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病分析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体过程如下:
饮食入胃 脾运化转输
力 动
肺通调水道
清 中 浊
宣发

力 动
尿液
膀胱
浊中之浊
肾气化
肃降
(二)、三焦 为水液运行的通道
肺---通调水道---上焦 三焦 脾---运化水液---中焦
气化
正常
水运 正常
肾---主水---下焦
二、病因
风邪袭表
风邪外袭 风遏水阻

流溢肌肤 水肿
肺失通调
风水相搏
(二)病位:肺、脾、肾,而关键在肾。
《景岳全书· 肿胀》篇指出:“凡水肿等证, 乃
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
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
(三)病理因素:风邪、水湿、疮毒、瘀血
外感风邪
外感水湿
水湿内生
邪袭肺卫
困遏脾阳
饮食不节
痈疡疮毒 火热内攻
损伤肺脾 瘀血内生
久病入络
(四)病证转化 风水相搏 湿热壅盛
(一)一般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肝功能(包 括血浆蛋白)、心电图、肝肾B超。 (二)怀疑心性水肿可再查心超、胸片,明确心功能级 别。
(三)肾性水肿可再查24小时尿蛋白总量、蛋白电泳、 血脂、补体C3、C4,及免疫球蛋白,肾穿刺活检有助于 明确病理类型,鉴别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 (四)女性患者尤须注意排除狼疮性肾炎所致水肿,须 查抗核抗体、双链DNA抗体,必要时进行肾穿刺活检。
禀赋不足
先天禀 赋薄弱 肾气亏虚 气化失常

水泛肌肤
水肿
二、病因
久病劳欲 久病产后
纵欲无节

肾气亏虚 气化失常
水泛肌肤
水肿
生育过多
பைடு நூலகம் 二、病因
疮毒内犯
肺 脾
疮毒 内归
损 伤 脾 肺 水液代谢受阻
溢于肌肤
水肿
三、病机
脾失转输 、 肾失开合 、
(一)水肿发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肺失通调、
三焦气化不利 。
四、宋代 严用和
1、水肿分为阴水、阳水 2、治疗:温脾暖肾—开创补法
五、《仁斋直指方.虚肿方论》创 用活血利水法
六、明代
《医学入门.水肿》提出疮毒致水肿学 说。
【病因病机】
一、回顾水液的代谢过程: (一)、《内经》:“饮入于胃,游溢精
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
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 行……”
二、治疗原则
发汗、利尿、泻下逐水为治疗水肿的三条基本原则 (一)阳水应以驱邪为主 (二)阴水当扶正祛邪: (三)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
三、分证论治
(一)阳水 1.风水相搏证 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多有恶寒, 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 疼痛,舌质红,脉浮滑数。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 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 证机概要:风邪袭表,肺气闭塞,通调失职,风遏水阻。
2.辨病变脏腑 :在肺、脾、肾、心之差异。 • 若水肿较甚,咳喘较急,不能平卧者,病变部位多 在肺; • 若水肿日久,纳食不佳,四肢无力,身重,苔腻, 病变部位多在脾; • 若水肿反复,腰膝酸软,耳鸣眼花者,病变部位多 在肾; • 若水肿下肢明显,心悸怔忡,胸闷烦躁,甚则不能 平卧,病变部位多在心。
《景岳全书·肿胀》篇所言:“凡外感毒风,邪 留肌肤,则亦能忽然浮肿。”
二、病因
外感水湿
久居湿地
冒雨涉水

脾为湿困 水湿停聚
泛溢肌肤
水肿
湿衣裹身
二、病因
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 嗜食辛辣 多食生冷 饮食不足 损伤脾胃 水湿壅滞 横溢肌肤 水肿

二、病因
劳倦过度

劳倦 过度
脾胃虚弱 水湿壅滞
横溢肌肤
水肿
二、病因
水 肿
【概述】 一、概念:


头面浮肿 眼睑浮肿 四肢浮肿 腹背浮肿
水液潴留
泛滥肌肤
全身浮肿
水肿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体内水液潴留,泛
溢肌肤,临床以头面、眼睑、 四肢、腹背
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病证。
【历史沿革】
一、内经时期
1、不同症状分类:风水、石水、涌水 2、病因病机:“其本在肾,其末在肺”;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3、治疗:“平治与权衡,去菀陈莝……开鬼 门,洁净府”
肝肾阴虚
水湿浸渍 脾阳不振 肾阳虚衰
阴阳两虚
二、病因病机
风邪外袭,
肺失宣肃 水湿内侵, 脾为湿困 饮食劳倦, 损伤脾土 房劳久病, 肾精内耗 久蕴化热, 风水泛滥 三焦 决渎 无权
水湿停留
湿热交蒸 膀胱 气化 不利
水肿
脾阳虚弱, 运化失职 肾阳亏虚,
肾失气化
【诊查要点】
一、诊断要点
(一).发病特点: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 肢全身。 (二).临床表现: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 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更严重者可见尿 闭或尿少,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鼻衄牙宣,头痛,抽 搐,神昏谵语等危象。 (三).相关病史:可有乳蛾、心悸、疮毒、紫癜以及 久病体虚病史。
二、汉代 张仲景
1、分类:风、皮、石、正水,黄汗;心、肝、 肺、脾、肾水 2、治疗:“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 当发汗乃愈。”
三、唐代 孙思邈
1、水肿忌盐 2、水肿五不治 一面肿苍黑,是肝败不治;二掌肿无纹理, 是心败不治;三腹肿无纹理,是肺败不治; 四阴肿不起,是肾败不治;五脐满肿反者, 是脾败不治。
(二)检查水肿的部位,结合症状,辨别病理因素
• (1)水肿从颜面开始,以头面肿剧者多属风 • (2)水肿从下开始,以下肢肿剧者,多属水湿 • (3)兼有腰部酸痛,形寒怕冷,脘胀便溏,按之凹陷难 复者,多属脾肾阳虚 • (4)早上面浮,午后肿退,疲劳时浮肿加剧,休息时减 轻,面色无华或萎黄者,多由脾胃虚弱或气血不足所致。 • (5)肥胖,将军肚——腹压升高,表现为下午腿肿,休 息后消失。
【辨证论治】
一 、辨证要点
1.辨阳水和阴水 阳水:多因风邪外袭,水湿浸渍导致肺不宣降, 脾不健运而成。发病较急,每成于数日之间,肿多 由上而下,继及全身,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 陷即起,兼见烦热、口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等 表热、实证,一般病程较短。 阴水:多因脾肾亏虚,气化不利所致。病多逐渐 发生,日积月累或由阳水转化而来。肿多由下而上, 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 则按之如泥,兼见不烦渴、小便少但不赤涩、大便 溏薄、神疲气怯等里、虚、寒证,病程较长。
二、病证鉴别

病位 肌肤

腹部


病因 外感、饮食、劳倦 肺脾肾功能失调, 病机 水液潴留,泛滥肌 肤 脏腑 肺、脾、肾
情志、酒食、虫毒、它病 肝脾肾功能失调,气滞、 瘀血、水饮互结于腹部 肝、脾、肾
临床 眼睑、头面、四肢、 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 表现 胸腹或全身浮肿 脉络暴露,四肢消瘦
三、相关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