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凌燕)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新举措(最后稿)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探讨与实践

“工厂化办学理念”下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探讨与实践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在于为社会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建立“深度融合、互利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是校企合作的必然要求,也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积极探索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结合校企合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从实践应用的角度探讨了深化校企合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探索实践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在于为社会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而校企合作则是高等职业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
通过校企合作使得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使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因此,在“工厂化办学,办工厂化大学”的先进办学理念指导下,建立校企之间深度融合的长效合作机制,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是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基本保障,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1、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现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年,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职业教育经历了漫长巨大的调整转型,特别是最近十年,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
我国的职业教育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一是校企一体时期,从七十年中期期到八十年代中期,企业行业举办技工学校,校企一体;二是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中期,大部分企业兼并,职业学校撤销,还有部分学校校企分离,职业教育进入萧条时期;三是九十年代后期(1996年国家颁布职业教育法)到新世纪的前几年,政府举办职业教育,技工学校与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改造成职业院校,多数企业基本退出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迅速膨胀,政府投入明显不足,社会力量缺少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四是最近几年到今后一段时期,在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产品技术创新升级的大趋势下,国家将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确定为提升综合国力基本保障,进一步明确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是核心目标。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通过相互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合作开展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活动。
校企合作的建设是推动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设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至关重要。
首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需要明确责任主体。
学校与企业作为合作的主体,需要明确各自的责任与义务。
学校要重视校企合作工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安排专人负责校企合作的协调与推进工作。
同时,企业也要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和就业岗位,并与学校合作开展科研项目。
责任主体的明确可以提高校企合作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需要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学校与企业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渠道,及时了解对方的需求和资源。
可以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网站或平台、举办校企合作交流会等形式,促进信息的共享和沟通,增强双方合作的互信和合作意愿。
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可以提高双方的合作效率,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第三,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需要建立合作机制和项目管理制度。
学校与企业合作可以分为多种形式,如产教融合、科技合作、创新创业等。
校企合作合同和项目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明确合作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表,并规范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合作机制和项目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合作效率,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需要激励机制的支持。
学校与企业合作需要双方都能够从中获得实际的利益和回报。
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形式获取经费支持和技术支持。
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获取更好的人才和科技创新成果。
激励机制的建设可以增强双方的合作热情,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第五,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需要培养合作人才。
学校与企业合作需要有专门的合作人才来推动和管理。
学校可以通过培训、选拔等方式,组织教师和管理人员参与校企合作工作。
企业也可以通过培训和选拔,选拔合适的人员来参与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方案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校合作运行机制方案围场职教中心学前教育专业2012.6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校合作运行机制建设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我校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双赢”的目的,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开创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二、建设依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校合作运行的体制,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为进一步搞好我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实现我校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进一步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根本转变,建设“理论+实践”的实训系统,培养具有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原则,以实训基地为依托,在进一步发挥好学校和企业作用的同时,加大推进校企合作力度,更好地发挥职业学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结合我校实际,并借鉴其它院校的经验,特制订本方案。
三、建设内容(一)订单培养模式根据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综合实力,将继续主动了解本地区和区域内幼儿园的用人需求,积极主动地与企事业单位沟通协商,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书,让学生直接学习用人单位所急需的职业岗位知识和技能。
(二)见习模式每学期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和见习两周以上,让学生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学习幼儿园文化,体验幼儿园生活。
(三)顶岗实习模式通过前两年在校学习,培养学生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职业基本素质;第5学期,根据幼儿园的需求,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训。
(四)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校企共同制订课程的教学计划、实训标准。
(五)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教材开发应聘请幼儿园专家与学校专业教师针对专业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在相关幼儿园一线的实习实训环境,编写针对性强的教材。
《校企合作的机制建设》

《校企合作的机制建设》《校企合作的机制建设》指的是在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中,为了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而建立的一套合作机制和运作模式。
这种机制建设旨在通过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组织机构建设:建立校企合作工作领导组织机构,确保校企合作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落实。
2.合作协议签订:学校与企业之间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内容、合作方式、合作目标等。
3.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根据企业需求和市场变化,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4.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利用企业资源,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体验。
5.双师型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6.学生管理与就业指导:建立学生实习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实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提高学生实习质量;同时,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7.合作项目研发:鼓励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合作开展科研项目,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8.校企文化交流:通过举办企业文化讲座、校园招聘会等活动,促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流融合。
9.质量保障与评估:建立校企合作质量保障体系,定期对合作项目进行评估和反馈,确保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10.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争取政府政策支持,为校企合作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校和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
通过这些机制的建设和实施,校企合作可以更加深入和有效地进行,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企业发展,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共赢。
构筑校企合作联盟 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定促进 校企 合作办学法 规 , 推进校企 合作 制度化 。 实 行工 …‘ 学结合 、 校企合作 、 岗实习 的人才 培养模式 。 《 顶 ” 纲要 》 对高 职院校 的人 才培养提出了明确方 向和要 求 , 要坚持 以服务为
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 、 校企合作 的办学实践 中要认真学 习和借鉴发 达国家高校在校企合作 、 产学 研结合 办学中 的经 验 和教训 , 结合我 国国情 和高 等职业 教 育 的实际情 况 , 为我 所用 , 并促进 学 校持 续 健康 发 展。发 达 国家 高校 走 校企 合 作、 产学研结合的发 展之路 经 验表 明 , 只有不 断加 强校企 合 作、 产学研 相结合 , 积极 制定 行之有效 的政 策措施 , 营造 有利 于学校产学研结合 的环境和氛围 , 分调动 各方面合 作的积 充 极性 , 能进 一步推进高校 的校企合 作和产 学研更 紧密地结 才
校企合作道路 , 培养 高素质应 用型人 才的有效途径和基本保 障, 是 更是学校健康 可持 续发展 的必 由之路 。 关键词 : 企合作 ; 校 工学结合 ; 机制
中图分类号 :77 G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3—2 1 ( 0 0 1 0 4 0 10 6 4 2 1 )2— 0 7— 3
投入不足 , 企业 对 在 企 业 中 的 人 才 培 养 过 程 缺 乏 有 特 色 的 、 有 针 对 性 的管 理 。 上 述 仅 是 校 企 合 作 表 现 较 为 突 出 的 三 个
宗 旨, 以就业为导 向, 学校 与企业 之 间建立 深度 融合 的合 在
作关系 , 坚定地走工学结合 、 校企合作道路 , 培养高素 质应 是 用型人才 的有效途径 和基 本保 障 , 是学校健康 可持续 发展 更
打造“文化交融,互利互惠,一体发展”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江苏

牌 、 l作服 、 档案袋 、 便笺 甚 至 茶 杯 等 为载 体 , 同
时通 过 企 业赞 助 学 校 文 化 节 、 科 技 节 、 篮 球 赛 等 活 动 , 将 这一 显性 文 化元 索 以 条 幅 、 海 报 、 奖 状 、
“ 组 建 产 学 研 联 合 体 …‘ 职 教集 团 … 引企 入 校 ” 、 建
化 交融 , 互利 互 惠, 一体发展 ” 的 校 企 合 作 新 模 式 是 实 现 校 企 互 惠 双 赢 的 根 本 保 证 和 有 效 保 障
关键 词 : 校企 合作 ; 文化 交 融 ; 互利 互 惠 ; 一体 发展
中图分 类号 : G71 2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3 — 9 0 9 4 一 C 一( 2 0 1 4) 0 9 — 0 0 5 5 — 0 3
文化包 括 双 方 的 L OGO 及 视 觉 传 达 系 统 、 生 产 环
境 与 教 学 环 境 、 学 生 员 l f 的 作 与 生 活 内 容
就 业 基地 、 国际化 合 作办 学 升学 毖地 ” 。多 年来 , 学 校 与 企业 共 同努 力 . 不 断 探 索 校 企 合 作 的 新 模
在 校 企 合 作 研 发 巾心 、 实 训 t 心 、 双 方 互 设 的 工 作 室 环 境 布 置 时 进 仃 r融 合 , 主 要 以 L OGO 、 标
招 生 与 就业 、 师 资交 流 与 培 训 、 职 1 二 培 训 与 继 续
教 育 、 技 术 开 发 与服 务 、 科 研 成 果 转 化 等 方 面 进 行高 效 合 作 . 合 作 的 模 式 有 “订 单 培 养 …‘ 冠 名 班 ”
,
探析“一体制、三机制”的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探析“一体制、三机制”的校企合作机制建设作者:谢永超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7年第09期摘要:创新以合作办学体制为基础前提,合作育人为主体内容,合作就业为具体目标,合作发展为最终目标的“一体制、三机制”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健全应用电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创新“318研究所”、“博众精工与益晶科技校中厂”、“订单培养部”等多样化校企合作运行模式,完善三级校企合作组织机构。
关键词:“一体制、三机制”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三级校企合作组织机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依托2013年湖南省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应用电子技术示范特色专业,开展“一体制、三机制”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文章,着力解读建设思路、建设内容与建设成效,为相关专业机制体制建设提供借鉴。
一、建设思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一体制、三机制”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即校企合作办专业体制、校企联合育人机制、校企合作共赢机制及校企战略/文化融合机制。
以合作办学为基础前提,合作育人为主体内容,合作就业为具体目标,合作发展为最终目标,建立校企战略性合作的职业教育服务体系。
1.与南车时代、益晶科技等企业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合作三大机制。
“五联合”育人机制:与企业建立联合制定计划、联合组织教学、联合开发课程、联合聘任教师、联合质量评价的“五联合”育人机制,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确保企业全程参与专业建设。
校企互利共赢机制:围绕学校和企业发展战略的共同点,职业院校可通过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招生与就业激励、科技合作服务、“订单+ 联合”人才培养和校企双向教育培训等机制的建立,突破校企深度合作的瓶颈,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实现互利共赢。
校企战略/文化融合机制:制定社会服务战略规划,建立和完善学校服务社会的内部激励、评价、约束机制,鼓励教师和院部开展社会服务。
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长效机制建设

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长效机制建设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是高职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
但由于校企合作的融入性不高,校企之间的性质差异,需求和供给不稳定等因素,导致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片面化、浅显化。
面对这些问题,文章以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为例进行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标签: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物业管理;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是高职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2002年以来教育部多次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方针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强调: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协同创新、资源共建共享是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创新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动力。
只有不断创新高职院校才能充满活力,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1.问题背景职业教育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职业教育产生于企业,初期就是企业的组成部分。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应当有两个主体,一是学校,二是企业,二者缺一不可。
离开了企业的职业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有特殊性,就是以技能的高低作为核心质量评价体系,单凭学校自身很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以,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全世界采取的一个共同办法就是校企合作。
德国的两个70%令人印象深刻:只有30%的人进入大学学习,而70%的学生直接接受职业教育;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职业学校学理论占30%,而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时间占学业学习时间的70%。
内外兼修:构筑校企紧密合作的运行机制

员会 ,人 员 由学 校的专 家 、教授 、教 务处领 培养 形成技术 应用 能力所 必需 的基 础理论 知识和 专业基 本
导 , 企 业 的 工 程 师 、 人 力 资 源 部 领 导 等 组 知识 ,在 实践教 学上强调 对专业 的认知和 了解 。第 二学年 成 , 主 要 负 责 学 校 专 业 设 置 、 课 程 开 发 、 教 设 置在专 业 岗位轮 岗实 习 ,侧重 培养专 业基本 技能 ,在实 学 计 划 、 行 业 与 专 业 的 链 结 等 工 作 ; 校 企 合 践 中注重 培养学 生熟练 掌握本 专业 的各 项专业 能力 。第三
( 三 )技 能 训 练 的 “ 三平台”
实 训基地 既是工 学结合 实践教 学 的平 台 ,也是校 企合
合作 院校 的专 业群 是 主体 ,相 当于 “ 蝴 作的平台 ,是校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一级平 台是构建企业
蝶 ”的一 翼 。高 职 院校 以市场 为基础 、 以学 管理仿真化的 “ 教学工厂”实训平 台,二级平 台是构建紧密
步发展打下基础 。 高 了高 职 学 院 的 就 业 率 和就 业质 量 , 既体 现 了 高职 院校 的办 合 作企 业群 是基 础 ,相 当于 “ 蝴 蝶 ” 的 学特色 ,又提 高了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
生能 力培 养为本 位进 行 “ 校 企 合 作 , 工 学 结 型的校外实训基地 ,三级平台是构建 资源共享 的应用研发平
合 ”的实 践操作 ,操 作 的核心是 制定 具体 的 台 。通 过 “内外 兼 修 ” , 构 建稳 定 的校 企 合 作 关 系 和 实 践 教 培养方 案 ,包括 培养 目标 、培养 规格 、教 学 学运行机制 ,在把学生推向了企业和 岗位 ,调动 了企业参与 大纲 、教 学计划 、师 资配 备 、课 程 设置与 编 人才培养 的积极性 。同时,以校 企合作课程为平 台,与企业 排 、评 价 考核 、体现 学校 和企 业双 主体 的结 建立 了稳定的合作机制 ,使学生、学校 、企业三方 受益 ,提 合,企业 教师和 学校教师双师 资的结合 。 另一 翼 。以行业 和企 业未 来发 展规划 对人 才 需求 ,积 极参 与职业 学校 的专 业设 置 、培 养 招 生工作 ; 为职 业 学生 工作 实习提 供必 要的 教育 作 为企业 未来 人力 资源 的投 资 ,为进一
深化校企联合育人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校企联合育人改革实施方案为了深化校企联合育人改革的实施方案,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1.1 建立健全校企联合育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方责任及工作职责。
1.2 推动建立校企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内容、权益分配及责任义务。
1.3 建立校企联合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座谈会议,解决合作过程中的问题和难题。
二、开展校企联合育人项目2.1 制定校企联合育人项目计划,包括实践基地建设、实训课程开发等。
2.2 推动校企合作项目制度化,确保项目的稳定开展和长期合作。
2.3 加强项目评估和监测,及时调整和改进校企合作项目。
三、优化校企联合育人资源配置3.1 加强校企联合育人资源对接与整合,实现资源共享。
3.2 鼓励企业提供优质实践基地和实训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3.3 支持企业参与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
四、加强校企联合育人成果评估4.1 建立校企合作成果评估体系,对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4.2 建立校企联合育人成果展示平台,展示双方的合作成果和经验。
4.3 加强校企联合育人成果的宣传与推广,提高外界对校企合作的认知和认同。
五、加强学生培养质量管理5.1 建立学生培养目标和评价体系,以适应校企联合育人的需求。
5.2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和组织。
5.3 建立学生培养质量监测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校企联合育人改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人才培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校企联动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

校企联动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然而,由于现行校企联动体制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协同程度低、效率不高等,制约了校企联动发展的进程。
为了进一步推动校企联动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其运行效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旨在优化校企合作模式,完善体制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和步骤。
二、改革内容1. 改善合作环境:建立互信、互利、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校企联动的基础。
为此,要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双方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动力。
2. 创新合作模式:针对各行业和领域的实际需求,探索新的校企合作模式,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机制,促进知识与资源的共享,提升合作效果。
3. 加强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应紧密结合产业需求,共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企业可提供实训基地、实习机会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
4. 健全激励机制:完善校企联动激励机制,鼓励高校和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
以质量和效益为导向,通过项目评估、科研成果转化等方式,激发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具体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校企合作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校企合作的改革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分工。
2. 搭建平台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提供信息共享、资源对接和项目对接的功能,方便学校和企业合作交流。
3. 建立激励制度:根据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奖励政策和评价标准,激发高校和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4. 完善培训体系: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训机制,为参与校企合作的教师和企业员工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提升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专业素质。
四、实施步骤1. 确定项目组成员:成立校企合作改革项目组,确定相关负责人和成员,明确各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2. 制定具体方案:项目组根据改革目标和需要,制定校企联动体制机制改革的具体方案,明确改革的目标、内容、措施和时间节点。
基于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新举措

摘要: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成熟,高职教育的办学格局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特点,高职教育目标与社会需求的联系性也越来越强。
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职业人才,高职教育必须积极改革创新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本文以江苏省无锡立信专业学校为例,研究和探讨了基于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对策,为校企合作办学提供了良好借鉴。
关键词:职教集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创新发展对策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其教育体制改革也进一步深化。
高职院校为抓住机遇,积极与市场接轨,不断提升其办学层次和质量,将校企合作引入办学领域,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建设。
目前,从总体来看,我国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建设上成效显著,但仍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
本文仅以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我国当前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建设的良性发展。
1校企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依托职教集团建立起来的高职院校,创办于1982年,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是国家批准的首批重点职业学校,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职业人才,为推动江苏省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目前,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已经与50多家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自主创新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与此同时,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观念层面存在问题1.1.1企业热时学校冷。
目前,随着我国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不断发展成熟,校企合作的途径与模式也越来越丰富,主要包括“订单式”人才培养、校企共建实习就业基地、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校企股份合作等。
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摘要】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因其铁路特色,与铁路电务企业建立了良好校企合作关系。
专业借助这种优势,建章立制,构建了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在合作机制的框架下,采取灵活而有针对性的动态教学计划,保证了专业实践教学在合作企业的实现,实施着和实现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动态教学计划;工学结合铁道通信信号专业是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路特色专业之一,也是全省唯一冠以该名的专业。
专业因铁路而生,伴铁路而长,有着和铁路企业行业“血脉相连”的关系,使得专业与企业的合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专业自成立以来,借助这种优势,依托铁路电务企业,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逐步建立起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密切合作,共同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在专业建设实践中,适应企业人才需求,动态调整教学计划,探索出适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的校企合作之路。
一、建章立制,规定校企双方权利义务,规范合作教学秩序专业借助吉林铁道职业教育集团这个平台,与专业相关的加盟单位切实有效的开展校企合作,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规定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资源建设、实训基地共享和招生就业等方面的责任、权利和利益。
特别是利益保障机制,确保了企业与学院双方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参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义务。
在校企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在校企合作建设专业的过程中,专业和企业本着对学生负责,为学生服务的原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制度,规范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秩序。
专业与中铁九局电务公司合作,完成了2010届、2011届大部分毕业生的顶岗实习,参与了中铁九局部分铁路信号工程的设备安装、调试与开通试验。
为保证实习学生安全,提高学生实习质量,保证学生实习利益,校企双方制定了《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制度》、《学生顶岗实习待遇规定》、《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办法》等系列规定与制度。
其中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办法,规定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由带队教师和企业的“师傅”共同评定学生成绩,作为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的实践成绩参考。
基于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新举措

基于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新举措作者:薛梅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22期【摘要】以山东省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文章提出了依托职教集团,整合校企、校际优势资源,建立专门从事校企合作管理的校企合作部以及建立校系二级校企合作工作考核制度等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新举措。
【关键词】校企合作校企合作部二级管理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
校企合作在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上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不乏是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
一、校企合作普遍存在的问题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职教集团,已与50多家企业进行了校企合作,在充分享受校企合作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带来的成果的同时,在实际操作中也发现了如下问题,使之难以向纵身推进。
1.企业热时学校冷校企合作的途径可以是与企业共建专业、共建培训课程、共同培训师资、共同技术研发、共同培养学生等。
但不论以何种途径进行校企合作,无外乎就是要做到学校与企业的"双向服务",即企业服务学校,学校服务企业。
企业服务学校是以"利益"为先,学校服务企业是以"就业"为本。
当企业的利益得不到保证时,企业就无法顾及学校的"就业"之本。
2.学校热时企业冷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苏京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启动了一系列合作事项。
同时,学校也将此合作项目在职教集团成员学校中加以推广。
学校组织了78名学生参加笔试和公司的在线面试,结果只有16人通过,这16名学生原计划很快将进入公司参加实训,但公司至今都没有安排一个人来参加培训,原定的一系列合作进程无法按计划进行。
学校很感兴趣,因为该行业的新兴化,具有领先性,对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将注入新的内涵;但企业则表现出冷淡的态度,因为绝大多数学生达不到企业的用工需求。
发挥职教集团集约化优势推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发挥职教集团集约化优势推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徐国荣;章凌燕
【期刊名称】《江南论坛》
【年(卷),期】2010(000)005
【摘要】@@ <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总页数】2页(P47-48)
【作者】徐国荣;章凌燕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立信职教中心校;江苏省无锡立信职教中心校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依托职教集团集约化优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J], 徐国荣;虞伟民
2.发挥优势扩大规模全面推进我区速丰林基地向纵深发展--对实现我区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思考之一 [J], 周曾春
3.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办学特色之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发挥民营经济优势,实现校企合作共赢,使学院以行业和民营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全国示范 [J],
4.发挥职教集团优势开创职业教育新天地——谈职教集团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
用 [J], 辛立胜
5.发挥校企双方优势做好理论学习和岗位实习实训的结合湖北电大积极推进践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构建有效机制 促进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方案》

《【构建有效机制促进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方案》[提要]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办学必由之路。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校企合作主要形式的分析,指出当前校企合作在认识层面、实施层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学校与企业双方应以利益为纽带,构建合作机制,促进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校企合作;机制;成果项目江苏省职教学会课题《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实践研究——以立信职教集团为例》(课题编号:xx103)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xx年7月8日一、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基本情况(一)基本概念。
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与企业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组织形式。
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应企业人才实际需求状况而产生的,并按照企业部门和学校的安排实施的、交替进行课堂教学和企业实际操作培训的教育模式。
它充分利用职业学校的专业优势和企业的生产优势,把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为主的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素质高、技术应用能力强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也是职业教育区别于一般学术型教育的核心特点。
(二)校企合作现状分析1、国外校企合作情况。
不少国家对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并成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通行经验。
校企合作模式主要呈现两大类型:一是以德国的“双元制培训”、英国的“三明治工读制度”,日本的“产学合作”和加拿大的cbe模式等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二是美国的“合作教育”和俄罗斯的“学校—基地企业制度”和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模式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
2、国内校企合作情况。
国内校企合作基本上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如“订单培养”、“半产学合作”、“双定生”、“职业教育集团”、“企业(校外)实训基地”、“引企入校”等等,许多合作模式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两种或多种模式的组合应用。
如江苏、湖南、浙江、上海、广州等地学校与企业已经开始尝试捆绑式、互惠双赢深度合作。
产教深度融合构建“三层次双元”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产教深度融合构建“三层次双元”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汤飚;刘宝【摘要】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建立具有完善治理结构的校企合作理事会、组建董事会体制下的“荣事达品冠学院”、建设“企中校”和“校中企”、设立“企业教师工作站”和“学校大师工作室”,构建形成了学校与行业、专业与企业、学校指导老师与企业指导教师“三层次双元”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财经类高职院校如何进行产教深度融合,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期刊名称】《新余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22)001【总页数】4页(P139-142)【关键词】产教融合;三层次双元;校企合作;学徒制【作者】汤飚;刘宝【作者单位】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安徽芜湖241002;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安徽芜湖24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7近年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建立具有完善治理结构的校企合作理事会、组建董事会体制下的“荣事达品冠学院”、建设“企中校”和“校中企”、设立“企业教师工作站”和“学校大师工作室”,构建形成学校与行业、专业与企业、学校指导老师与企业指导教师“三层次双元”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积极创新“内引外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促进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本文拟通过分析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进一步探讨财经类高职院校如何进行产教深度融合,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一、产教深度融合,构建“三层次双元”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主要做法财经类高职院校如何进行产教深度融合,在这方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其做法主要如下:(一)建立具有完善治理结构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由安徽省商务厅、芜湖市商务局、安徽省商业联合会、安徽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荣事达集团、安徽商之都等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组成的校企合作理事会,理事会设理事大会、常务理事会和秘书处等机构,下设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及师资队伍建设委员会、实习实训指导委员会、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委员会等4个专门委员会,全院8个系、部成立了13个专业(群)建设委员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新举措
——以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为例
章凌燕
[摘要] 以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为例,分析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文章提出了依托职教集团,整合校企、校际优势资源,建立专门从事校企合作管理的校企合作部以及建立校系二级校企合作工作考核制度等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新举措。
[关键词]校企合作;校企合作部;二级管理
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
校企合作在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上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不乏是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
本文试图以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为例,通过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推进校企合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校企合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依托职教集团,已与50多家企业进行了校企合作,在充分享受校企合作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带来的成果的同时,在实际操作中也发现了如下问题,使之难以向纵身推进。
1.企业热时学校冷
校企合作的途径可以是与企业共建专业、共建培训课程、共同培训师资、共同技术研发、共同培养学生等。
但不论以何种途径进行校企合作,无外乎就是要做到学校与企业的“双向服务”,即企业服务学校,学校服务企业。
企业服务学校是以“利益”为先,学校服务企业是以“就业”为本。
当企业的利益得不到保证时,企业就无法顾及学校的“就业”之本。
现在有许多企业向学校提出强烈的校企合作愿望,如无锡软通动力有限公司与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洽谈有关共同做优NIIT或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专业,并将该专业提升为高职专业等相关事宜;无锡红光微电子有限公司也多次发出合作邀请。
企业热,主要原因是看中学校丰富的人力资源;学校冷,主要原因是学校不能在企业需要的时间段满足他们的需要。
2.学校热时企业冷
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与江苏由简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启动了一系列合作事项。
同时,学校也将此合作项目在职教集团成员学校中加以推广。
重庆立信职教中心校闻讯后对此
项目高度关注,专门派出3人来无锡考察,并组织了78名学生参加笔试和公司的在线面试,结果只有6人通过,这6名学生原计划很快将进入公司参加实训,但公司至今都没有安排一个人来参加培训,原定的一系列合作进程无法按计划进行。
学校很感兴趣,因为该行业的新兴化,具有领先性,对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将注入新的内涵;但企业则表现出冷淡的态度,因为绝大多数学生达不到企业的用工需求。
二、校企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供需时间不一致
学校有教学计划,学生何时实习、实训,完全按教学计划进行,企业的需求则是按订单、生产任务来确定,需求往往很急。
因此,在企业需要的时候,学校没有学生可以提供,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2.管理不一致
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完全采用员工管理机制,不能获取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心理动态,对实习学生的真实情况很难了解,因此增加了管理难度。
学校由于师资的缺乏,根本没有专职人员对实习学生进行全程跟踪管理,从而导致对实习学生的放任。
3.各专业校企合作的深度、难度不一致
对于会计专业、计算机网络设计与制作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等实习生,由于需求数量少、技术难度高,一般需要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学生,企业一般不愿意接受校企合作;对于电子专业、餐饮服务与管理专业等的实习生,由于其专业技能要求较低、数量较多,开展校企合作则比较容易。
4.实习、就业待遇不一致
目前,学生的实习都集中在最后一年,实习、就业往往混为一体,学生和家长也往往视实习为就业而忽略了实习仍是学习的一部分。
因此,学生在选择实习单位的时候往往要求很高,尤其是对工作环境、工作待遇、企业发展前景等要求过高,而遗忘了实习期应以学习、打基础为主之根本。
企业对实习学生的待遇有别于就业待遇,除“六险一金”免交外,给予实习生的实习补贴也很有限,导致实习期学生频繁跳槽,这也是校企合作难以持续的原因之一。
三、校企合作健康发展的对策
1.建立专门从事校企合作管理的校企合作部
校企合作部是负责运作校企合作的一个专门机构。
校企合作部隶属于学校,与职教集团办公室合署办公,便于整合集团各成员学校的校企、校际优势资源。
其主要职能如下。
(1)做好企业调研
校企合作部的首要职能是做好企业调研工作,对企业用人的时间段、各专业岗位用工标准、行业产业发展趋势等进行有效地调查和研究。
(2)指导学校专业开发、课程改革
校企合作部的第二项职能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指导学校开发符合企业用工要求贴近市场的专业,对学校现有课程提出改革意见,在确定核心课程时有话语权。
核心课程应有企业或行业的专家、技术骨干参与教学,其教学效果由校企合作部进行评价。
(3)形成教师培训计划
校企合作部的第三项职能是形成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的培训计划。
职业学校最缺乏的是双师型教师和双师结构教师团队。
校企合作部可以每年结合企业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计划或企业骨干到学校授课、专业指导、讲座等计划,并对实施结果进行考核评价。
(4)进行面试,形成实习计划及有效管理
校企合作部的第四项职能是负责各专业学生进入实习前的面试、各阶段的实习就业指导工作计划的制定、实习管理全程跟踪及考核、就业推荐,并形成对系部校企合作工作的评价考核机制。
校企合作部对每个专业的学生必备素质提出要求、进行面试并提出合理的实习(就业)建议。
一方面帮助合作企业把好关,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做好职业规划设计。
校企合作部全面介入校企合作的管理工作,确保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2.建立校系二级校企合作工作考核制度
在校系二级管理体制的深入实施和不断完善的前提下,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依托校企合作部,建立了“校系两级领导,系为基础”的校企合作工作机制,形成校系二级校企合作工作量化考核细则(见表1)。
表1 校系二级校企合作工作量化考核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
近年来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紧紧围绕培养既有理论又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在生产一线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的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开始注重区域校际、校企的多层次联合办学的大胆尝试与探索,在校企合作工作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我们相信,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宏观背景下,随着职教集团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的明天将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校企合作[EB/OL]./view/486909.htm.
[2]孙健.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职教集团发展战略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10(25).
[3]李芸.职教集团构想刍议[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