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自我意识

合集下载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1. 引言1.1 作者介绍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樾,字豫才,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号悼亡者、笔名三毛、槐南、槐西、杏花。

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之鼻祖”,“无产阶级文学之鼻祖”。

其一生主要活动在近代中国的上海、北京等地。

鲁迅一生著述颇丰,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代表作品有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散文《中国小说史略》、《中国无神论文选》等,文学理论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文学改良概论》等。

鲁迅对中国近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思想和作品引领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鲁迅致力于揭露社会黑暗、启迪民智,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文化界的良心”、“精神的领袖”。

1.2 作品简介《过客》是鲁迅创作的一篇小说,描写了一个因遗传病而被社会排斥的男子的故事。

主人公季桂生因为遗传了一种不治之症,被视为“不能继续的残本”,在社会上备受歧视和辱骂。

他内心痛苦和绝望,面对这种自我意识的困境,终于选择了轻生。

通过对季桂生这一形象的刻画,鲁迅揭示了现代社会中自我意识的困境。

在这个以功利考量为主导的社会里,人们往往被定义和限制于外部标签,失去了真正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

对于像季桂生这样的边缘人物来说,更是面临着无法摆脱的困境和无法承受的压力。

通过《过客》,鲁迅让我们反思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思考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

他也提醒我们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以及文学作品的反思功能。

在这个快节奏、功利主义的社会中,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理解,以及对自我意识的深刻反思和认识。

2. 正文2.1 人物自我意识的困境鲁迅的小说《过客》中,主人公欧阳经是一个典型的自我意识困境的代表。

他身处封建社会的压迫环境中,既受制于家族传统和社会规范,又对自身的理想和才华充满自信与追求。

在小说中,欧阳经对自我存在的困惑和挣扎体现得淋漓尽致。

自剖意识下的鲁迅文学创作

自剖意识下的鲁迅文学创作

自剖意识下的鲁迅文学创作
鲁迅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文学家,他的文学创作受到了自我反省的影响,他的文学作品体现了对现实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体现了他的自剖意识。

首先,鲁迅的自剖意识体现在他文学作品的结构上。

他的文学作品以反讽、抒情、象征、描写等形式呈现,以一种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他对现实的反思和自我反省。

他的文学作品不仅结构严谨,而且情节曲折,令人深思,同时也体现出他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如《故事新编》中的《骆驼祥子》。

其次,鲁迅的自剖意识也体现在他文学作品的主题上。

他的文学作品深刻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他以一种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他对社会的不满和他自己的自我反省,如《彷徨》中的“苦涩的记忆”,表明他对社会的不满,以及对自身的反思。

最后,鲁迅的自剖意识还体现在他文学作品的文体上。

他文学作品中有抒情、象征等文体,他以一种
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他对社会和自身的反思。

他以象征文学的方式表达了他对自身的反思,以及对社会的不满,如《祝福》中的“祝福”,表明他对社会的不满,以及对自身的反思。

总之,鲁迅的文学创作受到自剖意识的影响,他的文学作品体现了对现实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体现出他的自剖意识。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过客》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以其精巧的笔法和深刻的内涵而广为人知。

小说通过讲述一个过客对自我意识的困境,引发了对当时中国文化及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在小说中,鲁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将个体与文化、命运与责任的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引发人们对自我意识困境的深刻思考。

在这篇小说中,过客是一个充满自我意识困惑的角色。

他来自乡下,背着家乡的重负,来到了城市,希望摆脱贫困的生活。

一切都不如他所愿,他发现城市并非他所期待的舒适与自由,而是充满着压迫与困难。

过客在城市遭遇到了各种困难,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自我意识的怀疑。

他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位置,寻求一种自由和尊严,但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无法摆脱的困扰之中。

这种自我意识的困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当代社会,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和思想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人们对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产生了重大的困惑。

尤其是在一个文化多元的社会背景下,个体的身份认同和文化传统之间的矛盾愈发突显。

传统的观念和价值观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之间的冲突,使得个体在寻求自我认同和定位的过程中陷入了困扰和迷茫。

在小说中,鲁迅通过过客的经历,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文化传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小说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下贫苦农民的窘迫生存状况,以及城市中的无尊严、无尊重的麻木生活状态。

过客的困境与中国当时社会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呈现出一个底层普通百姓所面临的困境和无奈。

鲁迅通过过客的命运,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

他以小说的形式呈现出了人们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现实和文化传统的深刻反思。

小说中让人深思的不仅是过客的困境,更是他对命运和责任的思索。

过客虽然身处逆境,但他却没有放弃对自由和尊严的追求。

他对命运的反抗和对责任的承担,展现了一种强烈的个体意识。

过客用他的行动和精神表达了对命运的不屈和对责任的担当,展现出了一种对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的坚持。

关于自主的名人故事

关于自主的名人故事

关于自主的名人故事摘要:一、引言:名人自主故事的意义二、自主的定义与重要性三、名人的自主故事举例1.鲁迅:独立思考,坚持真理2.乔布斯:追求创新,领导苹果公司变革3.武则天:女皇之路,自主决策四、从名人故事中汲取自主精神五、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主性六、结论:自主成就美好人生正文:【引言】名人故事总是充满魅力,它们不仅能激发我们的灵感,还能给我们带来启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关于自主的名人故事,以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主精神的价值。

【自主的定义与重要性】自主,指的是一个人在面对困境时,能够独立思考、作出决策并付诸行动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自主性越来越被重视,它是一个人成长、成功和幸福的关键因素。

【名人的自主故事举例】1.鲁迅:独立思考,坚持真理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具备高度的自主精神。

在面对旧社会的黑暗时,他敢于独立思考,用文字揭示社会的真相。

鲁迅曾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句话表达了他敢于打破旧传统,勇于创新的决心。

2.乔布斯:追求创新,领导苹果公司变革乔布斯是全球科技界的传奇人物,他凭借自主精神,领导苹果公司创造了无数创新产品。

他始终坚信自己的理念,坚持将产品做到极致,最终成就了苹果公司的辉煌。

3.武则天:女皇之路,自主决策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

她在男权社会中,敢于自主决策,排除万难,最终登上皇位。

她的胆识和自主精神,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

【从名人故事中汲取自主精神】通过以上名人的自主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拥有自主精神的人更容易在困境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那么,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培养自主性呢?【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主性】1.增强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自信心。

2.独立思考:在面对问题时,不依赖他人,学会自己分析、判断和决策。

3.勇于承担责任:不逃避困难,敢于面对挑战,承担责任。

4.坚持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提高自身意志力。

鲁迅的自我意识

鲁迅的自我意识

拷问旧我,寻找新我——论鲁迅的自我意识现当代文学专业2004级研究生覃春琼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以及对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

简言之,自我意识是人对人自身的认识,“是意识返回到自身,是在它的对方中意识到它自身”。

(1)了解自我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黑格尔认为,熟悉的东西是最不易理解的。

如果说人认识自然和社会时,凭着主客体的距离感可以深刻地把握对象的话,那么当主体反过来认识主体自身时,迷惑之雾便常常覆盖在自己的视角里。

鲁迅会逃出这一困境么?当他不断修正自我,力图战胜旧我的时候,他是否感到自己的有限?实际上,鲁迅对自我的认识经历了痛苦的过程,他的确比许多人目光尖锐得多,他痛切地感觉到自我灵魂的多重性。

在许多文章里,他不止一次地谈到自己身上复杂的因素。

在对其个性的把握上,表现出前人少有的深刻的特征。

一、自我意识清醒的最初呐喊中国传统社会里个人从来就不是一个人,而是皇帝、父母所有的东西,因而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就提倡“忠君报国”,“舍己为人”,“无我”,“忘我”,而从无“自我”的位置。

既然生命是属于皇上、国家和父母的,人们自然就只有为之奉献牺牲的义务,而绝无追求自身幸福的权利,个人的一切:职业、婚姻、生活方式、思想倾向等等,都必须听命于代表皇权、政权、族权的领导和父母及家族的意志,而毫无自我选择的自由。

中国人之所以做了几千年的奴隶,就因为“自我”昏睡了几千年,而始终没有醒来。

正是在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无自我状态的文化背景下,青年鲁迅在《文化偏至论》、《破恶声论》中主张“立人”和“尊个性而张精神”的同时,首次提出了“朕归于我”,“人各有己”;随后又在《北京通信》中宣告:“生命是我自己的”,成为中国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的最初呐喊,显示了要求摆脱外在力量的束缚,渴望掌握自己权利和支配自己命运的最初愿望。

既然,我是我自己的,那就要凡事自己做主,我自走我的路,为了在实际生活中争得这种自主的权利和自由,鲁迅一再申明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但须任凭我说一点我要说的话,否则,我宁可一声不响,算是死尸”,(2)“思想行为,必以己为中枢,亦以己为终极,即立我性为绝对自由者”,(3)“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4)、、、、、、这就是自我意识觉醒时的鲁迅对自己的自主权和独立性的自觉维护。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摘要】鲁迅的小说《过客》讲述了主人公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自我意识困境。

主人公不断地试图适应荒诞的现实环境,但内心深处却陷入挣扎。

在文化冲突中,传统与现代不断碰撞,使主人公陷入道德困境。

小说通过描写这些现象,展现了当代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呼吁人们要有文化自觉与自信。

结合对传统与现代的思考,主人公最终需要对自我意识进行重新塑造,这也给我们提供了启示。

通过对《过客》的分析,我们可以反思自己在当代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在文化冲突中找到自我定位,实现自我意识的重塑。

【关键词】鲁迅,《过客》,自我意识,困境,内心挣扎,现实环境,荒诞,文化冲突,传统,现代,碰撞,道德困境,社会启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自我意识重塑。

1. 引言1.1 鲁迅《过客》的背景介绍鲁迅《过客》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作之一,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神作”。

该作品描写了一个处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和内心挣扎,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和人性的悲哀。

鲁迅以犀利而深沉的笔触,揭露了旧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荒谬,同时又在细腻处流露出对人性的悲悯。

鲁迅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中国社会正处在民族危机和思想解放的转折点上。

他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同时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情感。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批判精神创作出了一系列富有现代意义的作品,其中《过客》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故事揭示了人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和矛盾,引发了读者对自我意识、文化认同和道德选择的深刻思考。

1.2 自我意识的困境鲁迅的小说《过客》中,主人公面对自身的自我意识困境,经历了一场心灵深处的挣扎。

他内心思考着自己的存在意义和处境,对过往和未来进行反思和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到困惑和迷茫,无法找到清晰的出路。

主人公的自我意识困境主要体现在对自身身份的认知和定位上。

他感到自己处于一种边缘状态,无法完全融入到任何一个群体或文化中。

他对自己的价值和定位感到迷茫,无法确定自己应该如何面对现实世界的挑战和压力。

始终如一的启蒙主义_平民情怀和自审意识_鲁迅的现代文学精神

始终如一的启蒙主义_平民情怀和自审意识_鲁迅的现代文学精神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同时是中国近现代具有最强烈而深刻的现代意识的启蒙主义者。

竹内好说得好,鲁迅是以其“不变”的“启蒙者”的精神,“和中国文坛共同摇摆”①的,也就是说是与中国现代文学一起“变化”的,“‘不断的(!)努力’和‘不断的(!)生长’”②。

确实,鲁迅从不以“导师”自居,大写空洞的“口号理论”③,来指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道路,或试图规划出它的格局。

他同着中国现代文学一起前行,他是在一篇篇的风格独特的小说、杂文和文论(包括许多外国文论和作品的译后附记)里,表达种种具体的看法的,从而体现出他的启蒙主义精神。

他的启蒙主义精神,突出地表现为始终如一的对个体自由原则的坚持,以及与此相连的质朴的平民情怀和自审意识。

这种启蒙主义既与世界现代性思潮相通,又具有中国特始终如一的启蒙主义、平民情怀和自审意识◎王铁仙———鲁迅的现代文学精神质。

它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今天也是如此。

一1933年,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里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我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的艺术’,看作不过是‘消闲’的新式的别号。

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④明确表示仍然要坚持他作为新文学家的思想启蒙的责任,不愿放弃。

1933年前后,正是左翼文学运动兴盛之时,左翼文学的主导者们此前就认为已处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启封建主义之蒙的文学早就应该“死去”,社会解放才是现在文学的主题。

而这段话表明鲁迅不认同这种观点。

鲁迅是赞同无产者的革命并参加了左翼文学运动的,但他把这个运动看作是要求“人性的解放”的“五四”文学革命的继续,这一点在他写于翌年的《〈草鞋脚〉(英译中国短篇小说集)小引》一文中说得很清楚⑤。

他没有一天认为启蒙已经完成,直到他去世之时。

鲁迅的启蒙的坚韧性来自于他的启蒙主义思想的深刻性。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过客》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它属于鲁迅先生后期的作品。

小说讲述了一个旅行者在外地旅游时被捉弄和欺骗的故事。

这个旅行者遇到了一些人,其中有一个叫做阿英的女子,她对旅行者表现出了友好和同情。

但是,当旅行者离开时,他才发现自己被欺骗了。

这个小故事通俗易懂,但传达了深刻的思想。

在小说中,鲁迅通过旅行者的视角描述了自我意识的困境。

这个旅行者感到孤独和迷茫,他生活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不知道该相信谁,该如何行动。

他不断想找到一个可以和他共鸣和交流的人,但他发现周围的人都不是他所想的那样。

这种困境反映了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在面对外部世界时的脆弱和无助。

当一个人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时,他会因为缺少信息和信任而感到害怕和迷茫。

他不知道该如何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物,无法准确评估情况,这使得他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此外,鲁迅在小说中也反思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局限性。

小说中的阿英是一个善良的女孩子,但由于她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中,她无法获得教育和知识。

因此,她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她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比较单一。

这导致阿英难以理解旅行者的想法和感受,也无法给予他正确的指引和支持。

这种情况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贫穷和社会阶层的固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育和知识往往被视为一种特权,只有少数人可以获得。

这导致社会上出现了严重的阶层分化,低阶层人士在接触高阶层人士时常常表现出不自信和畏惧。

这种现象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它也是世界范围内的共性问题。

综上所述,在《过客》中,鲁迅通过一个小故事反思了人类自我意识和文化传统的局限性。

他指出自我意识的困境是一个人面对外部世界时的一种困难。

而文化传统的固化则是阶层分化和社会不公的结果。

这些问题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对自己进行深刻的思考和反思,同时也需要我们关注社会上较弱的群体并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鲁迅人格的心理传记学研究

鲁迅人格的心理传记学研究

鲁迅人格的心理传记学研究鲁迅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其笔下的文学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他的文字既有批判性,又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感,使他的作品能够深刻地凝聚起广大读者的认同和喜爱,并对中国社会、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鲁迅是一代文学大家,他的作品内涵博大精深,充满智慧和独特的思想。

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鲁迅的人格,是有学术价值的。

以下就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鲁迅的人格进行论述。

首先,鲁迅的人格有着极强的自我意识,他对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始终秉持着坚定的信念。

他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不会因为任何反对声音而放弃,而是坚定地不断前进。

其次,鲁迅拥有一种极强的追求自由的思想,他认为自由才是真正的幸福。

他的文章既有批判性,又有浪漫主义情感,他的文字凝聚了读者的思想,引导着他们对自由进行思考。

再次,鲁迅拥有极强的创造力,他的文字创造了极具独特性的文学风格,使他的文字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他的文字也深受读者的喜爱。

最后,鲁迅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多次把自己个人利益放在普世价值和人民需求之上,他的文字也对中国社会、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之,鲁迅的人格具有自我意识、追求自由的思想、创造力及社会责任感这四方面的特点,这也是他能够成为一位伟大文学家的原因。

当今时代,他的人格特质足迹深远,而他的文字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大家,他的作品内涵博大精深,充满智慧也独具一格。

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鲁迅的人格,是有学术价值的。

通过深入解析鲁迅人格的特质及其影响,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鲁迅,进一步发掘他的思想,开发鲁迅文学的深度思考,以期让更多的人受益。

综上所述,以《鲁迅人格的心理传记学研究》为标题,对鲁迅的人格特质进行论述,是有学术价值的。

通过对鲁迅人格特质及其影响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发掘他的思想,开发鲁迅文学的深度思考,让更多的人受益。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鲁迅的《过客》讲述了一个南方小城市中的外来者马上总见证了这个城市底层的社会真相,这个社会充斥着人性的丑陋和阴暗,让他渐渐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信念和意义,同时也让他深刻意识到自我意识的困境和文化的反思。

马上总到南方城市之后,他很快就发现这个城市充满了各种不公和黑暗面。

整个城市里到处充斥着病痛、死亡、剥削和权力斗争,贫富差距明显,奢华的大楼坐落在卖艺人的旁边,下水道充满了浓烈的腐臭味。

这里的人们,有的生活在道德的泥沼中,有的没有受到公平的对待,他们的心灵被世俗冷漠和残酷所伤害。

而最初来到这里的马上总,他的内心同样被这种残酷所激荡,他面对着这个社会的丑恶,感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都显得渺小起来。

在《过客》中,鲁迅自己的亲身经历也融入了小说的情节。

他自己在南方居住过,目睹了南方的黑暗和落后,这些显然是他在小说中反省文化和自我意识的原因。

鲁迅认为,文化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生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习惯和思维模式。

而在这个故事中,南方城市的情况说明了南方人的文化习惯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能动摇和变革的已经是定义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这种文化,不但局限了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也符合残忍和野蛮的社会价值观。

此外,在《过客》中,鲁迅也揭示了自我意识的困境。

他通过主人公马上总的个人经历,表达了自我觉醒的痛苦和困难。

马上总一路走来,没有找到一个接受他的温暖社会,也没有找到自己为之努力奋斗的目地。

在外来与异乡的冷漠压迫下,他逐渐感到自己的人生没有了希望,陷入无望的绝望。

这种自我意识,不仅是城市中的外来者,也是现代人的共同遭遇。

因此,鲁迅通过《过客》中的马上总,反思了20世纪初期中国人的自我意识的困境,揭示了我们所面临的共同困扰。

总之,《过客》中的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一直是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

鲁迅在小说中通过对人性的探索和对社会的批判,揭示了当代社会的真相。

尽管现代社会非常复杂,甚至人类都无法解决它的问题,但正是因为它的复杂性,鲁迅的思考才更有了深度和内涵。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过客》是鲁迅的一篇散文,通过描述一位过客的经历,表达了他对中国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自我意识的困境,并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现状产生了强烈的文化自觉和反思。

文章一开始就给我们一个过客的形象,这个过客虽然外表憔悴,但眼中却显露出明亮的光芒,这是他深思熟虑形成的一种独立的自我意识。

他来到这个城市是为了找工作,但是他很快就被现实所击垮,生活艰辛,变得无法再相信他人。

他看到的是一片虚伪和假装,于是他逃离了现实,退回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过客试图找到一种真实和纯粹的存在,他不断地问自己:“我何为来?我究竟是做什么的?”这种追问思考是他对自我的反思和自我意识的体现。

在这个现实社会中,他的自我追问却往往被他人的冷嘲热讽所淹没。

他有时候认为他的问题是无法解答的,但不是他的问题没有答案,而是他生活在一个充满虚伪和迷惑的世界中,找不到真理和正直。

这种困境让他产生了对现实的绝望,对生活的痛苦和苦闷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通过过客这个形象,鲁迅凸显出中国人在当时的困境。

这也是中国近代文化的困境,人们缺乏自由和独立的思考,被统治者和传统文化束缚着,缺乏自我意识和反思的能力。

在鲁迅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使人境遇颠沛流离,无法找到真正的出路。

他用“自相残杀的乌鸦”的比喻形容了中国人在道德和思想上的混乱。

鲁迅并不只是停留在对现实的绝望和对中国文化的反思中,他在文章的结尾给我们带来了一点希望。

他说:“但是过客的悲伤是因为感觉了,懂得了,如何这样的一起,又懂得了现在纯粹主义的盲目是不可取的,是会走入空虚的如果没有结果的地方的。

”他通过过客的眼睛看到了现实,感受到了现实给人带来的苦难和痛苦,但他也意识到了一味的纯粹主义是没有出路的。

他提出了自己的文化理念,即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反思,但同时也要坚持实践和行动,不能停留在思考中。

在《过客》这篇文章中,鲁迅通过描绘过客的经历,表达了他对自我意识困境和传统文化的反思。

朝花夕拾中的自我认知与价值观

朝花夕拾中的自我认知与价值观

朝花夕拾中的自我认知与价值观一、引言在《朝花夕拾》这本经典的文学作品中,鲁迅通过早年的回忆,展现了对自己内心感受的独特思考。

这些思考涉及到自我认知和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本文将就《朝花夕拾》中的自我认知与价值观进行探讨,分析其对人物形成和故事发展的影响。

二、自我认知的形成自我认知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了解和理解。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通过回忆自己的童年经历,展现了对自我的认知过程。

他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描述了年少时的种种经历,以及对这些经历的理解和反思。

例如,鲁迅通过回忆童年时的许多不快乐的经历,认识到人世间充满着很多残酷和不公。

他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无法摆脱社会现实的个体,也唤起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三、价值观的塑造价值观是每个人内心中的一系列判断和评价准则。

《朝花夕拾》中的人物通过种种经历和观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

比如,在《食草的动物》一篇中,鲁迅以一个食草动物的视角,讽刺了人类的贪婪和残暴。

这种观察和思考让人物对人性和社会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形成了对人性的质疑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怒。

这些价值观对人物的思维和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自我认知与价值观的关系自我认知和价值观是相互关联的,彼此影响并相互塑造。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通过自我认知的过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

而这些价值观又进一步影响了鲁迅对外界的观察和判断。

他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怀疑,都源于他对自我与社会的认知和理解。

而这种价值观的形成又进一步影响了他的行为和思考方式,使他以独特的视角看待世界。

五、自我认知与价值观的作用自我认知和价值观对人物形成和故事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鲁迅通过描写自己的自我认知和形成的价值观,展示了一个普通人面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反抗过程。

这种思考和反抗在文学作品中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动力,也为读者提供了对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思考。

同时,通过展现人物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的成长,鲁迅也向读者传递了积极的价值观,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对社会现象保持警觉。

【课外阅读】鲁迅小说人物之自我心理

【课外阅读】鲁迅小说人物之自我心理

【课外阅读】鲁迅小说人物之自我心理鲁迅小说文本中蕴藏着极丰富的人物精神分析符码。

鲁迅是中国最早接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现代文学作家中的一员,他用批判的眼光,吸收其理论中的合理成分,运用到自己的小说、散文乃至杂文创作中去。

在散文诗集《野草》中,他仅写梦境的就达九篇。

钱理群在通读《鲁迅全集》数遍之后,在他的注释文本中记载鲁迅全集中写梦的地方不下四十处。

鲁迅运用潜意识理论创作了典型的精神分析小说文本《补天》《肥皂》《高老夫子》等,小说《弟兄》中除了挖掘人物的潜意识之外,还刻画了人物的自私心理,《高老夫子》《白光》中成功地描写人物的幻觉、幻听、幻视、幻影,刻画人物的心理变态,达到惊人的程度。

可是长期以来,“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小说,除了被拧干了的‘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概念,实际上没有多少知识可教了”;这不仅仅导出了一位高中语文研究者对味同嚼蜡式的解读小说文本的苦衷。

其实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以小说为主的叙事文的解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鲁迅小说的解读采用了很多新的理论方法,只不过是这些鲁迅小说研究成果一时还没有转化到中学应用实践中。

对《阿Q正传》中的人物解读,对阿Q性格的分析和精神胜利法产生的原因的解读成果很多,近年来,运用叙事学、文化学理论的解读也大有人在。

与一般文本解读方法相比,运用精神分析方法解读文本,更需要深入文本进行理解,笔者下面运用精神分析心理学理论试图对阿Q的自我人格心理进行解读。

如果说“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那么阿Q的主要思想特征就是“自我意识”的缺席。

所谓精神胜利法,是用一种想象的胜利代替现实中的挫折、屈辱和失败,以求得心理上的自我安慰和满足。

那么阿Q的“自我意识”是什么样的一种现状呢?他的本能欲望与他的现实自我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我们知道,“弗洛伊德所说的人格结构,谓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所构成。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完美原则;本我属潜意识境界,自我和超我属于意识境界。

鲁迅先生作品中的独立思考与自由意志

鲁迅先生作品中的独立思考与自由意志

鲁迅先生作品中的独立思考与自由意志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作家,他的作品不仅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丑陋,更为我们提供了独立思考和自由意志的启示。

通过分析鲁迅先生作品中的几个经典人物和主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对独立思考和自由意志的探索。

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到鲁迅先生最有代表性的小说之一《狂人日记》。

在小说中,主人公孔乙己被社会所辜负,最终导致了他的疯狂。

然而,在他疯狂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自我价值的坚守和自由意志的追求。

孔乙己虽然是一个贫穷的酒保,但他并不甘心接受自己的命运,他坚信自己是独立思考的个体,有着与众不同的精神世界。

这种自由意志的追求使得他能够超越现实的局限,虽然最终他以一种非正常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正是这种背离常规的行为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抗争和独立思考的力量。

其次,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也是一部具有深刻意义的作品。

小说中的主人公阿Q是一个具有典型特征的底层人物,他的生活总是被社会打压和排挤。

然而,阿Q并没有放弃对所谓正义的追求,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社会不公的不满。

他虽然在认知上存在缺陷,但他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由意志的意识。

他选择以自己的方式反抗社会的不公,这种反抗体现了他对自由意志的坚守。

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我们还能看到他对于教育和知识的强调。

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和知识的传授,人们才能够真正实现独立思考和自由意志。

在他的小说《热风》中,鲁迅描绘了一群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文盲农民,他们受封建思想的束缚,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然而,当他们接受现代知识的熏陶后,开始对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和批判,他们的自由意志逐渐被唤醒。

这一描写表明了鲁迅先生对于教育的重视和对独立思考的渴望。

最后,我们不能忽视鲁迅先生作品中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他以一种批判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的束缚和禁锢,呼吁人们独立思考和追求真理。

他的小说《药》揭示了靠迷信寄托希望的无知和可悲,他认为只有通过独立思考和自由意志的解放,才能摆脱迷信与愚昧。

鲁迅先生令人敬佩的事迹

鲁迅先生令人敬佩的事迹

鲁迅先生令人敬佩的事迹鲁迅先生令人敬佩的事迹一、专注于文学创作早期,鲁迅先生是一位优秀的医生,但是由于他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他放弃了自己的职业,专心致力于写作。

他的作品揭露了人性的丑陋,探究了社会问题,被视作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二、勇于批判扭曲的社会现实鲁迅先生的创作一直致力于批判和反思中国的封建文化和旧制度,揭示社会的黑暗面。

他厌恶扭曲的历史观,认为中国民族的命运是被中国的封建文化所束缚,他大胆地揭示了这些问题,并鼓励公众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

三、坚定独立的人格和精神鲁迅先生是一个坚定独立的人格和精神的代表人物。

尽管他生活在极不适宜文学家的时代,他依旧保持着高度的独立精神,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一直对自己的创作和批评难以妥协。

他深信,一个真正的创作者必须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创新精神,这些是培养一个人真正的文化价值观的基础。

四、不断探求和反思在这个看似不断进步的时代,我们需要鲁迅先生这样的思考者去解读和反思社会。

他的思维和欣赏力,让他的思想一直是极其先进的,在当今中国社会逐渐出现分裂和危机的背景下,他的思想和创作更是尤为宝贵和有必要。

五、可持续的学术贡献鲁迅先生的学术贡献是长期性的。

他为中国文学贡献出了重要的思考和研究,为新文化运动推进了重要的力量。

他在思想和文化上的多面性,使他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也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范例。

总之,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受尊敬的人物,他独立思考和不懈反思的精神,不断为当今中国的普及和进步提供坚实的基础。

他的事迹将一直鼓舞着时代,不仅仅只是作为我们做人的榜样,也成为文化轴线上的坚固支撑。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过客》是一篇短篇小说,描述了主人公阿Q在一个秋日夜晚路过一个庄园,被庄园主人和他的儿子所欺负和侮辱的故事。

这篇小说无论是在文学价值还是社会历史价值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阿Q内心的自我意识困境,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的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阿Q是一个处于社会边缘的困惑的人。

在小说开头,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因为最近睡不好,脾气有点大,所以就随便跑了出来。

”阿Q的内心正如他的外表一样陷入了深深的孤独和自我意识的困扰之中。

他常常感到自己是一个不被愉悦的过客,而他的幻想与失落,则促使了他的情绪十分低落。

当他到达庄园时,他本可以乘机向这些欺负他的人进行反击,但由于自卑和内心缺乏自信,他却选择了受辱而默默离开。

这种自我意识的困境,使阿Q感到孤独和无助,也让人想起鲁迅曾经提出的“中国人知道自己是什么,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问题。

《过客》不仅反映了人物内心的困惑,更深刻地反映了文化的问题。

正如小说中庄园主人对于阿Q的侮辱一样,阿Q是一个缺乏自尊和尊重的被动角色。

他不仅是社会的过客,还是文化的过客。

小说中的庄园主人和阿Q之间的矛盾,从社会角度上看,表现的是阶级之间的矛盾。

那么,从文化的角度上看,庄园主人和阿Q之间的差异也是如此。

庄园主人代表的是传统的文化新贵族,而阿Q则代表了普通人民的文化认同。

庄园主人以炫耀财富和权力为荣,却忽视了保护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完全失去了人文精神。

而阿Q则认同的是传统民间文化,强调的是“自由、平等、公正和坚韧不拔”。

文化的差异和矛盾,凸显了鲁迅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和对于现代文化的追求。

综上所述,《过客》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尤其是阐述了自我意识的困境和文化反思两个方面。

阿Q的孤独与内心的困惑,表现了他是一个徘徊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人;而庄园主人对于阿Q的侮辱,更是彰显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分化和矛盾。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者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自我意识的困境以及对文化的反思。

《过客》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在其中他通过一位过客的视角,探讨了自我意识的困境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在小说中,鲁迅通过过客的经历,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困境。

他们面临着传统文化的束缚和现代洋化思潮的冲击,陷入了无法摆脱的困境。

过客在寻找“兴国寺”的过程中,不仅是对一个地方的探寻,更是他对自我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追问。

这种自我意识的困境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鲁迅通过小说将这种困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除了自我意识的困境,鲁迅在《过客》中还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

在小说中,过客一直在寻找“兴国寺”,而当地人告诉他这个寺庙已经不存在了。

这一情节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时的动荡中已经面临着消失的危机。

在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岌岌可危,这也使得过客更加困惑自己的文化认同。

鲁迅通过过客的遭遇,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忧虑和反思。

他用小说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以及人们面对传统文化消逝时的迷茫和无助。

鲁迅也在小说中暗示了自己对于现代化的挣扎和对传统文化的怀念。

他以过客的视角,表达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社会变革的思考。

《过客》中的自我意识困境和文化反思,不仅是当时中国社会的写照,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在当代社会,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人们的自我意识和文化认同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许多人在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之间感到迷茫和困惑,这正是鲁迅《过客》中所展示的自我意识困境和文化反思的当代再现。

通过鲁迅《过客》中的自我意识困境和文化反思,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困境和挑战。

也可以从中得到启示,思考自己的文化认同和自我意识困境,以及如何在这样的困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出路。

鲁迅的作品激励着我们深入思考并审视自己的文化认同,引导我们更加理性地面对自我意识困境和文化反思。

有有关鲁迅的知识点

有有关鲁迅的知识点

有有关鲁迅的知识点
精神胜利法:鲁迅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的主人公性格里有许多复杂的因素,其核心便是“精神胜利法”,即缺乏明确的自我意识,善于忘却,自轻自贱,自欺欺人,在幻觉世界里变现实的真实失败为精神上的虚幻的胜利。

作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精神现象,“精神胜利法”主要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烙上了民族耻辱的深深印记。

在帝国主义扩张浪潮不断冲击下,封建统治阶级日趋没落,现实环境使他们产生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精神胜利法”正是这种病态心理的表现。

《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极重要地位,是中国现代小说乃至整个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

首先,它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现实主义的光辉传统。

这表现在:①它直面人生,如实描写,毫无讳饰,作者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立场上,对旧社会的丑恶、罪恶和病根,作了深人的揭露,对封建主义的批判,达到过去文学所没有达到的思想高度,如揭露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吃人”等。

②作品中渗透着作者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生活命运深切关怀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期望人民群众觉醒起来争得做人的资格:作品凝聚着作者对农民、妇女、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对人民解放与社会改革道路的探求,表现出与木民大众及其解放事业密切相连的特点。

③从思想革命的角度,侧重描写和揭示封建思想对人民群众的精神奴役和毒害,暴露和解剖民族病态心理,期望中国人民摆脱封建传统思想束缚,改革国民劣根性一直是鲁迅一生的理论主张。

鲁迅的《呐喊》、《彷徨》所
开创的包含上述三个重要思想特点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拷问旧我,寻找新我——论鲁迅的自我意识现当代文学专业2004级研究生覃春琼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以及对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

简言之,自我意识是人对人自身的认识,“是意识返回到自身,是在它的对方中意识到它自身”。

(1)了解自我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黑格尔认为,熟悉的东西是最不易理解的。

如果说人认识自然和社会时,凭着主客体的距离感可以深刻地把握对象的话,那么当主体反过来认识主体自身时,迷惑之雾便常常覆盖在自己的视角里。

鲁迅会逃出这一困境么?当他不断修正自我,力图战胜旧我的时候,他是否感到自己的有限?实际上,鲁迅对自我的认识经历了痛苦的过程,他的确比许多人目光尖锐得多,他痛切地感觉到自我灵魂的多重性。

在许多文章里,他不止一次地谈到自己身上复杂的因素。

在对其个性的把握上,表现出前人少有的深刻的特征。

一、自我意识清醒的最初呐喊中国传统社会里个人从来就不是一个人,而是皇帝、父母所有的东西,因而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就提倡“忠君报国”,“舍己为人”,“无我”,“忘我”,而从无“自我”的位置。

既然生命是属于皇上、国家和父母的,人们自然就只有为之奉献牺牲的义务,而绝无追求自身幸福的权利,个人的一切:职业、婚姻、生活方式、思想倾向等等,都必须听命于代表皇权、政权、族权的领导和父母及家族的意志,而毫无自我选择的自由。

中国人之所以做了几千年的奴隶,就因为“自我”昏睡了几千年,而始终没有醒来。

正是在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无自我状态的文化背景下,青年鲁迅在《文化偏至论》、《破恶声论》中主张“立人”和“尊个性而张精神”的同时,首次提出了“朕归于我”,“人各有己”;随后又在《北京通信》中宣告:“生命是我自己的”,成为中国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的最初呐喊,显示了要求摆脱外在力量的束缚,渴望掌握自己权利和支配自己命运的最初愿望。

既然,我是我自己的,那就要凡事自己做主,我自走我的路,为了在实际生活中争得这种自主的权利和自由,鲁迅一再申明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但须任凭我说一点我要说的话,否则,我宁可一声不响,算是死尸”,(2)“思想行为,必以己为中枢,亦以己为终极,即立我性为绝对自由者”,(3)“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4)、、、、、、这就是自我意识觉醒时的鲁迅对自己的自主权和独立性的自觉维护。

自然,这种“尊个性”并不是以个人来排斥集体,而是要为自己争人格独立和尊严,是要通过个人的觉醒和个性的解放,来实现集体的“群之大觉”,来实现每一个中国人的个性解放。

青年鲁迅在自我主体问题上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二、清醒的自我觉态——一切都是中间物许多年来,鲁迅曾把自己看成是由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的“过客”,看成是具有使命感和悲剧色彩的历史“中间物”。

他以历史发展的眼光,在人类进化的无限性中,清醒地认识到个体生命的短暂性,个人能力、作为的有限性,十分辨证地指出:“人生多是‘生命之川’之中的一滴,承着过去,向着未来”。

(5)“人是进化的长索子上的一个环节、、、、、、它在这长路上尽着环子的任务”。

(6)而他自己,在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历史上,也只是一个“中间物”。

作为“中间物”,可以有两种态度。

一种是:既是“中间物”,像匆匆“过客”,好过赖过,终点都是坟,何必较真?一种是:既然人生短暂,就要抓紧这有限时光,尽到“中间物”和“桥梁上的一木一石”的责任,既不因生命短暂而悲观敷衍,也不因个人力薄而不尽责。

鲁迅显然是肯定后者而反对前者的。

他不仅把自己看作是“过去”与“未来”,“黑暗”与“光明”之间的“中间物”,而且把为“未来”与“光明”的到来而尽力,看作是自己的一份责任。

因此,他既把自己看作是“过去”的社会传统的异己力量,自觉地为反抗传统,告别“过去”而斗争,同时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与“过去”、与传统的割不断的联系,自觉地解剖自我,否定自己身上遗留的传统和黑暗的东西。

在他的许多文章中,就一直呈现出这种清醒的自我觉态。

这种自我觉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我要做什么?二、我能做什么?鲁迅在这两个问题上所持的态度,使他的人格内涵大大地丰富起来。

从他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中,我们可看到,鲁迅对自我在社会形态与文化形态中的地位的深刻、清醒的认识。

鲁迅早期受进化论影响,热情地相信落伍的中国人走向现代文明是历史的必然。

他后来回忆起自己的创作动机时说:“(我)不过想利用他(小说)的力量,来改良这社会。

”(7)又说:“(写小说)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8)这充分说明了鲁迅认识到了生命价值在精神世界的决定性的意义,只有以启蒙的力量去改造国民心理,才能完成生命的自由发展和解放。

因而,医治国民精神和痼疾,一直是他从事创作的根本出发点。

“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9)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自然是鲁迅对“病态社会里的不幸的人们”的关注,这也是鲁迅一生一以贯之的。

因此,当他终于提起笔来,首先涌于笔端的,是“狼子村的佃户”(《狂人日记》),是“华大妈”(《药》),是“单四嫂子”(《明天》),“闰土”(《故乡》),是“阿Q”,(《阿Q正传》),“祥林嫂”(《祝福》)、、、、、、然而,在痛切地感到中国社会底层的“不幸的人们”的精神痛苦与需求、激烈地抨击封建旧道德和旧传统的同时,鲁迅又深味到了处于睡在铁屋子的人之间的先觉者的悲哀。

魏连殳、吕维甫等先觉者从与落后民众之间的对立,到颓唐落伍,更可怕的是,启蒙者居然被被启蒙者同化与扼杀,充分说明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超越传统的艰巨性,体验到启蒙困难的鲁迅自是无法掩饰自己内在的孤独、痛苦、绝望与悲凉。

如他在《<自选集>自序》中所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世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

”(10)可是,鲁迅又深深意识到这种情感的表达,无疑会毁坏许多曾像他一样天真过的青年人的梦,他害怕把自己的这一切传染给别人,于是在文章中以多层意念的文体,曲折地表现自己的思想。

并且,他很快又怀疑自己的失望,认为“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他偏偏要向绝望抗战。

他以“过客”自况说:“虽然明知道前路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

(11) 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在不可摆脱的孤独当中,他依然表现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殉道精神,以创作来唤醒国民,将自我委托给所信仰的事业,以自我的牺牲而换来众生幸福,对鲁迅来说正是启蒙者的使命。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12)这种感叹是深沉的。

中国传统文人的优良品质,在他那里明显地显示出来。

在阐释他“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的同时,意识到自我是由旧时代跨向新时代的历史的过客的鲁迅,发现自己身上同样背负着旧传统、旧道德这些古老的鬼魂,中了庄周、韩非的毒,《狂人日记》里那一声撕心裂肺的高喊——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鲁迅实际上是对原来在旧的毁灭与新的促成之间的个体定位产生了怀疑,过去他只感到个体与旧思想、旧道德的绝对对立,现在却发现了理不清、脱不掉的联系;过去他是一个单向的批判者,现在却发现要评判、否定旧思想、旧文化,就先得批判、否定自己;这不仅仅是自我崇高感、自我英雄感的消失,更生发了自我原罪感。

从绝对对立中发现自我和他者的纠结,从单向地批判外部世界的他者转向他我、内外的双重、多重批判的缠绕,鲁迅的怀疑、批判精神得到了彻底的发展,批判的彻底不彻底就在于能否批判自己。

鲁迅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但我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他又说,要时时和自己战,一直拷问到死灰。

他的确是在进行严酷的“精神苦刑”他要使自己竭力摆脱身上那些古老的“鬼魂”,清除旧文化,旧传统的“毒气”和“鬼气”,以及奴性道德的影响,使自己成为“摩罗诗人”式的“争天拒俗”的“叛逆的猛士”,“精神界之斗士”。

鲁迅的自省、自剖,多是随时随地从自己的经验中进行的,有时也有一时期或一阶段的带总结性的回顾。

如《<呐喊>自序》、《<二心集>序言》、《<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一件小事》然而个人的经验毕竟有限,很难时时遇到自省的契机。

于是更大量的自审和自我批判,则是主动地去寻找参照物,在与各色人等的对照比较中“看见自己”、认识自己。

这种自觉的比较与自审,其实正是自信与自强的表现。

也是对重视修身、内省和自律的儒家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虽然鲁迅先前一再向人们提起尼采的反抗意识,但在强大的传统面前,他不得不重新考虑最现实的问题。

他的思路大多还停留在现在时的阶段。

特别是到了晚年,他更注重于立足现在,立足于对现实的人的考察。

他知道,乌托邦的幻想是不切实际的,没有对现实的分析,就不可能寻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答案;没有对现存形态冷酷审判的勇气,就不会有新人的出现。

他知道,现存社会需要的是真的人,非伪饰的人,而这种人就应该是正视现实、批判现实、反抗现实的人。

在总结自己文章的特点时,他说:“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

”(13)对自己的杂文特点以及在社会的影响,鲁迅确实是清楚的,尽管因此引来了无数的麻烦,但他认识到了这种“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的价值所在。

他快意于这种生活,在他看来,这正是真的、现实的人的生活。

他也愿意花费大量精力,去从事培育新生力量,扶植青年的工作。

“横眉冷队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我的牺牲、无代价地奉献一切,构成了他精神世界动人的一面。

他希望青年们也能够保持真实的自我,在致萧红、萧军的信中,他告诫他们不要故意改掉自己身上的“野气”。

因为他认识到,这种“野气”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反抗异己力量的锋芒。

当旧的习惯势力还长久地盘踞在中国社会的时候,反叛的个性往往成为冲破黑暗的内驱力。

由于留意于中国现代社会的考察,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复杂的文化风云和政治风云,都在鲁迅那里留下投影。

在对现实的分析、研究中,他始终不断接受新的思想。

他那么急于寻找新的理论,可以猜测是他摆脱旧的意识习惯的表现。

鲁迅知道自己缺少什么,他分明感到中国知识分子确实需要进行一种心理的革命。

他不希望别人像自己过去那样灰暗颓唐,意识到自己的苦处,而希望别人不再走自己的路,这是鲁迅的可贵之处。

他的体验确实太深刻了,但却不愿别人的神经触摸到那黑暗的一隅,这种充满了深刻的殉道精神的自我意识确是同时代的作家无法媲美的。

但鲁迅的内心是极苦的,他越是尖锐地看清自我与社会的本质,就越难以摆脱恍惚和凄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