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小公园民族志研究
汕头小公园——带你走进真正
个人对家乡的这片骑楼建筑群总有挥之不去的情结。
一座骑楼一座城
• 骑楼进入中国后,由于它的实用性、 装饰性和相对于中国传统木框架结构 更有优势,也因为许多外国商人高级 店铺的示范作用,迅速在沿海的台湾、 香港、广州、海口、厦门等对外贸易 和文化交流活跃的城市和地区生根, 发芽,遍地开花,并像周边城市扩展。 由于骑楼的设计建造者大都不是职业 建筑师,而是普通的工匠。但他们凭 借丰富的实践经验,按照自己的理解 对西式各种风格的建筑加以“模仿”, 并在模仿中对西方建筑进行了大胆的 改良和创造,融入了本地的文化传统, 造就了各地活泼而有特色的骑楼建筑
• 而这些碉楼正是“骑楼”的衍生建筑 物
From: 博客——张 芸 楼 散文——骑
• 骑楼,南方的骑楼呵,你是路旁房屋宽 宽的帽沿。 • 七月酷暑,当热带的阳光烧灼着皮肤, 人们以干裂的嘴唇嗫嚅着:给我一朵云、 一丝风、一滴雨吧,这时,你默默地为 他们撑开一片阴凉。在你的遮蔽下,卖 雪条冰糕的少年以甜脆的嗓音召唤顾客, 午间的炎热不再促闷地坠压在人们心头。 • 人们也不再顾忌上街和探亲访友,在绵 绵的雨天。空落落的路上,雨花开了又 谢了;天空挤满灰霾霾的浓云,雨在风 中斜斜地飘着,只有你,为人们撑开一 片晴朗。淅沥的雨声不再使人厌烦,而 是和着从容的笑声,在耳轮里荡起美丽 的涟漪。 • 有一天,我在你身边走过,突然想到, 那将是一个幸福,如果我也能象你一样, 在人们需要的时候,给他们送去一片荫 凉,或一片晴朗。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别的骑楼 仿哥特式骑楼
• 仿哥特式骑楼遗存主要分布于广州老城内, 它强烈的垂直线条和拉长的拱形窗表现了明 显的哥特式窗形式,使人感觉到浓厚的哥特 风格
南洋式骑楼,盆友了解一下吗?
• 南洋式骑楼则是一种在南洋地 区非常独特且有创造性形式并为 国人所借用,即在女儿墙上开有 一个或多个圆形或其他形状的洞 口,其原本是为了预防南洋一带 强烈的台风袭击,减少对建筑物 的风负荷的技术处理,但自此却 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形态
汕头市小公园调查报告
汕头市小公园调查报告2008年7月27日。
笔者来到汕头市小公园片区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对汕头小公园进行初步了解。
其后,笔者又查阅了小公园的相关资料。
据了解,咸丰八年(185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缔结《天津条约》,中国被迫开辟十个通商口岸,汕头正式开埠。
汕头小公园正是那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小公园是汕头老市区的中心,周边的安平路、升平路、国平路等骑楼和街路呈扇形放射状分布,加上两侧的旧街坊“四永一升平”(“四永一升平”指的是永安街、永和街、永泰路、永平路和升平路),东部的旧“盐埕头”、北面的红亭、南面的“汕头港”,形成了具有20世纪30年代建筑特色的繁华商业区、居民区。
区内的百货大楼高7层,前身是1932年华侨集团集资创办的”南生公司“。
小公园是30年代初建设的,有假山、喷水池,树有“万国来朝”牌。
1934年4月续建一座八角楼,名为“中山纪念亭”,俗称小公园。
亭于1969文化大革命中年遭拆毁。
1985年园林部门在原址重建假山、喷水池,植种椰子树、鱼尾葵等乔木和灌木,作为街心绿岛。
1997年升平区鮀岛建筑公司重建“中山纪念亭”亭名为鲁迅所题。
据介绍,关于小公园“中山纪念亭”,还有一则精彩的商业竞争故事。
原来,自从南生公司新楼开业后,此处商机日渐兴旺,遂传来香港大新公司派员来测地规划、拟在小公园兴楼营业的消息,这就惊动了邻近大小商户。
当时的南生公司的老板李柏恒预感到这样不好,因为大新公司是财势力足的,在香港、广州、上海都有分号,所以必须阻止它选择这个地方来开展竞争。
李柏恒想出一个用“死人”压活人的办法,这个主意,其实是当时绥靖公署秘书杨幼敏为他设计的。
建亭“报告”一呈上,当然里应外合、立刻批准。
于是,南生公司带头,中小商户也纷纷解囊,建亭之举便紧锣密鼓展开了。
大新公司派人来察看,见到小公园兴建中山纪念亭,也就打消了来汕头设商业点这个念头。
大新公司一“退兵”,小公园周围商号松了一口气,建亭一事便半途而废。
去汕头小公园和澄海千树园研学,作文
去汕头小公园和澄海千树园研学,作文(中英文实用版)Title: Research Trip to Shantou Small Park and Chenghai Thousand Tree GardenEnglish:Our research trip to Shantou Small Park and Chenghai Thousand Tree Garden was an enriching experience that allowed us to learn outside the classroom.Shantou Small Park, located in the heart of Shantou city, is a historical park that showcases the city"s cultural heritage.W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the park"s various attractions, including its ancient architecture, beautiful gardens, and lively squares.We were particularly impressed by the park"s efforts in preserving it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while creating a vibrant space for the community to gather and interact.ext, we visited Chenghai Thousand Tree Garden, a picturesque garden known for its diverse collection of trees and plants.The garden provided us with a tranquil escape from the bustling city, allowing us to connect with nature and appreciate its beauty.We were amazed by the wide range of tree species, each unique in its appearance and characteristics.The garden also offered interactive activities that enhanced our understanding of botany and conservation efforts.Throughout the trip, we were guided by knowledgeable staff whoshared their expertise on the history, culture, and ecology of the two locations.Their insights helped us gain a deeper appreciation for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places and the importance of preserving them for future generations.The research trip not only allowed us to learn about the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Shantou but also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sustainable tourism and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It was a memorable experience that left us with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world around us.中文:我们前往汕头小公园和澄海千树园的研学之旅是一次丰富的课堂外学习体验。
汕头“小公园”开埠区全域旅游规划初探
1860年,汕头开埠后,“小公园”商贾云集,洋行、批局、 商号、货栈星罗棋布,由原先的滩涂与小渔村蜕变为繁华的商业 贸易城镇,也成为汕头最早的市区中心。20世纪初,早期“过 番”的大批华侨华人回乡兴办实业,将发源于南欧流行于东南亚 的骑楼建筑带回了家乡。一时间,中西结合的各色骑楼在“小公 园”这里纷纷矗立。随着建筑密度的增加,“小公园”逐渐形成 了以“四永一升平”为主体的街区,总面积达73.53公顷。这个街 区的建设非常有特色,是以“中山纪念亭”为中心,四周伸出蛛
汕头位于广东省东部,闽粤交界,濒临南海,是广东唯一一个 既有外海又有内海的城市。正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早在 1860年时,汕头便被列为重要的通商口岸对外开放,至今已有150 多年的开埠历史。而作为汕头开埠的发祥地——“小公园”,是汕 头这100多年商埠发展的历史见证者,也是这座城市砥砺前行的一 个缩影。如今,“小公园”开埠区(以下简称“小公园”)繁华不 再,留给世人更多的是关于城市的记忆。2014年,汕头市人大颁布 了《汕头经济特区小公园开埠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保护条 例》”),正式开启了对“小公园”的全面保护和活实新发展理念,落实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体现。其能够作为汕头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示范区,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塑造汕 头的新形象,以吸引更多的投资。
四、规划的策略
(一)切实做好顶层设计,创新管理模式 顶层设计是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 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 现目标。由此可见,必须将“小公园”整体作为规划的主体,以 打造“潮人精神家园”为核心理念,以展示开埠文化、建设美丽 家园为核心目标,自上而下地进行全面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 理、一体化营销推广。政府要在全局谋划中充分考虑“小公园” 的定位,要在发展旅游业的基础上,促使其与创建全国文明城 市、打造汕头市域副中心、西片区旧城改造等同步进行。 在旅游管理方面,首先,要联合规划、工商、城管、执法等 部门建立“管理共同体”,并由市、区到街道逐级分解任务,确 保任务落实到位。其次,可以发挥行业协会,如旅游协会、酒店 协会、餐饮协会、茶叶协会等在企业服务、标准制定、技术交流 等方面的促进作用。第三,可探索向社会机构、专业组织购买服 务,以实现社会化管理。 (二)努力挖掘特色资源,树立旅游品牌 “小公园”因开埠而兴,因商贸而盛,分布在这里的洋 行、商号、码头、货栈旧址数量众多,是汕头这一海滨邹鲁、 百载商埠的亲历者与见证者。批局、邮局、会馆、旅社是华侨 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游客了解潮汕华侨变迁、感受华侨创业艰 辛的一扇窗口。红色交通线、名人居所或下榻地点的旧址,展 示的是旧汕头埠的风云岁月。各种老字号、酒楼食肆及宗教场 所是市井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吸引物。除 了以上这些实物景观,诸如潮剧、潮绣、工夫茶、潮汕时年八 节等民俗性的非物质旅游资源,同样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鉴 于此,“小公园”可重点打造以下两个旅游核心产品,即百载 商埠文化游与骑楼风情文化游,并将美食休闲体验游、民俗文 创体验游作为拳头产品做大做强。 (三)优质完善公共配套,建设全域美丽景观 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命脉,旅游交通的规划又与整个城市的 交通规划密不可分,是全域旅游规划中关于“域”的打造的重要 体现。“小公园”全域旅游规划必须将交通摆在重要位置。外部 交通方面要着力打造航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轨道、水 运立体式交通,立足省内游客,争取区域游客,拓展国内长途游 客与国外游客。内部交通方面要拓宽通往“小公园”的主干道, 规划区域内慢行系统,修缮破败路面或改造为特色步行街。可在 “小公园”内选择若干面积较大的空地建设景观式停车场,或在 区域外建设立体式停车场,争取解决停车难问题。
广东汕头小公园亭游后感
广东汕头小公园亭游后感一个小公园,一部汕头史。
作为汕头开埠区的核心地标,小公园承载着许多市民、潮籍侨胞的集体记忆。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它的变迁吧!小公园中山纪念亭,是几代潮汕人的集体记忆,也是旧汕头埠繁华的见证。
事实上,小公园中山纪念亭经历了三次“修建”,背后既有潮商的商战故事,也有后来潮商的故土之情。
相传,在20世纪30年代初,香港大新公司欲在此开展贸易活动,南生公司及周围商号的之后表示愿意捐款修建孙中山纪念亭,以此“逼退”大新公司。
1934年12月,中山纪念亭落成,成为第一代小公园亭。
然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小公园亭遭受毁坏,变成一片空地。
直到1997年,时任汕头市鮀岛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郑良奇出资出力,参照资料重建起小公园亭。
作为汕头开埠区的核心地标,小公园承载着许多市民、潮籍侨胞的集体记忆。
小公园不单是市民休闲纳凉、外地游客观光的好去处,更是海外游子寄托思乡情感的地方。
如今,人们看到的小公园亭,则是在2016年再次修缮修复。
据悉,小公园亭的重修基本重现了第一代的古老工艺,重建使用最好的千年不腐柚木,运用中国传统的榫卯工艺修复,像“搭积木”一样搭建起来,构筑纪念亭的主体,整个搭建过程不用一颗钉子。
栏杆、琉璃屋脊、亭盖等细节也都“修旧如旧”,步级、扶栏、地面等采用花岗岩。
此次修复完全还原1934年小公园亭始建时的尺寸和工艺,尤其是木结构部分,使用的是有着“千年不腐”之誉的缅甸柚木。
整个施工按照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这些全木结构的构件,加工完后就开始安装,还原超过90%。
随着小公园街区标志性建筑的修缮完工,越来越多海内外潮人、游客慕名而至。
小公园亭周边,市民和游客络绎不绝,有的带着家人重游故地,有的赞叹亭内木结构的精巧,驻足拍照留念。
长期以来,作为汕头百载商埠的历史见证,以小公园为主体的历史文化街区是海内外潮人魂牵梦系的精神家园,更新与保护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是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如今,经过保育活化,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焕发出新的活力,再度成为汕头的热门“打卡地”,聚集了汕头海关钟楼、南生百货大楼、汕头邮电总局大楼、老妈宫及戏台、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中山公园等景观。
打开历史档案看记录汕头小公园
打开历史档案看记录汕头⼩公园汕头⼩公园,汕头⽼市区的商业中⼼和⽂化中⼼,是汕头⽼城的核⼼地标和⽂化标志,狭义的⼩公园,指位于⼩公园⽚区核⼼的中⼭纪念亭,⼴义的⼩公园,涵盖中⼭纪念亭周边的街区,包括安平路,升平路,国平路等等,统称⼩公园历史⽂化区,⼩公园⽚区的骑楼和街路呈扇形放射状分布,加上两侧的旧街坊“四永⼀升平”,东部的旧“盐埕头”,北⾯的红亭,南⾯的“汕头港”,形成了具有20世纪30年代建筑特⾊的繁华商业区,居民区,⽚区内的百货⼤楼⾼7层,前⾝是1932年华侨集团集资创办的“南⽣公司”,为解放前汕头第⼆⾼楼,是⽼汕头的标志性建筑及⼩公园的象征之⼀。
1860年汕头开埠后,清政府管辖潮汕的惠潮嘉兵治道设于潮州,驻汕头埠的外国领事“办事”借⼝对等级别,都争相要进⼊潮州,迫使兵治道不得不在汕另设⾏署,⾏署择建于茭萣地,即现在镇平路以南,新观影院附近。
1860年,汕头开埠,这⾥曾被恩格斯称为中国“唯⼀有⼀点商业意义的⼝岸”,⽽西郊“⼩公园”旧城区曾经就是繁华商业区的中⼼。
清同治七年(1868),巡道张铣以⽩银1.8万两在旧公园内街建⾏署,署址周围800⽶,俗称道台衙,⾟亥⾰命后,为潮巡署,督办署,镇守使署,潮梅署后处等机构驻地。
1921年汕头设市后,特别是1929年⾄1939年⽇本侵略占领前,是近代汕头建设⾼峰期,当时市政当局提出了市政改造计划,并利⽤侨资加以实施,⼴⼤爱国华侨及有识之⼠在“实业救国”之倡导带动下,纷纷投资建设家乡。
1921年,“第⼀公园”开放汕头“第⼀公园”,原在旧公园前路与旧公园内街之间,国平⼩学(原谢厝祠)南侧。
1921年辟为第⼀公园,中国近代“公园”的概念是在⾟亥⾰命推翻清朝统治后才出现的。
1921年,全国各地建设“公园”之风正在形成,汕头市政厅于此时引进公园的理念和建设在国内可算是名列前茅,市政厅将与道台衙毗邻的“洪厝花园”辟为公共公园,命名“第⼀公园”,并于同年7⽉向市民开放。
古建筑保护开题报告
古建筑保护开题报告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以汕头小公园为例开题报告一、题目及关键词1.论文题目:古建筑保护与利用――以汕头小公园为例2.关键词:古建筑;汕头小公园;保护;利用二、立题依据(一)研究目的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程中诞生了难以计数的、美轮美奂的古建筑,诸如苏杭的园林、北京的故宫、闽南的古厝等,这些古建筑不仅具有建筑美学的价值,它同时也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保护、开发、利用好古建筑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和传统文化的逐渐复兴,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汕头小公园是汕头古建筑的代表,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汕头小公园特指中山纪念亭,而广义的小公园则涵盖了永安、永和、永泰、永兴街和升平路,以及怡安、棉安、万安、吉安街和镇邦路,也就是汕头人口中的四永一升平、四安一镇邦,此外尚有南生百货大楼,它们承载着汕头“百年商埠”的历史记忆。
以此为例研究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具有典型性。
本文希望通过对汕头小公园保护与利用现状的分析、原则的探讨、问题的指出以及对策的研究,为汕头小公园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些许经验,进而为广东乃至全国的古建筑保护与利用做出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二)研究意义本文以汕头小公园为例,探讨了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它具有以下几点研究意义:第一、古建筑是城市发展的见证,承载着一座城市兴衰荣辱与历史沧桑。
在地区历史文化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古建筑日益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例如岳阳楼之于岳阳、黄鹤楼之于武汉,因而,它的保护与利用也就具有了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
汕头小公园是汕头商业历史发展的见证,典型的如南生百货大楼,承载着几代汕头人的历史记忆,对它的保护与利用的研究,有助于汕头更好的传承自身的商业文化、潮汕地缘文化,进而凸显出城市的文化底蕴。
第二、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除了具有文化意义以外,它还有丰厚的现实价值。
当代社会,以旅游为导向的第三产业日益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不少地区的古建筑更是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了良好的效益。
汕头市小公园历史与文化保护
汕头市小公园历史与文化保护高一(2)韩逸凡57号一.内容简介小公园为汕头老市区,20世纪30年代曾经是繁盛一时,记载着百载商埠的风风雨雨,传达着汕头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城市精神与人文风貌。
她那优雅的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织网交错的街道布局,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华灯初上的繁华景象,在一个世纪的洗礼后,仍默默地为我们讲述这段美丽的记忆。
如今,昔日皇女难下嫁,随着城市的发展,小公园逐渐失去了市中心的优势地位,她变成了一个孤独的老人,华丽的装饰已经退去了原来的美丽,“危楼勿近”的标示让人们敬而远之,陪伴她的只有流落的贫民,怀旧的白发老人。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二.小公园历史1.百载商埠1858—1921 西方殖民者侵入,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他们看中了汕头优良的港湾条件,汕头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成为了半殖民商埠。
随着航线的开辟,外贸的发展,重要铁路的建成,汕头的城市雏形逐渐形成。
汕头人民积极与海争地,加上韩江泥沙淤积,三角洲界推移,以及南面海潮冲积沙脊延伸,陆地向西南方向延伸,形成了大面积的滩地。
小公园就是在海滩上初建的。
1921—1939 战乱较少,交通条件改善,汕头经济快速发展,1936年成为仅次于上海和广州的第三大港。
此时西方受一战与经济危机的影响,对华经济侵略缓和,洋货进口少,给了民族企业发展的契机,但规模小,设备落后,资金少。
商业贸易的发展,民族轻工业的起步,使汕头城市人口增加,市区规模扩大。
1934年城市人口达21万,市区面积3平方公里多,当时全国人口大于20万的城市只有20多座。
1929年以前,汕头街道弯曲,狭窄崎岖,遇雨积水成河,对商业发展不利。
1929年开始大规模城市建设,用三合土铺设了新道路,以小公园亭为中心延伸了“四永一升平,四安一镇邦”,即永安,永泰,永平,永兴,升平五街,整个街区呈环状放射状。
此时的小公园是全市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
1922—1937年间填海造地50万平方米。
我家乡的红色印记作文汕头小公园
我家乡的红色印记作文汕头小公园今天我要给你讲讲我的家乡,那个充满魅力和故事的地方——汕头小公园。
小公园呀,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装满宝贝的大箱子,每次打开,都能发现新的惊喜。
这里的街道弯弯绕绕,房子古色古香,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岁月。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爷爷一起在小公园散步。
爷爷拉着我的手,慢慢地走着,一边走一边给我讲着小公园的故事。
“孩子啊,这小公园可有着了不起的历史呢!”爷爷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沧桑。
“爷爷,那到底有啥了不起的呀?”我好奇地问。
爷爷笑着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可是革命先辈们奋斗过的地方哟!”我瞪大了眼睛,“真的吗?爷爷,快给我讲讲!”爷爷指着一处老房子说:“你看那房子,以前呀,革命先辈们就在这里秘密开会,商量着怎么为咱们老百姓谋幸福。
”我看着那破旧但依然坚强站立的房子,心里充满了敬佩。
还有那街头的老店铺,以前也是传递重要消息的地方。
想象一下,在那个紧张的年代,大家悄悄地传递着信息,为了心中的理想,那得多勇敢啊!小公园里有一座纪念碑,每次经过那里,我都会停下脚步,静静地看着。
那上面刻着的名字,不就是英雄们的见证吗?我常常在想,他们当年是不是也像我一样,有着快乐的童年,有着疼爱他们的家人?可是为了我们的幸福,他们勇敢地冲在了前面。
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位老爷爷,他坐在街边的椅子上晒太阳。
我凑过去问:“老爷爷,您知道小公园的红色故事吗?”老爷爷眼睛一亮,打开了话匣子:“孩子,我当然知道!当年啊,这里可热闹了,大家一起为了新中国努力……”听着老爷爷的讲述,我仿佛看到了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画面。
小公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那斑驳的墙壁,就像岁月的皱纹,记录着过去的风风雨雨;那古老的街道,就像一条时光的长河,流淌着先辈们的热血和汗水。
朋友,你说,我们能不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吗?能忘记先辈们的付出吗?当然不能!汕头小公园的红色印记,永远刻在我的心里,激励着我努力向前,为家乡的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汕头小公园地理分析报告
汕头小公园地理分析报告一、引言汕头市作为广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近年来城市建设和发展迅速。
小公园作为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休闲活动场所、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报告将对位于汕头市的一个小公园进行地理分析,探索其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地理位置汕头小公园位于汕头市澄海区,地理坐标为北纬23°17’24”,东经116°45’12”。
公园总占地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紧邻汕头市区,交通便利,周边有多条公交线路经过。
三、自然环境1. 地形和地势:汕头小公园地处丘陵地带,整体地形较为起伏,局部地区呈现较陡峭的山脉状。
公园地势较高,视野广阔,俯瞰城市景观。
公园内部分区域经过修整,形成花圃、游憩场所等。
2. 气候:汕头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夏季气温较高,平均温度在30℃左右,冬季相对较低,平均温度在15℃左右。
由于汕头小公园地势略高,夏季气温相对较低,是市民避暑的好去处。
3. 植被:汕头小公园以绿化植被为主,拥有各类乔木、灌木和花草。
公园内分布有百余种花卉,四季有不同的花朵开放,形成了动人的景致。
此外,公园还种植了一些当地特色的果树,丰富了公园的植被资源。
四、人文环境1. 历史和文化:汕头小公园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是汕头市最早的公园之一。
公园周边有一些历史建筑,如古老的民居和庙宇,展示了这一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
公园内还修建了一座纪念碑,记录了该地区的历史变迁和重要事件。
2. 设施和活动:公园内配备了休闲设施和健身设备,如健身步道、休闲长廊、草坪和温泉浴池等,供市民休闲娱乐。
此外,公园还定期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如音乐会、舞蹈表演和书法展览,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参观和欣赏。
3. 周边环境:汕头小公园周边有居民区、学校和商业区等。
公园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成为居民休息、娱乐和健身的重要场所。
公园外部交通便利,周边道路宽敞,便于市民前往。
五、城市发展作用汕头小公园作为城市发展的一部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 提供休闲场所:公园内有丰富的绿化植被、健身设施和休闲设施,可以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缓解城市压力。
汕头市小公园心得体会
汕头市小公园心得体会汕头市小公园是我所久居之地的一个熟悉的地方,每天都能见到许多人在这里散步、运动或者享受休闲的时光。
作为一个常驻附近的居民,我也常常光顾这个小公园。
在这里,我收获了许多美妙的体验和心灵之旅。
第一次踏入汕头市小公园,我仿佛进入了一个自然的世界。
长满郁郁葱葱的大树给公园创造了一片绿洲,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香气,令人心旷神怡。
这里的环境非常幽静宜人,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污染,让人感到放松和舒适。
每当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喜欢在公园里漫步。
公园的小道弯曲而精巧,犹如迷宫一般,给人一种探险的感觉。
我喜欢沿着小道缓缓行走,感受着阳光的温暖,欣赏着路旁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
一颗颗绿油油的树木立于两旁,给人带来阵阵清爽和清新的风。
除了欣赏花草树木,我还喜欢在这里运动。
汕头市小公园配有充足的健身器材,满足了居民们日常的健身需求。
每天早上,我都能看到许多老人们在这里做晨练,运动身体,活跃心态。
透过他们的身影,我感受到了健康和活力的力量,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汕头市小公园还拥有一个美丽的湖泊,湖水碧绿如镜,荡漾的波纹像是在打招呼。
湖边的长椅上常常坐满了年轻人和老年人,他们欣赏着湖水的美景,感受着微风的轻拂,享受着休闲的时光。
我也喜欢坐在长椅上,静静地欣赏湖水荡漾的美丽,沉醉在宁静的氛围中。
在公园的角落,还有一个小花坛,里面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花卉。
每到春天和夏天,花坛里都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吸引了不少游客和居民驻足观赏。
有时候,我也会在这里拍照,记录下这些美丽的花朵,留下值得回忆的瞬间。
汕头市小公园不仅给人带来了身体上的舒适,更重要的是给予了我心灵的滋养。
每当遇到困惑和压力的时候,我都会来这里散散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静下心来思考和反思。
公园里的宁静和美丽,让我找到了平衡和答案,重新找回了自我。
汕头市小公园是一个美丽而宜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片绿地,更是人们心灵的净土。
在这里,我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得到了滋养和放松。
研究性学习
20 30
小公园是汕头开埠的发祥地,在岁月中见证着百载商埠昔日的繁华;尽管随着汕头城 市重心的不断东移,小公园的商业中心地位逐渐消退,但汕头人仍对小公园有着浓郁 的本土情结———不仅基于其历史与文化价值,还有着挥之不去的情感,以小公园为 中心的老城区如何重振昔日的商业雄风,更是牵挂着无数汕头人的心。
制作人:周佩洁
组长: 郑相裕
组员: 陈粧琪、许信源、谢加磊、黄嘉恩
的是特红的平 标 色亭旧路汕 志 的、街、头 性年繁南坊国市 建华华面“平小 筑侨商的四路公 及集业“永等园 小团区汕一骑是 公集、头升楼汕 园资居港平和头 的创民””街老 象办区,,路市 征的。形东呈区 之“区成部扇的 一南内了的形中 。生的具旧放心 公百有“射, 司货 盐状周 ”大世埕分边 ,楼纪头布的 这高 ”,安 是层年、加平 老,代北上路 汕前建面两、 头身筑的侧升 1932 20 30 7
小公园旧时以商扬名,其浮沉从几家店面的变迁可 见一斑。对精于美食文化的汕头人来说,飘香小食、福 合埕牛肉丸、西天巷蚝烙、爱西干面一直令人念念不忘, 这几家饮食名店莫不起家于小公园一带,也因位居显赫 之地而愈加兴旺。但随着小公园的衰败,这些名牌老店 纷纷在东区开起分店,原址均不再是经营的核心,但仍 然很多旧址依然在那生根。
围绕小公园,区内有汕头市历史最悠久的百货大楼(南生公司)、纺织品大楼(永安 公司)和100多家商店,虽然她正在老去,但这里曾有过最纯粹的独特商业文化,有过 许许多多汕头人的梦想和荣耀、挣扎与希冀———
营到 我 着 的一 们 “ 多户 : 风 如 是有 如 流 今 档人 今 总 漫 次常 中 被 步 不住 山 风 于 高的 纪 吹 骑 的, 念 雨 楼 商可 亭 打 片 品不 一 去 区 ,容 带 ” 的 生易 的 的 大 意。 邻 景 街 寥而 街 象 小 寥周 骑 。 巷 。围 楼 在 , 尚不巷一 未少头切 拆已纳已 除人凉今 的去的非 铺楼老昔 面空人比 中,们, ,想告呈 经找诉现
基于LBS的汕头市小公园历史街区活力评判研究
小公园之由来
49区域历史汕头小公园,原来是老市区一处繁华的商业文化中心。
小公园建成于上世纪30年代初期,位置在老市区的升平路与国平路和安平路的交叉处。
上世纪30年代初,随着市政建设的发展,升平路、国平路、安平路相继筑成并在此处形成交叉,市政府认识到有在此处建设一个大型圆盘式交通枢纽以疏导交通的必要。
当时国内城市建设受欧西文化的影响,园林式的城市建筑风格倍受追捧,故市政府决定在此处建设一个圆盘式交通枢纽的同时,在交通圆盘中心同时建筑一绿色小园林,名称为“小公园”。
小公园及其环园马路工程建成后,以小公园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商业网点迅速形成,小公园片区很快成为老市区的商业集结地。
与此同时,各种配套的文化、娱乐、餐饮等服务业亦相应地聚集于此。
改革开放之后,汕头市区不断扩大,城市中心东移,这里的居住人口亦逐渐减少,许多楼宅被空置甚至变成危房。
近几年,汕头开展城市创文活动,小公园及其周边独特的骑楼建筑和老市区的商业文化被重新认识和定位,市政府拨巨资进行修复。
以小公园为代表的老市区遂成为汕头开埠文化新名片。
然而,“小公园”一名的来源,具体说即为什么称为“小公园”、为什么要建小公园、小公园由谁负责施工建筑、小公园建成于何时等等一系列问题,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确切明白的说法,本文只就此几个问题作探讨。
提要:汕头小公园,原来是老市区一处繁华的商业文化中心。
小公园建成于上世纪30年代初期,位置在老市区的升平路与国平路和安平路的交叉处。
然而,“小公园”一名的来源,具体说即为什么称为“小公园”、为什么要建小公园、小公园由谁负责施工建筑、小公园建成于何时等等一系列问题,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确切明白的说法,本文只就此几个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小公园;由来;探讨作者简介:曾旭波,(1961-),男,广东汕头人,现就职于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小公园之由来曾旭波曾景辉主编《最新汕头一览》出版于1947年10月,此时的小公园早已建成。
书中第二十四章“公园及胜迹”,开首便说:“本市公园,有中山公园及小公园”。
汕头小公园变化作文
汕头小公园变化作文《汕头小公园的奇妙变迁》我对汕头小公园那可是有着特殊的感情,毕竟是从小就在这周边溜达的主儿。
以前的小公园,那建筑看着就像一位位风烛残年的老爷爷,破破旧旧的。
骑楼里的墙面斑驳得很,就像是哪位调皮小孩随意涂鸦的画布。
我还记得那时候有一次去小公园找小伙伴玩耍,路上那些石板路支棱得厉害,走得急了还差点摔个狗啃泥。
街边的小铺子也是乱七八糟的,商品胡乱摆放,整个环境总感觉是一种暮气沉沉的。
可是这几年,汕头小公园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变化巨大。
那些古老的骑楼重新修缮了,墙面干净整洁,像是穿上了新衣服的绅士。
就说我家楼下那以前坑洼不平的路,现在变得平平整整的,我那老母亲有次不小心把她的老年公交卡掉在路上,眼瞅着都没卡那么大的缝让卡掉进去。
周边的小店可不再是那种乱糟糟的了,一家家都整齐有序,还多了好多特色的小吃店和精致的手工艺品店。
每次路过那家新开的肠粉店,那肠粉的香气能直直地钻进鼻子里,再配上他家那秘制的酱汁,啧啧,想着都流口水。
小公园里的绿化那也是有模有样了。
以前除了几棵歪歪扭扭的树,基本就没啥绿色,现在可好,各种各样的花草摆放得整整齐齐,就像是接受检阅的小士兵。
花丛里偶尔还能看到几只蝴蝶在那扑棱着翅膀,好像也在这变美的小公园里撒欢呢。
这汕头小公园啊,不再是那个只有儿时回忆里有破旧影子的地方,而像是换了个灵魂重新再世,每天络绎不绝的游客也像是在给小公园的新生命点赞呢。
《汕头小公园之新颜焕彩》说起汕头小公园的变化啊,真的是天翻地覆。
我上次回汕头啊,刚走进小公园,就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以前那昏暗的灯光,到晚上只能凑合着看个路影,但现在不同了。
那个路灯又亮堂又洋气,把整个骑楼街道照得明晃晃的。
仿佛是在告诉大家,小公园已经彻底改头换面啦。
我发现里巷子里那些破旧的房子都被精心修复了。
有次我就在巷子里遇到一个游客,他在对着那些建筑拍照,嘴里还一个劲儿地感叹说这里美得就像一幅画。
我当时听着就特自豪。
“非遗”植入历史文化街区保育活化路径探究——以汕头市小公园开埠区为例
智库THINK TANK“非遗”植入历史文化街区保育活化路径探究郑梦婕前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为“非遗”)被誉为民族文化的DNA。
类型多样、价值丰厚、影响深远的“非遗”项目不仅是各个城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及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的重要依托,同时也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素支撑。
如能将“非遗”项目及其文化内涵系统、有机地植入当地的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育活化,将能使二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以广东省汕头市为例,该市当前正全力创建国家文明城市,而“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育活化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汕头市应因地制宜,合理借鉴国际及国内部分城市“文创造镇”的发展经验,将汕头“非遗”资源植入有“潮汕人精神家园”美誉的小公园开埠区,进行整体建设运营和保育活化,将潮汕优秀文化的DNA注入小公园开埠区这一美轮美奂的“躯体”,让历史文化街区和“非遗”双双焕发新的活力。
将“非遗”植入历史文化街区保育活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当前,各个城市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均侧重于保护街区外观的整体风貌,对于在历史人文变迁中应运而生并繁衍创新的社区文化却涉猎较少。
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育活化,不能只停留在保护历史建筑和街区布局等外在“躯壳”上,还应该传承创新其所承载的文化体系,保护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内涵,保存文化——以汕头市小公园开埠区为例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民族文化的DNA。
而历史文化街区是活态的文化遗产,对其的保育活化不能只停留在保护历史建筑躯壳上,还应该传承创新它所承载的文化。
本文以汕头市推动有“潮汕人精神家园”美誉的小公园开埠区建设为例,提出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育活化中,应充分结合当地的“非遗”项目和元素,通过强化规划设计、注重活态展示、注入科技元素等途径,激发历史文化街区和“非遗”文化的内在活力,使之在城市发展中真正发挥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汕头小公园观后感
汕头小公园观后感去了趟汕头小公园,就像掉进了一个装满老时光的魔法盒子。
一走进小公园,那骑楼建筑就像一群穿着复古衣服的老爷爷老奶奶,静静地站在那儿,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这些骑楼可真是奇特,一楼的廊柱就像忠诚的卫士,撑着上面的楼层,既给街道遮风挡雨,又让整个小公园充满了南洋风情。
我沿着骑楼下面的街道慢慢走,就感觉自己像是穿越到了老电影里的场景,说不定下一秒就会有个穿着长衫的先生或者挽着发髻的女士从旁边的店铺里走出来呢。
小公园里最显眼的就是那个中山纪念亭啦,就像一个大明星站在舞台中央。
它圆圆的顶,精致的柱子,虽然历经了岁月的洗礼,但还是那么有范儿。
周围的人们在亭子里休息、聊天,就像这个亭子是大家的一个老伙伴,默默地陪着大家度过一天又一天。
我站在亭子旁边,想象着以前这里是不是也有很多人聚在一起,谈论着家国大事或者家长里短呢。
再说说小公园的美食吧,那可真是多到让我眼花缭乱。
各种小吃摊就像一个个宝藏摊位,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我看到了潮汕的肠粉,那肠粉就像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裹着鲜嫩的肉沫和翠绿的蔬菜,再浇上特制的酱汁,一口下去,味蕾就像在开派对。
还有那些粿类小吃,样子千奇百怪,但是味道却出奇的好。
感觉在小公园,每走几步就能发现一种新的美食,就像在玩一个超级有趣的美食寻宝游戏。
不过小公园也有点小混乱,人多车也多。
摩托车、自行车在人群里穿来穿去,就像调皮的小老鼠在乱窜。
但这种混乱却也有一种独特的烟火气,让人感觉这里充满了生机。
汕头小公园就像是一本活着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又像是一个美食天堂,能让每一个吃货都找到幸福的感觉;虽然有点小瑕疵,但就像美人脸上的一颗小痣,反而更添几分韵味。
这次小公园之行,真是让我这个外来客深深爱上了这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7)【广东·汕头】几代人的记忆中独特的美
(7)【广东·汕头】几代人的记忆中独特的美傍晚时分,我们来到汕头老城的核心地标——小公园小公园是汕头老市区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既是地标,也是个文化标志。
小公园,并非公园,指位于小公园片区核心的中山纪念亭。
广义的小公园,涵盖中山纪念亭周边的街区,包括安平路、升平路、国平路等等,统称小公园历史文化区。
小公园是上世纪30年代初建设的,有假山、喷水池,树有“万宝朝宗”石碑。
1934年4月续建一座八角楼,红柱绿瓦,亭四周筑石椅,名为“中山纪念亭”,俗称小公园。
1985年园林部门在原址重建假山、喷水池,植种椰子树、鱼尾葵等乔木和灌木,作为街心绿岛。
以小公园中山纪念亭为中心的街区,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形成,由当年拆建开辟的几条大马路构成。
这种市中心作放射状的城市规划格局,在中外大城市中,仅有巴黎等极少数城市可见到。
这里交通便利,人流汇聚,随着汕头开埠的步伐,自然成为寸土寸金的商家宝地。
最瞩目的南生公司楼,据当地人说,这是那个年代女生爱逛的百货公司,外观上还保留着标志性的老建筑。
开业至今已有86年历史,但名声至今不减。
商业活动造就了汕头小公园。
同样,由于商业网点的变迁,如今的小公园已消褪了昔时的气派荣华。
但每个知道汕头这座百年沧桑历史的人们,对这一处令人再熟悉不过的老地方,留存着美好的记忆。
因为她和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同经历了风雨岁月、离合悲欢,汕头人无法忘记她。
有100多年的历史,曾经的小公园,是汕头重要的商业区,甚至成为了联系海内外的纽带,传说以前很多华侨都称这个地方为“过番”。
虽然这个地区已经被改造和开发成一个景点,但建筑风格仍然是民国时期的英国风格,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食物美味夜色降临,在灯光映衬下,小公园焕然一新,精致的浮雕、窗饰以及古色古香的骑楼,让你仿佛穿越到上个世纪……工艺品店铺琳琅满目非节假日显得人气不旺据说电影《红牡丹》特地选择这里作为外景地,权当旧香港市街,几可乱真。
关于汕头市小公园的初步研究
【商平路】(商平路与外马路的交汇处转角,继续前行30米左右,商平美发斜对面)老旧残破的木阶梯,扶手更是岌岌可危。
铁门紧锁,透出些光亮。
关上的是老城区的记忆,锁住的是那代人的生活。
The wooden stairs are old, not to mention the handrail. The iron door was tightly locked, shedding a little glimmer of light. It is the memory of old city that was covered; it is the lifestyle of the old generation that is locked.【商平路】(商平路与外马路的交汇处转角,继续前行40米左右,商平美发斜对面)这户人家能够用上空调,说明生活还不是很差。
附近其他的危楼住的居民,生活还是挺拮据的。
从某方面也能体现出差距。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air conditioner that the life condition of this family is not so bad. However, it is obvious that other families in this building are living poor lives. This gap can also be seen in other ways.【商平路】(商平路与外马路的交汇处转角,继续前行40米左右,商平美发斜对面)欧式建筑,红色楼房有明显翻修痕迹。
楼下基本上没有商铺。
去往西堤,好多公交车都会经过这条路。
This building is in European style, it is obvious that the red one has been retrofitted before. Many buses pass this road on the way to Xidi.Time: August.19th 2011. 15:30~16:30pmLocation: the corssroads of Waima road and Shangping Road, 50 meters forward。
汕头小公园暑假社会实践
汕头小公园暑假社会实践
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是老汕头经济繁荣的象征是“百载商埠”的历史见证
有辉煌的商业贸易史
也有厚重的华侨过番史这些都在汕头老市区留下了深深的文化印记
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前往
寻找侨批文化的美丽足迹
背上小书包
坐上心爱的校车
出发
汕头小公园是汕头老城的核心地标和文化标志,承载着深厚的潮汕文化底蕴,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辉煌小朋友们挥动手中的五星红旗为祖国妈妈庆生
虽然老城区不断东迁,骑楼日渐破败百货大楼风光不再,小公园亭也变得沧桑但这片老市区在汕头人的心中仍有着沉甸甸的份量
我们漫步在街道,共同感受小公园的文化氛围,一同拍照合影
来到沿着海滨木栈道随处可见郁郁葱葱远处壮观的礐石大桥在这美妙之地,我们进行了丰富的野餐
吹着舒服的海风沿着海边走走停停体会旧时代的气息感受新时代的蓬勃探寻伟大的祖国的历史和繁华当下最后再和这时代标志合影留念期待我们下一次的实践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8级组长:苏碟琴组员:欧肖钰、高敏、刘艳君、陈锦艳、李秋兰、陈洁芳、高敏红、肖骁、张中宁人在改造中的小公园——对小公园拆迁重建与居民生活、商业活动的民族志研究目录1. 研究的缘起 (1)2.小公园的介绍 (2)3.小公园改造项目的进展 (2)商业行为与居民生活状态 (3)4.小公园的商业行为状况 (3)5. 小公园居民的生活状态 (5)小公园中的人的情感、经验与看法 (9)6.搬与不搬的两难 (9)7.人在小公园的足迹 (11)8.人对小公园发展的看法 (15)9.小公园的卫生和治安影响居民情感与看法 (19)讨论和思考 (23)1. 研究的缘起自1932年南生公司建成以来,在小公园一带引起了商业的相互依赖和竞争关系,从此小公园一直是汕头城区的中心,素有“百载商埠”之称。
几十年以来,小公园以其独特的中西合璧骑楼和繁华的独特风貌而在汕头的历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这里的建筑和人都对汕头市民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市民心中也有着特别的地位。
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变迁,商业网点的变迁,骑楼建筑也因各种安全和发展问题,急需拆迁重建,小公园开始衰落。
因此里面的居民也随着老城区的变迁和改造表现出多种多样的、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独特现状。
课题研究员曾多次走访小公园,游览小公园的骑楼建筑,与小公园的居民聊天。
小公园作为汕头的历史印记,当看到小公园日益破败的楼房以及屡有抱怨的居民,引发了研究员关于小公园的历史建筑风貌保护区的改造,关于其中居民的生存状态的思考:如此独特的骑楼,是拆迁还是改造?拆迁与改造对小公园的商业有何影响?在改造过程中,小公园居民的日常活动、生活习惯、邻里关系与交通是一种怎样的情况?小公园居民对小公园感情究竟有多深,他们对小公园的未来持有怎样的看法?而又是怎样的因素影响着他们的看法?那么小公园今后究竟何去何从?通过研究员接近两个月的资料搜集、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获得了大量关于小公园改造及其居民生存状态的相关信息,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分析,从而揭示课题研究的主题。
2.小公园的介绍1929年,因着商业的发展和市政的建设,国平路和安平路相继拆迁改建,政府规划以小公园为汕头市的商业中心,以“四永一升平”(即永安街、永泰街、永和街、永平街和升平路)的格局来发展。
这里商贾云集,商铺林立,当时的大商号有:照相业的介仁、昆明相馆;钟表业的亨达利;百货业的南生公司(后改百货大楼)、华强百货;糖果饼乾业的李益大、太阳光以及联华西药房、秦盛电器等。
[1]而中山纪念亭更是作为小公园的标志而上个世纪30年代屹立至今。
小公园地形呈现扇形,以中山纪念亭为中心呈放射状,呈现出具有中西合璧的骑楼的建筑特色,展现了潮汕地区特有的多元复合的地缘文化1。
但由于小公园的地理位置有一定的局限性,小公园以前依托港口,是经济中心,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公路的发展,小公园的地理位置的局限凸显出来,小公园往西是梅溪河,再往西是牛田洋,属于滩涂。
因此交通地位日益显微,汕头的经济发展向东移,所以导致了城市中心的东移和小公园的相对衰落,但因此小公园的特殊格局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
3.小公园改造项目的进展1987年,小公园被定为危房而进行改造,改造地区总占地约270亩,但由于没有很好的规划,城市的公共设施没有跟上,继而产生了新的问题。
1994年,政府重新研究计划,侧重于建设配套设施。
1999年,汕头人大代表大会通过了由汕头规划设计院主要负责的《小公园历史建筑风貌保护区》规划。
2002年汕头人大又通过了新的《小公园历史建筑风貌保护区规划》,市政局与开发商签定改造合同,中美建筑设计院负责建筑设计,汕头市规划局还专门成立小公园改造规划协调小组,规定其片区性质。
2004年人大又通过了建设规划。
根据汕头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对小公园历史建筑保护方面的决议》,决定采用在安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历史变迁和时代特点好的特色建筑进行加固维修原貌保护,对特色建筑因严重损坏等各种情况不能进行加固维修的,结合与其相连新建筑和周1“地缘文化学”,文化学研究中从局部地理、环境关系及其引起的社会、文化差异与因缘关联,探讨地理区域文化特征与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
中国地理区域文化研究中有“东西”、“南北”等模式,比如,典型的徽商、晋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域之间竞争的展开,也形成了不同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不同区域的城市群,比如,勃海湾、泛珠江与长三角等。
边的情况进行原貌重建,对较有特色但难以保留的建筑,移位重建于潮汕风情区。
小公园改造项目是汕头市首宗实行土地挂牌预约出让,拆建分离的旧城改造项目。
由金平区政府包干拆迁补偿改造将分期分5批改造。
2004年,小公园一期”旧城改造项目系我市对外引资的一个重点项目,但后来由于后续拆迁资金无法及时到位等原因,使拆迁工作严重受阻,至2006年11月,在完成百货大楼背后13.2亩用地移交台商后,拆迁工作趋于半停顿状况。
直至2009年7月30日金平区政府重新发布《房屋拆迁补偿公告》,实行对房屋补偿价格重新评估,适度提高补偿标准,使拆迁工作逐步恢复正常。
目前保护区31亩范围内还需拆迁房屋10240平方米,居民(单位)136户。
[2]回迁安置区28亩范围内已全部完成拆迁工作,进入工程建设施工阶段。
商业行为与居民生活状态4.小公园的商业行为状况小公园最发达的路段是以安平路为商业,骑楼下的商店一家挨着一家,生意非常好,大部分的商店都是国营的。
尤其是到了年底,汕头各地的群众都前来办年货。
无论是卖什么商品的商店都是人头攒动,一派购销两旺的繁荣景象。
受访人提到的安平夜市、南生百货大楼的兴衰与汕头商业活动的兴衰是紧密相连的。
而升平路和国平路的商铺则以食店为主,飘香小食、福合埕牛肉丸、西天巷蚝烙、爱西干面等知名食店莫不起源于此。
那么小公园改造进程中对曾经的“百载商埠”究竟带来怎样的改变,给商铺生意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以下表格是根据时间维度和商业内容维度,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绘制的。
表格中列举的陈述来自各研究员(特别是对商业行为进行对应研究的研究员)的观察笔记,观点引述自受访者的原话。
鉴于80年代市区城心中心开始的转移与1987年小公园开始有改造计划,我们把时间维度就划分为“拆迁改造前”和“拆迁改造中”。
根据观察和访谈所得,商业内容维度划分为“商铺生意”和“商铺类型”。
商业行为商铺生意商铺类型时间拆迁改造前1)以前小公园生意都很好的,人来人往。
——李先生(摘自高敏红的访谈记录)2)那里的百货大楼当时很远地方的人都去那里买东西,很多东西都卖。
——刘先生(摘自高敏红的访谈记录)3)以前很多人的,一天至少一百个要理发。
这里的人几乎都认识我。
我以前住在民族路那边,道路两旁都挤满了人啊。
尤其是老妈宫,一到初一和十五,人真是多得不得了。
升平路那边也很热闹,都是商都,公路两旁都摆满了东西,人都挤不过来的。
——陈伯(摘自李秋兰的访谈记录)4)以前汕头经济好嘛,想过来多赚点钱,总比在乡下种田好啊。
那边很多房子都是这些年建的,那个时候生意是比较好的。
——唐伯(摘自肖骁的访谈记录)5)好几年前,安平夜市开业的时候,生意很红火。
我有一个亲戚在那里卖衣服的,他说在这里做生意赚了不少。
当时这里做童装生意的店少,我的生意还是挺好的。
——小皇童装女店主(摘自刘艳君的访谈记录)6)当时南生百货公司呢,就相当于现在的大型超市,人们买东西都喜欢往那跑,可能觉得那里的东西比较好吧。
——通信特约代理维修手机的男店主(摘自刘艳君的访谈记录)7)以前的南生百货公司可谓是客源滚滚呀,大时大节,那些人都会去那里买东西。
楼梯挤满了,人们就去坐那部上了年纪的电梯。
那部电梯虽然经常会坏,但听人说它是当时汕头最早的电梯。
——陈伯(摘自刘艳君的访谈记录)8) 以前政府重视,小公园发展得很好,外面的人听说小公园,都说不错。
——印尼华侨(摘自陈锦艳的访谈记录)1)以前比较多地摊。
——唐伯(摘自肖骁的访谈记录)2)以前这段路的店铺都是小食店多。
就西天巷里面的西天巷蚝烙,很出名的,还有卖粿条的店、升平饺面店,米油店(同平粮油店)还有卖称的店(后来在阿伯指点下得知是香山衡器),以前是国营的店。
——翁先生(摘自张中宁的访谈记录)拆迁改造中1)肯定是受到影响的啦,现在都没有人来这里买东西了,这里的生意快做不下去了。
——刘女士(摘自高敏红的访谈记录)2)我在这里抽了一个下午的烟,他的店都没有什么进来买东西。
——李先生(摘自高敏红的访谈记录)百货大楼没有人来了,就倒闭了,现在没人来了。
1)流动摊贩减少,生意冷清。
一位中年妇女,骑着一辆三轮车进入小巷,上面放了一个桶,其他东西被布盖住了,她边骑边喊“糕粿”,但无人搭——刘先生(摘自高敏红的访谈记录)3)但是现在,除了几个熟人之外,都很久没有帮人理过发了。
现在小公园很冷清了。
——陈伯(摘自李秋兰的访谈记录)4)现在就不行了,经济不好嘛。
——唐伯(摘自肖骁的访谈记录)5)后来就不行了,来的人多,多的是来看那些旧建筑的人,买的人少。
前后围起一大片,无论是客流还是车流都减少了很多,安平夜市的生意很受影响,我这边就更不用说了。
——小皇童装女店主(摘自刘艳君的访谈记录)6)你说当年那么辉煌有什么用?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通信特约代理维修手机的男店主(摘自刘艳君的访谈记录)7)现在商业中心转移了,政府也不重视,小公园渐渐没落了。
——印尼华侨(摘自陈锦艳的访谈记录)理。
——摘自欧肖钰的观察笔记2)客源主要是街坊。
还是旧店铺生意好,老街坊嘛,都有感情。
——翁先生(摘自张中宁的访谈记录)3)店铺很杂,现在都是私人承包了。
——翁先生(摘自张中宁的访谈记录)综合以上表格中观察和访谈所得,小公园商业行为在拆迁改造前和中期的变化主要是:(1)商铺生意由盛转衰;(2)商铺组成由以食店为主,部分摊贩为辅转变成的各类商铺并存;(3)客源由汕头各地居民转变为小公园街坊邻里;(4)商铺销售的商品由高档年货转变成低档日用品。
根据初步的资料整合分析可知,发生以上变化的原因是:(1)拆迁改造工程进度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通,交通不便又导致了非小公园居民客源的减少。
(2)随着市中心的东移,很多居民迁出了小公园。
他们把房子出租,廉价的房租吸引了很多低收入的外地人入住。
外地人的经营理念与本地居民的经营理念有所不同,逐渐发展成为商铺种类繁多的集市。
(3)非小公园居民客源的减少导致商铺生意转变为倚重街坊邻里的生活消费。
(4)目前小公园的居民组成是留守的原居民(以老年人为主)和低收入的外地人。
消费能力低下的居民组成决定了商铺转变成为以销售低档商品为主的杂货店。
5. 小公园居民的生活状态(1)小公园的交通情况既然交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铺的生意,那么我们进而对小公园的交通现象进行了非参与式观察,观察的内容涉及交通工具的类型、使用频率与使用者性别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