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识字1 一去二三里(2016)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一年级上)
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 语感,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
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直观方式,帮助学生 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
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 学习,增强情感体验。
启发式教学法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主探究 能力。
复习导入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之前学 过的数字和简单的加减法 ,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
游戏导入
教师组织一个数字相关的 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 受数字的魅力,激发学习 的积极性。
讲授新课
01
02
03
教师通过实物、图片或课件展 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数字一 到十,并理解其含义。
教师教授学生正确的数字书写 方法,并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
教师自我反思
教师是否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及 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 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师是否能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 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
THANKS
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和态度各不相同,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培养。
0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掌握本课 的10个生字,并能够正确书写。
朗读课文
通过范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 方式,让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诗意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理解能力有限, 因此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 、视频等,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字之间的 关系,如大小关系、加减法等 ,并教授简单的计算方法。
巩固练习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一去二三里》教案、教学设计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设计多样化的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1.朗读练习: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2.词语运用:设计一些填空、改写等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词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诗句或句子,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创新能力。
1.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有限,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情境创设和形象的语言描绘,帮助他们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古诗的韵味。
2.学生在语言表达和写作方面,仍需要大量的实践和指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引导他们运用所学词语进行创作,提高写作能力。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注意力分散,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在课堂提问时,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促使他们思考。
-课后辅导时,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3.提问引导: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觉得诗人看到的景色美吗?”“你们能想象出诗人当时的心情吗?”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讲授新知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掌握基本知识。
1.诗句解读:逐句解读诗句,分析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如“一去”、“二三里”等,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内涵。
4.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1《一去二三里》优秀教学案例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多媒体展示美丽的自然风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数字和汉字的形象美。
3.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敢于表达、乐于交流。
4.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思维活力。
3.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4.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动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美丽的自然风景,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魅力。
2.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一去二三里》,使学生对诗歌产生初步印象。
3.提问:“你们听到了哪些数字?这些数字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4.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景色和情感,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解数字1至10在汉字中的书写和运用,让学生掌握基本汉字。
2.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使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形式。
3.详细讲解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体会汉字的音、形、义。
4.运用例子说明汉字的起源和目标和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合作效率。
3.鼓励学生互相倾听、互相帮助,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我认知。
2.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和反馈作用。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1《一去二三里》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苦的人民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从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处与低处的关键所在。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这次美丽的我为您带来了《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优秀5篇】,倘若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忙,请共享给最好的伙伴。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一去二三里》这篇识字课文美妙地把一至十数的数字镶嵌其中。
学情分析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心中肯定有着异样的新颖感,或许有的同学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老师的确定;也有大部分同学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得“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美妙的画面。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认字、写字。
难点:了解这首诗表达的意境。
体会山村的美妙和生活的欢乐。
(一)激趣导入1、数数拍手游戏。
2、师:110是十个有趣味的数字,古代有位诗人把它们写进了一首诗,咱们一起去读一读吧!(二)学习古诗1、请小伙伴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读音的时候你有什么新发觉?2、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随机提示“一”的变调。
3、图文对比:再读课文,然后在图上找一找烟村、亭台、花朵,指给你的学习伙伴看一看,还可以和他一块儿交流一下。
4、假如你就是画中的孩子,你想怎样告知大家本身所看到的景象?(读古诗或着简述诗的大意)5、老师范读(配乐朗诵):小伙伴闭着眼睛体会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6、交流感受7、课间操8、与学习伙伴合作,一位读古诗,一位指图中的内容,轮换合作,边读边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山村?9、小节过渡,配乐齐读古诗体会意境。
(三)学习拓展,游戏巩固游戏:(1)分发篮球:把篮球送给小伙伴,使他们球衣号码与篮球上的数字相符。
语文第一册《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15篇)
语文第一册《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精选15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一《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一)第一课。
本课是一首古代童谣,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
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
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识字、写字、诵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结合识字教学的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会写生字“一”,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意境美。
在本课的教学中应力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通过自读、范读、同伴互读来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读好诗句。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田字格,学写汉字。
为此在写字前应让学生认识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初步掌握运笔方法,并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尝试以及教师的示范指导来写好每一个汉字。
因此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一、激趣,导入新课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要做到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在导入新课时,用数学上学的数字来引出本课要学的十个表示数目的汉字,使学生能很快掌握这十个汉字。
二、看图学童谣。
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说话能力。
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诵读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的乐趣。
三、指导写字。
写好“一”字是本节课的难点,为此,应在学生观察探究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示范讲解,用最直观的手段向学生展示写字的过程,让学生从中领悟写字的要点,掌握运笔的方法。
在学生描红和写字时,教师巡回指导,进行个别辅导。
《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5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5篇)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诗歌。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3、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
教学重难点1、认识10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诗歌。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1、(《小燕子》歌曲律动。
)今天,燕子姐姐又来到了我们一(2)班,(课件)看,她们还为我们带来了漂亮的礼物,是什么呢?赶快打开来看看!(燕子礼物)只要你能读出上面的音节,就能打开来看到里面的礼物了!(复习本课生字的12个音节。
)二、自主研读,自读自悟(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燕子姐姐送完了礼物,它又飞起来,不一会儿就飞到了一座小山村,原来呀,它们的家就在这里呢。
小朋友想去小燕子的家乡看看吗?(放课件。
)2、看了燕子姐姐的家乡,你觉得这里怎么样?3、古时候有位诗人也觉得这里很美,就把这里的美景写成了一首诗。
(课件朗读)你们想读一读吗?4、小朋友学习的热情这么高,燕子姐姐可高兴了,你看,他来帮助我们了。
请小朋友打开书,咱们一起来做两件事儿,看谁的小耳朵听得最清楚:第一件事儿,请你找出生字果上的这十二个汉字,用圆圈圈出来,大声地读一读。
第二件事儿,请小朋友借助拼音大声读一读这首诗,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不能跟着人家一起读,做得到吗?看谁练习得最认真,开始。
读好了,读给你的饿同桌听。
5、会读了吗?谁能读给燕子姐姐听呀?6、指名读,评议正音。
(有两个生字宝宝的名字不太容易区分,稍不注意就会喊错,你知道它们是谁吗?(四和十)请找出四和十,你能区分吗?还有哪个字是平舌呢?哪个是特别韵母的生字?“六”正音找出来读一读。
)7、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二)、借助画面,了解诗意,诵读古诗。
1、小朋友朗读得那么认真,老师都听入迷了,眼前仿佛就看见了那座美丽的山村?你们也看见了吗?看见的小朋友举手,还有些小朋友挺诚实没看见,这样吧,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窍门,小朋友读书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到的景物就越多越美,四人小组小声读一读,试一试看。
小学一年级识字语文教案3篇
小学一年级识字语文教案1识字(一)1、一去二三里一、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1、认字写字。
三、教学难点:1、辨认“八、入”和“九、几”。
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插图、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
五、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43电39一、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二、教学重点: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三、教学难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六个复韵母(ai、iu、an、un、ing、er)、五个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i、yi、wu)和三个三拼音节(jia、zuo、hua)。
2、激趣导入: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会了不少汉字。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现在,让我们向汉字王国出发吧!(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1、看图说话。
(示插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板书课题。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不同的`符号分别标出会读的字和不会读的字,同桌互帮互学。
3、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表扬能自主识字的同学)4、教学生字。
语文课文《一去二三里》优秀教学设计【10篇】
语文课文《一去二三里》优秀教学设计【10篇】篇一:《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认识笔画“—”,能在田字格中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初步感受童谣中表现的意境镁。
【教学准备】课件、头饰。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一、拍手游戏导入新课学习1、做数字拍手游戏。
2、导入新课:师说这些数字宝宝真是太可爱了,他们不但可以编进游戏中,还可以编进诗里去呢!请听(课件播放|配图诗朗读)3、点明课题、出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童谣《一去二三里》,它就在我们的书上。
二、读准字音,学会正确地朗读童谣1、提出朗读要求:小朋友一定很想读了,但是等一等,先听听要求,把每个音节都拼读准确,特别是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遇到不会拼读的可向附近的同学请教,也可以举手向老师求助。
2、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辅差。
3、了解学生读童谣情况:谁会读童谣了?⑴指名读,其他小朋友仔细听听,要特别留意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读得怎样。
(有读得不准的,请生指出帮其正音,全班读读易错的字,特别是“烟、村、亭、四、十”等)⑵把易读错的字集中起来再读读。
⑶拿起书本,一起把整首童谣读一读。
三、进一步认识生字师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自己拼读音节,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已经会读这首童谣了。
1、找出数字宝宝:拿起笔把躲进童谣里的十个数字宝宝圈出来再认一认。
2、按顺序认读带音节数字:利用课件有顺序地出现带音节的数认字宝宝,开火车跟这些宝宝打招呼。
3、打乱顺序读去音节数字:自由读,不会的看看书中的音节。
两人抢读。
4、找朋友游戏:规则事先老师已经发给每人一张卡片,卡片上是以不同文字形式表示的十个数字宝宝,有中文、阿拉伯、英文的。
大家离开位置自由组合,找到表示同一意思的数字拉起手,然后一组组汇报。
5、课件出示“先、里”学习这两个生字:师还有两个字宝宝要和你们打招呼,它们是谁?⑴组词比赛:师“先、里”说他们的用处可大了,可以组成很多词,我们男、女同学比赛一下,看看他们谁组的词多。
《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3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
2、用拍手、敲击节拍的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增进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提高与同伴协调一致为故事打节奏的自我控制能力。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1、一到十的汉字卡片。
2、《一去二三里》ppt课件。
3、古诗联唱伴奏音乐。
4、积木两块。
活动过程一、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师出示一到十的汉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读。
师:你们认识这些字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古时候啊有一个诗人很伟大,他把这十个数字啊写到了一首古诗中,老师把这首古诗读给你们听,请你们找一找这十个数藏到了哪里。
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做《一去二三里》。
二、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古诗。
师:你听到诗歌中都有哪些数字?猜猜这样的诗又叫什么诗?(强调这样的诗又叫数字诗)师:老师再来读一遍这首古诗,请你找一找,除了有数字,你还听到诗歌中说了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我们一起来看图说一说吧!师: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呢?有房子。
哦,这些房子里可能都住着人家呢,这儿有四五家人家,仔细看这些房子上还有什么啊?对,是烟囱,做饭了,烟囱里就会飘出白烟。
想一想,诗歌中是怎么说的啊?不记得没关系,老师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歌,请你找一找,哪一句写的是这些有烟囱的小房子,(烟村四五家)这些房子错落有致,可真漂亮!这幅图上还有什么啊?远处好像也有房子呢!这些房子它的屋顶是尖尖的呢,这样的房子叫亭子,来我们一起读一读。
诗歌中是怎么说的呢?(亭台六七座)对啊,亭子我们说是一座一座的。
《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5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的精心为您带来了5篇《《一去二三里》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正确认读十二个生字。
2、在写字过程中,初步认识“横、横折、横折钩、横折弯钩、竖、竖弯钩、撇、捺”等八种基本笔画。
3、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
4、通过诵读,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点】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生活经验识字。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难点】1、能自主读写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2、通过学习,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数字引趣,谈话导入师:今天老师请了几个小朋友到我们班来做客。
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几位小朋友?请学生认读十个阿拉伯数字,教师重在指导发音。
二、认识汉字一到十1-§ 、这十个小朋友准备进行一次篮球比赛(出示十个分别印有一到十汉字的篮球),哪个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小朋友,使小朋友身上的号码和他们篮球上的数字相符合。
2、认读十个汉字让学生建立数字与汉字之间的关系。
3、师:小朋友,古代有一位诗人,他很巧妙地把这些数字写到了一首诗里。
那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去二三里》,让我们到课文中去认识这些数字朋友吧!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诗歌。
2、之后教师请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诗歌,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识字,同时让学生想一想课文的插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呢?四、生字教学1、教师请小组同学交流合作学习,并请学生汇报学会了哪几个生字?你在哪里见过它?小组派代表当小老师教大家学生字。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一)1、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一)1、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
认识笔画横“一”。
(二)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目标: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
三、教学难点:分辨汉字“八”和“入”。
四、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五、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我们的所有拼音同学们知道,我们学习拼音的目的是为了学习汉字,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借助拼音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我们还要学习书写汉字呢。
二、说一说汉字1、我们的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一个一个笔画写在一起,就成了我们的汉字。
2、汉字有偏旁部首,结构构成,汉字结构分独体字和合体字。
合体字结构类型分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全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品字形结构,穿加结构。
3、识记汉字,我们常采用组词,和用词语说话的形势来区分。
4、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汉字,书写汉字,认识笔画,认识偏旁部首,认识汉字的结构,给汉字组词。
三、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老师书写课题:一去二三里。
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
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
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
四、学习生字(一)初读童谣1、听老师读。
2、你自己读读看。
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yī qùèr sān lǐsì wǔliùqībāj iǔ shí一去二三里四五六七八九十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
例如(1)学习生字一:一,认识笔画:横“一”一是独体字,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分析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多数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导入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竞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
设计意图:了解十个数字的发音情况,重在发音。
二、认识1至10的汉字写法小朋友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预备练习投篮。
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数字字样这里有十个篮球,图片出示的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哪位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使球上的数字和他们身上的号码相符合?设计意图:建立数字与汉字的联系,了解学生对这几个汉字的认识情况,同时巩固汉字的读音。
三、学习古诗古代有位诗人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了一首诗里,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一)读准字音,掌握节奏1.寻寻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在朗读比较中发觉“一”的读音变化,这样印象会更深刻。
2.师范读,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
3.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二)了解诗意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认真,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设计意图:培养边朗读边想像的读书习惯。
不要把书读成“小和尚念经”。
2.依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
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
设计意图:诗的意象具有多重性,要发展学生的多重思维能力。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课文《一去二三里》。
2.能正确朗读课文,熟练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
3.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课文内容,并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二、教学重点1.识字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
2.背诵课文,并正确朗读。
三、教学准备1.课文《一去二三里》的教学课件。
2.分发给学生的课文印刷版。
四、教学过程1. 热身为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我们可以开始一个小游戏。
请学生们站起来,跟着老师一起做“头、肩膀、膝盖、脚趾”的动作。
2. 导入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幅描绘农村景色的图片,然后问学生们: - 这幅图片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 你们在农村见过类似的景色吗? - 你们可以用简单的话来描述一下这幅图片吗?通过导入活动,让学生们对农村的环境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为后面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3. 学习课文3.1 阅读课文教师分发课文印刷版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先默读一遍,然后朗读课文。
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解释一些生词和短语的意思,确保他们能够理解整个课文的内容。
3.2 朗读训练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课文中的句子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们模仿教师的语音和语调来朗读。
3.3 默写练习让学生尝试默写课文中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然后和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对比,纠正错误并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4. 拓展活动4.1 跟读练习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跟着自己朗读整篇课文。
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组织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竞赛,看哪个小组朗读得最准确、最标准。
4.2 创作练习要求学生们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一下课文中的内容,如描述“一去二三里”是什么样的地方,“烟村四五家”指的是什么,每个小组让一个同学上台展示并描述。
4.3 分组讨论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讨论,每个小组讨论一下课文中的问题:“你们是否听过类似的歌曲或者故事?”,“你们是否想起自己家乡的景色?”等。
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优秀3篇)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优秀3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设计思路】指导思想从文本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服务全体学生,在平等、合作、探讨中国共产党同进步。
在看、听、说、读、练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把握母语学习规律,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力求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文道结合,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内容的推进、练习设计的提高都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不同层面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教材简析《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1”。
本课是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
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
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学情分析本课是学生进入汉字世界的起始篇目。
学生刚刚结束拼音的学习,刚好能够利用拼音识字学文,学有用武之地,美丽的画面、优美的文字激起了他们的学习欲望,释放了他们的好胜潜质,因此学生是兴奋的、踊跃的。
所以,利用情境、结合拼音识字、诵读是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创设一种和谐、平等、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变“逐字逐句地说文解词”为“以情激情,情中导学的自主学习”。
1、创设情境,步人诗境。
低年级古诗诵读的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做到人情人境,激发兴趣,把学生引人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突破学生思维从形象到抽象过渡时情景与思维脱节的难题。
2自读自悟,了解诗意。
让学生不断地在自主朗读、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诗意。
2023年最新-在诵读中感悟——《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优秀5篇)
在诵读中感悟——《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优秀5篇)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认识并会书写笔画“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生字卡片、课前学生准备好语文书、同步阅读、课堂作业本。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学习10个生字1、板书1至10十个数字:⑴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们吗?一起大声地和他们打声招呼吧!(生齐读)⑴让我们再轻轻地和它们打声招呼吧!(生齐倒读)2、出示一至十十个数字:⑴这节课,唐老师把这十个数字的好朋友请来了。
瞧,你会读吗?(在数字下贴上相应的生字卡片)生自由读。
⑴谁来读一读?⑴小老师领读从小到大,从大到小,打乱顺序领读⑴读了这10个汉字,你有什么话要说吗?3、师1至10是十个有趣的数字,古代有位诗人把它们写进了一首诗,咱们一起去读一读吧!二、学习古诗1、翻开语文书,请小朋友自由读古诗。
2、请小朋友在诗中找到这10个数字,圈一圈,拼一拼。
3、再拼拼读读,想想读音的时候你有什么新发现?(“一”的变调)指导朗读第一句:这一句诗中还有两个生字宝宝,学习生字“去”、“里”。
4、把你会读的诗句读给大家听,集体正音。
5、读整首诗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互读、齐读6、出示课件仔细看看这幅图,想想与我们这首诗有什么联系?(学生观察回答,自主图文对照,在图上找一找烟村、亭台、花朵。
)7、这首诗写得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同桌配合,一人读,一人指出相应的图。
8、教师范读小朋友闭着眼睛体会一下,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交流感受。
9、看着这幅图,再来美美地读读这首诗。
注意了,读完题目要停留一下再读。
指名读,评价──齐读。
10、鼓励背诵小山村真美啊,小朋友愿意把这首诗背下来吗?三、指导书写1、回忆田字格小朋友,我们知道四线格是拼音的家,那么生字的家在哪儿?(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课程背景与分析《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该课文主要介绍了小燕子离家出走,经过了很多地方,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家里的亲人,感到非常的欣慰。
《一去二三里》语文教育活动面向一年级学生,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听、读、写这篇课文,并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及意义,培养学生对亲人及家庭的感情,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教学目标1.掌握《一去二三里》的基本内容。
2.培养对亲人及家庭的感情。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4.锻炼学生口头表达和书写能力。
教学重点1.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互动,让学生通过互动来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听说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准备1.课文:《一去二三里》。
2.幻灯片:准备一份课件,呈现课文中的图片或动画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提高课堂氛围。
3.材料准备:白纸、笔、色彩笔等。
4.录音机:提前录制好《一去二三里》课文,备用。
教学环节一、导入(5分钟)教师会先播放《一去二三里》的录音,然后放幻灯片呈现文章中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讲授(20分钟)一、带着学生一起读课文,并解释一些生词和语言难点,让学生能够明白课文的意思。
二、让学生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表演课文中的情节。
这可以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对课文的理解。
三、讲解课文的情节,带领学生总结故事情节:小燕子离家出走,经过了很多地方,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家里的亲人,感到非常的欣慰。
小燕子经过了一去二三里、四五六七里、八九十里等十几个地方,从与大自然的观察中,学会了很多知识。
三、拓展(10分钟)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一去二三里》的情节和灵魂,以明确理解课文的核心意义。
四、复习(5分钟)教师以问题的形式来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要求学生进行回答。
五、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篇课文的情节,进而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1 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稳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愿意把自己拼的图告诉大家,并能说出自己用图片拼成了什么,是怎样拼成的。
教学难点:学生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所拼的图画,并能对别人的图画进展评价和交流。
ppt课件。
大小、形状不同的彩色纸片、剪刀、胶水、白卡纸一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
[设计意图:理解十个数字的发音情况,重在发音。
]二、认识1至10的汉字写法小朋友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准备练习投篮。
[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数字字样] 这里有十个篮球,[图片出示的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哪位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发动,使球上的数字和他们身上的号码相符合?[设计意图:建立数字与汉字的联络,理解学生对这几个汉字的认识情况,同时稳固汉字的读音。
]三、学习古诗古代有位诗人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了一首诗里,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一〕读准字音,掌握节奏1、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在朗读比拟中发现“一”的读音变化,这样印象会更深入。
]2、师范读,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拟长,并做上记号。
3、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二〕理解诗意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设计意图:培养边朗读边想像的读书习惯。
不要把书读成“小和尚念经”。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
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6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6篇)去二三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十二个生字,会写三个字,认识笔画(一)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感受童谣的优美意境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1, 数数拍手游戏。
2, 师:1—10是十个有趣的数字,古代有位诗人把它们写进了一首诗,咱们一起去读一读吧!(二) 学习古诗1观察挂图:你看到了哪些景物(由近到远的顺序)2小结:这么美的田园风光都写进了一首诗,你们想读读吗3, 请小朋友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读音的时候你有什么新发现4, 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随机提示"一"的变调。
5, 图文对照:再读课文,然后在图上找一找烟村,亭台,花朵,指给你的学习伙伴看一看,还可以和他一块儿交流一下。
6 假如你就是画中的孩子,你想怎样告诉大家自己所看到的景象(读古诗或着简述诗的大意)7, 教师范读(配乐朗诵):小朋友闭着眼睛体会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8, 交流感受9,课间操10, 与学习伙伴合作,一位读古诗,一位指图中的内容,轮换合作,边读边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山村11, 小节过渡,配乐齐读古诗体会意境(三) 指导写字1, 出示田字格,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和小格的说法,再拍手配儿歌记一记。
2, 请小朋友把三个生字在书中描一描,边描变想:这三个字都有怎样的笔画,长短一样吗3, 认识笔画"一",教师范写,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
4, 练写"一"字,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典型作业.把十个数字(四)全文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去二三里》这首优美的小诗,还认识十个数字的汉字怎么写,还写了"一",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遍去二三里教案篇二一、课前准备:学生唱单韵母歌。
二、教学儿歌,认识生字。
1、师:同学们唱得真好听,为了奖励大家,李老师放一首儿歌给你们听,好吗?但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小耳朵(竖起来)听清楚,这首儿歌里面有哪些数字?(生:这首儿歌里有十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其中10个。
有感情朗读诗歌。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3.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
教学重点、难点:
1. 认识15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诗歌。
2. 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拼音,激趣导入。
1. 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已经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会了不少汉字。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 1.看图说话。
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
2. 揭示课题:
(1)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
板书课题:《一去二三里》。
跟老师读:
指名读。
三、初读课文,学会生字。
1.出示课件录音《一去二三里》。
师:下面我们听录音,同学仔细看课文插图,看看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答
2.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我们尝过的汉语拼音朋友读准字音。
3.指名读课文,评议、正音。
4.用圆圈圈出课文要求会写的字,用三角画出课文要求认识的字。
5.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带拼音),老师领读,小老师领读,全班齐读
(2)检查生字:开火车读,全班齐读,指名读。
四、深入学习。
1.要求:学生自己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1)个人自由读。
(2)指导“一”的变调:“一”的本音读“yī”,但在词语或句子中会变音,有时读二声,如“一块地”、“一片海”;有时读四声,如“一棵树”、“一朵花”。
本课读二声。
2.指名读:亭台六七座
什么是“亭子”呢?(出示挂图:亭台)
师:这就是“亭台”,也叫亭子。
你在哪儿看到过亭子吗?它有什么用?(亭子是盖在路边或山上让人们休息用的,面积比较小,只有顶,没有墙。
)
师:书上哪一句诗是描写这些亭子的呢?
(生齐读:亭台六七座。
)
3.指名读:八九十枝花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花)
几树红花点缀着村庄,使村庄变得更美了。
哪句诗是描写图中的花的?
(生齐读:八九十枝花。
)
4.烟村四五家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几座房子)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一个小村庄)
师:那你知道现在大概是什么时候?
(吃饭的时间)为什么呢?
(因为家家房顶上都飘着做饭时冒出的烟。
)
师:是呀,煮饭的炊烟绕着整个村子,所以诗人就把村子称为“烟村”。
五、认识田字格,书写笔画“一(横)”
1.认识田字格。
(1)激趣:小朋友,我们知道了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宝宝的家在哪里呢?(出示田字格)这就是生字的家。
(2)谁认识它,说一说?(我们叫它“田字格”,请学生说“田字格”)
(3)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4)拍手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上。
2.书写新笔画“一”
(1)出示笔画“─”(笔画名称:横)
(2)观察所在位置。
(3)教师示范,学生书空。
边写边说“─”的起笔和收笔:“一”只有一笔。
横的写法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
写在横中线上,字要居中。
(4)写字姿势歌。
写字时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正,脚放平……
(5)学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六、布置作业
正确认识田字格,记住田字格的每个名称。
七、板书
一去二三里
一
一二三
课题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轻松的学习氛围,鼓励他们大胆地学习新知识。
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图习惯,培养说话能力,感受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在此铺垫上再引导学生诵读诗歌,最后学习生字。
在课堂上,我尽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提高学生拼读的能力。
由准确、熟练的拼读音节逐步过渡到直呼。
3、多认少写,认写分开。
4、利用儿童熟知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遵循已知到未知到规律。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我还要多向老师们学习,不断更新与提高新课改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