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结肠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较复杂,当各种因素引起肠 道缺血、缺氧时,肠黏膜层及黏膜下层首先出现 损伤,若缺血持续,则损伤向肌层及浆膜层方向 发展,引起肠壁全层坏死。黏膜坏死使其防御能 力降低,致病菌可侵入肠壁形成炎症,严重时可 进入腹腔或血液导致腹膜炎及败血症。此外,肠 道缺血时可使花生四烯酸、血管活性肽等炎性介 质释放增多,从而加重炎症的发生,形成恶性循 环,最后病人出现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代谢性酸 中毒、中毒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者危 及生命。
临床表现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便血和腹泻三联征。 腹痛一般多为突发性,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 绞痛,部位多在左侧腹部及脐周。老年人反应 性较差,腹痛症状有时不明显,而仅以腹泻表 现为主。腹痛后多继发便血,但出血量一般不 多。由于大量肠液渗出、肠蠕动过快及肠黏膜 坏死等因素导致腹泻,部分病人可出现里急后 重,也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胀等。
辅助检查
➢1)结肠镜 ➢2)结肠气钡双重造影 ➢3)CT扫描 ➢4)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 ➢5)彩色超声多普勒
辅助检查
• 结肠镜检查对本病具有确诊价值, 可确定病变部 位、范围、发展阶段及预后。特别在发病后24~ 48h内结肠镜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 缺血性结肠炎的肠镜特点为:(1)病变主要发生在 左半结肠,直肠很少受累;(2)病变黏膜与正常黏膜 界限清楚,溃疡为纵形,多沿肠系膜侧分布;(3)活 检后出血少;(4)病情变化快,即“两快”,一 旦缺血改善,其症状消失快、病变恢复快,是与 其他肠炎相鉴别的关键之一。
疾病特点
IC可发生在结肠的任何肠段,但多见于左半 结肠,约占80%。左半结肠的血供主要来自肠系 膜下动脉,肠系膜下动脉与腹主动脉近乎平行, 肠系膜下动脉较肠系膜上动脉稍细,此外从腹主 动脉随血流冲下的栓子仍较易进入肠系膜下动脉 造成栓塞,该血管这一解剖特点可能是缺血性结 肠炎多发生在左半结肠的根本原因。
➢休克 在坏疽型缺血性结肠炎,因坏死组织 和细菌毒素的大量吸收,微循环血管广泛开放, 有效血容量不足,病人可发生低容量性和(或) 中毒性休克。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的升高。 2.组织病理学检查 肉眼见结肠黏膜浅表性坏死和溃
疡形成,或黏膜全层坏死。镜检可见黏膜下增生 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毛细血管 内纤维素血栓形成及粘膜下层含铁血黄色沉着有 诊断意义。
疾病特点
• 脾曲为最好发部位,其他依次为乙状结肠、 降结肠、横结肠和升结肠。 • 脾曲为肠系膜上、下动脉吻合部,为两支动 脉末梢供血区域的交界处,该处边缘动脉较少, 是对抗缺血的最弱部位,易发生供血不足。乙 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边缘动脉也较少,是结肠血 供的另一个薄弱点,也容易发生缺血性病变。 • 而直肠由于有肠系膜下动脉分支和髂内动脉 分支双重血供,很少发生缺血性损伤。
分型
➢ 根据其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三型:
➢ (1)一过性型(急性型):通常只累及黏膜和黏膜下层。此型 最多见,症状较轻,数日内消失,2周内可恢复,一般不复 发。
➢ (2)狭窄型(慢性型):是因结肠壁显著水肿、增厚、僵硬导 致管腔狭窄。特点为反复发作的腹痛、便秘、腹泻、便血 等。肠狭窄严重时可发生肠梗阻 。本型通常症状不典型, 亦可反复发作。
缺血性结肠炎诊治研究进展
定义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 是由于肠壁血液灌注不良或回流受阻所 致结肠缺血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 痛、便血及腹泻,严重者可出现肠坏死、 穿孔、腹膜炎及感染中毒性休克等,是 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
流行病学
缺血性结肠炎的发生率占所有消化 道缺血性病变的50%~60%,其发生率女 性略多男性,女性约占53%,男性47%。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老年人多发,约 90%以上的病人在70岁以上。
病因
➢ (3)肠管因素。当出现肠梗阻、肠粘连、肠系膜扭转及 长期顽固性便秘或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灌肠时,导 致肠腔内压力增高、肠壁血流量降低,发生肠缺血。
➢ (4)静脉阻塞。肠道的静脉回流交通支较多,故一般的 阻塞不会引起缺血、缺氧,只有当门静脉或其分支发 生阻塞时,才会引起静脉回流障碍。
➢ (5)某些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过敏性紫癜等引起小血管炎症,波及肠道小动脉时, 可导致所供应的肠壁出现缺血。除上述原因外,腹部 手术,如左侧结肠癌切除术及腹主动脉瘤切除术时, 损伤或结扎肠系膜下动脉可以导致肠缺血。约15%患 者没有明确原因,可能与肠道血流调节机制复杂有关。
临床表现
本病的临床表现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病因、 肠系膜血管阻塞部位、程度、阻塞血管的直径、 肠缺血的时间和程度、侧支循环建立的程度和 代偿功能、机体的血流状态及肠腔内细菌的情 况等。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差异很大, 轻者仅累及黏膜,可为一过性腹痛,重者全层 肠壁受累,可出现肠坏死、穿孔、中毒性休克、 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病因
➢ IC的发病机制中供血不足是病变的基础,炎症反应是其 继发性改变。
➢ 主要原因:
➢ (1)动脉狭窄或梗死。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是 引起结肠缺血最常见原因,另外,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形 成栓子是另一常见原因。
➢ (2)正常血流量减低。如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 肌病、休克、大出血、严重脱水等引起心脏排血量减少、 外周血管灌注不良时导致缺血。女性长期服用避孕药时 由于避孕药导致激素水平变化,从而使血液黏稠度增加 所致。洋地黄、麦角、升压药也与本病发生有关。
➢ (3)坏疽型:常因结肠动脉主干血运障碍而导致结肠大块坏 死,溃疡深达肌层及浆膜层。此型最少见,多为老年人, 突发左下腹或左季肋部剧痛呈绞痛性,继而便血、腹泻, 腹痛迅速扩展至全腹,有腹膜炎体征,常伴有肠道感染, 早期出现休克,继而多脏器功能衰竭,预后差。Fra bibliotek并发症
➢肠梗阻 在坏疽型缺血性结肠炎的早期,病 变广泛者因结肠严重的急性缺血,可发生麻痹 性肠梗阻;而慢性缺血性结肠炎者,在慢性炎 症过程中因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使肠腔 狭窄而发生不完全性肠梗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