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容

中医学理论体系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实践观察,包括对生活现象、生理功能表现、病理变化反映,以及临床治疗效应等方面的反复观察,并进行综合与归纳、分析和对比,经过抽象思维的推导和升华,从而逐步形成了以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门学科。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养生方法、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它与我国的人文地理和传统的学术思想等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属于东方的传统科学范畴。因此,它和肇源于西方的近代或现代医学相比,有其自身的某些独到之处,存在着一些特色和优势。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中医基础医学、中医临床医学和中医预防医学三部分。

中医基础医学是关于医学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它既包括历代公认的比较成熟的基本理论,又包括一些医家就医学基本问题所阐发的大量的学术见解,或者说“假说”。它不仅使中医学具有基础学科的某些特征,而且还对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其他组成部分起着指导作用。

中医临床医学是中医临床各科对各种病证的具体认识,包括数千年来积累起来的各种解决病证痛苦的措施、方法和经验。它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通过历代医家不断探索和验证积累发展起来的。

中医预防医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运用各种预防方法,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的一门学科。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有许多特点,其中主要的有三方面,即整体观念、恒动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

整体指的是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整体观念就是强调观察分析和研究处理问题时,须注意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包括内在脏腑器官之间,心理与生理机能活动之间,以及人与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它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在结构上是相互沟通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人与外界环境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再能动地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维持着自身稳定的机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联系性,机体自身的整体性、稳定性的思想,就是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这一观念贯穿在中医学对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疗等各个方面的理性认识中。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中医学强调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它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就形体结构而言,人体是由若干脏腑等组织器官组成的,这些组织器官是相关沟通的,任何局部都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整体在形态结构上有着密切的关联。就基本物质而言,组成各组织器官,并维持其机能活动的物质是同一的(即精、气、血、津液),这些物质,分布和运行于全身,以完成统一的机能活动。就机能活动而言,组织结构上的整体性和基本物质的同一性,决定了各种不同机能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性,它们互跟互用,协调制约,相互影响。如心理和生理是人的两大基本机能活动,心身之间就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治愈的协同关系。所以,古人强调:“形与神俱”,“形神合一”,认为人的正常生命活动是心理和生理机能的有机融合。就病理变化而言,各脏腑组织之间,各局部与整体之间,在病理上可相互影响、相互传变而产生复杂的病理变化。

生理方面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由若干组织器官所组成的,人的各个脏腑、形体、官窍有着各自不同的机能,这些不同的机能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受着整体活动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又影响到其他机能活动,从而表现出整体统一性。从中医学的认识来看,集体的这种整体统一性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作用实现的。五脏代表的是整个人体的五个功能系统,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都可以赅含于这五个系统之中。人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合成一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集体统一的机能活动。因此,在关于人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认识方面,中医学具有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念。但应指出,这五个生理系统和西医学的循环、呼吸、消化、生殖、内分泌等系统在概念上是有很大区别的。

中医学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认为人的机能活动,一方面要靠各脏腑组织正常地进行各自的功能活动,既不过亢,亦非不及;另一方面还要靠脏腑组织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使整体机能处于协调稳定状态。每个脏腑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活动,而在整体中又有着各自的分工合作,这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虽然人以五脏为中心,形成了五个功能系统,然而这五者之间不是并列的,心在五脏中居于主导地位,靠心的整合和主宰,各个系统才体现出统一协调的整体性,人也才表现为生机不息,《内经》将此形象地比拟为:“主(心)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素问·灵兰秘典论》)

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中医学借助阴阳和五行学说,以“阴平阳秘”,“亢则害,承则制,制则生化”等理论,宏观地来说明各脏腑机能之间相互制约、消长、转化和相生相克等的错综机制。中医学认为:正是凭借这些调控机制,各个脏腑组织之间维持着协调平衡,从而使整体处于生化不息的稳定状态。在这种整体观念基础上所体现出的制约观、稳定观,对中医生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病理方面

中医学不仅从整体上来探索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而且在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时,亦着眼于局部病变所引起的整体病理反应。中医病理学一般是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统一起来,既重视局部病变与其相互内在脏腑之联系,更强调该病变与其他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所以,病理上的整体观,主要是体现在病

变的相互影响和传变方面。如脏腑功能失常,可以通过经络而反映于体表;体表组织器官病变,也可以通过经络而影响脏腑,同时,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也可以通过经络而相互影响,发生疾病传变。

例如外感风寒,肌表受邪,可导致皮肤肌腠营卫不和,从而产生恶寒,发热,鼻塞,脉浮,甚至咳嗽等症。这是由于肺合皮毛,外邪袭表,可使肺气不利所致。肺失宣肃,其气上逆,则发生咳嗽。但是,咳嗽既可以是肺脏本身之病变,亦可以由其他脏腑病变影响及肺而发生,如肝火亢逆,循经灼肺,亦可发生咳嗽,甚则咯血。

又如肝病(包括黄疸型肝炎及无黄疸性肝炎),发病初起,多为脾胃湿热或肝气郁结,可见恶心呕吐,脘腹作胀,大便溏泻等。这些症状多是脾胃功能失调的反映,亦即肝病影响了脾胃功能所致。所以,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又如肝火亢盛,可见面红目赤;心火上炎,可见舌体溃烂、疼痛、舌尖红赤;肺热壅盛,可见鼻干喘粗;肾虚不足,可见腰酸、耳鸣等,这些都是内脏病变通过经络影响到体表组织器官的临床见证。

诊断治疗方面

中医临床诊察疾病,其主要理论根据是“有诸内,必形诸外”(《孟子》),故《灵枢·本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人的局部和整体是辩证统一的。某一局部区域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虚实盛衰有关。由于各脏腑等组织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决定了诊察病人时,可以通过观察分析五官、形体、色脉等的外在病理表现,借此以分析、揣测内在脏腑的病变情况,从而对患者所患疾病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进行治疗。如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与五脏相联系。”查诸脏腑图,脾、肝、肺、肾无不系根于心;核诸经络,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则知经络脏腑之病,不独伤寒发热有胎(苔)可验,即凡内外杂证,也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误焉”(《临证验舌法》)。可见,舌相当于内脏的缩影,察舌即可诊脏腑之病理变化。不仅察舌,而且诊脉,观面色,甚至观察耳廓,也能得至全身的情况,故中医学上的“审察内外”、“四诊合参”,即是整体观念在中医诊断学上的具体体现。局部与整体是相互联系的,现代生物全息律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生物体某些局部的变化,可在相当程度上以一定的方式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