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班级授课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成为目前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其优点和缺点,因而,对它进行改革的实践从未间断过,本文就班级授课制的历史、优点做简单的梳理,从弊端的角度出发,对改革方向做探讨。
一、班级授课制的历史和优点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基本上都采用班级授课制这样一种教学组织模式,它是适应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和民众教育需求量增加的形式下产生的,对各国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十六世纪末期的西欧,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机器生产逐步代替原来的手工生产,科学技术有了长足发展,原本的个别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工业时代大规模需求,发展的社会迫切需要大量掌握一定劳动技能且标准化的劳动力。社会对各行各业人才的需要,必然要求教育的普及与发展,要求扩大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增加教学内容。于是,工业社会对于教育需求的不断扩大与原来教育模式不能满足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社会人才培养的关键性因素。而班级授课制因其多、快、好、省的优点,很好地解决了这种问题。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对班级授课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使其逐步走向科学,并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推广开来。另外,赫尔巴特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教学过程形式阶段理论,使班级授课制的过程以及对这一“过程”的安排更加具休明确。继夸美纽斯、赫尔巴特之后的许多教育家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补充与完善,从而使班级授课制的理论体系得以最终形成。
二、班级授课制得弊端
班级授课制产生了三百年,短短这几百年因其合理性成为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然而,它自身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表现得愈来愈明显。(一)强调以教为主,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的领导主导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在当前班级授课制教学中,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以及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追求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因而特别讲究向学生讲授系统的知识,采取统一的方法,按统一的进度以及统一的要求来开展教学。
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师生关系表现为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教师通过对教学、对整个课堂的绝对控制,“一统课堂内天下”,对学生耳提面命,使学生围绕自己转,学生只是任务的完成者而不是学习的主人,因而无法做到促使学习者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二)追求同一性而忽视个性化
班级授课制按照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教学方法以及统一的考核要求对同一班级里的所有学生进行同一化教育。过分强调了班级学生的共性、普遍性,必将伴随着对其个性、特殊性的忽视。同一班级学生,尽管彼此间年龄相近,在身心发展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普遍性,但是由于个人环境、生理、心理、受教育程度及主观努力等诸方面的差异,使同一年龄阶段中不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又表现出特殊的差异性,具有不同的智力结构、认知方式和气质性格。而班级授课制在教学上整齐划一的特性必然无法满足全班学生的不同需求,必然会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从这一方面来说,班级授课制是与我们现今提倡的个性化教学,尊重学生的
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是相悖的。
(三)过分注重理论而忽视了实践
由于班级授课制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从而造成教学在不同程度上的封闭状态,使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离、教学与社会相脱离、与各种各样的社会成员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相脱离,造就了一大批所谓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尖子生。因为对
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生存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的忽视,从而造成了一大批的“高分低能”儿,在“题海”中、在各类机械刁钻的考试中丧失掉幸福的童年和宝贵的青春。正是因为教育远离他们的现实生活,学生在沉重的教育中看不到生活的目标和意义,学习对于他们而言成了与其心灵世界相隔离的苦役,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逐渐变得十分狭隘。三、改革走向
(一)进行小班上课、分组教学的模式
班级授课制是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历史要求下应运而生的,有其存在的社会必要性,但是当它产生后人们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标准化劳动力,不断地扩大每个班级的人数。到现在我国中学阶段的班级人数一般达到五十人以上,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尽量照顾到每个学生。毕竟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学校的教育资源也有限,于是就会为了顾大局不会考虑到个别或少数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追求同一性忽视个性化。
针对这种弊端我们可以适当地减少班级人数,采用小班上课、分组教学的模式。这种形式不仅意味着师生将拥有更大的教室空间和更多的教学设备,而且,更重要的是,师生的交流机会增多,对学生而言,可以得到老师更多的个别注意和发言机会;对教师而言,他们可更方便走动,有利于课堂管理和教具、课堂组织形式的灵活使用,他们可以在时间和精力相同的情况下,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从而给每个学生以更多的关心和个别化辅导。小班化教学还能使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和民主,最终达到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更好发展的目的。
(二)实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对同班异质的学生实行区别对待教学的一种形式。将同一班级学生按一定的标准分成各个同质组,教师在同一课时在同一班对各个同质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是出于对学生差异和个性的充分考虑,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有效、合理的发展而实施的一种教学策略。实行分层教学有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它符合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青少年身心发展和成长的规律,是教学中的实事求是精神,是对学生客观差异性的正视。实行分层教学也有利于教师集中在一个相对整齐的教育层面上去实施教学,使教学更有成效,也使学生能学得更好、发展更全面。
(三),重视学生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学借鉴了现代工业的标准化生产的模式。他们把教室当成车间,把学生当成原材料,按照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模式培养整齐划一的标准化人才。这种教学方式适应了大工业时代的要求,因而也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然而,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的
占有程度和知识的生产能力及应用水平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重要程度的标准。信息社会的显著特征就是各种各样的信息如迷雾一般包围在人们的周围,其中有健康向上的好信息,也有容易把人带入歧途的不良信息。作为社会一份子的个人,必须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来区分各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