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旗谱》有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红旗谱》有感

在平时周末或有空的空余时间,我阅读了一本革命书籍——《红旗谱》。这是我国著名作家梁斌先生所写的一部具有广泛影响的长篇小说。通过在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下,冀中平原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斗争,以“反割头税”和“二师学潮”为中心事件,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农村和城市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地壮丽图景。它通过朱老忠等几代农民同地主阶级展开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红旗谱》再现了那个军阀混战、日寇侵华的危急年代,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农民真实而又复杂的各种形象。有舍身独挡恶霸的朱老巩,执刀仗义相助的严老祥;有狠心手辣、贪得无厌的冯老兰,附炎趋势、好管闲事的严老尚;有沉着历练的朱老忠;有憨厚淳朴的严志和;有变换花样剥削压榨农民的"新型刽子手"冯贵堂;有欺软怕硬、甘当狗腿子的李德才;有为北伐入狱的严运涛;有被抓强迫当兵的朱大贵;有后继哥哥道路的严江涛;有出身地主门庭的革命青年张嘉庆;有热情奔放、忠于革命的农村姑娘春兰;有积极向上、向往革命的知识分子严萍;有糊里糊涂的朱老星;有庄稼正义的"乐天派"伍老拨;有狭隘孤僻的老驴头;有封建顽固的老套子.从锁井镇农民的革命斗争方式,可以明显看出一代比一代进步。朱老巩是赤膊上阵,拿起铡刀拼命。朱老明他们采取所谓对薄公堂、和地主打官司,这注定要失败的,就像冯贵堂说的:"好像吃炸焦肉、蘸花椒盐儿。吃不完咱的炸肉,就把他们那几亩地蘸完了!"到了朱老忠和江涛,他们接触了党,党教导他们要团结群众,走群众路线的道路,于是所发起的反割头税的斗争就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这说明中国农民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战胜阶级敌人,解放自己。小说开头加写了楔子,回忆了三十年前发生在锁井镇上的"朱老巩大闹柳树林",对塑造朱老忠这个人物来说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样就把朱老忠从小就放进强烈的阶级冲突的环境中。写他父亲朱老巩和冯老兰冲突,不久吐血身亡;写他姐姐被人强奸,然后又写她怀着不共戴天之仇逃走,到北京当小工,在天津学织毯子,他想到:这一条线一条线的,织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呀!于是背起铺盖卷下了关东,在关东挖参、淘金,积攒了一些钱,回来安家立业,准备报仇。在此之后,朱老忠参加反割头税运动,给二师学生送粮,到思罗医院营救张嘉庆,充分表现了他在统治阶级压迫下的叛逆性格。同时,作者又在细节上加了穿插,如脯红事件;老奶奶暴

死,朱老忠主持严家丧事;代严志和去济南探监;探监之前,又在家里作安排,对涛他娘、春兰等都嘱咐了一阵;拿钱给江涛上学.这些生活细节都烘托了这个人物的高尚品质。与朱老忠的性格不同,严志和则表现的比较"软善"。当他听到朱老明说要和冯老兰打官司,为了朋友,心里不平,毫不犹豫的说了一句:"有我一份。"结果官司打输了,他也跟着输了一头牛。他因为怕回去见了涛他娘不好交代,便不声不响的离开了锁井镇。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他是多么朴实、善良。他帮助朱老忠建立家园,粮食不够,互相凑合一下过去。爱朋友、讲义气,舍己为人,这些地方他和朱老忠是相同的,但他没有朱老忠的明朗、豪迈、勇于斗争的气魄,读后感《《红旗谱》读后感》。江涛回来动员他反割头税,他就说:"算了吧!咱们别革什么命了."运涛遇到贾湘农,回家和严志和谈起,他就不想支持运涛。朱老忠就不同,不但鼓励运涛去找贾湘农,还说他在关东时就听说过苏联是无产阶级掌政,打倒了资本家和地主.江涛要到城里去上学,严志和顾虑重重,朱老忠说应该去,他也就认为可以去了。朱老忠和严志和的性格在种种事件当中,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的淋漓尽致了。作者在刻画张嘉庆与严江涛时也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同样是贾湘农教育成长下的革命青年,但他们在性格上却截然不同。张嘉庆,一个地主家庭少爷出身的革命者,入二师以前曾领导穷人抢自家地里的棉花,开展秋收运动,性格暴躁,人称"猛张飞"。而江涛则是贫苦农民出身,父兄的苦难、老奶奶的暴死,许多不幸的事情接踵而来,对他刺激很大。再加上家庭经济的困难,花钱读书不容易,逐渐形成了他稳妥慎重的性格。这两个青年在一起工作,人物性格就鲜明的表现出来了。江涛性格比较柔和,做事细微沉稳;张嘉庆则有些楞手楞脚,做事莽撞,干了再说。江涛家里虽穷,身上则穿得干干净净;张嘉庆则不修边幅,破鞋破袜子,买了新鞋子就把旧鞋子搁在人家花砖地上。江涛在斗争中往往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而张嘉庆的革命观点比较"左",多少带有些左倾盲动情绪,有时论调很偏激,如批评江涛不该谈恋爱,革命者不能有爱人。在二师学潮中,对是坚守学校阵地与敌人硬拼还是撤回乡村开展敌后抗日救亡运动,张嘉庆与江涛的辩论充分表现了他的"左"。再说说春兰和严萍这两个女主角吧。春兰这个农村女孩,性格开朗、泼辣、热情,热爱劳动,要求进步。运涛走上革命的道路,她也受到了影响,尽管挨了父亲一顿毒打,她始终钟情于运涛,对革命的信心毫不动摇。春兰与运涛的相爱,在当时的农村社会里是件了不起的大事,她甘愿冒着父亲的毒打,顶住村民的指手画脚妄加非议,向封建世俗礼教发起了挑战。尽管她的生活周围是黑暗的、碰壁的,但她始终

革命者的代表,他们在斗争中逐渐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最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三代农民的不同斗争道路及其命运的历史性变迁,深刻地勾勒出中国农民在民主革命中寻找解放道路的曲折历程。捧着书籍,我的眼前浮现出大革命时期冀中平原如火如荼的农民革命运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跃然纸上,其中有舍身护钟的朱老巩,饱经坎坷、有勇有谋的朱老忠,心地善良、忠厚老实的严志和,坚定沉着、善于斗争的贾湘农,以及充满斗争精神的大贵二贵、运涛江涛,心向革命的春兰等等……

《红旗谱》中朴实而又无华的农民,在这孕育着祖国希冀的冀中平原,两家三代人,横跨两个时代,投入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肩负起对红旗的守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草根力量,却现英雄本色。红旗的潮流中,依旧不灭的身影里,呼唤着我们,投身呐喊,开辟纪元。

那是怎样一个黑暗不公的社会啊!小说主人公小虎子父亲朱老巩和冯老兰冲突,不久吐血身亡;为躲避恶霸的残害,小虎子只身下了关东。他刚走,被恶人奸污的姐姐就跳河自尽了。30年后,小虎子回到了锁井镇,决心报30年前的血仇。这时他名叫朱老忠,带着妻子和儿子大贵、二贵。在斗争中找到了共产党,终于走上了正确的斗争道路。朱老忠参加反割头税运动,给二师学生送粮,到思罗医院营救张嘉庆,代严志和去济南探监,探监之前,还拿钱给江涛上学。

这些生活细节都烘托了朱老忠的高尚品质。充分表现了他在统治阶级压迫下的叛逆性格。朱老忠具有中国农民慷慨好义、济危扶困、舍己为人的朴实品质。同时又具有强烈的阶级爱憎和斗争精神,当他寻找到革命道路后,又有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对党的无限忠诚。还有从事革命的运涛和江涛。在第二年春天,运涛外出打短工,认识了秘密从事革命工作的共产党县委书记贾湘农老师,走上革命道路。后来运涛告别家乡和春兰,到南方参加革命军,当了连长。接到他的来信,全家人和锁井镇的穷人们欢欣鼓舞。可是到了1928年秋天,很久没有音讯的运涛请人给家里写来一封信,说他在国民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被捕,关在济南监狱中了。江涛就和朱老忠去济南探望运涛。从济南归来,江涛决心继续哥哥的事业。从此他寒暑假回家帮父亲种田,开学回学校上课,课余时间就到工厂、农村从事革命宣传工作。党组织派他回家乡组织反割头税运动,和割头税包商首脑冯老兰斗争。在党的正确带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