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1节 发酵技术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发酵技术》参考课件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发酵技术》参考课件
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 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加工 过程还扬长避短,成为更加适 合于人类的营养保健品。
探究活动: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
1.了解目的要求、材料器具 2.理清方法步骤 3.材料器具 带密封盖的瓶子、酸奶 一瓶、鲜牛奶两包、 汤勺一个
制作酸奶的方法步骤: 1.将容器清洗干净,并煮沸消毒。 2.将牛奶加入适量白砂糖,煮开。 3.冷却到35℃-38℃,倒入玻璃杯或瓶中。 4.加入酸奶,搅拌均匀,盖严瓶盖。 5.20℃-30℃度温度条件下培养1-2水果放的时间长了有什么味道?烂掉的苹
果吃起来有什么味道?
酒味
这就是发酵的结果!
02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尝试制作米酒、酸奶、面酱等食品,提高动手 能力,培养协作精神。 3.能够介绍沼气发酵原理以及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什么是发酵技术
二、沼气发酵技术
无氧条件 利用微生物——甲烷细菌 产生甲烷 甲烷燃烧可用于照明、发电
沼渣是沼气发酵后残留在沼气池底部的半固体物质, 含有丰富的机质、腐殖酸、粗蛋白、氮、磷、钾和 多种微量元素等,是一种优质有机肥和养殖饵料。
三、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自学课本117-118页: 1.了解到人们利用微生物生产了哪些工业产品。 2.了解氨基酸、甜味剂、食用有机酸、酶制剂 等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
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抗生素 氨基酸 甜味剂 食用有机酸 酶制剂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想?
退 出
发酵技术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 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 酵产品的技术。
一、发酵食品
酒类

酸奶 酱油
泡菜 豆腐乳
微生物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第1节 发酵技术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第1节 发酵技术
你们知道面包、酸奶是怎么做的吗? 你们洗衣服时用过加酶洗衣粉吗?
一:探究酵母菌的发酵
我们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主食如馒头、 面包及其它发酵面食中都要用到酵母粉。酵母粉 的主要成分是酵母菌。酵母粉是发酵食品的四大 基本成分之一,离开了酵母粉,是做不成馒头、 面包的。面包发酵后变的松软且夹杂着一股酒香 味。这都有与酵母菌的发酵有关。那么,你知道 面包为什么会变得松软、有一股淡淡的酒味呢?
酵母菌将面粉中的糖发酵成二氧化碳和酒
精等物质的过程。
二、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
1、展示结果 2、交流探讨 3、完成导学案。
小结:
• 酸奶发酵原理: 乳糖 乳酸菌 乳酸
• 酸奶制作步骤:
灭菌 接种
发酵
酸奶发酵:
乳酸菌将牛奶中的乳糖发酵成乳酸等物 质的过程。
总结归纳
发酵技术:
以动植物产品为原料,通过微生物 的作用,改变食物的结构或营养成分来 改变其风味的过程。
提示:面包里有许多的气孔。
面粉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
检测面团中的糖经过酵母菌的发酵 能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方案:
(1)甲试管内加入少量酵母粉,乙试管不加;
(2)甲乙试管内加入等量的葡糖糖溶液(用滴
管量取);
(3)甲乙试管口分别套上一个小气球,扎紧;
(4)甲乙放于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
(5)检测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和酒精。
微课
酵母菌发酵现象
面包松软
的原因
5、分析实验现象: 甲组中的气球 鼓起来 ,乙组中的 无明显变化.
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二氧化碳 .
瓶内还闻到酒味说明产生了 酒精
. 酵母菌能将糖发酵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糖+氧气 酵母菌 二氧化碳+水 糖 酵母菌 酒精+水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25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25
关闭
A 答案
1
2
3
4
5
6
3.馒头和面包膨大松软,里面有很多小孔,这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 ) A.加入了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二氧化碳 B.加入了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酒精 C.加入了乳酸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二氧化碳 D.加入了乳酸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乳酸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4.10.1524.10.15Tuesday, October 15, 2024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0:58:5200:58:5200:5810/15/2024 12:58:52 AM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4.10.1524.10.1500:58:5200:58:52October 15, 202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4年10月15日星期二上午12时58分52秒00:58:5224.10.15
关闭
A 答案
1
2
3
4
5
6
4.在制作馒头和酿酒过程中都需要的微生物是( ) A.曲霉菌 B.酵母菌 C.青霉菌 D.乳酸菌
B
关闭
答案
1
2
3
4
5
6
5.下图为制作啤酒的方法步骤,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灭菌。 (1()2为)为什了么使要酵把母原菌材大料量在繁沸殖水。中混合? (2()3加)是入,因酵为母酵菌母后菌为在什无么氧没条有件立下即才盖能上将盖糖子分,而解且成还酒要精不和断二搅氧拌化? 碳。 (3)酒精是加盖后产生的吗?说明原因。

北师大版初二生物下册《发酵技术》课件

北师大版初二生物下册《发酵技术》课件
02 酸奶的营养价值:酸奶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 等营养成分,特别是乳酸菌能够维护肠道菌群平 衡,提高免疫力。
面包
面包是通过酵母发酵制成的食品,具有松软可口的口感和易于消化的特 点。
面包的发酵过程:将面粉、水、酵母等原料混合搅拌后,在恒温条件下 发酵一段时间,使面团膨胀松软。经过揉面和成型后,再进行二次发酵
采用先进的设备与工艺
采用先进的设备与工艺可以降低能耗、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和产品的收率。同时,采用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可以提高 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THANKS
感谢观看
自制泡菜
总结词
通过制作泡菜的过程,学生可以了解蔬菜发酵的原理 和实践应用,培养对传统食品文经过腌制、发酵和保存等工 艺制成的传统食品。在自制泡菜的实验中,学生可以选 择不同的蔬菜作为原料,如白菜、黄瓜、胡萝卜等,学 习如何将蔬菜清洗、腌制、发酵和保存等步骤,制作出 口感脆爽、味道独特的泡菜。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掌 握蔬菜腌制和发酵的条件和技术,了解泡菜的基本原理 和工艺流程,以及如何控制发酵时间和温度等关键因素 。
05
发酵技术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新型发酵技术的应用前景
新型发酵技术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发酵技术如无菌发酵、连续发酵、固定化细胞发酵等逐渐 应用于生产实践。这些技术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能耗和更好的产物品质,为发酵工业 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新型发酵技术的应用领域
新型发酵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涉及到食品、饮料、药品、化工等多个行业。例如, 利用新型发酵技术生产功能性食品、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02
发酵的原理与过程
发酵的原理
发酵是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将有机物转化为 01 产物的过程。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5章 生物技术第1节 发酵技术-章节测试习题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5章 生物技术第1节 发酵技术-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食品腐败的根本原因是()。

A.微生物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B.真空包装C.气温太低D.空气干燥【答案】A【分析】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

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解答】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

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

因此食品腐败的根本原因是微生物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

2.【答题】下列有关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甲烷细菌能在有氧的条件下分解桔杆,粪便中有机物产生沼气B.青霉产生的青霉素、链霉产生的链霉素、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素,都可以作为抗生素,杀灭病菌。

C.制作酸奶和米酒的菌种分别是乳酸菌、酵母菌。

D.制作米酒要密封,而制作酸奶不需密封。

【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解答】人粪尿、禽畜粪尿和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很多有机物,可以被甲烷细菌利用,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呼吸作用,把其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沼气,A错误。

黄曲霉素属于致癌物质,不能杀灭病菌,B错误;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酿酒一定要加入酒曲,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再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C正确;制作酸奶时要用到乳酸菌,制酒要用到酵母菌.这两个过程都要密封,D错误。

3.【答题】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提高土壤肥力,因为它的根上共生有()。

A.根瘤菌B.乳酸菌C.白僵菌D.放线菌【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答】大豆、花生等属于豆科植物,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从而使得植物生长良好,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4.【答题】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药物,它是由下列哪种生物产生的()。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发酵技术 课件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发酵技术 课件

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所用的原料 主要是淀粉,玉米粉的主要成分 是淀粉,而大豆粉的主要成分是 蛋白质
阅读:书115页表。问:这些食
品制作的共同点是什么?
乳酸发酵
食品发酵技术 酒精发酵
什么是食品发酵技术?
运用微生物对食品材料进行加工 并制作出新型食品的方法,就是食品 发酵技术。 问:微生物的特性是什么?
探点一:乳酸发酵
乳酸发酵: 利用乳酸菌对某些食品原料进
行发酵制作食品的技术。如酸奶
探究活动:制作酸奶需要的条件?
1、提出问题:用鲜奶制作酸奶时需要提供哪些必要的条件?
2、作出假设:

3、方法步骤?
密封 发酵
乳酸发酵的原理
乳酸发酵原理:乳酸菌在 适宜的温度和 无氧 的条件下 会大量繁育,将牛奶中的 乳糖 分解成 乳酸 。
乳糖
乳酸菌
乳酸
适宜的温度、无氧
沼气发酵技术
• 无氧条件 • 利用微生物——甲烷细菌 • 产生甲烷 • 甲烷燃烧可用于照明、发电。 • 沼渣是沼气发酵后残留在沼气池底部的半
固体物质,含有丰富的机质、腐殖酸、粗蛋 白、氮、磷、钾和多种微量元素等,是一 种优质有机肥和养殖饵料。
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 抗生素 • 氨基酸 • 甜味剂 • 食用有机酸 • 酶制剂 • 小结:食品、药品、
1、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 和二氧化碳
2、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水和 二氧化碳
酒精发酵的原理
酒精发酵原理:酵母菌在 适宜的温度 和 无氧 的条件下 ,能将糖分解成 酒精。
酵母菌 糖
适宜的温度
酒精+二氧化碳+能量
酵母菌 糖+氧
水+二氧化碳+能量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发酵技术 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发酵技术 课件
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 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加工 过程还扬长避短,成为更加适
探究活动
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 1.了解目的要求、材料器具 2.理清方法步骤 材料器具 带密封盖的瓶子、酸奶 一瓶、鲜牛奶两包、
讨论:
1.为什么要将牛奶煮开?
杀死原来可能存在的微生物,以避免酸奶的腐败。
2.煮开的牛奶为什么要冷却后,才可加入酸奶?
氨基酸 乳酸、CO2
沼气 秸秆、猪粪 产甲烷细菌
甲烷
二、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请阅读课本P117-118
抗生素 链霉素、金霉素、新霉素 氨基酸 食品、饲料、医药、化学、农业 甜味剂 饮料、糖果、点心、果酱、果冻等 食用有机酸 水果饮料、糖果点心 酶制剂 食品、医药、化工
产品
原料
发酵微生物
产物
米酒 米
面酱
面粉
酸奶
牛奶
曲霉、毛霉、酵母菌 酒精、CO2
米曲霉 乳酸菌
第1节 发酵技术
预习提示
1.什么是发酵技术? 2.乳酸菌在制酸奶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沼气发酵的原理是什么? 4.氨基酸、甜味剂、食用有机酸、酶制剂主要 应用于哪些领域?
讨论:
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与发酵技术有关?
一、身边的发酵技术
1.发酵食品
酸奶
它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 经乳酸菌发酵后,再冷却灌装 的一种牛奶制品。
酿一瓶醇香浓郁的米酒 1.了解目的要求、材料器具 2.理清方法步骤
讨论:
1.酒药对酿制米酒起什么作用? 酒药中含有曲霉和酵母菌等微生物,可以以米饭为 原料进行酒精发酵。
2.米饭表面的绒毛是什么? 霉菌的菌丝。
3、如果酿制米酒的时间拖长,味道会发生变化吗?
制作酸奶和酿造米酒时为什么都要 求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5章 生物技术第1节 发酵技术-章节测试习题(1)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5章 生物技术第1节 发酵技术-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B.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C.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D.细菌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细菌真菌在生活中的运用。

【解答】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作用,如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A正确;制酱要用到霉菌,制作腐乳也要用到霉菌,霉菌发酵把有机物分解成氨基酸等物质,利于人体的吸收和提高食品的鲜度,B正确;多数细菌对人体是有益的,如制作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等细菌。

少数细菌对人体是有害的,如有的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等,C 错误;细菌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二者的主要区别就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D正确。

2.【答题】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等应用于食品制作B.青霉等应用于生产抗生素C.链球菌(细菌)引起人患手癣、足癣D.有些细菌被应用于污水处理【答案】C【分析】细菌、真菌与人类关系既有有利的一面,如用于食品制作,生产药物,污水处理等;又有有害的一面,如使生物患病。

【解答】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作用,如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A正确;利用霉菌生产抗生素进行疾病防治,B正确;真菌引起人患手癖、足癖,C错误;一些细菌如甲烷菌在无氧气的条件下,能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污水得到净化,D正确。

3.【答题】米酒是由糯米蒸熟后经过酵母菌发酵制成的,在制作过程中温度不同,制作米酒的时间以及质量也就不同。

下表是米酒的质量与时间、温度的关系,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表示无法制成,“+”表示米酒的酒甜度,“+”越多表示酒甜度越好)。

(1)酵母菌______(填“有”或“无”)细胞核,属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1节 发酵技术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1节 发酵技术

第25章生物技术第1节发酵技术教学目标:知识: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能力:(1) 尝试制作甜酒、泡菜、酸奶等食品的发酵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 通过小组探究、收集资料、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及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

(2)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主要涉及的是身边的发酵技术和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第一课时关于身边的发酵技术教材安排了多个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实践活动,如制酸奶、酿米酒、蒸馒头、作泡菜、制作沼气发酵装置等。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微生物的种类和与人类的关系,进一步认识人们如何利用微生物而开发的生物技术产品,体会生物科学知识和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因此,学生不仅对本节课内容感到新颖、好奇,而且对制作发酵食品还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本节虽然知识结构并不复杂,但从科学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角度看,内容和形式不容忽视,因为它为提高同学的实践能力、体验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和机会。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等实践活动。

难点:米酒和泡菜的制作等到实践活动的实施落实。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从“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理念出发,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有助于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助于让学生体验知识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教学方式。

学生通过分组查阅、整理资料,有助于他们提高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小组分工合作、共同探究、亲自对本节课由始至终都充满着很高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真正体验到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课下交流和同学课上谈的感受可知,很多同学体会到:1、生物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确实有用武之地。

2、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使同学之间有了更多合作的机会,为促进同学间和谐的关系创造了条件。

发酵技术-八年级下册生物课件(北师大版)

发酵技术-八年级下册生物课件(北师大版)
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 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 加工后扬长避短,成为更 加适合于人类的营养保健 品。
活动一:自制酸奶
将容器洗净, 牛奶加入糖煮开
煮沸消毒
杀死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冷却
避免高温 杀死乳酸菌
20-30 ℃培养1-2天 摇均密封 加入少
乳白色,豆腐脑状
其它微生物的侵入 量酸奶
乳酸菌是厌氧菌,在温度适宜,没有氧气的情 况下,能将牛奶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乳酸,使液态 牛奶转化为固态。
接种 的步骤,新鲜的牛奶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 的 培养基 。
(4)根据图1和表可知:制作酸奶以 8 小时为宜,最佳温
度为 40 ℃左右。
(5)在图2葡萄酒的制作过程中,酒精发酵阶段发挥作用的微
生物是 酵母菌 ;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
在通气阶段,该微生物大量 繁殖 后代。制好的葡萄酒
列调料属于发酵产品的是( A )
A.酱油
B.芝麻油
C.大豆油 D.花生油
2.(2021秋鲁甸县期末)下列关于“制作米酒”的叙述,错误的 是( C ) A.制作米酒需要“接种”酒曲 B.制作米酒主要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 C.制作米酒不需要密封 D.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
3.(2021大庆)利用微生物可生产多种美味的食品。下列微生
C、防止酒的香味逃逸
D、防止空气中的细菌或真菌进入,使甜酒被污 染变质
中国自古有“酒文化”之说,酿酒原理家喻户晓。小明在老 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米酒,该过程有如下工序: 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②将糯米饭压实后,在中间 挖凹坑,淋上一些凉开水;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 冷却到30 ℃,装入清洁的容器中;④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 夜,淘洗干净;⑤将容器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入温暖 的地方;⑥将糯米倒入蒸锅中煮熟(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 求消毒)。 (1)请写出制作工序的先后顺序: ④⑥③①②⑤ (用酸杆菌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5章 第1节 发酵技术(第一课时)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5章  第1节 发酵技术(第一课时)

冷却
20-30度培 养一、两天
3、发酵
酸奶制作步骤:
摇均加盖
灭菌 接种
加入酸奶
2、接种
发酵
制酸奶原理:
原理
微生物: 乳酸菌
条件
温度适宜 没有氧气
物质变化:牛奶中的营养物质产生乳酸
牛奶(液态) 乳酸菌 乳酸
酸奶(固态)
讨论
1、为什么要将牛奶煮开? 杀死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2、煮开的牛奶为什么要冷却后,才可加入酸奶? 高温会杀死乳酸菌或减弱乳酸菌的活性
发酵食品
这些都是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制作出来的食品
发酵食品的优点
• 更为丰富的营养成分 • 更易消化吸收 • 更耐贮存
酸奶
• 它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 经乳酸菌发酵后,再冷却 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
利用乳酸菌对某些食品原料进行发酵制 作食品的一种技术.
活动一:自制酸奶
1、杀菌
将容器消毒
牛奶加入糖煮开
1. 制作泡菜时坛口必须密封,主要是为了( B ) A. 隔绝空气,防止其他菌进入 B. 利于乳酸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发酵 C. 防止灰尘污染 D. 使多种细菌在坛内快速增加 2. 酵母菌和乳酸菌都是与我们生话密切相关的两种有 益微生物。有关二者与其利用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B) A. 酵母菌—酿造酒 B. 乳酸菌—酿造醋 C. 酵母菌—做馒头 D. 乳酸菌—酸奶
B、发酵过程中必须保持空气流通
C、发酵都是由酵母菌完成的
D、蒸煮豆腐后马上加入菌种
6、引起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A )
A、微生物大量繁殖
B、残留化学药物的污染
C、氧化变质
D、毒素污染
7.制作酸奶,应将牛奶放在什么条件下培养1—2d( B )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发酵技术 教学课件新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发酵技术 教学课件新
3.制作酸奶的步骤可分为几个步骤?
①器具和原料的高温灭菌 ②冷却接种乳酸菌 ③乳酸菌发酵
例题2. 酿酒时所用的酒药含有曲霉、毛霉、
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曲霉和毛 霉把淀粉转化为__葡__萄__糖_;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 酵母菌把______葡转萄化糖为________酒__精。、CO2
酿一瓶醇香浓郁的米酒
抑制微生物的活动,也使产品咸味可口
5.为什么制作面酱和黄酱是要置于阳光下暴晒? 而制作豆豉时要将原料密封在泡菜坛内?
①暴晒:保证微生物发酵所需要的温度 ②密封: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酵
例题3. 沼气是很好的能源物质,主要成分是
___甲__烷__。沼气发酵主要是利用_____厌__氧微生物的 作用,尤其是_产___甲__烷__细菌。
1.为什么将牛奶煮开?煮开的牛奶为什么
讨论
P111
要冷却后,才可加入酸奶? 2.制作酸奶可分为几个步骤?
1.为什么将牛奶煮开?煮开的牛奶为什么 要冷却后,才可加入酸奶?
①将牛奶煮开的目的: 杀死牛奶中原先存在的微生物
②煮开后冷却加入酸奶: 因为高温会杀死乳酸菌
2.为什么酸奶的口味和牛奶不同?
乳酸发酵过程中,利用牛奶中的营养物 质产生了乳酸等物质。
A 化酒精有关的微生物是 ( )
A. 酵母菌 B. 乳酸菌 C. 霉菌 D. 醋酸菌
B 5. 许多食品的制作都离不开微生物。比如在制
作酸奶时就主要用到 ( ) A. 霉菌 B. 乳酸菌 C. 酵母菌 D. 醋酸菌
The End!
24
发酵技术
生 物 技 术
现代生物技术
微生物的特性
代谢类型多 代谢速度快 繁殖速度快 个体微小
的是( D )

北师大版八下生物 发酵技术PPT课件

北师大版八下生物 发酵技术PPT课件

酸奶
• 它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 乳酸菌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 一种牛奶制品。
• 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 点,而且某些方面经加工过程 还扬长避短,成为更加适合于 人类的营养保健品。
酸奶度培养一、 两天
摇均加盖
加入酸奶
保温杯加盖8-10小时
米酒
• 酒曲中有根霉菌、毛霉菌等和酵母菌两类 微生物。
酶工程
酶工程是指利用酶催化作用进行物质 转化,生产人们所需产品的技术。
发酵工程
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 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 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 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
生物技术就在我们的生活里
传统的生物技术
• 第一阶段:是以制酒、食品加工、农业为 主的作坊式生物技术。
• 第二阶段:以抗生素为代表,发酵技术为 主要技术的工业化生物技术。
2020年10月2日
12
发酵食品的优点
• 发酵食品是指利用乳酸菌或曲菌制成的食品 • 发酵食品有着更为丰富的营养成分; • 由于发酵的作用,食品中的蛋白质被有效降解,此
类食品更易消化吸收。 • 由于大多数致病菌只适应中性偏碱环境,而发酵工
• 醋酸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古罗马人曾用醋来治疗创伤,中 世纪某些烈性传染病病人死后,当地人都要把死 者用过 的钱币和金属饰物用醋浸泡后再使用,以防传染。 醋拌 凉菜,既调味,助消化,又预防肠道传染病发生。 蛔虫 遇酸而退,在发生胆道蛔虫引起腹痛时,通常用醋 50毫 升加温开水50毫升缓缓口服,能使胆道括约肌缓解,达止 痛目的,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醋煮沸蒸发,每日2次, 消毒空气,对预防流感或流行性腮腺炎等有一定效果。至 于用酸辣汤发汗治伤风,更为大家所习用。

第9单元25.1 发酵技术—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课件(共24张PPT)

第9单元25.1 发酵技术—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课件(共24张PPT)
沼渣养分含量比堆沤肥高,保肥保水能力强,改土作用大。沼气发 酵肥可作基肥、追肥,也可浸种。发酵液一般作追肥,发酵沼渣作基 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渣液混合作基肥,也可作追肥。
沼气发酵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一项有效措施。
四、工业化的发酵技术构成了生物技术产 业
(一)抗生素 早期的生物技术产业,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法规模化生产青霉素,
萄糖,在 没有氧气的条件下,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化成酒精。
(3)发酵酱 原理:
面酱生产过程中,米曲霉将面粉中的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
等 ,使面酱具有甜味;将少量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使面酱具有鲜味。 3.沼气发酵 沼气发酵原理:
利用了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尤其是甲烷细菌,将植物秸秆、树 叶、人畜粪和食品加工的废料等制成 沼气。
生物(细菌、酵母等)、有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培养基等在一 定的温度和pH等条件下进行。
发酵技术指的是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 控制发酵的过程,从而进行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发酵的概 念来源于酿酒的过程,而发酵最初来源于拉丁语的“发泡”。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发酵技术进行酿酒、 调味品的调制,积累了丰富的发酵经验。最初,发酵技术主要用于 一些家庭作坊进行手工制作产品,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都不尽如人意, 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实现了工业化的 规模生产。发酵技术主要是通过使用微生物进行发酵,制作出独特 风味的食品,包括酸奶、酒类以及调味品、腐乳腊肠、而在不同种 类的食品发酵中,其原理和应用也是不尽相同。
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利用生物转化特 点生产化工产品,特别是用一般化工手段难以得到的新产品,改变 现有工艺,解决长期被困扰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两大棘手问题,愈 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且有的已付诸现实。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发酵技术》课件PPT模板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发酵技术》课件PPT模板

将容器消毒 米洗净
米浸泡12小时
30℃培养一 天半
与酒药充分混合
蒸煮30分钟 冷却,摊开
米酒制作原理
酒曲中有曲霉菌、毛霉菌等和酵母菌两 类微生物。
曲霉、毛霉
淀粉
30℃
糖化过程
葡萄糖
酵母菌 无氧
乙醇
酒化过程
1、为什么密封好的米酒要用棉絮或棉袄 包起来,并放在温暖的地方?
2、为什么要在做好的米中间挖一个洞Biblioteka 再撒上一些酒药?发酵技术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课件
复习巩固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拓展练习
PART 01
复习巩固
第一节 发酵技术
2007年
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基、奥利弗.史密斯和英国马丁.埃文斯在“涉及 胚胎干细胞和哺乳动物DNA重组”方面有重大发现,获诺贝尔生理学或
医学奖。
2010年
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因在试管婴儿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 学奖或医学奖。
发酵食品
酒药:曲霉、毛霉和酵母菌;
发酵技术 沼气发酵 产甲烷细菌 无氧条件
工业化的发酵技术
抗生素、氨基酸、甜味剂、食用有机酸、酶制剂
随堂练习
1. 制作泡菜时坛口必须密封,主要是为了( B )
A. 隔绝空气,防止其他菌进入 B. 利于乳酸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发酵 C. 防止灰尘污染 D. 使多种细菌在坛内快速增加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课件
沼气发酵技术 (1)无氧条件; (2)利用微生物—甲烷细菌;
(3)产生甲烷; (4)甲烷燃烧可用于照明、发电。
沼渣是沼气发酵后残留在沼气池底部的半固体物质,含有丰富的机质、腐 殖酸、粗蛋白、氮、磷、钾和多种微量元素等,是一种优质有机肥和养 殖饵料。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发酵技术》优教课件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发酵技术》优教课件
工业发酵产品主要有抗生素、氨基酸、甜味剂、 食用有机酸、酶制剂等
发酵工厂
抗生素: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青霉素、链 霉素等
氨基酸:利用微生物 生产氨基酸应用于食 品、饲料、医药、化 学和农业等。
甜味剂:新型甜味剂——阿斯巴甜,应用于 生产饮料、糖果等
不断发展的发酵技术,在生物能源的开发和 环境保护等领域也得到了应用。
2. 酵母菌和乳酸菌都是与我们生话密切相关的 两种有益微生物。有关二者与其利用的匹配关 系,不正确的是( B ) A. 酵母菌—酿造酒 B. 乳酸菌—酿造醋 C. 酵母菌—做馒头 D. 乳酸菌—酸奶
3.下列不属于发酵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是( C)
A.酒精生产
B.抗生素生产
C.塑料生产
D.酱制品生产
第1节 发酵技术
• 我国是卓立于世界的 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 河中,酒和酒文化一直 占据着重要地位。你知 道酒是如何酿制的吗?
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尝试制作米酒、酸奶、面酱等食品,提高动手
能力,培养协作精神。 3.能够介绍沼气发酵原理以及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开发生物能源
处理污水
发酵食品
酵母菌 乳酸菌 醋酸菌
酿酒、蒸馒头等 制作酸奶、泡菜 制醋
发酵技术 沼气发酵 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制成沼气
工业化的发酵技术 抗生素、氨基酸、甜味剂、食用有机
酸、酶制剂
1. 制作泡菜时坛口必须密封,主要是为了( B ) A. 隔绝空气,防止其他菌进入 B. 利于乳酸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发酵 C. 防止灰尘污染 D. 使多种细菌在坛内快速增加
分析讨论
3.如果酿制米酒的时间拖长,味道会发生变化 吗? 米酒的甜度会减小,酒味变浓。因为更多的糖 经过酵母菌作用转转变为酒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