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 摇篮曲欣赏
《第六单元月儿弯弯欣赏摇篮曲》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

二、核心素养目标
《第六单元月儿弯弯欣赏摇篮曲》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音乐感知能力:通过聆听、学唱《月儿弯弯》,使学生感受摇篮曲的旋律美,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2.增强文化理解素养:让学生了解摇篮曲的背景和内涵,认识到音乐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首先,关于歌曲《月儿弯弯》的旋律和节奏,尽管我通过示范、拍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实际演唱时出现节奏不稳定的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指导这部分学生,可以尝试采用更直观、有趣的教学方法,如使用乐器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敲击乐器中感受节奏。
其次,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由于他们对摇篮曲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为此,我计划在下次课堂上增加一些关于摇篮曲历史和文化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摇篮曲的背景,从而激发他们的讨论兴趣。
另外,实践活动中的哼唱练习,我发现部分学生在模仿演唱时,音准和音色控制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歌唱技巧的指导,如正确的呼吸方法、音色控制等,以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对于摇篮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这说明他们已经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但我注意到,有些学生的观点较为片面,需要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摇篮曲相关的实际问题,比如“为什么摇篮曲要唱得轻柔?”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哼唱练习。学生通过哼唱《月儿弯弯》,体验摇篮曲的旋律特点和情感表达。
人音版小学6年级音乐欣赏

人音版小学1-6年级音乐欣赏复习资料一年级1.《口哨与小狗》(美)普莱亚管弦乐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田汉词聂耳曲齐唱3.《颂祖国》维吾尔族民歌器乐类4.《快乐的小熊猫》段时俊曲管弦乐5.《袋鼠》(法)圣桑曲钢琴曲6.《劳动最光荣》金近、夏白词黄准曲独唱7.《三个和尚》金复载曲民乐合奏8.《小青蛙》徐仪曲二胡齐奏9.《野蜂飞舞》(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管弦乐10.《小蜻蜓》周康明词钟立民曲11.《号手与鼓手》(法)比才管弦乐12.《会跳舞的洋娃娃》(匈)波尔蒂尼原曲(奥)克莱斯勒改编管弦乐13.《星光圆舞曲》(美)布雷纳德钢琴曲14.《杜鹃圆舞曲》(挪)约纳森管弦乐15.《春晓》孟浩然词谷建芬曲合唱16.《牧童短笛》贺绿汀钢琴曲17.《牧童》斯洛伐克民歌合唱18.《让我们手拉手》钟高渊词丁永安、张学博曲齐唱合唱19.《鸭子拌嘴》安志顺编曲民间打击乐合奏20.《小象》(美)亨利.曼仙尼器乐曲21.《大象》(法)圣桑钢琴与大提琴合奏22.《火车波尔卡》(奥)爱德华.施特劳斯管弦乐23.《跳绳》丁善德钢琴曲24.《小宝宝睡着了》士达曲江西童谣齐唱25.《摇篮曲》(德)勃拉姆斯合唱26.《采蘑菇的小姑娘》晓光词谷建芬曲独唱27.《铁匠波尔卡》(奥)约瑟夫.施特劳斯管弦乐28.《在钟表店里》(德)奥尔特管弦乐29.《调皮的小闹钟》(美)安德森管弦乐二年级30.《森林水车》(德)艾伦贝格管弦乐31.《夏天的阳光》瑞典民歌领唱合唱32.《快乐的啰嗦》张式业编曲弹拨乐合奏33.《阳光下的孩子》张明河词晓丹曲领唱合唱34.《青蛙音乐会》外国乐曲管弦乐35.《百鸟朝凤》民间乐曲36.《公鸡母鸡》(法)圣桑管弦乐37.《我的小鸡》阿塞拜疆儿歌合唱38.《小狗圆舞曲》(波)肖邦钢琴曲39.《跳圆舞曲的小猫》(美)安德森管弦乐40.《四小天鹅舞曲》(俄)柴科夫斯基管弦乐41.《糖果仙子舞曲》(俄)柴科夫斯基管弦乐42.《海上风暴》(挪)格里格管弦乐43.《大海摇篮》刘勇词吴国强曲独唱44.《晚会》贺绿汀管弦乐45.《窗花舞》——选自芭蕾舞剧《白毛女》严金萱等作曲管弦乐46.《春之歌》(德)门德尔松钢琴曲47.《春风》日本儿歌陈德文译词夏瑜生配歌齐唱合唱48.《蜜蜂》(德)富朗索瓦.舒伯特小提琴独奏49.《小蜜蜂》德国儿歌于碚译词贺锡德配歌50.《蝴蝶》(挪)格里格钢琴曲51.《吉祥三宝》布仁巴雅尔词曲对唱52.《我是人民小骑兵》吴光锐齐景全王小平曲53.《加伏特舞曲》(荷兰)戈塞克54.《霍拉舞曲》(罗)迪尼库55.《狮王进行曲》(法)圣桑管弦乐56.《老虎磨牙》民间打击乐曲57.《单簧管波尔卡》(波)普罗修斯卡改编58.《三只小猪》(美)罗内尔管弦乐59.《新疆好》马寒冰词刘炽编曲独唱60.《新疆舞曲第一号》丁善德钢琴曲三年级61.《捉迷藏》丁善德钢琴曲62.《我们多么幸福》金帆词郑律成曲合唱63.《同伴进行曲》(德)泰克吹奏乐64.《我和你》陈其钢词曲65.《赛马》黄海怀二胡独奏66.《森吉德玛》贺绿汀管弦乐67.《牧民新歌》简广易、王志伟曲68.《草原放牧》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曲琵琶协奏曲69.《妈妈》(意)比尼肖独唱70.《妈妈宝贝》邢增华词陈炯顺曲独唱71.《母亲教我的歌》(捷克)德沃夏克独唱72.《雪花飞舞》(法)德彪西钢琴曲73.《樱花》日本民歌74.《灵隐钟声》浦琪璋75.《维也纳的音乐钟》(匈)柯达伊管弦乐76.《浏阳河》唐璧光曲张燕编曲古筝77.《丰收》王酩管弦乐78.《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王小龙词奚其明曲领唱合唱79.《红旗颂》吕其明管弦乐80.《卢沟谣》李明圣词鄂矛曲齐唱合唱81.《猜调》云南民歌82.《木偶的步态舞》(法)德彪西钢琴曲83.《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京剧现代戏84.《空山鸟语》刘天华曲二胡独奏85.《荫中鸟》刘管乐笛子独奏86.《杨柳青》江苏民歌87.《春》—选自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意)维瓦尔第88.《进行曲》俄罗斯民歌手风琴独奏89.《船歌》(德—法)奥芬巴赫木吉他90.《小放牛》民间乐曲唢呐与乐队91.《孤独的牧羊人》(美)奥斯卡.哈默斯坦词理查德.罗杰斯曲92.《我爱米兰》黄淑子词曹俊山曲二重唱93.《飞来的花瓣》望安词瞿希贤曲领唱合唱94.《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瞿踪词郑秋枫曲95.《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邬大为、魏宝贵词、铁源曲96.《梭罗河》印尼民歌四年级97.《歌唱祖国》王莘词曲合唱98.《牧歌》沙汉昆曲小提琴独奏99.《故乡是北京》闫肃词姚明曲100.《乒乓变奏曲》王志刚钢琴曲101.《陀螺》(法)比才管弦乐102.《打字机》(美)安德森管弦乐103.《小夜曲》(奥)海顿弦乐四重奏104.《梦幻曲》(德)舒曼大提琴独奏105.《节日舞》——选自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丁善德钢琴曲106.《山童》蒋明初、雷思奇曲万里、晓耕曲合唱107.《划龙船》安徽当涂民歌108.《水上音乐》(德—英)亨德尔管弦乐109.《生日快乐变奏曲》(德)彼特.亨德里克弦乐曲110.《祝你快乐》魏群曲吹奏乐111.《甘洒热血写春秋》—选自京剧《智取威虎山》《智取威虎山》剧组词曲112.《夜深沉》传统京剧曲牌113.《新疆舞曲第二号》丁善德钢琴曲114.《那不勒斯舞曲》—选自舞剧(天鹅湖)(俄)柴可夫斯基115.《小步舞曲》(德)巴赫古钢琴与乐队116.《小小少年》根据德国歌曲《小小少年》改编口哨独奏117.《牧羊姑娘》金砂曲双簧管与乐队118.《洪湖水,浪打浪》——选自歌剧洪湖赤卫队梅少山、张敬安、杨会召、欧阳谦叔词张敬安、欧阳谦叔曲二重唱119.《水乡船歌》蒋国基曲笛子与乐队120.《彼得与狼》(苏联)普罗科菲耶夫交响童话121.《森林的歌声》南美乐曲吴金黛、范宗沛编曲器乐曲122.《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郑南词刘长安曲独唱123.《摇篮曲》贺绿汀大提琴独奏124.《摇篮曲》(德)勃拉姆斯管弦乐125.《羊肠小道》—选自管弦乐《大峡谷组曲》(美)格罗菲126.《回声》拉索曲无伴奏合唱127.《乘着歌声的翅膀》(德)海涅词(德)门德尔松曲独唱128.《火车托卡塔》刘湲曲管弦乐五年级129.《晨景》(挪)格里格管弦乐长笛、双簧管弦乐组小提琴大提琴、圆号、长笛130.《渔舟唱晚》娄树华改编古筝独奏131.《嘎达梅林》蒙古族民歌安波译配独唱132.《嘎达梅林》蒙古族民歌黄荟改编马头琴五重奏(第一马头琴、第二马头琴、次中音马头琴、低音马头琴、倍低音马头琴)133.《歌唱二小放牛郎》方冰词劫夫曲钟维国编合唱合唱134.《丰收锣鼓》彭修文、蔡惠泉编曲民族管弦乐135.《打猪草》黄梅戏曲调改编器乐曲以演奏黄梅戏的竹筒胡琴与弹拨乐器三弦的对答演奏。
《第六单元 欣赏 摇篮曲》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欣赏摇篮曲》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摇篮曲的背景和意义,理解其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2. 通过聆听和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摇篮曲的音乐形象,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作业内容1. 聆听作业:学生需完成以下三首摇篮曲的聆听任务:(1)舒伯特《摇篮曲》(中文版)(2)勃拉姆斯《摇篮曲》(中文版)(3)莫扎特《摇篮曲》(德文版)2. 描述作业:学生需根据聆听感受,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摇篮曲的音乐形象,字数不少于200字。
3. 总结作业:学生需总结摇篮曲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分析摇篮曲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三、作业要求1. 作业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 作业完成后,需提交音频文件和书面总结。
3. 作业应认真对待,确保描述准确、全面。
4. 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创新表达。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音频文件和书面总结,给予评分。
2. 评分将根据学生对摇篮曲音乐形象的描述、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的分析以及总结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来评定。
3. 对于优秀的作业,教师将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可随时向教师提出疑问和困惑,教师将给予及时的解答和指导。
2. 教师将定期收集学生对于作业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作业设计方案,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望。
3. 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后,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共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本次作业的设计,旨在通过聆听、描述和总结摇篮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作业要求明确,评价机制公正合理,有助于学生认真对待作业,积极思考、创新表达。
通过作业反馈和交流,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指导,共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最后,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摇篮曲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为后续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音乐教案 摇篮曲欣赏9篇

小学音乐教案摇篮曲欣赏9篇摇篮曲欣赏 1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进一步体验摇篮曲宁静舒缓的音乐特点,用深情、轻柔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情感;2.指导学生运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孝敬母亲的情感;3.通过学习、聆听歌曲,感受、体验爸爸妈妈为我们倾注的爱,并懂得要回报爸爸妈妈。
教学重点、难点: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用歌声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
教学设计: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情境导入a.在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b.聆听《小宝宝睡着了》稳定情绪,并感受摇篮曲的宁静舒缓音乐的特点。
c.说说最你感动的事情。
二、学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1.初听旋律,请学生说说看着熟睡的妈妈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2.聆听全曲(播放动画)a.小女孩是怎么想,怎么做的?b.听了这首歌,你认识了怎么样的一个孩子?3.教师范唱4.指导演唱a.学唱歌曲第一段集体按节奏朗诵歌词第一段;跟随伴奏学唱。
重点学唱:妈妈屋里静悄悄。
妈妈屋里怎样静悄悄的?b.学唱歌曲第二段请个别学生朗诵歌词第二段;跟随伴奏学唱。
为表达对妈妈的热爱之情,应该用什么情绪演唱?速度呢?(用深情、轻柔的情绪,慢速有感情地演唱)c.学唱歌曲第三段(直接唱歌词,把尾句也加进去唱一唱。
)d.说说尾句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有感情的齐唱尾句。
5.完整演唱6.聆听《天亮了》故事引出,再聆听歌曲,进一步感受母爱的伟大。
三、编创与活动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2.创编歌曲《唱给爸爸的摇篮曲》。
四、小结摇篮曲欣赏 2课程简介:孩子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的,爸爸妈妈都曾抱着孩子或守护在孩子床边哼着摇篮曲,让孩子在幸福的歌声中甜甜地进入梦乡。
可是现在的孩子有几个又知道幼时的自己是如此的幸福呢?有多少孩子又知道感激父母的疼爱呢?在此,我想通过欣赏不同的摇篮曲,让学生体验亲情,分享亲情艺术之美,懂得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在亲情教育中学习音乐知识。
小学音乐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六课《摇篮曲》

小学音乐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六课《摇篮曲》一、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摇篮曲》,初步感受摇篮曲的风格特点,哼唱乐曲旋律并能够听辨乐曲的主奏乐器,随音乐模仿动作,体会音乐所蕴含的情感。
2、能够在听唱、模唱中准确、完整、自信的演唱歌曲《摇篮曲》 ,用歌声表达出妈妈哄宝宝入睡的真挚情感和亲切祝福。
3、能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聆听感受八六拍的韵律,能用动作表现八六拍的强弱规律,并采用碰钟、运用合适的伴奏型为歌曲伴奏,在编创与合奏中积累演奏经验。
通过表演歌曲,说出想对妈妈说的话,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懂得感恩!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较强,这一阶段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材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活动吸引学生。
应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感受与欣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能自信的,有表情的演唱,乐于参与演奏及音乐表现创造活动。
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准确完整的演唱《摇篮曲》,哼唱勃拉姆斯《摇篮曲》旋律,体验《摇篮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哼唱勃拉姆斯《摇篮曲》旋律,准确演唱歌曲《摇篮曲》。
四、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摇篮曲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聆听合唱《摇篮曲》1、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请同学们来听一听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这样的歌曲你在哪听过?是谁唱给谁的?(生答:安静;妈妈唱给孩子的)(设计意图:提问式导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复听:师:看来大家对这样的歌曲并不陌生,那么我们再来聆听听歌曲是几拍子的?风格特点又是怎样的?(生答:四三拍;柔美、安静、抒情) (设计意图:在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出音乐的节拍,体验三拍子的律动感。
通过聆听感受《摇篮曲》柔美、安静、优美抒情的风格特点,学生交流对乐曲的感受,提示学生从力度,速度,节奏和情绪等方面考虑,听完之后说说自己的看法。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新知讲解
读一读歌词, 自己试试填 词唱一唱吧!
新知讲解
读一读歌词, 自己试试填 词唱一唱吧!
新知讲解
读一读歌词, 自己试试填 词唱一唱吧!
新知讲解
歌词寓意深刻,它通 过一个平日的生活侧 面,生动地描绘了孩 子对妈妈的一片深情 和孝顺之心。
新知讲解
宁静的夜晚妈妈伏在 桌上睡 着了,我们用 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才 能表现夜晚的宁静呢? 而且还可以让妈妈睡 得更香甜?
课堂练习
拓展欣赏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从你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你们就像一个个小 天使,带给了家庭无限的欢乐和希望,在妈妈的眼里,你是最可 爱的孩子,在你们眼里,妈妈是世界上最美的妈妈。让我们一起 走进一个个幸福的画面中吧,再一次用歌声表达对妈妈的爱。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把今天学习的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回家唱给妈妈。
课堂练习
(1)演唱时心中一定要有故事的画面。 (2)演唱时必须投入角色,深情地表演,仿佛妈妈就伏在桌子上 睡觉,你在唱摇篮曲。 (3)速度在本歌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速度要定得恰当。 (4)用轻柔的声音表演本歌,只有轻柔的声音才能表现宁静的气 氛与情景。要注意学生的呼吸、姿势以及音色上做到柔而不虚。
课堂练习
综合表演歌曲。 (1)歌曲中有几个人物; (2)你想用那些动作来表现歌曲; (3)这首歌演唱时应该选择怎样的速度更能表达你对妈妈的深情; (4)你能在歌曲录音做背景音乐的伴奏下,把歌词编成一个故事讲给 大家听吗? (5)分小组(唱、说、演等综合形式)作情景表演的设计 ,教师参与 设计,巡回 指导; (6)交流展示。人音版音乐三年级 上 册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新知导入
摇篮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缓慢、优美、抒情、安静的
聆听欣赏课:《摇篮曲》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聆听欣赏课:《摇篮曲》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峨眉七中汤琼
教学内容:听:《摇篮曲》
教学目标:听赏舒伯特和莫扎特作曲《摇篮曲》,感受摇篮曲平稳、优美、抒情的音乐形象。
教学重、难点:听辨两首不同的《摇篮曲》,感受摇篮曲共同的音乐特点------旋律抒情恬美,节奏富有动荡感。
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欣赏乐曲《摇篮曲》
1、导入:
(1)、请学生复习歌曲《闪烁的小星》。
(2)、请学生根据歌曲描绘得已经搭出美丽的意境。
(3)、提问:在这美丽的夜晚你会唱些什么歌曲呢?
2、揭示课题
3、听赏音乐家舒伯特作曲的《摇篮曲》
提问:说说乐曲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感觉?
4、教师简单介绍音乐家舒伯特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5、以同样的方式听赏莫扎特作曲的《摇篮曲》
6、复听两首乐曲
(1)、出示两首歌曲的歌词,请学生轻声朗读。
(2)、边听边左右摇晃身体。
(3)、师生相互交流感受
7、创设情景,学生自主表演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即兴表演摇摇篮或是红宝宝睡觉的动作。
三、教学拓展:
教师请学生集体聆听我国著名音乐家汪玲作曲的《摇篮曲》和印度儿童歌曲《摇篮曲》。
四、、总结.结束
教后反思:这个单元主要是欣赏摇篮曲,但是一开始我请学生欣赏由莫扎特\贝多芬两位世界顶级音乐大师的力作时,学生都表显出了排斥的态度,因为它是由美声来加以表现的,欣赏名作固然是好,但是前万不要抹煞了孩子的儿童心理,他希望听到的是活泼的歌曲,所以我认为教材在两年级编入此欣赏曲稍微有些不妥.。
小学音乐《摇 篮 曲》(动画版)

再次聆听乐曲。你觉得哪个词语能表达乐曲的音 乐情绪?
雄壮的
欢快的
宁静的
你能为乐曲起个名字吗?
这首乐曲的曲名是《摇篮曲》,由德国 作曲家勃拉姆斯创作。
勃拉姆斯(1833- 1897)德国作曲家、钢琴 家,欧洲浪漫乐派后期的 代表人物之一。在欧洲音 乐史上他与巴赫、贝多芬 齐名,被称为“德国三B”。 由此可见勃拉姆斯在欧洲 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勃拉姆斯是一位热爱民族 音乐、追求古典精神的作 曲家。他的作品常追求内 在的感情和深刻的表现。
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指母亲抚慰婴儿入睡 的歌谣。音乐温柔、舒缓,音域适中,律动规整, 多模仿摇篮的摆动。后逐渐发展成一种音乐体裁。 有声乐曲和器乐曲形式。
请同学们欣赏勃拉姆斯创作的歌曲《摇篮曲》。 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请同学们欣赏由小乐队合奏的《摇篮曲》。音乐 的速度、力度是怎样的?
速度:稍快
稍慢
力度:中强
中弱
请同学们用柔和的声音随老师一起哼唱乐哄宝宝睡觉 的动作。
这首《摇篮曲》有多种演奏形式,请欣赏。
分辨聆听。以下三首乐曲,哪一首是摇篮曲?
请欣赏中外不同的摇篮曲。
舒伯特摇篮曲欣赏

舒伯特《摇篮曲》简介摇篮曲不仅仅是音乐方面的一种重要的音乐形式,而且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手段。
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在母亲的怀抱中听母亲哼唱着摇篮曲长大。
母亲通过摇篮曲,把人生的哲理,未来的希望以及母亲的爱,深深地埋在孩子们的幼小心灵里。
这些哲理和希望如同种子,随着孩子的成长,在他们的心灵中开花、结果,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思想。
舒伯特的《摇篮曲》是利用稳定和弦和不稳定和弦的不断交替,来体现摇篮摆动的效果的。
这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音乐充满无限的温存和抚爱。
从它写出来那天起,直到今天还被世界各国的母亲们和歌唱家们传唱着。
舒伯特《摇篮曲》创作背景那时的舒伯特生活很贫苦。
有一天晚上,他没有吃饭,饿着肚子在街上徘徊,希望能碰见一个熟人,借点钱好充饥。
但好久也没有碰到熟人。
这时他走到一家豪华的酒店门前,他走了进去,在一张桌子前坐下,他忽然发现饭桌上有一张旧报纸,舒伯特就拿起翻看着。
他见上面有一首小诗:“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双手轻轻摇着你,……”这首朴素、动人的诗,打动了作曲家的心灵,他眼前出现了慈爱的母亲的形象。
是呀,在那宁静的夜晚,母亲轻轻地拍着孩子,哼唱着摇篮曲,银色的月光透过窗子照在母子的身上,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呀……,舒伯特再也抑制不住自己,于是,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拿出一支铅笔,一面哼唱着,一面急速地谱写着。
舒伯特写好后,把歌曲交给了饭店的老板,老板虽然不懂音乐,但觉得这首曲子那么好听,那么优美,便给了舒伯特一盆土豆烧牛肉。
舒伯特在贫困中,以美好的心灵为母亲和孩子们写下了这首甜美的歌曲,这首《摇篮曲》很快在世界各地传唱开了,而它的作者舒伯特却在贫困中死去了……舒伯特摇篮曲歌词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的双手轻轻摇着你。
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的双手轻轻摇着你。
摇蓝摇你快快安睡,睡吧睡吧被里多温暖。
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爸爸的手臂永远保护你。
世上一切幸福的祝愿,一切温暖全都属于你。
《摇篮曲》

集体备课:小学音乐第七册《摇篮曲》舒伯特教材分析:《摇篮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
歌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
第一乐段的两个乐句末终止音外,基本相同。
旋律以级进为主,节奏平稳而有规律。
歌曲充满了温馨,静谧的气氛。
第二段开始时,出现了一个由附点四分音符构成的附点节奏∣×·×∣,突出了轻摇摇篮的感觉,加上装饰音的运用与前面的音乐形成了一定对比,使歌曲洋溢出浓厚的母亲对孩子无限慈爱的万千柔情。
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完全重复,使歌曲的情感前后呼应,自始至终处于安详柔美的意境之中。
教学目标:1.了解舒伯特的艺术人生及在世界乐坛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与贡献。
2.用柔和、甜美、舒缓的歌声及气息连贯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
3.感受《摇篮曲》的曲式结构、体裁形式、旋律风格。
教学重点:能控制自己的声音,地用柔和、甜美、舒缓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感。
教学难点:唱好装饰音、附点音符。
教师准备:有关舒伯特音乐作品,以及《摇篮曲》的课件学生准备:了解舒伯特的生平事迹和有关故事;了解摇篮曲的特点。
教学方法:体验法,交流法、听唱法、对比法等。
教学思路:本课教学是一节示范课教学,学生不是自己所教的,所以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以一首歌、一个故事、一位音乐家作为切入点。
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组织的实效性,同时增加课堂趣味性,调动每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中间穿插音乐的创作的小故事,使学生了解解舒伯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
演唱歌曲时以表现歌曲的情感为主线,在听、唱、看、比较中发展学生对歌曲中母爱的表现能力,知识技能学习与体验歌曲的情感中,感受这首歌曲的艺术魅力。
教学环节设计: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阶段目标:师生沟通建立和谐的课堂环境)1.聆听东北《摇篮曲》的片段2.聆听舒伯特的歌曲《摇篮曲》二.学唱舒伯特的《摇篮曲》(阶段目标:用甜美、柔和声音以及连贯气息演唱歌曲)1.了解歌曲的结构(培养学生观察力)2.解决歌曲难点:装饰音(运用比较法)3.完整唱第一段歌词(运用连贯的气息演唱歌曲)4.自学歌曲第二、三段歌词(自主学习)5.音乐家创作这首歌曲的经历(引发学生兴趣)介绍:当时的舒伯特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来这首歌曲的呢?原来这首歌曲与一盘土豆有关,舒伯特有一天漫步在街头,感觉很饿,不自觉的走进一家餐厅,却发现自己身无分文,想找个熟人,也没有。
教案 人音版 音乐 四年级 上册 《摇篮曲》

教案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摇篮曲》一. 教材分析《摇篮曲》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优美动人的旋律,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妈妈轻轻摇晃着宝宝,哄宝宝入睡的情景。
歌曲采用了简单的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节奏舒缓,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同时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宁静和温暖。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激励,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针对这一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摇篮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3.通过学习《摇篮曲》,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宁静和温暖,培养他们的情感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2.理解歌曲的含义,感受歌曲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示范教学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对唱等形式的练习。
4.音乐游戏:运用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歌曲旋律和节奏。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图片、动画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录音。
3.钢琴:用于伴奏和音准指导。
4.教学用具:如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幅宁静的夜晚画面,让学生想象自己正躺在摇篮里,妈妈轻轻摇晃着,哄自己入睡。
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摇篮曲》。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讲解它们在歌曲中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小班音乐欣赏《摇篮曲》精选4篇

小班音乐欣赏《摇篮曲》精选4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作者给大家分享的4篇小班音乐欣赏《摇篮曲》,希望能够让您对于摇篮曲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摇篮曲篇一《感受摇篮曲》教学设计黑龙江省鸡东县新建小学张丽新的课程标准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育观念:“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发展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音乐感受能力是各个领域音乐学习的基础,歌唱、乐器演奏和创造等音乐学习,都离不开音乐听觉能力的发展。
因此,我选择了这节音乐欣赏课。
下面,就本课的教学程序进行展开说明。
一、对比欣赏,引入新课1、听音乐进课堂,师生相互问好学生随着《拉德茨基进行曲》雄壮有力的、精神饱满的走进教室。
师生相互拍手进行问好礼仪式。
这种形式可以使气愤活跃,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共融于这种活跃的课前氛围中。
2、欣赏舒伯特《摇篮曲》在学生进入到座位后,我播放舒伯特摇篮曲,并引导学生用形体动作表现音乐。
3、思考交流播放完《摇篮曲》后,我提出了问题:两段音乐给你的感受一样吗?学生进行讨论、发言,谈自己对两段音乐的感受。
4、小结、点题通过学生的踊跃发言,我对学生的感受与看法给予了肯定。
然后简要介绍《摇篮曲》的作者,揭示本课学习内容、揭示课题,提出本节课同学们的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
二、复听音乐、加深感受1、复听舒伯特《摇篮曲》,提出问题通过课件再播放一遍舒伯特的《摇篮曲》我采用“闭目法”,力图消除视觉干扰,集中注意力。
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倾听音乐,用心感受音乐。
并在欣赏后运用多媒体提出问题。
启发引导学生大胆发言,谈自己所想,给学生信心,让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并产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2、加深感受,情感升华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赞扬,然后运用多媒体播放出母亲在安慰孩子入睡的画面,配乐进行小结。
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对摇篮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感受,情感得到了升华。
小学音乐《摇篮曲》

《音乐教案-小学音乐《摇篮曲》》由3edu教育网摘录,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温馨提示】3edu教育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损害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修正。
上一篇教案: 音乐教案-《蜗牛与黄鹂鸟》
五、 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唱了《摇篮曲》,回去后给你妈妈唱一唱,让妈妈评价你唱得怎么样?然后问妈妈小时哄你入睡时都唱过那些《摇篮曲》,自己学一学。下节课,我让每个同学到台前来唱一唱,听谁唱得最有特点。好,今天的课就到这儿,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描述,师补充):舒柏特:十九世纪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1797——1828),出生于维也纳附近小学教师家庭。幼时在教堂唱诗班受音乐教育并任歌童,8岁随同父亲和哥哥学习提琴、钢琴14岁开始创作歌曲,16岁开始创作交响曲,17岁为歌德的诗篇谱曲。18岁完成第二、三交响曲,五部歌剧及一百四十多首歌曲。
三、感受聆听中外不同的“摇篮曲”
说到了摇篮曲,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一下两首不同国家的“摇篮曲”,一首是舒柏特创作的,一首是我国东北民歌的,互相对比一下,歌曲在情绪、意境和音色上有什么特点?
1、播放东北民歌“摇篮曲”与舒柏特的“摇篮曲”的录音。
(聆听感受歌曲舒缓、安逸的情绪,安详柔美的意境;柔和甜美的音色,引起学生关注,激发学生兴趣。)
2、个别提问听后感
四、 学习新歌
导言:这两首不同风格的歌曲,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的,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母爱都是伟大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舒柏特的“摇篮曲”
1、 教师范唱。(集体哼唱)
2、 出示歌曲(几拍子、几段歌词)
下一篇教案: 音乐教案-欣赏《鳟鱼》
《摇篮曲》教案设计及评析

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摇篮曲的定义、特点和来源。
(2)通过欣赏和学唱摇篮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3)引导学生体验摇篮曲所表达的温馨、安宁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1)摇篮曲的定义、特点和来源。
(2)欣赏和学唱摇篮曲。
(3)情感体验和表达。
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或音频材料,引导学生对摇篮曲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讲解:介绍摇篮曲的定义、特点和来源,让学生了解摇篮曲的基本知识。
(3)欣赏:播放经典摇篮曲,让学生感受摇篮曲的音乐魅力。
(4)学唱:教唱一首简单的摇篮曲,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技巧。
(5)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验摇篮曲所表达的温馨、安宁的情感,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摇篮曲的特点和情感表达。
4. 教学评价(1)学生对摇篮曲的定义、特点和来源的掌握程度。
(2)学生在欣赏和学唱摇篮曲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学生对摇篮曲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案实施1.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摇篮曲的音频材料和图片。
(2)准备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摇篮曲的定义、特点和来源。
(3)准备歌词和相关歌唱技巧的教学资料。
2.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摇篮曲的定义、特点和来源。
(2)欣赏法:播放经典摇篮曲,让学生感受音乐魅力。
(3)实践法:教唱摇篮曲,指导学生掌握歌唱技巧。
(4)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体验摇篮曲所表达的情感。
3.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图片或音频材料,引导学生对摇篮曲产生兴趣。
(2)讲解:介绍摇篮曲的定义、特点和来源。
(3)欣赏:播放经典摇篮曲,让学生感受音乐魅力。
(4)学唱:教唱一首简单的摇篮曲,指导学生掌握歌唱技巧。
(5)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验摇篮曲所表达的情感。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三、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选择合适的摇篮曲进行教学,以满足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课第2课时《摇篮曲》(贺绿汀、勃拉姆斯曲) 人音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六课第2课时《摇篮曲》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课类:设计·应用教学策略/教学思路:音乐能以真挚、生动、深刻的感情拨动人的心弦,比其他艺术更能爆发出火花,因此,音乐被誉为最具情感的艺术。
在音乐教学中,我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充分享受参与音乐活动的美好、快乐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其情感不断丰富和深刻,用“情感”架起学生与音乐之间的桥梁,让他们的情操受到陶冶、心灵得到启迪。
在教学《摇篮曲》这节音乐课时,我始终把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表现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教学,让学生体验到母爱的温暖,学会表现歌曲安静、温暖、甜美的意境。
教材分析:1、《摇篮曲》是我国已故作曲家贺绿汀的佳作,和他的另一著名作品《牧童短笛》同时完成于1934年。
这首乐曲采用三段体结构。
第一段通过优美动听、真挚纯朴的曲调,描绘了一位慈母在摇篮边轻轻哼着催眠曲,轻拍着心爱的孩子催其入眠的情景中段出现了变化,仿佛风雨骤起,小孩被惊扰而感不安:风雨渐止,一切又回复平静。
平缓起伏的音乐主题再现,这是乐曲的第三段。
结尾处音乐转入低音区,婴孩平静地进入梦乡的意境刻画得十分形象而传神。
2、勃拉姆斯的这首《摇篮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
它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
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细腻地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
这首歌曲虽为3/4拍,但作曲家巧妙地从第三拍起音,把节奏进行了细致的改变,将节拍的舞曲化性格化为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而适于语义。
学情分析:在小学阶段,学生在前几册的学习中陆续感受了进行曲、小夜曲、船歌、变奏曲等不同体裁的音乐,本册又感受了舞曲、摇篮曲,对不同体裁的音乐风格有了一定感性的积累。
在欣赏大提琴独奏曲《摇篮曲》时,要求学生能听辨出音乐主题的异同,听辨乐曲的主奏乐器,采用体验式音乐欣赏教学,运用图形谱、律动、歌唱、打击乐器等多种形式和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范唱《摇篮曲(舒伯特)》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范唱《摇篮曲(舒伯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摇篮曲(舒伯特)》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柔和,具有浓郁的摇篮曲特点。
歌曲为四二拍,节奏舒展,旋律线条起伏较大,表现了摇篮轻轻摇晃的感觉。
歌曲的最高音为C音,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歌词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旨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和温暖。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简单的声乐技巧。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对音乐的热爱和好奇心,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音准、节奏问题和团队合作方面的挑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摇篮曲(舒伯特)》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摇篮曲体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音准、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4.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音准和节奏把握。
2.摇篮曲的特点和风格。
3.团队协作和声乐技巧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范唱,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借鉴。
3.情境教学法:创设摇篮摇晃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意境。
4.视听教学法:欣赏舒伯特其他摇篮曲作品,拓展学生视野。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乐谱、图片、视频等。
2.教学音响设备:播放歌曲、示范演唱等。
3.摇篮道具:模拟摇篮摇晃的场景。
4.学生分组: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分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舒伯特的其他摇篮曲作品,让学生感受摇篮曲的特点和风格。
同时,引导学生谈论对摇篮曲的认识和印象。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摇篮曲(舒伯特)》的乐谱,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然后,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音准、节奏等问题,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在此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借鉴,提高演唱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摇篮曲欣赏
小学音乐教案
课程简介:
孩子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的,爸爸妈妈都曾抱着孩子或守护在孩子床边哼着摇篮曲,让孩子在幸福的歌声中甜甜地进入梦乡。
可是现在的孩子有几个又知道幼时的自己是如此的幸福呢?有多少孩子又知道感激父母的疼爱呢?在此,我想通过欣赏不同的摇篮曲,让学生体验亲情,分享亲情艺术之美,懂得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在亲情教育中学习音乐知识。
课程目标:
1.
人文目标:感受情感、崇尚自然、感悟真情、热爱生活。
2.
能力目标:哼唱摇篮曲、用竖笛演奏摇篮曲,了解摇篮曲风格、感知其音乐要素。
3.
情感目标:领略摇篮曲意境、体验深深母爱、父爱,懂得感恩。
感悟艺术真谛。
:
1.
通过对歌曲的欣赏和展开的系列活动,
让学生体验亲情,分享亲情艺术之美,懂得感谢
父母养育之恩,
激发同学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2.
体验不同地域摇篮曲的音乐情绪,感知其音乐要素。
教学难点:
1
.声情并茂地哼唱、演奏摇篮曲。
2
.摇篮曲情绪和风格的把握。
中外若干首摇篮曲,课件,亲情相片,竖笛,钢琴
课程理念:
创设情境,在感受亲情音乐是学习音乐知识。
课程实施:
●一、讲述亲情,分享亲情
展示几个同学儿时的照片或和妈妈的合影(做成幻灯片),猜一猜他们是谁?并由照片的主人说说背后的故事。
(背景音乐一直播放摇篮曲)
●二、扮演亲情,选择音乐
1
、给学生欣赏两幅小宝宝入睡的画。
表现的是什么亲情?
、播放舒伯特摇篮曲和廖昌永的歌。
请学生选择
3
、如果你是画面中的妈妈,你想采用什么样的音乐才贴切呢?为什么?
4
、如果你是画面中的小宝宝,你会喜欢哪一种音乐来帮助你入睡呢?为什么?
三、听赏歌曲,品味亲情
音乐是最能表现这种亲情的艺术,有许多音乐家写了很多歌
曲来表现这种亲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几首音乐作品。
1,
舒伯特摇篮曲
2,
勃拉姆斯摇曲
3
,再听,多多感受,情绪、力度、速度、旋律个有什么特点?
,谈感受,各抒己见,充分理解摇篮曲的风格特点。
5
,引申。
还有很多这种风格的音乐作品,听听东北摇篮曲、藏族摇篮曲,印度尼西亚摇篮曲等等。
特点:
安静、温馨、甜蜜
宁静、安详、幸福
四、归纳总结,表现音乐
1
,摇篮曲,又称催眠曲。
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
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
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热诚的祝福。
伴奏中
往往模仿摇篮摆动的律动。
摇篮曲既有声乐作品,又有器乐作品。
除了为人声创作的摇篮曲外,还有为各种乐器演奏而作的摇篮曲。
这种器乐摇篮曲在内容和规模上都比声乐摇篮曲有更多的发展。
器乐摇篮曲不是限于催眠和描写婴儿入睡,而更多的是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刻划宁静而富于诗意的精神境界。
2
,音乐家小故事
舒伯特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把许多歌曲送到出版商那
里去,又多又快,而每首歌曲却只值两毛钱。
因此,虽然不朽的作品连连问世,舒伯特却连温饱问题也无法解决。
一天,大作曲家舒伯特饿得昏头昏脑,但他身无分文。
他试着走进了维也纳的一家饭馆。
进去后,他四处张望,希望能看见一个朋友,他的眼光无意中落到桌子卜的一张报纸上,那上面有一首小诗。
他看了看后,在饭馆里来回走了几趟,为那首小诗谱上了乐曲,他把乐曲交给了饭馆老板,换了一份土豆烧牛肉。
三十年以后,巴黎的
‘
家商行将这份手稿以四万法郎的高价售了出去,这就是后来有名的舒伯特《摇篮曲》。
3,
哼唱摇篮曲,我们听了这么多摇篮曲,平时最熟悉的是哪一首?在钢琴伴奏声中,有感情地哼唱,音量适中,安详宁静地,有表现力
4,
竖笛演奏摇篮曲,吹奏我们最熟悉的这首摇篮曲,舒缓悠扬地
五,感恩的心
摇篮曲最能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以“妈妈,我想对您
说……”为例,说出最能代表你对妈妈情感的一句话。
学生自
由发言,抒发真情。
(背景音乐摇篮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