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结直肠癌肺转移
合集下载
结直肠癌课件ppt课件

.
10
当病人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去医院做详细检查。 大便习惯异常,排便次数增加,同时出现少量粘液性便、粘 液血便,经治疗不好转者,或经治疗后好转而复发者,应及 时确诊治疗。 既往有粘液便、腹泻病史,但症状轻微者突然增重,与原来 排便次数、排便的性质发生变化时,也应再次复查确诊。 无明显原因的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经短期治疗无好转者, 在胃部经过钡剂透视未发现异常时,应去医院做直肠部位的 检查。 ④排便费力,排出的大便有压迹,呈槽沟状扁条状、细条状 等,一定要做直肠指诊。以上四种情况有任何一项都应及时
变或家族性结直肠癌。男女之比为2: 1。
.
3
二、 结直肠癌的病理分型
直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按组织病理学分类,可分成如下几种 1. 腺上皮癌 (1)乳头状腺癌: 肿瘤组织全部或大部分呈乳头状结
构, 发生率为0.8%一18.2%。率为0.8%18.2%。 (2)管状腺癌: 肿瘤组织形成腺管状结构,发生率为
66. 9%一82. 1%。 此型又可分为三级 ①高分化腺癌; ②中分化腺癌; ③低分化腺癌。
(2)遗传因素: 在直肠癌患者家族中,约有1/4有癌肿的家族史, 其中半数亦为消化道肿瘤。由于正常细胞的基因发生改变, 患癌病人体内由遗传得到一种易感性,加上某种激发因素, 使组织细胞生长迅速,就会发展成为癌,细包遗传基因突变, 变为具有肿瘤遗传特性的恶性细胞,表现为癌肿的家族性。
.
8
(3)息肉: 直肠癌的发病与息肉有密切关系。有人认为,直 肠息肉是癌症的前期病变,特别是家族性多发性腺瘤息肉病, 发生癌变的可能性极大; 乳头状腺瘤性息肉,癌变的机会也 较多。 (4)慢性炎症刺激: 慢性的炎症刺激,可导致直肠癌的发生。 如血吸虫病、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慢 性菌痢等,可通过肉芽肿,炎性和假性息肉阶段而发生癌变。 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容易演变,且癌变的恶 性程度高,易于转移,预后较差;有关资料统计,肠癌的病 人中,患结肠炎的发病率比未患结肠炎的高8~10倍。此外, 肿瘤的发生,还与精神因素、年龄、内分泌因素、环境应激 能力、气候因素、免疫功能失常及病毒感染等有密切关系,
直肠癌完整版课件

新药研发与治疗手段创新
多学科协作与综合治疗
未来直肠癌的治疗将更加注重多学科 协作,综合运用手术、放疗、化疗、 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提高治疗效果 和患者生存质量。
随着科研的深入,未来有望研发出更 多针对直肠癌的新药和创新治疗手段 。
2024/1/28
32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2024/1/28
33
8
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直肠指检
是诊断直肠癌的必要检查步骤,约80%的直肠癌 患者就诊时可通过直肠指检被发现。可触及质硬 、凹凸不平肿块;晚期可触及肠腔狭窄,肿块固 定。指套见含粪的污浊脓血。
大便隐血试验
可作为直肠癌的初筛手段,阳性者需进一步检查 。
2024/1/28
直肠镜检
可窥见肿瘤大小、形状、部位。并可直接取组织 作病检。
2024/1/28
10
2024/1/28
03
直肠癌治疗原则与方法
11
手术治疗原则及术式选择
根治性
彻底切除肿瘤,清扫淋巴结,达到根 治目的。
功能性
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提高患者生活 质量。
2024/1/28
12
手术治疗原则及术式选择
• 个体化:根据患者年龄、体质、肿瘤分期等因素制定个体 化手术方案。
直肠癌是指发生在直肠齿状线以 上至乙状结肠与直肠移行部之间 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
在全球范围内,直肠癌的发病率 逐年上升,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 性。
4
病因及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
饮食因素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 结直肠癌等遗传性疾病可增加直肠癌的发 病风险。
高脂肪、低纤维饮食,过多摄入红肉和加 工肉类,缺乏蔬菜、水果等膳食纤维的摄 入,可增加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多学科协作与综合治疗
未来直肠癌的治疗将更加注重多学科 协作,综合运用手术、放疗、化疗、 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提高治疗效果 和患者生存质量。
随着科研的深入,未来有望研发出更 多针对直肠癌的新药和创新治疗手段 。
2024/1/28
32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2024/1/28
33
8
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直肠指检
是诊断直肠癌的必要检查步骤,约80%的直肠癌 患者就诊时可通过直肠指检被发现。可触及质硬 、凹凸不平肿块;晚期可触及肠腔狭窄,肿块固 定。指套见含粪的污浊脓血。
大便隐血试验
可作为直肠癌的初筛手段,阳性者需进一步检查 。
2024/1/28
直肠镜检
可窥见肿瘤大小、形状、部位。并可直接取组织 作病检。
2024/1/28
10
2024/1/28
03
直肠癌治疗原则与方法
11
手术治疗原则及术式选择
根治性
彻底切除肿瘤,清扫淋巴结,达到根 治目的。
功能性
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提高患者生活 质量。
2024/1/28
12
手术治疗原则及术式选择
• 个体化:根据患者年龄、体质、肿瘤分期等因素制定个体 化手术方案。
直肠癌是指发生在直肠齿状线以 上至乙状结肠与直肠移行部之间 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
在全球范围内,直肠癌的发病率 逐年上升,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 性。
4
病因及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
饮食因素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 结直肠癌等遗传性疾病可增加直肠癌的发 病风险。
高脂肪、低纤维饮食,过多摄入红肉和加 工肉类,缺乏蔬菜、水果等膳食纤维的摄 入,可增加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结直肠癌ppt课件

Igaku- Shoin Medical Publisher, Inc.Tokyo, 1996:50-1.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肠道学组,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8; 25(12): 321-4.
Togashi K, et al. Endoscopy. 2006 ;38(6):613-6.
Matsuda T,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08;103(11):2700-6.
职业
①农民 ②工人 ③ 个体户
④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⑤其它
说明:请在下述相应的栏目打“√”或填写内容 一、本人有无慢性腹泻史
①有
②无
二、本人有无慢性便秘史
①有
②无
三、本人有无粘液和或血便史
①有
②无
四、本人有无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
①有
②无
五、本人有无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
①有
②无
六、近二十年来本人有无不良生活事件史
出率低
22
CT 结肠成像为无创性检查,对不能耐受结肠镜检 查患者有独到优势,但对早期诊断价值有限
CTC可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显示结直肠病变部位,准 确判断肠管的周径厚度,显示癌肿浸润范围及与周围 肠管情况
CTC不能对病变活检,对细小或扁平病变存在假阴性、 因粪便可出现假阳性等
Rajapaksa RC, et al. J Clin Gastroenterol 2004; 38(9): 767-71. Pickhardt PJ, et al. Radiology 2011; 259(2): 393-405.
内科学
1
概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 癌前疾病:主要为结直肠腺瘤 诊断:内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筛查:问卷调查、大便隐血试验、内镜 治疗:手术为主,辅助化疗或放疗;早期结
2024版直肠癌优秀课件pptx

16
辅助治疗措施(放疗、化疗等)
2024/1/25
放疗
术前放疗可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放疗可减少局 部复发风险。
化疗
术前化疗可缩小肿瘤,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化疗可杀灭微小转 移灶,降低复发风险。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药物,可用 于晚期直肠癌的治疗。
癌细胞通过淋巴管转移到 淋巴结,是直肠癌主要的 转移途径。
血道转移
癌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可 转移到肝、肺、骨等远处 器官。
9
临床表现与并发症
肠腔狭窄症状
大便变形、变细, 严重时可出现肠梗 阻。
全身症状
贫血、消瘦、乏力、 发热等。
2024/1/25
直肠刺激症状
便意频繁、排便习 惯改变、肛门下坠 感等。
17
个体化治疗方案设计
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肿瘤分期 和分子分型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 方案。
对于晚期直肠癌患者,综合治疗是关 键,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 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的合理合。
2024/1/25
对于早期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是首 选,可辅以放疗或化疗降低复发风险。
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病情 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直肠癌优秀课件pptx
2024/1/25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5
• 直肠癌概述 • 直肠癌病理生理 • 直肠癌检查与诊断 • 直肠癌治疗方案及原则 • 直肠癌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直肠癌患者心理支持与生活质量提升
2
01
直肠癌概述
2024/1/25
3
定义与发病率
2024/1/25
结直肠癌TNM分期 ppt课件

病理分期
国内分期
层 Ⅰ(肠壁内)
Dukes分期
A
改良 Dukes分期(1984年)
A1病变不超过粘膜下
Ⅱ(肠壁外)
Ⅳ(远处转移) c1结肠旁
B
D
A2浅肌层
A3深肌层 B:浆膜及浆膜外 C:淋巴结转移
Ⅲ(局部淋巴结转移) C
c2系膜或系膜根部
转移途径
直接浸润 淋巴转移:主要途径,由结肠上→结肠
2、遗传因素:有结肠癌家族史的家属,患结肠癌的危险性比普通人 群高2-6倍。几种基因及遗传病给结肠癌造成很大的危害:家庭性息肉 病、Gardner综合症、Turcot综合症、神经纤维瘤病、少年息肉病、 Cowden氏病。
3、年龄:结肠癌患者的平均年龄在60-65岁之间。年龄越大患结肠癌 的危害越大。 4 、寄生虫病:吉林省人民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谭岩教授说,部分 晚期血吸虫病亦并发大肠癌。一般认为结肠粘膜上血吸虫卵长期沉积, 会造成粘膜反复地溃疡、修复及慢性炎症等病变,出现腺瘤状增生, 在此基础上发生癌变。
早期:大便习惯及性质改变,便秘、腹泻交替,大便带血
低位肠梗阻症状:腹痛、腹胀、便秘
(全身中毒症状轻,梗阻出现早)
2.右半结肠癌的特点:
乏力、衰弱、贫血、体重下降、发烧。 腹部隐痛、腹泻、脓血便、稀便。 右下腹有时可触到包块。
(全身中毒症状重)
结肠癌病理分型与分期
1.大体分型
晚期转移症状:
• 尿频、尿痛→侵犯前列腺、膀胱 • 会阴部疼痛→侵犯骶前神经 • 肝大、腹水、黄疸、贫血、水肿、 恶液质
诊断与鉴别 • 诊断: • 直肠指诊:70~80%可确诊 • 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与活检 • 钡灌肠 • 其它:B超、CT、膀胱镜、妇检
结肠癌与直肠癌PPT课件

肠 • 〔2〕口服5%~10%甘露醇法:年迈体弱、心
功能差者慎用 • 口服肠道抗菌药物:新霉素、甲硝唑
37
• 结肠造口
38
结肠造口的处理
• 观察造口肠段,注意有无出血、坏死、感染等 • 防止粪便污染腹部伤口用造口周围皮肤 • 清洗造口及皮肤,预防和处理皮肤糜烂 • 保持造口通畅:定时扩张、预防和处理便秘
27
右半结肠切除术
• 适用于盲肠、升结肠及结肠 肝曲部的癌肿。切除范围: 回肠末端15~20公分、盲肠、 升结肠及横结肠的右半,连 同所属系膜及淋巴结。肝曲 的癌肿尚需切除横结肠大部 及胃网膜右动脉组的淋巴结。 切除后作回、结肠端端吻合 或端侧吻合。
• 右半结肠癌切除术保存结肠 中动脉 右半结肠癌切除术 切除结肠中动脉
15
结肠镜检查
• 乙状结肠镜 直筒式,最长30公分, 检查方便,可直视下活检,适合乙 状结肠以下的病变。
• 纤维结肠镜 长120~180公分,可 以弯曲,可以观察全结肠,能作电 切,电凝及活检,可发现早期病变。 当前述检查难以确诊时可作此项检 查。
16
d
17
d
18
•d
19
•d
20
21
22
30
乙状结肠癌肿的根治切除
• 根据癌肿的 具体部位,除 切除乙状结肠 外,或做降结 肠切除或局部 直肠切除。作 结肠结肠或结 肠直肠吻合。
31
伴有肠梗阻病人的手术原那么
• 伴有肠梗阻病人的手术原那么 术前作肠道准 备后如肠内容物明显减少,病人情况允许,可 作一期切除吻合,但术中要采取保护措施,尽 量减少污染。如肠道充盈,病人情况差,可先 作肿瘤近侧的结肠造口术,待病人情况好转后 再行二期根治性切除术。
功能差者慎用 • 口服肠道抗菌药物:新霉素、甲硝唑
37
• 结肠造口
38
结肠造口的处理
• 观察造口肠段,注意有无出血、坏死、感染等 • 防止粪便污染腹部伤口用造口周围皮肤 • 清洗造口及皮肤,预防和处理皮肤糜烂 • 保持造口通畅:定时扩张、预防和处理便秘
27
右半结肠切除术
• 适用于盲肠、升结肠及结肠 肝曲部的癌肿。切除范围: 回肠末端15~20公分、盲肠、 升结肠及横结肠的右半,连 同所属系膜及淋巴结。肝曲 的癌肿尚需切除横结肠大部 及胃网膜右动脉组的淋巴结。 切除后作回、结肠端端吻合 或端侧吻合。
• 右半结肠癌切除术保存结肠 中动脉 右半结肠癌切除术 切除结肠中动脉
15
结肠镜检查
• 乙状结肠镜 直筒式,最长30公分, 检查方便,可直视下活检,适合乙 状结肠以下的病变。
• 纤维结肠镜 长120~180公分,可 以弯曲,可以观察全结肠,能作电 切,电凝及活检,可发现早期病变。 当前述检查难以确诊时可作此项检 查。
16
d
17
d
18
•d
19
•d
20
21
22
30
乙状结肠癌肿的根治切除
• 根据癌肿的 具体部位,除 切除乙状结肠 外,或做降结 肠切除或局部 直肠切除。作 结肠结肠或结 肠直肠吻合。
31
伴有肠梗阻病人的手术原那么
• 伴有肠梗阻病人的手术原那么 术前作肠道准 备后如肠内容物明显减少,病人情况允许,可 作一期切除吻合,但术中要采取保护措施,尽 量减少污染。如肠道充盈,病人情况差,可先 作肿瘤近侧的结肠造口术,待病人情况好转后 再行二期根治性切除术。
结直肠癌PPT课件

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
推荐为中低位直肠癌诊断及分期的常规检查。
PET—CT
不推荐常规使用 但对于病情复杂、常规检查无法明确诊断的患者可作为有效的辅助检查。 术前检查提示为Ⅲ期以上肿瘤,为了解有无远处转移,推荐使用。
肠镜+活检:首选
.
25
诊断辅助检查
X线钡剂灌肠或气钡双重对比造影
.
26
诊断辅助检查
纤维结肠镜检查
.
27
鉴别诊断
炎性肠病:本病可以出现腹泻、黏液粪便、脓血粪便、排粪次数增多、腹胀、腹痛、消瘦、 贫血等症状,伴有感染者尚可有发热等中毒症状,与结肠癌的症状相似,结肠镜检查及活检 是有效的鉴别方法。
阑尾炎:回盲部癌可因局部疼痛和压痛而误诊为阑尾炎。特别是晚期回盲部癌,局部常发生 坏死溃烂和感染,临床表现有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局部压痛或触及肿块,常诊断为 阑尾脓肿,需注意鉴别。
1.早期结直肠癌(A期,I期)
定义:癌细胞穿透结直肠黏膜肌层浸润至黏膜下层,但未累及固有肌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上皮重度异型增生及不能判断浸润深度的病变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如癌组织浸润固有膜则称黏膜内癌, 2。进展期结直肠癌(B,C期,II-III期):癌肿侵及固有肌层为T2; 穿透肌层至浆膜下T3;穿透脏层腹膜或侵及其他脏器T4。
血吸虫性肉芽肿:少数病例可癌变。结合血吸虫感染病史,粪便中虫卵检查。以及钡剂灌肠 和纤维结肠镜检查及活检可以帮助鉴别。
.
28
三、结肠癌大体分型
.
29
结肠癌病理组织学分型
1、腺癌,占大多数 2、粘液癌,预后较腺癌差 3、未分化癌,预后最差 5.印戒细胞癌 6.鳞癌 7.腺鳞癌
.
30
病理类型
推荐为中低位直肠癌诊断及分期的常规检查。
PET—CT
不推荐常规使用 但对于病情复杂、常规检查无法明确诊断的患者可作为有效的辅助检查。 术前检查提示为Ⅲ期以上肿瘤,为了解有无远处转移,推荐使用。
肠镜+活检:首选
.
25
诊断辅助检查
X线钡剂灌肠或气钡双重对比造影
.
26
诊断辅助检查
纤维结肠镜检查
.
27
鉴别诊断
炎性肠病:本病可以出现腹泻、黏液粪便、脓血粪便、排粪次数增多、腹胀、腹痛、消瘦、 贫血等症状,伴有感染者尚可有发热等中毒症状,与结肠癌的症状相似,结肠镜检查及活检 是有效的鉴别方法。
阑尾炎:回盲部癌可因局部疼痛和压痛而误诊为阑尾炎。特别是晚期回盲部癌,局部常发生 坏死溃烂和感染,临床表现有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局部压痛或触及肿块,常诊断为 阑尾脓肿,需注意鉴别。
1.早期结直肠癌(A期,I期)
定义:癌细胞穿透结直肠黏膜肌层浸润至黏膜下层,但未累及固有肌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上皮重度异型增生及不能判断浸润深度的病变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如癌组织浸润固有膜则称黏膜内癌, 2。进展期结直肠癌(B,C期,II-III期):癌肿侵及固有肌层为T2; 穿透肌层至浆膜下T3;穿透脏层腹膜或侵及其他脏器T4。
血吸虫性肉芽肿:少数病例可癌变。结合血吸虫感染病史,粪便中虫卵检查。以及钡剂灌肠 和纤维结肠镜检查及活检可以帮助鉴别。
.
28
三、结肠癌大体分型
.
29
结肠癌病理组织学分型
1、腺癌,占大多数 2、粘液癌,预后较腺癌差 3、未分化癌,预后最差 5.印戒细胞癌 6.鳞癌 7.腺鳞癌
.
30
病理类型
结直肠癌PPT课件

(3)粘液腺癌: 癌细胞分泌大量粘液并形成“粘液” (4)印戒细胞癌: 肿瘤由印戒细胞构成,无腺管状结 构。 (5)未分化癌: 癌细胞弥漫成片或呈团块状浸润性生 长,不形成腺管或其他组织结构。 (6)腺鳞癌: 亦称腺棘细胞癌,此类肿瘤细胞中的腺 癌与鳞癌成分混杂相间存在。 2. 鳞状细胞癌癌中以鳞状细胞为主。 3. 类癌起源了神经脊来源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也可
4. 胶状样型肿瘤外观及切面均呈半透明胶冻
四、 结直肠癌致病危险因素
西医对直肠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认为以下因素与致癌 有着密切关系:
(1)饮食因素:高脂,高肉食,低纤维饮食与直肠癌的发生有 密切关系高脂饮食不但可刺激胆汁分泌增加关系,高脂饮食 不但可刺激胆汁分泌增加,而且可促进肠道内某些厌氧细菌 的生长,胆醇和胆盐一经厌氧菌分解形成不饱和胆固醇,如 脱氧胆酸和石胆酸在肠道内部都有增加,后两者都是致癌物 质或辅癌物质,因此可导致直肠癌的发生。
去医院检查。有条件的地方,最好请外科或肛肠科医生检查。
二、 中晚期症状
早期直肠癌的临床特征主要为便血和排便习惯改变,在癌 肿局限于直肠粘膜时便血作为唯一的早期症状占85%,可 惜往往未被病人所重视。当时作肛指检查,多可触及肿块, 中、晚期直肠癌患者除一般常见的食欲不振、体重减轻、 贫血等全身症状外,尚有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便意频 繁里急后重等癌肿局部刺激症状、便意频繁、里急后重等 癌肿局部刺激症状。癌肿增大可致肠腔狭窄,出现肠梗阻 征象。癌肿增大可致肠腔狭窄直肠癌到晚期常侵犯周围组 织器官,如膀胱和前列腺等邻近组织,引起尿频、 尿急 和排尿困难。侵及骶前神经丛,出现骶尾和腰部疼痛。直 肠癌还可以向远处转移到肝脏,引起肝肿大,腹水、黄疸, 甚至恶液质等表现。直肠癌容易被误诊。 早期出现的大 便次数增多、 大便有粘液和脓血时,易误诊为痢疾、肠 炎或痔疮等疾病,因而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机会。因此,成 年人出现排便异常时,应提高警惕,必要时作直肠镜或乙 状结肠镜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10%结直肠癌患者有肝肺转移
– 肝肺转移同时出现发生率 6.9%--30.8%
– 同时肝肺转移且均能切除者少,仅占肝肺转移的5%不到
– 影响预后因素:DFI-2、术前CEA、胸部LN侵犯
– 先期肝转移切除史不影响生存预后
肝转移切除史 有 无
5年生存率% 30 42
结直肠癌肺转移的手术治疗: 结节数目,可手术次数?
结直肠癌肺转移灶切除术后生存相关的危险因素: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
分析25项临床研究,共2925个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预后相关 因素:
➢ 原发灶与转移灶切除之间的DFS长; ➢ 肺转移灶切除术后CEA正常; ➢ 无其他肺内结节; ➢ 孤立性肺内转移。
结直肠癌同时性肺转移手术治疗的预后因素
结直肠癌肝肺同时转移的手术治疗
4项预后因子包括: 除结肠或肾脏以 外的原发疾病病, DFI小于或等于1 年,肿瘤尺寸大 于2厘米,两个以
上的肺转移
肺部进展与局部不可切除的肺部进展
结论:
这份报告证明,对肺转移灶行射频消融治疗与既往手 术切除所报道的生存率之间,具有可比性,同时二者 也存在着一些重叠的预测因素;
RFA创伤小并可反复多次采用,在接受RFA治疗的肺 转移瘤患者,3年生存率53.7%,4年生存率44.1%;
这些结果倡导RFA可以做为肺转移瘤直径低于2-3厘米 的有效治疗方法。
(GECMP-CCR)
46%
Location of the primary colon and rectal tumours. About 46% of the metastatic were from the rectum while usually about a third of the primary colorectal cancers are in the rectum. This excess is maybe because the systemic venous drainage of the rectum
手术治疗四大不良预后因素: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出现肺转移的时间短 (HR 1.59, 95 % [CI] 1.27–1.98) 多发肺转移 (HR 2.04, 95 % CI 1.72–2.41); 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转移(HR 1.65, 95 % CI1.35–2.02); 肺转移灶切除术前CEA高(HR 1.91, 95 % CI 1.57–2.32).
➢外科手术切除治疗
➢微创射频消融治疗 ➢靶向药物联合化疗 ➢放疗
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 原发肿瘤应已控制
– 转移瘤应能通过手术完全切除 – 全身状况良好,能耐受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
– 除了肺转移外没有局部复发或其他远处转移(同 时伴有肝转移若能两者均完全切除时除外)
手术治疗方式
– VATS电视胸腔镜辅助外科 – 钕-钇 -石榴石(Nd:YAG)激光辅助肺切除 – 冷冻肺肿瘤切除 – 直视下开胸手术,肺叶/肺段切除
手术治疗
• 手术入路
正中胸骨劈开,后外侧剖胸切除,横断胸骨切口 同期双肺肿瘤楔形切除术,分期后外侧切口 – 不同手术入路对预后无影响
• 手术方式
肺组织楔形切除及肺段切除
– Vogelsang等:楔形切除优于解剖学肺切除(39% vs 25%) – 余13项研究均未显示术式对预后有影响
手术治疗在孤立性肺 转移中占主导地位
NCCN: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1944 Dr. Alfred Blalock
手术切除对比局部治疗结直肠癌肺转移灶: 选择与时机?
射频消融治疗肺转移灶的疗效分析
三种治疗方式对肺转移灶的疗效分析
结直肠癌肺转移灶切除术:一项西班牙结直肠转移灶切除治 疗注册组543例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及临床特征的回顾性研究
手术治疗总结
• 肺转移复发再切除
– 5年生存率24.5—46% – 两次肺转移切除术间隔时间 14—17月 – 至今未有研究认为局部复发后再切除是不良预
后指标 – 手术指征与初次手术相似,但应更注意肺功能
的评估 – Kazuo报道一例结直肠癌术后肺转移,共行6次
肺切除术,生存30个月后死亡。
肺转移瘤治疗进展----内容
➢外科手术切除治疗
➢微创射频消融治疗
➢靶向药物联合化疗 ➢放疗
➢这项研究在二个肿瘤中心开展了前瞻性研究。对肺转 移患者接受射频消融(RFA)治疗,并进行超过8年 的随访数据。
➢RFA是在全身麻醉条件下进行,并在CT引导下,使用 15G的多极射频针完成治疗。
根据4项OS预后因子, 对所有患者分成3类统计总体生存率
转移途径
• 血行转移 • 淋巴转移 • 种植转移
临床表现
• 多居于肺外周及胸膜下,下肺为多
• 早期:无明显症状(85-90% )非特异性
50%。
X线发现时有症状者仍不足
• 晚期:症状类似原发性肺癌
咳嗽、咳痰、咯血、胸闷 、气促、呼吸困难、低热等
临床病理特征
• 组织学特征与原发癌相似
• 肺转移灶数目一般很少,生长缓慢
结直肠癌肺转移的诊疗策略
流行病学
• 18%肺转移瘤来源于胃肠道癌 • 肺转移是继肝后第二常见结直肠癌转移部位 • 占可治愈性手术切除后患者的10%-20% • 10%左右结直肠癌肺转移为孤立性病灶
流行病学
• 直肠癌肺转移率高于结肠癌 • 1/3发生在结直肠癌术后两年内 • 近2/3发生于Dukes C期结直肠癌
• 大多双肺的多发性病灶,也有表现为单肺的 多发病灶或单个病灶。
诊断和鉴别诊断
• 辅助检查
– X线 : 早期筛查 – 全肺CT: 敏感性高 3mm – MRI: – PET : 肺门纵隔淋巴结
• 实验室检查
– CEA(20%)
• 肿瘤倍增时间 20d~ 40d
诊断和鉴别诊断
• 鉴别诊断
– 原发性肺癌 – 肺部良性病变 – 其他继发肺转移灶
转移性肺癌
原发性肺癌
是肺部原发癌还是转移病灶?
• 10%为肺原发癌
原发性肺癌Leabharlann 痰细胞学培养40%阳性
肺门及纵隔淋巴结 常增大
肿块形态 病灶数目
不规则 多变 边缘毛刺明显 单发,多为一侧
其他部位肿瘤史 无
肺转移瘤
5%阳性 很少增大
下肺 球形类圆形 棉絮团状
单或多发,可累及 两肺 有
肺转移瘤治疗进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