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的意象
赏析李清照词中花的意象
从文学角度来看,李清照运用花意象的技巧非常高超。她将花与自己的情感和 思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花成为她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媒介。同时,李 清照在运用花意象时,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花的形象更加生动、 具体。例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这句话中,李清照以花喻人, 表达了自己在孤独、寂寞中的坚强与执着。
三、李清照选择花目作为意象载 体的原因
李清照选择花目作为意象载体并非偶然,而是与她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密切 相关。
1、少女时期的轻松氛围
李清照的少女时期在一个充满欢笑和无忧无虑的环境中度过。这个轻松的氛围 对她的人生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用荷花来描绘那段时光,表达了对纯真无 暇、充满活力的青春岁月的怀念。
参考内容二
基本内容
醉花阴,词牌名,曲调为《瑞鹧鸪》,上下片同。定格为:双调五十二字,前 后片各三仄韵。此词以一个女子的愁绪书写人生苦短的伤感。作者通过描述自 己前往丈夫所任县令之地后长时间寄居的处境和无法消遣的愁闷心情,表达了 作者对丈夫的思念和寂寞空虚的伤感。
上片“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写室内外天气阴沉,更增加了阴郁的气 氛。“薄雾浓云”是天气阴霾的写照,“愁永昼”则是心绪的直接抒发。词中 所写“愁”字,是全词的词眼,下面的描写都是围绕愁字展开的。“瑞脑销金 兽”一句,交代了愁的原因:原来丈夫不在身边,她独自在室内百无聊赖,看 着香炉里瑞脑香的烟雾袅袅而起,心中充满了思念与忧愁。
参考内容三
基本内容
李清照,这位宋代著名女词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生感悟,成为 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她的词作中,花意象的运用尤为引人注目。 本次演示将从唐宋文人审美和女性情感两个角度,深入探讨李清照词中的花意 象。
一、李清照词中“花”的特点
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李清照词凝练,通俗易懂,具有逻辑性,意思富于变化的艺术特色。
一、语言凝练
李清照的词中遣词曲意,丰富而见解深,结尾巧妙,凝结了许多意趣,高度表现了词的凝练。
比如《桃花源记》中“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五七日天气新,七八日风和日暮”。
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却表现出了
春天来临和春天过去的生动描述。
二、多样变换
李清照的词意象丰富,富于变化,能够表达出许多内涵。
以《胡笳十
八拍》为例,第一拍写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拍中将自己的孤独、悠远感满溢地抒发出来,并且以
汗水结尾,真实地表达了人们在无限广阔中空虚孤独的感受。
三、具有逻辑性
李清照的词具有很强的序次逻辑和理智性,表现出无言的诗意。
比如《渔家傲·秋思》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把早晨出行的情景真实地展现出来,又唱出一曲
渐行渐远的异乡之恋,具有浓郁的愁绪感。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李清照词充分表达出她心中所思所想,文字内涵深刻,写作手法凝练,思想内涵丰富,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关于李清照词花意象探究
关于李清照词花意象探究李清照(1084-1155),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她的词被誉为“千古绝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她的词作描绘了丰富的自然意象,而其中尤以花为最为常见且丰富的意象。
本文将对李清照词中花的意象进行探究,探讨其意蕴以及在词作中的表现形式,以及在李清照词中花意象所代表的情感内涵。
李清照词中花的意象丰富多彩,可以分为多种形态和类型。
词中常见的花包括梅花、柳花、桃花、牡丹等。
而每种花都代表着不同的情感和意蕴,比如梅花象征着坚韧、清高、坚贞不屈,柳花代表了忧伤、离别和凄凉,桃花则象征了温柔、柔媚、娇艳等等。
在李清照的词作中,花的意象既是一种自然描写,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表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感慨。
李清照词中花的意象在表现形式上极为丰富多样。
有的词作通过对花的生动描绘来展现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如“春风十里扬州路,卷起珠帘总不如。
玉楼天共高,细柳地无情。
”这句词中通过对柳花的描绘,展现出了春天的美好和自然的生机。
而有的词作则通过花的比喻来表达情感,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句词中,将花的凋零比喻为离别和别离之情,表达了词人对爱情的深情思念和悲伤离别。
可以看出,李清照在词作中对花的意象的运用非常巧妙,既有自然美,又有深刻的情感表达。
李清照词中花的意象所代表的情感内涵也是极为丰富的。
花在词中往往象征着爱情、离别、悲伤和孤独等情感,反映出词人内心的感伤和悲凉。
比如李清照的词作中常有对花的凋零、衰败的描写,如“已恨不相关,更难细意存。
比来意味短,委君怀抱春。
”这句词中,描绘了花的凋零和衰败,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和爱情消逝的感伤和无奈。
而有的词作则通过花的美丽和娇艳来表达对爱情的向往和渴望,如“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粉落玉飞来。
当时只盼愁兴处,每到春来便泪垂。
”这句词中,描绘了词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向往,通过花的美丽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
李清照词中花的意象是极为丰富和多样的,既有在自然描写中的美丽和生机,也有深刻的情感寄托和表达。
李清照词主要花意象内涵分析
文学评论品位•经典李清照词主要花意象内涵分析O王丽娜(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摘要】李清照的作晶中有大量的花意象,这些花意象在其笔下有独特的意蕴。
通过分析李清照词花意象的主要类型:梅花、荷花、海棠、桂花、菊花,分析李清照词主要花意象所表达的伤春惜花之情、离愁别绪、身世命运慨叹等深层内涵。
【关键词】李清照;花;意象;离愁别绪一、李清照词花意象的主要类型李清照作品集《漱玉词》中共收录其作品56首,其中直接写花34首、间接写花10首。
出现的落花意象有梅花、荷花、海棠、桂花、菊花、木樨花、梨花、牡丹、杏花等。
主要的花意象有:梅花、桂花、海棠、菊花、荷花。
其中梅花意象写得最多有18首,荷花5首,海棠花2首,桂花3首,菊花4首,可见李清照的爱花程度。
(一)梅花李清照传中记载“每值大雪即顶篱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得句必邀庚和,明诚苦之也”m,从中可以看出李清照对梅花的狂热程度。
梅花也是其作品中出现最多的花意象。
按照主旨可分为三类:一是寄托情愁思绪。
如“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中的残梅意象寄托着作者南渡之后对故国和故乡的家国情思。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中的初放之梅寄托着词人对丈夫的思念离愁O 二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如“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中已尽之梅,表达了词人对春天归去的无可奈何。
三是托物言志,抒发高尚的志趣节操。
如“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中的寒梅抒发了作者清高孤洁、超凡脱俗的志趣。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中的梅花,抒发了作者对于美好爱情的追求。
(二)荷花荷花又叫芙蓉、菌茗、莲花,清新脱俗的品质深受历代文人喜爱。
李清照词,描写荷花意象有5首。
按照意象属性可分两类:一是人文意象。
如“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南歌子•天上星河转》)中荷花服饰装饰物。
李清照词中的梅花意象
李清照词中的梅花意象
梅花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它在李清照诗中的
描绘,更是使其成为今天不朽的绝美词牌。
李清照写词多以山水自然
为主题,特别是她对梅花的描写,更是用心而充满感情。
李清照词中,梅花所激发出的意象是一种勇敢、坚强、自由的精神,比如《杏花天》一词,展现了她一种不畏岁月的精神;《梅花春睡》中的梅花,表现出她一种坚定的态度,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信心。
《温柔别》中李清照笔下的梅花,是一种爱的深度,即使情感分离,
但依旧能保持永久的记忆。
除此之外,李清照的梅花意象还凸显出一种审美的精神,尤其是《一剪梅·笑清风》中,更是体现了一种能够感知自然美丽的能力。
梅花更能代表着一种精神状态,它以一种纯净绝美的方式表达出了人
的深情厚谊。
总的来说,李清照的梅花意象既具有坚强而勇敢的精神,抑或是对绝美事物的极强审美精神,都使她的梅花系列词成为绝美古典。
李清照词中的梅花意象
李清照词中的梅花意象**梅花意象在李清照词中的深远表达**梅花,作为中国文学中常见的意象之一,被许多文人雅士倾注深情,其中以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中的梅花意象更是令人难以忘怀。
李清照以其豪放的性格和纵情的文字风格,将梅花描绘得极尽生动,充满情感的层次。
本文将深入分析李清照词中的梅花意象,探讨其中所蕴含的深远内涵和抒发的情感。
**一、冰雪梅花傲立,风韵独特的意象**李清照的词中常常出现冰雪覆盖的梅花,这一描写既使梅花在寒冷的季节中傲立不凡,又为整个作品增添了一份清冷之美。
例如,在《如梦令》中,“梦中徐来旧游地,不觉冷侵薄云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收。
”这里通过“冷侵薄云”和“细雨”表达了梅花在寒冬中的坚韧,而“傲立”则更显得其不畏严寒的品格。
这种意象的描绘不仅独特而美丽,更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宁静而高洁的画面。
**二、梅花独占风华,清雅脱俗的氛围**在李清照的词作中,梅花往往被描绘成独立、高傲的存在,与众不同,彰显其清雅脱俗的气质。
例如,《如梦令》中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里的“水村山郭”和“楼台烟雨”虽然描绘了丰富的背景,但梅花依然是其中的独特之物,通过“绿映红”表达了其独占风华的特质。
这种独立于尘世的清雅之美,使梅花在词中成为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象征。
**三、梅花伴随离愁别绪,情感的抒发**李清照的词作以抒发离愁别绪为主题,而梅花往往被用来烘托和表达这些情感。
在《如梦令》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收。
无奈残蝶不归愁,故教神箭寄相思。
”这里的“残蝶不归”表达了离愁别绪,而将梅花与“细雨”、“残蝶”相结合,更加深刻地表达了李清照内心深处的离愁之情。
梅花在词中如同一个寄托情感的载体,将诗人的心情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使词作更具深远的情感内涵。
**四、梅花作为人生哲理的象征**在李清照的词中,梅花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物,更是一种象征,代表了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关于李清照词花意象探究
关于李清照词花意象探究【摘要】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词人之一,她的词作中常常运用花的意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本文首先介绍了李清照的文学背景,分析了她词作的特点,然后重点探讨了她词中常见的花意象,以及这些意象的运用方式。
通过对李清照词作中花意象的分析,可以看出她的创作风格和情感表达手法。
文章探讨了李清照词中花意象的象征意义,揭示了这些意象背后的深刻内涵。
通过对李清照词作中花意象的探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她的诗词创作及其艺术价值,进一步感受到她的词作带给人的美感和情感共鸣。
【关键词】李清照词、花意象、文学背景、特点、意象运用、象征意义、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通过对李清照的文学背景、词作特点以及词中花意象的探究,来深入解读她在词作中的意象运用和象征意义。
通过对李清照词中花意象的剖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她的创作风格和情感表达,也可以更好地欣赏和品味她那优美动人的词作。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将逐一展开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读者们能通过这篇文章更深入地了解李清照的词作和其花意象的象征意义。
2. 正文2.1 李清照的文学背景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其词作以清丽脱俗、感情真挚而著称。
李清照生于北宋时期,那个时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文人墨客云集,词坛更是拥有无数优秀的作品。
在这样的环境下,李清照得以接触并受到启发,也有了更多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李清照的作品不仅受到当时文人的欢迎,也被后人广泛传颂。
她在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上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手法,这些都与她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
李清照所处的社会环境为她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她生活在一个封建礼教严格的时代,女性地位低下,男尊女卑的思想严重影响着社会风气。
在这样的环境下,李清照的作品中常常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她的词作中透露出一种彻底的个人主义色彩,与封建礼教的禁锢形成鲜明对比。
李清照还受到了道教、佛教等思想的熏陶,她的作品中不乏对人生、情感、命运等方面的深刻思考,这使得她的词作更具有超越尘世的意蕴。
关于李清照词花意象探究
关于李清照词花意象探究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女词人,她的词作以才情绝绝、婉约清新著称。
花作为词中的意象经常出现,成为李清照独特的表达方式之一。
下面将探究李清照词中花
的意象。
李清照的词中花的意象常常用来描绘女性的形象和情感。
李清照以鲜花娇艳、柔弱多
情的特点来描绘女性形象,使得读者对女性的形象和情感产生共鸣。
例如在《如梦令》一
词中,李清照写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这里的雨疏风骤,可以理解为女
性心情起伏不定,而“浓睡不消残酒”则表明女性熬夜饮酒,与陌生男子共宿后的郁闷心情。
整首词以花为比喻,表现了女性在婚姻中的痛苦和无助。
花在李清照的词中也常常被用来表达爱情的美好与脆弱。
在《如梦令》一词中,李清
照写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这里的海棠花
是李清照常用的花语,代表着爱情的美好和短暂。
海棠花开时美丽娇艳,但转眼就凋零了。
通过描绘这种比喻,李清照表达了她对爱情的美好期望和脆弱忧伤之感。
李清照的词中花的意象还常常用来表达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哀悼。
在《蝶恋花·春景》一词中,李清照写道:“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青青,今晚偏
知春意生。
”这里的花褪残红代表着时间的流逝,春景的萧条。
通过对花的描绘,李清照
表达了她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对流年的感慨。
论李清照词花意象
一此花不与群花比”---李清照词花意象的演变在大自然芬芳美丽的世界里,花的种类是极其繁多的,能够进入文学作品中的也很多,但最为李清照感兴趣的集中在几种。
经统计,李清照在词中写过确指的花有梅、菊、桂、荷、海棠、梨花、荼蘼、芭蕉等8种,其中直接以咏物词的形式出现的就有9首。
而所有35首写花词中,直接提到花名的有28首。
其中写得最多的是梅花11首;菊花4首;桂4首(关于桂花的统计,有3首可以确定:《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鹧鸪天·暗淡青黄》。
《庆清朝慢·禁幄底张》一首却颇有争议),蓝天、林健等人以为是写芍药(《李清照诗词评释》1983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孙崇恩以为是写牡丹(《北宋婉约四大名家词》1995年,中国书籍出版社),郑孟彤以为是写桂花(《李清照词赏析》,1984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本文认为词中提到光明宫的典故 很明显是指桂花,因而赞同郑说);荷花4 首;海棠2 首。
这些花无不是风韵独特,高雅脱俗。
前人论李清照词,一般将其作品分为南渡前后两期。
这种分法固然有道理,但仍显太笼统。
宋室南迁是一个历史大事件,对当时每一个人都有影响,李清照也不例外。
不过,她究竟是一个深居幽闺的封建女性,纵然有高远的志向,社会对女性的束缚,使她不得不像所有那个时代的女性一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
因此,时代对她的影响,虽然重要 但并不是直接的。
在能和自己有着共同志向、能睹书品茗的丈夫赵明诚身上,弱女子的清照拥有一种安全感。
所以即使南渡以后,一旦生活稍稍安定,李清照仍有兴趣踏雪寻诗。
国恨于一个封建知识女性,毕竟是离得远了一点。
只有到赵明诚病逝之后,李清照的生活支柱一下子垮掉了,她的精神世界也随之崩溃。
于是,家亡夫死的惨剧才能更深的烙印在“国破山河在”的沉痛上,词的风格与思想才会有根本的变化。
因此,本文拟将李清照词分为三个时期来论述:少女时期---婚后时期---孀居时期。
李清照词中花的意象
李清照词中花的意象女人天性爱花,女人与花似乎生来就有缘分。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不仅喜欢花,且在其词中为我们建造了一座美丽的“百花园”,她把感情完全融注在花的世界中。
纵观李清照留存下来的词作,几乎篇篇有花,花与她的生活紧密相连。
她爱花、赏花、知花,花就是她的生命的一种寄托、一种情感的升华,是她全部情性的写照。
李清照是喜欢花的,在她的许多词篇里都有花的影子、跳动着花的气息。
少女时她有“误入藕花深处”的欢乐和愉快;新婚时她有“犹带彤霞晓露痕”鲜花般的灿烂和清新;相思别离时她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孤独和凄清;屏居乡里时她有“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的色淡香浓;老年时她有“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的孤芳自赏。
这些花儿都是她内心世界的渲泄和衬托,是她人生每一阶段自我形象的写照。
《点绎唇》一词中“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写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在浓雾中,在花丛里,在自家的后花园里欢快地荡着秋千。
“露浓花瘦”一语写景,同时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容貌。
在娇而瘦的花枝上含有颗颗露珠,不正是象征着年少词人“薄汗轻衣透”的形象吗?这少女娇美天真的形态跃然纸上,为下文偶遇陌生人闯入的害羞之情作铺垫。
《草堂诗馀续集》称赞说:“片时意态,淫夷万变,美人则然,纸上何遽能尔?”而最后一句嗅“青梅”无花香有花情,把少女的多情和羞赧一览无余,心底的花已悄然绽放。
《醉花阴》是李清照写菊花的精品之作,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相融相生。
据《嫏環记》记载,赵明诚看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便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阕词。
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是哪三句,陆德夫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由此可见这三句的妙处了。
它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
塑造了一个在西风瘦菊、佳节冷落之际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相思少妇形象。
关于李清照词花意象探究
关于李清照词花意象探究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之首,她的词以感人肺腑的情感、充满音乐性的语言魅力、崇高的人生观和追求自由的精神为代表。
其中,她对花的描绘和运用,是她词中的重要意象之一,呈现了她敏锐的感受力和高度的艺术创造力。
一、李清照词的花意象的类型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主要可以分为六种类型:季节花、芳草、野花、寒花、花月和花枝。
季节花是李清照词中最常见的花类形象,她不仅通过描绘四季花卉,表现了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而且通过与人生的类比,抒发了自己的人生观和命运感悟,例如“暮春之初,云淡风轻。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非烟罗,非煞笔,近似胭脂透,几分恼人画不成。
”鲜明地表现了李清照在春天的情感。
芳草是表现春天的重要意象,李清照在词中运用了大量的芳草意象,如“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等等。
野花这一意象则贯穿了她许多词的主旨和内在意义,例如《如梦令》和《一剪梅》。
寒花是李清照词中感性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常常运用冬天花卉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和忧愁,如“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花月是李清照词中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意象,她用花月描绘了闺中女子的悲怆之情和对难以实现的爱情的追求;花枝则是她情感丰富的又一个表现方式,她常用花枝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和情感世界。
李清照词中花意象的功能极其丰富,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花意象是情感表现的重要载体。
她常运用花的形象化表达,描绘微妙而庄重的情感,表达她对生活、命运和爱情的认知。
其次,花意象是意义表现的重要符号。
花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化和自然的生命力,李清照凭借对花的理解和表现,将其转化为对人生的理解和表现,从而抒发自己的哲学和人生观。
最后,花意象是艺术表达的重要元素。
李清照对花卉的描绘细腻而优美,赋予了花的形象以额外的美学和艺术价值,从而提升了其词的艺术层次和审美价值,她运用词中的花意象,让读者在阅读中享受到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关于李清照词花意象探究
关于李清照词花意象探究李清照(1084年—1155年),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南宋才女,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词作在宋代被称为“詞之絶品”,在后世影响深远,为中国古代词赋的代表人物之一。
李清照的词以其超群的才情和深邃的意境而著称,她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花意象,这些意象为她的词赋增添了无限的魅力和情感。
李清照的词中花意象的运用极为丰富,这些意象包括了各种花卉的形象、特征以及与之相关的情感和情境。
比较常见的花意象包括梅、兰、菊、芍药、牡丹、柳、桃花等。
这些花意象在她的词中起到了丰富的表现功能,使得她的词具有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梅花是李清照词中常见的花意象之一。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一直被赞美为“花中之王”,因其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品质而备受推崇。
李清照的词中常以梅花来象征坚贞不渝的爱情和高尚的品德。
比如她在《如梦令》中写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舌人,却是他乡梅。
”通过梅花的形象,她表达了对远方心上人的怀念之情。
在《如梦令》中,她写到:“春未老,春意盎然,梅花一树雪柳丝丝柳絮。
”以梅花之美来点染春天的盎然与华美。
梅花在李清照的词中更多的是具有一种坚韧不拔、顽强的品质,象征着她对爱情的追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兰花也是李清照词中的重要意象之一。
兰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被视为高雅、清幽的象征,常常被用来比喻君子之德。
李清照在《一剪梅·舟过吴江》中写到:“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通过兰花的形象,她表达了对学问和人生道路的思考,呼吁人们要踏实努力,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
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她写到:“当时青梅犹小,夜深忽梦少年事。
”兰花在此处象征着少年的美好年华,李清照通过兰花之美来表达了对青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
菊花也是李清照词中常见的花意象。
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被用来比喻高洁、孤傲的品性。
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写到:“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李清照词的意象分析_New
李清照词的意象分析李清照词的意象分析一、李清照词中花之意象在李清照现存的四十多首词中,颇多自然意象,竟有三十五首词写到花,花这频频出现的意象,在她词的意象系统里占据了最主要的地位。
如海棠、梅、菊、桂、荷、银杏、芭蕉、丁香、梨等等,花之意象几乎篇篇出现。
其中写梅十三次,荷花四次,菊三次,桂花二次,海棠二次,梨花二次等,几乎全是在人们意识里风韵独特、毫无媚俗之态的花种。
然而,花在李清照的笔下,不是纯客观的自然物,而是浸透着词人深情、景情相融、与词人心灵交感的“情”化了的“花”,“人化”了的自然物。
这位好与花为伴的女词人把她杰出的人格精神及特殊时代背景下种种际遇的复杂体验都潜注于对这些花的描写之中,使她成为一个独特的“花间”女性词人。
从李清照对花的意象的描绘上,能体验到她的内心的情感:她在早年,抒欢乐之情;中年,抒离别之情;晚年,抒忧凄之情。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称屈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那么,李清照不是简单地把最能引起视觉刺激的花采入词“拥红堆雪”;或写她沉醉“误入藕花深处”,或写她流连于露洗的“苹花汀草”;或笔下春深时的“梨花欲谢恐难禁”,或笔下寒食天的皎月“浸梨花”……诸花之意象,都包蕴着无穷的遐想,深含着词人的轻灵神思。
把读者引进一个无限清新而又无比洁静美妙的境界。
这在当时北宋词坛上别具一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里仅有菊花为例。
在李清照之前颇多咏梅诗作。
屈原咏菊是为表明自己的卓尔不群,“渊明之属意于菊,其意不在菊也,寓菊以舒其情耳。
”(《菊趣轩记》)而李清照人品文品深受“屈平、陶令”的影响。
在追求崇高理想的情操上,在高洁而不同流合污的品格上,他们是一致的。
屈子“餐秋菊之落英”,陶令“东篱”下“采菊”,易安笔下的“琼肌”、“清芬酝藉”,在《多丽》词中对白菊的赏爱成为易安与屈、陶相合的契合点。
菊在《漱玉词》中多半被叫做“黄花”,它往往作为词人心态和命运的象征或载体而出现。
比如《醉花阴》中深秋生长在东篱旁的尚“有暗香盈袖”的“黄花”,只是作为女词人与丈夫因分居两地而产生的离愁和悲秋情绪的载体;到了《多丽》中“渐秋阑,雪清玉瘦”的白菊,由秋后的凋谢零落而引发出“似泪酒、纨扇题诗”的“婕妤之叹”,从而表达了女词人惟恐丈夫明诚在外有“天台之遇”的担心;而到了《声声慢》中的堆积满地“憔悴损”了的“黄花”,则成了女词人幽凄孤寂、冷落哀伤的廋语。
声声慢六个意象的小作文
声声慢六个意象的小作文
哎呀呀,今天我读了一首李清照的词,叫《声声慢》,嘿嘿,可有意思啦!
词里面有好多意象呢,让我来给你讲讲吧。
首先是“寻寻觅觅”,李清照在找什么呢?嘿呀,我猜她可能是在找以前的快乐时光吧。
然后是“冷冷清清”,这让我感觉到她一个人好孤单呀,身边都没有朋友。
“凄凄惨惨戚戚”,这几个字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好悲伤,李清照一定是
遇到了很不开心的事情。
还有“三杯两盏淡酒”,她一个人喝酒,是不是想借酒消愁呢?哎呀,可是酒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呀。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看到大雁飞过,她想起了以前的朋友,心里更难过了。
“满地黄花堆积”,黄花都落了一地,这让我想到了秋天,树叶也会落下来,是不是也和李清照一样,感到很孤独呢?“憔悴损,如今有谁
堪摘”,这些花都凋谢了,就像李清照的心情一样,没有了生机。
最后是“梧桐更兼细雨”,梧桐树叶在雨中摇晃,李清照的心情也像这雨一样,淅淅沥沥的。
读完这首词,我觉得李清照真是一个很有感情的人,她用这些意象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哎呀呀,我也要像她一样,多观察身边的
事物,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哈哈,说不定我也能成为一个小诗人呢!。
李清照词的意象分析
李清照词的意象分析一、李清照词中花之意象在李清照现存的四十多首词中,颇多自然意象,竟有三十五首词写到花,花这频频出现的意象,在她词的意象系统里占据了最主要的地位。
如海棠、梅、菊、桂、荷、银杏、芭蕉、丁香、梨等等,花之意象几乎篇篇出现。
其中写梅十三次,荷花四次,菊三次,桂花二次,海棠二次,梨花二次等,几乎全是在人们意识里风韵独特、毫无媚俗之态的花种。
然而,花在李清照的笔下,不是纯客观的自然物,而是浸透着词人深情、景情相融、与词人心灵交感的“情”化了的“花”,“人化”了的自然物。
这位好与花为伴的女词人把她杰出的人格精神及特殊时代背景下种种际遇的复杂体验都潜注于对这些花的描写之中,使她成为一个独特的“花间”女性词人。
从李清照对花的意象的描绘上,能体验到她的内心的情感:她在早年,抒欢乐之情;中年,抒离别之情;晚年,抒忧凄之情。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称屈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那么,李清照不是简单地把最能引起视觉刺激的花采入词中,而是把意念和理性中与自己的人格追求能够相融合的花撷于笔下,其间的一枝、一境都摇曳着属于女词人自己的那一片“风月”。
这既是为了寄情写志所作的有意选择,更是人生体验、人格追求与自然之花的无意契合。
她有一种特殊生活环境中对花事的异常敏感。
梅花尚未大开,她就关注着“江梅些子破,未开匀”(《小重山》);梅开刚刚落英,她又怜惜“晚风庭院落梅初”(《浣溪沙》);而“昨夜风疏雨骤”(《如梦令》)更是牵系着她对花儿命运的关切。
任何情感的形成与抒发,无不是词人对自身的生存状态所作出的反映。
因此,“风疏雨骤”之后的“海棠花”,就不仅仅是引发作者惜春伤花情感的一种外物,在此,海棠花的生命遭遇与词人对自身命运的意识已经融合。
李清照的词意象精选
1.李清照诗词中的酒意象:酒、病酒、淡酒李清照在她的词作中写酒,写醉,写樽〔酒杯〕的词句甚多。
这些酒意象在词中,能够反映那首词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内涵,?如梦令?中就记载了她一段难忘的出游经历:“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里的酒就能反映出当时作者的心情是快乐的,群聚出游,饮酒至醉,荡舟池塘,这里的酒意象就可以说是以酒助兴。
当然我们常见的酒意象一般都是在表达愁绪的,正如?凤凰台上忆吹箫?中所述:“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那么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作者哪里是未干病酒,不是悲秋,清楚就是酒入愁肠悲秋至伤,醉酒悲秋皆是外表的意象,通过这些意象都能体会到作者此刻的心情是多么的惆怅。
?声声慢?中“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真的很“淡〞吗?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在国破夫亡的特殊时期,在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本来想通过酒来祛除心中无限的愁苦,却根本无法驱散她心头浓重的愁云。
酒、游、愁是中国文人的爱物。
古代很多诗人词人们都在诗词创作中用到了酒,有相近之点,有不同之处。
有助兴增乐之酒,如“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辞倒〞〔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中,老朋友们相聚在一起,斗酒尽欢,一醉方休,抒写了友人相聚开怀畅饮的喜悦情状,表达了作者豪迈乐观、昂扬向上的精神。
有壮志难酬、旷达潇洒之酒,如“呼儿将出挟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中,表达了作者人生失意、壮志难酬的烦忧之情,但没有萎缩之状、消沉之态。
有对现实、人生无奈之酒,如“为君沉醉又何妨。
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秦观?虞美人·碧桃无上栽和露?〕中,写的是一位美人站在花前,为春将去而暗自伤心:她怜惜花的寂寞无人赏,便想为花沉醉痛饮,一醉方休,以排遣心中的无奈。
关于李清照词花意象探究
关于李清照词花意象探究李清照的词中,花卉意象是经常出现的主题之一,她善于以花来比拟人生、抒发情感,通过花的形态、颜色、香味、象征意义等,寄托自己对现世离愁和对美好前景的向往。
本文将从李清照的词作品中探究花意象的运用。
一、“芳华绝代”与“红颜多薄命”在李清照的词中,花常常被用来比喻女性的绝代容颜与短暂的青春,因为花的美丽如同女子,娇艳而短暂。
例如《如梦令》中“梦回人似月,年去花如云”,以月、云、花相随,描述男女逝去的年华如同细流一般,淡淡地悠远,而在这个过程中,女子的美貌渐渐消逝,“花相向,须愁春色晚”(《声声慢》),然而这一切,又显得如此动人,梦幻和美丽。
二、“离人心上”之红芳李清照所表现的女性形象多数集中在红芳之中,她们有时是自己,有时是别人,词作常常通过花来寄托女性的情感和心理状态,例如《蝶恋花》中:“依依梦里看秋月,才会春心托杜鹃”,描描绘了女子深情眷恋自己爱人的梦境,秋月表示离人之思,杜鹃则象征恋爱中的痴情少女,形象地表现了女子的柔情和爱意。
三、“开花后凋零”与“洛阳陌上”李清照的词中,花往往寄托着女性的命运和人生观。
花虽然美丽,却无法长久,如短暂的青春一样,易逝、易凋零。
在这种语境下,花常常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珍贵,例如《如梦令》中“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词中,红阑干指的就是开过花后凋零的花瓣,寄托了女子短暂而珍贵的生命经历。
四、“花香满臆人”之绿柳李清照的花意象不仅包括花的形态和色彩,还包括花的气味和声音。
李清照的词中,绿柳常被用来比喻春的气息和生命的气息,如《如梦令》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中,杨柳岸比喻女子孤独无依的心情,而晓风残月则精准地表达了惆怅之情,营造了一种深情与孤独并存的境界。
总之,李清照的词中,花意象丰富多彩,除了象征女性特有的温柔妩媚与短暂的青春外,还体现了她独特的生命观和思想情感,让人在阅读中感到她渴望生命和爱情能够长存,唤起了人对美好事物,不可逆转的时间和生命的无奈深深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句从审美主体的角度着笔,点出梅花的卓异品性:其香几多,虽难测定;其意无限,却意感知。暗示梅花的难能可贵之处:不以浮动于外的飘香来媚俗,而是以包藏于内的深意来警世,而下阙“道人” 句随机一转,由梅及己,点出愁思,情感由赏梅的热烈转为自怜的幽怨。“憔悴” 点出在相思之苦的折磨下,作者心力交瘁,百无聊赖,唯有蛰伏在春窗下暗泣和苦呤。“闷损”犹如闷极了,何以解闷?暂且凭栏,但凭栏远望,又会生出新的惆怅,使得伤害又添几分.因而作者连阑干也不敢倚.她此时的“闷损阑干愁不倚”既不象李后主《浪淘沙》中的“独自莫凭栏”那样深蕴亡国之恨,也不象辛弃疾《摸鱼儿》词中“休去倚危阑”那样充满忧国之痛,但在抒情方式上同样千回百转,曲尽其致。在无法排遣的忧伤中,作者视梅花为同类,引梅花为知己,不仅以微吟相狎,而且举杯相邀,试图共饮一醉。末两句既是邀饮的劝语,也是坦露了作者对梅花对自己未来命运的忧思:一旦狂风袭来,不免香消玉殒。既然如此,何不相对小酌,互慰愁肠。这里表面的故做达观终究掩盖不了作者的内心怅失。这样,这首咏梅词中梅花这个意象所含的意蕴一目了然:作者看似咏梅,实是怀念丈夫,殷切盼望其归来共饮赏梅。作者将这两样巧妙地结合起来,扫除了一般咏梅词沾沾吟咏一物,索然呆诠的做法,确实是易安咏梅词高明、超绝的地方。
抒情作品的意象特征表现为原型意象的运用,所谓原型意象是指在某种抒情传统中长期反复使用并因之产生了固定内涵的模式化意象。抒情作品常常借助原型意象表现相对固定的主题---母题。原型意象经过长期使用之后,就具备了比喻、象征的功能、能够引发相对固定的情感、想象、暗示相对稳定的意义,形成为人熟知的“联想群”,故而形成抒情母题。原型意象是抒情母题的载体。如“离别”母题与“折柳”意象;“团圆” 母题与“圆月”意象都是长期以来形式的“联想群”。李清照在她的词中经常用“梅”或“梅花”来表达她的“情爱离愁”,故而形成了易安婉约词作品独具风格的“梅花意象”。
浅谈李清照词中意象的运用
浅谈李清照词中意象的运用
一、小引
冰清玉洁、傲雪凌霜的梅花在很多古代文学作品中,都象征了作者的品质。而所有古人的咏梅的诗篇中,李清照的词可以说是独具一格,不同凡俗。梅在她的作品中包含了多重意蕴,委婉细腻地表现了女词人一生不同寻常的喜怒哀乐,意象丰富,情真意切。
这是女词人通过日常生活细节描写来抒发自己的衷情。并采用浅近率直的口语来坦露自己的心灵世界。接着又借助周围环境、身旁细物的素描,更进一步地把这种愁思强化、具体形象地表述出来:“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那熏炉中的沉香已燃尽而没有续接,摸起来熏炉也已凉透寒彻。这是孤寂的词人眼中的孤寂的环境,不能给词人增添一丝一毫的生活情趣,只能诱发凄凉、悲怆、幽怨的愁思而已!。而此时此刻,听到了“笛声三弄”,这声音将“梅心惊破”,展现出许多“游春意”。笛声三弄与梅花绽放在常人看来本无任何内在联系,但现代已有科学实践证明:和谐、优美的音乐能够促进草木的生长、繁殖。而这一天机为八百多年前的、深黯音律、才华横溢的李清照所体味到了。这在词人之中确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见。这一方面依赖于她极高的智商,一方面也得益于她长期的细致的观察与熟思,的确令人惊叹。对于一个词人,其欲进入创作状态,需要一种激情。爱情的力量往往给人以创作的动机和激情。然而对于一个失去所爱的李清照,却在那样乏味的环境中,一时之间,心灵兀地被飘忽而来的笛声“激活”,留下千古绝唱。这种诗情(芳心)突然觉醒,与梅花(梅心)被乍然惊破,暗然交合,这是灵感在瞬间的展现,这是情与景的和谐,意与象的交融。
吹萧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
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开篇一读似乎是语不惊人平平而起,漫不经心地:道来在一个“被冷香消醒梦觉,不许愁人不起”(《念奴娇·萧条庭院》)的春寒早晨,主人从永夜恹恹的恶梦中惊醒过来,枯坐藤床纸帐边,那国破家亡的余悸犹在在,那生死离别的惊魂未消。因丧夫失伴而产生的悲怆、幽怨、寂寥的愁思黑夜接着白天,连绵不绝,也诉说不尽。
《玉楼春》是一首灵光独运的咏梅词,把咏红梅与爱情巧妙地融为一体。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未?不知蕴藉
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床底,
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
风不起。
此词的上阙以拟人化的笔墨渲染梅花不同凡俗的外形和内质,诠释作者“惜春长怕花开早”的一片痴情。其中“不知”
二、意象及其表现特征
一般而言,“意象”是“有意义的形象”和“有形象的意义”的统一,其中“意”即是意念,是作者及作品的思想感情。“象” 即具体可知的物象,它是艺术家在生活中对具体物〔如梅、竹〕有了感受、产生情感联想,结合了艺术家〔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产生并以一定形式表达出来的意象:在作品、作者、欣赏者三方各具有不同的含义。艺术作品中的“意象”就是艺术家头脑中的意象通过艺术家运用艺术手段表达出来的结果,是“意象”的物态形式。如“胸有成竹”是画家心中的意象,“画中见竹”是画作中的“意象”,“竹画如生”是欣赏者感知的“意象”。
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
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樽沉绿蚁,
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作者抓住寒梅特征,用比喻、拟人等多种方法,从正面刻画寒梅形象。词难于咏物,张炎《词源·咏物》:“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而李清照用梅咏物恰到好处。以“琼枝腻”三字状写着雪之梅枝不仅准确生动,还十分传神地显示了腊梅孤傲、俏丽的姿态;其不畏严寒、冒雪报春的品格则不言而喻。作者对寒梅作了总体勾勒之后,又以生花妙笔点染了她的形象美和神态美,从而使读者领略其韵外之致。作者描写梅花移情于物,景与情水乳交融,化为一体,昭示了词人心灵的纯洁和性格的坚贞。词人在下阙不直接写自己爱梅之心之陶醉,而说“造化”“有意”;不直接写月光明朗,而说“故教明月玲珑地”;不直接写自己爱梅之心,而以“莫辞醉”劝人同饮美酒,实则也是处处写梅兼写人,把早已凝聚着的激情寄予寒梅,以梅花歌颂不事铅华、超尘绝俗的洁美素质和不畏霜雪、秀拔独立的坚强性格。借说“造化偏有意”让明月生辉、花好月圆,暗写了她和赵明诚梅花般高洁美好的爱情生活。
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到、扫迹停留。难言处,
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作者刚起笔就描述了一个特殊的抒情环境,描写了作者居住的小阁、闲窗、画堂、篆香、帘箔等,词语之间流露出被压抑的情绪。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李格非为当时有名人士。从《人娇·后庭梅花开有感》中所描写的“坐上客来,樽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的生活场景来看,她早年生活富足、安闲而高雅。词从“手种江梅渐好”起,全词出现咏物的本题---“梅”这个物象,可以想象,女主人公无聊之极,在黄昏临尽之时,步出室外,由于忽然见到亲手种的梅花充满特殊的感情,所以对“临水登楼”、赏玩风月都失去了兴致,心情十分慵倦。词由赏梅联想到南朝文人何逊迷恋梅花过渡,渐渐进入所要表达的主旨(何逊,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情辞婉转、意味隽美,深为唐宋诗人杜甫和黄庭坚所赞赏。其有咏梅的佳篇《扬州法曹梅花盛开》,亦作《咏早梅》)。词人在此词里给梅花这个意象赋了什么样的意蕴呢?
3,以梅托物寄情的悼亡词
此类的词只有一首:《孤雁儿》(并序)。此词写得独具一格。小序中:说:“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
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
多少游春意。小风疏雨潇潇地,又催下千行泪。
另外,还有借咏梅来写对丈夫刻骨铭心的怀念,这样的词有《小重山》《诉衷情》《临江仙》。《小重山》“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抒写早期作者惜春和回到丈夫身边的欢愉心情。《诉衷情》记写词人从青州逃至安康后,不久丈夫病逝,词人常常于夜阑更深之际,垂帘枯坐,其国破人亡,游离失所的无限沉痛的情感,寄寓于残梅、残蕊、余香。“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百无聊耐“更残蕊、更燃余香,更得些时”。“更”字之使用,每叠必佳,把惆怅难耐之心点点揉进了残花、余香与夜色之中。意象浓烈,令人心惊。《临江仙》一词中将“柳梢梅萼渐分明”的自然节气和早春风光与“人老建安城”的晚年境况、“憔悴”“凋零”的心理残思,密布一处,形成鲜明的对比。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可也是,人不如梅,难能临冬而华啊!意在“象”外,而“意”又与“象”连,失“象”而“意”难独存。
2、借梅咏怀,暗寓身世家国之感。
这类词有《满庭芳》〔小阁藏春〕、《清平乐》〔年年雪里〕,试分别做分析:
满庭芳
小阁藏春,闭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
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从来,不知韵
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
一、 以梅咏人,暗写主人公和丈夫梅花般高洁美好的爱情生活。
这一类的词包括《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此外,还有《小重山》、《诉衷情》、《临江仙》等三首。试以前两首为例来分析其包含的梅花意象。
《渔家傲》是作者咏寒梅的一首词。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
三、清照咏梅词中意象分析
李清照的传世词作约六十首,其中咏梅词或与梅花相关的近二十首,约占其三分之一的比例。可见梅花(梅)是李词中用的最多的意象。梅与李清照的平生有着不解之缘。这一点可以从《清平乐》(年年雪里)窥见一斑。清照早年之时是“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中年之时却是“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晚年流寓江南,却又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难看梅花”。可以说梅见证了她的一生,她一生的欣喜、哀怨与悲痛。在七十多岁的人生生涯中,她种梅:“手种江梅渐好”;探梅:“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插梅:“常插梅花醉”;妆梅:“梅花鬓上残,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奏梅:“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更是咏梅,所咏之梅有江梅、红梅、白梅;有寒梅、雪梅、风中之梅、雨中之梅;有早梅,盛梅、残梅、落梅,尽展其态;或观梅、或忆梅、或怜梅、或惜梅、或怨梅,摇曳多姿。可以观其形、赏其色、闻其香,不一而足。主要的咏梅词有《人娇·后庭梅花开有感》〔早年之作〕、《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早年在汴京时所作〕、《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南渡前作〕《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南渡以后作〕;《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南渡以后作〕;《满庭芳》(小阁藏春)〔后期作品〕。《清平乐》(年年雪里),〔晚年作〕《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她赋予梅花一种“易安体”中独具的哀婉欲绝、挚切动人的美,是以往任何诗人、词人的咏梅词所不能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