap:臀下动脉穿支皮瓣
• 3.胸背动脉穿支皮瓣(thoracodors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TAP flap):穿支 血管起自背阔肌,因其面积较大,主要
小腿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新高压缩版) ppt
-
关于穿支血管定位
-
22
小腿穿支皮瓣主要有
• 腓动脉穿支皮瓣 •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 胫前动脉穿支皮瓣 • 腓浅动脉穿支皮瓣 •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 • 腓肠外侧动脉穿支皮瓣 • 腓肠外侧浅动脉穿支皮瓣
-
23Leabharlann 小腿穿支皮瓣 大腿穿支皮瓣
李群,潘小玲,廖琦.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中老年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20例[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8):55-57
-
35
病例1-带蒂转移
-
36
病例1-带蒂转移
-
37
病例2-带蒂转移(修复足背)
-
38
病例2-带蒂转移(修复足背)
-
39
病例2-带蒂转移(修复足背)
-
40
皮瓣设计—游离移植
•点:术前彩超定位。小腿外侧肌间隔中点上方2cm处(相 当于腓骨小头下14.5cm)为中心易包含主要穿支血管。 •线:腓骨小头与外踝后缘连线。 •面:根据点、线及创面形态设计皮瓣,较创面放大1cm, 以深筋膜浅层为解剖平面。 •于皮瓣前缘切开,于深筋膜表面分离,确定穿支血管沿 穿支向源动脉解剖直至腓动脉主干。切取皮瓣,分离并 裸化血管。
《鹿瓜多肽对成骨细胞活性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
科研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骨科研究所
-
50
Ai-Yuan Wang,Jiang Peng.et al.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Vol.2014, Arti ID 958908
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演示文稿
34
0.7
30
0.7
6
0.8
16144 809 325 201 284 1670 375 604 124 2217 520 665 722 311 3376 419 1408 1149 399
占体表面积比例(%)
100 5 2 1 2 10 5 3 2 14 3 4 5 2 21
2.5 9 7
2.5
穿支皮瓣的发展历史
★与血管解剖学相适应,临床上穿支皮瓣亦有两种类型:1 肌 皮穿支皮瓣;2 肌间隔穿支皮瓣。
作者
Kroll Kojima Kojima Angrigiani Deiler Cavadas
表 1 几个肌皮穿支皮瓣的发展
年份
皮瓣
1988 1989 1993 1995 2000 2001
穿支皮瓣的优缺点
穿支皮瓣的主要优点:
①不切取肌肉,不影响运动功能; ②有时也不切取深筋膜; ③供区损害少 ,不破坏供区外形; ④设计灵活,可根据受区需要包含或多或少的皮下脂肪组织; ⑤患者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
※2000年Futter等回顾比较了27例腹直肌皮瓣和23例腹直肌穿支皮瓣的女性 患者的腹壁肌力,结果切取腹直肌皮瓣者较腹直肌穿支皮瓣的腹壁肌力明显 降低。
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演示文稿
(优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皮瓣
皮瓣的命名:蒂部的血供形式+皮瓣部位+皮瓣的组成 层次+皮瓣的移植方式(如:吻合足背动脉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
皮瓣移植的原则:
1,能用简单植皮修复的创面就不用皮瓣移植; 2,能用传统皮瓣移植修复的创面不复杂的皮瓣移植; 3,能用局部皮瓣修复的就不用游离移植; 4,用次要部位的组织做供区,修复重要受区部位。
穿支皮瓣在四肢深部组织外露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穿支皮瓣在四肢深部组织外露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潘佳栋;王欣;陈宏;王扬剑;王胜伟;章伟文【期刊名称】《现代实用医学》【年(卷),期】2012(024)011【总页数】2页(P1203-1204)【作者】潘佳栋;王欣;陈宏;王扬剑;王胜伟;章伟文【作者单位】315040宁波,宁波市第六医院;315040宁波,宁波市第六医院;315040宁波,宁波市第六医院;315040宁波,宁波市第六医院;315040宁波,宁波市第六医院;315040宁波,宁波市第六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穿支皮瓣的概念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自1997年,国际上每年均召开一次穿支皮瓣交流会,经过10多年的发展,许多以前存在争论的方面(如定义、命名等),认识也渐趋统一。
1 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穿支皮瓣是指仅以管径细小的皮肤穿支血管(穿过深筋膜后直径仍>0.5 mm)供血的皮瓣,属轴型血管皮瓣的范畴。
穿支血管按起源类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肌肉血管的皮肤穿支动脉,经过深层的肌肉后再穿过深筋膜到达皮肤,多存在于扁平宽阔肌肉部位,如躯干和四肢的近段;另一类是肌间隙皮肤穿支动脉,经肌间隙穿过深筋膜到达皮肤,多存在于肌肉细长和四肢肌间隔的部位。
相应的穿支皮瓣在临床上按起源类型分为肌皮穿支皮瓣和肌间隔穿支皮瓣两种。
杨大平等对全身皮肤血管区域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四肢穿支血管的解剖特点。
全身128支起源血管发出440支穿支(直径>0.5 mm)供应皮肤:其中肌皮穿支与肌间隔穿支之比为3:2,穿支平均直径为0.7mm。
每侧上肢和下肢穿支分别多达49支和91支。
宁波市第六医院2006年4月至2010年2月行穿支皮瓣143例,均从四肢切取,术中发现在79例营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和阔筋膜穿支皮瓣的穿支血管中,肌皮穿支71例,肌间隔穿支8例;余64例营养穿支皮瓣的穿支血管中,肌皮穿支18例,肌间隔穿支46例,符合穿支血管在肢体分布的解剖学特点。
穿支皮瓣的切取方法
穿支皮瓣的切取方法简介穿支皮瓣是一种常用的修复组织缺损的外科技术,通过移植自体皮瓣,实现组织修复和再造。
在手术中,切取皮瓣的质量和方法至关重要,影响着手术的成功率和术后效果。
本文将介绍穿支皮瓣的切取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
切取部位的选择在进行穿支皮瓣手术之前,医生需要根据患者需要修复的部位和类型选择合适的皮瓣切取部位。
通常选择部位应具备以下特点: - 靠近受损组织的血液供应; -足够的皮肤松弛度,能够覆盖受损区域; - 良好的美观效果。
切取方法穿支皮瓣切取方法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标记皮瓣区域:使用手术笔或者其他标记工具在皮肤上标记出需要切取的皮瓣形状和大小。
2.消毒准备:对切取部位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手术区域无菌。
3.局部麻醉:将切取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4.切割皮肤:医生根据标记的位置,利用手术刀或者其他工具小心地切割皮肤,确保切口平整、整齐。
5.剥离皮瓣:在切割出的皮瓣周围小心地剥离皮肤下组织,确保皮瓣的完整性和血液供应。
6.调整皮瓣:根据需要对皮瓣进行调整,保证与修复部位匹配。
7.缝合处理:将皮瓣缝合到患者受损区域上,一般会考虑美观和功能性。
8.伤口处理:对切取皮瓣后的伤口进行清洁处理,并进行适当的包扎,以预防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注意事项在进行穿支皮瓣的切取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务必保持手术区域无菌,避免感染; - 术前检查皮肤血运情况,选择合适的切取部位; - 术中注意剥离皮瓣时要温和小心,避免损伤皮瓣供应血管; - 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结语穿支皮瓣的切取方法是外科手术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操作和严谨的术前准备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医生在实践中应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技术水平,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以上就是关于穿支皮瓣的切取方法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股外侧穿支皮瓣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
股外侧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手外科(湖南衡阳 421002)湘雅医院骨科(湖南长沙 410000)【摘要】目的探讨股外侧穿支皮瓣血供及临床应用的可靠性。
方法对10成人尸体下肢新鲜标本灌注后,解剖观察大腿中下段皮肤血供情况,并应用12例股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
结果股外侧穿支皮瓣主要是由股深动脉第3穿支供血的皮瓣。
于该区设计局部转移或游离皮瓣,修复四肢创面缺损,12例皮瓣成活良好,远期效果满意。
结论股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关键词】股外侧穿支皮瓣解剖临床应用Anatomy stud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ateral thigh perforator flap【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blood vascular distribution of lateral thigh perforator flap and to discuss the reliability of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Methods Ten fresh adult lower extremities were used for the study, by means of injecting the media of red latex into the main artery of the limb. The skin vascular architecture of each thigh was observed to decide the blood supply of this region. Twelve patients were used to repair soft-tissue defects of extremity limb.Results From this study, it was found that blood supply of lateral thigh perforator flap were sustained by the third perforator artery of deep femoral arter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lateral thigh perforator flap was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for the soft-tissue defects of extremity limb All of the flaps were survived well. Long-term results were satisfactory.Conclusion The above mentioned flap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flap for repair the soft-tissue defects of extremity limb.【Key words】lateral thigh; perforator flap; anatomy; clinical application通过对中国人体大腿标本进行显微解剖与观测,获取股外侧皮肤血管穿支的来源、数目、分布、类型、外径与蒂长等解剖学数据资料,为股外侧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并根据解剖学结果进行临床皮瓣设计和初步应用,取得满意效果。
穿支皮瓣的临床基础.ppt
桡 A12 尺 A11 骨间后A7 骨间前A1
(Taylor GI.BrJ. Plast. Surg
1987.40:113)
5
➢ 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 (腕豆 骨上4cm)
➢ 骨间前动脉腕背穿支皮瓣 (尺骨茎突上2.5cm)
6
穿支皮瓣的临床
应用
小腿踝部
7
➢腓动脉外踝上前穿支皮瓣 (外踝前上5cm)
➢ 腓动脉外踝上后穿支皮瓣 (外踝后上5cm)
➢ 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 (内踝上5cm)
8
❖ 臀上动脉穿支皮瓣 (SGAP) ❖ 阔筋膜穿支皮瓣 (TFLP) ❖ 腓肠肌内侧穿支皮瓣 (MSAP)
躯干
❖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DIEP) ❖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 (TDP)
9
10
11
12
13
穿支皮瓣的临床基础
1
穿支皮瓣
(Perforator flap)
皮肤的血供形式:
❖ 直接皮支(足背皮瓣)❖穿动脉肌肉穿支肌间隙筋膜穿支
❖ 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 2
人体皮肤穿支血管
供区
口径≥0.5mm 筋膜皮肤穿支 374支
前臂
37支
(掌侧28、背侧9)
3
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前臂腕部
➢ 桡动脉腕上穿支皮瓣 (桡骨茎突上6cm)
穿支皮瓣的定义和特点
穿支皮瓣的定义和特点穿支皮瓣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用于修复创伤、切除肿瘤等造成的组织缺损。
它利用人体自身的组织,特别是皮肤、肌肉和血管来构建缺损部位的组织结构。
以下是关于穿支皮瓣的定义和特点的详细介绍。
1.定义:穿支皮瓣是指从供体部位切取以血管为主要支持的皮肤组织进行移植,通过植皮和血管吻合来修复缺损部位的组织缺损。
它可以由多个供体部位提供组织,例如上臂、前臂、小腿等。
2.特点:(1)血管支撑:穿支皮瓣的特点之一是以血管为主要支撑。
供体部位的皮肤组织与血管通过移植连接,使穿支皮瓣局部血运得以保持和恢复。
这样的血管供应可以确保修复后的组织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和养分输送,从而促进组织的生长和修复。
(2)灵活性:穿支皮瓣具有较大的切取范围和灵活的设计,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选择供体部位和设计修复方案。
这种灵活性使得穿支皮瓣适用于各种组织缺损的修复,包括创伤、烧伤、手术切除后的组织缺损等。
(3)安全性:穿支皮瓣是利用自体组织进行修复,避免了异体移植的排斥反应和感染的风险。
由于供体组织来自患者自身,因此免去了供体选择和配型的困扰,减少了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4)结构复杂:与传统的皮瓣移植相比,穿支皮瓣更为复杂,需要进行血管吻合。
同时,供体组织的切取也需要严格的操作,确保血管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这种复杂性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手术经验和技巧,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最佳的修复效果。
(5)可塑性:穿支皮瓣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进行设计和模具化。
这种可塑性使得穿支皮瓣在外形和功能上都能够与受损组织相吻合,使修复后的组织更自然、更具美观性,并且恢复部分功能。
总之,穿支皮瓣具有血管支撑、灵活性、安全性、结构复杂和可塑性等特点。
它是一种有效的组织修复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组织缺损的修复,为患者恢复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良好的选择。
像樊登读书一样带领大家一起解读皮瓣转移在临床中的应用。
枢轴皮瓣
枢轴皮瓣是指围绕某一轴心点通过旋转方式转移至受区的一类皮瓣。其旋转弧 的半径为皮瓣的最大张力线。旋转皮瓣、易位皮瓣及插入皮瓣等均属枢轴皮避。 旋转皮瓣:主要适用于三角形、椭圆形或圆形创面的修复。 经典旋转皮瓣:经典的旋转皮瓣通过旋转三角形皮肤缺损一侧的皮肤来覆盖创 面。
பைடு நூலகம்
谢谢
设计皮瓣时,皮瓣的长宽比例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在躯干和四肢处,随意皮瓣的长宽比例 一般为2:1或1:1,而在血液循环丰富的头面部,其长宽比例可以是3:1,如果有知名的动脉包 括在皮瓣当中,其长宽比例甚至可以是4:1。
同时还有两点需要注意:①皮瓣的旋转运动会使其长度减少,旋转的角度越大,损失的长 度越多,因此设计包含旋转成分的皮瓣时应当适当增加其长度,用以抵消由于旋转运动而引 起的缩短。为了确定皮瓣所需的合适长度,可以借助一块纱布来模拟,将纱布放在准备做皮 瓣的部位,旋转它覆盖创面,用以精确估计皮瓣在旋转的过程中缩短的情况。
皮瓣有多种分类方法,较为混乱,至今尚无统一意见。常用的皮瓣分类法有以下 几种。
1.按供受区的远近与转移方式分类:分为局部皮瓣和远位皮瓣。
(1)局部皮瓣包括:①推进皮瓣。②枢轴皮瓣:包括旋转皮瓣、易位皮瓣和插入皮 瓣。 2.按血供类型分类:分为随意皮瓣(由肌皮动脉穿支供血)和轴型皮瓣(由直接皮 动脉、肌间隙或肌间隔动脉供血)。 轴型皮瓣包括:①半岛状轴型皮。②瓣岛状皮瓣。③游离皮瓣。
基本的皮下组织蒂皮瓣是在皮肤缺损的旁边设计等边或等腰三角形皮瓣,沿
设计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直达深筋膜表面(在某些部位,重要的运动神经位 置表浅,切口就不能太深),这样就形成了一下方连于皮下组织柱而四周游离的 三角形皮肤,皮瓣向前推进闭合缺损,继发缺损区直接边对边缝合。由于切口 线又像从字母“V”变为“Y”,因此也称为VY推进皮瓣。
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演示文稿
穿支皮瓣临床应用
(一)穿支皮瓣的设计原则
穿支皮瓣的发展历史
★与血管解剖学相适应,临床上穿支皮瓣亦有两种类型:1 肌 皮穿支皮瓣;2 肌间隔穿支皮瓣。
作者
Kroll Kojima Kojima Angrigiani Deiler Cavadas
表 1 几个肌皮穿支皮瓣的发展
年份
皮瓣
1988 1989 1993 1995 2000 2001
桡动脉 旋股内侧动脉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如果穿支仅从肌 间隔走)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无名分支(如果穿支仅从肌间隔走)
穿支皮瓣的供区
穿支皮瓣的供区
穿支皮瓣的供区
部位
全身 头颈部 头部 面部 颈部
上支 肩臂部 肘前臂 腕手部
躯干 胸部 腹部 上背部 腰部
下肢 臀部 大腿部 小腿部 足踝部
血管区域数量
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演示文稿
(优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皮瓣
皮瓣的命名:蒂部的血供形式+皮瓣部位+皮瓣的组成 层次+皮瓣的移植方式(如:吻合足背动脉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
皮瓣移植的原则:
1,能用简单植皮修复的创面就不用皮瓣移植; 2,能用传统皮瓣移植修复的创面不复杂的皮瓣移植; 3,能用局部皮瓣修复的就不用游离移植; 4,用次要部位的组织做供区,修复重要受区部位。
肌间隔穿支皮瓣 桡动脉穿支皮瓣 内收肌穿支皮瓣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股前内侧穿支皮瓣
表 3 几个常用的穿支皮瓣
英文缩写
动脉
DIEP TAP SGAP IGAP IMAP ISAP PLP GP TELP ALTP AMTP SAP PTAP ATAP
RAP AP ALTP AMTP
皮瓣的临床应用
皮瓣的分类
(一)任意型皮瓣(非轴型皮瓣、随意皮瓣) (二)轴型皮瓣
精品课件
(一)随意型皮瓣
也称任意皮瓣。 是由血供特点决定的,即在皮瓣中不含轴型血管
,仅有真皮层血管网、真皮下层血管网,有时也 带有皮下层血管网,但没有携带动脉轴心血管。 因此.在皮瓣移植时应注意长宽比例的限制。在 操作时注意剥离平面的层次.并力争皮瓣平整, 厚薄深浅一致.以保持血管网的延续性不受损伤 。
断2修.整邻。位皮瓣 3.远位皮瓣(直接皮瓣、直接携带皮瓣
)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邻指皮瓣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患者,女,音乐老师,25岁,洗衣服时不 慎被洗衣机绞伤左示指致左示指指尖离断。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腹部皮瓣
精品课件
岛状皮瓣:在表浅的动脉末端设计一小 片皮瓣(岛状皮瓣)使动脉与皮瓣直接 相连。手术时将皮瓣切下,连同相连的 动脉一并剥离。
精品课件
(二)轴型皮瓣
1.一般轴型皮瓣 2.岛状皮瓣 3.肌皮瓣 4.游离皮瓣(又称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 ) 5.含血管蒂的复合组织移植
精品课件
供皮瓣区与皮瓣类型的选择:
选择皮肤质地、颜色近似的部位为供皮瓣区; 以局部、邻近皮瓣,安全简便的方案为首选; 应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延迟”及间接转移; 皮瓣设计面积大小,应比经切除疤痕松解后的实
精品课件
旋转皮瓣
精品课件
张力大的设计(错误)
张力小的设计(正确)
精品课件
减少张力的方法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一)随意型皮瓣
1.局部皮瓣(又称邻近皮瓣)
⑴推进皮瓣(又称滑行或滑行
易位2.皮邻瓣:位通皮过瓣皮瓣位置相互置换,达到松解
小腿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徐永清讲述
穿支皮瓣的主要缺点是: (1)追踪解剖血管蒂费力耗时; (2)对术者的显微外科技术要求更高; (3)穿支血管的部位和口径存在变异; (4)细小血管更容易被牵拉或扭曲,也更容易发生 血管痉挛。
0.7±0.2 0.8±0.3 0.9±0.2 0.8±0.3
总供血面 ( c㎡ )
180.3±72.7 127.4±19.3 110.1±21.6
32.0±18.5
小腿后区穿支的供血区域
穿支来源 单穿支供血面积 ( c㎡ )
胫后动脉 腓动脉 腘动脉 隐动脉
34.7±13.5 30.3±15.5 55.1±19.7 32.0±18.5
术中所见:穿支血管走行及形状与术前多普勒显影完全一致
病例2:术前多普勒成像
穿支在皮 下的分支
病例2:术中穿支血管
术中发现:穿支血 管走行与术前探测 一致,进入皮下的 分叉也与术前影像 完全吻合。
病例3:术前多普勒成像
术前探测:肌层较厚,穿支血管行程迂曲。 考虑:血管穿过肌肉后再进入皮肤,属肌皮穿支。 判断:穿支血管显露及分离较难。
小腿穿支皮瓣主要有
腓动脉穿支皮瓣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 腓肠外侧动脉穿支皮瓣 腘动脉穿支皮瓣 腓浅动脉穿支皮瓣
小腿后区穿支的基本情况
动脉
穿支数 蒂长 (cm)
胫后动脉
6
腓动脉
4
腘动脉
2
隐动脉
小腿穿支局部转移皮瓣的临床应用
小腿穿支局部转移皮瓣的临床应用黄志丹;林平;吴咏军;吴裕平【期刊名称】《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3页(P550-552)【作者】黄志丹;林平;吴咏军;吴裕平【作者单位】321000 浙江金华,金华市中心医院手足外科;321000 浙江金华,金华市中心医院手足外科;321000 浙江金华,金华市中心医院手足外科;321000 浙江金华,金华市中心医院手足外科【正文语种】中文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为临床上常见的问题,因足踝部皮下脂肪组织较少,局部血液循环差,一旦损伤,往往造成皮肤坏死缺损,骨质、肌腱、内固定物外露及局部感染等并发症。
本次研究采用小腿穿支转移皮瓣应用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取得较高的存活率,临床效果理想。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7至2013年9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1例,排除存在严重心脑肺等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
其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21~64岁,平均(43.01±0.15)岁;交通事故致伤7例、慢性溃疡伴骨髓炎2例、跟骨骨折术后骨外露2例;缺损部位:足跟后部缺损1例、足跟外侧缺损4例、内踝区缺损6例。
11例均伴有肌腱、骨质或内固定钢板外露。
缺损范围为6 cm ×4 cm~25 cm ×8 cm。
一期彻底扩创,采用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
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感染控制后,应用胫后动脉穿支局部转移皮瓣修复6例、腓动脉穿支皮瓣局部转移修复5例,皮瓣范围8 cm ×6 cm~28 cm ×11 cm。
术后11例皮瓣存活,1例出现皮瓣远端坏死、经局部换药后好转,3例出现表浅水疱、待皮瓣肿胀消退后好转,7例皮瓣存活良好、无远端坏死局部水疱等并发症;随访时间1~24个月,所有患者皮瓣质地优良,色泽接近正常,局部稍饱满,足踝部外观功能恢复良好。
小腿中下部皮肤血供主要来自胫后动脉穿支及腓动脉穿支。
皮瓣的临床应用
皮瓣转移,逆行转移时,先用血管夹阻断近端 血这,观察皮瓣血运,确认皮瓣血运良好后切 断近端血管蒂,形成远端为蒂的岛状皮瓣。将 皮瓣逆行旋转,经皮下或开放隧道转移,覆盖 手部创面;如顺行转移,将皮瓣切取范围下移, 切断远端血管蒂,皮瓣顺行旋转,覆盖肘部创 面。
皮瓣游离移植,按顺行皮瓣设计切取皮瓣后, 切断皮瓣远端血管蒂。将骨间背侧血管向近侧 解剖,尽量使其达骨间膜上缘穿出处,必要时 切开骨间膜,使骨间背侧血管游离至骨间总动 脉处,以使血管蒂达足够长度。切断近端血管 蒂,移植到受区行血管吻合。 供区创面宽小于 5cm 时可直接缝合;大于 5cm 时用全厚皮片修复,并加压包扎固定。
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在伸肌深浅两层之间下行时,
与骨间背侧神经伴行。该神经是桡神经深支从
旋后肌下缘出现后延续而来,为纯运动纤维, 支配背侧伸肌,分离血管近端时且勿损伤。
若皮瓣用作修复指端创面,可将皮瓣内前臂后 侧皮神经与受区的指背神经或残指的指固有神
经吻合,以恢复皮瓣的感觉功能。
(四)优缺点
优点
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皮瓣
前臂以桡动脉或尺动脉为供血的皮瓣,由于皮 质优良,供皮面积大,血管条件好,切取容易, 成功率高等优点,临床应用多。但由于破坏一 条主要血管,影响手部血液供应;且前臂遗留 瘢痕,影响美观,这些缺点引起人们的重视。 前臂背侧皮瓣是以前臂间背侧动脉为血管蒂, 故不破坏前臂的重要血管,这是其优点,但因 血管较细,临床常行血管蒂的前臂背侧逆行岛 状皮瓣转移术来修复手部创面。
手术步骤 切开皮瓣的胸壁段,并向脐部掀起,距腹 直肌外侧缘1-2cm处能见到粗大的皮穿支 进入上瓣。 解剖腹壁下血管,在脐下沿腹直肌外侧缘 切开前鞘,将腹直肌拉向内侧,在此肌肉 后外缘能见到腹壁下血管入口。仔细检查 此血管粗细、变异等情况,满意后在腹膜 下向下解剖血管至髂外或股血管始点。
穿支皮瓣的定义和特点
穿支皮瓣的定义和特点穿支皮瓣 (perforator flap) 是一种常用的皮瓣修复术,其特点是通过利用身体的穿支血管来提供供应血液的皮瓣组织,从而实现组织修复和重建的目的。
这种皮瓣修复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游离皮瓣修复技术来说具有更多的优点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定义、特点和应用等方面对穿支皮瓣进行详细的介绍。
穿支皮瓣是一种利用身体穿支血管的皮瓣修复技术,它是根据人体的血管分布结构设计的一种治疗方法。
穿支血管是细胞uler填充,并分布在皮肤组织中的微小血管,通过修复和重建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穿支血管来移植皮瓣组织。
穿支皮瓣具有以下特点:1.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损伤区域附近的正常组织,尽量减少切除的不必要范围,从而减少了手术创伤和身体损伤。
2.穿支皮瓣提供了大量的可移植组织,使得修复和重建的效果更加自然和完整,不会造成严重的形态和功能损失。
3.术后皮瓣恢复较好,组织成活率高,术后静脉回流通畅,血流可以得到有效的供应,组织得到良好的营养。
4.穿支皮瓣的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作修复和重建多种组织和器官缺损,如乳房重建、头颈部缺损修复、四肢重建、创伤修复等等。
5.手术创伤小,术后无明显瘢痕,美容效果好,术后恢复时间短,患者术后疼痛感、感染风险等都相对较低。
1.头颈部缺损:穿支皮瓣可以用于修复头颈部的缺损,包括眼睑缺损、口腔颌面部缺损、头颈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的缺损等。
2.乳房重建:穿支皮瓣可以用于乳房重建术,通过利用腹部、臀部或大腿上的穿支血管,将组织移植到乳房区域进行重建。
3.四肢重建:穿支皮瓣可用于四肢的重建,包括手指、手掌、腕部、薄弱韧带涂层等损伤修复。
4.创伤修复:穿支皮瓣也可以用于各种创伤的修复,例如复杂创伤、战争创伤、皮瓣缺血损伤等等。
总的来说,穿支皮瓣是一种利用身体的穿支血管来进行组织修复和重建的皮瓣修复技术。
其特点包括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组织成活率高、应用范围广泛等。
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乳房重建、头颈部缺损修复、四肢重建、创伤修复等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穿支皮瓣的类型及其临床应用
穿支皮瓣的类型及其临床应用本文原载于《中华创伤杂志》2017年第2期穿支皮瓣的概念由日本Koshima和Soeda[1]于1989年首先提出,是指由穿支动静脉供养的岛状皮下组织皮瓣,属于轴型血管的皮瓣范畴。
自1997年以来国际上每年召开一次穿支皮瓣培训交流大会,但直到2003年'根特'共识[2]的发表,才引起世界学者的广泛重视。
我国的穿支皮瓣概念由张世民等[3]于2004年首先介绍。
穿支皮瓣的概念曾在国内引起激烈争论,包括其基本的定义、命名、与传统皮瓣的关系等[4]。
笔者从穿支皮瓣的概念与类型演变、临床应用及并发症分析,探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方法。
1 穿支皮瓣的概念及演变穿支皮瓣是以穿支血管(肌皮穿支和肌间隔穿支)为直接供血来源的轴型皮瓣。
轴型皮瓣(粗大的轴型血管)与随意型皮瓣(细小的随意型血管)是相互对应的两个概念。
轴型皮瓣(轴型血管)的概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而变化的。
在早期的传统皮瓣阶段,一般认为轴型血管的口径应≥1 mm才能成功进行显微外科吻合,即全身的轴型皮瓣有70余处。
穿支皮瓣概念出现后,要求穿支血管的口径应≥0.5 mm(或0.8 mm),即全身的轴型皮瓣有300余处。
现在看来,再细些的血管(≥0.3 mm)也可被称作轴型血管,因为超级显微外科技术已能成功进行'穿支对穿支'的移植,而且再细小的血管也能作为穿支蒂皮瓣进行转移,甚至提出了'毛细血管型穿支皮瓣' [5]。
如此看来,许多以前被认为仅能切取随意型皮瓣的供区,目前均能切取轴型皮瓣了。
也就是说,虽然随意型皮瓣的供区没有减少,但轴型皮瓣的供区数目却显著增加,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肯定已远超300余处。
早期的穿支皮瓣均取自肌皮穿支血管,均不带深筋膜,但均携带上级源动脉,即穿支皮瓣是由穿支动脉和伴行穿静脉供养的皮下组织皮瓣(狭义概念)。
但临床实践的丰富多彩,使穿支皮瓣的概念获得了实际性扩展,即由穿支血管供养的一切皮瓣均属于穿支皮瓣的范畴(广义概念)。
浅析常用穿支皮瓣的临床运用
浅析常用穿支皮瓣的临床运用周劲【摘要】穿支皮瓣的出现开创了小型轴型皮瓣时代,是显微外科皮瓣移植的新发展,人类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穿支皮瓣作为目前国际整形外科热点研究与应用的皮瓣,与肌皮瓣、游离轴型皮瓣相比有诸多特殊的优点:保留了肌肉组织、降低了供瓣区的并发症和功能的减弱;它的多功能性解决了临床上很多的难题;是理想的组织重建皮瓣。
如乳房再造或可获得薄皮瓣重塑创伤的外形,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后的修复。
本文浅述了穿支皮瓣的发展、常见穿支皮瓣寻找方法,几类常见穿支皮瓣手术总结等,穿支皮瓣是整形修复外科领域里一颗不可或缺的瑰宝。
【期刊名称】《创伤外科杂志》【年(卷),期】2012(000)005【总页数】3页(P476-478)【关键词】皮肤损伤;皮瓣;移植【作者】周劲【作者单位】650032云南,解放军昆明总医院附属骨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221989年Koshima等[1]首先报道了肌皮穿支血管为蒂的游离皮瓣,切取仅由1个肌皮穿支管(发自腹壁下动脉)供养且仅包含皮肤和皮下脂肪的超薄岛状皮瓣,分别修复腹股沟区和舌缺损,穿支皮瓣才逐渐在整形外科界推广。
穿支皮瓣是指仅以管径细小(0.5~0.8mm)的皮肤穿支血管供血的皮瓣,属轴型血管的皮瓣范畴[1]。
临床上选择穿支皮瓣要具有如下特点:(1)拥有持续稳定的血供;(2)足够的血蒂长度;(3)最少有1支口径≥0.5mm的穿支血管;(5)供瓣区能直接缝合[2]。
然而穿支血管内径细小,解剖变异较多,出现部位和口径并不恒定,因此术前对穿支血管进行检测,确定穿支血管的出现部位和口径,对术前正确选定皮瓣供区部位、类型、大小及合理设计轴型皮瓣提供有价值的帮助,是确保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因此游离的显微血管组织转移也得到迅猛发展,远距离的组织移植得以实现。
从1997年开始,国外学者每年召开1次穿支皮瓣学术交流会议,讨论穿支皮瓣临床运用及前景发展,而我国至2005年在银川及2007年在昆明召开了2次全国穿支皮瓣讨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精读3分钟Get: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技巧!穿支皮瓣是指仅以管径细小的皮肤穿支血管( 穿过深筋膜后口径仍<0.5 mm) 供血的皮瓣,属轴型血管的皮瓣范畴穿支皮瓣的优点1、对供区的伤害大大减小2、在皮瓣设计时对组织量的需求更加具有随意性,术后美观,且利于受区的功能活动3、较薄的皮瓣减少了二次手术穿支皮瓣的缺点1、主要是穿支血管的不稳定性及不恒定性2、术中穿支血管易受到损伤,对外科医师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皮瓣的制作需时更长。
穿支皮瓣的命名Geddes 等在2003 年提出的命名方法,即取该穿支皮瓣的源动脉英文首字母,后加P( perforator) 标明为穿支动脉,其后注明来源肌肉名称,如LFCAP-vl 为来源于股外侧肌的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皮瓣,LFCA( lateral femoral circumflexartery) 即为穿支动脉、vl( vastus lateralis) 为来源肌肉名称。
有时同一源动脉可能发出多个穿支血管,此时需要在来源肌肉英文缩写前加上数字指明第几穿支,如LFCAP-2vl 代表第2 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皮瓣。
该命名方法明确了穿支皮瓣的供区、来源肌肉、供血动脉穿支皮瓣的工作目标穿支皮瓣的优点是不带有肌肉、深筋膜等,而现在临床上运用的穿支皮瓣也往往不带有神经,那么对于受区神经缺损的患者,其术后的受区感觉将变得迟钝甚至完全丧失,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所以寻找一个既有血供又有一定感觉功能的穿支皮瓣是今后外科工作者的目标衍化与发展血流桥接穿支皮瓣、显微削薄穿支皮瓣、联体穿支皮瓣、分叶穿支皮瓣、嵌合穿支皮瓣一、血流桥接穿支皮瓣血流桥接穿支皮瓣是指利用穿支皮瓣源血管(一级源血管,非主干血管)的近端受区主干血管近端吻合、其远端与受区主干血管远端吻合、在重建穿支皮瓣血液循环的同时避免牺牲或(重建)受区主干血管的一种特殊穿支皮瓣。
适应证1、适合各种创面、特别是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同时合并主干血管缺损创央的修复与重建。
2、亦可用于组合移植,即利用期一级源血管远端来重建另一组织瓣的血流。
手术方法1、供区选择:要求一级源血管与穿支呈“干-支”型,且一级源血管有一定的长度,发出穿支后具有较粗的口径可供吻合。
如: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旋髂深动脉穿支皮瓣、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股深动脉第3穿支皮瓣和隐动脉穿支皮瓣。
2、皮瓣设计与切取:常规游离穿支皮瓣后将穿支向深层解剖,手术显露分离出一级源血管,根据受区所需血管蒂长度确定切取源血管长度,使血管蒂呈“T”形。
3、皮瓣的移植:移植时将源血管近端与主干血管近端吻合,源血管远端与源血管远端吻合,静脉具体而定优点1、最大的优点是避免牺牲受区主干血管,其重建的皮瓣血流动力学是接近生理(平衡的缓冲血流)2、近端吻合口栓塞,远端仍可逆向供血3、部分一级源血管长,临床可以用修复合并主干血管节段性缺损的创面做到修复创面的同时重建受区主主干血管4、可利用其串联另一皮瓣,修复大面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
存在问题与注意事项1、血流桥接穿支皮瓣需要携带一级源血管,临床不宜采选用一级源动脉为四肢主干动脉的穿支皮瓣,避免造成新的损害2、如受区主干动脉部分缺损,应准确其缺损长度,以切取相应长度的血管蒂(一级源血管)3、如受区主干血管正常,利用“T型血蒂”只是恢复受区主干动脉血流,则可以减少一级源血管的切取长度,从而减少皮瓣供区损害。
二、显微削薄穿支皮瓣1、是指保留穿支血管及其浅筋膜内分支和真皮下血管网、应用显微外科器械在显微镜下剔除大部分浅筋膜层脂肪的穿支皮瓣。
2、该术式的核心是将穿支的解剖自肌内、深筋膜延伸到了浅筋膜层,皮瓣除了不携带肌肉、深筋膜,还不携带大部浅筋膜层脂肪组织。
适应证此皮瓣适合体胖患者的手、足、胫前、肘与膝关节周围、颈部、头面部区域浅表创面修复。
手术方法1、皮瓣设计与切取2、皮瓣的修薄,皮瓣断蒂前将皮瓣翻转平铺,在镜下顺穿支血管分离解剖至穿支进入真皮下血管网层,显露穿支血管在浅筋膜走行后,保留真皮下3~5mm脂肪组织,剔除过多的脂肪组织,去脂时注意在穿支血管周围留有少量疏松组织以保护穿支蒂以免受损伤;该方法可在同一平面解剖分离,操作方便,断蒂前皮瓣保留血流灌注,这样辨认和保护浅筋膜内分支,同时去除了多余的脂肪组织,有利于皮瓣供区的直接闭合。
优点一次性修薄,外观好,可以减少供区的切取损伤(少切取)。
注意事项1、有损伤穿支在浅筋膜内分支的风险,建议在镜下操作。
2、穿支有较粗的分支进入真皮下血管网(皮支粗大型),皮瓣容易均匀修薄,3、穿支进入浅筋膜即分为弥散的分支血管(细小分支型),则保留穿支浅筋膜周围3cm左右的浅筋膜组织,蒂部只能在显微镜下分开支血管逐个抽取大的脂肪球。
三、联体穿支皮瓣是指切取的两个或多个穿支皮的其皮肤和浅筋膜结构连续,但皮瓣切取长度超出了一血管体区所能供应的范围,必须在皮瓣的远端或近端重建其它血管体区穿支方能使皮瓣成活的一种特殊皮穿支皮瓣。
临床常用的有联合两个穿支的联体安全可靠支皮瓣和携带3个穿支的联体穿支皮瓣。
适应证该皮瓣适应于超长浅表创面修复手术方法常用供区选择:1、股前外侧(旋髂浅动脉-旋股外侧动脉横支-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膝外上动脉)2、股外侧(股深动脉第3穿支-膝外上动脉)3、腹部(腹壁下动脉-对侧腹壁下动脉)4、背部(旋肩胛动脉-胸背动脉-腰动脉);侧胸腹部(胸背动脉-腹壁下动脉)皮瓣的设计:(股前外侧区域为例)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为主穿支,第一穿支穿出点为中心,以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顶点连线为皮瓣轴线,依据受区创面大小、形状设计皮瓣。
皮瓣切取与移植:(股前外侧区域为例)1、皮瓣在阔筋浅层切取,内外侧分切开2、确定皮支进入皮瓣,切开周围筋膜确定只有皮支与皮瓣相连,以血管夹逐一阻断穿支血供,判断皮瓣远、近两端的血供情况,依据各穿支的供血能力和范围确定携带穿支的数量3、确定携带的穿支后逆行分离至其源血管(核心血管),分离时注意携带其“T”型蒂,及其粗大分支,各穿支分离至源血管后,再次用血管夹阻断其它各用穿支,证实皮瓣血运的可靠性。
4、结扎处理其它穿支,根据所需血管蒂长度于相应平面断蒂5、重建联体穿支皮瓣血循环的方法有两种:内增压和外增压。
优点一处供区皮瓣就可以修复超长创面,减少了皮瓣供区损害。
采用内增压,受区只需一组血管蒂。
问题与注意穿支皮瓣的手术原则之一是皮瓣供区要直接闭合,联体穿支皮瓣仅适合于超长不适于超宽创面的修复。
需解剖两组或以上的穿支,费时。
穿支的设计、组合与重建技术要求高。
解剖主穿支一级源血管,就精确计算所需血管蒂长度,同时注意保留其粗大分支,并预留一定长度。
四、分叶穿支皮瓣是指在同一血管体构(供区)切取两个或2个以上的同类穿支皮瓣,移植时只需吻合一组血管蒂(母体血管)即可重建两个或多个穿支皮瓣血液循环临床常用的术式为2叶或3叶。
适应症1、适合于修复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创面,亦可用于修复洞穿性缺损,2、目前临床流行应用应用其灵活组合、排列的特点来修复宽大创面,以避免供区植皮手术方法供区选择:1、前提条件是同一源血管发出两支或两或两支以上的穿支血管,并相隔一距离进入2、皮肤供区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体区、腹壁下动脉血管体区、胸背动脉血管体区、骨间背侧动脉血管体区、腓肠内侧动脉血管体区、股深动脉第3穿支血管体区和腓动脉穿支血管体区。
皮瓣设计:1、确定皮瓣供区,确定该血管体区的血管穿支数目及其穿出部位2、以血管穿支点为中心设计每一叶穿支皮瓣,各叶皮瓣的长轴尽可能于同一轴线或近一轴线上。
从而将多个穿支皮瓣拼接或成可分割的长梭形皮瓣,供区直接缝合3、修复同一处宽大创面时应依据供区穿支数目、穿出部位来来剪裁布样,将皮瓣的宽度化为长度,从而合供区直接闭合皮瓣的切取与移植:1、在皮瓣的一侧切开,在深筋膜浅层切取,根据皮支的位置再次调整皮瓣设计2、游离穿支至血管蒂部,确定皮瓣血运(穿支分夹闭),合适的长度切断血管蒂3、先在无血状态下拼接皮瓣优点1、仅需吻合一组血管即可修复多个创面。
2、修复宽大创面或不规则创面按常规无法直接缝合,而分叶皮瓣,可以“将长度转化为宽度“,从而达到创面的直接闭合,避免了第二供区损害。
存在问题:要求同一源血管发出两支或两支以上的穿支血管,穿支血管具有一定长度的血管蒂,并且相隔一定距离进入皮肤手术注意事项1、术前应用各种技术探测穿支,了解穿支的数目和口径。
2、皮瓣设计时,各分叶穿支皮瓣的长轴应避免与各分叶穿支皮瓣组合后的长轴垂直,避免切取过宽皮瓣供区不能直接闭合。
3、术中万一发现穿支来源于不同源血管时,则只能改为穿支皮瓣组织移植,吻合两组或以上血管以重建皮瓣血运。
4、遇到穿支误伤或穿支细小时,可改用嵌合穿支皮瓣切取来补救。
5、母体血管一般限于一级源动脉,且非四肢主干血管,特殊情况可为二级源动脉五、嵌合穿支皮瓣是指在同一血管体区(供区)内切取的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种类的独立组织瓣(如肌肉、皮肤、骨骼)这些独立组织瓣中至少含有一个穿支皮瓣,且供血动脉起源于同一一级源动脉,吻合一组血管蒂即可同时重建多个组织瓣的血液循环适应证适合修复合并骨骼或肌肉等深部组织缺损(深部死腔)的创面,骨瓣或肌瓣填塞深部死腔,穿支皮拉覆盖表浅创面。
手术方法供区选择:切取嵌合穿支皮瓣的前提条件是同一源血管在其血管体区内发出多个分支分别供养骨骼、肌肉和皮肤等组织常用供区有旋股外侧动脉血管体区、腹壁下动脉血管体区、胸背动脉血管体区、旋髂深动脉血管体区、腓肠内侧动脉血管体区和腓动脉血管体区等。
皮瓣设计包含穿支皮瓣、骨瓣及肌瓣的设计皮瓣的切取与移植1、按常规方法切取皮瓣,穿支显露后,顺穿支游离合适的穿支蒂长度,转而显露分离出穿支源血管2、确认其至骨骼的分支、肌肉的分支及至皮瓣的穿支,分别以各分支为蒂切取肌瓣和骨瓣,直至汇入同一源血管。
3、各独立组织瓣完全游离后分检查血运。
现固定骨骼、肌瓣填死腔、皮瓣修复创面优点1、沿用了穿支皮瓣的微创技术2、吸取了肌皮瓣和骨皮瓣血供好、抗感染能力强的优点3、皮瓣与骨瓣和(或)肌瓣仅以血管蒂相连,骨瓣/ 肌瓣有足够的自由度,可有效填塞死腔,实现创面的的立体修复3、皮瓣的设计可有多种变化。
以最小的供区损害达到受区最大的修复效果存在问题与注意事项1、嵌合穿支皮瓣包括不同的组织瓣成分,但至少有一穿支皮瓣。
2、穿支皮瓣与骨瓣/肌瓣通过源血管或穿支血管相连3、技术要求高,宜先切取穿支皮瓣,再显露、分离源血管,根据源血管分支情况切取肌瓣/骨瓣4、彻底止血5、固定骨瓣或肌瓣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穿支血管,避免意外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