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知识分享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和企业界的一种重要合作方式。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对于促进教育教学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加强沟通与合作校企合作的首要任务是加强沟通与合作。
教育机构和企业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座谈会、研讨会等活动,搭建平台,促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建立校企合作的联络机制,设立专门的对接人员,负责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和困难。
只有通过加强沟通与合作,双方才能真正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期望,进而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二、制定合理的合作计划校企合作需要制定合理的合作计划。
教育机构和企业可以共同确定合作的目标、内容和时间,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权益。
合作计划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既要符合教育机构的教学安排,又要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通过制定合理的合作计划,可以提高合作的效率和效果,实现优质的教学资源与实践机会的共享。
三、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校企合作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教育机构和企业可以共同制定合作的管理规定和流程,明确合作的评估和监督机制。
同时,建立合作项目的档案和数据库,及时记录和总结合作的经验和成果,为今后的合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可以确保合作的规范性和持续性,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四、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校企合作需要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
教育机构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引入企业导师参与教学,提供实践机会和实习岗位。
同时,企业可以提供给学生就业岗位、实习机会和职业发展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和就业机会。
通过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可以使教育教学与产业需求更好地对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五、加强成果转化与共享校企合作需要加强成果转化与共享。
教育机构和企业可以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探索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同时,建立知识产权的管理机制,保护创新成果的合法权益。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可能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不利于 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
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方式
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学生同时具备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 双重身份,企业负责提供实习岗位、技能培训和职业规划 指导,学校负责理论教学和基础技能培训。
优势
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和就业竞 争力。
03 校企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机制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4 校企合作政策建 议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 2
制定详细的校企合作法规
为了规范和推动校企合作的发展,需要制定更加 详细且具体的法规,明确合作各方的权利、义务 和责任。
强化政策执行力度
对于已有的校企合作相关政策,应加大执行力度 ,确保各项政策能够真正落地并发挥效用。
不足
对企业的依赖较大,需要企业有足够的参与意愿和投入。
校中厂、厂中校模式
实现方式
学校将企业引入校园,建立校内 生产性实训基地或企业提供实训 场所,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的共
享和优势互补。
优势
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企业环境 ,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不足
需要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紧密的 合作关系,同时需要投入大量资
鼓励企业参与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如给予税收优惠、 优先支持校企合作项目等。
建立公平的评估与激励机制
建立评估机制
01
为了确保校企合作的质量和效果,应建立一套公平、公正、透
明的评估机制,对合作项目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
设立激励机制
02
通过设立奖励制度、评选优秀合作项目等方式,激励校企合作
金进行基地建设和设备购置。
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模式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通过相互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合作开展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活动。
校企合作的建设是推动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设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至关重要。
首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需要明确责任主体。
学校与企业作为合作的主体,需要明确各自的责任与义务。
学校要重视校企合作工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安排专人负责校企合作的协调与推进工作。
同时,企业也要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和就业岗位,并与学校合作开展科研项目。
责任主体的明确可以提高校企合作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需要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学校与企业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渠道,及时了解对方的需求和资源。
可以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网站或平台、举办校企合作交流会等形式,促进信息的共享和沟通,增强双方合作的互信和合作意愿。
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可以提高双方的合作效率,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第三,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需要建立合作机制和项目管理制度。
学校与企业合作可以分为多种形式,如产教融合、科技合作、创新创业等。
校企合作合同和项目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明确合作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表,并规范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合作机制和项目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合作效率,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需要激励机制的支持。
学校与企业合作需要双方都能够从中获得实际的利益和回报。
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形式获取经费支持和技术支持。
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获取更好的人才和科技创新成果。
激励机制的建设可以增强双方的合作热情,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第五,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需要培养合作人才。
学校与企业合作需要有专门的合作人才来推动和管理。
学校可以通过培训、选拔等方式,组织教师和管理人员参与校企合作工作。
企业也可以通过培训和选拔,选拔合适的人员来参与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知识点总结
校企合作知识点总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型的合作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进行教学、科研、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的一种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培养学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引进高素质的人才,促进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一、校企合作的背景1. 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的背景之一是产学研合作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产学研合作越来越被重视。
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够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的升级,提高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2. 教学实践结合校企合作的背景之二是教学实践结合的需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就业能力。
3. 人才培养需求校企合作的背景之三是人才培养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校企合作的形式1. 实习实训实习实训是校企合作的一种常见形式。
学生在企业进行实习实践,通过亲身参与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实践经验,了解企业运作的具体情况,也可以提高岗位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
2. 校企合作研究项目学校与企业可以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共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共享成果。
这种形式的合作能够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科技创新。
3. 企业员工进校园企业员工可以进入学校进行技术交流、讲座等活动,与学校师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推动产学研合作。
4. 企业赞助学校企业可以向学校提供资金赞助,支持学校教学科研事业的发展,促进双方的合作。
三、校企合作的优势1. 促进学生就业校企合作能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使学生在校园外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增加了他们的就业经验和机会。
2.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合作促使学校结合企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民办高校校企合作保障机制构建
民办高校校企合作保障机制构建民办高校应该积极拓展合作渠道,加强校企资源整合。
民办高校在发展校企合作关系时,首先要树立开放的理念,主动寻找合适的企业合作伙伴,积极探索合作可能,创新合作模式。
应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建设校企合作平台,搭建校企资源对接桥梁,促进教学科研资源与社会生产力的有机结合。
在合作模式上,可以探索实施产教融合、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等多种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需要完善校企合作制度,明确双方权责,落实各项合作协议。
制度是保障校企合作的重要保障,对于民办高校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
应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为校企合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规范双方行为,明确各自权责,防范合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和纠纷。
依托法律的约束,可以推动民办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深入发展,促进更多的成功合作案例出现。
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还需要引导和激励双方积极参与,促进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民办高校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他们走出实验室,融入产业实践,全面提升专业水平。
校企合作也需要激励企业参与,可以给予企业在校园内开展实习、招聘等方面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企业与高校展开深入合作,从而推动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和持续发展。
还可以通过成立优秀合作项目奖、校企合作研究基金等方式,鼓励广大师生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积极创新,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校企合作的合法合规运行。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需要建立专门负责监督校企合作相关事宜的机构,定期对合作双方的行为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校企合作活动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不违背立法利益,不损害公共利益。
还要建立风险应对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风险,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构建民办高校校企合作保障机制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全面推进。
只有通过积极拓展合作渠道,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引导和激励双方积极参与,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才能构建起真正意义上能够促进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为民办高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民办高校校企合作保障机制构建
民办高校校企合作保障机制构建民办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是促进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融合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
由于历史原因和管理机制的不完善,民办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合作内容单一、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等。
有必要构建一种能够保障民办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一、依法规范校企合作民办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应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
政府应加强对民办高校与企业合作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明确双方的权责,保障合作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二、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民办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应该立足于长远发展,建立起长效机制。
政府可以引导民办高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合作方向、目标和具体实施步骤,并设立相关监督机构,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和监督合作成果的实现。
三、优化资源配置机制民办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应该充分发挥双方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方式,鼓励企业向民办高校捐赠设备设施、提供实习实训场地等,引导民办高校将优质教师和项目资源向企业倾斜。
四、加强沟通交流机制民办高校与企业的合作需要双方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加强合作的衔接与配合。
政府可以组织双方定期进行会谈、座谈,交流合作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合作中的矛盾和困难,共同推动合作事项向前发展。
五、加强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民办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应该着眼于人才培养,提升培养质量。
政府可以组织民办高校与企业共同开展校企联合培养项目,制定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要求,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
六、加强评估考核机制民办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应该建立评估考核机制,对合作的成果进行评估和考核。
政府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合作项目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民办高校和企业的合作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有助于优化合作内容和方式。
七、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为了实现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政府可以鼓励民办高校与企业联合申报科研项目,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学校与企业合作与校企联动机制建设方案
学校与企业合作与校企联动机制建设方案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它不仅是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渠道,也是培养人才与促进产学融合的有效途径。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校企联动的机制,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学校与企业可以共同设立一个合作委员会,由学校和企业高层领导共同组成。
该委员会旨在加强沟通与协调,明确双方合作的目标和方向,落实合作计划,解决合作中的问题。
委员会每年召开几次会议,进行全面的工作汇报与研讨。
二、制定合作协议学校与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责和利益分配。
合作协议可以包括实习就业安排、人才培养计划、科技创新合作等内容。
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合作的范围和目标,有助于双方更好地发展合作关系。
三、开展实习就业项目学校应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就业项目。
学生可以在企业实习期间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实习项目选拔和培养人才,为自身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四、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学校与企业可以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探索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
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有助于学校教师提升专业水平,促进产学融合,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五、推进产学研结合学校与企业可以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通过学校的科研力量和企业的资源实力,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可以通过共建研发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方式,加强交流合作,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产业化。
六、组织校企交流活动学校与企业可以定期组织校企交流活动,增加双方的了解与合作机会。
可以举办企业招聘会、技术讲座、企业参观等活动,使学生和教师更好地了解企业需求,企业也可以宣传自身品牌和文化。
七、设立校友企业联盟学校可以与校友企业建立联盟,通过校友企业资源的整合,为学校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实践基地。
校友企业联盟有助于增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八、加强教师企业交流学校可以鼓励教师与企业进行交流,参与企业实践项目、参访企业、担任企业顾问等。
《校企合作的机制建设》
《校企合作的机制建设》《校企合作的机制建设》指的是在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中,为了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而建立的一套合作机制和运作模式。
这种机制建设旨在通过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组织机构建设:建立校企合作工作领导组织机构,确保校企合作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落实。
2.合作协议签订:学校与企业之间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内容、合作方式、合作目标等。
3.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根据企业需求和市场变化,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4.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利用企业资源,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体验。
5.双师型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6.学生管理与就业指导:建立学生实习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实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提高学生实习质量;同时,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7.合作项目研发:鼓励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合作开展科研项目,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8.校企文化交流:通过举办企业文化讲座、校园招聘会等活动,促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流融合。
9.质量保障与评估:建立校企合作质量保障体系,定期对合作项目进行评估和反馈,确保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10.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争取政府政策支持,为校企合作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校和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
通过这些机制的建设和实施,校企合作可以更加深入和有效地进行,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企业发展,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共赢。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指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机制与体制。
本文将从机制建设、模式选择和优势挖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机制建设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包括政府、学校和企业三个主体的合作机制。
在政府方面,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提供专项拨款、设立奖励机制等,推动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在学校方面,应建立校企合作的组织架构,设立专门的校企合作部门,负责合作项目的推进和管理工作。
在企业方面,应成立企业导师团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等,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和就业机会。
二、模式选择校企合作的模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模式。
目前常见的合作模式有“订单式”合作、“集团化”合作和“专业型”合作三种。
订单式合作是根据企业需求,聘请专业人员去企业中开展培训,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集团化合作是指由一家大型企业牵头,与多所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专业型合作是指职业学校与一家或几家企业在特定领域开展专业化的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三、优势挖掘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具有许多优势,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和学校的教育优势,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首先,企业可以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技术和管理理念,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次,学校可以提供系统的教育培训,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再次,校企合作可以增加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融合,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最后,校企合作可以提高就业率,增加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持。
总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机制和体制。
通过加强机制建设、灵活选择合作模式和发挥优势,可以有效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
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校企合作作为高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的一种形式,在推动教学、科研创新以及培养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校企合作的机制,并重点分析其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和问题。
一、校企合作的机制1.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校企合作,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双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校与企业间知识、技术等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高校可以为企业提供理论知识、专业技术以及创新思维等方面的支持,而企业则可以为高校提供实践环境、实习机会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等,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培养。
2.科研创新机制:校企合作可以促进科研创新的开展,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通过校企合作,高校与企业可以携手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企业可以提供实际问题和需求,高校通过科研项目的研究和解决,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或产品,从而实现科研成果与实际应用的无缝对接。
3.资源共享机制:校企合作可以促进资源的共享与协同发展。
高校拥有丰富的知识、技术和人才资源,而企业则拥有实践经验和市场资源。
通过校企合作,高校与企业可以共享各自的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从而提升双方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4.产学研结合机制:校企合作可以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开展,实现产业与高校研究的有机结合。
通过校企合作,高校可以与企业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材料和新技术,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水平。
同时,企业也可以从高校的研究成果中获取创新灵感和技术支持,促进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
二、校企合作中的作用1.教学与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和就业形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和专业对口度。
通过校企合作的各种形式,高校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2.创新创业与科研发展:校企合作有助于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高校的科研发展。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高校可以实现科研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科研应用能力和科研水平。
对校企合作工作制度
校企合作工作制度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通过这种合作,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实施校企合作的难点、校企合作工作制度的构建和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校企合作的重要性1. 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校企合作可以使学校了解企业的需求,从而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同时,企业可以提前介入人才培养过程,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 促进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校企合作,教师可以与企业专家交流,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同时,教师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实现教师队伍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
3. 推动企业发展校企合作可以帮助企业解决人才需求问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科研和技术支持,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4.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校企合作可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同时,校企合作可以促进学校、企业、社会之间的互动,增强社会凝聚力。
二、实施校企合作的难点1. 校企之间的利益诉求不一致学校追求的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而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导致合作难以深入。
2. 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校企合作尚无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导致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保障。
3. 企业参与度不高部分企业对校企合作缺乏积极性,认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责任,与企业无关。
此外,企业担心泄露核心技术,不愿意与学校共享资源。
4. 教育资源不足校企合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学校和企业往往面临资源不足的问题。
三、校企合作工作制度的构建1. 建立长效机制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明确校企合作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制度体系。
同时,学校和企业也要制定长期合作规划,确保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
2. 明确合作共赢原则校企合作应遵循合作共赢的原则,学校和企业要共同制定合作方案,确保双方在合作过程中获得利益。
中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中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建设中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建设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紧密合作的机制,通过学生实习、就业推荐、教师实践等方式,将教育和产业无缝对接,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
这种制度的建设对于提高职业技能教育的实效性、就业率以及劳动力市场供需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建设可以提高职业教育的实效性。
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实训获取技能。
但这种方式往往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毕业后的就业中会面临一定的困难。
校企合作制度可以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具实践能力的技术人才。
其次,校企合作制度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当前,国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许多毕业生找工作面临困难。
而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既可以提前了解企业用人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所需技能,也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通过实习和交流,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企业,逐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第三,校企合作制度的建设有助于提高劳动力市场供需的平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许多企业面临技能工人短缺的问题,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依然突出。
校企合作制度的建设能够在技能培训和人才供给方面提供更多机会,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为社会提供更多技术工人和技术人才,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平衡发展。
总之,中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的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和劳动力市场平衡的关键所在。
只有通过深化教育与产业之间的合作,将学校和企业融为一体,才能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这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为培养职业人才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好的平台。
构建利益共同体的校企合作创新机制
构建利益共同体的校企合作创新机制近年来,校企合作已成为高校和企业之间实现双赢的有力途径。
校企合作可以促进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实现技术创新和知识转移的共赢,同时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人才储备和科技支持,为高校提供更多的项目支持和实践机会。
然而,当前校企合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倾向于追求短期利益,缺乏长期战略,难以形成长效合作机制等。
为了优化校企合作关系,构建利益共同体的校企合作创新机制非常重要。
一、探索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的构建在实践中,校企合作可以通过构建利益共同体的方式实现长期合作,共同发展,提高合作效率。
利益共同体的构建需要根据双方固有的优势和需求来进行具体定制。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定制合作方案。
企业和高校之间需配合、沟通完善,优先选择相互配合度高的方案,建立灵活、开放、高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2、资源共享。
高校和企业双方能共享资源,不仅共享技术资源和知识资源,同时把资源与价值链的顶部、中间和底部连接起来,建立起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和知识转移平台。
3、共同发展。
利益共同体的关系是永远不能单向,企业不是高校的“顺手拿来”,高校也不能成为企业献身的工厂。
双方紧密合作,相互探讨彼此的优点,为实现长期利益合作奠定稳固的基础。
二、建立合作协议机制校企合作必须通过基于鲜明的共识和底线的协议建立机制,规范合作进行,含括费用分配、时间安排、产品原则、知识产权保护、开发实现质量检测等内容,“硬件”性协议和“软件”性协议。
1、制定明确的协议内容。
具体的协议内容包括了解双方目标、资源的共享、协作的目标、合作周期、责任分工、产权归属等,在协议内容制定的过程中,需考虑实际合作情况,合作周期和责任分工优化协议方案。
2、执行阶段全面监管。
协议签署后需要进行全面的监管,高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合作的责任,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协作人员及管理规范化联合创新要求企业和高校的管理人员具备领先水平,强调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经验的长期积累。
校企合作 管理制度
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在校企合作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建立起有效的管理制度,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
下面就从制度的建立、实施和监督等方面来探讨校企合作管理制度的建立。
一、制度的建立1.明确合作目标。
在建立校企合作管理制度之前,首先需要双方明确合作的目标和意义。
学校与企业可以就共同的目标展开协商,确定合作的方向和重点,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制定合作协议。
学校与企业可以根据合作目标和需求,共同制定合作协议。
合作协议中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作内容、合作周期、分工和责任等具体事项,以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
3.建立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的管理制度不仅仅是一纸协议,更需要建立起有效的合作机制。
双方可以设立专门的合作小组,负责合作项目的具体实施和协调,做好合作过程中的沟通与协调工作。
4.规范管理流程。
制定明确的管理流程是保证合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
针对不同的合作项目,可以制定相应的管理流程,规范双方的操作流程,提高合作效率。
二、制度的实施1.分工明确。
在校企合作中,双方需明确分工,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学校可以负责提供教学资源、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企业则可以提供实践基地、实训环境和行业指导等支持。
2.加强沟通与协调。
在实施合作项目的过程中,沟通与协调是非常重要的。
双方应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解决问题和调整计划,确保合作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3.监督和评估。
对于合作项目的进展和效果,双方应定期进行监督和评估。
通过评估结果,可以及时调整合作方向和策略,进一步提高合作成效。
4.保障合作权益。
在实施合作项目的过程中,双方应合理保护自身的权益。
学校可以通过合同和协议约束企业的行为,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害;企业也要遵守合作协议,保证学校合法权益。
三、制度的监督1.建立监督机制。
校企合作管理制度的监督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建立起相应的监督机制。
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合作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1.建设背景创新紧密合作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是学院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迫切要求,是珠三角轨道交通及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激发企业参与合作动力、增强办学活力、实现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建设基础移交广州市政府管理五年来,学院发挥行业背景深厚和政府支持重视的双重优势,坚持借外力壮实力、联企业强内涵的发展路子,积极与行业企业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学生就业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1)校企携手育人基础优联合广铁集团、广州地铁等企业成立28个专业指导委员会,近三年来,共同实施教学及考核、共同管理,为广铁集团、省铁投、广深港地铁等企业订单培养学生3270人。
中铁电气化局捐赠价值78万元的DA8型电气化轨道作业车共建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文舟公司、鸣虹酒店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学院设50万元“文舟”奖学金、“鸣虹旅业奖学金”等。
校企合作育人呈现良好局面。
(2)合作办学机制绩效佳2009年,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学院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校企合作在广州花都区“粤宝丽工业园”共建工学结合基地,紧密联系毗邻基地的广州铁道车辆厂,开展先进制造业和应用电子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培训,合作办学模式与成效得到省、市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
2008年着手筹建“广州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按照做实为主的原则,广泛联系行业企业,现有广铁集团、广州地铁等92家规模企业签约加盟,为紧密合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3)市政府支持校企合作力度大市政府对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制定了贯彻实施方案,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支持力度。
2009年,市政府拨资金、出政策支持学院以设备和师资等办学资源与花都企业共建花都工学结合基地;2010年市政府又积极向教育部申报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把建立校企紧密合作长效机制作为重要内容,营造有利于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区域政策环境。
校企合作方案校企双主体参与教育建立校企合作共赢机制
校企合作方案校企双主体参与教育建立校企合作共赢机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
作也日益增多。
双方的合作不仅可以提高教育质量,还可以为企业
提供更多优秀人才。
因此,建立校企合作共赢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建立合作机制
1.1 签订协议
高校与企业之间应该签订合作协议,以明确合作关系和目标。
协议应该包括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资源投入以及合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1.2 建立管理平台
建立与合作平台,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包括学生信息、课程信息、实习信息等。
同时,建立校企合作专家委员会,负责指导和协
调双方合作的具体实施。
1.3 定期会议
双方应该定期召开会议,进行合作进展情况的讨论和评估。
同时,双方也应该互相提供反馈,以确定下一步的合作计划和方向。
二、合作模式
2.1 学生实习
企业可以提供实习机会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技
能和能力。
高校可以协助企业进行学生实习管理,保证学生实习的
质量和效果。
学校校企合作管理机制建立
学校校企合作管理机制建立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加,校企合作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教学、科研、实践和就业等方面的活动,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然而,目前校企合作管理机制尚未建立完善,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二、校企合作的重要性1.提高教育质量:校企合作能够使学校教育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提高培养质量和水平。
2.促进学生就业:校企合作可以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3.推动科技创新:校企合作是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可以加强校企之间的技术交流与转化。
4.满足社会需求:校企合作能够调动社会资源,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三、校企合作管理机制建立的必要性1.提高合作效率:建立管理机制可以规范和优化校企合作的各个环节,提高合作效率和成果。
2.明确各方责任:通过明确分工和责任,可以使校企双方更好地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3.规范合作模式:建立管理机制可以规范合作模式,避免出现不当竞争和利益冲突等问题。
4.保障合作质量:管理机制可以加强对合作项目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合作质量和效果。
四、管理机制的构建1.建立沟通平台:建立校企之间的沟通平台,定期进行会议和座谈,交流合作需求和进展。
2.制定合作协议:在合作前,双方应制定明确的合作协议,明确合作目标、内容、方式和责任分工等。
3.设立管理部门:学校和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和推动校企合作项目的落地和实施。
4.加强信息共享:学校和企业之间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传递合作所需的信息和资源。
5.建立评估体系:建立评估体系,定期对合作项目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
五、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1.合作资源不足:解决方案可以是加大合作资源的投入和整合,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中。
2.合作理念不同:通过加强双方沟通和理解,促进合作理念的一致,避免因理念不同而引发的问题。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建设背景1.创新紧密合作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是学院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迫切要求,是珠三角轨道交通及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激发企业参与合作动力、增强办学活力、实现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建设基础2.移交广州市政府管理五年来,学院发挥行业背景深厚和政府支持重视的双重优势,坚持借外力壮实力、联企业强内涵的发展路子,积极与行业企业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学生就业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1)校企携手育人基础优(联合广铁集团、广州地铁等企业成立28个专业指导委员会,近三年来,共同实施教学及考核、共同管理,为广铁集团、省铁投、广深港地铁等企业订单培养学生3270人。
中铁电气化局捐赠价值78万元的DA8型电气化轨道作业车共建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文舟公司、鸣虹酒店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学院设50万元“文舟”奖学金、“鸣虹旅业奖学金”等。
校企合作育人呈现良好局面。
2)合作办学机制绩效佳(2009年,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学院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校企合作在广州花都区“粤宝丽工业园”共建工学结合基地,紧密联系毗邻基地的广州铁道车辆厂,开展先进制造业和应用电子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培训,合作办学模式与成效得到省、市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
2008年着手筹建“广州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按照做实为主的原则,广泛联系行业企业,现有广铁集团、广州地铁等92家规模企业签约加盟,为紧密合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市政府支持校企合作力度大(3市政府对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制定了贯彻实年,市政府拨资金、出政策支持学院以2009施方案,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支持力度。
.设备和师资等办学资源与花都企业共建花都工学结合基地;2010年市政府又积极向教育部申报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把建立校企紧密合作长效机制作为重要内容,营造有利于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区域政策环境。
校企知识技术共享机制
校企知识技术共享机制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与高校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双方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都有着深入的合作。
为了更好地促进校企之间的合作,建立一个知识技术共享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二、校企知识技术共享机制的定义校企知识技术共享机制是指高等院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分享知识和技术资源的机制。
通过这种机制,双方可以更好地利用彼此的优势,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
三、校企知识技术共享机制的优势1. 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高校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人才,而企业则拥有市场运营经验和资金实力。
通过建立校企知识技术共享机制,高校可以将自己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并由企业进行市场推广。
2.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企业可以向高校提供行业实践经验和实际需求,帮助高校更好地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3. 降低研发成本:企业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获得更多的研究资源和技术支持,从而降低自身的研发成本。
4. 增强企业竞争力:通过与高校合作,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创新思路,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四、如何建立校企知识技术共享机制1. 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校企知识技术共享机制需要双方之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双方应该在平等、互利、互信、诚信的基础上进行合作。
2. 确定共同研究领域:双方应该确定共同的研究领域,并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和目标。
同时,要明确各自在研究中所承担的责任和角色。
3. 共享资源和信息:双方应该共享各自拥有的资源和信息,包括科研设备、实验室、专利等。
同时,要建立起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分享科研进展和成果。
4. 制定具体的合作协议:双方应该在合作前制定具体的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合作期限和方式等。
五、校企知识技术共享机制的案例分析1. 北京大学与百度公司:北京大学与百度公司建立了深度学习研究院,共同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
双方共享各自拥有的资源和信息,并制定了具体的研究计划和目标。
2. 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汽车集团: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汽车集团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汽车智能化领域的研究。
制度建设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
制度建设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成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职业教育、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
但是,要想取得合作的成功,不仅仅需要企业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更需要完善的制度建设来规范管理和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探讨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
一、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校企合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建立适应实际的机制。
首先,需要明确校企合作的主体责任。
学校需要明确合作的方向和目标,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并派出专人负责协调管理;而企业则需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投资和支持校企合作的研发、人才培养等方向。
其次,需要健全合作规范。
学校需要明确合作标准和程序,确保优质的校企合作项目,避免出现过于随意的合作方式;而企业则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作的合法合规,避免违法违规行为对合作造成影响。
最后,需要加强合作桥梁建设。
学校和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沟通和协商,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二、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校企合作要想取得成功,人才培养和交流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需要根据企业需求和市场情况开设和调整相关专业课程,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同时,学校还需鼓励教师参与到校企合作的研究项目中,以提高其实践水平和科研能力。
而企业也要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并提供实习、实训等机会,让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企业文化、技术专业,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另外,学校和企业还应建立人才沟通机制,积极推动人才招聘和交流,帮助企业吸纳更多高素质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三、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良好的合作关系是校企合作成功的重要保障。
学校和企业必须立足于合作的共同利益,相互理解和尊重,促进合作关系更加和谐。
学校需要定期组织企业走访、交流,了解企业的发展动态和需求,密切关注校企合作的实施情况,通过双方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合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1.建设背景创新紧密合作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是学院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迫切要求,是珠三角轨道交通及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激发企业参与合作动力、增强办学活力、实现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建设基础移交广州市政府管理五年来,学院发挥行业背景深厚和政府支持重视的双重优势,坚持借外力壮实力、联企业强内涵的发展路子,积极与行业企业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学生就业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1)校企携手育人基础优联合广铁集团、广州地铁等企业成立28个专业指导委员会,近三年来,共同实施教学及考核、共同管理,为广铁集团、省铁投、广深港地铁等企业订单培养学生3270人。
中铁电气化局捐赠价值78万元的DA8型电气化轨道作业车共建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文舟公司、鸣虹酒店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学院设50万元“文舟”奖学金、“鸣虹旅业奖学金”等。
校企合作育人呈现良好局面。
(2)合作办学机制绩效佳2009年,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学院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校企合作在广州花都区“粤宝丽工业园”共建工学结合基地,紧密联系毗邻基地的广州铁道车辆厂,开展先进制造业和应用电子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培训,合作办学模式与成效得到省、市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
2008年着手筹建“广州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按照做实为主的原则,广泛联系行业企业,现有广铁集团、广州地铁等92家规模企业签约加盟,为紧密合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3)市政府支持校企合作力度大市政府对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制定了贯彻实施方案,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支持力度。
2009年,市政府拨资金、出政策支持学院以设备和师资等办学资源与花都企业共建花都工学结合基地;2010年市政府又积极向教育部申报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把建立校企紧密合作长效机制作为重要内容,营造有利于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区域政策环境。
(二)建设目标与思路联合广铁集团、广州地铁、粤宝丽企业集团等具有良好合作育人基础的行业企业,校企共建多种形式企业冠名的4个合作学院,实行董事会管理机制。
联合120余家企业组建轨道交通职教集团,实行理事会管理机制。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建立在企业获利中求学院发展的紧密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政、校、企紧密合作,建立合作学院。
以缔结协议、制定章程为纽带,分年度与合作基础良好的花都区企业共建机械与电子学院、与轨道交通行业企业共建机车司机学院、铁道电气化学院及现代运输学院等4个合作学院,建成管理、驱动和保障三个合作机制,形成校企紧密合作的办学机制体制,在过程共管、责任共担上有重大突破。
政、校、企联合,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以合作为基石,组建政府指导、学校牵头、企业参与的广州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搭建校企合作发展平台,完善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机制,通过建设组织结构三层次、内部管理三平台及操作运行三体系等“333”规则,营造企业广泛参与、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的良好环境。
政、校、企协力,完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以共同发展为动力,建立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到学校任教的双向交流机制。
以师德引领、利益激励为抓手,明晰教师联系企业的责任,强力推进双师素质建设,精心打造“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实现专业教师与企业技能专家的深度合作与互动。
政、校、企互利共赢,形成社会服务长效机制。
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以服务企业换取企业支持,实现合作共赢;以组建企业教育培训中心为契机,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夯实校企合作基础;以有为之源,主动之为谋政府支持之力,争取市政府更多的政策支持,有效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和稳定发展,为校企紧密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动力支持。
(三)建设内容与措施1.共建合作学院,创新合作办学体制在政府的支持下,改变学校独立办学的体制,主动联合有多年订单人才培养基础或有大量人才需求的行业企业共建机车司机学院、铁道电气化学院、现代运输学院、机械与电子学院等4个合作学院,建成管理、驱动和保障三个合作机制,实现“1+N”(即学校与N个企业)的多主体合作办学模式,形成吸引企业积极参与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1)构建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管理机制4个合作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董事会董事由合作单位推荐及吸纳部分高教管理专家和教师代表组成。
董事会拥有章程制定和修改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等权利,负责确定合作学院发展规划、制订资源筹集目标、寻找合作项目、组织技术研发、建设双师团队、搭建实训与就业平台。
与相关企业成立专门工作办公室,负责4个合作学院的调研、筹建、章程起草及董事会系列运作制度的建立(合作学院结构如图3-2-1-1)。
合作学院依据企业生产流程设置市场部、生产部、项目部,实现与生产实际的零距离对接,项目部、生产部统筹专业建设、社会服务;组建教师工作室,突出高职学院实践属性,实施课程归口教师工作室建设;建立利于服务企业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设置监事会保障董事会成员各方权益最大化。
图3-2-1-1 合作学院结构图(2)落实合作学院互利双赢驱动机制定校企责任创合作机制。
校企双方依据董事会章程将合作学院发展纳入各自建设规划中。
学院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企业提供生产设备、技术培训,依据企业发展需求办专业,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企业依据产业规划,参与专业规划、落实实习实训基地、吸收学生就业,形成合作学院的吸引机制。
设专项项目定发展规划。
学院划拨50万元专项调研经费,由企业主持,以合作育人为基础,收集珠三角产业、行业、企业的信息,综合分析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支柱产业政策,形成调研报告,召开董事会专家论证会,确定合作学院专业设置与发展实施方案。
搭服务平台找合作项目。
依托实训室建立30个骨干教师工作室,形成服务企业的平台,实现接受学生实训、技能竞赛培育与面向企业技术研发功能“三合一”。
针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年至少引进或研发一项生产性产品或一个技术支持项目,并将其与工作室开展的技能培训、专利转化效益等内容一起纳入工作室考核细则中,推动先进技术应用。
设激励机制组双师队伍。
以培养高素质人才来积极争取广州市政府出台《企业兼职教师政府津贴制度》,形成《校方师资与企业方专业技术人员互兼、互派制度》,设置50万元兼职教师技术创新基金,建立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机制,吸引兼职教师带项目入校,建立1000名兼职教师数据库。
建实训基地搭就业平台。
建立融入行业生产标准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落实企业主体评价毕业生的制度,制定《订单培养学生顶岗实习规定》等运行机制;建立“厂中校”实训基地,落实1/3教学任务在企业完成,保障订单学生在董事单位高质量开展顶岗实习和对口就业;引进或研发生产项目,共建企业冠名实训基地(车间),变消耗型实训为生产经营型实训,实现20%的学生在学院完成顶岗实习,形成校企共建基地、合作就业的机制。
(3)建立合作学院运行保障机制实施成本分担和财务转移机制。
合作学院董事单位间业务往来采用分列成本、承包经营的形式进行。
对校企双方提供的场地、设备和实训师资均实行成本核算,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建立合作企业的准入、考核机制。
制定《合作学院企业准入评价标准》,符合地区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有稳定的高技能人才需求的企业可以享受多样的冠名形式加入;对合作企业开展年度考核,完成预定目标的企业予以表彰与奖励;对考核不合格、对人才培养作用不佳的企业实行“腾笼换鸟”,保证合作学院良性运行。
完善合作学院的沟通协调机制。
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就业联席会议制度,探讨校企双方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商议解决办法,保障校企双方在办学、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培训、产品研发、技术转让、成果共享等方面的权益。
通过举办校企合作论坛、开展专项研究、建设4个合作学院、引入30项工作项目(具体内容见表3-2-1-1),以此探索校企合作董事会运行机制,实现由订单培养到合作学院合作育人,成为责任共担的校企深度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
表3-2-1-1 合作学院建设进度表2.做实轨道交通职教集团,搭牢校企合作平台在政府的指导下,对接珠三角轨道交通和先进制造业,组建由政府推动,学院牵头、行业协会和企事业单位参与的广州轨道交通职教集团。
职教集团实行理事会管理机制,设立秘书处处理日常工作事务,承担集团决策专题调研,制订系列制度,并在集团下设置教学、学生和就业三个工作指导委员会。
通过建设组织结构三层次、内部管理三平台及操作运行三体系等“333”规则,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形成校企互利共赢、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格局。
职教职团框图见图3-2-1-2。
图 3-2-1-2 职教集团运行框图(1)构建以紧密层为核心的三层次组织结构——奠定合作的基石紧密层。
以合作发展为纽带,合作学院中的企业和长期存在订单培养等有密切合作关系的规模企业作为常务理事单位,开展合作办学,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半紧密层。
以职教集团章程为基础,在实习实训场所、员工培训、顶岗实习、毕业生就业等方面有协作关系的行业协会、企业作为理事单位,开展合作育人、促进合作就业。
松散层。
以职教集团章程为依据,发展能为师生提供实践机会、接受毕业生就业的企事业单位作为成员单位,实施信息共享,以此构建办学形式多元化和合作的多层次。
(2)搭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三平台动力机制——形成育人的合力职教集团资源共享平台。
依据集团章程,建立政府、区域企事业单位、学校之间信息互通、技术共用、设备师资共享平台,促进集团内成员单位的全方位合作。
职教集团产学合作平台。
依据互惠共赢原则,建立集团内技术研发中心,为轨道行业企业和广州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服务,促进成员单位的技术换代升级。
职教集团社会服务平台。
依据集团成员职责,成立集专业教学、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服务与推广中心,拓展集团社会服务的功能。
(3)建设以合作为重点的三体系运行保障机制——增加互动的生机建成职教集团运行制度体系。
制订集团技术研发与服务、成果推广与运用的相关制度和以集团主办、企业冠名开展竞赛活动的管理办法,及职教集团成员企业接纳学院毕业生实习实训方案、师资培训规定等。
建好职教集团信息交流体系。
根据集团运行要求高质量建设好集团网站、定期编印集团工作简报,发布用人单位招聘信息,举办职教论坛,促进集团内成员单位开展学术交流、人才交流、资源共享、培训鉴定等工作。
建立职教集团共建共享体系。
集团以专业指导委员会为平台,组织集团成员单位的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等参与培养方案等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