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结肠炎

合集下载

缺血性结肠炎是怎么回事?

缺血性结肠炎是怎么回事?

缺血性结肠炎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缺血性结肠炎的病理病因,缺血性结肠炎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缺血性结肠炎病因1.结肠的血管解剖和生理结直肠血供主要来源于肠系膜上、下动脉和髂内动脉。

右半结肠的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左半结肠和直肠上部来自肠系膜下动脉,直肠中下部的动脉血则来自髂内动脉。

(1)肠系膜上动脉:起源于约第1腰椎平面的腹主动脉前壁,位于腹腔动脉起点下方1.0~1.5cm处。

该动脉由胰腺颈部下缘穿出,纵行跨过十二直肠横部,进入小肠系膜根部,然后分出结肠中动脉、右结肠动脉和回结肠动脉,分别提供近侧横结肠、升结肠和回盲部的血供。

结肠中动脉在胰腺下缘起自肠系膜上动脉,在胃后进入横结肠系膜内,分为左右两支。

在横结肠肝曲附近与右结肠动脉的升支吻合;在脾曲附近通过Riolan吻合支与左结肠动脉升支吻合,该部位的吻合支比较细小。

另外约有5%的人群缺如,使之成为结肠血供的最薄弱处,容易发生缺血性损害。

在正常人群中,大约有20%的人结肠中动脉缺如或发育不良。

右结肠动脉在结肠中动脉起点下方1~3cm处起于肠系膜上动脉,经腹膜后向右横行,至升结肠附近分为升支和降支,分别与结肠中动脉右支和回结肠动脉结肠支吻合,形成结肠的边缘血管弓,并沿途分支至升结肠供应升结肠。

回结肠动脉在右结肠动脉起点下方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有时与右结肠动脉合成一条主干,经腹膜后向右下方斜行,至盲肠附近分为上下两支,升支与右结肠动脉降支吻合,降支到回盲部分成两支与肠系膜上动脉的回肠支吻合,供给升结肠下段、回盲部和回肠末段的血供。

(2)肠系膜下动脉:在第3腰椎,十二指肠水平部下方3~5cm起源于腹主动脉前壁,呈弓状斜向左下方,行进2~7cm后,相继分出左结肠动脉和乙状结肠动脉,并跨越左侧髂总动脉,移行为直肠上动脉。

左结肠动脉从距肠系膜下动脉根部2.5~3.5cm处分出,经腹膜后向左上和左下方分出升支和降支,升支在脾曲与结肠中动脉的左支吻合,降支与乙状结肠动脉吻合,分别提供横结肠远侧和降结肠的血供。

缺血性结肠炎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缺血性结肠炎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什么是缺血性结肠炎
简介:缺血性结肠炎是一种结肠疾病, 与血液供应不足有关。 原因:主要由于动脉血流减少或阻塞导 致结肠缺血。
什么是缺血性结肠炎
类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缺血 性结肠炎。
缺血性结肠炎 的症状
缺血性结肠炎的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包括腹痛、腹泻、腹胀 和便血等。 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和体重下降等 。
缺血性结肠炎的科普知 识PPT课件
目录 引言 什么是缺血性结肠炎 缺血性结肠炎的症状 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 缺血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 预防和注意事项 总结
引言
引言
缺血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结 肠疾病,它是由于结肠缺血引 起的炎症反应。 本课件将介绍缺血性结肠炎的 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
什么是缺血性 结肠炎
缺血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包括抗炎药物、抗生素和止 泻药物等。 改善血液循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戒烟和适度运动等。
缺血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在严重病例中可能 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预防和注意事 项
预防和注意事项
饮食调节:保持健康饮食,避免高脂、 高糖和高胆固醇的食物。 锻炼身体:适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 环。
缺血性结肠炎的症状
症状因人而异:症状的严重程 度和表现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缺血性结肠炎 的诊断
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
临床症状: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初步判 断。 检查: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如CT扫描、结 肠镜检查等进行确定诊断。
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可能需要进行一 些血液检查来排除其他疾病。
缺血性结肠炎 的治疗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预防和注意事项
定期体检:及时检查身体状况 ,发现问题及早处理。

缺血性结肠炎24例临床分析

缺血性结肠炎24例临床分析
长有 关 。
缺血 性肠炎 以中老年多见 , 以女性为 多。 本组病例 5 岁 以上 0 2 结果 2 1 临床资料 l 例 患者 在结肠镜检查 前有一过性剧 烈腹痛 中老年人 占9 .4 , . 8 7 1 % 男女之 比为 1 2 与文献 报道基 本一致 。 :, 病 (5 )以脐周 及左 下腹痛为 主 ; 7% , 有便血 症状者 l 例 (0 )以 人起病多呈急性 , 2 5% , 临床主要表现为 突发腹 痛甚至绞痛、 便血 , 以及
(5 )内镜 下表现为粘 膜充血 水肿 、 烂 , 7% , 糜 并可见 溃疡 , 溃疡呈 病 鉴别 。 缺血性结 肠炎 内镜下的主要 特征为纵 形、 环形 或小规则 纵形 、 形或 散在 片状 , 变处 与正 常粘 膜界 限清楚 ; 窄 型 5 溃疡 , 环 病 狭 并多沿肠 系膜侧分 布 , 病变粘膜 和正 常粘 膜边界清楚 , 而且
N tn1 ei 1r tr0C i , y 00V 1 N . a0aM d aF ne h a 1 o5 o i c o isf n Ma 2 , . 9
中 国医疗前沿 2l B OO g5  ̄5 g@ 第9 期
・临床研究 ・ 3 7
缺血性结肠炎2 例 临床分析 4
我们 采取的包括 稳定血压 , 制房颤率 , 控 改善 微循环 ( 右、 低 丹红 、 阿魏酸钠 )抗炎 , , 通便 , 补充微生 态制剂等 综合治疗后 1 周 左右症 状 明显缓解 , 能与分 型 中的一过 型有 关, 可 但其 中1 发 例 病后 1 周入 院 , 肠镜检查发现 乙状 结肠水肿 、 坏死 明显 , 内镜 不能 ( 转P3 下 2)
例, 粘膜水肿 、 糜烂 , 粘膜坏死 , 肠腔 明显狭窄 , 病变与正常粘膜界 活检 后出血少 , 病变部位 以左 半结肠 , 特别 是降结肠、 乙状结肠为 限清楚。 坏疽型 1 , 例 粘膜坏死组 织较 多, 肠腔 明显狭窄 。

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是怎么回事?

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是怎么回事?

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的病理病因,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病因*一、发病原因血供较差(30%):血供相对较差,常由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衰等“低流灌注”引起,此外,也见于肠系膜下动脉结扎,栓塞或血栓形成,腹主动脉重建术或大动脉炎后,急性结肠缺血大多为一过性,可逆性改变,少数可发生全肠壁坏死,穿孔或持续性结肠失血。

*二、发病机制结肠血液主要由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供给,而肠壁内的局部循环则由一系列成对的小血管构成。

肠黏膜接受肠壁流量的50%~75%,因此血流的变化受影响最大的首先是肠黏膜。

处于两支动脉末梢供血区域交界处的左半结肠容易发生供血不足,因此发病部位以左半结肠最多。

据Marcoso统计,累及降结肠及乙状结肠者最多(约占45.2%),其次为结肠脾区(43.8%)及横结肠(31.5%),仅少数病例发生在升结肠(16.4%)或直肠(11%)。

因而缺血发生肠管狭窄者,则主要位于结肠脾区及降结肠。

降结肠不管缺血是阻塞性或非阻塞性,其临床过程是一致的,一旦局部供血动脉发生阻塞,侧支循环不易形成时,肠壁即发生缺血,而功能及代谢最为活跃的黏膜层最易受到缺氧及缺血的影响,发生水肿、充血、坏死、出血;当局部循环持续淤滞而得不到改善时,则病变可向深层发展到肌层及浆膜,引起全层肠壁梗死甚至穿孔,非阻塞性肠缺血一般认为是可复性的,但对年龄大或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来说完全恢复是很困难的;阻塞性缺血是血流的机械性梗阻,因此病情是严重的,但在有侧支循环形成的情况下,病变也可以较轻。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病因,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的症状

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的症状

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的症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人类的疾病也随之越来越多,这关键就是生活环境在变化从而引起很多病毒变异产生新型的病毒,所以人们一定要好好爱护大自然的环境,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疾病,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的症状有哪些呢?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的症状,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就能了解一种疾病的症状,从而让人们能够对症下药,从而保证自己或家人的健康,那么我们赶紧好好学习一下吧:缺血性结肠炎通常是自发性的,没有特异性的症状或体征,其临床表现由于其严重性、累及范围、缺血损害发生的快慢、肠壁对缺氧的耐受程度不同而不同。

通常可见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以往并无结肠疾病史的,而突然出现急腹症的表现。

其最一致的症状和体征是:腹痛、腹泻及便血。

这种失血通常量很少,疼痛发作急骤,为痉挛性,常常局限于左下腹;大便急,并常伴有疼痛;可能出现继发与肠梗阻的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

腹部检查常可见与缺血结肠相对应部位的腹胀和触痛。

一般没有明显的发热,直肠检查常可见带血的大便。

心血管检查一般无阳性发现。

某些病人可能迟发性的全层坏疽,累及结肠不同长度的肠段,产生极为严重的腹部疾病,如:脓毒症、休克的临床表现。

按照病理基础的不同,可分为以下3型:1.坏疽型常因结肠动脉主支血运障碍而导致结肠大块坏死,溃疡深达肌层及浆膜层。

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常突发左下腹或左季肋部剧痛,呈绞痛性质,阵发性加重,伴有腹胀,进而排出暗紫色或鲜血便,并可有血水样腹泻,每天数次至数十次,后者可发生肠穿孔及腹膜炎,并出现腹部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等相应的表现。

2.狭窄型是因肠壁显著水肿,增厚,僵硬导致管腔狭窄,又因常有痉挛,使肠壁狭窄更为明显,病人可有腹胀、腹痛、腹泻,严重者也可有便血,但轻者可无症状。

3.一过型是因结肠终末小动脉轻度血运障碍所致的结肠小范围节段性病变,通常只累及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但其肠壁的结构和功能可在1~2周内完全恢复。

缺血性结肠炎

缺血性结肠炎

鉴别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 以青年人及中年人居多,有慢性腹泻及反复发作史,病变部位以左半结肠明显,呈弥漫性分布,溃疡浅表,无深而大的溃疡,病理可见隐窝脓肿及杯状细胞减少等改变。
鉴别诊断
克罗恩病
以中青年发病居多,有慢性腹泻、腹痛及便血史,病变多累及小肠、回肠末端及结肠。病变分布呈节段性、跳跃式,肠管呈非对称性变形,肠黏膜见卵石征、圆形、纵形、线形溃疡。无典型指压痕样改变,病理可见非干酪样肉芽肿。
进食后诱发的腹绞痛,类似于心绞痛 吸收不良:因肠缺血所致,可发生慢性腹泻或脂肪泻、体重下降、营养不良…..
辅助检查
01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常规检查:
02
粪常规:可见较多红、白细胞,隐血阳性
血常规:WBC可增高,以中性增高为主
(二) X线检查
腹部X片: 可见肠壁增厚之阴影,与肠壁充血、水肿有关。见于约20%病人 部分病例可见病变近端肠管扩张,与病变肠管出现功能性梗阻有关。 血管造影:可出现血管的一些特征性改变。如:肠系膜A分支狭窄,肠道血管分支不规则,动脉弓痉挛,透壁血管充盈受损…..
临床分型
缺血狭窄型: 多由前型持续、反复发作而引起肠腔狭窄。
添加标题
结肠坏死型: 系急性动脉阻塞所致,可致结肠肠壁穿透,造成腹膜炎。
添加标题
一过性缺血性结肠炎: 病变多局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多可治愈。
添加标题
1
临床表现
缺血性肠病多为急性起病,少部分病例伴存严重血管阻塞性疾病时可出现慢性发作的症状。
缺血性结肠炎
PART 1
患者,女性,73岁,反复胸闷、心悸2年,伴暗红色血便2天入院。3年前曾行“胆囊切除术”,2年前发现“心脏病”。近2年有活动后气促、心悸及下肢水肿。 入院时查体:血压140/80mmHg,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双下肺可闻及细湿罗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06次/分,律不齐,可闻及早搏6-8次/分,腹部饱满,右上腹见斜行手术疤痕长约8cm,腹软,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肝脾未及,脐以下腹壁、会阴部及双下肢可见凹陷性浮肿。

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如何诊断鉴别,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常见检查:常见检查:肠镜、便常规、腹部平片、胃钡餐造影、纤维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结肠造影、CT检查*一、检查血液白细胞轻到中度增高,以中性多形核细胞增多为主,大便常规检查见大量红细胞,潜血阳性。

*二、影像学检查(1)腹部平片:可出现肠壁水肿增厚、肠胀气、腹腔积液等征象。

(2)钡灌肠检查:有重要意义,有人认为是本病的首选检查手段。

其表现有:①“拇指印”征或假瘤征:是本病的典型表现,但可在数天内消失。

其病理基础为肠壁缺血、水肿,黏膜下的积液或积血将柔软的黏膜推向肠腔内,因此,钡灌肠时,可见肠管边缘出现多数半圆形、直径1~3cm,有柔软感的切迹,这种改变通常位于脾曲、远端横结肠和降结肠。

②锯齿征或管腔狭窄:在原来病变的基础上,如果黏膜高度水肿,则出现管腔的狭窄,如果产生表浅溃疡,则可见肠壁呈锯齿状改变。

2、纤维结肠检查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但应注意坏疽型不宜做结肠镜检查。

其镜下表现为:(1)急性期:起病72h以内,黏膜充血、水肿,多见散在出血点、浅表糜烂,约半数可有浅表溃疡,病变呈节段性分布,界限清楚;活检可见炎细胞浸润,小血管内纤维素样血栓形成,腺管破坏及灶性出血。

(2)亚急性期:起病72h至7天,可见典型纵行溃疡形成,并可见明显的炎性渗出物;活检可见组织坏死及肉芽修复。

(3)慢性期:起病后两周至两个月,镜下仅见轻度炎症改变,无特征性。

活检整体退行性变、纤维组织及肉芽组织增生,并可见较特异的含铁血黄素沉着。

3、CT检查可见肠壁水肿增厚,有时可见肠系膜动脉内血栓等。

4、选择性动脉造影只能评价血管的直径,而不能评价血流,因此,在非梗阻性因素所致的缺血性结肠炎,没有特异性表现。

缺血性结肠炎疾病研究报告

缺血性结肠炎疾病研究报告

缺血性结肠炎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缺血性结肠炎所属部位:腹部就诊科室:肛肠外科,消化内科病症体征:肠鸣,腹膜刺激征,腹膜炎,腹痛,腹泻,腹胀疾病介绍:缺血性结肠炎是什么?什么是缺血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是怎么回事?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壁血流减少导致某段结肠壁血液供应不足或回流受阻的缺血性损害,使肠壁营养障碍的一种综合征,其早期病变局限于粘膜层和粘膜下层,临床表现有腹痛,便血及腹泻,严重者可导致肠坏死,穿孔,腹膜炎及感染性休克,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早期确诊较为困难肠道供血主要来自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当这些血管发生血运障碍,相应肠道可发生急性或慢性缺血性损害,缺血性结肠炎多由肠系膜上动脉的中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非闭塞性缺血所致;少数由微小栓子或血栓形成闭塞性缺血所致,本病发病年龄多在五十岁以上,其中半数患者有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男性略多于女性,以急性腹痛,腹泻和便血为其临床特点,分坏疽型,一过型和狭窄型症状体征:缺血性结肠炎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有关缺血性结肠炎症状的介绍:1.急性腹痛:原发性,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早期恶心呕吐,后期有不完全性肠梗阻表现,若出现腹膜刺激征提示肠坏死,腹膜炎;2.血性腹泻; 3.发热;4.好发于老年人,多伴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心脏病,休克和长期服药等病史。

化验检查:缺血性结肠炎要做什么检查?以下就是有关缺血性结肠炎要做的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的升高。

2.组织病理学检查肉眼见结肠黏膜浅表性坏死和溃疡形成,或黏膜全层坏死。

镜检可见黏膜下增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黏膜下动脉中可有炎症改变和纤维蛋白栓子;黏膜固有层可呈透明样变性;肉芽组织周围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和含血红蛋白铁的组织细胞浸润。

慢性期表现为病变部位与正常黏膜组织相间的黏膜腺体损伤和腺体再生。

黏膜腺体数量减少或黏膜固有层内纤维组织的存在提示原有的病变比较严重。

缺血性结肠炎

缺血性结肠炎

缺血性结肠炎(IC)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肠血供减少而导致的结肠壁缺血性损害,可引起结肠局部炎症,甚至导致永久性损伤。

IC是胃肠道最常见的缺血性损伤,也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

在临床上,IC可以表现为一系列疾病过程,包括一过性结肠炎、结肠坏死、穿孔、狭窄和慢性结肠炎等,但早期诊断较困难。

保持高度警觉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因素,对疑诊患者应进行结肠镜检查。

半数以上IC患者呈可逆性、非透壁性病变,保守治疗有效,但透壁性病变须接受急诊手术。

病因与流行病学急、慢性有别急性结肠缺血常由于供应结肠的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髂内动脉)及其分支的阻塞或损伤引起,慢性结肠缺血则与相应血管的粥样硬化有关。

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肾病乃至肾功能不全和糖尿病。

相关疾病或状况包括血管炎、血液高凝状态、脱水、心衰、休克、腹部放疗术后、近期腹部手术史(尤其是腹部血管手术)、肠道感染(包括志贺氏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和难辨梭菌)、便秘、疝气、结肠肿瘤、憩室炎等。

一些药物也可引起IC,如非类固醇类消炎药、雌激素、治疗偏头痛的麦角类药物、降压药物、抗精神病药物、伪麻黄碱和可卡因等。

流行病学自1963年IC首次被提出后,人们对此病的认识不断提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据估计每2000例急诊入院患者中有1例IC患者,而且该数值可能被低估。

IC更易见于老年人(>60岁),占我国IC患者总数的90%。

临床特征症状典型症状包括腹痛、便急和血性腹泻。

常见表现为突发性左下腹(左侧腹)轻-中度痉挛性疼痛,有直肠刺激症状,在24小时内解出鲜红色或紫褐色血性粪便或单纯血性物质。

全身症状包括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等。

其他症状有厌食、恶心、呕吐等。

体检左下腹或全腹压痛、低热、心率加快,有时左髂窝可触及“肿块”。

发生肠坏死时可有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逐渐减弱甚至消失等腹膜炎的体征。

肛指检查指套带有血迹。

你知道什么是缺血性肠炎吗

你知道什么是缺血性肠炎吗

你知道什么是缺血性肠炎吗
*导读:什么是缺血性肠炎?缺血性肠炎是因为结肠缺血而引起的结肠疾病,患者会出现下腹疼痛,出现腹泻和便血等症状。

.……
缺血性肠炎是因为结肠缺血而引起的结肠疾病,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某一段结肠组织因为一些原因导致供血不足,使得这一段肠壁受损或坏死。

缺血性肠炎患者的左上腹出现特通的时间一般都是在饭后一小时左右,疼痛最终都是自行消失的。

左上腹疼痛的可能是由于吃完饭后,患者体内血液都集中宰了上消化道,使得原本就已经处于供血不足的结肠内的血液更少了,从而引发结肠黏膜、急性缺血性坏死,患者也会随之出现便血现象。

缺血性肠炎检查过程中,通过镜下可以发现结肠粘膜已经出现了单发或者直线型的溃疡了。

缺血性肠炎在症状比较轻的时候,如果及时得到了有效的治疗,预后都比较理想。

然而,病情严重的时候,患者会出现休克或者死亡。

*缺血性肠炎的病因
缺血性肠炎的病因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使得心功能缺失的老人;盲目服用利尿剂,导致内脏血流量下降;长期便秘等都会引发缺血性肠炎。

还有一些血管性疾病,像血栓性脉管炎等属于缺血性肠炎的诱因。

*缺血性肠炎的症状
缺血性结肠炎的症状有三种。

如果是一般性的肠炎型,患者会突然发病,中下腹和左下腹疼痛,出现腹泻和便血等症状。

患者的腹部会出现压痛高,上述症状会在几天后自行消失,而且不会复发。

狭窄型缺血性肠炎的患者会出现反复腹痛,便秘、腹泻或者便血等症状,症状也会自己缓解,但是病情严重时会引发梗阻。

坏疽型缺血性肠炎患者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发病紧急,整个腹部都会出现疼痛,而且会出现腹膜炎的体征,早期还会出现休克现象。

缺血性结肠炎的科普知识课件

缺血性结肠炎的科普知识课件
良好的生活方式能够促进血管健康,降低患 病风险。
如何预防缺血性结肠炎?
定期体检
尤其是高危人群,定期健康体检有助于早期 发现健康问题。
体检可以帮助监测心血管健康,及时调整生 活方式。
如何预防缺血性结肠炎?
控制慢性疾病
积极管理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保持 良好的血糖和血压水平。
良好的慢性病管理可以降低缺血性结肠炎的 发生风险。
检查手段
医生可能会通过肠镜检查、CT扫描等手段确诊缺 血性结肠炎。
这些检查能够帮助医生了解结肠的状态和病变程 度。
何时就医?
及时治疗
缺血性结肠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肠道坏死 ,甚至危何预防缺血性结肠炎?
如何预防缺血性结肠炎?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均衡饮食、适度锻炼、戒烟限酒,有助 于预防缺血性结肠炎。
如何治疗缺血性结肠炎?
如何治疗缺血性结肠炎? 药物治疗
对于轻度缺血性结肠炎,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 生素和抗炎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减轻炎症和感染的风险。
如何治疗缺血性结肠炎?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切除坏死的结肠部 分。
手术后患者需密切观察,确保恢复良好。
如何治疗缺血性结肠炎? 生活方式调整
缺血性结肠炎的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缺血性结肠炎? 2. 谁容易患缺血性结肠炎? 3. 何时就医? 4. 如何预防缺血性结肠炎? 5. 如何治疗缺血性结肠炎?
什么是缺血性结肠炎?
什么是缺血性结肠炎?
定义
缺血性结肠炎是一种由肠道血流不足引起的炎症 性疾病,主要影响结肠。
它可能导致结肠壁的损伤,进而引发腹痛、腹泻 等症状。
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刺激性食 物。

缺血性结肠炎17例临床及内镜诊治分析

缺血性结肠炎17例临床及内镜诊治分析
为 1: .;年 龄 5 ~7 11 5 8岁 ,平 均年 龄 6 . ,6 65岁 O 岁 以上 1 5例 ,占 8 .4 8 %。 2
方 法 :对 腹 痛 、腹 泻 、血 便 或粘 液 血便 等 症 状 的 患 者 均在 发 病 1~id内进 行 全 结 肠 镜 检 查 , 0
所有病例均取病变 粘膜活检 ,对 确诊病例的主要 临床特点 、内镜下表现进行 回顾性分析。
禁 食 、改 善 肠 道 微循 环 ,保 护肠 道 粘 膜 ,防治 感
(41 ,以脐 周及 左 中下 腹 部 为 主 ;解鲜 红 色 血 9. %) 便 7例 (11 ;暗红 色 血 便 8例 (71 ;腹 4 .%) 4 .%) 泻 7例 (11 ;恶 心 、 呕 吐 4例 (3 %) 4 .%) 2 . ;腹 5
收稿 日期 :2 1 —0 —3 01 3 O 收稿 日期 :2 1 —0 _ 1 0 1 5_8
病多见于 中老年 ,多位于结肠脾 曲 、降结肠 和乙 状结肠 ,因肠系膜上动脉分出的中结肠 动脉 和肠 系膜 下动脉分出的左结肠 动脉在脾 曲处 吻合 ,该 处 称 Gii s ,此 处 的 血管 常发 育 不 全 或 缺 如 , r t 点 fh
肠镜 子 检查无 异 常 。 讨 论 缺 血 性 结肠 炎 ( ce ccli,I) i hmi ot C s is 于 16 9 3年 由B l oe 出 以来 逐 渐被 人 们认 识 [ y提 1 ] 。本
胀3 例 (. ) 1 6 ;低热 2 7% 例 (1 %) 1. ;腹部体征 : 7 压 痛 7例 (11 ;1 4. %) 例有 腹 肌 紧张及 反 跳痛 。其 中合并 高血压 6 (5 %)冠 心病 4例(3 %) 例 3. ; 3 2. ; 5 糖 尿病 5 (9 %)高 脂血 症 3例 (76 ; 颤 2 例 2. ; 4 1.%)房 例( 1 %)脂肪肝 3 1. 。 1. ; 7 例(7 %) 6 实 验 室 检 查 : 白细 胞 升 高 8例 (71 ,轻 4 .%) 度贫血 2 例 (1 %) 1. ,所有病例 大便镜检见红 细 7 胞 及 白细胞 ,隐血 实验 阳性 ,大 便培 养 阴性 。 结肠镜检查 :1 7例中病变 累及 乙状结肠 、脾 曲 7 ;乙状结肠 、降结肠 3 ;脾 曲、降结肠 3 例 例 例 ;横结肠 、降结肠 2例 ;升结肠 、肝 曲 1 ; 例

缺血性结肠炎15例临床分析

缺血性结肠炎15例临床分析
1例见病 变粘膜基本恢复正常 , 例可见粘膜轻度充血 、 3 2 水肿 , 散在点状 糜烂 。
3 讨 论
穿孔则应及时考虑手术治 疗。 总之临床上遇到5岁以上 , 0 突发腹痛以左侧为主 , 伴便血 , 有基 既往 础疾 病, 特别是合并高血压、 已 、 尿病者应考虑该病 , 冠 瞒 糖 早期结肠镜检 查是确诊缺 血 性结肠炎可靠安全的方法 。 参考文献
腹痛 , 伴随便血 l例 , 2 均在起病4h 8 内出现 , 为鲜红色或暗 红色或粘液血 便, 均量不 多。 腹痛多为渐进性加重 , 部分伴发热 、 恶心、 呕吐、 、 腹泻 腹胀 等症状。 腹痛以左侧腹部为主 , 大多为阵发性 绞痛或持续性 隐痛 , 伴阵发 性 加重。 腹部压痛轻到 中度 , 均无明显反跳痛 、 肌紧张。 13 肠镜下特 点 .
节段J 陛分布 , 变与正 常粘膜分界清楚 。 病 病变进展可出现 多发 、 不规 溃 U 疡或纵行溃 疡 , 不同程度的瘀斑 , 粘膜 甚至可见隆起 的粘膜 中有 出血性
结节 。
() 4本组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未出现与结肠镜检查的相关 并发症 , 提示早期肠镜检查对于 确诊是可行 目 . 安全的 , 在操作时要轻 柔、 , 耐J 避 免滑镜及用 力钩拉 等粗暴动作 , 同时减少注气 , 因为注气过 多会 引起 肠
内镜下病变肠管呈节段性分布, 与正常肠管界限清楚, 病变粘膜表现
为不同程度的充血 、 水肿及糜烂 , 脆性增加 , 管纹理不清或消失, 血 本组其 中1例仅见粘膜充血、 3 水肿和糜烂 , 2 例粘膜散在纵行浅溃疡 。 例患者全 1 5均见淋 巴Βιβλιοθήκη 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 , 见 1 咧
内压升高 , 加重肠壁 的缺 。 病情变化快是本病 另一特 征, 在发病 的不 同时 间检 查 , 肠镜表现不 同嘲 结 肠镜检查最好 在4h 右完成 , 。 8左 因为随

缺血性结肠炎

缺血性结肠炎

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较复杂,当各种因素引起肠 道缺血、缺氧时,肠黏膜层及黏膜下层首先出现 损伤,若缺血持续,则损伤向肌层及浆膜层方向 发展,引起肠壁全层坏死。黏膜坏死使其防御能 力降低,致病菌可侵入肠壁形成炎症,严重时可 进入腹腔或血液导致腹膜炎及败血症。此外,肠 道缺血时可使花生四烯酸、血管活性肽等炎性介 质释放增多,从而加重炎症的发生,形成恶性循 环,最后病人出现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代谢性酸 中毒、中毒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者危 及生命。
临床表现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便血和腹泻三联征。 腹痛一般多为突发性,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 绞痛,部位多在左侧腹部及脐周。老年人反应 性较差,腹痛症状有时不明显,而仅以腹泻表 现为主。腹痛后多继发便血,但出血量一般不 多。由于大量肠液渗出、肠蠕动过快及肠黏膜 坏死等因素导致腹泻,部分病人可出现里急后 重,也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胀等。
辅助检查
➢1)结肠镜 ➢2)结肠气钡双重造影 ➢3)CT扫描 ➢4)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 ➢5)彩色超声多普勒
辅助检查
• 结肠镜检查对本病具有确诊价值, 可确定病变部 位、范围、发展阶段及预后。特别在发病后24~ 48h内结肠镜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 缺血性结肠炎的肠镜特点为:(1)病变主要发生在 左半结肠,直肠很少受累;(2)病变黏膜与正常黏膜 界限清楚,溃疡为纵形,多沿肠系膜侧分布;(3)活 检后出血少;(4)病情变化快,即“两快”,一 旦缺血改善,其症状消失快、病变恢复快,是与 其他肠炎相鉴别的关键之一。
疾病特点
IC可发生在结肠的任何肠段,但多见于左半 结肠,约占80%。左半结肠的血供主要来自肠系 膜下动脉,肠系膜下动脉与腹主动脉近乎平行, 肠系膜下动脉较肠系膜上动脉稍细,此外从腹主 动脉随血流冲下的栓子仍较易进入肠系膜下动脉 造成栓塞,该血管这一解剖特点可能是缺血性结 肠炎多发生在左半结肠的根本原因。

缺血性结肠炎健康宣教PPT

缺血性结肠炎健康宣教PPT

缺血性结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主要症状
患者常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
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缺血的范围和程度有关。
缺血性结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其他症状
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等全身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相似,需 仔细鉴别。
缺血性结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急性发作
在急性发作时,患者需要立即就医,以防病 情加重。
如何诊断缺血性结肠炎? 内镜检查
通过结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结肠内的状态,并 进行活检。
活检结果有助于排除其他结肠疾病,如结肠癌。
缺血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
缺血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炎药物和止痛药 物。
药物治疗的目标是减轻症状并控制炎症。
缺血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 饮食调整
什么是缺血性结肠炎? 病理机制
当结肠的血流受到阻碍时,结肠的细胞会缺氧, 导致炎症和组织损伤。
严重时可能导致肠坏死,甚至需要手术治疗。
什么是缺血性结肠炎?
流行病学
该病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尤其是在合并有心血 管疾病的患者中。
发病率在不同地区有差异,尤其是在生活方式和 饮食习惯不同的群体中。
缺血性结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健康饮食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
如何预防缺血性结肠炎?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尤其是心血管健康评估。
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可以降低发病风险。
如何预防缺血性结肠炎? 适量运动
保持适量的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
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血管健康,降低缺血性疾病的 风险。
谢谢观看
缺血性结肠炎健康宣教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缺血性结肠炎? 2. 缺血性结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3. 如何诊断缺血性结肠炎? 4. 缺血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 5. 如何预防缺血性结肠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几点值得关注的问题
临床医师对本病 的认识和重视不够 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 国内尚缺乏统一命名 没有特异性生化学检验指标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本病发病率明显 上升


Ischemic Hale Waihona Puke olitis4.治疗与预后
早期诊断是治疗关键。 一旦确诊,早期应用血管扩张剂对IC治疗意义 重大。这是因为血管扩张剂能有效改善微循环, 随着血管再通和侧支循环的建立,肠黏膜迅速 修复,从而有效控制症状,常用药物为罂粟碱, 罂粟碱属阿片中异喹啉类生物碱.为一种短效、 非特异性平滑肌松弛剂,由于直接作用于血管 平滑肌而使血管扩张,改善血流,经肠系膜动 脉灌注后可致血流量增加。
2.临床表现
主要体征为左下腹压痛、直肠指检带血, 严重时如肠坏疽、穿孔,可有肌紧张、 反跳痛。病变肠段扩张时可出现腹部膨 隆,多不对称。肠鸣音可亢进、减弱, 甚至消失。有较多腹水时,移动性浊音 可为阳性。
3.诊断
结肠镜检查对本病具有确诊价值, 可确定病变 部位、范围、发展阶段及预后。内镜下的共同 特点为粘膜充血、糜烂,脆性增加,病灶与正 常黏膜或肠段分界多较分明。而在疾病不同时 期或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镜下表现则各有特 点: 病变黏膜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充血水 肿严重可使黏膜呈暗红色,结节状,甚至呈 “瘤样隆起”,也称“假瘤征”;有时表现为 节段性暗紫色淤血现象,肠管内可见血性液体 潴留,轻型缺血性结肠炎可仅见黏膜局部较密 集或集蔟状小出血斑点及紫红色淤血斑点;
2.临床表现
本病于l963年Boley最早提出, 1966年根据其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三型: (1)一过性型(急性型):通常只累及黏膜和黏膜下层。此 型最多见,症状较轻,数日内消失,2周内可恢复,一般 不复发。 (2)狭窄型(慢性型):是因结肠壁显著水肿、增厚、僵硬 导致管腔狭窄。特点为反复发作的腹痛、便秘、腹泻、 便血等。肠狭窄严重时可发生肠梗阻 。本型通常症状不 典型,亦可反复发作。 (3)坏疽型:常因结肠动脉主干血运障碍而导致结肠大块 坏死,溃疡深达肌层及浆膜层。此型最少见,多为老年 人,突发左下腹或左季肋部剧痛呈绞痛性,继而便血、 腹泻,腹痛迅速扩展至全腹,有腹膜炎体征,常伴有肠 道感染,早期出现休克,继而多脏器功能衰竭,预后差。 以后Marston又重新将其分为2型,即坏疽型和非坏疽型。
缺血性结肠炎诊治研究进展
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由 于肠壁血液灌注不良或回流受阻所致结 肠缺血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 便血及腹泻,严重者可出现肠坏死、穿 孔、腹膜炎及感染中毒性休克等,病死 率较高,早期不易鉴别,极易误诊。近 年来国外报道较多,但国内报道尚少, 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早期 确诊较为困难。
1.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较复杂,当各种因素引起肠道 缺血、缺氧时,肠黏膜层及黏膜下层首先出现 损伤,若缺血持续,则损伤向肌层及浆膜层方 向发展,引起肠壁全层坏死。黏膜坏死使其防 御能力降低,致病菌可侵入肠壁形成炎症,严 重时可进入腹腔或血液导致腹膜炎及败血症。 此外,肠道缺血时可使花生四烯酸、血管活性 肽等炎性介质释放增多,从而加重炎症的发生, 形成恶性循环,最后病人出现有效循环血量不 足、代谢性酸中毒、中毒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 衰竭,严重者危及生命。
Ulcerative colitis
Crohn’s colitis
Bloody diarrhea
Perianal lesions common; frank bleeding less frequent than in ulcerative colitis Older age groups; vascular disease; sudden onset, often painful
5.治疗与预后
若患者病变范围广、侵及肠壁较深,甚至产生透壁性 坏死,可应用广谱抗生素。若经过内科处理,腹痛便 血等症状不缓解,并出现明显腹膜炎,肠穿孔或肠梗 阻等情况时,应及时腔内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与传 统的手术方法对比而言,介入治疗的成功率高,安全 性高,而且并发症发生率很低,有取代手术治疗之趋 势。
4.鉴别诊断
Clinical Radiologic
Extends proximally from rectum; fine mucosal ulceration
Segmental disease; rectal sparing; strictures, fissures, ulcers, fistulas; small bowel involvement Splenic flexure; “thumb printing”; rectal involvement rare
4.治疗与预后
Alprostadil主要成分为前列腺素El,具有扩张血管、控制血小板 聚集的作用.对受损血管部位有靶向特性。联合应用溶栓剂和血 管扩张药是内科治疗的主要方法,溶栓剂有链激酶激活因子复合 物(APsAC)、尿激酶、链激酶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等。 中药丹参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粘度、加速 红细胞流速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改善微循环和预防血栓的形成。 严重急性期患者,应予禁食,同时辅以支持对症治疗。避免使用 血管收缩剂、洋地黄类药物、止血药物。加强对全身疾病如糖尿 病、高血压病等的治疗,并避免便秘,对慢性IC的治疗及预防IC 的复发可能有一定作用。
IC预后一般较好,适当治疗后,约2/3患者迅速起效。 其严重程度取决于被栓塞动脉的大小、缺血时间的长 短、侧支循环建立是否充分、有否合并细菌感染,以 及治疗是否及时等。提高诊断率的关键在于加强对本 病的认识,对年龄大于50岁并伴有高血压病、冠心病、 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高龄人群,如果出现不明原因 的腹痛、腹泻伴便血时,须考虑本病。
1.病因和发病机制
(4)静脉阻塞。肠道的静脉回流交通支较多,故一般的阻 塞不会引起缺血、缺氧,只有当门静脉或其分支发生 阻塞时,才会引起静脉回流障碍。女性长期服用避孕 药时由于避孕药导致激素水平变化,从而使血液黏稠 度增加所致。 (5)某些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过 敏性紫癜等引起小血管炎症,波及肠道小动脉时,可 导致所供应的肠壁出现缺血。除上述原因外,腹部手 术,如左侧结肠癌切除术及腹主动脉瘤切除术时,损 伤或结扎肠系膜下动脉可以导致肠缺血。约15%患者 没有明确原因,可能与肠道血流调节机制复杂有关。
3.诊断
IC时结肠钡剂造影主要表现有特征性的“指印 征”,肠黏膜紊乱、不规则、皱襞增厚,明显者 出现“假瘤征”。管腔狭窄、管壁僵硬、肠管痉 挛及有溃疡时,管壁可见锯齿状改变或龛影。选 择性血管造影检查对诊断帮助不大。 CT三维成像或磁共振血管成像等检查也可提供 影像学依据。有报道大肠镜联合CT检查可发现 95%的病例*。
2.临床表现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便血和腹泻三联征。腹 痛一般多为突发性,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绞 痛,部位多在左侧腹部及脐周。老年人反应性 较差,腹痛症状有时不明显,而仅以腹泻表现 为主,此时容易发生漏诊,须提高警惕。腹痛 后多继发便血,但出血量一般不多。由于大量 肠液渗出、肠蠕动过快及肠黏膜坏死等因素导 致腹泻,部分病人可出现里急后重,也可出现 发热、恶心、呕吐、腹胀等。
内镜下表现
假 瘤 征
内镜下表现
在黏膜充血、糜烂的基础上,黏膜坏死脱落出现较 多浅溃疡,表面多有薄苔,若病变侵及小血管尚可 引起严重的出血,多伴随着病变的进展而产生
内镜下表现
③肠壁纤维增生明显,结肠皱襞正常结构被破 坏,常见于肠壁慢性缺血患者或反复发作者, 肠黏膜不断重复损伤与修复的过程; ④结肠皱襞结构完全消失,肠腔向心性狭窄。 结肠镜下须注意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克罗恩 氏病、结肠癌、结肠感染性炎症鉴别。
*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olitis: Review of Fifty-Three Cases. Disease of colon&rectum. 2004;47:180-184
thumbprinting
一过型IC中钡剂灌肠容易漏诊。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ischemic colitis. GastroenterologiaJaponica.1983; 18(3):204-208
CT showing left sided colonic thickening.
3.诊断
IC诊断的关键在于对本病的高度警惕性,尤其 是对老年病人,有上述基础疾病而突发腹痛和 便血;应想到本病的可能,从而进行相应的检 查,如果病变部位在左半结肠而不累及直肠; 粪便或活组织细菌培养阴性;具有特征性的x 线征像及内镜表现如指压痕、纵行溃疡、管腔 狭窄;活检组织见到含铁血黄素细胞;并排除 了急性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药物性结肠炎、 肿瘤等即可诊断。
关于“缺血性结肠炎”的命名
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命名。 既往曾被称为“缺血性肠病”、“缺血 性肠炎”等。
1.病因和发病机制
IC的发病机制中供血不足是病变的基础,炎症反应是 其继发性改变。 主要原因: (1)动脉狭窄或梗死。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 是引起结肠缺血最常见原因,病变位于肠系膜动脉开 口部位最为严重。另外,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形成栓子 是另一常见原因。 (2)正常血流量减低。如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肌病、休克、大出血、严重脱水等引起心脏排血量 减少、外周血管灌注不良时导致缺血。 (3)肠管因素。当出现肠梗阻、肠粘连、肠系膜扭转及 长期顽固性便秘或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灌肠时,导 致肠腔内压力增高、肠壁血流量降低,发生肠缺血。
3.诊断
活体组织病理检查主要特征非特异性炎症, 急性期表现为炎性细胞浸润,粘膜及粘膜 下水肿,粘膜表层上皮变性,坏死脱落形 成糜烂或浅表溃疡,小血管内纤维素样血 栓形成,腺体退行性变,腺管破坏,杯状 细胞减少及灶状出血。慢性期溃疡趋于愈 合,可见肉芽组织形成。粘膜下层有含铁 血黄素细胞对诊断有意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