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旅游景区管理基础1

合集下载

旅游景区管理运营方案

旅游景区管理运营方案

旅游景区管理运营方案第一章概述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标 (3)1.3 研究方法 (3)第二章旅游景区规划与设计 (4)2.1 旅游景区总体布局 (4)2.2 景区功能分区 (4)2.3 景观设计 (4)2.4 旅游线路规划 (5)第三章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 (5)3.1 市场调研 (5)3.2 目标市场定位 (6)3.3 营销策略 (6)3.4 品牌建设 (6)第四章旅游景区设施与管理 (7)4.1 设施建设 (7)4.2 设施维护与管理 (7)4.3 安全管理 (7)4.4 环境保护 (8)第五章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 (8)5.1 服务质量标准 (8)5.2 服务人员培训与管理 (8)5.3 顾客满意度调查 (9)5.4 服务创新 (9)第六章旅游景区财务管理 (10)6.1 财务预算与控制 (10)6.1.1 预算编制 (10)6.1.2 预算执行 (10)6.1.3 预算监控 (10)6.1.4 预算调整 (10)6.2 成本管理 (11)6.2.1 成本核算 (11)6.2.2 成本控制 (11)6.2.3 成本分析 (11)6.3 收入管理 (11)6.3.1 收入预测 (11)6.3.2 收入控制 (12)6.3.3 收入分析 (12)6.4 财务报表分析 (12)6.4.1 财务报表编制 (12)6.4.2 财务报表分析指标 (12)第七章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 (13)7.1 人力资源规划 (13)7.2 员工招聘与选拔 (13)7.3 员工培训与发展 (14)7.4 员工激励与绩效管理 (14)第八章旅游景区法律法规与政策 (15)8.1 旅游景区法律法规体系 (15)8.2 政策环境分析 (15)8.3 法律法规宣传与执行 (15)8.4 法律风险防范 (16)第九章旅游景区合作与联盟 (16)9.1 合作模式与策略 (16)9.1.1 合作模式 (16)9.1.2 合作策略 (17)9.2 合作伙伴选择 (17)9.2.1 合作意愿 (17)9.2.2 资源互补性 (17)9.2.3 合作信誉 (17)9.2.4 合作能力 (17)9.3 联盟管理 (17)9.3.1 联盟组织结构 (17)9.3.2 联盟决策机制 (18)9.3.3 联盟运行机制 (18)9.3.4 联盟成员激励与约束 (18)9.4 合作效果评估 (18)9.4.1 合作成果 (18)9.4.2 合作效益 (18)9.4.3 合作满意度 (18)9.4.4 合作风险 (18)第十章旅游景区危机管理 (18)10.1 危机识别与预防 (18)10.2 危机应对策略 (19)10.3 危机后恢复 (19)10.4 危机管理培训 (19)第十一章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 (20)11.1 可持续发展理念 (20)11.2 生态旅游 (20)11.3 社区参与 (20)11.4 文化传承 (21)第十二章旅游景区评估与改进 (21)12.1 旅游景区评估体系 (21)12.2 评估方法与流程 (22)12.3 改进措施 (22)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各行各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旅游景区管理与服务质量控制标准

旅游景区管理与服务质量控制标准

旅游景区管理与服务质量控制标准第一章导言 (3)1.1 概述 (3)1.2 目的和意义 (4)1.2.1 提高旅游景区管理水平 (4)1.2.2 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4)1.2.3 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 (4)1.2.4 保障旅游者权益 (4)1.3 适用范围 (4)第二章旅游景区管理基础 (4)2.1 旅游景区概述 (4)2.2 旅游景区管理体系 (4)2.3 旅游景区管理职责 (5)第三章旅游景区服务质量要求 (6)3.1 服务质量标准 (6)3.1.1 服务理念 (6)3.1.2 服务设施 (6)3.1.3 服务流程 (6)3.1.4 服务人员 (6)3.1.5 服务时效 (6)3.2 服务质量评价 (6)3.2.1 评价体系 (6)3.2.2 评价方法 (6)3.2.3 评价周期 (7)3.2.4 评价结果应用 (7)3.3 服务质量改进 (7)3.3.1 问题诊断 (7)3.3.2 改进措施 (7)3.3.3 实施方案 (7)3.3.4 跟踪评估 (7)3.3.5 持续改进 (7)第四章旅游景区环境管理 (7)4.1 环境保护与治理 (7)4.1.1 旅游景区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制定并实施环境保护规划,保证景区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

(7)4.1.2 旅游景区应加强生态保护,禁止乱砍滥伐、乱挖乱采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保障景区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7)4.1.3 旅游景区应合理布局游览线路,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游客对景区环境的影响。

(7)4.1.4 旅游景区应加强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包括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噪声治理等,保证景区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7)4.1.5 旅游景区应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明确环境保护责任,对违反环境保护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8)4.2 环境卫生与绿化 (8)4.2.1 旅游景区应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明确环境卫生责任,保证景区环境卫生状况良好。

旅游景区管理书

旅游景区管理书

旅游景区管理书第一章:引言
1.1 背景介绍
1.2 目的和重要性
第二章:景区规划与设计
2.1 景区规划的意义
2.2 景区规划的原则
2.3 景区的空间布局
2.4 景区的景观设计
第三章:景区建设与运营
3.1 景区建设的步骤和流程
3.2 景区建设的主要工作
3.3 景区运营的管理模式
3.4 景区的安全管理
第四章:景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4.1 景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2 景区环境保护的措施
4.3 景区的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景区服务与管理
5.1 景区服务的重要性
5.2 景区服务的内容与方式
5.3 景区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5.4 景区的市场营销与推广
第六章:景区游客体验与满意度
6.1 游客体验的概念与要素
6.2 景区提升游客体验的措施
6.3 游客满意度的评价与提升
第七章:景区危机管理与应急预案7.1 景区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7.2 景区危机管理的步骤与原则
7.3 景区的应急预案与演练
第八章:景区文化传承与推广
8.1 景区文化传承的意义与目标
8.2 景区文化传承的方式与方法
8.3 景区文化推广的渠道与手段
第九章:景区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与政策9.1 景区管理中的法律法规
9.2 景区管理中的政策与标准
9.3 景区管理中的合规与监管
第十章:结语
10.1 总结与回顾
10.2 展望与建议
结尾语:感谢读者的关注与支持,希望本书能对旅游景区管理工作有所帮助,祝愿各位管理者在景区管理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旅游景区出入管理制度

旅游景区出入管理制度

旅游景区出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旅游景区的管理,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升旅游景区的运营效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旅游景区内游客和物品的出入管理,包括但不限于门票购买、入园检票、安全检查、出入口口管理等内容。

第三条旅游景区的出入管理遵循“安全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确保游客的合法权益,保障景区的秩序和安全。

第四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出入口的管理,严格执行出入口管理制度,做好游客入园的登记和出园的安全检查工作。

第五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旅游景区的出入管理责任制,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第六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当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出入口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七条景区应当配备专门的出入口管理人员,并设置监控设备,确保出入口管理的公正和安全。

第八条景区应当建立完善的出入口管理信息系统,及时记录游客的出入园信息,提供必要的管理依据。

第二章出入口管理第九条景区的出入口应当设置合理、便利、明显的区域,确保游客的出入畅通。

第十条出入口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工作人员,确保游客在出入场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第十一条游客进入景区前应当提前购买门票,并在入园时进行验证和安全检查。

第十二条景区的出入口应当设置专用通道,方便老人、儿童和残疾人进出景区。

第十三条出入口工作人员应当做好游客的登记工作,及时记录游客的出入信息。

第十四条出入口工作人员应当对游客携带的物品进行安全检查,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和其他危险品进入景区。

第十五条出入口工作人员应当礼貌待客,严禁对游客进行不当的干扰和侵犯。

第十六条出入口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出入口管理情况,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第三章物品出入管理第十七条游客在进入景区时,需要接受安全检查,并将携带的大型物品和危险品交由景区工作人员保管,保障景区的安全和秩序。

第十八条游客在景区内购买物品时,应当凭借购物凭证和发票办理物品出园手续,确保游客的合法权益。

旅游景区管理制度汇编范本

旅游景区管理制度汇编范本

旅游景区管理制度汇编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旅游景区管理,保障游客安全和旅游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汇编。

第二条本汇编适用于我国旅游景区的管理工作,包括景区安全管理、游客服务管理、环境管理、票务管理、导游管理等方面。

第三条旅游景区管理应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服务至上、规范经营的原则,充分发挥旅游景区在促进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章安全管理第四条景区应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确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五条景区应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六条景区应加强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确保景区内的水、电、消防设施设备安全运行,防止火灾、溺水等事故的发生。

第七条景区应加强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第三章游客服务管理第八条景区应设立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咨询、投诉、求助等服务。

第九条景区应制定游客接待管理制度,合理控制游客人数,保障游客游览秩序。

第十条景区应实行票务管理制度,公开票务信息,严格执行票价政策,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景区导游应具备专业素质,遵守导游职业道德,为游客提供准确、热情、周到的导游服务。

第四章环境管理第十二条景区应加强环境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景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完好无损。

第十三条景区应制定景区游览环境管理制度,保障景区内的卫生、绿化、设施设备等处于良好状态。

第十四条景区应加强噪声治理,控制游客活动噪声,确保游客游览舒适。

第五章质量管理第十五条景区应建立质量管理机制,定期对服务质量进行自检、互检和第三方检查。

第十六条景区应设立服务质量评定机构,对景区内各部门的服务质量进行评定,奖优罚劣。

第十七条景区应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妥善处理游客投诉,提高游客满意度。

第六章人力资源管理第十八条景区应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旅游景区管理第一章 导论

旅游景区管理第一章 导论
游客中心 博物馆/画廊 游乐园/码头
工作场所
张凌云 2003 自然景观 历史人文景观
人造景观
休闲度假区 节事庆典
类型 自然景区
人文景区
旅游景区分类表
主要景观 地文景观 水域风光 生物景观 天气气候景观
历史人文景观
人文活动
综合人文旅游地 人造景观
社会类的旅游景区
表现形式
国家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野生动 物园、名类山河湖海自然风景区
二、特殊的旅游景区——世界遗产
(一)世界遗产概况
1972年11月16日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 产公约》
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世界遗 产名录》 截止2011年6月世界遗产共936处,725处文化遗 产,183处自然遗产,28处双重遗产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总部在巴黎,1965年成立,主要从事文化遗产保护
个国家之一。
中国古琴艺术 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中国世界遗产概况
1985年11月2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成为缔约方。
自然遗产地还有十分重要的无可替代的功能一生态功 能:①调节功能;②防护功能;③缓冲功能;④吸收 功能;⑤储备功能;⑥指示功能;⑦教育功能。
旅游景区的特征
对于一般性的开发型的景区,其主要使命是为游客提供旅游休闲 活动,盈利是重要使命,那么这类旅游景区的使命是提供休闲活 动以获取利润,属于盈利性企业。
自然景观 自然遗址
自然景观
密德尔敦 1998
野生动物
节庆活动
游憩景观 娱乐景观
建筑遗址
人造景观(不 以吸引游客为
目的)

景区规划与管理第一章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培训资料

景区规划与管理第一章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培训资料

旅游人才培训与管理
专业知识培训
提供员工必要的旅游专业知 识培训。
沟通与服务技能
培养员工良好的沟通技巧和 高品质的客户服务能力。
职业发展机会
为员工提供晋升和职业发展 的机会。
景区业态创新与发展
1
特色文化活动
举办文化节庆和特色活动,吸引游客和提升游客满意度。
2
多样化旅游产品
开发创新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如文化体 验和定制旅行。
3 合作伙伴关系
与本地旅行社、酒店和航 空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景区的运营管理与服务
游客接待中心
提供信息、导览服务和购票服务 的中心。
景区设施管理
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优质客户服务
培训员工提供友好和专业的服务。
景区的安全管理
景区安全是保证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制定并执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 确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可持续发展
制定长期规划,推动景区可 持续发展并满足未来需要。
景区规划流程
1
调研
了解目标市场和当地环境,评估潜在资源和挑战。
2
规划设计
制定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和配套设施的详细规划。
3
评估审批
进行环境评估和相关部门的审批。
4
实施落地
按照规划设计开始景区建设和设施安装。
旅游景区营销策略
1 品牌推广
通过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 建立强大的景区品牌。
景区规划与管理第一章旅 游景区开发与管理培训资 料
本章介绍旅游景区的发展历程,包括观光旅游与生态旅游的演变和不同种类 的旅游景区。还探讨了景区规划的原则与流程以及旅游客流量测算和管理。
景区规划与管理原则
环境保护

旅游景区旅游安全管理制度(5篇)

旅游景区旅游安全管理制度(5篇)

旅游景区旅游安全管理制度1总则1.1确保景区游览秩序正常,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和景区的安全。

1.2本规定适用于景区的安全保卫和消防工作。

2职责2.1场务管理部门负责景区的游览秩序、日常安全保卫、消防安全及贵宾接待的保卫工作。

2.2场务管理部门负责施工现场及用电安全,负责消防报警设施维护保2.3各部门按照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做好安全工作。

3工作程序3.1游览秩序的维护和日常安全保卫工作3.1.1场务管理部门实行昼夜定岗巡查制度,负责景区游览秩序的维护和日常安全保卫工作。

3.1.2场务管理部门的保安人员负责本景区闭园后及晚间维护景区的日常安全保卫工作。

3.1.3景区的保安人员要做好交接班工作,填写执勤记录。

3.1.4景区门卫负责对进出景区的员工、车辆进行检查、登记工作。

3.1.5景区保卫人员按照值班查岗规定值班和检查景区内的秩序。

3.1.6景区各部门均应在开园期间协助做好景区游览秩序维护及安全工3.1.7景区如发生突发事故,按《景区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处理。

3.1.8景区保卫部门接到上级保卫部门或景区领导下发的贵宾接待计划通知后,按规定制定相应的保卫方案,并做好保密工作。

3.2消防安全3.2.1消防工作应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三级防火责任制,逐级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层层负责,形成整体的、全方位的防火网络。

3.2.2各下属单位应严格履行《消防安全责任书》的责任,做好本部门消防安全工作。

场务管理部门的消防队负责监督检查各部门执行责任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下发《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

3.2.3场务管理部门消防人员负责全景区的消防安全监督与检查,24时值班,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3.2.4景区防火责任人员按《消防安全责任书》的规定,每天不少于一次对辖区的消防设施、游览场所、餐厅、商场进行严格检查。

如发现设施损坏,立即填写《消防安全意见书》报相关部门及时维修;如发现不安全因素或安全隐患应及时向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报告,由其通知相关部门限期整改。

旅游景区管理课件 第一章 旅游景区管理概论 第一节 旅游景区的内涵与特征2

旅游景区管理课件 第一章 旅游景区管理概论 第一节 旅游景区的内涵与特征2


2 宿、餐饮、娱乐和商业零售等其他配套设

施。

3 可达性,提供方便、快捷的区际、区
内交通。
辅助服务,提供当地社区服务,如信息查
4 询,银行、邮政、医疗、治安、法律援助等 。
旅游资源 旅游景点
旅游资源是旅游景点形成的基础; 旅游景点 旅游景区
特定范围内的若干旅游景点并配套相关的服务设 施就构成了旅游景区;
➢有时旅游区可以指更大的范围
➢ 如地理学家们在对世界和中国进行旅游区划时把全世 界划分为几大旅游区,如欧洲旅游区、亚太旅游区等, 把我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中、中原、西南、西北、 华南几大旅游区等。
旅游区的应具备的条件:
➢(1)旅游区应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 中心城市即旅游中心地。
➢(2)旅游区内应有一定数量的不同 特色的旅游点。
1.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与旅游景区
➢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是指凡能够吸引 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 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 因素,都可称为旅游资源。包括已经被利 用的和没有被利用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 有形的和无形的。
➢因此,旅游资源包含了旅游景区,旅游景 区只是旅游资源的一个部分。它们有相同 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 它是一个有明确地域范围的区域; ➢ 具有良好的吸引物和资源基础 ➢ 必要的旅游设施
旅游景区应具备的条件
➢ 统一的管理机构 ➢ 宜人的环境条件 ➢ 完善的公共设施,且提供导游服务。 ➢ 旅游景区是一个独立的单位
二、与旅游景区相关的概念
➢请同学们画出旅游资源、景点、 旅游景区、旅游区、旅游目的 地之间的关系图?
➢旅游目的地的空间范围是分层次的,一个 旅游城市、一个省、一个国家、甚至一个 大洲都可能是不同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

旅游景区环境卫生保护及管理规定

旅游景区环境卫生保护及管理规定

旅游景区环境卫生保护及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 (4)1.1 旅游景区环境卫生保护的目的与意义 (4)1.2 管理规定的适用范围 (4)第二章:环境卫生保护的基本要求 (4)2.1 旅游景区环境卫生保护标准 (4)2.1.1 景区环境整洁:景区内道路、广场、游览区等公共场所应保持干净整洁,无垃圾、烟蒂、痰迹等污染物。

(5)2.1.2 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景区应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制度,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处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5)2.1.3 公共卫生间卫生:景区内公共卫生间应保持干净、整洁、无异味,配备洗手液、卫生纸等卫生用品,定期进行消毒。

(5)2.1.4 污水处理:景区应建立污水处理设施,保证污水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保护水资源。

(5)2.1.5 环境卫生宣传与教育:景区应加强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提高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的环境卫生意识。

(5)2.2 环境卫生设施建设与维护 (5)2.2.1 垃圾桶设置:景区内应根据游客流量、景点布局等因素合理设置垃圾桶,方便游客投放垃圾。

(5)2.2.2 公共卫生间建设:景区内应设置足够的公共卫生间,满足游客需求,同时保证卫生间的设施完好、功能齐全。

(5)2.2.3 清洁设备配置:景区应配备足够的清洁设备,如清扫车、垃圾清运车、清洁工具等,提高清洁效率。

(5)2.2.4 设施维护:景区应定期对环境卫生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保证设施正常运行,提升环境卫生质量。

(5)2.3 旅游景区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 (5)2.3.1 明确责任主体:景区应明确环境卫生管理的责任主体,设立专门的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景区环境卫生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5)2.3.2 制定管理制度:景区应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包括清洁工作规程、设施维护制度、垃圾处理制度等,保证环境卫生工作有序进行。

(5)2.3.3 落实岗位责任:景区内各部门、各岗位应明确环境卫生职责,将责任落实到人,保证环境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旅游景区的运营与管理

旅游景区的运营与管理

旅游景区的运营与管理第一章综述旅游景区的运营与管理是旅游业中的重要部分,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景区的发展和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旅游景区的运营与管理涵盖了多个方面,如景区规划、景点设计、营销策划、服务品质、安全管理等。

本篇文章将会从这些方面细致探讨旅游景区的运营与管理。

第二章景区规划景区规划是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的第一步,其目的在于确定景区的布局、发展计划和管理机制,建立起一个良好的运营基础。

在景区规划中,需要先根据景区所在地的自然特征和人文历史,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景区的主题和定位,然后制定科学的开发方案和营销策略,建立起合理的管理体制。

第三章景点设计景点设计是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旅游者的心理感受和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

好的景点设计应该具有吸引力、趣味性、情感性等特征,能够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游览和消费。

景点设计包括景区建筑、景点布局、园林景观等多个方面,需要注意的是,设计要符合旅游者的需求和文化理念,需要与景区的主题和风貌相统一。

第四章营销策划营销策划是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在于宣传旅游景区、吸引旅游者、提高效益。

好的营销策划应该具有针对性、多样性、时效性等特点,能够让旅游者了解到景区的信息和特色,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消费欲望。

营销策划包括多种形式,如广告、宣传、促销、网络营销等,需要灵活应用,提高曝光率和转化率。

第五章服务品质服务品质是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旅游者的消费体验和安全感。

良好的服务品质应该具有热情、专业、细致等特点,能够让旅游者感受到走进景区就是一种享受和敞开心扉的感觉。

服务品质包括景区服务、导游服务、餐饮服务、住宿服务等多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服务要时刻注重人性化,尊重旅游者的个人空间和需求。

第六章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中的必要环节,它关系着旅游者的生命安全和景区的形象。

好的安全管理应该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实效性等特点,能够提供安全保障和避免旅游事故的发生。

第一章旅游景区管理概述

第一章旅游景区管理概述

2.旅游景区管理的客体
景区管理的客体即旅游景区管理的对 象,是景区管理主体可以支配并需要调用 的一切资源,主要由人、财、物、信息组 成,此外还包括有景区的形象、市场、业 务以及与景区业务和效益相关的所有方面。
3.景区管理职能 决策 计划 组织
选择合适的方案的过
程分为经营决策、管
理决策和业务决策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0月21日 星期三11时22分34秒 Wednes day, October 21, 2020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0.212020年10月 21日星 期三11时22分 34秒20.10.21
谢谢大家!
பைடு நூலகம்
一、旅游景区管理和构成要素
(一)旅游景区管理的概念 ▪ 旅游景区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环境
下,对景区拥有的人力、物力、财 力、信息等资源进行管理,通过资源
的优化配置,实现景区目标的过程。
(二)旅游景区管理的构成要素 1.旅游景区管理的主体
管理主体是指有一定管理能力,拥有相应权 威和职责,从事管理活动的人,通常由决策 者、执行者、监督者和参谋者组成。
第一章 旅游景区管理概述
蔡维英
基本内容
▪ 第一节 旅游景区的概念和内涵 ▪ 第二节 旅游景区的类型及特征 ▪ 第三节 旅游景区的形成与发展 ▪ 第四节 旅游景区管理概述
第一节 旅游景区的概念和内涵
一、旅游景区的概念 二、旅游景区的内涵 三、旅游景区相关概念辨析
一、旅游景区的概念
(一)国外机构和学者的定义
域界限明确,符合旅游度假要求,能够为国内
外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度假、休闲、观光、娱
乐等综合性服务的旅游经济区域。

旅游景区安全管理手册

旅游景区安全管理手册

旅游景区安全管理手册第一章总则 (3)1.1 概述 (3)1.2 制定目的 (3)1.3 适用范围 (4)第二章安全管理组织与职责 (4)2.1 组织结构 (4)2.1.1 安全管理委员会 (4)2.1.2 安全管理部 (4)2.1.3 各部门安全员 (4)2.1.4 安全检查小组 (4)2.2 职责划分 (5)2.2.1 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 (5)2.2.2 安全管理部职责 (5)2.2.3 各部门安全员职责 (5)2.2.4 安全检查小组职责 (5)2.3 安全管理人员配备 (5)2.3.1 安全管理委员会 (5)2.3.2 安全管理部 (5)2.3.3 各部门安全员 (6)2.3.4 安全检查小组 (6)第三章安全教育与培训 (6)3.1 安全教育制度 (6)3.1.1 制定目的 (6)3.1.2 适用范围 (6)3.1.3 安全教育内容 (6)3.1.4 安全教育形式 (6)3.1.5 安全教育组织与实施 (6)3.2 员工安全培训 (7)3.2.1 培训对象 (7)3.2.2 培训内容 (7)3.2.3 培训方式 (7)3.2.4 培训周期 (7)3.3 应急处置能力培养 (7)3.3.1 培养目的 (7)3.3.2 培养内容 (7)3.3.3 培养方式 (8)3.3.4 培养周期 (8)第四章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8)4.1 风险识别方法 (8)4.2 风险评估流程 (8)4.3 风险等级划分 (9)第五章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 (9)5.1 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9)5.1.1 制定原则 (9)5.1.2 制度内容 (9)5.2 安全防护措施 (10)5.2.1 安全设施配置 (10)5.2.2 安全巡查与监控 (10)5.2.3 安全宣传与培训 (10)5.3 安全管理预案 (10)5.3.1 应急预案制定 (11)5.3.2 预案实施与评估 (11)第六章应急处置与救援 (11)6.1 应急处置程序 (11)6.1.1 预警与监测 (11)6.1.2 应急响应 (11)6.1.3 现场处置 (11)6.1.4 后续处置 (12)6.2 应急救援队伍 (12)6.2.1 队伍组成 (12)6.2.2 队伍培训 (12)6.2.3 队伍管理 (12)6.3 应急物资与设备 (12)6.3.1 物资储备 (12)6.3.2 设备维护 (12)6.3.3 应急物资调用 (12)第七章旅游设施安全管理 (12)7.1 设施安全检查 (13)7.1.1 检查目的 (13)7.1.2 检查内容 (13)7.1.3 检查频次 (13)7.1.4 检查人员 (13)7.2 设施维护保养 (13)7.2.1 维护保养目的 (13)7.2.2 维护保养内容 (13)7.2.3 维护保养计划 (13)7.2.4 维护保养人员 (13)7.3 设施安全使用 (14)7.3.1 使用规范 (14)7.3.2 使用培训 (14)7.3.3 使用监督 (14)7.3.4 应急预案 (14)7.3.5 客户告知 (14)第八章环境保护与生态安全 (14)8.1 环保措施 (14)8.2 生态安全保护 (15)8.3 环境监测与治理 (15)第九章旅游安全监管 (15)9.1 监管制度 (15)9.1.1 建立健全旅游安全监管制度 (15)9.1.2 旅游安全监管体系 (15)9.1.3 旅游安全监管法律法规 (16)9.2 监管措施 (16)9.2.1 旅游安全风险分级管理 (16)9.2.2 旅游安全巡查 (16)9.2.3 旅游安全培训与宣传 (16)9.2.4 旅游安全应急预案 (16)9.2.5 旅游安全信息发布 (16)9.3 监管责任追究 (16)9.3.1 旅游安全责任追究 (16)9.3.2 旅游安全监管责任追究 (16)9.3.3 旅游安全监管责任追究程序 (16)9.3.4 旅游安全监管责任追究与激励相结合 (16)第十章安全处理与法律责任 (17)10.1 报告与调查 (17)10.1.1 报告 (17)10.1.2 调查 (17)10.2 处理与赔偿 (17)10.2.1 处理 (17)10.2.2 赔偿 (17)10.3 法律责任追究 (18)10.3.1 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18)10.3.2 追究行政责任的情形 (18)第一章总则1.1 概述旅游景区安全管理手册旨在全面阐述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措施,以保证景区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旅游景区管理制度大全

旅游景区管理制度大全

旅游景区管理制度大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旅游景区管理,规范景区经营行为,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保护景区资源,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全国各类旅游景区,包括自然景区、文化景区、历史景区等。

第三条旅游景区管理的原则是公平、公正、公开,遵守法律法规,保护环境,传承文化。

第四条各级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景区的监督检查,组织定期的景区评估和巡查,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第五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旅游景区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受理并解决游客投诉。

第二章景区规划与开发管理第六条旅游景区应经过合法程序的规划和开发,确保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政策。

第七条在景区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生态环境保护,遵守保护自然资源、保存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

第八条景区开发单位应提供完善的旅游设施和服务设施,保障游客的安全和便利。

第九条景区开发单位应落实保护景区环境的措施,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

第十条景区建设必须符合相关安全规范和建筑法规,设立消防设施和紧急救护设备。

第三章景区门票管理第十一条景区门票价格应公示,并按照市场化原则合理定价,保证游客的知情权。

第十二条景区门票价格应根据旅游旺季和淡季进行调整,切实保障游客的消费权益。

第十三条景区门票销售渠道应多样化,包括官方网站、景区售票处、旅行社代理等。

第十四条景区门票购买应提供发票,并保留相关购票记录,便于监督和管理。

第十五条景区门票免费政策应明确,并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不得违法变相收费。

第四章景区导游管理第十六条景区导游应持有国家规定的导游证,并穿着统一的导游服装。

第十七条景区导游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不得进行不正当宣传和推销。

第十八条景区导游应关注游客的安全问题,引导游客遵守景区规定,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第十九条景区导游不得收取游客除门票外的额外费用,不得进行强制购物或强行消费。

第五章景区安全管理第二十条景区应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保障游客和员工的安全。

第二十一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景区的安全监督,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第一章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第一章
第一节 景区的概念界定
三、旅游景区的分类
(二)按照景区经营的方式因来划分 产品层面根——据具有景满足区基本经需求营的基主本功体能,的也具市有多场元化化特色程的基度本功、能。所有权经营权是否
企业层面——保护内生性和外部性的基本功能。
分产业离、保护权与开发权是否分离将景区治理模式分为:企 业型治理、非企业型治理。
企业层面——保护内生性和外部性的基本功能。
产业景区企业——经营者管理 景区产业——政府主导发展
根据企业化经营的景区经营主体的所有制性质不同分为: 民营企业经营、股份制企业经营、国有企业经营。
• 民营企业经营一般是整体租赁 • 股份制企业有上市或不上市两种经营形式 • 国有企业有隶属于大的国有旅游企业集体、隶属于建设、 • 园林、林业、文物、文化等旅游资源管理部门、隶属于 • 旅游市场主管部门
根据景区经营主体的市场化程度、所有权经营权是否分离、保护权与开发权是否分离将景区治理模式分为:企业型治理、非企业型治理。
第一节 景区的概念界定
三、旅游景区的分类
(三)按照景区要素的主体来划分 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景区 产品层面——具有满足基本需求的基本功能,也具有多元化特色的基本功能。
企业层面——保护内生性和外部性的基本功能。
现代的综合开发阶段(1946-1999年)——文化遗
产品层面——具有满足基本需求的基本功能,也具有多元化特色的基本功能。
址企产业业、层面农——业保护旅内生游性和景外部区性的、基本工功能业。 旅游景区、主题公园等。
根据景区经营主体的市场化程度、所有权经营权是否分离、保护权与开发权是否分离将景区治理模式分为:企业型治理、非企业型治理。
第二节 旅游景区开发概述
一、旅游景区的开发历史
(二)中国景区的开发历程 产品层面—现—具代有满的足基兴本需旺求的阶基本段功能(,也1具有9多5元0化-特1色9的9基9本功年能。)——比较完善的

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第一章

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第一章

旅பைடு நூலகம்景区服务与管理
主编:廖建华 贺湘辉
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1章 旅游景区概述 1.1旅游景区的内涵与类型 1.2旅游景区的基本特征 1.3旅游景区的等级评定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认识旅游景区 及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了解旅游 景区的内涵和特征;了解旅游景区 的发展历程;熟悉旅游景区等级评 定的标准和方法。
1.1 旅游景区的内涵与类型
1.1.1旅游景区内涵:
是具有美学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的各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区域空间载体,它能够激发 人们的旅游兴趣和需求,可以为人们提供参观、游览、度 假、康乐、科研等产品和服务。它包括旅游景点、主题公 园、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 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美术馆等
旅游区
旅游景区
旅游景点
旅游景点、旅游景区、旅游区与旅游地关系示意图
1.1 旅游景区的内涵与类型
1.1.2旅游景区类型:
1、按旅游景区的旅游活动功能,结合旅游景区旅游资源 特色分类 (1)观光游览型旅游景区 (2)历史古迹旅游景区 (3)民俗风情类旅游景区 (4)文学艺术类旅游景区 (5)休闲康乐旅游景区 (6)科考探险类旅游景区 (7)综合型旅游景区
1.3 旅游景区(点)的等级评定
1.3.2旅游景区等级评定的标准和方法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是旅游景区质量 等级评定的依据,该标准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为五级,从高到低依次为 AAAAA、AAAA、AAA、AA、A级旅游区(点)。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评定,是依 据“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景观质量评分细则”的评价得分,结合“游 客意见评分细则”的得分,综合进行评定。 “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包括: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 通讯、旅游购物、综合管理、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等八个评价项目。 “景观质量评价体系”包括:资源要素价值、景观市场价值两个评价项目。每一评 价项目细分为若干评价子项目。对各子项目赋予分值,各旅游区(点)按分值确定其 等级。 “游客意见评价体系”是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它包括 :总体印象、可进入性、游路设置、旅游安排、观景设施、路标指示、景物介绍牌、 宣传资料、讲解服务、安全保障、环境卫生、旅游厕所、邮电服务、购物、餐饮、旅 游秩序、景物保护等评价项目。每一评价项目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 档次,并依此计算游客意见得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的定义

旅游区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 之一的空间或地域。该标准中旅游区(点)是指具有 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功能, 具备相应旅 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该管 理区应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地域范围。包 括风景区、文博院馆、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 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 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 体育、文化艺术等各类旅游区(点)。
旅游目的地
旅游区

风景名胜区
第二节 旅游景区的构成要 素与特征
Gunn的同心圆模型(The Concentric Rings Model)
内核:吸引物的核心
保护带:保护内核的空间
包围区:旅游基础设施
地方感模型(A Sense of Place Model)
成功的旅游吸引物在所有三种地方感因素都很强
旅游景区经营管理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旅游景区的概念
一、旅游资源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 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 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就是旅游资源。 按照国家旅游局制定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 定义,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 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 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 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 构成旅游资源的三个基本条件是:有用性:能够吸引 旅游者前往旅游观光与休闲;可用性:可以被开发; 有效益:可以产生经济、社会或环境效益。
旅游景区的特征


对于一般性的开发型的景区,其主要使命是为游客提供旅游休闲 活动,盈利是重要使命,那么这类旅游景区的使命是提供休闲活 动以获取利润,属于盈利性企业。 对于遗产型景区,由于遗产资源具有独特的经济学特性(主要是遗 产的公共性和公益性,遗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遗产经营的文 化价值导向,遗产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导致那 些兼具经营功能并负有经营责任的旅游景区管理单位应采用“非 营利性机构”体制。这种“非营利性机构”要求:它在向社会提 供消费服务上与一般经济企业是相同的,但它是“非营利性”的, 这是与一般经济企业不同的。对于负有经营责任的遗产性景区来 说,“非营利性”意味着:它的经营不是“利润导向”,而是 “文化价值导向”;它是在“文化价值导向”下的经营,应顾及 遗产享用的公益性原则,并力求获得可以容许的经济收益;它的 收益不用于分红,而是用于对遗产事业的再投入;它有权获得政 府补贴与社会赞助,有权享受免税或部分免税。这类景区承担多重 使命:遗产保护、遗产展示、地方发展等。
从旅游角度来说,地方是游客对环境或者特 定时空进行感应和认知的结果。旅游对于一个地 方而言, 应该是客观特征的地方性,即地方的 自然特质加上文化特征,针对游客的表达过程; 同时强调过程中的游客的主观认知。
旅游地的地方感由两个方面构成: 地方性和地 方依附,两者相辅相成。 旅游地地方感中的地方性包括地方的自然与人 文特质,体现在自然因素、人的因素、文化因 素以及其它方面因素。 地方感中的地方依附,是基于游客对地方独特 性的感受、情感和思考体验,以及游客对于地 方原真性的思考。
三、旅游目的地


Webster辞典把目的地定义为:“旅途的终点(the place set for the end of a journey, or to which something is sent; place or point aimed at.)”。旅游目的地是一个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完整体验的 旅游产品综合体。旅游目的地是一个感性概念,它为游客提供一 个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合成品,一个组合的体验经历。Buhalis认为 旅游目的地由6 “A”构成:旅游吸引物(Attractions);交通 (Accessibilities);上层设施与服务(Amenities:构成旅游6要 素的设施与服务);包价服务(Available Package);活动 (Activities)以及基础服务(Ancillary Services)。Buhalis把旅 游目的地分为:城市、海滨、山地、乡村、真实的国家和世外桃 源(Unique-exotic-exclusive)。一般来说旅游目的地是一个独立的 地理区域,如国家、城市、区域或景区(点)。 旅游目的地中最核心的要素有2点:一是具有旅游吸引物;二是人 类聚落,要有永久性的或者临时性的住宿设施,游客一般要在这 里逗留1夜以上。因此,一般的景点不留宿,不应该是旅游目的地。人造Fra bibliotek自然景区

景区和节事活动


收费和免费景区

点景区和线景区:


点景区指人们出游的主要呈点状分布的景区,如故 宫、颐和园等 线景区指人们出游途中沿途观光的呈链状分布的景 区,如长江三峡、丝绸之路风景区
(二)按景区所有制分:政府和民营的; (三)按景区地域面积大小和资源等级分:世界级 、国家级、地区级景区; (四)按景区所依据的资源类型分:人文建筑、自 然遗存、文化设施、工业或农业观光区; (五)按景区建筑的使用功能可分:建筑类、娱乐 类、休闲类、保护类、公共类景区。 (六)按旅游景区成因分:自然环境、最初不是为 吸引游客而建造的人造景观、专门为吸引游客而建 造的人造景观、特殊活动和节事
注意:不论以什么标准对景区进行分类,这些分类都不是绝 对的、一成不变的。
延伸:旅游地方感理论
地方感(sense of place)指的是,地方本身所具有 的特质及人们自身对地方的依附(Tuan,1977)。这 两方面包含了地方的客观特征和人们的主观认知。前 者指的是某些地方由于其独特的物理特性,或是由于 和重要的真实或神话事件有关,因而被视为特殊或值 得记忆的信息,被称之为地方性(place identity)或 可意象性(imagability);而后者所指的是在日常生 活里,由经验、 记忆和意向而发展了对地方的深刻 附着,即地方依附(Place attachment,又称地方依 恋)。
旅游景区的构成要素

资源要素

旅游吸引物(tourist attractions) 旅游设施(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 旅游服务 旅游者 当地居民 当地政府

非资源要素



关于利益主体

利益主体构成


旅游者 当地居民 当地政府 旅游提供者 国家
经济利益 环境利益 生态利益 社会利益 ……
各 种 活 动
自 然 背 景 资 源

游客带给背景的概念与含义
系统模型(Attraction System)

以往总把旅游景区看成是风景的聚合体。MacCannell指出旅游景 区是游客(tourist)、风景(sight)与解说(marker)的经验关系(an empi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 tourist, a sight, and a marker—a piece of information about a sight)。[1]它是一个包括游客、风景 与解说三要素的系统。用风景的概念替代Gunn的核心,修改 MacCannell的系统模型,旅游景区就变成了一个更宽泛的模型: 旅游景区是一个包括三个要素的系统:游客(或人文要素)、核 心(或中心要素)、以及解说(或信息要素)。当三个要素相互 关联时旅游景区就诞生了。按照系统观,一个大系统是由多个子 系统构成的,旅游吸引物系统就是由游客、核心以及解说三个子 系统构成的系统。 [1] MacCannell, Dean(1976). The Tourist: 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New York:Schoken Books.
第三节 旅游景区的分类
Leask 分类
本书分类
开发型旅游景区
主题公园 旅游度假区 风景名胜区 自然保护区 文物保护单位 森林公园 地质公园 历史文化名城/镇/村
遗产型旅游景区
(一)根据景区特点分类

室内和室外景区

博物馆、画廊、剧院、宫殿城堡属于室内景区; 动物园、野生动物园、自然风景区、花园、游乐场、主题公园等属 于室外景区。 人造景区包括博物馆、主题乐园等; 自然景区包括山、河、湖、海等自然风景名胜区。目前完全自然的 景区越来越少。 人造和自然景区都是固定在一定地点的;而解释活动是为了吸引游 人定期在一定地点举办的临时性的活动,这种活动场地是可以移动 的
二、旅游景区 (tourist attraction)


国外更多地采用旅游吸引物这个概念来代表旅游景区概念,强调 “磁性”含义。比如Medlik把旅游吸引物定义为:为游览公众提供 娱乐、消遣与教育而设计的有管理的永久性资源(A designed permanent resource which is controlled and managed for enjoyment, amusement, entertainment and education of the visiting public)。 旅游吸引物是旅游产品的要素,它吸引游客,决定游客选择旅游 的地点,一般分为地点吸引物(site attractions)和事件吸引物 (event attractions)。地点吸引物是这个地方本身就是吸引游客 前往游览的主要诱因,如气候,历史文物,名胜风景等;事件吸 引物是指节庆活动,体育盛会,商业贸易交流会等。另一种分类 法是自然吸引物与人造吸引物,海滩和古镇就是这种分类的实例。
(七)按旅游景区的成因分:



自然环境和特殊的生态群落; 最初不是为吸引游客而建造的人造景观河人工 构建物(如教堂、名人故居和古代工程等); 人类活动与非物质文化遗存; 专门为吸引游客而建在的人造景观(如主题公 园、度假村等) 特殊活动和节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