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一)学案
初中化学教材空气教案
初中化学教材空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空气的组成、性质和重要性。
2. 能力目标:能够描述空气的组成和性质,认识空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空气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珍惜资源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1.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用一幅描绘大自然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大自然中有哪些元素?人是否需要这些
元素?为什么?引出本课将学习的内容。
2. 学习空气的组成(15分钟)
A. 进行实验,将空气通过氧气和氮气两种气体分析管分别放入氢气,观察气体发生的变化。
通过实验结果引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B. 教师讲解空气的组成,让学生用笔记记录要点。
3. 学习空气的性质(15分钟)
A. 进行实验,用空气和火柴发生反应,让学生观察火柴燃烧和灭火的结果。
通过实验结果
引出空气中含有氧气,是燃烧的必需气体。
B. 教师讲解空气的性质,让学生用笔记记录要点。
4. 空气的应用和重要性(10分钟)
教师结合实际例子,讲解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空气的重要性。
5. 拓展练习(5分钟)
课后布置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解题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有了初步了解,认识到空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珍惜资源的观念,让学生从小懂得保护大自然。
九年级化学课题1空气优秀课例学案课堂实录
课题1 《空气》课堂实录一、激情2分钟师:上课生:老师好!拼搏为理想,奋斗为梦想(班级口号)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谜语引入)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一时一刻离不了。
这是什么物质呢?生:(谜底)是空气师:很好,看来这位同学很聪明,喜欢动脑,课外知识较丰富。
同学们对空气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空气。
首先大家一起朗读学习目标。
生(齐读):(学习目标)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并记住其体积分数;重点:记住空气的体积分数难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师:大家拿出学案,小组长检查学案完成情况,并把分值写在表格中。
教师巡视各组学习情况。
(3分钟)(发现学生对与实验有关的内容都为完成)师:[探究导航]:一、空气的存在(通过实验)师:你能证明空气的存在吗?生A:能。
用塑料袋一罩,就会看到塑料袋鼓起来了,就证明那里有空气。
师:空气被兜住了。
生B:用手扇一扇感觉有风。
师:风其实就是空气流动造成的。
生C:用空的塑料瓶装水时,会从瓶口往外咕咕冒气泡,其实就是瓶内的空气被赶出的现象。
师:我这有一个集气瓶(展示集气瓶),我说它是空的,对不对?生:不对。
里面有空气。
师:没错,你能用这一集气瓶收集课室内的空气吗?生A:把集气瓶拿起来在课室内上下晃一晃。
生B:不行,在进入课室前瓶内已有空气了,必须先把瓶内的空气倒掉才行。
师:对,如何把瓶内的空气赶跑呢?生:在课室内先用集气瓶装满水,再把水倒掉,最后盖上玻璃片,这样就收集到了课室内的空气。
师:很好,这位同学积极动脑,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大家要向他学习。
师:正因为空气无色无味不容易被人们察觉,所以尽管它客观存在,但人们对它的认识,经过了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下面哪位同学来简单介绍空气是由谁发现的。
生: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如接受其它化学家见解的基础上,认到空气是两种气体的混合物,一种是能助燃、有助于呼吸的气体,并把它命名为“氧”,另一种不助燃、无助于生命的气体,命名为“氮”,意思是“不能维持生命”。
初中化学教资教案空气
初中化学教资教案空气
主题:空气
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以及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一、导入(5分钟)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空气,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作用和重要性。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空气”。
二、探究空气的组成和性质(15分钟)
1. 讲解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
通过实验或示意图让学生了解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比例。
2. 探究空气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不可见、具有质量等。
三、探究空气的重要性(15分钟)
1. 了解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供给生物呼吸氧气、燃烧的必需品、传播声音等。
2. 讨论空气污染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引导学生意识到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四、小结与评价(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空气的组成、性质和重要性。
通过提问或讨论,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家庭作业(5分钟)
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整理空气的组成、性质和重要性,并写下自己对保护空气的看法。
六、延伸活动(10分钟)
对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如果没有空气会发生什么?”等,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空气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
七、课后反思(5分钟)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优点和不足之处,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空气的成分1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学案(第一课时)学案
主备人:杨春英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在认识空气组成的基础上,了解空气是混合物
2、结合社会生活了解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3、学会并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二、学习重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
三、学习难点: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组成的方法
四、学习过程
课堂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由几种元素混合而成的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C、空气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D、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不会发生变化
2、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②利用空气制造氮肥。
③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逐渐变软。
④长期存放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会生成一层不透明的白色物质。
3、经测定某容器中的空气含氮气20 ml,由此可推断该容器中含空气的体积
是()
A、6ml
B、25.6 ml
C、25 ml
D、20 ml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单质B.空气是一种化合物
C.空气是几种元素的混合物D.空气是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的混合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氧气B.净化后的空气C.粗盐D.海水
6、将一只盛满液态空气的保温瓶瓶塞打开,再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在瓶口上方,木条会有什么变化?试解释原因.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知识等方面,我明白了、知道了,还想知道的分别是什么?。
课题1.空气一 (1)
氮气
( N2 ) 78%
空 氧气
( O2 ) 21%
气 二氧化碳 ( CO2 ) 0.03%
稀有气体
0.94%
水蒸气 ( H2 O )及
其他气体杂质
0.03%
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稀有气; 零点零三有两个,二氧化碳和杂气 ;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 气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26-27页,完成学案。 1.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 是拉瓦锡,他做实验所用的药品是 汞 ,其符号 是 Hg ,他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2.实验室中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药品:红磷 , 反应原理(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文字表达式 红磷+氧气点燃 五氧化二磷
符号表达式
P + O2 点燃 P2O5
1.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放少量水? 吸收白烟五氧化二磷;降温;
2.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并把塞子塞紧?
防止瓶内的气体受热逸出。
3.在实际操作中水面上升的体积可能会小于集气瓶 内空气体积的1/5,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1.装置漏气。 2.红磷的量不足,氧气没有消耗完。 3.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能否用蜡烛代替红磷做实验?
➢不能,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了气体,使集气 瓶内压强变化不大。
1.要使实验成功,对药品,对装置的选择 应满足什么要求?
药品:
①能在空气中燃烧 ②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③燃烧产物不能是气体
——有气泡冒出。 3)扇子朝脸扇、树叶在动 ———有风 4)给车胎打气 ———涨起来
---用红磷燃烧法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1 空气学案(人教版九年级上)
课题1 空气(学案)[学习目标]1.能说出空气的成分 2.能判断简单的混合物和纯净物3.能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用途4.能了解空气污染与防治[学法指导]重视对空气成分测定的实验研究,树立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质组成的科学意识。
空气的组成是通过实验测定的。
那么实验原理是什么?实验装置如何?实验成功的条件是什么?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观察实验、分析实验,领会实验设计意图,才能对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思路加深理解。
要联系实际,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足够的认识,建立环境意识。
[释疑解难]1.[实验2—1]解释:本实验不能用木炭、硫代替红磷,因为它们燃烧产物是气体,不能形成压强差,水不能进入集气瓶。
不能用汞代替,因为汞与氧气反应速度太慢,且汞蒸汽有毒,不适合做演示实验,不能用铁丝或镁条代替,因为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镁条除了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外,还能与空气中的氮气及二氧化碳反应。
2.有六种物质①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②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③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④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⑤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⑥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其中均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A . ①③⑤ B. ②③⑥ C. ①③⑥ D. ①④⑤解释:汽车排出的烟雾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人呼出二氧化碳以及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均是无毒的,是动物生存必须的物质,不会污染空气。
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中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煤中含有硫等杂质,燃烧后产生烟尘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都会使空气受到污染。
答案选C [自我检测]1.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A. 1:4 B . 5:4 C. 5:1 D. 4:12.空气中含量最多,且性质又较稳定的是()A . 稀有气体 B. 氧气 C. 氮气 D.二氧化碳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空气中只含有氧气和氮气两种气体B.空气中约含有21%氧气,是指100克空气中含有21克氧气C.由于人口增长,空气中的氧气会越来越少,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D.空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4.空气中的稀有不跟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气体()A.只有一种B.不跟任何物质发生反应C.含量最少D.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5.下列物质是混合物的是()A.五氧化二磷B.空气C.氧气D.氮气6.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公报的部分内容,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A.焚烧垃圾 B.使用含磷洗衣粉C.汽车排放的尾气D.用煤和石油产品作燃料7.根据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气体物质?请将物质的名称写在题后的空格内。
化学《空气》教案范文模板
《空气》教案范文模板一、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2. 掌握空气的几种分离方法;3. 了解空气的应用;4.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掌握空气的组成和性质;2. 掌握空气的几种分离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学习前准备(1)了解空气的工业用途和生活用途;(2)复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2.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1)导入问题:空气由什么物质组成?(2)呈现实验现象: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燃烧现象。
(3)解析实验现象:燃烧需要的是氧气,空气中含有氧气。
(4)介绍空气的组成:空气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组成。
(5)介绍空气的性质:空气无色、无味、无臭,有一定的重量和压力。
3. 空气的几种分离方法(1)导入问题:如何分离空气中的不同组成?(2)介绍一些分离方法:液氧法、分子筛法、膜分离法、吸附分离法等。
(3)展示实验现象:演示液氧法分离空气的实验现象。
(4)解析实验过程:液氧法是用氮气和空气的沸点差异来分离氮气和氧气的。
(5)练习课堂笔记: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记录分离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4. 空气的应用(1)介绍工业和生活中空气的应用:① 空气可以在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中提供氧气;② 空气可以在工业制造中提供氧气、氢气等;③ 空气可以用于医学领域,例如呼吸等。
5. 实验设计(1)实验目的:探究分子筛法分离空气的原理。
(2)实验材料:分子筛、玻璃管、加热器、热浸毛玻璃管、平衡计等。
(3)实验步骤:将加热器中的空气通过分子筛分离,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数据。
6. 总结反思(1)总结教学内容并回答问题: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空气的主要组成是什么?(2)反思教学过程并提出改进建议:使用课件、视频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资源和评估1. 教学资源:教材、实验器材、课件、视频等。
2. 教学评估:期中期末考试、课堂回答问题、实验成绩、课堂笔记。
第二单元学案
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原理等3、能用实验事实说明空气是混合物,认识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4、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一、课前预习1、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空气的组成: (体积比) 占;占;占;占;占;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1)根据阅读P26,拉瓦锡所做实验的最终结论是。
(2)阅读P27实验操作及装置本实验探究的目的是,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实验现象:,。
实验原理(建议从分析集气瓶内反应前后压强的变化入手)实验结论:①氧气的含量:;②剩余气体的性质如是否易溶于水、是否与红磷反应等:;3、纯净物:。
如: 等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
混合物:。
如: 等下列物质①海水②矿泉水③洁净的空气④五氧化二磷⑤啤酒⑥牛奶⑦冰水混合物⑧红磷⑨纯净水⑩液态氧,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
二、自主体验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2、以下物质可用于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是()。
A.蜡烛B.硫磺C.木炭D.红磷3.在100升空气里氮气的体积大约是()(A)78升(B)78% (C)21升(D)21%4、指出下列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用序号填写。
①氧气②白酒③二氧化碳④铜⑤蒸馏水⑥自来水⑦生理盐水⑧冰水共存物⑨铁水⑩液态氮气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三、自我检测1.将下列数据(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序号填入有关物质后面的括号内。
(A)78% (B)21% (C)0.94% (D)0.03%(1)二氧化碳()(2)氧气()(3)氮气()(4)稀有气体()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一定是空气(D)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气一种成分组成3、澄清石灰水长期敞口放在空气中会在瓶口出现一层“白膜”。
课题1空气学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学习目标:1、通过“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练习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推理能力;2、记住空气中的各种组成成分及其含量;3、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导入:(独立思考后,写出答案,组内进行交流汇总)1.酒精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澄清石灰水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就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 ________ ;夏天当我们从空调房间走出来时,眼镜会变得一片模糊,说明空气中也含有__________。
一、认识空气的成分:【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1)将图2-3所示集气瓶水面上的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加以标记。
(2)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足量..红磷,将胶管上的止水夹夹紧,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并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待集气瓶冷却..后,把导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到室温【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交流:1.为什么红磷要足量或过量?2.点燃的红磷(用燃烧匙)为什么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如果将点燃的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结果又如何?3.为什么要等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实验结论】:讨论交流: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2.红磷在集气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3.打开止水夹后,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占集气瓶容积1/5的水?4.如果实验中,红磷不足,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讨论交流:1.在实验中,若气体减少的体积少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2. 在实验中,若气体减少的体积大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一、空气的成分:1.找出并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其所占的体积分数;空气中最多的成分是,其次是。
初中化学优秀教案空气
初中化学优秀教案空气
课题:空气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掌握空气的常见成分及其含量;
3. 了解空气的重要性;
4. 通过实验,观察空气的性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空气的主要成分;
2. 空气的重要性;
3. 空气的组成实验。
三、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玻璃管、气相层析色谱仪、吸附剂、加热设备等。
教学素材:空气成分表、空气性质实验记录表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简要介绍空气的重要性,并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习空气成分表,深入了解空气的组成及其含量。
3. 完成空气性质的实验,观察空气的性质、找出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比例。
4. 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5. 结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
1. 预习空气的组成、性质和重要性;
2. 完成空气相关实验报告。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空气的组成与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眼观察和实践,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促进了他们的科学素养的提升。
课题1空气导学学案2
课题:课题1空气(第1课时;共1课时)主备人:参与人:时间:2012.9地点:家学年:学科:化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这些用途一般都是利用氧气易于跟其他物质起反应并放出热量的性质)
2.氮气性质:1、2、 3、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氮气用途:(1)、化工原料(硝酸、化肥)(2)、 (焊接金属、充入灯泡、食品防腐)(3)、医疗、麻醉(4)、超导材料
3.稀有气体性质:、、 。
稀有气体用途: (1)、保护气(焊接金属、充灯泡)(2) 、各种用途的电光源(3)、激光技术(4)、制造低温环境(氦)(5)、医疗麻醉(氙)
教学重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用途,并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
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
教学方法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探究。
教具准备
集气、火柴、红磷、蜡烛。
教学流程
课程及学法设计
教法设计
答:(1)稀有气体包括哪几种?(2)稀有气体的性质:
(3)稀有气体的用途:
3.空气的成分本身具有固定的组成,是不是说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为什么?
4.对于空气污染,你的认识是:
(1)空气的污染物:(2)空气的污染源:
5.你知道如何防止或控制空气的污染吗?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氧气用途:(1)、潜水、医疗(2)、炼钢、气焊(3)、化工生产(4)、宇宙航行
三、保护空气
1、空气污染的原因:
初中化学课题1 空气 学案
课题1 空气(学案)姓名:【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利用可燃物——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_______,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而无气体生成,因而容器内气体_______减小,进而通过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实验步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集气瓶中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_________;(4)红磷燃烧停止,慢慢白烟消失,等瓶内恢复到________后,打开弹簧夹。
3.实验现象及结论:现象:(1)红磷燃烧时发___________,产生大量的_______并__________。
(2)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水的体积约等于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_________.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
瓶中剩余气体大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燃烧,________溶于水。
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讨论:(1)能否用碳代替红磷?能否用铁丝代替红磷?PS:选取的试剂能在空气中燃烧,并只能消耗_________,不会和空气中其他成分反应,同时不会生成其它_______或________。
(2)实验前瓶内为什么要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__________________接触瓶底,易_______,同时有________的作用。
(3)若实验结果水面上升<1/5,为什么?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空气的成分复习学案1(1)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复习学案【复习目标一】认识空气的组成及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对应练习一1. 空气炸锅是一种可以让锅内空气快速加热,使食物变熟的炊具。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 氮气B. 氧气C. 稀有气体D. 二氧化碳2.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医疗急救B.潜水C.灯泡中充氧气以延长使用寿命D.动植物呼吸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分离液态空气不能得到的气体是()A.氧气B.稀有气体C.氮气D.氢气4.下列关于氮气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食品防腐B.制成各种电光源C.医疗上做制冷剂D.制化肥的重要原料5.根据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存在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1)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______;(2)空气可以作为制造氮肥的原料是因为空气中含有______;(3)饼干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表面变潮湿______;(4)长期存放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会有一层白色物质。
【复习目标二】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及实验原理。
对应练习二1.小东通过查阅资料,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的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已知广口瓶的有效容积为242mL,实验8分钟后打开止水夹,水从烧杯流人广口瓶中的体积为48mL。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不足之处在于实验前广口瓶底未放少量水B.通过分析本次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9.8%C.若实验药品充足,时间足够长,可十分接近拉瓦锡实验的结果D.此实验可有效解决拉瓦锡实验中的汞污染问题2.小红和小明分别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硬质玻璃管内装有细铜粉,注射器内留有15mL室温下的空气,硬质玻璃管中的空气体积为50mL,反应后注射器中的气体体积为2mL。
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他们的实验很成功,出现的现象是:铜粉由色变为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小红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不断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气球的作用是。
《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
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空气的成分,并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②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③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2、技能目标:①通过科学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讨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②观察和分析演示实验,初步学会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方法。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③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使学生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激发学生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教材分析]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空气入手,从空气的学习进而进入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学习氧气的制取。
这是本单元的设计思路。
空气是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以空气作为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
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并逐步深入。
本课题让学生进行“关心空气质量”的调查与研究,既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有利于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为认识下一单元的另一种身边的化学物质“水”打下基础。
这节内容承前启后,把“空气中的主要成分,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空气中其他的非气体的物质”等理论知识,与检验、测定等的实验活动有机地结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精神的好材料。
[学情分析]初中生在学习化学之前,对空气和氧气已有较为丰富的常识。
这些是他们以前积累的知识,但从化学学习的角度来看,就显得零碎、不够深入。
课前应了解学生有关的具体知识情况,以便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处理教材及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1课时学案
课题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2.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和分析,初步学习简单的实验设计、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3.初步学会鉴别纯净物、混合物。
学习重点
空气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
学习难点
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学习过程
设计
【课前预习】
1.你对空气有哪些了解和认识?(如有什么样的外观?性质?含有哪些成分等)
2.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操作是怎样的?胶头滴管吸取液体的原理?
【课堂探究】
【自主学习1】我们同学现在对空气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二百多年以前,人们对空气却知之甚少。最初,人们对于物质为什么能够燃烧着迷,激发了好多人的研究兴趣,于是一些科学家对于“燃烧的本质”展开探究,经过若干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这一奥秘逐渐被揭开,空气的成分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下面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步入空气成分的探究中吧。
6.如果在课本实验中用蜡烛代替红磷,可不可以?为什么?
反思升华
你知道了什么?
【交流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下列内容:
1.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总结实验结论
3.总结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讨论若操作不当可能引起怎样的后果?
4.在拉瓦锡试验中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空气的体积减少小于1/5?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自主学习2】
阅读课文第27页内容,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空气中的各成分及其所占的体积分数。
2.找出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初中化学《空气》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包括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2.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如支持燃烧等。
3. 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及其体积分数。
2. 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 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教学准备:1. 教材、PPT、实验器材。
2. 相关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重要性,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空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空气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基础,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二、空气的组成(10分钟)1. 教师讲解空气的组成,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成分。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空气的组成及其体积分数。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10分钟)1. 教师讲解氧气的化学性质,如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等。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氧气的化学性质,如木条复燃等。
四、空气污染及防治(10分钟)1. 教师讲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如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
2. 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空气污染的途径,如PM2.5检测等。
3. 学生讨论如何减少空气污染,提出防治措施。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空气的组成、氧气的化学性质及空气污染的防治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空气污染的认识。
2.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空气的组成、氧气的化学性质及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空气污染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行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保素养。
初中化学上册空气教案
初中化学上册空气教案主题:空气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了解空气对物体的重要性。
3. 掌握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实验检验方法。
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氧气和氮气的实验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比例及其意义。
2. 运用实验方法检验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存在。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燃烧用的火柴、实验用的氧气气球、空气气球、空气中所含氧气的实验管、空气中所含氮气的实验管。
2. 教学课件。
教学内容:一、空气的组成和性质1. 空气由气体、水蒸气、尘埃和微生物组成。
2. 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3. 空气对物体的影响:除去有害气体,维持生物呼吸等。
二、氧气和氮气的实验检验1. 检验空气中的氧气:(1)实验步骤:取一个燃烧用的火柴,将火柴点燃后吹灭,然后将火柴放入氧气气球中观察。
(2)结果及分析:火柴将重新燃烧,说明氧气是支持燃烧的气体。
2. 检验空气中的氮气:(1)实验步骤:在空气气球中放入一块燃烧用的火柴,然后点燃。
(2)结果及分析:火柴会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存在氧气,但不会重新燃烧,说明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氮气。
教学方法:1. 授课教学法。
2. 实验演示法。
教学反馈:1. 出示相关填空题,测试学生对空气组成和性质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讨论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讨论空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2.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重要气体,如二氧化碳和氢气等。
教学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对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意识到空气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空气资源,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
下节课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一)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练习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推理能力;
2.记住空气中的各种组成成分及其含量;
3.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理解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并能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
学习重点:空气的组成的测定探究学习难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以及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同步学习: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用2分钟阅读课本P26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讨论交流】
1)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
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当密闭容器中将汞连续加热12 天后,发生了什么现象?
3)实验中提到:容器内空气的体积大约减少了1/5,又是通
过什么现象得知的呢?
4)已知拉瓦锡加热至12 天时,发生的反应可以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如下:汞+氧气氧化汞( 红色固体粉末) 将上述实验得到的红色粉末再放入密闭容器中加强热,即可得到汞(Hg) 和氧气(O2) 。
请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5)拉瓦锡所做实验的最终结论是2、【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
的测定
实验现象:( 注意对红磷在燃烧前、中、后的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和描述)
①燃烧前:
②燃烧时:
③熄灭后,冷却打开弹簧夹:
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使瓶内气体减少后压强变小,冷却后,大气压强把烧杯内的水压入集气瓶。
【讨论交流】仔细分析下列几种情况:①红磷的量不足;② 燃烧匙插入太慢,塞紧瓶塞前空气受热逸出; ③装置漏气,红磷燃烧时空气受热逸出集气瓶;④装置漏气,冷却时空气进入集气瓶;⑤燃烧前未将弹簧夹关闭,导致容器内气体受热膨胀从导管口逸出;⑥未等完全冷却就观察;⑦容器内有没反应完的氧气;⑧导管里未事先装满水;⑨用蜡烛代替红磷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探究。
试回答:⑴可能导致进入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体积的1/5 的原因
有______________ ;
⑵可能导致进入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大于瓶体积的1/5 的原因
有_____________ 。
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