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综合练习题,答案免费
第七章综合练习题班级:姓名:1、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是基因频率改变B.②是突变和基因重组等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D.④是物种多样性2、普氏野马重归自然的实验,标志着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已经从单纯的物种异地保护阶段迈向物种回归自然阶段。
有人预计,数年后,这些野马将发展成为一个野生种群。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野外的普氏野马的基因突变频率将不断增加B.野外的普氏野马某些基因的频率将会发生定向变化C.野外的普氏野马有助于该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增强D.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因环境不同而产生生殖隔离3、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
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A. 43%B. 48%C. 52%D. 57%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其他若干物种的进化B.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5、下列关于种群、变异、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总和称为基因库B.种群中的每一个体产生的变异都是定向的C.种群中的每一个体都是进化的基本单位D.生物进化的结果一定是形成新的物种6、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A. 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B. 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比例增加C. 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D. 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强的定向变异7、某自由交配的种群在Ⅰ、Ⅱ、Ⅲ时间段都经历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在Ⅱ、Ⅲ段,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能力弱B. A基因突变为a基因导致基因型频率在Ⅱ段发生剧变C. 在Ⅰ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40%D. Aa个体在Ⅰ、Ⅲ段数量均为40,说明种群没有发生进化8、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由基因突变引起,其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用a 表示)。
课件类: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七章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讲座PPT
其核心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突变和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其他生物学理论的发展
各种不同于亲代的性状!
• 生物的变异有的比亲代更适应环境, 有的却不适应环境!
适者生存
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 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 (过度繁殖);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 叶不够吃(生存斗争);它们有颈长 和颈短的差异(遗传变异);颈长的 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颈短的却因吃 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适者生存)。
生物进化论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1.让人们认识到,自然界的生物不是神灵预先设计好 而永恒不变的,而是在客观规律的支配下不断发展 变化的。 使生物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轨道, 给予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以致命的打击。
2.进步学者认为进化论轰开了人们的思想禁锢,启发 教育人们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6.使人们正确认识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不应该凌 驾于其他生物之上,思想观念得到了滋润和更新。
生物进化论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7.19世纪末,严复,梁启超等以达尔文自然选 择学说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作 为唤醒同胞救国图强的警钟,是积贫积弱的中 国觉醒,奋发图强。
其影响已远远超出了生物学的范围,在 人类学,心理学,哲学,政治宗教,社 会科学,其他自然科学,艺术与文化等 领域都有深远影响
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内容:
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因
(变异是不定向的,本来就存在的)
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 加剧了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是生物 进化的动力
达尔文通过《物种起源》的发表,进化 理论的提出在社会上掀起了怎样的波澜?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第7章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A.0.64和0.36
B.0.36和0.64
C.0.50和0.50
D.0.82和0.18
[解析]
PA=2nA2An+AAn+Aan+Aanaa×100%=2×12
000+26 4002×30 000
Pa=1-0.64=0.36。
知识点2 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物种的概念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 称“种”。 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1)隔离的概念:指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 象。常见的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原始类型――突―变―、重―组―→变异类型―隔―离→变异积累形成新物种
被调查的种群中,Xb:5%+1%×2+7%=14%;XB+Xb +43%+5%+1%×2+7%=150%。所以,Xb的基因频率=X 14%/150%×100%=9.3%。
〔变式训练 1〕 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
人群中,蓝眼中有3 600人,褐眼的人26 400人,其中褐眼纯合
那么在这一个人群中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 A )
3.以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的进化为例,同一种地雀,从 后,分布到不同的岛屿上,从而产生_地__理___隔离。
(1)内因:不同岛屿上的不同种群出现不同的突变和__基__因__重 种群之间不发生__基__因__交__流__。
(2) 外 因 : 不 同 岛 屿 上 的 __食__物__ 和 __栖__息__条__件__ 互 不 相 同 , _基__因__频__率___发生的变化起的作用不同。
?思考
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的鱼是一个种群吗? 提示:不是。一个池塘中的鱼包括多个品种,而种群是同 的总和。 2.新物种的产生一定经过地理隔离才产生生殖隔离吗? 提示:不一定。如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的产生经秋水 了不同的物种。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课件:第七章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题组冲关]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导致新物种产生
B.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导致生物进化
C.物种的灭绝一定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D.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表现是基因多样性
解析: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引起种群基因库出现显著差异,因而
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物进化
A.图中X、Y、Z分别表示的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以 及隔离
B.小岛上蜥蜴原种全部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 基本单位
C.蜥蜴原种中不同性状个体比例变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型频 率的改变
D.小岛上蜥蜴新种全部个体所有基因的总和,称为蜥蜴新种 的基因库
解析: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以 及隔离,则X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Y表示自然选择,Z表示 隔离;种群是一个地区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是生物繁殖 和进化的基本单位;蜥蜴原种中不同性状个体比例变化的本 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某种群全部基因的总和称为该种 群的基因库。 答案:C
2.物种形成的方式 (1)渐变式
(2)爆发式
爆发式物种形成是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完成的,主要起源 于个体的染色体变异或远缘杂交以及染色体加倍等,如六倍 体普通小麦的形成。
3.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内容
物种形成
生物进化
标志
变化后生物与 原生物关系
生殖隔离出现 属于不同物种
基因频率改变 可能属于一个物种
核心要点(二)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1.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比较
(1)图中A属于地理隔离,一旦发生某种地质变化,两个分开 的小种群重新相遇,可以再融合在一起。
(2)图中B属于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保持物种间基因的不可 交流性,从而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
2021届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7章 现代生活进化理论 第2节有详细答案
第7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菌对抗生素抗药性的产生是定向变异的结果B.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C.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解析:选A变异是不定向的,细菌对抗生素抗药性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
2.英国的椒花蛾身体和翅都有浅色斑点。
随着工业发展,煤烟等污染物使该昆虫栖息的树干和墙壁变成黑色,到十九世纪末,英国各工业区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黑色椒花蛾,这种变化说明()A.生物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B.生物突变都是有害的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基因突变和重组是定向的解析:选C从所提供的资料中可知,环境条件的改变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浅色个体易被淘汰,浅色基因频率逐渐减小,与环境颜色相近的黑色斑点基因频率越来越大,产生了适应环境的黑色椒花蛾,说明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在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几乎都是浅色型(s)的,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逐渐将树皮熏成黑褐色,到了20世纪中叶,黑色型(S)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
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所以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B.桦尺蠖种群进化过程中接受选择的是各种基因型的个体C.该地区桦尺蠖种群进化过程中Ss的基因型频率不会改变D.长时间的环境污染导致s基因突变成S基因的频率增加解析:选B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表现型,选择的是各种基因型的个体;Ss个体对应的表现型为黑色,适应环境,通过选择,其基因型频率增加;通过自然选择,S基因的频率增加。
4.判断侵入甲岛和乙岛上的两个蜥蜴种群是否属于同一个物种,其标志是看这两个种群的蜥蜴是否具有()A.特定的生理功能B.不同的形态结构C.地理隔离现象D.生殖隔离现象解析:选D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
2019-2020年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教学案:第七章 第1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教学案:第七章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含答案)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主要观点2.意义(1)是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2)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奠定了科学生物进化的基础。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2.对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生物进化学说的是拉马克(√)(2)拉马克进化学说的核心内容是自然选择(×)(3)达尔文认为,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能生存并留下后代的机会多(√)(4)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2.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拉马克的观点()A.生物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祖先进化来的B.生物是由低级到高级逐渐进化的C.生物适应性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D.生物新类型的形成是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的结果解析:选D“生物新类型的形成是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的结果”是达尔文的观点。
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不符合达尔文学说基本观点的是()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新的物种类型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解析:选D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创立的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学说。
该学说正确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该学说认为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变异是不定向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通过自然选择,不利的变异被淘汰,有利的变异被保存,并通过遗传积累起来,然后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4.以下是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其中正确的是()A.能合理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B.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已深入到基因水平C.可以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D.可以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解析:选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在个体水平上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不能够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对物种大爆发做不出合理的解释。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7章进化论
D.适者生存
4.最先提出生物进化学说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
B.孟德尔
√ C.拉马克
D.摩尔根
5.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理解是 ① 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② 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根底 ③ 变异是不定向的 ④ 变异是定向的 ⑤ 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遗传积累就可能产生 出生物的新类型
⑵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 手段。
⑶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生物的遗传使有利的 变异在后代里得到积累和加强。
⑷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 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⑸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要点填空:
自然选择的根底是______过__度__繁__殖_____;生物进化的 内因是_____遗__传__和__变___异__;自然选择的方式、手段 是__生__存__斗___争_;自然选择的结果是_____适___者__生__存; 自然选择的对象是_(_个__体__的__性___状__)_表__现__型
鼹鼠的眼睛因为长 期不用而退化。
用拉马克进化学说解释长颈鹿 的长颈是怎样进化来的? 拉马克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
地面缺乏青草→要吃高处的树 叶→使劲地、经常地将颈、前肢 伸长…→获得了长颈的性状→遗 传
给下一代,久而久之,终于形成了 现在的长颈鹿。不存在“不适者
被淘汰对〞拉的马问克题的。进化论评价: 意义:反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缺乏之处:
3.有利变 异逐代积 累,逐渐
③颈和前肢较长的变异,通过自 然环境的定向选择而得到逐代 积累和加强,逐渐进化成现在
进化成新 的长颈鹿。
物种
达尔文与拉马克的最大区别:
达尔文强调:适者生存,不适者别淘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内容》表格教学设计+反思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内容》表格教学设计+反思教学设计课题:现代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内容科目:生物教学对象:高一年级课时: 1课时提供者:杨依腾单位:河北省曲阳县第一高级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高一年级下册最后一节,承接着上节内容,具有过度性和总结性,所以把握线索很重要,学好这课关系到学生对整个现代生物进化论的认识,抓住核心和特点这两条线索逐层深入。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生物进化论的内容与研究对象过程与方法:以“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为线索,展开本课对基因频率的计算的教学活动,教师导学,学生质疑,形成愉悦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阅读、判断、讨论、交流、探索中享受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现代生物进化论的研究对象,以及基因频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高一下册书本理解性强,本册最后一节内容重在讲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本节课承接上节课内容,是对拉马克和达尔文学说的发展。
难点是基因频率的计算。
应重在练习,强理解记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主要通过学生阅读课文,达到初步的认知目的,而且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是学习生物的重要前提。
加强小组合作,充分发挥兵教兵的优势教师适时引导启发。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基因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概念及计算难点:基因频率的计算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用课件展示,提问学生上节课知识点,并导入新课。
背诵上节课所学内容复习相关知识了解学生掌握情况,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八、教学反思学生是以探索者、研究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亲身体验科学不是一个静态的体系,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在科学领域没有终极真理,存在质疑和争论不仅是正常的,而且能促进科学的进步。
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了能力。
必修二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本章在高考中的地位虽不是重点,但在未 来高考中存在着较大的命题空间,如本章的 生物进化与物种的形成可结合遗传与变异等 热点问题隐性介入,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综合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共同进化 可联系必修3中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跨模块 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热点问题,因此在 复习时应引起充分重视。
1.线索指导 复习时要与生物的变异内容进行联系,理 解可遗传的变异的类型的内涵,然后强化对 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自然选择等基本概 念的掌握。关注生物进化理论的最新进展, 同时避免过多介源自有争议的生物进化理论的 观点。
2.重点关注 (1)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 运用实例归纳种群与物种的区别,种群是繁 殖的基本单位,进而引出基因库、基因频率 等概念。 (2)进化的实质和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通过教材或补充材料归纳总结出进化 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注意从分析引起 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入手。 (3)共同进化理论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共 同进化理论是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强调生 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
高中生物_必修二_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下列哪项是拉马克的进化观点()A.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许多性状上存在差异 B.生物产生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生活条件所能承受的数量C.不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物会被淘汰 D.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结果2.下述不属于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A.生存斗争中颈和前肢较长的个体得以生存 B.长的前肢和颈的变异通过遗传而逐代积累C.长颈鹿的长颈和长前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长的前肢和颈是经常伸长颈和前肢的结果3.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错误的是()A.变异是不定向的 B.遗传和变异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C.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D.自然选择是定向的4.目前对于自然选择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A.个体发展到群体 B.微观发展到宏观 C.低等发展到高等 D.以个体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5.下列哪一项与自然选择学说无关()A.达尔文 B.《物种起源》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D.优胜劣汰6.云南某旅游区有8群猕猴共240只,我们称这群弥猴为()A.8个种群 B.一个种群 C.8个种族 D.一个群落7.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同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B.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隔离阻止了种群间基因交流 D.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8.原本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某种群,现人为地把其分隔成A、B两个种群,如果A种群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而B种群的生活环境保持原状,则()A.A种群进化速率比B种群快B.A种群进化速率比B种群慢C.两个种群进化速率一样 D.两个种群都保持原水平不变9.在桦木林中,常出现云杉的幼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木,桦木因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死亡,最终为云杉所取代,这种群落更替表明()A.种内斗争有利于物种延续B.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C.从进化上看云杉比桦木低D.从结构上看云杉比桦木高10.关于生物进化的问题,有多种理论解释,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是()A.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综合利用B.突变、选择和生存斗争的综合利用C.变异、选择和遗传的综合利用D.变异、淘汰和遗传的综合利用11A和基因a的频率为()A.18 % 82 % B.36 % 64 % C.57 % 43 % D.92 % 8 %12.在一个基因库中,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比例相等,如果每一代隐性基因型的个体都不能产生后代,则()A.对基因型的比例影响很小 B.会降低隐性基因的比例 C.会使隐性基因完全灭绝 D.会提高杂合子的比例13.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所有物种的形成都必定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C.遗传组成上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多倍体植物的产生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14.若一个种群中某一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是()A.这个性状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B.该群体中具有此性状的纯合子多C.这个性状的出现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D.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为隐性15.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七章第二节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课件
(1)树干变黑会影响桦尺蠖种群中浅色个体的出生率吗? 为什么?
会,许多浅色个体可能在没有交配、产卵前就已被天敌捕食
(2)在自然选择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现型?
天敌看到的是桦尺蠖的体色(表现型)而不是控制体色的基因
(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变异是 自然选择 不定向的
不利变异被淘汰, 有利变异逐渐积累
应符合下列条件:
① 昆虫群体数量足够大, ② 全部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能产生后代, ③ 没有迁入与迁出, ④ AA、Aa、aa三种基因型昆虫的生存能力完全相同
(也就是说自然选择对A、a控制的翅型性状没有作用) ⑤ 也没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这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包括基因型频率)就可以一代 代稳定不变,保持平衡。
那么A、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多少? 60% 40%
4. 基因型频率
30% 60% 10%
AA 的频率+ Aa 的频率 + aa 的频率 = 1
4. 基因型频率
在一个种群中,某基因型个体占全部个体的比率。 该基因型个体数
基因型频率 = 该种群个体总数 ×100%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小结:
基因频率 =
小 结:
1.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也是生物繁殖的单位。
2. 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 (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
3. 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生物进化 = 种群基因频率变化
4.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 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淘汰,有利变异逐渐 (积累),从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 定向) 改变,导致生物朝向一定方向进化。 可见,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七章第二节隔离与物种的形成》课件
2. 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种群,产生突变的情况一样吗? 不一样。因为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3. 对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种群来说,环境的作用有没有差别? 这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不同岛屿的地形和植被条件不一样,因此环境的作用 会有差别,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朝不同的方向改变。
4.如果这片海域只有一个小岛,还会形成这么多种地雀吗? 不会。因为个体间有基因的交流。
( 突变和基因重组 )、( 自然选择 )及( 隔离 ) 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 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在这个过程中,( 突变和基因重组 )产生生物进化 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 )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隔离 )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 同种物种之间能相互交配。 2. 不同物种之间一般不能相互交配。
即使交配成功后代也不可育。
(1) 生殖隔离:
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够相互交配的,
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够产生可育的后代, 东北虎和华南虎之
这种现象叫生殖隔离。
间存在什么隔离?
(2) 地理隔离:
在自然界,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形成 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叫做地理隔离。
物种形成的比较常见的方式: 地理隔离
地理隔离
长期
阻断基因交流
在不同的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作用下
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发生改变
种群的基因库出现差异
通过长差期异地进理一隔步离加而大实现生殖隔离, 是否是新物种形成的唯一方式呢?
生殖隔离
新物种形成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生殖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生殖隔离
(二)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课件
(2)局限性 a.对于 遗传和变异 的本质,未做出科学的解释。 b.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 个体 水平。 c.强调物种形成都是 渐变 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 物种大爆发 等现象。
三、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1.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 性状 水平深入到 基因 水平。 2.关于自然选择的作用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 生物个体 为
思维导图& 超级记忆法& 费曼学习法
1
外脑- 体系优化
知识体系& 笔记体系
内外脑高效学习模型
超级记忆法
超级记忆法-记忆规律
记忆前
选择记忆的黄金时段 前摄抑制:可以理解为先进入大脑的信息抑制了后进 入大脑的信息
后摄抑制:可以理解为因为接受了新的内容,而把前 面看过的忘记了
超级记忆法-记忆规律
TIP1:我们可以选择记忆的黄金时段——睡前和醒后! TIP2:可以在每天睡觉之前复习今天或之前学过的知识,由于不受后摄抑制的 影 响,更容易储存记忆信息,由短时记忆转变为长时记忆。
2.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物种 等概念的判定及相关计算
3.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及 形成原因的实验探究
•Content
第一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生物来源: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
1.主要 观点
正确观点
的生物 进化来的
进化顺序:由 低等 到 高等
用进废退 错误观点:进化原因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1)过度繁殖(选择的基础):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 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很多后代。 (2)生存斗争(选择的手段):由于生物过度繁殖,后代的 数目剧增,而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包括食物和空间等)是 有一定限度的。因此,生物要生存就要进行生存斗争。 (3)遗传变异(进化的内因):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既能 保持亲本的遗传性状,又会出现变异。出现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 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将有利变异遗传下去;出现不利变异的个 体则容易被淘汰。 (4)适者生存(选择的结果):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 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不适应环境的,这就是适者生存。 说明: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 程叫做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生物高中必修2第七章第二节第三课时课标与教材分析
高中生物必修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课标与教材分析一、课程具体目标《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Ⅱ——遗传与进化》(人教版)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第三部分知识。
本节主要包括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等知识点。
学情分析关于“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内容的教学,可以学生自学为基础,教师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
使学生理解共同进化的含义,无机环境的变化、无机环境的复杂化和多样化、有性生殖的出现和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作用。
最后组织学生讨论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共同进化的概念2、说明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能力目标:通过图片观察和文字阅读,发展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形成“生物是进化来的”“生物的进化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思想观点,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说明共同进化的概念教学难点:说明共同进化的概念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等相结合。
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1.教材内容的选择体现本《标准》内容标准的设计思路。
本《标准》的内容标准不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出发,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突出了人与生物圈,意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学会健康地生活。
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同样应当体现内容标准的这些思路,并且应当进一步落实。
高中生物必修二 达尔文进化论
(二)隔离
概念:指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 由交流的现象。
种类
生殖隔离:不配同成物功种,间也一不般能不够能产够生交可配育,的即后使代交,
地理隔离:
由于地理上的障碍使得同种生物的不 同种群间不能够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 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过程如下图所示,相
关说法正确的是 ( BC)。
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 B.b过程的实质就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C.①~⑥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变异是不定向的 D.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形成物种1和 物种2
基因频率的计算
方法一:通过基因型数目计算基因频率
例1:从某昆虫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
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那么A和a的基因频率是多少?
基因A的数目:2×30+60=120
基因a的数目:2×10+60=80
PA=
A A+a
=
120
120
2ⅹ100 = 120+80 =
变 异
基因突变
可遗传的变异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突变
达尔文:可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原材料
现代进化论发展完善: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突变频率虽低,但种群却有很多突变 2.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并不是绝对的,
它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3.变异是不定向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只产生生物进 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 科学家通过诱变育种方法可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如()A.杂交水稻 B.转基因抗虫棉C.太空甜椒 D.克隆羊2.在农作物的育种上,采用的方法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它们的理论依据依次是( ) ①基因突变②基因互换③基因重组④染色体变异A.③①④④ B.④①②④ C.④④①③ D.④③①④3.下表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基因操作的名词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组合是()4.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①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提取目的基因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③④②①5.公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
按照拉马克的观点,现代公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 )A.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结果B.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C.变异、自然选择的结果D.基因突变引起显著变异的结果6. 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达尔文的主要观点是( )A.物种是神创造的 B.物种是不变的C.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D.物竟天择,适者生存7.下述不属于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A.生存斗争中颈和前肢较长的个体得以生存B.长的前肢和颈的变异通过遗传而逐代积累C.长颈鹿的长颈和长前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长的前肢和颈是经常伸长颈和前肢的结果8. 自然选择学说不能解释()A.生物进化的原因 B.生物的多样性C.生物的适应性 D.遗传和变异的本质9.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本质是( )A.药物诱发了病菌抗药性基因的产生B.病菌对不同的药物进行定向选择C.药物能诱导病菌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D.药物对病菌的抗药性进行选择,病菌的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10. 某植物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型个体占30%,Aa型个体占40%,种群个体之间进行自由传粉,产生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A.50% B.35 % C.25% D.15 %11.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色盲基因型比率为:X B X B:X B X b:X b X b:X B Y:X b Y=44%:5%:1%:43%:7%,则X b的基因频率为()A.13.2%B.5%C.14%D.9.3%12.下列各组不属于同一物种的是()A.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 B.黑种人和白种人C.马和驴 D.开红花的月季和开黄花的月季13. 英国的椒花蛾身体和翅都有浅色斑点。
随着工业发展,煤烟等污染物使该虫栖息的树干和墙壁变成黑色。
十九世纪末,英国各工业区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黑色椒花蛾,这种变化说明()A.生物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 B.生物突变都是有害的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基因突变和重组是定向的14.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同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B.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隔离阻止了种群间基因交流D.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15. 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分别分布于不同的小岛上,用现代进行理论解释正确的是()A.南美同一种雀种→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B.南美不同雀种→地理隔离→自然选择→不同种地雀C.南美同一种雀种→自然选择→地理隔离→生殖隔离→不同物种地雀D.南美同一种雀种→地理隔离→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16.荷兰遗传学家研究一种月见草的遗传时,发现一株月见草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由原来的2n=24条变成4n=48条,成为四倍体植株。
该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 )。
A.属于两个物种,二者杂交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B.属于两个物种,二者不能杂交产生后代C.属于同一物种,二者的染色体是同源的D.属于同一物种,二者可以杂交产生后代17. 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生物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B.②是自然选择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 D.④是物种多样性18.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该现象说明()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 D.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19. 在进化过程中,有关生物类型出现顺序的几种描述,可能性最大的是( )。
A.自养、厌氧异养、需氧异养B.需氧异养、厌氧异养、自养C.厌氧自养、需氧异养、光能合成自养D.厌氧异养、光能合成自养、需氧异养20.下列关于共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性生殖的出现加快了生物进化的步伐B.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C.生物与无机环境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二、双项选择题21. 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个物种B. 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C. 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D. 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22.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基本方向B. 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不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C.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D.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23. 图为农田中使用农药一段时间后害虫的数量变化情况。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A时期存在抗药害虫B.图中AB段农药虫对害虫进行了选择C.图中B点不抗药的基因频率变为零D.图中C点害虫种群中产生了新物种24.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25.下列不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取的药物是()A、从大肠杆菌体内制取白细胞介素B、在酵母菌体内获得的干扰素C、在青霉菌体内提取青霉素D、在牛胰腺中提取胰岛素三、非选择题26.每年的4、5月间,大理蝴蝶泉一带有数量庞大的大丽王蝴蝶种群,它们的翅色有黄翅黑斑和橙黄黑斑两种。
研究得知,黄翅黑斑(A)对橙黄黑斑(a)是显性,且亲代基因型及比例是AA(30%)、Aa(60%)、aa(10%)。
若它们随机交配,请据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计算,并回答问题:(1)子代的基因型频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使蝴蝶后代的基因频率维持在这一理想状态下,除题干给出的特点外还应具备哪些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发现该种群出现了突变的白翅蝶,专家分析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将会发生改变。
请分析白翅基因的频率可能会怎样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近几年发现,该种群数量明显减小,使得其观赏价值降低。
专家提出要加以保护,这是在________层次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7.滥用抗生素往往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1)细菌抗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___________。
(2)尽管在细菌菌群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使用抗生素仍可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菌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_____________的结果,其内在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水稻是湖北主要的粮食作物,改善水稻的遗传性状是育种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目标。
如图表示水稻育种的一些途径。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矮秆易感病(ddrr)和高秆抗病(DDRR)水稻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F2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选F2中的矮秆抗病的水稻植株进行自交,子代中ddRR和ddRr的比例是。
(2)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述新品种水稻,可选图中(用数字和箭头填空)途径所用的方法。
其中⑦途径的常用方法是。
(3)科学工作者欲培育能产生人体蛋白的水稻新品种,应该选择图中(用数字和箭头填空)表示的途径最为合理可行,该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的过程:提取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该方法取得成功的标志是。
(4)图中(用数字和箭头填空)所表示的育种途径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
四、简答题简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五、名词解释物种,生殖隔离,地理隔离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答案一、选择题:1_20 CACCA DDDDC DCCBA ACDBB二、多选 21_25 BC BD CD BC CD三、填空26 (1)AA 36%Aa 48%aa 16%(2)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3)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突变,自然选择对翅色这一性状不起作用(4)如果该性状适应环境,则基因频率会增大;如果该性状不适应环境,则基因频率减小(5)物种27 (1)基因突变(2)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抗药性基因频率极低)(3)定向选择菌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28(1)3/4 3:2 (2)⑤→⑦→⑧花药离体培养(3)③→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转基因作物表现出目的基因控制的性状。
(4)①→②四、简答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必要条件。
五、名词解释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遇的后代,这种现象叫做生殖隔离。
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叫做地理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