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长途运输后应激反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其防治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其防治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其防治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是指肉牛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应激反应,表现为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肉牛在运输中所受到的应激影响不仅会影响它们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还会对肉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了解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其防治措施对于保障肉牛的健康和提高肉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病因素1. 运输条件不佳:运输条件不佳是导致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包括车厢内温度、通风条件、震动程度等因素对于肉牛的应激反应具有重要影响。

2. 运输时间过长:长时间的运输会导致肉牛处于相对封闭、拘禁状态下,使得它们容易产生应激反应。

3. 运输密度过大:运输密度过大会导致肉牛相互之间的压迫,加重了它们在运输中的应激状态。

4. 运输期间饲料和水的限制: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限制肉牛的饲料和水的摄入,导致肉牛处于饥渴和饥饿状态,加重了它们的应激状态。

5. 运输中的惊吓和噪音: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惊吓和噪音等外界刺激因素,使得肉牛产生应激反应。

二、临床表现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行为异常:肉牛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表现出不安、烦躁、暴躁等行为异常,甚至出现相互之间的争斗和攻击行为。

2. 营养缺乏:长时间的运输会导致肉牛处于饥饿和饮水不足状态,出现营养缺乏的症状,包括体重减轻、毛色晦暗、体温降低等。

3. 生殖功能受损:肉牛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生殖功能受损的症状,包括性欲减退、发情周期紊乱等。

4. 免疫力下降:肉牛在运输过程中会受到应激的影响,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5. 肉品质量下降:肉牛在运输过程中的应激反应会导致其肌肉紧张度增加,瘦肉变硬,影响了肉品质量。

三、防治措施1. 提高运输条件:改善运输车辆的通风、卫生和安全条件,减少运输中的大幅度震动,降低运输密度,以及避免运输时间过长。

2. 保证饲料和水的供给:在运输过程中要保证肉牛充足的饲料和水的供给,可以在车厢内设置专门的饲料和水盆,确保肉牛的饮食需求。

牛应激反应措施

牛应激反应措施

如何减少牛在长途运输中的应激反应在养牛生产中; 为了引种、出售、屠宰等; 经常要运输活牛..在运输过程牛出现应激反应;抵抗力降低; 食欲变差; 体重损失; 甚至发病或死亡..如何降低牛运输过程应激反应;一般可采用下列技术措施..1、提高日粮中钾离子的含量在长途运输过程牛体发生应激反应;牛对钾离子的需要量约提高20%-30%..因此在运输牛的过程应提高日量中钾的含量;一般可使日粮中含钾量达到1.27%-1.41%.. 常用的方法是每天每千克体重供给牛氯化钾20-30克..2、提高日粮的蛋白质浓度研究发现; 在运输过程中; 提高牛日粮中蛋白质浓度;可提高牛的食欲; 防止牛的摄食量降低; 从而保证运输过程牛体营养需求;可以减少牛体失重和发病..在运输过程;一般要提高牛日粮蛋白质浓度2-3个百分点..其具体做法是在精料中增加10%-15%的豆粕..3 日粮中补充维生素C在运输过程; 牛体发生应激反应; 合成维生素C的能力降低;而机体的需要量却增加;必需补充维生素C方能满足生理需要..同时; 补充维生素C还具有抑制应激过程的体温升高、促进食欲、提高抗病力的作用..运输过程一般可在牛的日粮中添加0.06%-0.1%的维生素C;或饮水中添加0.02%-0.05%的维生素C..4 添加抗菌素国外一些研究证明运输过程给牛添饲抗菌素;可降低牛的应激反应..于起运前几天在日粮中添加土霉素增效剂;可减少运输过程牛呼吸系统的发病率;明显降低肉牛运输过程的死亡率.. 一般在运输前5-10天每天每牛饲喂5克土霉素;宰前几天的肉牛不宜使用这种方法..5 使用镇静类药物使用镇静类药物可以降低牛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 减轻应激反应..在运输之前给牛肌肉注射氯丙嗪;用量为每千克体重1.7mg;结果运输过程牛的体温平均少升 1.7摄氏度; 心率少增加15.6次/分;呼吸少增加13.6次;活重少损失牛 4.4%;肉牛宰后;胴体少损失6.6kg;并且肉质品质提高;肉在贮藏中的损失减少..氯丙嗪在运输中的用量为2mg/kg体重..6 选择有经验的人员进行途中饲养管理有经验的饲养员;了解牛的习性;语言温和;操作适度;可降低牛的应激反应..据测定;在运输过程中温和的操作或轻度的碰撞可使小牛的平均心率增加7-10次/分; 而粗暴的操作或剧烈的碰撞可使牛心率增加30-48次/分..因此; 运牛途中要指派有经验的饲养人员进行饲养管理..7 适当增加装车密度一般在装车时适当增加密度可以限制牛的活动范围;减轻车辆颠簸和振荡;降低牛只摇晃和相互剧烈碰撞;降低应激反应..因此在运牛时;应将车装满;如果运牛较少时;可用绳索系在车箱上限制牛的活动范围..8 选择适宜的时间和季节运输环境变化、两地气候条件差别;常使牛的应激反应增强;因此长途运输牛时; 特别是引种时; 宜选择春秋两季、风和日丽的天气进行..冬夏两季进行运牛时; 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从北方向南方运牛应在秋冬两季进行;从南方向北方运牛应在春夏两季进行..。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其防治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其防治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其防治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是一种由于长时间运输、环境变化等因素产生的应激反应而导致的疾病,其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如下:
一、发病因素
1.运输环节:肉牛在长时间运输中会经历诸如挤压、噪声、颠簸、温度和湿度等各种影响,因此会产生应激反应。

2.环境变化:肉牛在接受新的环境时,比如从户外进入室内或者从寒冷的气候转移到温暖的环境中时,也可能产生应激反应。

3.同伴隔离:肉牛在运输或开发过程中可能会被隔离并与其他牛群分开,这样的环境改变也可能导致应激反应。

二、临床表现
1.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呕吐和腹泻等肠胃问题。

2.神经系统问题,如呼吸急促、口鼻分泌物增加、腿肿、鼻出血、步态异常和口吐白沫等。

3.免疫功能下降,可能导致疾病和病菌的传播,增加治疗难度。

4.经常会出现活动度减少、呼吸急促、口水增多等表现,并常伴有脱水、内源性毒素堆积和结肠炎等问题。

三、防治措施
1. 控制温度和湿度:在运输过程中,控制牛群所处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是预防应激反应的有效方法。

2.营养保障:给予高营养价值的饲料和饮水是维持肉牛身体健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

3.减少压力:在运输过程中,要适当减小牛群的密度,避免排挤和拥挤等问题。

4.药物治疗:如减压、消炎、抗菌等药物都可以有效缓解应激反应,但需要在专业药师的指导下进行。

总之,针对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其防治措施需要牛场经理或饲养员特别注意,从而降低牛群的应激反应,并保证牛群的生产效益。

如何处理牛经过长期运输后的应激反应?

如何处理牛经过长期运输后的应激反应?

如何处理牛经过长期运输后的应激反应?肉牛长途运输的注意事项:一、运输季节选择肉牛运输最佳季节应选择在四季中的春、秋季较为适宜,牛出现应激反应比其他季节少。

夏季运输时热应激较多,白天应在运输车厢上安上遮阳网,减少阳光直接照射。

冬天运牛要在车厢周围用帆布挡风防寒冷。

二、运输车辆与车型的选择选用货车运输较为合适,肉牛在运输途中只需装卸各1次即可到达目的地,对肉牛应激反应比较小。

运输途中押运人员饮食和牛饮水比较方便,便于途中经常检查牛群的情况,发现牛只有异常情况能及时停车处理。

如果是火车运输需装卸多次才能到达目的地,肉牛出现应激反应较大,肉牛出现异常情况无法及时处理。

车型要求:使用高护栏敞篷车,护栏高度应不低于1.8米。

车身长度根据运输肉牛头数和体重选择适合的车型。

同时还要在车厢靠近车头顶部分用粗的木棒或钢管捆扎一个约1平方米左右的架子,将饲喂的干草堆放在上面。

三、车厢内防滑要求在肉牛上车之前,必须在车厢地板上放置干草或草垫20厘米-30厘米,并铺垫均匀,因为肉牛连续三四天吃睡都在车厢里,牛粪尿较多,使车厢地板很湿滑,垫草能有效做到汽车紧急刹车时肉牛不会向前滑动。

四、饮水桶和草料的准备在肉牛装车之前应准备胶桶或铁桶2个,不要使用塑料桶。

另外还要准备1根长10米左右软水管,便于停车场接自来水给牛饮水。

草料要选择运输前饲喂的,估计几天路程,每天每头牛需要多少草料,计算出草料总量,备足备好,只多不少。

将干草放在车厢的头顶部,用雨布或塑料布遮盖,防止路途中遇到雨水浸湿发霉变质。

五、肉牛运输前和运输途中饲养技术1.在运输之前,应该对待运的肉牛进行健康状况检查,对体质瘦弱的牛不能进行运输。

在刚开始运输的时候应控制车速,让牛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行驶途中规定车速不能超过每小时80公里,急转弯和停车均要先减速,避免紧急刹车。

2.牛在运输前草料和饮水只喂半饱就行。

肉牛在长途运输中,每头牛每天喂干草5公斤左右。

但必须保证牛每天饮水一二次,每次10升左右。

肉牛运输需防应激综合症

肉牛运输需防应激综合症

肉牛运输需防应激综合症
运输管理
由于应激综合征是由于饥饿、拥挤等因素引发的,所以在肉牛运输途中一定要及时喂料、喂水,并改善运输条件,尽量减少各种不良刺激,装运密度要适宜,温度不可过冷过热,对性情暴烈的,可使用镇静剂。

肉牛应激综合症治疗方法
应激综合症常被误诊为感冒,用治疗感冒的方法治疗,往往收效甚微。

正确的治疗方法是及时补充饲料、补充水分、补充电解质。

严重者选择土霉素、青霉素、链霉素、双头孢双黄连,从牛倒数第二根肋骨进行注射(温馨提示:这需要由专业人士进行操作)。

可用10%葡萄糖1瓶×500毫升、维生素c针4支×10毫升×1克、维生素B13支×10毫升×250毫克、第一组0.9%盐水1瓶×500毫升补充营养。

同时清理肉牛圈,使肉牛圈保持干燥,让肉牛多晒太阳,多给肉牛喂食干草,也会促使肉牛早日康复。

运输牛羊途中应激措施

运输牛羊途中应激措施

运输牛羊途中应激措施1. 引言在动物农场和畜牧业中,运输牛羊是一个常见的环节。

运输过程中,牛羊容易受到环境变化、交通噪音、挤压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激素失调、焦虑、压力增加等不良反应。

为减轻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应激反应,保障动物福利和顺利运输,必须采取相应的应激措施。

本文将介绍运输牛羊途中的应激措施,包括运输前的准备工作、运输过程中的应对策略和运输后的调养。

2. 运输前的准备工作在牛羊运输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帮助动物适应运输的环境和减少应激反应。

2.1 选择合适的运输设备选择合适的运输设备对牛羊的舒适度至关重要。

运输设备应提供充足的空间,使牛羊能够自由转身、站立和躺下。

此外,设备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适当的温度控制,保持舒适的运输环境。

2.2 饲喂和饮水在运输前,确保牛羊有充足的饲料和饮水。

这可以帮助牛羊维持营养需求和水分平衡,并减少运输过程中的饥饿和口渴感。

2.3 运输计划和路线选择制定详细的运输计划和合适的路线选择,可以减少运输途中对牛羊的干扰和应激。

尽量选择路况良好、交通量少的道路,并避免长时间的行驶和频繁的停车。

2.4 动物适应训练在运输前,对牛羊进行适应训练可以帮助它们适应运输过程中的环境和动作。

逐步引导牛羊进入运输设备,并适当延长训练时间,使牛羊逐渐适应运输环境和动作。

3. 运输过程中的应对策略在运输过程中,牛羊可能会因为环境变化和挤压等原因而产生应激反应。

为减少应激反应的出现,需要采取一些应对策略。

3.1 隔离牛羊在运输设备中,足够的空间能够让牛羊相对独立,避免过度拥挤和冲突,减少应激反应。

同时,隔离牛羊也有利于监测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

3.2 减少运输时间尽量减少运输时间可以降低牛羊的应激程度。

合理安排运输计划,选择最短的路线和最快的交通工具,将运输时间缩短到最低限度。

3.3 提供适当的环境控制保持恰当的温度、通风和湿度可以降低运输过程中的应激反应。

根据天气和运输距离等因素合理调整运输设备的环境条件,保持适宜的运输环境。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其防治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其防治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其防治【摘要】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是一种由于运输过程中的压力和环境变化引起的疾病。

本文探讨了该症状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

在发病因素方面,主要包括运输时间过长、运输工具不合适、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等因素。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体温失调、行为异常等症状。

针对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防治方法包括在运输前准备充分、控制运输过程中的环境因素、提供适当的饲料和水等措施。

结论强调了对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进行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以更好地保障肉牛的健康和生产。

【关键词】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发病因素、临床表现、防治方法、重要性1. 引言1.1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简介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是指在肉牛运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对牛只造成的心理和生理压力过大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这种症状在肉牛养殖业中并不罕见,尤其在大规模运输和长途运输时更容易发生。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对肉牛的生长发育和产出性能造成严重影响,甚至有时会导致牛只的死亡。

造成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运输条件不佳、装载密度过大、运输时间过长、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和颠簸以及气温变化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牛只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从而引发应激反应。

在临床表现方面,患有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牛只常常表现出厌食、躁动不安、呼吸急促、体温升高、粪便干结等症状。

有些牛只还可能出现贫血、免疫力下降等严重后果。

为了有效防治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我们需要从改善运输条件、减少运输时间、合理控制装载密度等方面入手。

在运输前后要给牛只提供充足的水和饲料,并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卫生条件,以减轻牛只的压力。

只有全面做好预防工作,才能有效避免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生,保障牛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2. 正文2.1 发病因素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运输过程中的恶劣环境:运输车辆密闭不通风、高温高湿等环境条件会让肉牛处于极度的不适应状态,引发应激反应。

肉牛运输应激反应及其防控措施研究

肉牛运输应激反应及其防控措施研究

肉牛运输应激反应及其防控措施研究肉牛运输是肉牛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在运输过程中,肉牛会产生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不仅会影响肉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还会影响牛肉的品质。

研究肉牛运输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及其防控措施对于提升肉牛生产效益和牛肉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肉牛运输中的应激反应1. 运输过程中的环境变化会导致肉牛产生应激反应。

在运输途中,肉牛会面临温度变化、噪音、震动等外部刺激,这些刺激会引起肉牛的生理和行为上的变化。

2. 长时间的运输会使肉牛处于饥渴和疲劳状态。

由于运输途中常常无法提供足够的饮水和饲料,肉牛在长时间的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饥渴和疲劳,从而影响肉牛的生理状态。

3. 过度密集运输会使肉牛产生压力。

在运输中,由于空间有限,往往需要将多头肉牛密集地装载在一辆车上,这种过度密集的运输会导致肉牛产生压力,甚至发生踩踏和争斗行为。

1. 应激反应对肉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运输途中的应激反应会导致肉牛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牛只的食欲、消化吸收、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

2. 应激反应还会影响肉牛的肉质品质。

研究表明,运输途中的应激反应会影响肉牛的肌肉细胞结构,导致肉质硬度增加、肉色变深、水分含量降低,从而影响牛肉的口感和风味。

1. 优化运输条件,降低应激反应。

在肉牛运输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温度变化、噪音和震动等外部刺激。

要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和时间,避免过长时间的运输。

2. 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饲料。

在运输途中,应尽量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和合理的饲料,以满足肉牛的饮食需求,减轻饥渴和疲劳状态。

3. 合理密度装载肉牛。

在运输中,要根据肉牛的体型和数量合理安排装载密度,避免过度密集装载导致肉牛产生压力。

4. 定期检查肉牛健康状况。

在运输途中,应定期检查肉牛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对于腹泻、呼吸困难、站立无力等症状要及时处理,避免应激反应导致的疾病发生。

5. 运输前后适当适应期。

在运输前后,应给予肉牛适当的适应期,减轻运输造成的应激反应,有助于恢复肉牛的正常状态。

牛运输应激反应预防技术

牛运输应激反应预防技术

牛运输过程中或达到目的地后,由于拥挤、禁水禁食、装卸不当、温度过高等生活环境发生突然变化,严重影响生理机能,引发高烧、腹泻、精神亢奋、甚至猝死等应激综合症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必须重视运输应激的预防。

一、技术措施(一)运输前准备1.运输季节。

最好选择春秋季节,温度适宜,应激反应比其他季节少。

2.牛只选择。

运输的牛至少断奶超过60天,体重超过150公斤,精神状态良好,食欲旺盛,活动灵活。

切忌饲喂猪饲料、鸡饲料。

3.集中观察。

准备运输的牛集中在一起暂养7~15天,注意观察,保证牛健康无病,同时让一起运输的牛互相熟悉。

4.疫病检测。

根据疫病流行情况对牛进行疫病检测,常采用虎红平板凝集或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布鲁氏菌病,采用皮肤变态反应检测结核病,阴性牛才能运出。

5.抗体监测。

对口蹄疫进行抗体监测,如抗体不合格,要加强免疫一次。

6.喂饲。

起运前要饲喂适量的水、料、草,适宜控制在八成饱。

7.药物预防。

运输前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万~3万单位天健转移肽或1毫克氟苯尼考注射液。

8.车辆准备。

最好使用单层、高护栏敞篷车,护栏不低于1.8米。

夏季运输,白天车厢上要安遮阳网,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冬天车厢周围要用帆布挡风防寒。

车辆要洗干净,喷洒消毒剂,地板上要垫干草或草垫。

9.草料和饮水准备。

要根据运输时间,计算草料总量,备足备好,放在车厢头部,用雨布或塑料布盖好,防止雨水浸湿霉变。

要准备胶桶或铁桶2个,10米左右饮水管一根,用于停车场接自来水给牛饮水。

(二)运输途中管理1.装车。

要准备装牛台,方便牛上下,避免牛在上下的过程中受伤。

2.2.保持车速。

刚开始时应控制车速,让牛有一个适应过程。

在行驶中车速不能超过每小时80公里,急转弯和停车要先减速,避免急刹车。

夏季天气炎热,白天尽量不要停车休息,可在晚上无阳光凉爽时休息。

3.合理饮食。

运输中不要喂过饱,每天每头牛喂干草5千克左右。

必须保证牛每天饮水1~2次,每次10升左右,为减少应激,可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电解多维或葡萄糖。

肉牛运输应激的影响因素 肉牛运输应激的防治措施 - 养牛技术

肉牛运输应激的影响因素 肉牛运输应激的防治措施 - 养牛技术

肉牛运输应激的影响因素肉牛运输应激的防治措施-养牛技术在肉牛养殖生产过程中,往往要进行引种、肥育、出售、屠宰等操作,需要进行长途运输,很容易在此过程中发生应激综合征,导致肉牛食欲不振,抵抗力降低,体重减少,甚至出血发病或者死亡,给肉牛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肉牛运输应激的影响因素肉牛运输应激的防治措施。

1、影响因素运输工具。

目前,运输肉牛的基本方式是火车运输和汽车运输。

如果肉牛采取火车运输,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装卸才能够到达指定地点,从而对机体造成较大应激,并且容易在出现特殊情况时无法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肉牛采取汽车运输,只需要进行一次装卸就能够到达目的地,相对来说会对机体造成较小的应激刺激,且在运输过程中能够随时对牛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异常就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即肉牛采取货车运输会对机体产生较小的刺激。

但要注意的是,由于货车地面光滑而使肉牛在拐弯、刹车时发生摔伤,同时产生较大的噪音,增强机体的应激强度。

运输密度。

肉牛在运输过程中,运输密度也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

如果运输密度过小,既会导致牛间存在相互争斗的现象,从而消耗较多的糖原,且在运输工具突然出现异常情况时容易使其摔倒,从而形成挫伤,引起较大的应激反应;如果运输密度过大,就会导致机体在运输过程中长时间呈站立姿势,导致机体过于疲劳,即运输密度过小或者过大都会影响肉牛的福利。

运输时间和运输距离。

一般运输距离决定运输时间。

当肉牛进行长时间运输,会使其感觉到疲惫,再加上可能缺少饮水和饲料,并存在较多的尿液、排泄物及发生脱水等,都会导致牛活重明显下降,无形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临床症状病牛表现出精神萎靡,体温明显升高,达到41- 41.5℃,食欲不振,且有黏性或者脓性鼻液流出,并伴有气喘等,症状严重时会排出混杂肠黏膜的血便,并出现了关节脓肿、跛行,有些犊牛甚至出现卧地不起的现象。

随着症状的加重,听诊肺部有哨音或者湿音,机体严重消瘦,发出呻吟声,双眼无神,眼球明显下陷·且心跳加快,脉搏细且快,呼吸非常困难,往往呈现腹式呼吸,甚至由于严重窒息而发生死亡。

养牛技术分享:如何降低牛运输应激和水土不服?

养牛技术分享:如何降低牛运输应激和水土不服?

养牛技术分享:如何降低牛运输应激和水土不服?不少养牛户由于当地没有良种牛或数量少等问题,不得不到外地引进牛源。

可牛买进后却容易出现较大伤亡,养牛户极有可能因此而赔钱!养牛户及卖牛者,都将其归结于运输应激或水土不服的原因。

追其原因与运输应激或水土不服有一定关系,但更主要却是牛本身便带病加之饲养管理不当等因素引起。

一些传染性疾病特别是牛肺疫(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在北方地区很多牛都属于带病状态。

可能在当地并不会发病,一旦出现各类应激便会促使发病。

下面给大家说一下如何降低牛运输应激和水土不服,以及如何避免新引进牛的伤亡?1、挑选健康牛源挑选健康牛源非常重要,是降低牛运输应激和水不服以及避免伤亡的关键。

判断牛是否健康可从以下方面来看:精神要好,牛机警反应敏捷;体温正常,可摸牛体大致判断体温或用体温计进行测量;口腔内无溃疡无黏液流出,鼻腔内无鼻液,同时鼻镜要湿润;牛反刍正常,且屁股周围无沾染稀粪。

按照以上方法选好牛后,可对牛做驱赶运动,使牛快速跑动。

凡是喘的严重者,极有可能肺部带有隐疾,引进后便可能发生牛肺疫或普通肺炎,从而造成较大伤亡。

当然还应该做布病、结核、伪结核的检测,条件不足者也必须想办法做布病检测,剔除布病牛。

2、尽量选择较大牛犊到外地引进牛源,还应尽量选择较大牛犊,最小也应选择已断奶牛犊。

牛犊越大抵抗力越强,应激反应和发病率则越低。

3、运输时应注意的问题牛在运输前1~2天便要减少饲喂同时饮用点解多维,运输前6小时禁水禁食。

运输时应在好天进行,同时应选择最近、最快及最平稳的路线。

牛装车前应在车厢内铺设较厚的垫草,同时装车不宜过于拥挤。

司机或押车人员,应定时观察牛群,避免出现踩压。

4、到场后的饲养管理到场后应先清点数量,检查是否有踩伤及观察牛精神、健康状况。

让其自由活动2小时熟悉养牛场环境,然后给与少量饮水,可在饮水中添加适当食盐。

自由活动6小时候后,给与充足饮水并饲喂一些优质易消化粗饲料或青绿饲料。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其防治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其防治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其防治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是一种由于运输过程中引发的生理应激而导致的疾病,在肉牛养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在肉牛运输和转运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紧张和恐惧感,肉牛体内的生理和心理平衡受到破坏,从而导致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生。

本文将从发病因素、临床表现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对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进行阐述。

一、发病因素1.1 运输环境在运输过程中,肉牛暴露在不同的环境中,包括车辆环境、气候环境等。

这些环境因素的变化会引起肉牛的生理和心理紧张,从而导致应激反应。

1.2 运输方式不同的运输方式对肉牛的应激反应也有所不同。

长途运输和短途运输、水路运输和陆路运输等都会对肉牛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1.3 运输时间长时间的运输会使肉牛处于一个长时间的恶劣环境中,对肉牛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从而引发应激综合症。

1.4 运输密度在运输过程中,肉牛的密度如果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对肉牛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二、临床表现2.1 生理表现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生理表现主要包括体温升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

这些生理表现直接反映了肉牛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的应激程度。

2.2 行为表现肉牛在运输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行为异常,比如焦躁不安、惊恐、甚至攻击其他肉牛或运输工作人员等。

2.3 其他表现除了生理和行为表现外,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还可能表现为食欲减退、牛粪稀溏、乳汁分泌减少等症状。

三、防治措施3.1 改善运输条件改善运输条件是预防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关键。

可以通过改进车辆设施、合理安排运输时间、控制运输密度等手段,减少肉牛在运输过程中的恶劣环境,从而减轻应激程度。

3.2 训练和管理对从事肉牛运输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关的训练和管理,提高其对肉牛运输过程的操作水平和对肉牛健康的关注度,减少在运输过程中对肉牛造成的伤害。

3.3 药物干预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一些镇静、抗焦虑等药物对肉牛进行干预,减轻其运输过程中的应激反应。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其防治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其防治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其防治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是指由于运输过程中引起的精神、营养和血液学等多方面的应激作用所导致的牲畜病理生理反应的一系列症状。

其发病因素包括气候条件、运输工具、运输距离、运输时间、运输方式等。

本文将从临床表现及其防治两个方面对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进行分析。

一、临床表现1. 精神表现: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首要表现就是精神表现,表现为狂躁、惊恐、呼喊、角撞车门等。

在运输过程中,牛只受到转运环境、气味、声响、眼前景象的刺激,常引起肉牛惊恐、紧张等情绪。

2. 消化系统表现:运输时肉牛可能也会出现消化系统表现,如食欲下降、肠痉挛、腹泻等。

这些表现的发生,可能是由于肉牛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精神紧张,以及气候、饲料等不适应因素所致。

3. 呼吸系统表现:在运输过程中,肉牛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嗓音嘶哑等症状。

这些表现的发生,可能是由于运输过程中的氧气浓度下降、湿度增加、尘埃和异味等刺激性因素所致。

二、防治方法1. 运输前的饲养管理:在运输前,应对肉牛进行适当的饲养管理,确保其营养充足、健康状况良好,以提高其耐受运输的能力。

2. 运输环境的改善:运输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外界刺激,如升高运输车部分顶板,增加车内的空气流通,稳定车内温度等,以缓解肉牛受到的激发。

3. 缩短运输时间:适当地缩短运输时间,以减少肉牛遭受的应激反应。

4. 药物干预:在运输过程中,可使用一些药物来减缓或缓解肉牛的不适应和应激反应,如抗焦虑药、抗炎药等。

5. 运输后的管理:在运输完成后,应给予肉牛充足的休息和适当的水和食物,及时清理舍内的粪便和残留物,保持舒适的环境,以尽快恢复其正常生理或心理状态。

总之,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是由于运输过程中引起的应激反应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

对其发病因素和临床表现的了解,对于防治及减少肉牛受到的伤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加强运输的管理,以提高肉牛的耐受力和减少运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牛应激一般几天可以好,有哪些表现,怎么治疗

牛应激一般几天可以好,有哪些表现,怎么治疗

牛应激一般几天可以好,有哪些表现,怎么治疗一般情况下,当牛出现牛应激反应后约3天就能好。

如果想预防因为长途运输而造成的应激反应,一般可在春季或者秋季时进行运输,这样可以降低牛出现应激反应的几率;运输车辆应选择货车,而且还要在车厢地板上放置20-30cm厚的干草或草垫,并铺垫整齐。

一、牛应激一般几天可以好1、牛应激几天能好一般情况下,当牛出现牛应激反应后约3天就能好。

牛应激反应指的是,牛体受到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刺激后,所产生的反应,是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2、长途运输导致的牛应激该如何预防(1)一般可在春季或者秋季时运输,这样可以降低牛出现牛应激反应的几率。

(2)运输车辆应选择货车,而且还要在车厢地板上放置20-30cm 厚的干草或草垫,并铺垫整齐。

(3)如果是在夏天运输牛,可车厢上安装遮阳网,能减少阳光照射。

若是在冬天运输牛,要在车厢周围用帆布遮住防寒冷。

二、牛应激有哪些表现1、牛出现牛应激反应的症状(1)当牛出现牛应激反应后,精神会十分紧张并四处张望,而且烦躁不安,试图脱离目前所在的环境。

(2)牛出现牛应激反应后,活动量会增加,呼吸速度也会变快,而且排尿、排便次数变多。

(3)当牛出现浑身颤抖,淌口水的症状时,也有可能是出现了应激反应。

2、如何预防牛应激反应(1)在对牛进行饲养管理时,一定要有序、有规律的进行,而且牛的生活环境要安静稳定。

(2)平时必须要保证牛舍的干燥与干净,而且要没有噪音、异响和异味的干扰。

(3)饲养管理员在平日时,可以跟牛多接触,并温和的对待它们,能够防止牛出现牛应激反应。

三、怎么治疗牛应激1、如何治疗牛应激(1)当牛出现牛应激反应后,饲养员要及时给牛补充水分,第1次的饮水量要控制在15kg左右,间隔3-4小时后,便可让牛自由饮水。

(2)如果发现牛出现了牛应激反应后,在第1天时,只能给牛喂入适量的优质干草,第2天、第3天时,可以逐渐增加饲料量,并往饲料中加入一些玉米青贮料。

2、牛出现牛应激反应的后果当牛出现牛应激反应后,抵抗能力会变低,轻者食欲变差,体重降低,而重者会发病或者直接死亡。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其防治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其防治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其防治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又称为肉牛运输暴露应激综合症,是肉牛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所导致的一种疾病,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给肉牛的生产与养殖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下面将分别从病因、临床表现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病因: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运输环境因素:长途运输过程中,肉牛在载体中可能会面临高温、低温、潮湿等不适宜的环境条件,这些环境因素对肉牛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均会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应激综合症的发生。

2. 运输方式:不合理的运输方式,如粗暴搬运、过度拥挤等,会使得肉牛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挤压和碰撞,导致肌肉骨骼受损,产生疼痛和不适,促使应激综合症的发生。

3. 运输时间:过长的运输时间会使肉牛处于长时间的饥饿和口渴状态,同时还可能因为无法正常休息而导致疲劳,这些因素都会加重肉牛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从而诱发应激综合症。

4. 运输管理不善:运输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导致肉牛缺乏安全感和舒适度,容易产生适应不良和焦虑等问题,增加应激综合症的发生风险。

临床表现: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在临床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特点,主要包括:1. 焦虑不安:肉牛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恐惧等情绪,表现出不断舔舐鼻尖、跺脚、低头等行为,甚至出现抵抗、逃跑或攻击等不正常行为。

2. 呼吸道感染:应激状态下,肉牛的免疫系统会受到影响,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咳嗽、流鼻涕等症状。

3. 消化道紊乱:长时间运输会导致肉牛进食量减少,消化道功能紊乱,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消瘦现象。

4. 肌肉骨骼问题:运输过程中的挤压与碰撞容易导致肉牛出现肌肉拉伤、骨折等问题,严重时还会引起肌肉疼痛、腿部无力等表现。

5. 免疫抑制:长途运输会对肉牛的免疫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其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增加发病风险。

防治措施:针对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对肉牛生产的不利影响:1. 合理运输管理: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合理的运输方式和管理措施,包括控制运输环境温度湿度、避免过度拥挤等,以减少肉牛在运输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最新 肉牛运输应激的影响因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精品

最新 肉牛运输应激的影响因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精品

肉牛运输应激的影响因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1 影响因素运输工具。

目前,运输肉牛的基本方式是火车运输和汽车运输。

如果肉牛采取火车运输,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装卸才能够到达指定地点,从而对机体造成较大应激,并且容易在出现特殊情况时无法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肉牛采取汽车运输,只需要进行一次装卸就能够到达目的地,相对来说会对机体造成较小的应激刺激,且在运输过程中能够随时对牛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异常就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即肉牛采取货车运输会对机体产生较小的刺激。

但要注意的是,由于货车地面光滑而使肉牛在拐弯、刹车时发生摔伤,同时产生较大的噪音,增强机体的应激强度。

运输密度。

肉牛在运输过程中,运输密度也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

如果运输密度过小,既会导致牛间存在相互争斗的现象,从而消耗较多的糖原,且在运输工具突然出现异常情况时容易使其摔倒,从而形成挫伤,引起较大的应激反应;如果运输密度过大,就会导致机体在运输过程中长时间呈站立姿势,导致机体过于疲劳,即运输密度过小或者过大都会影响肉牛的福利。

运输时间和运输距离。

一般运输距离决定运输时间。

当肉牛进行长时间运输,会使其感觉到疲惫,再加上可能缺少饮水和饲料,并存在较多的尿液、排泄物及发生脱水等,都会导致牛活重明显下降,无形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 临床症状病牛表现出精神萎靡,体温明显升高,达到41- 41.5℃,食欲不振,且有黏性或者脓性鼻液流出,并伴有气喘等,症状严重时会排出混杂肠黏膜的血便,并出现了关节脓肿、跛行,有些犊牛甚至出现卧地不起的现象。

随着症状的加重,听诊肺部有哨音或者湿音,机体严重消瘦,发出呻吟声,双眼无神,眼球明显下陷·且心跳加快,脉搏细且快,呼吸非常困难,往往呈现腹式呼吸,甚至由于严重窒息而发生死亡。

部分病牛耐过后会转变成慢性。

3 防治措施。

如何防止牛在长途运输后出现应激反应

如何防止牛在长途运输后出现应激反应

如何防止牛在长途运输后出现应激反应现在不少养牛场养殖的肉牛都是直接购买来的,经过育肥后再进行出现,所以牛的进出都要经过运输,而在运输后牛可能出现应激反应,造成精神不佳、免疫力下降等情况,对于养殖不利,那么如何才能减少牛的这种情况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个解决方法。

1、肉牛到达目的地后,要选择地势开阔平坦、有卸牛台的场地卸牛。

嘉祥县大汉养殖场建议养牛人员千万不可选在水塘或污水沟附近卸牛,否则牛由于长途运输后口渴,会跳进水塘或饮污水,造成损伤或生病。

2、肉牛下车后要让其充分休息,前3天饮用白开水或者是温水先让肠胃缓冲一下,在里面适量加一些碘盐饮淡盐水,喂给优质干草,然后饮喂一定量的麸皮水,喂清热解毒、抗感冒、健胃类的中草药3天后待牛精神慢慢恢复后,可让其自由采食青干草,每天喂1公斤左右精料。

3、1周后可进行驱虫、健胃,待牛完全恢复正常后进行疫苗接种。

刚开始要用牛源地饲料喂牛,然后慢慢过渡到喂本地饲料(约有1周的过渡期)其实,牛和其它动物一样,需要人们的精心照料,养牛户,只要在喂牛的前提主意细节,牛就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发生。

4、如拴系舍饲,可按大小、强弱对牛进行分群,同一产地、同一批次的牛最好拴在一块。

转入正常饲喂后,对从北方购进的肉牛要重点做好防暑工作,牛舍一定要保持通风、阴凉、干燥。

千万不要让牛生活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尤其是牛床一定要保持干燥,否则易造成牛生病,影响生长。

5、如果真有发生拉稀的状况赶紧注射消炎针剂(吃消炎药也可以),或者在饲料里添加一些含矿物质的粉剂,放在饲料里拌匀让羊牛等牲畜吃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减少牛在运输后出现应激反应的方法,牛在到达一个新环境后要尽量保证环境的安定,不要出现噪音和突发情况使牛收到惊吓,让其尽快适应环境也是减少应激的有效方法。

活牛运输如何防治应激综合症

活牛运输如何防治应激综合症

实用技术·养殖技术·新农村2022.4活牛运输应激综合症是由支原体引起并继发多种细菌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以呼吸道疾病为主。

该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异地购牛长途运输,由于两地气候环境差异,运输途中的冷热、风雨、惊吓、饥渴、颠簸、体力耗损等多种应激,造成机体抗病力下降,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如支原体、大肠杆菌、巴氏杆菌等病原微生物可引起呼吸道、消化道乃至全身反应,表现为应激综合症。

犊牛和架子牛更易发病,这是由于该阶段的牛身体器官和机能还未发育健全,受长途运输途中的多种应激影响,易使机体机能发生紊乱,抵抗力下降,免疫能力减弱,病原微生物如支原体、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真菌及血液原虫等均可诱发运输应激综合症。

1.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一般运输后2~3天,病牛即表现出临床症状。

大部分病牛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流鼻液并伴有咳嗽,初期鼻液清淡,粪便减少且干,后期流黏性或脓性鼻液,粪便稀且有便血。

部分牛会继发关节炎,出现跛行、关节脓肿等。

病情轻微的牛,采食正常,鼻腔分泌物较少,偶有脓性鼻液排出;病情较重的牛眼结膜苍白,鼻镜干燥,呼吸微弱,极度消瘦,甚至衰竭死亡。

死牛尸体可见消瘦,剖检的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上,气管有出血点,胸腔腹腔有积液。

2.治疗方法该病主要以加强管理,抗菌消炎,强心利尿,补液为治疗原则。

可选用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支原净、头孢噻呋钠、安乃近、地塞米松、维生素等进行治疗。

3.预防措施需要外地购牛的养殖场户必须加强牛种引进的管理,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引进牛只,不可盲目引种。

首先,不要从疫区或发病区引进牛只,牛群引进前应做好牛常发疾病的检测,做好预防接种。

其次,要加强运输途中的防护工作。

选择春秋运输对牛的应激较小,夏季运输则要安装遮阳网,冬季运输要安装挡风布。

装车前车厢上要铺上干草或草垫;运输途中车速不能过快,尽量避免急刹车;如果运输路途较远,每天要喂给牛适量的草料和饮水,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电解多维来减少应激;押运人隔一段时间就要检查牛只健康状况,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长途运输后应激反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牛经过长途运输后会有应激反应,严重的话牛体温升高至40~42℃;精神沉郁、反刍迟缓;食欲减退、被毛粗乱;咳嗽、气喘;鼻孔扩张呼气困难,呈腹式呼气;流黏性或脓性鼻液;严重者前胸下部及颈垂水肿;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

胸部叩诊有实音痛感,听诊时肺泡音减弱,病情严重出现胸水,叩诊有浊音,若病情继续恶化则呼气极度困难,病牛呻吟俯卧伸颈,体温下降,眼球下陷,最后窒息死亡。

长途异地运输所致的多种应激原有热、冷、风、雨、饥、渴、挤压、惊吓、颠簸、合群、调料、体力耗费、环境改变、潜在疾病等,均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病原微生物趁虚而入,引起呼吸道、消化道,乃至全身病理性反应。

预防措施
肉牛养殖户或养殖企业相关人员(尤其是驻场兽医)必须加强对本病防控的认识,每个场都应有严格落实防疫措施。

不得从疫区或发病区引进牛。

对要引进牛群应提前做好口蹄疫、支原体病、牛结核等病的检疫防疫工作,但在运牛装车前不能注射任何疫苗,因为实践证明注射疫苗能引起应激反应,降低牛的抵抗力。

治疗方法
“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基本原则。

牛群引进后立即进行全群治疗,可明显降低发病率与死亡率。

牛出现病变后,首先将所有病牛隔离治疗,病牛所在牛舍每天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

1、抗菌药物选择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支原体对以下抗菌素均敏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氟苯尼考、泰乐菌素、四环素、土霉素、红霉素、支原净,头孢噻呋、磺胺间甲氧嘧啶;选择以上药物中的任何一种均可,此类药物临床多为长效制剂,一般2~3天用药1次。

因牛为复胃动物,瘤胃内有大量的有益菌和纤毛虫,为防止破坏有益菌群,进而降低牛体的抵抗力,推荐肌内注射的给药方法。

2、抗菌药物治疗
每日1次静脉注射四环素或土霉素2~3g;或肌肉注射链霉素3~6g,连用5~7天。

另外,体质虚弱不食的牛,采用静脉注射含20mgVC的15%葡萄糖500ml,连续5天。

3、补充维生素及矿物元素
传统的口服补液盐:氯化钠3.5g、氯化钾1.5g、碳酸氢钠2.5g、葡萄糖20g,加凉开水至1000ml。

新型口服补液盐:甘氨酸6.18g、无水柠檬酸0.48g、柠檬酸一水合物0.12g、磷酸二氢钾4.08g、氯化钠8.5g、一水葡萄糖44.61g,混溶2000ml凉开水。

无论选用哪种药物,都必须依据药物的性质足量、足疗程、及时应用,不能稍有好转就停药。

临床反馈该病的复发率高,不合
理用药是最重要原因。

牛羊天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