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疾病与躯体化障碍共35页
合集下载
躯体化障碍疾病PPT课件
![躯体化障碍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8e3989561252d381eb6e4e.png)
第28页/共43页
动物的研究结果
(1) 中枢肾上腺素能系统(NE) 脑内NE升高时,可以使痛阈升高,吗啡镇痛作用加强;脑内NE降低时,可以使痛阈降低,吗啡镇痛作用减弱。 (2) 中枢5-羟色胺能系统(5-HT) 氯苯丙氨酸可以阻断5-HT的合成,造成中枢神经元的5-HT含量普遍降低,使痛阈降低,吗啡镇痛作用减弱。
第29页/共43页
在动物身上发生的疼痛异常反应
1 痛阈降低。 2 发生信号识别错误。 3 记忆效应。 4 外周感觉异常。
第30页/共43页
HPA 轴与快反应基因
1 HPA 轴: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
下丘脑 脑垂体 外周分泌腺体 外周靶器官
第31页/共43页
2 快反应基因 又称即刻早期基因(immediate early gene IEG) 一大特点是对细胞外刺激的快速诱导性.并且, 神经肽、氨基酸、心理应激、针刺均可诱导 IEG 表达. c-fos 家族、c-jun家族、 c-myc家族 分布并活跃在HPA 轴系统
15个中心的平均患病率为24.2%(中国为9.7%)。即每4个就诊 中,就有一名患有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心理障碍者,比一 般群体高2-4倍。
第二,在所有的心理障碍中,最多见者为隐匿性抑郁症(患病 率为10.4%),广泛性焦虑(旧称慢性焦虑症,7.9%),神经衰 弱(5.4%),酒滥用(3.3%)和躯体化障碍(2.7%)。 •
第27页/共43页
1 人格特征 • 常见有5种人格,即回避性人格、强迫性人格、边缘性人格、自我挫败性
人格和被动依赖性人格。 2 环境因素 • Dantzer强调生活事件与躯体化过程的关系。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躯体形式 障碍与创伤有密切关系 3 生理因素 •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感觉阈和痛觉阈都显著低于抑郁症患者。 • SSR I类抗抑郁药物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有效提示躯体形式障碍的发病机制 中也有52羟色胺能神经的参与。
动物的研究结果
(1) 中枢肾上腺素能系统(NE) 脑内NE升高时,可以使痛阈升高,吗啡镇痛作用加强;脑内NE降低时,可以使痛阈降低,吗啡镇痛作用减弱。 (2) 中枢5-羟色胺能系统(5-HT) 氯苯丙氨酸可以阻断5-HT的合成,造成中枢神经元的5-HT含量普遍降低,使痛阈降低,吗啡镇痛作用减弱。
第29页/共43页
在动物身上发生的疼痛异常反应
1 痛阈降低。 2 发生信号识别错误。 3 记忆效应。 4 外周感觉异常。
第30页/共43页
HPA 轴与快反应基因
1 HPA 轴: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
下丘脑 脑垂体 外周分泌腺体 外周靶器官
第31页/共43页
2 快反应基因 又称即刻早期基因(immediate early gene IEG) 一大特点是对细胞外刺激的快速诱导性.并且, 神经肽、氨基酸、心理应激、针刺均可诱导 IEG 表达. c-fos 家族、c-jun家族、 c-myc家族 分布并活跃在HPA 轴系统
15个中心的平均患病率为24.2%(中国为9.7%)。即每4个就诊 中,就有一名患有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心理障碍者,比一 般群体高2-4倍。
第二,在所有的心理障碍中,最多见者为隐匿性抑郁症(患病 率为10.4%),广泛性焦虑(旧称慢性焦虑症,7.9%),神经衰 弱(5.4%),酒滥用(3.3%)和躯体化障碍(2.7%)。 •
第27页/共43页
1 人格特征 • 常见有5种人格,即回避性人格、强迫性人格、边缘性人格、自我挫败性
人格和被动依赖性人格。 2 环境因素 • Dantzer强调生活事件与躯体化过程的关系。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躯体形式 障碍与创伤有密切关系 3 生理因素 •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感觉阈和痛觉阈都显著低于抑郁症患者。 • SSR I类抗抑郁药物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有效提示躯体形式障碍的发病机制 中也有52羟色胺能神经的参与。
躯体化障碍及心身疾病患者护理方法
![躯体化障碍及心身疾病患者护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92e977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f.png)
05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成功案例介绍
案例一
患者李某,因长期工作压力导致躯体 化障碍,通过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 逐渐恢复健康,重返工作岗位。
案例二
患者张某,患有心身疾病,经过综合 护理,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心理疏导 和药物治疗,成功控制病情,提高生 活质量。
失败案例分析
案例一
患者王某,因忽视早期症状,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躯体化障碍,导致病情恶化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案例二
患者赵某,在心身疾病护理过程中,未能遵循医嘱,擅自停药,导致病情反复 ,增加了治疗难度。
经验总结与展望
经验总结
成功案例表明,综合护理方法在躯体化障碍及心身疾病患者中具有显著效果。同 时,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展望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躯体化障碍及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为制定更加有效的护 理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加强患者教育、提高公众认知度对于预防和早期干 预具有重要意义。
运动护理
总结词
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身疾病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身体素质 ,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兴趣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详细描述
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如散步、慢跑、瑜伽、太极等。运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 度疲劳,以免加重病情。运动过程中应注意补充水分和适当 的休息。
环境与生活方式调整
心理治疗护理
建立信任关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缓 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整负面思维模式,纠正不合理信念, 提高应对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家庭治疗
针对患者的家庭环境和生活背景进行干预,改善家庭关系,减轻家 庭压力对患者的影响。
心身疾病与躯体化障碍.最全优质PPT
![心身疾病与躯体化障碍.最全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7c2e611ec8d376eeaeaa31fb.png)
躯体化(Somatization)的概念
定义:指患者体验和陈述躯体不适或 躯体症状的倾向,这类躯体不适和症状不 能用病理发现来解释,但患者却将它们归 咎于躯体疾病,据此而寻求医学帮助。一 般认为这是个体对心理社会应激的一种独 特的反应形式。
躯体化的概念
躯体化是一种临床现象,但不是诊断 名称,这种现象可见于许多精神障碍,如 抑郁症、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精分症 等。
躯体化的最常见原因
➢ 抑郁障碍 ➢ 焦虑障碍(尤其是惊恐障碍)
焦虑、抑郁和躯体症状相互伴随
躯体症状
焦虑
过度担忧 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震颤) 大汗 口干 坐立不安 呼吸急促
睡眠障碍
食欲改变
心血管系统 消化系症状
疲倦 各种疼痛 月经紊乱
性功能障碍
抑郁
抑郁心境 没有快乐感 自卑自责 无价值感 罪恶感 自杀观念
心氟理伏治 沙疗明➢和药消物化治Flo疗v系o:xam统ine:
多心数身病 疾人病与(ps医yc疗ho机so构ma有ti胀c漫d长is气e而ase复感s)杂是、的指就心餐诊理治后社疗会不史因,素适在在此、发期病反间、做发酸过展劳器的减质探性退查疾手病、术和。腹功能痛性障、碍便或临秘床综、合
躯体形式障碍
1、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至少有下列之一 A、对躯体健康过分担心; B、对躯体症状过分担心; C、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阴性结 果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消除其疑虑
2、社会功能受损 3、症状持续至少三个月 4、类型:躯体化障碍,疑病症等
躯体形式障碍的分类(CCMD-3)
心身疾病与躯体化障碍
内容提要
➢ 心身疾病概述 ➢ 躯体化与躯体化障碍 ➢ 躯体化障碍的诊断、治疗
心身疾病概述
心身疾病与躯体化障碍
![心身疾病与躯体化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3876f9c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d.png)
12
第十二页,共32页。
常见的躯体主诉
➢ 神经系统: 头痛、头晕、耳鸣、脑鸣;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肢体麻木、颤抖、无力、感觉异常—— 疼痛、瘙痒、麻胀感 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不实、多梦,易惊醒和早醒 肌肉酸痛,特别是颈背部的肌肉疼痛、腰背痛 ➢ 消化系统: 胀气感、餐后不适、反酸、嗳气、恶心、食欲减退、腹痛、便秘、腹泻 ➢ 循环、呼吸系统:
酮 ➢ ⑦NRI (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 瑞波西汀 ➢ ⑧NDRIs (NE和DA再摄取抑制剂):安非他酮 ➢ ⑨SSRA (选择性5-HT再摄取增强剂):噻奈普汀 ➢ 其他:黛力新 路优泰 舒肝解郁
第二十九页,共32页。
SSRIs(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药物治疗:主要是抗抑郁药物 5-HT再摄取抑制剂 5-HT、NE双重作用
心理(精神)症状
心理分析
抑郁
心理治疗
焦虑
强迫
精神分析理论
恐惧
认知行为疗法
疑病
人本主义
森田疗法:中国道家思想——老庄思想
家庭治疗
躯体症状 神经系统 循环呼吸
胃肠功能 疼痛
第二十六页,共32页。
躯体化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要点
➢ 帮助病人认识问题的性质(会谈决不可变成争论)
(Functional somatic syndrome,FSS), 医学不能解释的症状
(Medically Unexplained symptoms,MUS)
第二十页,共32页。
疑病症
是一种以担心或相信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
优势观念为主的神经症 1、表现形式:以疑惑而不是以躯体症状为主
A、过分担心身体健康,其严重程度与实 际情况很不相称。
第十二页,共32页。
常见的躯体主诉
➢ 神经系统: 头痛、头晕、耳鸣、脑鸣;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肢体麻木、颤抖、无力、感觉异常—— 疼痛、瘙痒、麻胀感 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不实、多梦,易惊醒和早醒 肌肉酸痛,特别是颈背部的肌肉疼痛、腰背痛 ➢ 消化系统: 胀气感、餐后不适、反酸、嗳气、恶心、食欲减退、腹痛、便秘、腹泻 ➢ 循环、呼吸系统:
酮 ➢ ⑦NRI (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 瑞波西汀 ➢ ⑧NDRIs (NE和DA再摄取抑制剂):安非他酮 ➢ ⑨SSRA (选择性5-HT再摄取增强剂):噻奈普汀 ➢ 其他:黛力新 路优泰 舒肝解郁
第二十九页,共32页。
SSRIs(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药物治疗:主要是抗抑郁药物 5-HT再摄取抑制剂 5-HT、NE双重作用
心理(精神)症状
心理分析
抑郁
心理治疗
焦虑
强迫
精神分析理论
恐惧
认知行为疗法
疑病
人本主义
森田疗法:中国道家思想——老庄思想
家庭治疗
躯体症状 神经系统 循环呼吸
胃肠功能 疼痛
第二十六页,共32页。
躯体化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要点
➢ 帮助病人认识问题的性质(会谈决不可变成争论)
(Functional somatic syndrome,FSS), 医学不能解释的症状
(Medically Unexplained symptoms,MUS)
第二十页,共32页。
疑病症
是一种以担心或相信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
优势观念为主的神经症 1、表现形式:以疑惑而不是以躯体症状为主
A、过分担心身体健康,其严重程度与实 际情况很不相称。
心身疾病与躯体化障碍
![心身疾病与躯体化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ad49570bad51f01dc381f107.png)
一种慢性而严重的精神疾病,,表现为不能完全用 躯体疾病解释的反复发作的躯体不适(包括疼痛和 胃肠道的,性的以及神经系统的症状)。本病病因 不明,具有家族高发性。自恋性人格特征(如明显 的依赖性和不能承受挫折)和具体不适主诉有密切 联系,潜意识中患者以躯体症状获取注意和照料。 本病女性中发病率较高,女性患者的男性亲属中, 反社会人格障碍和物质依赖的发病率较高。
药物治疗:主要是抗抑郁药物 5-HT再摄取抑制剂 5-HT、NE双重作用
心理(精神)症状
心理分析
抑郁
心理治疗
焦虑
强迫
精神分析理论
恐惧
认知行为疗法
疑病
人本主义
森田疗法:中国道家思想——老庄思想
家庭治疗
躯体症状 神经系统 循环呼吸 胃肠功能 疼痛
➢ 帮助病人认识问题的性质(会谈决不可变成争论) ➢ 表示对病人症状的理解、关心(症状是真实的) ➢ 讨论对健康的焦虑与躯体症状的联系,在取得治
➢ 消化系统: 胀气感、餐后不适、反酸、嗳气、恶心、食欲减退、腹痛、便秘、
腹泻 ➢ 循环、呼吸系统:
心慌、心跳、胸闷、气短、呼吸困难、 心前区不 适、胸痛、胸部 压榨感 ➢ 泌尿生殖系统: 尿频、尿急、尿痛、腰痛、性欲减退、月经紊乱 ➢ 其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内分泌、免疫症状群:
发冷、发热、出汗、颤抖;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改变;
2. Zajecka J M, Ross J S.Management of comorbi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J Clin Psychiatry 1995; 56 (Suppl 2):
10–13
12
➢ 神经系统: 头痛、头晕、耳鸣、脑鸣;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肢体麻木、颤抖、无力、感觉异常—— 疼痛、瘙痒、麻胀感 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不实、多梦,易惊醒和早醒 肌肉酸痛,特别是颈背部的肌肉疼痛、腰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