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缺血性结肠炎诊治现状
缺血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缺血性肠病是由于肠道血流灌注不足导致局部结肠以急性或慢性自限性损害为特点的肠壁缺血性疾病。
常见的诱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大出血、严重心脏瓣膜病、应用血管收缩药物及强心药物过量、败血症、肿瘤等。
本文就其病因、分型、病理基础及病理特点、辅助检查、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等进行归纳总结,为缺血性结肠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标签:缺血性结肠炎;诊断;治疗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由于结肠血管闭塞性或非闭塞性疾病导致的肠壁静脉回流受阻、血液灌流不良导致结肠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病变[1]。
我国90%的IC患者为老年患者(≥60岁)[2],临床症状多为自限性,经禁食、补液、扩张血管及支持对症等治疗可恢复。
近年来青年人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及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人群的日益增多,其患病率有上升趋势[3]。
1 IC的常见病因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多见于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4],还见于缺氧、低灌注性心力衰竭、血容量下降、血管痉挛、严重脱水、休克及血容量不足、肠腔压力增高等[5],大出血、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严重心脏瓣膜病、应用血管收缩药物及强心药物过量、败血症也可引起,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肿瘤等使血液呈高凝状态,导致血流缓慢,血栓形成,堵塞肠道血管可诱发该病[6]。
另外,肠腔压力增高也是重要的发病因素之一[7]。
2 分型临床可分为坏疽型与非坏疽型,非坏疽型分为慢性不可逆型和一过性不可逆型,主要在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占IC的80%~85%[8],常为自限性,随着侧支循环供血的建立,肠黏膜水肿吸收,黏膜损伤修复,腹痛、腹泻和血便逐渐消失,症状在数天内好转。
根据Marston等[9]的标准,将IC分为以下3型。
①一过型:病变与正常肠管界限清晰,散在溃疡,血管网消失;②坏疽型:斑片状出血、大片溃疡、青紫色黏膜结节;③狭窄型:黏膜无坏死,肠腔狭窄,肠腔见环形隆起或结节状改变。
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治体会
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治体会缺血性结肠炎(IC)是由于肠道血液供应不足或回流受阻致结肠壁缺氧损伤锁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病变,以动脉硬化所致者最为多见,因此本病常发生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
随着人口老龄化,该病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现将我院在2004-2007年间确诊的IC患者24例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经临床、结肠镜、病理组织学确诊为IC的住院病人共24例,男14例,女10例,男女之比为1.4:1.年龄50-82岁,平均66岁;60岁以上者20例,占83.3%。
1.2研究方法:对有急性腹绞痛、腹泻、便血者在发病1-7d内行结肠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分析病变部位、范围、分型分期并分居其特点进行治疗,1-2月后复查结肠镜。
2 结果2.1 起病特点: 24例患者全部急性起病,起病24h内行结肠镜检查者5例,24-28h行结肠镜检查者10例,48h以后行结肠镜检查者3例,6例因心脏原因未做结肠镜。
2.2 基础疾病:本组病例中并有高血压、冠心病12例(50%),糖尿病10例(41.7%),高脂血症6例(16.6%),心瓣膜病2例(8.3%),房颤5例(20.8%),有便秘史6例(26%)。
2.3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腹痛24例(100%),以脐周及左下腹部绞痛为多,腹胀20例(83.3%),有便血者18例(75%),腹泻8例(33.3%),低热6例(25%),恶心、呕吐4例(16.6%),脐周及下腹部压痛16例(66.7%),反跳痛4例(16.6%),腹腔穿刺抽出血性腹水者2例(8.3%)。
2.4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者12例(50%),中性粒细胞比例大于70%者20例(83.3%),大便常规16例为血便(66.7%),大便培养结果均阴性。
2.5 内镜表现:病变部位:结肠脾区及降结肠8例(33.3%),乙状结肠4例(16.6%),横结肠2例(8.3%),乙降交界2例(8.3%),脾区至乙状结肠2例(8.3%)。
缺血性结肠炎26例临床及内镜分析
缺血性结肠炎26例临床及内镜分析关键词缺血性结肠炎结肠镜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常见于老年人,是由于肠壁血液灌注不良所致的结肠缺血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左下腹疼痛,便血及腹泻。
本文分析了我院近7年确诊的26例缺血性结肠炎的病例,对其临床特点及内镜表现进行回顾性总结。
1 临床资料1.1 对象选择我院1998年3月至2005年8月,经临床、肠镜、病理、组织学诊断为IC的住院病人共26例。
其中男性10例,女性16例,男女之比为1:1.6。
年龄为45~76岁,平均年龄65.5岁,其中大于50岁者22例。
1.2 方法凡有腹痛、腹泻、便血,怀疑IC的病人在来院后48h~5d内行结肠镜检查,部分病例取病变粘膜活检。
同时根据病变部位、范围、分型进行治疗。
2周至2月后复查结肠镜。
2 结果2.1 26例患者发病过程中有剧烈性腹痛22例(占90.9﹪)便血20例(占86.3﹪),腹泻9例(占36.3﹪)。
26例患者中有13例(占50﹪)有冠心病,8例(占31.8﹪)患高脂血症,7例(占27.2﹪)患高血压,5例(占18.1﹪)患糖尿病。
3例(占9.9﹪)无基础疾病。
2.2 内镜下病变肠管呈节段性分布,病变累及部位:直肠2例(9.9﹪),左半结肠20例(81.8﹪),降结肠10例(40.9﹪),横结7例(22.7﹪),升结肠2例(4.5﹪),全结肠2例(4.5﹪)。
病变粘膜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
散在糜烂及溃疡形成,充血水肿严重可使粘膜呈暗红色结节状,甚至呈瘤样隆起。
溃疡多呈纵形或不规则形,溃疡之间无正常粘膜。
2.3 26例病例全部进行粘膜活检,病理学检查显示为非特异性改变,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小静脉内血栓形成,腺体结构破坏及炎性肉芽肿形成。
3 讨论很多诱因可诱发缺血性结肠炎,包括血管因素(如:血栓、动脉硬化、血管炎、血管痉挛、低血压等)和引起肠内压升高的因素(如:便秘、腹泻等),及肠管自身因素(如:进食后肠蠕动增强,氧需求量加大等)[1]。
缺血性结肠炎疾病研究报告
缺血性结肠炎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缺血性结肠炎所属部位:腹部就诊科室:肛肠外科,消化内科病症体征:肠鸣,腹膜刺激征,腹膜炎,腹痛,腹泻,腹胀疾病介绍:缺血性结肠炎是什么?什么是缺血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是怎么回事?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壁血流减少导致某段结肠壁血液供应不足或回流受阻的缺血性损害,使肠壁营养障碍的一种综合征,其早期病变局限于粘膜层和粘膜下层,临床表现有腹痛,便血及腹泻,严重者可导致肠坏死,穿孔,腹膜炎及感染性休克,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早期确诊较为困难肠道供血主要来自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当这些血管发生血运障碍,相应肠道可发生急性或慢性缺血性损害,缺血性结肠炎多由肠系膜上动脉的中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非闭塞性缺血所致;少数由微小栓子或血栓形成闭塞性缺血所致,本病发病年龄多在五十岁以上,其中半数患者有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男性略多于女性,以急性腹痛,腹泻和便血为其临床特点,分坏疽型,一过型和狭窄型症状体征:缺血性结肠炎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有关缺血性结肠炎症状的介绍:1.急性腹痛:原发性,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早期恶心呕吐,后期有不完全性肠梗阻表现,若出现腹膜刺激征提示肠坏死,腹膜炎;2.血性腹泻; 3.发热;4.好发于老年人,多伴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心脏病,休克和长期服药等病史。
化验检查:缺血性结肠炎要做什么检查?以下就是有关缺血性结肠炎要做的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的升高。
2.组织病理学检查肉眼见结肠黏膜浅表性坏死和溃疡形成,或黏膜全层坏死。
镜检可见黏膜下增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黏膜下动脉中可有炎症改变和纤维蛋白栓子;黏膜固有层可呈透明样变性;肉芽组织周围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和含血红蛋白铁的组织细胞浸润。
慢性期表现为病变部位与正常黏膜组织相间的黏膜腺体损伤和腺体再生。
黏膜腺体数量减少或黏膜固有层内纤维组织的存在提示原有的病变比较严重。
缺血性结肠炎13例临床分析
缺血性结肠炎13例临床分析目的:分析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
方法:对近2年来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3例患者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结肠镜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绝大部分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动脉硬化性疾病,主要症状为腹痛及便血。
结论:临床医生对老年便血患者应警惕缺血性结肠炎,应及时行结肠镜检查明确诊断。
标签:缺血性结肠炎;便血;结肠镜缺血性肠炎系是由于一组因结肠血管闭塞性或非闭塞性疾病导致的以结肠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疾病[1]。
该病临床少见,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缺血性结肠炎发病率逐年增加。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收治患者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41—91岁,平均64.5,所有患者均经结肠镜、病理组织学、便培养等检查确诊。
12例患者在首次检查后一月后予以复查结肠镜,1例患者拒绝复查结肠镜。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患者结肠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血常規,全生化,便培养等。
2 结果2.1 临床表现: 12例患者合并动脉硬化相关性疾病,其中高血压8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4例,高脂血症7例;1例41岁女患者既往体健,无明显相关疾病。
症状上,11患者有腹痛,多位于脐周及左下腹,2例患者腹痛不明显;所有患者发病24小时内出现便血。
4例患者有低热及恶心。
腹痛症状随便血停止迅速好转。
2.2内镜结果: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24---96小时行结肠镜检查,明确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病变部位均在左半结肠、脾曲,常呈节段性分布,结肠粘膜充血水肿,血管网消失,部分粘膜可见坏死和溃疡形成。
其中累及乙状结肠5例,同时累及乙状结肠降结肠及脾曲6例,2.3治疗与转归:所有患者均住院诊治,禁食水,予以活血,血管扩张剂(罂粟碱)及抗生素、补液等对症综合治疗,13例均痊愈,平均治疗时间13d。
3讨论缺血性结肠炎由1963年Boley首次提出该病后,人们对IC的认识不断提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IC多发于老年人,发病年龄多为60—90岁,性别差别不大。
缺血性结肠炎八例诊治报告
生命健 康有 一定 的 威胁 。 随着 人 们 对疾 病 早 就 医 、 发 现 、 早 早治 疗意识 的 进 一 步 提 高 , 以及 临床 上 结 肠 镜 的开 展 和普 及 , 本病 的诊 断 1渐 增多 。现 将我 院 2 0 使 3 0 8年 1— 8月 收 治
临床误诊误治 20 年 2 0 9 月第2 卷第 2期 2
Cii l sigoi &Mih r yF bur 20 ,o. , o l c dan s n a Mi s s ea ,e ray 0 9V 1 2N . t p 2 2Biblioteka 缺血性结肠炎八例诊治报告
冯轶 , 正伟 , 刚 , 饶 冯 刘容 ( 遵义县人 民医院 , 贵州 遵义 5 3 0 ) 6 10
的 8例缺血性 结肠 炎 的诊治情 况报 告如 下。 1 临床资 料 1 1 一般 资料 . 本 组 8例 , 5例 , 3例 ; 龄 3 男 女 年 2~6 8岁 , 平均 5 4岁 , 中 3 其 0—4 O岁 1例 , 1—5 4 O岁 2例 , 1— O岁 5 6
体及 防止 酸碱 电解质紊 乱 ; ⑥肠 外 营 养 : 复方 氨 基 酸 2 0mL 5
和脂 肪乳 2 0 m 5 L分 别 每 1 2小 时 静 脉滴 注 1次 。本 组 7例 治疗 2周后 5例痊 愈 , 2例好转 出 院 , 月后 复 查结 肠镜 均 1个
3例 ,0岁 以上 2例 。病程 0 5~3天 。合 并肺 炎 1例 , 6 . 合并 直肠癌 、 结肠 多发 息 肉 、 列腺增 生 、 秘 、 前 便 高血 脂 、 肾结石 右 1 , 并直肠 息 肉 、 例 合 慢性 胃炎 、 发性 高血压 病 1 , 并结 原 例 合
缺血性结肠炎17例临床及内镜诊治分析
方 法 :对 腹 痛 、腹 泻 、血 便 或粘 液 血便 等 症 状 的 患 者 均在 发 病 1~id内进 行 全 结 肠 镜 检 查 , 0
所有病例均取病变 粘膜活检 ,对 确诊病例的主要 临床特点 、内镜下表现进行 回顾性分析。
禁 食 、改 善 肠 道 微循 环 ,保 护肠 道 粘 膜 ,防治 感
(41 ,以脐 周及 左 中下 腹 部 为 主 ;解鲜 红 色 血 9. %) 便 7例 (11 ;暗红 色 血 便 8例 (71 ;腹 4 .%) 4 .%) 泻 7例 (11 ;恶 心 、 呕 吐 4例 (3 %) 4 .%) 2 . ;腹 5
收稿 日期 :2 1 —0 —3 01 3 O 收稿 日期 :2 1 —0 _ 1 0 1 5_8
病多见于 中老年 ,多位于结肠脾 曲 、降结肠 和乙 状结肠 ,因肠系膜上动脉分出的中结肠 动脉 和肠 系膜 下动脉分出的左结肠 动脉在脾 曲处 吻合 ,该 处 称 Gii s ,此 处 的 血管 常发 育 不 全 或 缺 如 , r t 点 fh
肠镜 子 检查无 异 常 。 讨 论 缺 血 性 结肠 炎 ( ce ccli,I) i hmi ot C s is 于 16 9 3年 由B l oe 出 以来 逐 渐被 人 们认 识 [ y提 1 ] 。本
胀3 例 (. ) 1 6 ;低热 2 7% 例 (1 %) 1. ;腹部体征 : 7 压 痛 7例 (11 ;1 4. %) 例有 腹 肌 紧张及 反 跳痛 。其 中合并 高血压 6 (5 %)冠 心病 4例(3 %) 例 3. ; 3 2. ; 5 糖 尿病 5 (9 %)高 脂血 症 3例 (76 ; 颤 2 例 2. ; 4 1.%)房 例( 1 %)脂肪肝 3 1. 。 1. ; 7 例(7 %) 6 实 验 室 检 查 : 白细 胞 升 高 8例 (71 ,轻 4 .%) 度贫血 2 例 (1 %) 1. ,所有病例 大便镜检见红 细 7 胞 及 白细胞 ,隐血 实验 阳性 ,大 便培 养 阴性 。 结肠镜检查 :1 7例中病变 累及 乙状结肠 、脾 曲 7 ;乙状结肠 、降结肠 3 ;脾 曲、降结肠 3 例 例 例 ;横结肠 、降结肠 2例 ;升结肠 、肝 曲 1 ; 例
胃肠外科缺血性结肠炎临床诊疗精要
胃肠外科缺血性结肠炎临床诊疗精要直至20世纪60年代,才将结肠局限性缺血所致的病变单独列为一项疾病,并命名为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colitis)。
(一)病因病理缺血性结肠炎指原因不肯定、自发性、局限性的结肠缺血,一般不包括血栓形成、栓子栓塞等病因明确、累及范围较广泛的结肠缺血。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
缺血性结肠炎可发生于结肠的任何部位,但以肠系膜上、下动脉交接的部位,如结肠脾曲,以及直肠乙状结肠交接部最常见。
近年来,发现本病发病与口服避孕药有关。
缺血性结肠炎病变严重程度与缺血范围、程度、持续时间以及侧支循环的建立有关。
缺血程度较轻或时间较短,炎症及坏死可局限于黏膜层,血供改善后可完全修复;若坏死深及肌层,愈合过程中将有较多瘢痕形成,肠管可有不同程度的狭窄;若肠壁全层坏死,则将引起肠穿孔及急性腹膜炎。
(二)临床表现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突发腹部绞痛,以左下腹部多见,并多在24小时内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及血便;体检腹部相应部位可有压痛,肛门指检见指套上有血迹。
病程多为自限性,轻者可在数日内恢复,重者则腹泻、便血症状持续较长时间,但无加重趋势。
若表现为急腹症,腹痛剧烈、腹膜刺激征明显,并有发热、脉快、WBC计数升高及休克征象者,则示肠壁全层坏死并急性腹膜炎。
(三)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可有白细胞升高、血液浓缩,肠坏死者腹腔穿刺可获得血性渗液。
2.钡剂灌肠检查发病早期的典型X线征为黏膜下出血所造成的指压痕征。
后期的影像有结肠袋轮廓改变、肠管狭窄、溃疡龛影等。
3.结肠镜检查为明确诊断的有效手段。
可见黏膜轻度非特异性炎症或多发性溃疡或有血痂;活检有典型的缺血坏死、黏膜下水肿、出血和毛细血管扩张。
(四)鉴别诊断本病依据典型病史及X线、结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有时需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Crohn病相鉴别,其要点为:病情变化快,多为一过性、可逆性改变,几天内复查结肠镜可见明显改善。
(五)治疗1.保守治疗适于无腹膜刺激征、全身情况较稳定者,包括禁食、补液、应用抗生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缺血性结肠炎21例诊治分析
缺血性结肠炎21例诊治分析目的:通过分析缺血性结肠炎的诊疗经过,总结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6月我院收治的21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9例均经禁食、补液,应用丹参及硝酸甘油治疗,3 d内症状消失,治疗1周~半个月出院;2例坏疽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入院后经上述保守治疗无效,第2天症状加重,并出现腹膜炎体征,转外科手术。
结论:缺血性结肠炎早期诊断治疗尤为重要,结肠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
轻、中型缺血性结肠炎内科保守治疗疗效可靠,坏疽型缺血性结肠炎必须及时手术。
标签:缺血性结肠炎;坏疽型;电子结肠镜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不断增多,缺血性结肠炎在临床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由于缺血性结肠炎起病急、病情发展快,临床医生对本病重视不够,导致误诊、误治时有发生,尤其是早期容易误诊。
现就我院2006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21例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1例缺血性结肠炎中19例经结肠镜检查证实,其中,一过型16例,狭窄型3例;2例未行结肠镜检查,经手术证实为坏疽型缺血性结肠炎。
男9例,女12例,男女之比为3∶4。
年龄最小56岁,最大85岁,60岁以下仅3例,平均67.9岁。
1.2 基础疾病与临床表现高血压16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8例,陈旧性脑梗死4例,便秘5例,阑尾炎术后1例,无明显伴随疾病2例。
临床表现21例均急性起病,均表现为较剧烈、持续性急性腹痛,以左侧腹部为主,进食后加重。
2例坏疽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表现为全腹痛,弥漫性,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体征,其余19例体检均无腹膜炎体征,腹部压痛轻到中度,相对症状较轻。
伴随便血16例,均在起病48 h内出现,为鲜红色或暗红色或黏液血便,均量不多。
1.3 肠镜下特点按Marston等[1]对缺血性结肠炎的分型,一过型16例,表现为病变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及散在溃疡形成,血管网消失,肠腔无狭窄,病变黏膜与正常黏膜界限清楚。
缺血性结肠炎
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较复杂,当各种因素引起肠 道缺血、缺氧时,肠黏膜层及黏膜下层首先出现 损伤,若缺血持续,则损伤向肌层及浆膜层方向 发展,引起肠壁全层坏死。黏膜坏死使其防御能 力降低,致病菌可侵入肠壁形成炎症,严重时可 进入腹腔或血液导致腹膜炎及败血症。此外,肠 道缺血时可使花生四烯酸、血管活性肽等炎性介 质释放增多,从而加重炎症的发生,形成恶性循 环,最后病人出现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代谢性酸 中毒、中毒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者危 及生命。
临床表现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便血和腹泻三联征。 腹痛一般多为突发性,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 绞痛,部位多在左侧腹部及脐周。老年人反应 性较差,腹痛症状有时不明显,而仅以腹泻表 现为主。腹痛后多继发便血,但出血量一般不 多。由于大量肠液渗出、肠蠕动过快及肠黏膜 坏死等因素导致腹泻,部分病人可出现里急后 重,也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胀等。
辅助检查
➢1)结肠镜 ➢2)结肠气钡双重造影 ➢3)CT扫描 ➢4)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 ➢5)彩色超声多普勒
辅助检查
• 结肠镜检查对本病具有确诊价值, 可确定病变部 位、范围、发展阶段及预后。特别在发病后24~ 48h内结肠镜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 缺血性结肠炎的肠镜特点为:(1)病变主要发生在 左半结肠,直肠很少受累;(2)病变黏膜与正常黏膜 界限清楚,溃疡为纵形,多沿肠系膜侧分布;(3)活 检后出血少;(4)病情变化快,即“两快”,一 旦缺血改善,其症状消失快、病变恢复快,是与 其他肠炎相鉴别的关键之一。
疾病特点
IC可发生在结肠的任何肠段,但多见于左半 结肠,约占80%。左半结肠的血供主要来自肠系 膜下动脉,肠系膜下动脉与腹主动脉近乎平行, 肠系膜下动脉较肠系膜上动脉稍细,此外从腹主 动脉随血流冲下的栓子仍较易进入肠系膜下动脉 造成栓塞,该血管这一解剖特点可能是缺血性结 肠炎多发生在左半结肠的根本原因。
缺血性结肠炎26例分析
缺血性结肠炎26例分析缺血性结肠炎(IC)是指肠系膜血管狭窄,闭塞或血压下降所致的结肠壁供血灌注不足或回流受阻而引起的结肠壁炎症性改变。
是缺血性疾病最常见的类型。
临床症状以腹痛,腹泻,便血常见。
2005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缺血性结肠炎患者26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发现缺血性结肠炎的患者多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症状以腹痛、腹泻、便血常见,结肠镜多无特征性表现,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26例,其中男17例,女9例,发病年龄52~75岁,临床均起病急,主要症状:腹痛26例以左侧及下腹部为常见,为一过性或游走性,两例患者出现全腹痛。
腹泻合并便血24例,其中17例患者以血便起病,3例患者初起为腹泻,随后出现血便,4例患者排血水样便。
发热2例,38.5℃以下,5例出现恶心、呕吐。
合并基础病:21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其中高血压病15例,合并糖尿病5例,冠心病4例,脑梗死4例,5例患者长期便秘,1例有腹部手术史,其中合并基础病的80.1%(21/26),心脑血管疾病的81%(17/21)内镜表现,患者于发病48小时行急诊内镜,2周后复查内镜。
早期镜下表现黏膜充血,水肿,黏膜下出血,红斑,点片状糜烂和浅表溃疡形成,其病变延长轴分布,呈纵行和不规则分布。
部位:其中,病变累及乙状结肠10例,降结肠和乙状结肠8例,单纯累及降结肠4例,累及乙状结肠、降结肠、脾区4例。
病理组织:显示为非特异的改变,多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出血,坏死少见,血管内血栓形成,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部分患者可见巨噬细胞内有含铁血黄素沉着。
结果明确诊断后患者给以罂粟碱、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活血、扩血抗凝等治疗,同时对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给以相应治疗。
48~72小时,患者23例基本停止,3例患者出血明显减少。
2周后复查内镜,24例患者肠道黏膜基本恢复正常,2例患者有轻度充血、水肿、糜烂。
缺血性结肠炎研究现状
C re tSau fSu y o sh mi C li S N F n,F J na.D p r e to at et ooy X n u u rn ttso td n I e c ois HE eg A c t N i go eat n f G sr n rl , ih a a m o e g Ho ilSa ga f oogU i ri colfMe ii , hnh (0 0 2 s t, hn hi atn n esyS ho o dcn S ag a 20 9 ) pa i v t e i
p p lt n r n e r m . o 9 9 a e e 1 0 0 0 p ro — e r.I y i al f cs e d d a in s a d f ma e . o uai a g s f o o 4 5 t . c s s p r 0 0 e s n y as C t p c l af t l e y p t t n e l s y e e P t n swi C u u l x e e c o e eta d mi a a n lo g w t l o y d a r e n e tc e i . h e e t a i t t I s a l e p r n e l w rl f b o n lp i ,a n i b o d irh a a d h mao h z T e s v r y e h y i h a i o y tms d p n s o h e r e o s h mi.Mo tp t n sh v r n in ,r v ri l s h mi n ov n h c s fs mp o e e d n t e d ge fic e a s ai t a e ta se t e e b e ic e a i v l i g t e mu o a e s a d s b c s . o ai n sma i s c t u mi a ti h mi s o it d wi r n mu a fr t n t a yp o r s o n u mu o a S mep t t e n f ta u ef l n n s e a a s c ae t t s rli a ci h t e c h a n o ma r g e st n c o i n v n b i g f t . h s a tr n l d a d o a c l rd s a e u e o a o o srco ,a d mi a a c l r e r ssa d e e en aa T e r k f co i cu e c r iv s ua ie s , s fv s c n t t r b o n lv s u a 1 i s i s re y i i b e b we y d o , n o si ai n e c u g r , r t l o ls n r me a d c n t t , t . ra p o Ke r s C l i, s h mi ; E ie oo y Sg sa d S mp o ; T e a y P o n ss y wo d o i s Ic e c t p d milg ; in n y tms h r p ; r g o i
缺血性结肠炎研究现状
缺血性结肠炎研究现状
沈峰;范建高
【期刊名称】《胃肠病学》
【年(卷),期】2010(15)12
【摘要】缺血性结肠炎(IC)是缺血性肠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人群发病率为(4.5~9.9)/10万人年,老年人高发,女性患者相对多见.临床表现主要为左下腹痛、血性腹泻和便血,症状轻重与缺血程度有关,多数为轻度黏膜或黏膜下损伤引起的短暂可逆性症状,少数表现为急性暴发性缺血伴透壁性梗死,可进展至结肠坏死甚至致死.IC常与心血管疾病、缩血管药物的使用、腹部血管手术、肠易激综合征、便秘等有关.【总页数】3页(P764-766)
【作者】沈峰;范建高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20009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20009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缺血性结肠炎与缺血性结肠炎的对比分析 [J], 徐燕平;金世禄
2.益气活血愈肠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缺血性结肠炎40例 [J], 侯一民;干安建;盛锡英
3.二聚体联合腹部CT在缺血性结肠炎患者早期的诊断价值 [J], 薛旭涛;严涛
4.药物相关缺血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J], 李玥;俎明;丁士刚
5.45例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治分析 [J], 田孝锋;丁金琴;郑建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缺血性肠炎的诊治
缺血性肠炎
肠道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肠 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当这些血管发生血运障碍时,相 应肠道可发生急性或慢性缺血性损害,轻者表现为肠绞 痛或局灶性缺血性肠炎,重者可发生肠坏疽、穿孔,甚 至急性肠梗塞。近年来,由于检查技术的发展,随着心 血管病、糖尿病等发病率增加,临床诊断该病将增加。
预后
约2/3患者可经内科治疗迅速缓解,当需要手术治疗时, 死亡率约60%。5%病人可复发,10%发生结肠狭窄, 极少数发生急性暴发性全结肠炎或中毒性巨结肠。
缺血性肠炎 横、降、乙
快 指压痕 有变化
溃结 结肠Crohn病
直、乙 右半、回末
慢
慢
腊管肠
铺路石
无特殊
无特殊
结肠癌 左半 慢
充盈缺损 不肯定
治疗
内科治疗:多数患者有效,1、禁食,予肠外营养支持; 2、应用广谱抗生素;3、避免应用血管收缩剂和激素 住院期间复查肠镜以监测疾病的恢复情况
外科治疗:近两成需要 适应征:1、肠穿孔;2、暴发性结肠炎或坏疽;3、大 量出血、反复发热或脓毒血症(症状持续超过2-3周); 4、慢性蛋白丢失性结肠病;5、症状性缺血性狭窄等
病理
最多见:降结肠和乙状结肠,首先见于黏膜层,10分钟后黏膜 下层可见损伤改变主要表现为水肿、出血和坏死,半小时后黏膜脱 落、溃疡形成、血液流向肠腔。2-6周后,可出现纤维增生现象。
肠黏膜内大量含铁血黄素的吞嗤细胞浸润是肠道 缺血性损伤的特点。
临床表现
腹痛:2/3有,突发左下腹绞痛,轻重不一,进食后加重。 部分病人可在24小时内便血。 肠道出血是肠黏膜损伤的最可靠的征象
诊断与鉴别诊断
缺血性肠炎的鉴别诊断
缺血性肠炎 溃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缺血性结肠炎诊治现状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最常见的肠道缺血性疾病。
由各种因素导致某3段结肠血液供应不足,或回流受阻引起的病变,是下消化道出血第二位病因。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确诊较为困难,误诊率高,约19.6%的患者仍需事术治疗,总死亡率12.7%,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流行病学
IC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易发予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上升,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90%以上为年龄>60岁的老年人。
目前年轻患者的报道逐年增多,其发病与血管炎、凝血功能障碍、非法使用可卡因和各种医源性因素等有关。
由于部分患者一过性的病程未就诊及临床一定的误诊率,其发病率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
有报道其年发病率为(4.5~44)/10万人口,重症患者的死亡率>50%。
临床表现
所有的肠段均有可能受累,左半结肠最为多见,常以脾曲为中心,即肠系膜上动脉与肠系膜下动脉供血的“分水岭区”最易受累,这是由于结肠脾曲由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供血,二者之间吻合不完善及边缘动脉较细,易受缺血影响。
另外,乙状结肠动脉最后的分支与直肠上动脉分支之间也往往缺少吻合,故乙状结肠也是好发部位。
直肠由肠系膜下动脉和直肠动脉双重供血,缺血少见。
1966年Marston报道了16例1C,根据其严重程度可分为一过型、狭窄型和坏疽型,后又将其分为坏疽型和非坏疽型。
非坏疽型IC通常表现为急性发作的位于左下腹的痉挛性疼痛,排便急迫感,24h内排出鲜红色或紫褐色的血液或血性腹泻,通常不需要输血治疗。
腹部触诊在受累肠段有轻中度的压痛;右半结肠局限受累的患者更多的表现为下腹部疼痛而不是便血或血性腹泻;其他症状有厌食、恶心、呕吐、低热等;体检发现左下腹轻中度压痛。
坏疽性IC肠道损伤严重,表现为急性暴发性缺血伴透壁性梗死;出现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炎体怔,肠鸣音开始亢进,后逐渐减弱至消失。
诊断
IC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不易确诊。
鉴别诊断包括感染性结肠炎、炎症性肠病、伪膜性肠炎、憩室炎、结肠癌等。
重度患者有时与急性肠系膜缺血鉴别困难。
实验室检查尚无缺血性结肠炎的特异性标志物;腹部平片也无特异性,可排除其他腹部疾病;钡剂灌肠特异表现为拇指印征,但目前基本被结肠镜所取代;临床怀疑坏疽、穿孔应避免钡剂检查。
如临床上怀疑IC,行CT检查可能有助于临床诊断,并且可以诊断潜在的并发症、排除其他腹部疾病;CT检査可作为不能行肠镜时首选替代检査;因大部分患者为自限性,结肠血流很快恢复正常,故肠系膜血管造影往往无助于轻度IC的诊断,血管造影仅用于重度患者特别最右半结肠受累、诊断不能明确、需要排除急性肠系膜缺血等情况。
结肠镜检查在IC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如临床怀疑IC,结肠镜应在腹痛发生后48h 内进行,且可不行肠道准备,在操作中不要过度充气,以免增加肠腔压力,进一步减少肠道血流,加重缺血损伤,尤其是在血管炎患者中。
肠镜检查中可行活检以排除其他病理性结肠炎,并且可以评估严重程度。
镜下见炎症区域与正常黏膜界限清楚,局限于某肠段为其特征。
见到黏膜下出血性结节其价值等同于钡灌肠检査中所见的拇指印征,是特征性表现。
急性期见病变黏膜充血、水肿、出血和纵形溃疡形成;慢性期可见纵形溃疡疤痕、管腔狭窄(狭窄
型)等表现。
坏死型是结肠镜检査的禁忌,需紧急手术。
因大部分患者呈自限性病程,早期复查肠镜有助于确诊该病。
治疗
内科治疗
对于排除肠道坏疽或穿孔的IC患者行内科治疗,禁食以使肠道休息,静脉补充液体,使用覆盖肠道菌群的广谱抗生素,以减少肠道菌群的移位及败血症的发生。
如果肠腔有扩张的表现,可行肛管排气,以降低腔内压力,改善结肠的血液灌注,降低结肠穿孔的危险。
一般其出血量不大,不至于引起影响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故通常不需要输血治疗。
寻找并去除、治疗潜在的病因,如药物、感染、心衰和心律失常等。
暂停引起血管收缩的药物。
监测腹部影像学改变及血色素、白细胞、电解质的水平。
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排除或证实心源性栓塞。
目前一般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IC。
对存在高凝状态的患者是否行抗凝治疗目前尚无一致意见。
尽管已有抗凝成功治疗IC的患者,目前口服抗凝治疗一般仅用于明确的高凝状态引起的重度或复发性的IC。
对于服药时间目前也无指南可循,一般给予6个月,如为复发则无确切时间。
外科治疗
如腹部压痛、肌卫、反跳痛加重,体温升高,肠麻痹加重;提示肠梗死,需紧急手术切除病变肠段。
如果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出现急性并发症和不可逆的损伤(如坏疽、穿孔、节段性的溃疡、狭窄等)的几率较大,这将大大增加手术干预的需要。
另一类手术指征为慢性节段性结肠炎和结肠狭窄。
部分结肠狭窄患者可在12~24个月后在未行特殊干预的情况下好转,这部分患者可密切随访,不急于手术治疗。
如果引起梗阻症状,则需要手术切除病变肠段。
内镜治疗
肠镜下行狭窄扩张或支架植入是手术治疗的替代洽疗,但目前这方面的治疗经验尚有限。
狭窄的长度是决定行外科手术或内镜治疗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认为对于直的肠段的狭窄植入肠道支架技术可行,但是更长的狭窄肠段或者肠道弯曲部植入支架很困难。
部分患者经气囊扩张后可以避免外科手术。
而部分患者行肠道支架植入后解除了梗阻,为择期手术切除病变肠段创造了条件,降低了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避免了紧拿手术需造瘘造成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
预后
本病预后取决于病变范围和合并症情况。
超过一半的患者呈自限性的病程,暂时的、自限性结肠缺血仅累及黏膜层和黏膜下层,预后良好;症状往往在48~72h内缓解,1~2周后完全恢复正常。
重度患者需1~6个月的修复时间。
而爆发性结肠缺血常为透壁性梗死,
预后差,可导致肠坏死和患者死亡。
右半结肠病变被视为重度IC的最强预测因子。
其他预测因子包括无便血、腹膜炎体征、腹部压痛、肾功能障碍、男性等。
总之,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IC的发病率在上升。
对年龄>60岁并伴有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高龄人群,及服用一些可疑相关药物的患者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便血时,须考虑为本病。
大部分患者病程呈自限性,经保守治疗症状很快缓解。
而爆发性结肠缺血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