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认识0和10认识0和10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第3课时 0的认识|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第3课时 0的认识|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1efd71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8.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 0的认识|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0的意义,能够正确读写数字0。
2. 使学生掌握0在数轴上的位置,理解0与正数、负数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0进行简单计算的初步能力。
教学内容:1. 0的意义及读写方法2. 0在数轴上的位置3. 0与正数、负数的关系4. 0的简单计算教学重点:1. 0的意义及读写方法2. 0在数轴上的位置3. 0与正数、负数的关系教学难点:1. 0的读写方法2. 0在数轴上的位置3. 0与正数、负数的关系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2. 数轴教具3. 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数字0。
2. 学生尝试读写数字0,教师点评并纠正发音。
二、探究0的意义(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会用到0?2. 学生分享生活中的例子,如温度计、电话号码等。
3. 教师总结:0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
三、学习0的读写方法(5分钟)1. 教师示范0的读写方法,并强调0的发音。
2. 学生跟读,教师点评并纠正发音。
四、探究0在数轴上的位置(10分钟)1. 教师出示数轴教具,引导学生观察0的位置。
2. 学生尝试在数轴上指出0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3. 教师总结:0位于数轴的中心,左边是负数,右边是正数。
五、探究0与正数、负数的关系(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0与正数、负数有什么关系?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3. 教师出示计算器,引导学生进行0的加、减运算,观察结果。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0的意义、读写方法、在数轴上的位置以及与正数、负数的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鼓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使学生掌握了0的意义、读写方法、在数轴上的位置以及与正数、负数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0的认识|西师大版(2022秋)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0的认识|西师大版(2022秋)](https://img.taocdn.com/s3/m/90870cc7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05.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0的认识|西师大版(2022秋)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奇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存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如此,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锤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看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成效。
第3课时0的认识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经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如何会向高层次进军?专门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畴专门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刻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如此,就会在有限的时刻、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教学内容】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仿照,才能不断地把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专门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晰,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如此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觉有的幼儿不用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夸奖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用心听,用心记。
平常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如此幼儿学得生动爽朗,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经历,又进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教材第10~11页内容。
【教学目标】1.认识0,能正确读写0。
明白0表示“没有”和“起点”两种含义。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3课时 小猫钓鱼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3课时 小猫钓鱼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1fa1621b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71.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3课时小猫钓鱼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小猫钓鱼的故事,让学生理解数字0-10的基本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数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内容1. 数字0-10的认识:通过小猫钓鱼的故事,让学生认识数字0-10,并能理解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2. 数数和计算:通过小猫钓鱼的故事,让学生学会数数和进行简单的计算。
3. 生活中的数学:通过小猫钓鱼的故事,让学生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数字0-10的基本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数和计算。
2.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猫钓鱼的故事书,数字卡片,计算器。
2. 学具:彩色笔,练习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小猫钓鱼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数字的兴趣。
2. 新授:通过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数字0-10,并理解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3. 实践:让学生通过数数和计算,加深对数字的理解。
4. 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5. 总结:通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小猫钓鱼2. 内容:- 数字0-10的认识- 数数和计算- 生活中的数学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寻找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数字0-10有了基本的认识,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数和计算。
2.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多地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以上就是我对《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3课时小猫钓鱼北师大版》的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0的认识( 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0的认识( 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d68b2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c.png)
教案:10的认识年级:一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的数字符号和意义。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10的数字符号和意义。
2. 10的组成和分解。
教学难点:1. 10的组成和分解。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数字卡片。
3. 小组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10,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2. 学生跟读数字1-10,巩固对数字的认识。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10,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10的名称。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字10的形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数字10的形状特点。
3.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数字卡片,找出数字10的组成。
例如,可以让学生找出两个数字相加等于10的组合,如1 9、2 8等。
4.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数字卡片,找出数字10的分解。
例如,可以让学生找出一个数字分解成两个数字的组合,如10可以分解为1和9、2和8等。
三、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快速找出数字10的组成和分解。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发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通过合作找出数字10的组成和分解。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10的认识。
2. 教师对学生进行口头评价,鼓励学生的表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10的数字符号和意义,以及10的组成和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环节,因为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10的组成和分解的关键步骤,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10的认识和读写-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0的认识和读写-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947a3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2.png)
10的认识和读写-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实物教学,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0;2.帮助学生理解10的概念:由1和0组成,代表10个同类的事物;3.教学让学生掌握10的读写技能。
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0、1、10;2.数字图案,如十数字立体模型等;3.数字10的实物,如10个彩色木球,10个纸张等。
教学过程本节课是《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第5课,教学内容为《10的认识和读写》。
导入活动1.在黑板上写上数字1和0,鼓励学生说出这两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2.出示数字卡片0和1,让学生分别拿起来,帮助学生通过实物教学认识数字;3.展示数字图案,比如10数字的立体模型,让学生了解10由1和0组成,并明白10表示10个同类的事物。
认识数字101.出示数字卡片10,在黑板上写下数字10,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该数字的结构,告诉学生10是由1和0组成的;2.出示数字图案,如10个彩色木球或者10张纸,让学生清晰地看到10的数量;3.给学生分发10个同种颜色的软木球,让学生互相传递并数数,让学生感受10个相同的物品的数量。
掌握数字10的读写技能1.通过展示数字图案,让学生模仿读写数字10;2.拿出0和1的卡片,录制音频或者视频,教孩子们怎样把0和1联合起来,组成数字10,并念出它的读音;3.让学生练习数字的写法,例如在练习簿上书写10。
拓展练习1.请孩子独立完成数字10的练习并着重检查数字1和0的区别;2.让学生自己编写数字10的谜语或者游戏,比如说拼图,让孩子们拼出数字10的形状。
总结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物教学认识数字10,并掌握数字10的读写技能。
孩子们通过模仿和练习,能更深刻地理解数字10的概念。
在之后的学习中,将更加轻松地应用和理解数字10。
认识数字10教案
![认识数字10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0084ee6f1aff00bed51e4d.png)
认识数字10教案篇一:认识数字1—10教案认识数字1—10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从基数(即集合中元素的个数)的角度认识10以内的数。
2.初步养成对个数进行正确规范的口头表达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场景数数。
学会表达、学会沟通,了解同学、熟悉环境是学习生活的必须。
复习内容:1—10的认识授课内容:1、认识“1”(1)说说教室里的“1”师:看一看,我们教室里那些物品只有一件?(2)用代替物表示“1”师:教室里有一只三角柜(讲台、投影仪)可以怎样表示出来?(可以用一片双色片、一根小棒、一个三角形??表示)。
那么,现在老师手中的一盒粉笔又可以怎样表示?(3)请学生说说一片双色片还可以表示什么?师:凡是只有一件物品的,我们都可以用一片双色片来表示,也可以用(根据学生的实际举例)表示。
(4)用抽象的符号表示“1”师:一只三角柜,除了用刚才我们讨论的用学具或图形表示以外,还可以怎样表示?(学生能讲的就让学生讲,学生讲不出的教师告诉学生:可以用中国数词“一”来表示,还可以用阿拉伯数字“1”来表示(板书)。
)(5)讨论:数字“1”可以代表什么?(6)讨论:“1”像什么?教学:像根小棒1、1、1。
(7)小结师:表示一件物品的方法有好几种,(举例),你喜欢哪一种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表示。
小胖教室里哪些物品只有一件?怎样表示呢?同桌相互说一说,交流汇报。
2、2~5的认识(1)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桌上、讲台上以及教室里物体的个数。
(2)想一想:可以怎样来表示这些物体的个数?用数字又怎样表示?用学具怎样表示?(3)小组交流。
(4)讨论:数字“2”可以代表什么?数字“3”可以代表什么??? (5)讨论:2、3、4、5分别像什么?教学:像只鸭子2、2、2;耳朵耳朵3、3、3;像面小旗4、4、4;秤钩秤钩5、5、5。
(6)小结师:不管有几件物品,还可以用中国数词或阿拉伯数字“几”来表示,我们都可以用几个学具表示。
(二)6~10的认识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小胖教室”情景图中的信息。
新蔡县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五认识10以内的数第3课时认识0教案苏教版6
![新蔡县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五认识10以内的数第3课时认识0教案苏教版6](https://img.taocdn.com/s3/m/8840c6f316fc700aba68fc69.png)
第3课时认识0教材第17~18页的内容。
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
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地书写0。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重点:知道0的两种含义,会读、写数字0。
难点: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课件、小兔子图片、蘑菇和萝卜卡片、直尺。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字娃娃?(1、2、3、4、5。
)现在我们用这些数字来做个猜数的游戏。
师:这个数在3的后面,5的前面,它是几?师:这个数比1大,比3小,它是几?师:这个数比1小,它在1的前面,它是几?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对了,知道比1小的数是0,今天我们就来学习0。
(板书课题。
)1.0表示“一个也没有”。
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例3主题图。
师:同学们观察主题图,看看小兔子们各采到了几个蘑菇?小组内先说,再指名汇报。
引导学生从左往右数。
生1:第一只小兔子采到了3个蘑菇,它很高兴。
生2:第二只小兔子采到了2个蘑菇,它也很高兴。
生3:第三只小兔子采到了1个蘑菇,它很开心。
师:第四只小兔子采了几个呢?生:一个蘑菇也没有采到。
师:看到第四只小兔子,你有什么疑问吗?生:什么也没有采到,该如何表示呢?师:像这样一个蘑菇也没有,可以用零来表示,即“0”。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学生在下面模仿书写。
同时教师巡视,将书写得比较好看的在全班进行展示。
边展示边讲:(1)0是一笔写成的,顺序是从上到左,再下往右,最后拐到上与起笔汇合。
(2)起笔要在上线偏右一些,向左下拐要与左线接触,向右上拐要与右线接触,再继续向上与起笔相连。
(3)写0时笔画要圆滑,不能有棱角。
师:想一想,这个数字的形状像什么?(像鸡蛋。
)2.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试一试”。
让学生看图、填数,并说说图意。
师:第一幅图的地里有几个萝卜?生:4个萝卜。
师:第二幅图的地里没有了,用什么数字表示?生:用0来表示。
3.0表示“起点”。
师出示直尺,同时请学生也拿出自己的直尺。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52cde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c.png)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我今天要为大家教授的是《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这是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重要内容。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重点是第10册课本的第9页和第10页,内容包括0的读写法,0在数中的位置,以及0的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0的读写法,理解0在数中的位置,以及能够熟练进行0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孩子们掌握0的读写法和0的加减法运算,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0在数中的位置以及0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学生的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0的读写法:零0在数中的位置:数的末尾0的加法:0+0=0,0+a=a,a+0=a0的减法:a0=a,00=0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写出0的读写法。
2. 找出0在数中的位置。
a. 0+0=?b. 0+5=?c. 5+0=?d. 00=?e. 50=?答案:1. 零2. 数的末尾3. a. 0 b. 5 c. 5 d. 0 e. 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发现孩子们对0的读写法和0的加减法运算掌握得很好,但对0在数中的位置的理解还有待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通过实际例子来帮助孩子们理解0在数中的位置。
同时,我也会引导孩子们进行拓展延伸,比如研究0在更大数中的位置等。
这就是我对于《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的教学内容,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孩子们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0的概念和0的加减法运算。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0的读写法对于0的读写法,我注意到孩子们可能会混淆“零”和“〇”两种写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详细讲解了0的正确读写法,强调了“零”的读音和“〇”的写法,并通过反复练习,让孩子们掌握了这一点。
二、0在数中的位置在讲解0在数中的位置时,我使用了多媒体展示,让孩子们直观地理解0在数的末尾的概念。
第一单元第3课时 《0的认识》(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青岛版
![第一单元第3课时 《0的认识》(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49f276e53a580217fcfe49.png)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激趣:同学们,现在正是苹果成熟的季节,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摘苹果好不好?【设计意图】谈话导入亲切、自然,由学生感兴趣的摘苹果游戏引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自然过渡到下面的问题情境中。
教师出示苹果树模型(苹果树上结满苹果,有5个苹果)谈话: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描述:苹果树上有几个苹果,用数字几表示。
2.摘苹果游戏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苹果摘下来,告诉大家树上还有几个苹果?用数字几表示?在黑板上板书数字。
苹果摘完了,师追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在学生提问题的基础上,板书问题: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怎么表示呢?【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做中想、做中学。
通过摘苹果这一活动既复习了前面所学的有关数的知识,又在活动结束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树立初步的数学问题意识。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学生独立思考后,同位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个别学生在班级内展示自己的想法。
预设:现在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用0表示。
师肯定学生的想法,并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0在这儿表示什么意义?如果苹果用小圆片表示,0个苹果应摆几个小圆片呢?学习过程5.书写“0”学生先说一说0像什么,再找几个同学到展示台上在方格纸上写0,引导其他同学观察书写顺序,进行评价。
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写“0”的正确笔顺,师在黑板上板演0的书写过程。
(0的写法:“0”像鸭蛋,在田字格的左半格书写,从上端正中偏右起,向左画弧,虚线以下碰左线,再碰下线、右线,画成一个斜斜的椭圆,向上回到起笔的地方为止;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6.介绍0的发展史师:其实,最初在阿拉伯数字中没有“0”,那么“0”是怎样演变来的呢?(课件展示小资料——“0”的形成过程)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朋友,数字0,它长得圆圆润润的,她表示一个也没有,除此之外,它还能表示起点、分界线,好多的本领啊,不仅如此,生活中处处都能见到这位新朋友!四、课堂总结,拓展提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找找生活中哪里有这样的问题,用你的本领去解决它!四、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教案认识数字1到10
![教案认识数字1到10](https://img.taocdn.com/s3/m/c26c62c3cfc789eb162dc853.png)
教案认识数字1到101.从基数的角度认识10以内的数。
2.初步养成对个数进行正确规范的口头表达的习惯。
结合具体场景数数。
学会表达、学会沟通,了解同学、熟悉环境是学习生活的必须。
复习内容:1—10的认识授课内容:1、认识“1”说说教室里的“1”师:看一看,我们教室里那些物品只有一件?用代替物表示“1”师:教室里有一只三角柜可以怎样表示出来?。
那么,现在老师手中的一盒粉笔又可以怎样表示?请学生说说一片双色片还可以表示什么?师:凡是只有一件物品的,我们都可以用一片双色片来表示,也可以用表示。
用抽象的符号表示“1”师:一只三角柜,除了用刚才我们讨论的用学具或图形表示以外,还可以怎样表示?。
)讨论:数字“1”可以代表什么?讨论:“1”像什么?教学:像根小棒1、1、1。
小结师:表示一件物品的方法有好几种,,你喜欢哪一种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表示。
小胖教室里哪些物品只有一件?怎样表示呢?同桌相互说一说,交流汇报。
2、2~5的认识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桌上、讲台上以及教室里物体的个数。
想一想:可以怎样来表示这些物体的个数?用数字又怎样表示?用学具怎样表示?小组交流。
讨论:数字“2”可以代表什么?数字“3”可以代表什么?讨论:2、3、4、5分别像什么?教学:像只鸭子2、2、2;耳朵耳朵3、3、3;像面小旗4、4、4;秤钩秤钩5、5、5。
小结师:不管有几件物品,还可以用中国数词或阿拉伯数字“几”来表示,我们都可以用几个学具表示。
~10的认识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小胖教室”情景图中的信息。
2、每个小朋友挑选自己喜欢的物品,说说怎样表示它的数量。
并用学具来摆一摆。
3、小组交流。
4、小组交流:数字“6、7、8、9、10”分别可以代表什么?5、讨论:6、7、8、9、10分别像什么?教学:像个哨子6、6、6;像把镰刀7、7、7;像个葫芦8、8、8;6字倒写9,9,9;1加0,10、10、10。
4、交流总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10以内的数》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12—20页及21-23页练习一。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 的认识和加、减法第3课时《连加、连减 》教学课件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 的认识和加、减法第3课时《连加、连减 》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50594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1.png)
•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1.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连续相加(减) 叫连加(连减)。
2. 计算连加或连减算式时,都要按照 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01 教材第61页练一练第1、3 题。 02 作业课件中的相关练习。源自从左往右依次读出每一部分。
你又看到了什么?
原来有8只小鸡, 先跑走了2只, 又跑走了2只, 现在还剩几只?
8- 2- 2
8-2-2
算式里有三个数连续 相减,还有两个“-”, 像这样的减法算式, 叫连减算式。
连减算式里至少有两个“-”。
?只
8只
8 - 2 - 2 = 4 (只) 6
8-2-2=4 读作:8减2减2等于4
6 + 2 + 2 = 10 10 − 6 − 1 = 3
9−5−2= 2 8−3−2= 3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 连一连。
2+4+4
1+3+4
10-0-2
8 10 4
7+1+2
3+4+3
10-3-3
2+1+5
1+3+6
4. 小明这样算对吗?
9−4−2= 7
2
9−4−2=3
5
小明的运算顺序错了,应该 先算9-4=5,再算5-2=3。
【重点】 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和 计算方法。
【难点】 理解图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课堂导入
口算。
4+2= 6 6 +3= 9
3+2= 5 5+1= 6
7-2= 5 5-1= 4
9-2= 7 7 -2= 5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三课时 可爱的小猫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三课时 可爱的小猫](https://img.taocdn.com/s3/m/4c0b637f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62.png)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三课时:可爱的小猫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书写数字0-10,并理解数字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合作的学习态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1. 数字0-10的认识和书写。
2. 数字0-10的含义和运用。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数字进行表达和交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识别和书写数字0-10,理解数字的含义。
2. 教学难点:数字0的意义和运用,数字书写的规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教学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可爱的小猫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数字,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数字0-10的认识和书写,通过PPT展示,让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数字的特点,理解数字的含义。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数字连线、排序、填空等游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 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数字书写的规范和数字含义的理解。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数字0-10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可爱的小猫2. 内容:数字0-10的认识和书写,数字的含义和运用。
3. 插图:可爱的小猫图片,数字卡片。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关于数字0-10的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数字,进行识别和描述。
3. 家长协助,用数字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2. 学生对数字0-10的认识和书写是否掌握到位,对数字的含义是否理解?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4. 下一课时如何更好地衔接本课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本课时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数字0-10的认识和书写,理解数字的含义,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年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PPT课件
![2024年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e1f2c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1d.png)
面的分类和性质
9
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概念和分类 角的度量方法
角的大小比较
10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 义和性质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 计算实例
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 法
11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简单图形
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简单图形的识别和分类
统计图
将收集到的数据整理成 表格形式,方便查看和
分析。
18
利用图表形式展示数据, 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概率初步概念及事件可能性大小判断
概率定义
概率是描述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数值,取值范围在0~1之间。
等可能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各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不等可能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各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
12
03
量与计量单位换算
13
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等换算关系
01
1米 = 100厘米
02
1厘米 = 10毫米
03
04
1米 = 1000毫米
换算示例:350毫米 = 35厘米 = 0.35米
14
质量单位:克、千克等换算关系
1千克 = 1000克 换算示例:5千克 = 5000克,2300克 = 2.3千克
22
分析方法:从问题出发,寻找关键信息
分析题目中的问题,明确需要求 解的未知量。
从问题出发,逆向思考,寻找与 问题相关的关键信息。
利用已知条件和数学关系式,建 立数学模型。
23
解题步骤:列式计算,验证答案
01
02
03
04
根据数学模型,列出计 算式或方程。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PPT课件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5b5c7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b6.png)
03
掌握比较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通过比较不同事件发生的概率,判断哪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更大或更小。
04
综合实践活动
数学游戏:猜数游戏、拼图游戏等
猜数游戏
通过设定一个目标数字,让学生在一 定范围内猜测,逐渐逼近目标,锻炼 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数感。
拼图游戏
利用不同形状的图形拼图,让学生尝试 拼出指定的图形或自由创作,培养学生 的空间观念和创造力。
认识数位和计数单位
初步了解十位和个位的概念,以及对 应的计数单位,为后续的数的运算打 下基础。
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数的顺序
通过数轴等直观工具,帮助学生 理解数的顺序,能够按照从小到
大的顺序排列0-10各数。
数的大小比较
学会使用“>”、“<”、“=” 等符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能够 根据大小关系进行排序。
加减法的应用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 解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 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 用能力。
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运算
初步了解进位加法的概念,学会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进位加法的应用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进位加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 用能力。同时,通过进位加法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水平。
02
图形与几何初步
认识图形
图形的基本概念
介绍图形的定义、分类和 特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 图形。
平面图形的认识
通过展示各种平面图形, 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三角形等,让学生了解其 形状和特征。
立体图形的认识
展示常见的立体图形,如 球体、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等,让学生感受三维 空间中的图形。
图形的拼组与变换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课时3认识0教学课件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课时3认识0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b584d9dd36a32d72758107.png)
看图写数
3
2
1
5
看图写数 采了 多少 个蘑菇?
3个蘑菇。
3
看图写数
采了 多少 个蘑菇?
2个蘑菇。
2
看图写数 采了 多少 个蘑菇?
1个蘑菇。
1
看图写数 采了 多少 个蘑菇?
一个也没有。
0
•11、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6、当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都忘记之后,还剩下来的才是教育。2021年10月21日星期四2021/10/212021/10/212021/10/21 •17、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2021年10月2021/10/212021/10/212021/10/2110/21/2021 •18、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2021/10/212021/10/21October 21, 2021 •19、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1/10/212021/10/212021/10/212021/10/21
•Leabharlann 一试40从0开始
0表示开始。
0的意义与写法
一个也没有 没有了 从0开始
第1单元第3课时0的认识(教案)|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1单元第3课时0的认识(教案)|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95387c5cc17552706220869.png)
【精品】第1单元第3课时0的认识(教案)西师大版(2014年秋)-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10页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识0的意义,并规范书写0。
2.能力目标:能根据0的意义在生活中找出与之意义相同的0。
3.情感目标:在发现生活中的0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皆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0的意义,规范书写0。
教学难点:能根据0的意义在生活中找出与之意义相同的0。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教学用具:吹泡泡工具、大直尺、2块同样大小的橡皮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教师问,还记得我们上一部分学习了什么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教师引入,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数字朋友,0(板书 0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一)认识01.0出现在哪里教师说,0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位同学拥有火眼金睛能给它们找出来?学生回答......(教师将具有代表性的答案写到黑板上,并作适当的补充)教师总结,我们发现了这么多0,下边我们就来探讨一下0都代表什么含义呢?2.游戏认识0游戏一:数泡泡教师让一位同学来到讲台上吹泡泡,剩下的同学数他吹了几个泡泡。
游戏结束后,教师问,刚刚吹的泡泡去哪里了?学生回答,破了,没有了......教师说,这个时候我们就能用0来表示,0和我们之前认识的1,2,3,4,5一样,都是一个数字,它代表没有了。
(板书 0 没有)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本10页的例一,并找同学来描述其内容,进一步明确0表示没有的含义。
游戏二:弹橡皮教师将尺子上的刻度0展示给同学,然后将尺子平放于讲桌上,找出2位同学,站在刻度0的一边,拿出2块同样大小的橡皮放于刻度0的位置,让两位同学弹橡皮,谁弹得远谁就获胜。
游戏结束让学生思考刻度0表示什么?然后引导学生看课本例2得出0表示起点的意思。
(板书 0 起点)3.给0分类教师总结,通过以上的探究,我们发现0有2种意思,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
大家还记得最开始我们发现的生活中的0,我们来给他们分分类,看哪些表示没有,哪些表示起点。
大班幼儿数学教案《10以内的单双数》
![大班幼儿数学教案《10以内的单双数》](https://img.taocdn.com/s3/m/5ceba90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9.png)
大班幼儿数学教案《10以内的单双数》
教学目标:
1.认识0-10以内数字
2.认识和区分单数和双数
3.简单的数学加减术
教学内容:
1.让学生认识数字0-10
2.让学生理解单数和双数的概念,并能区分单数和双数
3.引导学生做加减法的简单练习
教学过程:
1.课前游戏
老师拿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0-10的数字,学生可以
用手指、嘴巴、声音表示出相应的数字。
2.认识单数和双数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说出它是单数还是双数,引导学生认识单数和双数的概念。
3.练习计数和加减法
(1)让学生用手指和数字卡片互相关联,以便更好地理解加
减法。
(2)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用手指数出相应数量的物品。
(3)再出示其他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计算:比如
3+2=5,4+1=5,3+3=6等等。
4.课后游戏
让学生回家找一些物品,数出它们的数量,并将它们分为单数或双数。
教学方法:
1.多种形式的数学启蒙游戏
2.小组间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教学反思: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难度较低,适合幼儿园大班的课程。
因此,课堂上尽可能的多给学生一些互动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和理解这些知识点,这是很重要的。
同时,为避免部分学生无法理解,老师可以采用逐步深入的方式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这些概念。
2022年冀教版小学《认识0和10》精品课件
![2022年冀教版小学《认识0和10》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408b07f705cc175427098c.png)
探索新知
用下面图形试一试。
探索新知
正三角形的平面密铺
60° 60° 60°
60° 60°
60°
探索新知
正六边形的平面密铺
探索新知
一种正多边形可以密铺的条件: 每个内角都能被360o 整除。
典题精讲
五年级的46名同学去划船,有可乘6人的和 可乘4人的两种船,共10条。如果46名同学恰 好分配在这10条船上而没有剩余,那么大船和 小船各需要多少条?
典题精讲
解题思路:
如果假设全是大船,那么应该坐
6×10=60(人),而实际只有46人,多算了6046=14(人)。因为我们把小船看成大船,每条 船多坐6-4=2(人),这样14人需要小船 14÷2=7(条),那么大船就需要10-7=3(条)。
典题精讲
正确解答:
假设全是大船6×10=60(人) 60-46=14(人) 6-4=2(人) 小船:14÷2=7(条) 大船:10-7=3(条)
98 3 6 54 7 29 10
1 27 45 6 381
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哪 些知识?
1.0表示一个也没有,还能表示起点等。
2.数数时,数完9就数10。10个物体用 数字10表示。
学习目标
1. 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尝 试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 尝试拼图并了解图形密铺。发现 并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 正六边形等图形能够密铺。 3.感悟化繁为简、转化等数学 思想和方法。
探索新知
可以用假设法。
假设这22只都是兔。
22×4=88(条) 88-70=18(条) 18÷2=9(只)
22-9=13(只)
用假设法比较简便。
情景导入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0
教学内容:教材13-15页
整体感知:(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后,认识比较抽象的“0”。
教学时通过连续的演示过程,让学生体验0的产生——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0也和5、4、3、2、1一样,也是一个数,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本课的主要内容有:0的产生——0的意义——0还表示什么(开始、分界线)——生活中的0(站位)——0的写法(示范—描红—独立写)因此本课重点是让学生理解0的意义,学写0。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0的意义,体会0在生活中的作用,建立数感。
0的含义比较广泛,除了表示没有、起点外,还可以表示界限,表示码中的空位。
这些知识学生在生活中见到过,感受0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会认、读、写0,知道0表示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0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要赋予教材情境图中的素材生活内涵,用活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要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经历学习活动。
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
手操作,动脑思考。
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
(包括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以及一
些现实生活情境)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或挂图(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同学们,你们知道鸟喜欢在什么地方搭窝?
教师讲小鸟搭窝的故事:
冬天快要到了,一群小鸟为了能够躲避寒冷,能够顺利过冬,他们高高兴兴的在给自己搭窝。
一个漂亮的鸟窝就要搭好了,在自己即将搭好的窝里休息。
(教师演示课件或出示挂图)。
一天早晨,鸟妈妈起来后和小鸟们讲,孩子们加把劲,今天我们要把窝搭好,明天就能过的更舒服了,说完就带着小鸟们一个接一个的飞出去找搭窝的东西了
1、教师引导:
把你看到的、听到的与数有关的信息接着老师的故事说给其他同学听。
揭示探讨数学信息和问题
教师提问:窝里有4只小鸟,用数字几来表示?
教师在图下板书出来 4
每次飞走窝里后,剩下的鸟又分别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随着学
生的回答在对应的图片下面板书写出3 和 2
最后鸟窝里怎么样了?可以怎样表示呢?小组交流研讨。
组织全体学生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也没有,用数字0表示。
教师在相应的图片下面板书写出数字0也就是说0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
展0的含义
教师提问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0,表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给与肯定然后,教师出示三幅图:直尺图、电视0频道图、温度计0摄氏度图,图上的0又是什么意思?
指导学生得出:
0可以表示开始;可以表示0频道;还表示0摄氏度(温度的分界限)教师问: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0,结合教材14页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给与鼓励
指导学生书写0
完成P17练一练1。
先看清0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描写,然后再独立写。
数字的书写要求学生写的美观、大方,不要求速度。
完成练一练2题
认识0
教学内容:教材18—19页
整体感知: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0----9各数后认识10。
教学时通过观察,让学生体验10的产生感知数的横向联系。
本课重点是让学生理解10的意义学写10。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10的意义,体会10在生活中的
作用,建立数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会认、读、写10,会用10表示物体的个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10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及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或挂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你喜欢参加联欢活动吗?你参加过什么联欢活动?今天我们一起去参加一个联欢活动,好吗?
随着教师的引导,出示课件(联欢图)请大家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互相说一说
教师:刚才大家把你从图中看到的和想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
现在谁能大声告诉全班同学。
同学们看的很仔细,现在老师再增加点要求,把你看到的每种东西的数量分别是多少,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
全班汇报交流,引导经历抽象过程
大家都知道了再图中10可以表示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10又可以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10,10是由哪两个数字组成的,怎样才能把它写得美观大方?
请大家翻开书18页,看最下边写一写,沿着红色虚线描一个10,再描一个10,自己在后面的格里写出10,看谁写得美观大方。
出示直尺放大图,让学生从0开始依次读出直尺上的数,按照直尺上的数,10前面的一个数是几?9后面的数是几?
请同学们摆出10个小棒互相数一数再把它们捆成一捆,捆成这样的10捆。
完成练一练第四题,数一数各有多少,你是怎样数的
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小组交流,再组织学生汇报。
完成练一练5,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