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短文两篇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专项测试(第10课《短文两篇》)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每空3分,共15分)

四时俱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鳞竞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重点句子翻译(每句4分,共12分)

(1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本文是陶弘景给谢中书书信中的一段文字,历来被当作独自成篇的山水佳作来欣赏。

B、全文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为话题,以山峰、河流、石壁、树木等景物的铺陈刻画为主体,最后以无人与之共赏山川之美结束。

C、文章写自然景物,暗含作者对尘世生活的厌弃之情。

D、“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此句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

之意溢于言表。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4分)

A、本文通过描写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和动静相衬之美,勾画出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山水画卷。

B、全文分三部分。“山水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感慨结束。

C、本文和朋友分享对山水之美的热爱和隐逸情怀,并邀请朋友来山中同游, 委婉希望他淡泊名利,回归自然。

D、本文中作者表达了自己欣赏山林之美的情趣,并将内心对山林之美的感受与朋友分享。

(二)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逐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每空3分,共30分)

月色入户____________________ 欣然起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 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____________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_____

2、重点句子翻译(每句4分,共16 分)

(1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月色入户”是“念无与为乐者”的原因,“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是结果

B、“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影的清淡高雅。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但”,传达出作者对那些只顾忙碌生活的人的鄙弃。

D、全文无一字直接写友情,但从“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可以看出两人志趣相投。

4、下列对文章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A、最后一点的议论抒情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情感: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B、第二段写景以新颖的比喻写庭院月色,真是空明澄澈、树影斑驳、似真似幻。

C、文章语言凝练,字字千金,仅84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D作者写景紧扣其特点: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谢太傅吟啸风浪

刘义庆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狼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4分)

A、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五颜六色

B、太傅神情方.王/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C、诸人皆喧动不坐./满坐寂然

D、舟人以貌闲意说,犹去不止/以中有足乐者

2、请用三条“ /”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3分)

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

3、山水可以娱人,更可以磨炼和考验人,文中两次写到风浪,先是“风起

浪涌”,后又“既风转急,狼猛”。这些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参考答案:

一、(一)

1都消散(太阳)落山争相

2、(1)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赏的啊。

(2)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3)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在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3、C(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沉醉山水之情)

4、 C (“并邀请朋友来山中同游,委婉希望他淡泊名利,回归自然。”文中并无此意。)

1、房门走想到和于是

一起澄澈交错纵横大概是罢了

2、(1)月光照进房门,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2)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去承天寺找张怀民。

(3)月光照在院中好像积水一般澄澈,水中仿佛有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4)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3、C(没有传达出作者对那些只顾忙碌生活的人的鄙弃。表达了作者对自己

被贬悠闲的复杂心情。)

4、D(没有写水)

二、1、D (A、脸色/颜色B、正在/方圆C、坐下/通“座”座位)

2、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

3、作用有二:1、勾画大海雄奇壮阔的美景2、衬托谢安雄迈的胆略和惊人的勇气。

参考译文:

谢安隐居在东山时,与孙绰等人出海游玩。这时,风起浪涌,孙绰、王羲之等人都深色惊恐,便喊着要回去。谢安却兴致正高,边吟诗边长啸,一言不发。船工因为谢安容色安静、神情愉悦,便继续向前驶去,并不停下。一会儿,风势转急,浪潮更猛,众人都惊恐喧哗,不敢坐下。谢安这才缓缓地说:“像这样的话,还是回去吧!”众人都应声坐回原处。从这件事审察谢安的度量,足以镇抚朝野,安定官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