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立替康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替吉奥胶囊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替吉奥胶囊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Y A N F a n g , ME N G R o n g r o n g , C H E N L i n , F U Qi ng a
( C h a n g h a i Ho s p i t a l A ] f i l i a t e c l t o t h e S e c o n d Mi l i t a r y Me d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S h a n g h a i , 2 0 0 4 3 3 )
o t e r a c i l p o r a s s i u m c a p s u l e s c o mb i n e d wi t h i r i n o t e c a n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a d v a n c e d c o l o r e c t a l c a n c e r . Me t h o d s F i f t y - f o u r p a t i e n t s f a i l i n g i n t h e f i r s t — l i n e t h e r a p y o f a d v a n c e d c o l o r e c t a l c a n c e r a n d h a v —
颜 芳 , 孟 荣荣 ,陈 琳 , 傅 强
(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肿瘤 科 , 上海 , 2 0 0 4 3 3 )
摘 要: 反应 。方法 选择晚期结 直肠 癌一线
全部 5 4
治疗失败并有可评 价病灶 的患者 5 4例 , 予以 I RI S方案( 伊立替康 , 替吉奥 ) 化疗。评价客观疗效 , 并观察不良反应 ; 观察治疗前 后患者生存质量 、 外周血 中自然杀伤( N K) 细胞及 T细胞亚群变化 、 外周血 中血管 内皮 生长因子 ( VE G F) 水平 。结果 例患者均可评价疗 效 , 有效率 ( R R) 2 0. 1 %, 疾病控制率( D ( ) 5 9 . 3 %, 疾病进展时间( TT P ) 为4 . 8月 。不 良反应主要是 中性粒 细胞减少 、 腹泻及胆碱能综合征 , 无毒性相关死 亡病例 。5 4例患者治疗后 生存 质量改善率为 8 7 . 0 %;治疗 后 N K 细胞 活性提 高、 C D 4 / C D 8 提高 、 血清 VE G F水平降低。结论 受, 可进一步研究推广。 关键 词:晚期结直肠癌 ;替吉奥胶囊 ;伊立替康;化疗治疗 中图分类号:R 7 3 5 . 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1 6 7 2 — 2 3 5 3 ( 2 0 1 3 ) 0 1 ~ 0 7 0 — 0 3 I X) I :1 0 . 7 6 1 9 / j c mp . 2 0 1 3 0 1 0 2 2 替吉奥胶囊联合伊 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较好 , 不 良反应患者可耐

替吉奥胶囊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复发转移结直肠癌43例临床观察

替吉奥胶囊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复发转移结直肠癌43例临床观察
表 1 两 组 临床 疗效 比 较
C R l 5
1 1
P R
1 2

N C
1 3 1 7
P D
3 7
总有效 率( %)
6 2 I 8 4 4. 2
段, 但其术后复发率 可达到 2 5 %~ 4 0 %口 I 。对 于复 发转移结 直肠 癌 文通过对 我 院 2 0 0 9年 1月一 2 0 1 3年 1 月期 间采 用替 吉奥胶 囊 联 合伊立 替康 治疗 的 4 3例 复发 转移结 直肠癌 患 者进行 回顾 分
1 . 3 疗 效 判 定
随访 3 ~ 1 8 个月 , 观察组 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平均 ( 5 ± 1 _ 3 ) 个月 ,
个月, 5年生存 率不到 5 %t 2 1 。外科手术 是结 直肠 癌 的主要 治疗 手
组别 观察组 例数 4 3
4 3
经比较 , 观察组 总有效率 明显优于对 照组 ( 表 1 ) , 两组 比较 ,
P < 0 . 0 5 ) 。 摄入不足是 结直肠癌发生 的高危 因素l l l 。 2 0 0 6年 中国卫生统计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3 例( 3 0 . 2 % ) , I l l 、 I V 度毒性反应发生率为 7 均经组织病 理学检查确诊 。患者肝 肾、 心脏功能及血 常规 检查均 度毒性反应发生率 为 1 1 6 . 3 %) , 观察组毒性 反应 发生率明显轻 于对 照组 , 有差异显著 正常 , 无化疗禁 忌症 。 预计生存期> 4个月 , K P S 评 分 ≥6 0分 。 所 例 (
1 . 2治 疗 方 法
表 2 两组不 良反应 比较
患者 均给予伊立替康 ( 爱 尔兰惠氏药厂 , 进 口药品注册证号 : H 2 0 1 2 0 5 3 0 ) 1 5 0 m g / m 2 , 静脉推注 , 1 周欣 ( 第1 、 8天 ) , 2 1 d为一个 周期 : 观察组在 对照 组的基础上 给予替吉奥胶囊 ( 齐鲁制 药有限

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观察

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观察

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观察王晓毓;白娟;郑玲;伍健蓉【期刊名称】《现代临床医学》【年(卷),期】2011(037)005【摘要】目的:观察伊立替康(CPT-11)联合氟尿嘧啶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61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均为经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等药物一线化疗失败者,行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方案治疗,第1天伊立替康180 mg/m2静脉滴注90 min,第1天、第2天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2天氟尿嘧啶400 mg/m2静脉推注以及600 mg/m2持续滴注22 h,14 d 为1个周期,3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 13例,稳定(SD)23例,进展(PD)25例,总缓解率(RR) 21.31%,疾病控制率59.02%,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6.9个月,中位生存期11.5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迟发性腹泻,毒副反应能耐受,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满意,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总页数】2页(P352-353)【作者】王晓毓;白娟;郑玲;伍健蓉【作者单位】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81;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81;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81;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相关文献】1.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35例效果评价 [J], 杨东海2.雷替曲塞或氟尿嘧啶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分析 [J], 吕海栋;本巴吉;刘国庆;朱智勇;陶飞;徐建国;储怀祝3.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J], 果嘉4.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J], 赵光丽5.雷替曲塞或氟尿嘧啶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分析 [J], 王俊斌;吴穷;邹维艳;汪子书;杨燕;郑荣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

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

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6-08-04T11:53:05.653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作者:宋美华封革高金锋[导读] 观察伊立替康(CPT-11)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南京江北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南京 210048摘要目的:观察伊立替康(CPT-11)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70例均为失去手术或再次手术治疗机会的有可测量病灶的晚期大肠癌患者。

行CPT-11联合卡培他滨治疗,CPT-11 180mg/m2静脉滴注90min,第1天;卡培他滨1250mg/m2 ,2次/天,第1-14天口服,休息7天,每3周重复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结果:70例均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

完全缓解(CR)为6,部分缓解(PR)为25例,有效率(RR)为44.2%(31/70),稳定(SD)27例,进展(PD)为12例。

中位疾病进展时间7.2月(6-21月),中位生存期10.5个月。

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粒细胞减少、厌食、乏力、脱发和迟发性腹泻,多为Ⅰ-Ⅱ度。

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用药方便,疗效确切,不良反应患者均能耐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伊立替康;卡培他滨;晚期大肠癌;化疗Observing the Effect of Irinotean Combined with Capecitabine Regimen o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Song Meihua,Fengge,Gao JingfengNanjing Jiangbei People Hospital,Nanjing Jiangsu 210048 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rinotecan(CPT-11) combine with capecitabine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s:Seventy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who have lost the oppourtunity to surgery.They have measurable lesion.They were treated with CPT-11 180mg/m2 ivgtt d1,and capectabine 1250mg/m2·d,twice a day for 14 days. 21 days was one cycle.The effect was evaluated after two cycles. Results:70 patients were assessabl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6 case were CR(6/70),25 case were PR(25/70),respose rate was 44.2%(31/70),27 case were SD(27/70),12 case were PD(12/70).Median time to progression were 7.2 months(6 to 21 months),median overall survival was 10.5months.The majority of adverse reaction were nausea,vomiting,anorexia,leucopenia and alopecia.Most of them were Ⅰ/Ⅱdegree.Conclusion:The combined chemotherapy with irinotecan and capecitabine has a high therapeutic respongse with acceptable toxicity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and which was convenient to administer with definite efficacy.It could be extensively used..Keywords:irinotecan;capecitabine;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chemotherapy前言大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随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

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30例疗效观察

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30例疗效观察

4 0 / 静 脉 推 注 以 及 6 0 / 2 h连 续 输 注 d ~d , 0 mg m。 0 mg m 2 。2周 重 复 1次 , 4周 为 一 完 整 周 期 , 每
受试 者均接 受 两个周 期及 以上 的治 疗 。 两个 周期 为观察 终 点 , 察 受试 者 治疗后 的近期 疗 效及 每 观 血 清肿 瘤标 志物 的 变化 情 况和 不 良反 应 。结果 :O例 受试 者 中完全 缓解 ( R) 3 C 2例 ( . ) 部 分 67 , 缓 解 ( R) P 9例 ( 0 0 ) 稳 定 ( D) 0例 ( 3 3 ) 进 展 ( D) 3. , S 2 6. , P 2例 ( . ) 总有 效 率 3 . , 67 , 67 中
2 治 疗 方 法 F F R OL I I方 案 : P l 6 ~ C T— l 1 O
1 0 / d , 0 mg m d ~ d , - U 0 mg m 8 mg m。 1 CF 2 0 / 1 2 5F 4 0 /
E IA 方 法 检测 , 剂 盒 由瑞 典 C n g公 司提 供 , LS 试 aA 测 定 程序 按试 剂 盒所 附 操作 说 明 书进 行 。TP 、 E 和 SC A
个 月 ; S评 分 ≤ 2分 , 功 能 、 功 能 、 功 能 及 骨 髓 P 心 肝 肾
( P ) 癌 胚 抗原 ( E 和癌 抗 原 ( A ) T S、 C A) C 等三 种 肿瘤 标志物, 观察 记 录治 疗期 间得 不 良反 应 并每 周查 血 常
规 和肝 、 ’ 能。 肾功 5 检测 方法 T S C A 和 C 测 定 均 采 用 P 、E A
陕 西 医学杂 志 21 0 0年 3月 第 3 9卷 第 3期

FOLFIRI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FOLFIRI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FOLFIRI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FOLFIRI方案[伊立替康(CPT-11)+5-氟尿嘧啶(5-FU)+四氢叶酸钙(LV)]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对43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FOLFIRI方案治疗。

CPT-11 180 mg/m2,持续静脉滴入90 min,第1天;四氢叶酸钙40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氟尿嘧啶0.4 g/m2,静脉推注(四氢叶酸钙之后用);氟尿嘧啶2.4 g/m2,持续静脉灌注(经化疗泵灌注) 46 h。

每14 d重复。

观察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4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 1例(2.3%),部分缓解(PR)18例(41.9 %),稳定(SD) 12例(27.9%),疾病进展(PD) 12例(27.9 %)。

不良反应主要为延迟性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胆碱能综合征。

结论FOLFIRI 方案用于晚期结肠直肠癌一线治疗疗效肯定,耐受性好。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药物疗法;抗肿瘤药;治疗应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通过有效化疗能明显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1]。

伊立替康(CPT-11)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有效药物,以其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经国外大规模临床研究证明疗效可靠。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共43例局部复发或转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

其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18~70岁,中位年龄51岁。

包括直肠癌11例,结肠癌32例,均经术后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腺癌,并有影像学证实为晚期大肠癌患者,有可测量病灶,近1个月均未经化疗及放疗。

转移部位:肝脏转移28例,淋巴结转移18例,骨转移13例,肾上腺转移1例,其中多处转移者24例。

有可测量病灶,CT检查病灶≥1 cm,其他检查(如临床检查、胸片) 病灶≥2 cm;体能状况评分(卡氏评分)≥70分;癌胚抗原(CEA)异常者14例,糖类抗原19-9(CA19-9)异常者11例。

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30例疗效观察

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30例疗效观察

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30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采用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方案(伊立替康100mg/m2.第1.8天;替吉奥口服40-60mg/次,2次/日,第1-14天,21天重复)对3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均完成6个周期化疗,并对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等进行观察。

结果 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率(CR)为13.3%,部分缓解率(PR)有效率为46.7%,总有效率(RR)为60%,稳定(NC)为23.3%。

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迟发性腹泻等,多为Ⅰ/Ⅱ度。

结论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安全有效。

【关键词】伊立替康替吉奥晚期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治疗方法是根治性手术切除,而化疗是晚期结直肠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常用一线治疗方案为依立替康联合5-FU/CF的FOLFIRI方案,而替吉奥作为替加氟的一种增效减毒性改良制剂,疗效和静脉内连续输注氟尿嘧啶相似,且耐受性良好。

我院自2009年12月开始采用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了3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3月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30例,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其中结肠癌13例,直肠癌17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9-71岁,中位年龄61岁。

KPS评分≥60分。

1.2 方法本组患者均采用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方案化疗,替吉奥口服,每日2次、每次40~60mg,第1-14天。

伊立替康100mg/m2.第1.8天;21天为一周期。

化疗中常规给予托烷司琼止吐,出现骨髓抑制给予瑞白等支持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本组患者化疗前均行CT检查,每2周期化疗后复查CT评价疗效一次,疗效评定标准按WHO(1981)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NC)及进展(PD)。

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陈鸿春【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6(7)1【摘要】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rinotecan combined with 5-fluorouracil regimen in th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 MethodsA total of 20 patients with mCRC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treated with irinotecan combined with 5-fluorouracil / leucovorin(FOLFIRI). The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Results After at least two cycles of chemotherapy,the pain relief rate was 100%,60% of patients with lesions reduced,the recent effective rate was 15.0%,and the disease control rate was 80.0%. The sever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diarrhea(15%)and neutropenia(20%),other adverse reactions were mild.Conclusion The short-term effect of mCRC treated with FOLFIRI is good with high disease control rate,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are controlable.%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立替康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伊立替康应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46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未经放疗和化疗,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

治疗组给予伊立替康+奥沙利铂+亚叶酸方案。

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亚叶酸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60.9%)明显高于对照组(3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生存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伊立替康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临床效果显著,可供临床参考与应用。

关键词伊立替康;结直肠癌;转移性;疗效
结直肠癌是全世界范围第三常见的恶性肿瘤[1]。

尽管有了先进的化疗、放疗技术来辅助手术切除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及5年生存率仍很低。

盐酸伊立替康是喜树碱衍生物,相比喜树碱有较高的水溶性[2],可在体内代谢为具有生物活性的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3]。

临床试验表明,伊立替康为主的治疗方案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有明显改善,使其成为治疗转移性的结直肠癌的关键药物。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确诊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未经放疗和化疗。

其中直肠癌19例,结肠癌27例。

转移灶部位有肝脏、肺、骨、盆腔、肾上腺、卵巢、脑和淋巴结。

初诊即为转移者19例,行姑息造瘘术11例;根治术后复发转移27例,所有患者均有可测量的病灶,患者肝肾功能和骨髓功能均正常。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

治疗组中男19例,女4例,年龄33~76岁;对照组男15例,女8例,年龄26~80岁。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治疗组患者给予第1天盐酸伊立替康180 mg/m2、奥沙利铂10 mg/m2和亚叶酸300 mg/m2持续静脉滴注;第4周重复1次,共使用6个周期。

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10 mg/m2 和亚叶酸300 mg/m2持续静脉滴注,第l~5天给予5-氟尿嘧啶600 mg/ m2持续静脉滴注。

化疗前常规使用格拉司琼止吐,白细胞<3×109/L时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腹泻时用易蒙停或奥曲肽治疗。

用药后每周观察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情况以及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并动态测量病灶大小。

1. 3 疗效评定标准采用RECIST1.0标准行疗效评定:所有目标病灶消失为完全缓解(CR);基线病灶长径总和缩小≥30%为部分缓解(PR);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进展(PD);基线病灶长径总和有缩小但未达PR或
有增加但未达PD为稳定(SD)。

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60.9%)明显高于对照组(3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两组生存情况比较随访到2015年12月,治疗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6个月和8.2个月,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结直肠癌年发病例数超万,发病呈上升趋势。

FOLFOX(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和甲酰四氢叶酸钙)方案是临床上较常用的治疗晚期直肠癌的方案,但是氟尿嘧啶需要静脉输注,易引起感染等相关并发症,而且肿瘤组织容易产生耐药性[4,5]。

伊立替康是一种独特的喜树碱衍生物。

伊立替康必须由羧酸酯酶转换成活性代谢物SN-38,因此SN-38被认为是负责伊立替康生物效应的主要代谢物,包括疗效和毒性[6]。

随后,SN-38主要由UGT1A1在肝脏解毒,形成无活性的SN-38葡糖苷酸,此外,伊立替康也在肝脏被CYP3A4/5代谢形成无活性代谢物[7]。

1994年伊立替康首次在日本获批治疗肺癌、宫颈癌和卵巢癌;1996年伊立替康在美国首次获批用于治疗5-氟尿嘧啶难以控制的转移性结直肠癌,随后获批为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线药物。

在本实验中,通过观察二组患者病灶改善情况及生存分析,探讨伊立替康应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实验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生存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与转移性肿瘤治疗原则相符合,即重在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综上所述,伊立替康对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供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芳芳. 结直肠癌候选基因TGFBR1,CD4 3’UTR遗传多态性影响miRNA调控研究. 西北大学,2014.
[2] 赵广波,白靖,王静,等. 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载药方式的研究进展.
中国药房,2011,22(37):3536-3538.
[3] Fotios L,Chiara C,Gianluca M,et al. Initial therapy with FOLFOXIRI and bevacizumab for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4,371(17):1609-1618.
[4] 周建红,李桂生,李高峰,等. 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在晚期结直肠癌二线化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5):555-557.
[5] 黄治虎,李小刚,张群,等. FOLFIRI方案治疗常规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观察.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28(3):41-44.
[6] 杨建伟,林锦源,高炜,等. 雷替曲塞/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或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3,18(1):70-73.
[7] 鞠晓宇,罗雪梅,葛卫红,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中伊立替康及活性代谢物SN-38浓度. 药学与临床研究,2015,23(3):267-2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