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食品营养价值分析与烹饪加工方法

合集下载

烹调加工与食物营养

烹调加工与食物营养
烹调加工与食物营养
刀工技术
【刀法的种类】
企刀法:直切、推切、拉切、斩、劈、剁、跳 刀等
平刀法: 斜刀法: 它分为左斜刀 和右斜刀。 刀法变化有斩、劈、切、片(拉)、敲、刮、
撬、拍、剁、批(削)、改、雕等不同的变化。
烹调加工与食物营养
原料加工成形:
通过刀法变化,各种食物原料可加工成丁、 丝、球、片、粒、块、脯、件,条、段,松 (米)、花、茸等形状。
烹调加工与食物营养
四. 烹调原料的预制
【初步熟处理的方法】
炟-----把植物性原料放在加了枧水或加了食用油的沸水
中加热.
如炟芥菜胆、白菜胆、绍菜胆、炟莲子、加热便捞起的方法
如动物内脏 、瓜件等
滚-----将原料投入较大量水中加热一段时间的方法
不论哪种方法,都必须结合清洁加工。
烹调加工与食物营养
几种常用的浸洗方法:
1. 清水洗: 2. 消毒水浸洗:
用0.3%高锰酸钾溶液作为消毒水, 把蔬菜 放入消毒水中浸泡五分钟, 然后用清水清洗. 适用于生吃的蔬菜
3. 盐水浸洗:
将蔬菜放入浓度为2%的食盐水浸泡五分 钟, 蔬菜中的虫或虫卵就会浮出或脱落,然后 用清水清洗
烹调加工与食物营养
二. 原 料 的 腌 制 :
腌 制:
指有目的地选用调味品、食物添加剂、淀粉、 清水等, 按需用量加进被腌制原料中, 拌匀后放置 一段时间, 以改善原料特性的一种调味方法 食物添加剂: 枧水(碳酸钾),食粉(碳酸氢钠,小苏打)
【腌制的作用】 入味增香 去除异味 解腻除韧 嫩滑爽脆
好滋味: 指食品好吃,食品保证 。
烹调加工与食物营养
一. 烹饪技术概述:
1、烹调技术是研究食物原料的性质、用途,切 配、火候、调味以及烹调方法,使菜肴具有特 定的色、香、味、形和一定营养卫生标准的学 问;

烹饪方法与营养

烹饪方法与营养
增强体质,保证人体健康。 烹饪,包括对各种食物原料进行选择、加工、加热、调味、 制作和美化等所有过程。在这些过程中一定程度营养素的损失是 在所难免的,就像机械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会脱落很多铁屑一样,
是工艺过程的必然。但有些烹调中营养素的损失却是由于加工方
法、烹调手段不当而造成的。不少人在过分追求“色、香、味、 形”等感官性状的同时,往往忽视营养素的保存。
4.烹饪:
烹调蔬菜时适当加点醋,可以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这是因为维生素C在碱
性环境中容易被破坏,而在酸性环境中则比较稳定。此外,勾芡也是保护维生 素C的好办法。淀粉含谷胱甘肽,可减少维生素流失。 5.炒菜:
一定要快。蔬菜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大都不能耐高温,尤其是芦笋、卷心菜、
芹菜、甜菜和大白菜等有叶蔬菜,久炒久熬,损失的营养较多。为使菜梗易熟, 可先炒菜梗,再放菜叶一同炒;如要整片长叶下锅炒,可在根部划上刀痕,会
外,蔬菜的叶部比茎部维生素C含量高,外层菜叶比内层菜叶含量高。
2.洗菜: 要先洗后切,浸泡时要适可而止。因为蔬菜中有很多维生素是水溶性的,切 后再洗或泡的时间长会使它们溶解于水中,造成营养损失。 3.切菜: 要随切随炒,切忌切好后久置。空气中含氧量高,蔬菜久置其中,特别是在 高温、阳光直射状态下,维生素A、维生素C会很快降解。
莴笋叶、油菜叶)成了一些人的习惯。其实,蔬菜的外皮和叶子
中的营养素含量明显高于菜心。例如,莴笋叶中的胡萝卜素及钙
含量要比茎部高5.4倍。
(3)蔬菜先切后洗。 蔬菜先洗后切与切后再洗,其营养价值
差别很大。以新鲜绿叶蔬菜为例,立即测量先洗后切的维生素C,
仅损失1%;切后浸泡10分钟,维生素C会损失16%~18.5%。切
米类烹饪加工方法以煮、蒸为主,对营养素的影响较小。还有人为了把大米

餐饮行业中营养学与烹饪方法

餐饮行业中营养学与烹饪方法
餐饮行业中的营养学和烹饪方法
(一)蛋白质在烹调中的变化
1.凝固作用 2.水解作用 3.胶凝作用 4.水化作用
餐饮行业中的营养学和烹饪方法
(二)脂肪在烹调中的变化
1.水解作用 2.乳化作用 3.高温氧化作用
餐饮行业中的营养学和烹饪方法
(三)碳水化合物在烹调中的变化
1.淀粉的膨胀糊化作用 2.碳水化合物的焦化作用
餐饮行业中的营养学和烹饪方法
(五)维生素在烹调中的变化
在烹调过程中,食物原料含的维生素最易受到损失破 坏,特别是各种水溶性维生素损失最严重。
水中加热一般对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 等影响不大,但高温油炸则会破坏较多,水溶性维生素 在加热过程中易被分解破坏,温度越高、加热时间越长 ,损失越多,特别是碱性条件下损失更多。原料中的水 溶性维生素易溶解于水中而流失。原料的刀工断面越多 、漂洗次数越多、浸泡时间越长,则流失越多。
餐饮行业中的营养学和烹饪方法
各种烹调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
2.蒸
由于笼屉内的水蒸气压力较大,温度较高,一般可比沸 水高出2~5℃。水蒸气的渗透力较强,所以原料质地变化 快,易成熟,部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被水解,利于吸收 。除部分不耐热的维生素损失较大外,其他成分如水、无 机盐、蛋白质的水解物等不易流失,可保持原汁原味。
餐饮行业中的营养学和烹饪方法
(六)水在烹调中的变化
食物原料中的水在烹调时主要发生物理变化,大 致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受热使部分原料中的胶体 结合水或组织结构水转变为游离水,以及水分受热 蒸发汽化;二是由于渗透压的作用,水或是从原料 中渗出,或是浸入原料内部,调味品浓度在这里起 很大作用。
餐饮行业中的营养学和烹饪方法
各类营养素在烹调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不完全相同的, 就其对人体的营养功能来说,有些变化保持或提高了这些 营养素对人体的营养功能,或有利于消化吸收;但有的变 化则会使营养素遭到分解破坏,降低了营养价值或食用价 值。就一般的烹调方法而言,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的各种变化总的来说不影响它们对人体的营养价值,无机 盐除部分易流失外,也不影响它的营养功能,而维生素是 各类营养素中最易在烹调过程中被分解破坏的,尤其是水 溶性维生素在烹调过程中损失最大。

第四章食品营养价值分析与烹饪加工方法

第四章食品营养价值分析与烹饪加工方法

(三)各类谷物营养价值
1. 小麦 蛋白质含量约12~14%,而面筋约占80~85%。小麦粉中的矿物质和纤
维素含量与其加工精度有关,长期以精白粉为主食,能引起多种营养素缺 陷症。 2. 荞麦(营养价值比米、面都高); 蛋白质含量7.8~10.8%,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结构平衡,其中赖氨酸和精 氨酸比大米、白面的还要高; 脂肪含量1.5~3.1%,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油氨酸和亚麻酸; 维生素B1、B2和胡萝卜素含量都交高; 含有多种独特成分,如叶绿素、苦味素、荞麦碱等,不但可以预防心血 管疾病,对糖尿病、青光眼、贫血等有较好疗效。
谷类食品中的蛋白质质量均低于动物食品的蛋白质,除大米 外,其它谷类含必需氨基酸不完全,属不完全蛋白质。谷类 食品中普遍缺乏的必需氨基酸是赖氨酸,其次是蛋氨酸。
3.矿物质
谷类含矿物质约1.5%左右,主要是P,Ca,其次是Mg,Fe。 矿物质主要存在于谷皮和外层。谷类中的矿物质大部分以植酸 盐形式存在,植酸盐不易为机体吸收,其中有60%左右由粪便 排出。只有在蒸煮和焙烤下,部分的植酸盐才易水解而被利用。
第四章 食品营养价值分析与烹饪加工方法
第一节 食品营养价值分析
★ 在自然界中,可供人类食用的食品有数百上千种,任何一种食品都是
由多种营养素组成的复杂混合体,都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没有一 种含有人体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素。每种含多少种营养成份,含量多少? 质量如何?营养价值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靠食品的营养价值分析。
3.大米
九、吃苹果削不削皮? 十、吃水果应讲究方法 十一、去除体内污物的方法(黑木耳、海带、猪血) 十二、长时间加热的水不能喝(亚硝酸盐中毒) 十三、豆腐与菠菜同煮(草酸与Ca2+、Mg2+起化学反应) 十四、豆浆与牛奶的营养价值不同(豆浆蛋白质多,易消化、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较少) 十五、 “汤比肉养人”的说法是错误的 十六、猪瘦肉不等于没有脂肪

食品加工与营养作业指导书

食品加工与营养作业指导书

食品加工与营养作业指导书第1章食品加工基础 (3)1.1 食品加工的定义与分类 (3)1.2 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3)第2章食品营养学原理 (4)2.1 食品营养素的分类与功能 (4)2.1.1 碳水化合物 (4)2.1.2 蛋白质 (4)2.1.3 脂肪 (4)2.1.4 维生素 (5)2.1.5 矿物质 (5)2.1.6 水 (5)2.2 食品营养素的消化与吸收 (5)2.2.1 消化 (5)2.2.2 吸收 (5)2.2.3 代谢 (6)2.3 营养平衡与膳食指南 (6)2.3.1 膳食指南原则 (6)2.3.2 膳食指南实践 (6)第3章食品原料处理 (6)3.1 食品原料的选择与处理方法 (6)3.1.1 原料的选择原则 (6)3.1.2 原料处理方法 (6)3.2 食品原料的清洗与消毒 (7)3.2.1 清洗 (7)3.2.2 消毒 (7)第4章食品加工技术 (7)4.1 热加工技术 (8)4.1.1 烹饪 (8)4.1.2 烘焙 (8)4.1.3 烫漂 (8)4.1.4 灭菌 (8)4.2 冷加工技术 (8)4.2.1 冷藏 (8)4.2.2 冷冻 (8)4.2.3 腌制 (8)4.2.4 水分控制 (8)4.3 非热加工技术 (9)4.3.1 高压处理 (9)4.3.2 电磁波处理 (9)4.3.3 超声波处理 (9)4.3.4 辐照处理 (9)第5章肉类加工 (9)5.1 肉类加工工艺 (9)5.1.1 原料处理 (9)5.1.2 分割 (9)5.1.3 腌制 (10)5.1.4 熟制 (10)5.1.5 包装 (10)5.1.6 储运 (10)5.2 肉类加工制品分类与质量控制 (10)5.2.1 肉类加工制品分类 (10)5.2.2 质量控制 (10)第6章禽蛋类加工 (11)6.1 禽蛋类加工工艺 (11)6.1.1 禽蛋的采集与预处理 (11)6.1.2 禽蛋的破壳与分离 (11)6.1.3 禽蛋的加工方法 (11)6.2 禽蛋类加工制品分类与质量控制 (11)6.2.1 禽蛋类加工制品分类 (11)6.2.2 鲜蛋制品质量控制 (11)6.2.3 熟蛋制品质量控制 (11)6.2.4 腌制蛋制品质量控制 (11)6.2.5 干制蛋制品质量控制 (11)6.2.6 禽蛋类加工制品包装与储存 (11)6.2.7 禽蛋类加工制品检测与追溯 (12)第7章水产类加工 (12)7.1 水产类加工工艺 (12)7.1.1 原料处理 (12)7.1.2 加工方法 (12)7.1.3 加工设备 (12)7.2 水产类加工制品分类与质量控制 (12)7.2.1 制品分类 (12)7.2.2 质量控制 (12)第8章蔬菜水果加工 (13)8.1 蔬菜水果加工工艺 (13)8.1.1 蔬菜加工工艺 (13)8.1.2 水果加工工艺 (13)8.2 蔬菜水果加工制品分类与质量控制 (14)8.2.1 蔬菜水果加工制品分类 (14)8.2.2 蔬菜水果加工制品质量控制 (14)第9章粮油食品加工 (14)9.1 粮油食品加工工艺 (14)9.1.1 原料处理 (14)9.1.2 加工 (15)9.1.3 成型 (15)9.1.4 干燥 (15)9.1.5 包装 (15)9.2 粮油食品加工制品分类与质量控制 (15)9.2.1 粮油食品加工制品分类 (15)9.2.2 质量控制 (15)第10章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16)10.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16)10.1.1 概述 (16)10.1.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16)10.1.3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 (16)10.2 食品质量控制措施 (17)10.2.1 原料质量控制 (17)10.2.2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17)10.2.3 成品质量控制 (17)10.3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管理 (17)10.3.1 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 (17)10.3.2 卫生管理措施 (17)第1章食品加工基础1.1 食品加工的定义与分类食品加工是指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技术方法对食品原料进行加工处理,以提高食品的保存性、口感、营养价值和安全性,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过程。

食品营养学

食品营养学

实用文档食品营养学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食品的消化与吸收第三章产能营养素(1)碳水化合物(2)脂肪(3) 蛋白质第四章非产能营养素(1) 维生素(2) 矿物质第五章烹饪与营养第六章膳食能量与能量支出第七章特定人群营养第八章膳食营养与骨健康第九章膳食营养与非传染性流行病第十章营养评价与监测第十一章健康促进与营养指导绪论一、基本概念1、营养(nutrition) :营养是人体摄取食物后,在体内消化和吸收、利用其中的营养素,以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过程。

简单的说就是获得能量和物质的过程。

2.营养素(nutrient)一些能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目前已知的有40一45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且存在于各类食品种。

3.营养素的分类:从化学性质可以分为七大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膳食纤维4.食品营养学:主要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关系,以及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措施的一门学科。

5.营养价值:指食物中营养素及能量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

6.营养不良:指由于一种或一种以上营养素缺乏或过剩所造成的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

7.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指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参考值⑴平均需要量(EAR):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⑵推荐摄入量(RNI):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重量状况群体中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⑶、适宜摄入量(AI):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对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⑷、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指某一生理阶段和性别人群,几乎对所有个体健康都无任何副作用和危险的平均每日营养素最高摄入量。

第二章食品的消化与吸收第一节人体的消化系统1.食物进入消化系统的过程: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2.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烹饪加工与食品营养PPT学习教案

烹饪加工与食品营养PPT学习教案

中国菜肴的特点
(一)选料讲究 (二)刀工精细 (三)配料巧妙 (四)烹调方法多样 (五)菜肴品种丰富 (六)调味丰富多彩 (七)精于运用火候 (八)讲究盛装器皿
第6页/共89页
烹调概述
烹就是加热原料,就是使生的原料变熟的加 热和使原料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的加热。 调是指调和滋味和原料调配。调和滋味简称 调味,是调的狭义概念。原料调配包括菜肴 原料的组配、原料的复合造型以及原料组合 等内容。原料调配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菜 肴的滋味,属于调的广义概念。 烹调是制作菜肴的专门技术,是指运用各种 工艺技术制作菜肴的一般过程。
热菜烹调方法
(六)贴 贴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料改刀后,挂
上糊粘合在一起,下锅内只煎一面至熟的 一种方法 是将原料改刀后挂蛋液,用油煎至两面金 黄时,再加入汤汁及调料,用小火收尽汁 即好的一种方法。
第31页/共89页
热菜烹调方法
(八).炒 炒是最常见的烹调方法之一。所谓炒就是
自然吸水回软的方法。 ②热水发: 热水发就是将冷水浸发后的干货原料用
热水涨发回软。根据热水的用法不同,热水发又分 为泡发、焗发、煲发和蒸发等4种。 ③碱水发: 碱水发就是指干货原料先用清水浸软后, 再放进食用纯碱液或枧水的溶液中浸泡,使其去韧 回软,再用清水漂净碱味。
第15页/共89页
干货涨发加工的基本方法
第64页共89页表表221010动物性食品经过烹调后维生素的保存率动物性食品经过烹调后维生素的保存率食物烹调方法和处理情况维生素b尼克酸猪肉炒肉丝切成丝用油炒152分钟877955猪肉蒸丸子绞碎加入团粉酱油及水搅匀做成丸子蒸1小时531370猪肉炸里脊切成片加入团粉酱油及水搅匀油中炸1576247猪肉清炖切块加6倍重量的水加盐适量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煨30分钟355925猪肉红烧切块油煸3分钟加入酱油和水大火煮沸小火煨1小时406250猪肝切片加入团粉和酱油拌匀用油炒3分钟加水少许689983猪肝将大块肝放入沸水中加调味品煮约1小时456345鸡蛋去壳打匀加盐适量用油炒115分钟8799100鸡蛋将鸡蛋整个放在水中用大火煮沸10分钟939796鸡蛋去壳放入热油中煎称荷包蛋789189第65页共89页烹调加工中减少营养素损失的方法烹调加工中减少营养素损失的方法合理烹调是指从烹调的各个环节和操作过程采用合合理烹调是指从烹调的各个环节和操作过程采用合适的方法适的方法配方和技术配方和技术综合考虑食品营养综合考虑食品营养卫生卫生和膳食美感三方面的关系和膳食美感三方面的关系以达到烹调出尽量理想以达到烹调出尽量理想的膳食的膳食

食品营养价值分析与烹饪加工方法课件

食品营养价值分析与烹饪加工方法课件
食品营养价值分析 与烹饪加工方法课 件
目 录
• 食品营养价值分析 • 食品的烹饪加工方法 • 食品的储存与保鲜 • 食品营养与健康 • 食品营养的宣传与教育
01
食品营养价值分析
食品的营养成分
碳水化合物
提供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
脂肪
提供能量,维持生理功能 。
矿物质
构成身体组织,维持生理 功能。
蛋白质
04
食品营养与健康
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食品营养是人体获取能量的重 要来源,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营 养素,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不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和含量 不同,对人体的作用和影响也 不同。
合理的食品营养摄入能够促进 人体健康,预防疾病和维护良 好的生理状态。
不同人群的食品营养需求
不同年龄段、性别、生理状态的人群对食品营养的需求存在 差异。
通过添加适量的化学物质,如防腐剂 、抗氧化剂等,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 长和延缓食品的变质。
辐射保鲜
利用一定剂量的辐射处理食品,可以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酶促反应,延长 食品的保质期。
食品的保质期与安全
食品的保质期
指在特定储存条件下,食品可以 保持其原有品质的时间。
食品的安全性
在储存和保鲜过程中,应关注食 品的安全性,防止食品受到有害 微生物、化学物质等的污染。
构成身体组织,维持生理 功能。
维生素
参与身体代谢,维持健康 。
水分
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和体温 调节。
食品的营养价值评价
01
02
03
04
食品的营养密度
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含量与其热 量之比值。
食品的生物利用率
食品中营养成分被身体吸收和 利用的程度。

餐饮行业中的营养学和烹饪方法

餐饮行业中的营养学和烹饪方法

(二)主食品的加工制作方法
中国主食品的烹调方法,通常有蒸(米饭、馒头等)、 煮(米饭、面条等)、烙(大饼等)、煎(煎饼等)、炸(油条等 )等方法。在这些加工中,粮食内蛋白质、脂肪、糖、维生 素B1、维生素B2的保存率由高至低排列,大致顺序如下: 蒸和煮、烙、烤、油煎、油炸。
(二)主食品的加工制作方法
各种烹调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
1.煮
煮对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起部分水解作用,对脂肪则 无显著影响,但水煮往往会使水溶性维生素及无机盐溶 于水中。一般青菜与水同煮20分钟,则有30%的维生 素C被破坏,另外有30%溶于汤内;煮的时候若加一点 碱,则B族维生素、维生素C全部会被破坏。
各种烹调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
醋的好处
醋也是常用调料,醋的好处有:
(1)几种重要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C等在酸性液体中 稳定,烹调中加醋可以减少维生素的破坏。 (2)少许无机盐易溶于酸性溶液中,加醋可使猪骨、鱼骨 中的无机盐如钙等增加溶出量,尤以鱼骨更为明显,这是 符合营养学要求的。 (3)醋能增进食欲。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和肠胃蠕动,从而 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9.熘
一般先炸再熘,烹调中有“逢熘必炸”之 说。因食品原料外面裹上一层糊,在油炸时因 糊受热而变成焦脆的外壳,从而保护了营养素 少受损失。
各种烹调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
10.爆 这种方法动作快,旺火热油,一般是原料先经
鸡蛋清或湿淀粉上浆拌均匀下油锅滑散成熟,然后 沥去油再加配料快速翻炒。原料的营养成分因有蛋 清或湿淀粉形成的薄膜保护,所以没有什么损失。
各种烹调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
7.焖 营养素损失的大小与焖的时间长短有关,时间
长,则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损失大;反之,则损 失小。食物经焖煮后消化率有所增加。

食物营养价值(PPT67页)

食物营养价值(PPT67页)
保证终端食品的食用安全性和营养价值。
一条微孔膨化食品生产线
拌粉——→膨化——→烘干——→喷油——→喷粉——→包装
原料配制—→拌粉—→膨化机—→整形切断—→自动油炸—→调味—→包装
纯净水生产线
奶及奶制品生产线
休闲食品生产线
HACCP、GMP和SSOP
Chapter2 食品感官检验
食品的营养物质检验常包括3方面内容,感 官检验、物理性质检验和化学检验;
3.指导科学地选取食品和合理搭配营养平衡膳食 增进健康、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Chapter1 食品加工过程
食品加工(Food processing) 指通过物理、化学加工技术,使食品更便 于生产、保藏期延长、外观品质增加。食 品原料的配制、提取、干燥、膨化、保鲜、 浓缩、消毒等都属于食品加工范畴。
(2)定量分析
类项标度 线性标度法 量值估计法
(3)食品感官检验注意事项
感官检验容易受检验人员的主观影响,所 以应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对食品进行检验, 以使检验不受周围环境和观点的影响;
要求检验人员经过基础知识的培训,检验 时采用统一的判断标准
(4)主要食品感官指标
书P254,表4-16
食品生产线
食品加工的生产线一般都包括原料的采集、特殊 加工条件的选择与控制、消毒杀菌、包装、储存、 销售等阶段;
食品的生产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标准化原则,从原 料的筛选、配料的混合、生产线的启动都应按照 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保证食品加工生产的稳定性 和一致性;
食品加工还应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对原料、半成 品、成品进行抽样检验,包括感官品质、营养成 分的分析,污染物、毒素、重金属的分析,以及 微生物学分析,检验合格的产品才可出厂;
感官检验最为直接,是食品鉴别是最常用 的方法;

烹饪营养职业教材课件第四章 科学烹调

烹饪营养职业教材课件第四章 科学烹调


影响:
影响品质
防止:
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油脂的补充,温度不要超过200°,使用高级精炼油
2.类脂在食品加工烹调中的变化
具有极高营养价值,作为乳化剂和吸水剂 油包水:W/O,黄油、乳脂 水包油:O/W,牛奶、豆浆、奶汤
奶汤制作
选用含脂量高和胶原蛋白丰富的原料
三、碳水化合物在食品加工烹调中的变化
淀粉糊化后变硬、返生称为老化 老化最适温度为24°,高于60°,低于20°都不发生老

速冻水饺

老化与淀粉的结构有关
直链淀粉老化快 支链淀粉老化快

水分影响老化:
小于15%不发生老化,在30—60%老化容易发生 方便面
(6)淀粉加热时的变化
温度不高,水分较多情况下变化
营养素 2)醋减少维生素损失 3)促进蛋白质变性,利于脂肪分解 4)促进钙、磷吸收
6.勾芡保护
7.旺火急炒
4.上浆挂糊 上浆:

指将动物性原料在加热前用稀淀粉糊、蛋液等辅料拌合,
加热使表面形成浆膜的一种烹调辅助手段

挂糊:
将整个原料外部用淀粉等辅料裹抹,经加热后在表面形
成厚壳的一种烹调辅助手段

作用
避免营养素受高温破坏 避免维生素流失
5.适当加醋
1)醋本身含有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等
2.乳制品
(1)炼乳
维生素有一定破坏,应该强化,其余相同
(2)奶粉
不同奶粉营养价值受不同影响,脱脂奶粉脂溶性
维生素损失较大
(3)酸奶
有利于保护维生素
六、加工、烹调对蛋类及蛋制品营养价值的影响 1.加工、烹调对蛋类营养价值的影响

烹饪加工及营养价值的改变PPT学习教案

烹饪加工及营养价值的改变PPT学习教案
当油温达到当油温达到350350360360时则可时则可分解成酮类和醛类物质同时生成多种分解成酮类和醛类物质同时生成多种形式的聚合物形式的聚合物如己二烯环状单聚体二聚体三聚体和多聚体体二聚体三聚体和多聚体33油脂的热氧化聚合作用油脂的热氧化聚合作用油脂的氧化主要是油脂与空气油脂的氧化主要是油脂与空气接触由空气中的分子态氧引接触由空气中的分子态氧引油脂的热氧化则发生在加热的油脂的热氧化则发生在加热的条件下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条件下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还容易分解其分解产物还会还容易分解其分解产物还会继续发生氧化聚合并产生聚继续发生氧化聚合并产生聚44油脂的老化油脂的老化在高温下炸制过食品的油色在高温下炸制过食品的油色泽变深粘度变稠泡沫增加泽变深粘度变稠泡沫增加发烟点下降这种现象称为油发烟点下降这种现象称为油脂的老化现象
第9页/共26页
4、油脂的老化 在高温下炸制过食品的油,色
泽变深,粘度变稠,泡沫增加, 发烟点下降,这种现象称为油 脂的老化现象。
第10页/共26页
5、油脂的氧化酸败
油脂或富含油脂的食品,储藏 期间在空气中的氧气、日光、 微生物及酶的作用下,产生酸 臭和口味变苦涩,甚至还会产 生有毒性物质的现象为油脂的 酸败。
当油温达到350℃~360 ℃ 时,则可
分解成酮类和醛类物质,同时生成多种
形式的聚合物,如己二烯环状单聚体、 二聚体、三聚体和多聚体
第8页/共26页
3、油脂的热氧化聚合作用
油脂的氧化主要是油脂与空气接 触,由空气中的分子态氧引起的
油脂的热氧化则发生在加热的条 件下,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还 容易分解,其分解产物还会继续 发生氧化聚合,并产生聚合物
白质分子内部原有的高度规则的排列发生 变化,原来在分子内部的一些极性基团暴 露到分子的表面,而引起的蛋白质理化性 质变化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蛋白质

3.矿物质

根茎类含钙、磷较多。
蔬菜中所含的矿物质均比较易吸收。
4.维生素

蔬菜是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2)的主要 来源。

绿色、黄色蔬菜含有胡萝卜素,薄叶绿色蔬菜含量最多。
新鲜蔬菜均含维生素C,其中西红杮、黄瓜含量较多,辣椒含维 生素C最多,达185毫克/每100克。
九、吃苹果削不削皮? 十、吃水果应讲究方法 十一、去除体内污物的方法(黑木耳、海带、猪血) 十二、长时间加热的水不能喝(亚硝酸盐中毒) 十三、豆腐与菠菜同煮(草酸与Ca2+、Mg2+起化学反应) 十四、豆浆与牛奶的营养价值不同(豆浆蛋白质多,易消化、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较少) 十五、 “汤比肉养人”的说法是错误的 十六、猪瘦肉不等于没有脂肪
2.
3.
4.
5.
山葯益氣養肺
山葯就是淮山,又名山薯、光條、生山葯等等。性平味甘,能 健脾、補肺、固腎、适宜虚勞久咳人士長期服用。中医称為” 培土生金”,就是透過補氣養肺的效果。但山葯如使用不當, 其葯效會被降低,並帶來副作用,因此需注意下列以點: 山葯有滋補效用且有收敛作用,所以凡有濕熱及大便干結者不 宜食用; 服用山葯補氣的同時,忌吃萝卜; 山葯含有淀粉酶能夠幇助消化淀粉類食品,不過,如果煮太久 或遇上碱,其效力立即降低; 由於山葯含淀粉量頗高,所以糖尿病患食用時要注意份量,不 可吃太多; 削鮮山葯時,手會出現痕痒,甚至發紅,應把手抺干,用苹果 皮或雪梨皮的內层磨擦痕痒部位,馬上”葯到病除”。
★由于食品的各类繁多,故食品的分类一般按大类划分,可 分为:

◆谷类、蔬菜类、水果类、肉类、水产类、蛋类、乳类、 干豆类、硬果类以及油、糖、调味品等

谷壳:谷粒最外层,保护谷粒作用。 谷皮: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也含有一定量的植酸、蛋白 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胚乳:是谷粒的主要成分,含有大量淀粉和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 矿物质、纤维素的含量低; 胚芽:位于谷物的一端,脂肪含量高,而且蛋白质、可溶性糖、维 生素、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 此外,在胚芽与胚乳连接处有丰富维生素B1,当加工过精市, 会把它除去。
◆薯类
1. 马铃薯
又称土豆,一种粮食作物,产量可与谷物相比,含蛋白质2%, 其中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较高。淀粉10-20%,水分70%,此外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铁、磷、胡萝卜素和B族维生素。

马铃薯蛋白质含量虽低,但吸收率高; 淀粉含量远远高于蔬菜,具有谷类的特点; 含有较高水分及矿物质和水溶性维生素,又可作为蔬菜食用。 马铃薯加全脂牛奶就可提供完全平衡的饮食,可见是一种营养价 值很高的食品。

一般叶菜类比茎菜类含维生素量多。
蔬菜中除了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还含有较多量的纤维素,可促 使胃肠蠕动,减少胆固醇吸收,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三、水果类
★ 水果也是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的食物来源。水果是总 称,它可分为四大类: 浆果类:葡萄、香蕉、草莓、无花果等 仁果类:苹果、梨、杮子、枇杷、柑桔等 核果类:桃、李、杏、梅、樱桃、枣等 干果类:栗、胡桃、白果等 水果的营养价值与新鲜的蔬菜极为相似。
4.维生素


(三)各类谷物营养价值
1. 小麦
蛋白质含量约12~14%,而面筋约占80~85%。小麦粉中的矿物质和纤 维素含量与其加工精度有关,长期以精白粉为主食,能引起多种营养素缺 陷症。
2. 荞麦(营养价值比米、面都高);

蛋白质含量7.8~10.8%,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结构平衡,其中赖氨酸和精 氨酸比大米、白面的还要高; 脂肪含量1.5~3.1%,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油氨酸和亚麻酸; 维生素B1、B2和胡萝卜素含量都交高; 含有多种独特成分,如叶绿素、苦味素、荞麦碱等,不但可以预防心血 管疾病,对糖尿病、青光眼、贫血等有较好疗效。
每天一顆苹果

1.
2.
3.

女性不宜多吃寒涼食品,吃多了會面青唇白,經常頭暈 及頭髮干枯,就算用最名貴的護髮品亦無補於事,因此 了解食物的属性是很重要的。 平性的食品: 如玉米、蓮子、白菜、雞蛋、木耳、鯉魚、 黃豆、粳米等(女性應多吃) 温濕的食品: 如龙眼、荔枝、羊肉、鱔魚、糯米、南瓜 等等。 寒涼的食品: 則有綠豆、西瓜、苹果、田螺、小米、黃 瓜等。所以每天一顆苹果對体虛的人並不一定适宜。 另温熱的食品体虚的人較為有益。但不可過量,否則會 有反效果,例失眼、出暗疮、脫髮、嘴角破損、皮肤粗 糙等等。
2. 白薯
又称地瓜,特点与马铃薯相似,被当作主食和蔬菜食用。

白薯中蛋白质含量低,仅1%,但含有丰富的B-胡萝卜素和维 生素C,以及少量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 其淀粉含量达70%; 最大的优点是提供大量粘多糖和胶原蛋白形成的粘液物质,对 人体消化、呼吸及泌尿系统各器官的黏膜有保护作用。

3. 魔芋
一种理想的天然食品,其碳水化合物为甘露聚糖, 不能被人体消化液中的酶分解,但其体积膨胀系数极大, 少食即有饱腹感,是理想的减肥食品。 此外,对治疗习惯性便秘、痔疮等有较好的疗效, 对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有食疗作用。
二、蔬菜类


蔬菜是我国人民膳食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来源,是 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类食品。 蔬菜按其结构和可食部分不同,可分为: 叶菜、根茎、花芽、瓜果、荚菜、菌藻等六大类。其 营养价值可归纳如下:
营养价值
1.热能(碳水化物)

大部分蔬菜所供给的热能不多,只有含淀粉多的根茎类才能供给较多 的热能。平均每100克供给热能约10-40千卡。

甘薯含淀粉最高,达29.5%。
含量不高,约2%左右,主要为豆荚类食品,但质量较好,易于吸收。 一般蔬菜中平均每100克中含蛋白质1-2克。 绿叶蔬菜为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含有钙、铁、铜等。 叶菜类和鲜豆类含铁量较多;
第四章 食品营养价值分析与烹饪加工方法
第一节
食品营养价值分析
★ 在自然界中,可供人类食用的食品有数百上千种,任何一种食品都是
由多种营养素组成的复杂混合体,都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没有一 种含有人体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素。每种含多少种营养成份,含量多少? 质量如何?营养价值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靠食品的营养价值分析。
60~69岁
极轻劳动 轻劳动 中等劳动
70~79岁
极轻劳动 轻劳动
80岁以上老人
2.蛋白质 每100克含有7-15克蛋白质。燕麦含蛋白质最高,可达 15%,和玉米含量较低,在8%左右,谷粒外层的蛋白质含 量较里层高,因此精制大米和面粉的营养价值低于粗制品。 谷类食品中的蛋白质质量均低于动物食品的蛋白质,除大米 外,其它谷类含必需氨基酸不完全,属不完全蛋白质。谷类 食品中普遍缺乏的必需氨基酸是赖氨酸,其次是蛋氨酸。
年 龄
劳 动 强 度
性别
热量(千卡)
18岁以上
极轻劳动(办公室)
轻劳动(教师) 中等劳动(学生日常活动等) 重劳动(农业生产等) 极重劳动(搬运采矿等)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2400 2100
2600 2300 3000 2700 3400 3000 4000 2000 1700 2200 1900 2500 2100 1800 1600 2000 1800 1600 1400
(回顾)第三章 饮食与健康
一、食物舍弃的原则 忌高糖、高热量、高脂肪 二、工作与饮食选择(高温—补充盐分。低温—脂肪、维C。 辐射—绿茶、富碘食物) 三、有健脑作用的营养素和食物 四、维生素A、D不宜吃得过多 五、口渴时不易暴饮 六、活鱼不易马上烹调 七、常吃都豆腐好处多 八、蔬菜淡季要多吃豆芽
(回顾)第三章 饮食与健康
西紅柿護膚治潰瘍
1.
治高血壓:每天早上,選鮮熟西紅杮一到二個,沾白糖空
腹吃,對降血壓有明显功效。 治貧血:將西紅杮、苹果各一個,加入炒熱的芝麻十五克, 一起服下,每日一至二次,長期食用可治貧血。 治消化道輕度潰瘍:半杯鮮西紅杮汁、半杯馬鈴薯汁,混 合飲用,每日早、晚各一杯。連喝五天,胃、腸等消化道 的輕度潰瘍即可痊癒。 治牙龈出血:將西紅杮洗浄當水果,連吃半月,牙龈便不 再出血。 高燒不退:半杯西紅杮汁,半杯西瓜汁,混合飲用,每小 時一次,高燒很快退卻。
(回顾)第一章 营养学的基础知识
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矿物质 (无机盐及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 及各自的功能和营养价值。
(回顾)第二章 营养平衡
一、营养平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1.供给充足的优质蛋白,全面平衡人体必须的八种氨基酸,以 满足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修补和更新的需要。 2.供给各种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以满足构成机体组织和 调节生理功能的需要。 3.供给足够的维生素,用以满足调节生理功能,维持正常新陈 代谢,增进机体健康的需要。 4.供给适量的食物纤维,用以维持正常的排泄及预防某些疾病 的需要。 5.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比例适当,以便充分发挥各种营养素之间 的协调效能。


◆小米、大米、玉米三种主要谷类食品的某些营
养素含量表
谷类食品就是 我国通称的五谷杂 粮,是我国人民的 主要食物。在我国 的饮食结构中,有 80%左右的热能、 50%左右的蛋白质来 自谷类,同时也有 相当部分的B族维生 素和矿物质、纤维 素来自谷类食品。
谷类食 品 水分 碳水化 合物 68.5 72.2 粗脂肪 1.9 2.5 粗蛋白 11.0 8.4
3.矿物质

谷类含矿物质约1.5%左右,主要是P,Ca,其次是Mg,Fe。 矿物质主要存在于谷皮和外层。谷类中的矿物质大部分以植酸 盐形式存在,植酸盐不易为机体吸收,其中有60%左右由粪便 排出。只有在蒸煮和焙烤下,部分的植酸盐才易水解而被利用。 大部分维生素集中在谷胚中和谷皮中,因此,精白米和粉的维 生素量比原来减少30%左右。 由上述可见,谷类食品中的多数营养成分主要集中在谷胚 和表层,因此,粗制品比精制品好,且在加工时,应少搓少洗, 少浸泡,否则将造成营养素的流失。例如,淘米时用力搓揉, 维生素B1将损失40-60%,维生素B2损失25-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