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动力学基础教学大纲(
飞行器空气动力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低速翼型的气动特性(8学时)“*”
含翼型的几何参数、低速翼型流动特点及起动涡、库塔-儒可夫斯基后缘条件和环量确定、薄翼型理论、任意翼型位流解法、低速翼型的一般气动特性等部分,作业,课堂讨论。
第二章机翼低速气动特性(8学时+3学时实验)“*”
含机翼的几何参数、涡定理及下洗、升力线理论、升力面理论及涡格法、低速机翼一般气动特性等内容,3学时综合实验,作业,课堂讨论。
考核重点为:
第一章低速翼型的气动特性
翼型的几何参数、低速翼型流动特点、库塔-儒可夫斯基后缘条件、薄翼型理论、任意翼型位流解法。
第二章机翼低速气动特性
机翼的几何参数、升力线理论、低速机翼一般气动特性。
第三章亚音速翼型和机翼的气动特性
速度位方程、小扰动线化理论、亚音速流中薄翼型的气动特性、亚音速薄机翼的气动特性、临界马赫数及阻力发散马赫数。基本概念及典型流动特征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飞行器飞行的整个速度范围的空气动力特性方法有全面和系统的理解,并掌握空气动力学特性求解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具备飞行器气动力设计所需知识,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开展科学研究打好基础。
前修课程、能力和知识结构要求:
明确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能力和知识结构。
学生需先修高等数学,数理方程,复变函数等课程,掌握基本的数学推导能力、方程组求解能力,具备基本的矢量代数、高等数学、数理方程及复变函数等的知识结构。
飞行器空气动力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1200110
开课学院
航空宇航
开课系
0121
课程名称
中文
飞行器空气动力学
课程类别
必修课
英文
Aerodynamics of Aircraft
《空气动力学基础及飞行原理》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时间
第1周
上课
地点
实2-A-213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自学、知识迁移能力
了解气象对飞行活动的影响
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
能力训练任务
任务1.大气物理学
案例和教学材料
任务1描述:
教学次序:第1次课
工作任务:学习大气的密度、温度、压力、粘性、湿度、声速等参数以及大气层的构成、国际标准大气压等内容,了解阵风、稳定风场、云等对飞机飞行的影响
学生活动:跟随老师课堂讲解,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资料:PPT课件
教材:《空气动力学与维护技术基础》(第二版),李幼兰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01
仪器、设备:一体机
单元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进度
步骤
教学内容及能力/知识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钟)
1
大气物理学
自学、知识迁移能力/了解气象对飞行活动的影响
讲解任务1内容
第一单元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单元名称:空气动力学基础及飞行原理
所属系部:航空工程系
制定人:王威风
合作人:
制定时间:2017.06.15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空气动力学基础及飞行原理》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
标题
大气物理学
单元教学学时
3
在整体设计
中的位置
第1次课
授课班级
2016级飞机维修班
课堂听讲,回答问题
150
综合
案例
航班在雷雨天气下延误
课后
体会
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本单元知识点,个别学生需要加强学习
空气动力学教学大纲
空气动力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空气动力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_____学时:_____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适用专业: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等二、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空气动力学是研究物体在与空气相互作用时的受力、运动和能量转换规律的学科。
它是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为学生后续学习飞行器设计、飞行力学、推进系统等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不可压缩和可压缩流动的特性等。
2、培养学生运用空气动力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对简单的空气动力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
3、使学生了解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前沿和应用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一)绪论1、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介绍空气动力学的研究范围,包括飞行器、汽车、建筑物等在空气中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阐述空气动力学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空气动力学的发展简史回顾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实验研究到现代的数值计算方法。
介绍一些重要的空气动力学理论和实验成果。
(二)流体的物理性质1、流体的概念和连续介质假设解释流体的定义和特点,与固体的区别。
介绍连续介质假设的概念和意义。
2、流体的密度、压力和温度定义流体的密度、压力和温度,以及它们的单位和测量方法。
讲解压力的表示方法和压力梯度的概念。
3、流体的粘性和可压缩性解释流体的粘性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介绍流体可压缩性的概念和判断标准。
(三)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1、描述流体运动的方法介绍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两种描述流体运动的方法,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给出流线、迹线等概念。
2、质量守恒方程(连续性方程)推导连续性方程,解释其物理意义。
通过实例说明连续性方程的应用。
3、动量守恒方程(运动方程)推导运动方程,解释各项的物理意义。
空气动力学教学大纲
空气动力学教学大纲( 40 学时)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航空航天类院校本科非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如:安全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等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为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解决空气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分析手段。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低速流动和可压缩无粘流动的基本原理、绕翼型和机翼的不可压缩流动的薄翼理论和有限翼理论、激波理论等。
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绪论0.1 空气动力学研究的基本任务0.2 空气动力学的发展概况0.3 空气动力学的分类0.4 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方法0.5 我国空气动力学研究发展概述第一章流体介质1.1 连续介质假设1.2 流体的密度、压强和温度1.3 气体的压缩性、粘性和传热性1.4 流体的模型化1.5 标准大气第二章流体运动学和动力学基础2.1 流场2.2 流体微团运动的分析2.3 连续方程和流函数2.4 漩涡运动2.5 欧拉方程及其积分2.6 流体力学中的动量定理第三章不可压理想流体绕物体的流动3.1 不可压理想流体的无旋运动3.2 不可位流流动叠加举例3.3 绕圆柱的无环量和有环量流动3.4 二维对称物体扰流的数值解第四章低速附面层4.1 附面层概念4.2 附面层的微分方程4.3 卡门动量积分关系式4.4 低速平板附面层及摩擦阻力计算4.5 附面层的分离第五章低速翼型的气动特性5.1 翼型的几何参数5.2 翼型的空气动力系数5.3 低速翼型气动特性概述5.4 库塔-茹科夫斯基后缘条件;环量的确定5.5 任意翼型位流解法5.6 薄翼型理论5.7 厚翼型理论5.8 实用低速翼型的气动特性第六章机翼低速气动特性6.1 机翼的几何参数6.2 机翼的空气动力系数6.3 大展弦比直机翼的气动特性6.4 后掠翼的低速气动特性6.5小展弦比直机翼的气动特性6.6 机翼低速气动特性的工程计算第七章高速可压流7.1 热力学基础知识7.2 音速和马赫数7.3 高速一维定常流7.4 小扰动影响区的划分;马赫锥7.5 马赫波7.6 膨胀波7.7 激波7.8 高速可压流附面层7.9 激波与附面层互相干扰。
(大气动力学)教学大纲
(大气动力学)教学大纲第0章引论第一章大气运动的差不多方程组§1.旋转坐标系下的动量方程§2.连续性方程§3.热力学能量方程§4.闭合方程组及其初边值条件§5.球坐标系§6.局地直角坐标系§7.P坐标系第二章自由大气中的平衡运动§1.自然坐标系§2.地转平衡与地转风§3.梯度平衡与梯度风§4.旋转平衡与旋转风§5.惯性平衡与惯性风§6.地转风随高度的变化:热成风§7.地转偏差与垂直运动第三章大气中的涡旋运动§1.环流定理§2.涡度与涡度方程§3.位势涡度方程§4.散度与散度方程第四章大气边界层§1.雷诺平均运动方程组§2.行星边界层§3.次级环流与旋转减弱§4.地形上空的边界层(I)均质流体§5.地形上空的边界层(II)层结流体第五章中纬度天气系统动力学§1.大气层结与层结稳定度§2.中纬度天气系统的结构:观测事实§3.天气尺度系统的尺度分析§4.准地转位势倾向方程§5. 方程§6.进展中的斜压系统的理想模式第六章大气中的波动§1.波动的基础知识§2.摄动方法§3.大气声波§4.浅水重力波§5.重力内波§6.Rossby波第七章大气波动的稳定度§1.Rossby波的正压不稳定§2.斜压不稳定§3.Eady波§4.两层模式中的斜压不稳定波第八章大气中的非线性过程§1.非线性波与孤立波§2.大气孤立波§3.Lorenz混沌系统要紧参考书目:1、Holton,J.R.,AnIntroductiontoDynamicMeteorology,4th Edition,AcademicPress,2004.2、刘式适、刘式达编著《大气动力学》上册3、杨大升等编著《动力气象学》4、伍荣生等,《动力气象学成绩构成:作业20%;报告,口试20%;期终考试60%大气动力学名词、思考题、习题和文献阅读【一】名词f -平面β-平面正压大气斜压大气地转风梯度风热成风地转偏差自由大气边界层Ekman 泵旋转减弱Ekman 螺旋线气旋反气旋大气层结包辛尼斯克近似大气标高Rossby 数Ekman 数基别尔数层结稳定度惯性稳定度静力平衡地转平衡梯度平衡正压不稳定斜压不稳定白贝罗定律准不可压缩【二】思考题1. 考虑地球自转后,牛顿第二定律的形式如何?写出科氏力和惯性离心力的表达式。
空气动力学上册教学设计
空气动力学上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在此基础上掌握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并学习应用 MATLAB 等工具进行空气动力学仿真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飞行器气动力学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状态;2.掌握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基本原理,能够使用 MATLAB 等工具进行空气动力学仿真分析;3.能够对飞行器的气动特性进行分析和评估,了解飞行器的性能和姿态控制;4.掌握固定翼和旋翼飞行器的效能建模和计算方法。
2.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2.1 空气动力学基础1.气体的物理性质;2.流体力学基础概念;3.空气动力学基本定理;4.附近的定义和特性。
2.2 飞行器基础知识1.飞行器的气动布局和气动布局的特征;2.飞行器的运动方程;3.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模型和矩阵表达式;4.飞行器稳定性与控制。
2.3 仿真分析1.MATLAB 环境搭建;2.MATLAB 的基本命令和语法;3.MATLAB 仿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空气动力学仿真案例。
3. 教学方法在本课程中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1.讲解:由授课教师进行课堂讲解,讲解过程中将通过案例分析和计算演示进行帮助学生加深理解;2.实验:通过仿真案例进行空气动力学仿真实验,帮助学生掌握 MATLAB 等工具的使用和空气动力学仿真原理;3.讨论:通过课后讨论和小组活动进行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
4. 评测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和作业成绩;2.期中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程度;3.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总体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 教学进度章节教学内容课时1 空气动力学基础 42 飞行器基础知识83 仿真分析84 期中考试 25 固定翼飞行器的效能建模和计算 46 旋翼飞行器的效能建模和计算 47 空气动力学仿真案例88 课堂讨论和总结 2以上内容为本教学设计的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大学空气动力学教案
大学空气动力学教案大学空气动力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空气动力学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方法。
2. 熟悉气体流动的基本物理量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分析流场的基本方法,了解流动的各种现象。
3. 掌握流动的控制方案,学会设计流场的局部控制,尤其是掌握数值模拟技术,为实际问题提供数值实验的支持。
二、教学内容1. 空气动力学概述(1)什么是空气动力学(2)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对象(3)应用领域和重要性2. 气体的流动及其基本物理量(1)气体流动的概念(2)气体流动的基本物理量:速度、压力、密度、温度等。
(3)物理量的相互关系和统计特性3. 分析流场的基本方法和流动中的各种现象(1)流动描述——流线、流管、流量等(2)速度场和压力场:速度场的描述、速度场的分析方法、压力场的描述、压力场与速度场的关系。
(3)湍流——湍流的概念、湍流的形成、湍流的统计特性等(4)气体流动的各种现象:分离、涡、冲击波等4. 气体流动的控制方案(1)流动控制的目的和方式(2)控制方法:局部控制、全局控制(3)数值模拟方法:基于有限体积法、基于有限元法、基于格子Boltzmann法等5. 应用案例(1)空气动力学在工业和航空领域的应用(2)空气动力学在气动设计和气动优化中的应用6. 讨论和总结(1)讨论空气动力学的未来发展方向(2)总结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和数值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通过教学理解空气动力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分析流场的基本方法,了解流动的各种现象以及掌握流动的控制方案,同时学会应用数值模拟技术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和实验报告作为考核方式,主要考查学生掌握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流场和流动现象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值模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参考资料1. 《空气动力学基础》作者:李文俊2. 《流体力学与空气动力学》作者:眭德均、史林青3. 《空气动力学实验》作者:胡佳靖王鸿林王雁东4. 《空气动力学》作者:张伯玉徐金凤5. 《空气动力学导论》作者:Charles E. Campbell。
第二章空气动力学基础
雷诺数原始公式是:
• Re=ρ‧V‧b/μ ρ是空气密度、V是气流速度、b是 翼弦长、μ黏性系数。因对模型飞机而言空气密度与 黏性系数是定值,因为你不会飞很高故空气密度不变, 而且你不会飞到水里故黏性系数不变,故以上公式可 简化为:
• Re=68500‧V‧b V单位是公尺/秒 b是公尺。雷诺数越 大越不容易失速,一架飞机的失速角不是一定值,速 度越慢时﹝雷诺数小﹞越容易失速,翼面负载越大时, 因飞行时攻角较大也越容易失速,三角翼飞机翼弦都 很大,所以雷诺数大,比较不容易失速。
• 第五节 翼面负载
翼面负载就是主翼每单位面积所分担的重量, 这是评估一架飞机性能很重要的指针,模型飞 机采用的单位是每平方公寸多少公克﹝g/dm2﹞, 实机的的单位则是每平方公尺多少牛顿 ﹝N/m2﹞,翼面负载越大意思就是相同翼面积 要负担更大的重量,如果买飞机套件的话大部 分翼面负载都标示在设计图上,计算翼面负载 很简单,把飞机﹝全配重量不加油﹞秤重以公 克计,再把翼面积计算出来以平方公寸计﹝一 般为简化计算,与机身结合部分仍算在内﹞两 个相除就得出翼面负载,例如一架30级练习机 重1700公克,主翼面积30平方公寸,则翼面负 载为56.7 g/dm2。
第三节 翼型介绍
飞机最重要的部分当然是机翼了,飞机能飞在空 中全靠机翼的浮力,机翼的剖面称之为翼型,为 了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航空前辈们发展了各种 不同的翼型,从适用超音速飞机到手掷滑翔机的 翼型都有,翼型的各部名称如﹝图3-1﹞
因为翼型实在太多种类了,一般人如只知编号没 有坐标也搞不清楚到底长什么样,所以在模型飞 机界称呼翼型一般常分成以下几类﹝如图3-2﹞:
液冷式发动机
空冷式发动机
• 我们先要了解阻力如何产生,一架飞行中飞机阻 力可分成四大类:
列车空气动力学概论教学大纲
列车空气动力学概论教学大纲《列车空气动力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的基本描述课程名称列车空气动力学概论【单击此处输入英文课程名称】课程编号20CL0212考核方式考查课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适用专业车辆工程系参考教材理论田红旗.列车空气动力学.中国铁道出版社,第一版,2007实训张英朝.汽车空气动力学数值模拟技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总学时32学时理论学时24学时实训学时8学时0学时学分2学分开课学期第5学期前导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后续课程车辆动力学软件原理及应用课程说明2.1课程的地位与任务《列车空气动力学概论》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课程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备进行列车空气动力学分析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手段。
课程任务要求具体如下:1、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应能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知识、影响列车运行的空气动力学因素以及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2、掌握列车空气动力学研究手段,数值分析方法,了解列车空气动力学分析在高速列车外形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研究改进或开发新的列车外形的能力。
2.2课程教学目标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车辆系统复杂工程问题。
具备解决车辆系统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技能。
2.3学时分配学时数要与下面内容中的学时分配数相一致。
章次标题理论学时实训学时任务一绪论任务二流体静力学任务三流体动力学任务四理想不可压缩流体平面位流任务五粘性流体及边界层理论任务六列车空气动力学问题任务七专题讨论总学时2.4课程的主要特点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课程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备进行列车空气动力学分析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手段。
2.5教学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少而精”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在教学内容上,系统讲授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用于解决列车空气动力学问题的专业基础知识。
空气动力学基础 ppt课件
第二章 第 5 页
空气动力学基础
相对气流方向
自然风方向
运动方向
第二章 第 6 页
●空气动力学基础
只要相对气流速度相同,飞机产生的空气动力就相同。
第二章 第 7 页
●空气动力学基础
直流式风洞
第二章 第 8 页
回流式风洞
●空气动力学基础
第二章 第 9 页
●空气动力学基础
第二章 第 10 页
空气动力学基础
迎角就是相对气流方向与翼弦之间的夹角。
第二章 第 11 页
●空气动力学基础
第二章 第 12 页
●空气动力学基础
平飞中,可以通过机头高低判断迎角大小。而其他飞 行状态中,则不可以采用这种判断方式。
第二章 第 21 页
空气动力学基础
流体流过流管时,在同一时间流过流管任意截面的 流体质量相等。
质量守恒定律是连续性定理的基础。
第二章 第 22 页
●空气动力学基 础
1
A1,v1
2 A2,v2
单位时间内流过截面1的流体体积为 v 1 A 1
单位时间内流过截面1的流体质量为1 v1 A1
同理,单位时间内流过截面2的流体质量为 2 v2 A2
P0
—总压(全压),它是动压和静压之和。总压可以理解为, 气流速度减小到零之点的静压。
第二章 第 27 页
●空气动力学基础 同一流线: 总压保持不变。 动压越大,静压越小。 流速为零的静压即为总压。
第二章 第 28 页
●空气动力学基础 同一流管: 截面积大,流速小,压力大。 截面积小,流速大,压力小。
空气动力学基础教学大纲
空气动力学基础教学大纲(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空气动力学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航空航天类院校本科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为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流体力学基本知识和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解决空气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分析手段。
本课程的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低速空气动力学和可压缩空气动力学,包括了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低速流动和可压缩无粘流动的基本原理、绕翼型和机翼的不可压缩流动的薄翼理论和有限翼理论、激波理论、翼型亚音速和超音速线化理论及应用等。
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空气动力学:一些引述概念1.空气动力学的重要性:历史实例2.空气动力学:分类和实际应用目的3.一些基本空气动力学变量4.气动力和力矩、压力中心5.量纲分析:Buckingham Pi 定理、流动相似准则7.流体静力学8.流动的类型9.应用空气动力学:气动力系数的大小和变化趋势第二章空气动力学:一些基本准则和公式1.矢量分析和场论复习2.流体模型:控制体和流体微团3.连续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动量方程的应用4.用实质导数表达的基本方程5.流动的迹线和流线6.旋转角速度、旋度、变形角速度,环量7.流函数、势函数,流函数势函数的关系第三章不可压无粘流基础1.Bernoulli方程及其应用2.不可压流中的速度边界条件3.不可压无旋流的控制方程:Laplace方程4.基本流动:均直流、源汇、偶极子和点涡,流动叠加5.绕圆柱有升力流动6.Kutta-Joukovski定理7.面元法基本概念第四章绕翼型的不可压流1.翼型的几何描述术语、翼型的气动力特性2.低速绕翼型流动解的基本原则:涡面3.库塔条件4.经典薄翼理论:对称翼型和有弯度翼型5.涡板块法第五章绕有限翼展的不可压无粘流1.下洗和诱导阻力2.涡线及Biot-Savart定理、Helmholtz定理3.Prandtl经典升力线理论第六章三维不可压流1.三维点源2.三维偶极子3.绕圆球不可压流动第七章可压缩流基础1.热力学简要回顾2.压缩性的定义3.无粘可压缩流动控制方程4.驻点条件的定义5.超音速流动:激波第八章正激波及相关问题1.正激波基础2.音速定义3.正激波特性计算4.可压缩流动的速度测量第九章斜激波和膨胀波1.斜激波关系式2.绕楔和锥的超音速流动3.激波干扰和反射4.钝头体前的脱体激波5. Prandtl-Mayer 膨胀波6.波膨胀理论:在超音速翼型绕流中的应用第十章通过喷管、扩压器和风洞的可压缩流动1.准一维流动的控制方程2.喷管流动3.扩压器流动4.超音速风洞第十一章翼型亚音速绕流线化理论1.速度势方程2.线化速度势方程3. Prandtl-Glauert 压缩性修正4.改进的压缩性修正方法5.临界马赫数6.阻力发散马赫数:音障7.面积律8.超临界翼型第十二章线化超音速理论1.线化超音速流的压强系数2.线化超音速理论在超音速翼型绕流中的应用三、课程的教学要求及辅助教学环节的说明本课程包括低速空气动力学和可压缩空气动力学两部分。
《空气动力学I》课程教学大纲
(中文)空气动力学 I (英文)Aerodynamics I 专业必修
本课程是航空航天类院校飞行器设计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基础课和必修课。 本课程 的内容主要为低速空气动力学,包括了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低速流动的基本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原理、绕翼型和机翼的不可压缩流动的薄翼理论和有限翼理论、粘性流动和边界 层等。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 及解决空气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分析手段。 Aerodynamics I is available for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aircraft design disciplines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school/department. It covers the following topics: fundamentals concepts of aerodynamics; principles of invisicid incompressible flows;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inviscid, incompressible flows over airfoils and finite wings; etc. By learning the course, students can rapidly apply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physics, formulate and apply appropriate aerodynamic models, and assess the applicability of various aerodynamic models, thus making the basis for their future research work on aerodynamics and aircraft design. 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
南京工业大学《风力机空气动力学》教学大纲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课程编号:课程名称:风力机空气动力学英文名称:Aerodynamics of Wind Turbine总学时:48 (含实验学时4)总学分:3适用对象: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及有关的工程数学,理论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一、教学目的:本课程是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基础理论和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空气运动的基本规律,风作用在风力机上空气动力的基本理论,学会必要的分析计算空气动力的方法,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和进行叶片气动设计和风场气动性能评估的初步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地分析和求解从风工程中简化出来的具体空气动力学力学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以及从事本专业工程技术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要求:深刻理解、熟练掌握并能综合应用空气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方程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风能空气动力学问题,进行一般推理和进行较复杂的计算。
理解、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掌握空气动力学问题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而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计算从工程实际问题中简化出来一般问题。
通过实验掌握压强、流速、气动力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及处理数据、分析结果和书写报告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零章绪论(2学时)0.1 风能利用发展简史0.2 中国风能资源与开发0.3 空气动力学的发展进程简介0.4 风电机组0.5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0.6 关于本课程与参考书第一章流体静力学(3学时)1.1 流体属性1.1.1 连续介质的概念1.1.2 流体的易流性1.1.3 流体的压缩性与弹性1.1.4 流体的粘性1.2 作用在流体微团上力的分类1.3 静止流体内任意一点的压强及其各向同性特征1.4 流体静力平衡微分方程1.5 重力场静止液体中的压强分布规律1.6 液体的相对平衡问题1.7 标准大气基本要求:理解连续介质假设、流体的基本物理属性,掌握流体力学中作用力的分类和表达、理想流中压强的定义及其特性,初步掌握静止流体微团的力学分析方法。
空气动力学 教学大纲
空气动力学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420202Z10课程名称(中/英文):空气动力学/Aerodynamics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学时/学分:64/4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线性代数、机械原理适用专业:航空航天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空气动力学》第一版,钱翼稷编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9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本课程是航空航天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专业理论基础课,也是飞行器设计与制造方向学生的必修课。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流体力学基本知识和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掌握空气动力学基本理论,以及空气动力学研究所必须的基本数学方法和分析手段;空气动力学的应用部分对工程问题进行简化处理的经验,使得学生能掌握空气动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初步具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结果进行理论分析的能力和解决空气动力学实践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为:空气动力学基础和飞行器空气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基础主要讲授: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流体与空气的物理性质、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与动力学基础、低速平面位流与奇点叠加原理、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边界层理论及其近似、高速可压流动等的基本原理。
这些是空气动力学应用部分的基础。
飞行器空气动力学主要讲授:翼型、机翼在低、亚音速、跨音速和超音速绕流时的空气动力特性的分析和计算方法以及所需的基本理论。
介绍飞行器空气动力学中的最主要的理论,阐述飞行器中各主要相关参数对飞行器气动特性的影响,并对目前广泛使用的一些空气动力数值解法作简单的介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使学生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建立一些基本的流动概念,并具有一定的简单外形空气动力载荷计算能力。
本课程不仅为学生学习飞行器总体设计和飞行力学等相关专业课程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为今后飞行器设计和空气动力学研究工作起到培养基本概念和开发创新能力的作用。
《空气动力学》教学设计
《空气动力学》教学设计空气动力学教学设计一、引言空气动力学是航空航天工程中的重要学科,研究飞行器在空气中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本文档将介绍关于空气动力学教学的设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2. 掌握飞行器在空气中的运动原理;3. 具备分析和计算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特性;3. 飞行器的稳定性和操纵性;4. 空气动力学实验技术;5. 空气动力学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空气动力学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计算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特性计算和分析,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4. 讨论和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加深对空气动力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问题回答的准确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实验报告: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包括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能力等方面。
3. 测验和考试:组织针对空气动力学知识的测验和考试,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教材,提供理论知识的研究;2. 实验设备:准备空气动力学实验所需的设备和工具;3. 多媒体课件:制作空气动力学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4. 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提供学生进一步研究和研究的资料。
七、教学时长根据课程安排,本教学设计建议以40学时进行。
八、教学考虑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和计算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空气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 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3. 考虑学生的实际应用需求:结合航空航天工程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了解空气动力学在工程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
学习空气力学原理的教案总结
这是一篇关于学习空气力学原理的教案总结。
一. 教学大纲1.1 课程概述本课程主要介绍空气动力学原理和空气力学静力学的基本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应用;掌握航空航天技术、风力发电技术、汽车车身外形设计等领域所需的基础知识。
1.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空气动力学的概念和原理;2)掌握空气力学静力学的基本知识;3)了解航空航天技术、风力发电技术、汽车车身外形设计等领域所需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空气动力学问题,设计工程方案;2)能够运用空气动力学的基本计算方法;3)能够运用电脑模拟、试验方法验证设计方案。
1.3 教学内容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空气动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气流压力与气动力;3)空气力学静力学的基本知识;4)推力与升力;5)流体力学与空气动力学;6)风力发电技术;7)航空航天技术;8)汽车车身外形设计。
二. 教学方法2.1 以听讲为主,辅以图示、演示等教学方法。
2.2 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独立学习。
2.3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文献,强调知识的实际应用。
三. 教学过程3.1 三维动画演示飞机起降过程,让学生了解动力学和空气力学的基本概念。
3.2 按照教材内容,介绍空气动力学原理和空气力学静力学的基本知识。
3.3 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空气动力学的应用。
四. 教学效果经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掌握了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了气流压力与气动力、推力与升力、流体力学与空气动力学、风力发电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汽车车身外形设计等领域的基础知识。
同时,学生具备了分析空气动力学问题、设计工程方案、运用计算方法和验证设计方案的能力。
五. 教学反思5.1 教学方法:应该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实验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需要加强实际案例的介绍和讲授,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动力学基础教案大纲(112 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航空航天类院校本科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教案计划中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为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流体力学基本知识和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解决空气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分析手段。
本课程的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低速空气动力学和可压缩空气动力学,包括了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低速流动和可压缩无粘流动的基本原理、绕翼型和机翼的不可压缩流动的薄翼理论和有限翼理论、激波理论、翼型亚音速和超音速线化理论及应用等。
b5E2RGbCAP
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空气动力学:一些引述概念
1.空气动力学的重要性:历史实例
2.空气动力学:分类和实际应用目的
3.一些基本空气动力学变量
4.气动力和力矩、压力中心
5.量纲分析:Buckingham Pi 定理、流动相似准则
7.流体静力学
8.流动的类型
9.应用空气动力学:气动力系数的大小和变化趋势第二章空气动力学:一些基本准则和公式
1.矢量分析和场论复习
2.流体模型:控制体和流体微团
3.连续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动量方程的应用
4.用实质导数表达的基本方程
5.流动的迹线和流线
6.旋转角速度、旋度、变形角速度,环量
7.流函数、势函数,流函数势函数的关系
第三章不可压无粘流基础
1.Bernoulli方程及其应用
2.不可压流中的速度边界条件
3.不可压无旋流的控制方程:Laplace方程
4.基本流动:均直流、源汇、偶极子和点涡,流动叠加5.绕圆柱有升力流动
6.Kutta-Joukovski定理
7.面元法基本概念
第四章绕翼型的不可压流
1.翼型的几何描述术语、翼型的气动力特性
2.低速绕翼型流动解的基本原则:涡面
3.库塔条件
4.经典薄翼理论:对称翼型和有弯度翼型
5.涡板块法
第五章绕有限翼展的不可压无粘流
1.下洗和诱导阻力
2.涡线及Biot-Savart定理、Helmholtz定理
3.Prandtl经典升力线理论
第六章三维不可压流
1.三维点源
2.三维偶极子
3.绕圆球不可压流动
第七章可压缩流基础
1.热力学简要回顾
2.压缩性的定义
3.无粘可压缩流动控制方程
4.驻点条件的定义
5.超音速流动:激波
第八章正激波及相关问题
1.正激波基础
2.音速定义
3.正激波特性计算
4.可压缩流动的速度测量
第九章斜激波和膨胀波
1.斜激波关系式
2.绕楔和锥的超音速流动
3.激波干扰和反射
4.钝头体前的脱体激波
5. Prandtl-Mayer 膨胀波
6.波膨胀理论:在超音速翼型绕流中的应用第十章通过喷管、扩压器和风洞的可压缩流动1.准一维流动的控制方程
2.喷管流动
3.扩压器流动
4.超音速风洞
第十一章翼型亚音速绕流线化理论
1.速度势方程
2.线化速度势方程
3. Prandtl-Glauert 压缩性修正
4.改进的压缩性修正方法
5.临界马赫数
6.阻力发散马赫数:音障
7.面积律
8.超临界翼型
第十二章线化超音速理论
1.线化超音速流的压强系数
2.线化超音速理论在超音速翼型绕流中的应用
三、课程的教案要求及辅助教案环节的说明
本课程包括低速空气动力学和可压缩空气动力学两部分。
为了打好扎实的空气动力学理论基础,本课程侧重于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和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对涉及空气动力学最基本的薄翼理论和有限翼理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数学分析。
学生通过各教案环节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p1EanqFDPw
<1)了解空气动力学发展简史、学科分类、应用范围;空气动力学基本参数、气动力、力矩和气动中心;量纲分析、相似准则;流体静力学。
DXDiTa9E3d
<2)熟悉流体运动所遵循的基本物理准则、掌握对物理准则进行数学描述的方法。
<3)掌握不可压对Bernoulli方程的推导及应用、理解不可压无粘流的叠加性原理并能熟练应用、理解升力产生的机理。
RTCrpUDGiT
<4)熟悉薄翼理论中的几个重要的近似处理、后缘库塔条件、薄翼理论中的重要数学方法、了解面元法的基本概念。
5PCzVD7HxA <5)理解掌握升力线理论、熟悉椭圆机翼的气动特性。
<6)理解并掌握可压缩空气动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绝热可逆、等熵、马赫波、激波、特征线、滞止值、音速、拉瓦尔喷管、小扰动、临界马赫数、阻力发散马赫数、超临界翼型。
jLBHrnAILg <7)掌握可压缩空气动力学的一些基本定律、方程际关系式: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跨音速面积律、亚音速翼型相似律、亚音速机翼相似律、等熵可压缩流的Bernoulli方程、小扰动速势方程,用马赫数表示的等熵流动关系式,激波关系式、Prandtl-Mayer 膨胀波关系式等。
xHAQX74J0X
<8)掌握可压缩空气动力学的一些计算方法:滞止温度、密度、压强的计算、有关激波关系的计算、翼型和机翼空气动力系数的计算、运用超音速薄翼理论计算气动载荷等。
LDAYtRyKfE
<9)本课程实施过程要求完成雷诺实验、文德利管实验、二维翼型测压实验和三维机翼测力实验、激波和膨胀波观测实验。
Zzz6ZB2Ltk
四、学时分配
课堂授课:
第一章、空气动力学:一些引述概念 8学时第二章、空气动力学:一些基本准则和公式 12学时第三章、不可压无粘流基础 12学时第四章、绕翼型的不可压流 10学时第五章、绕有限翼展的不可压无粘流 12学时第六章、三维不可压流 4学时第七章、可压缩流基础 6学时第八章、正激波及相关问题 8学时第九章、斜激波和膨胀波 8 学时第十章、通过喷管、扩压器和风洞的可压缩流动 8 学时第十一章、翼型亚音速绕流线化理论 8 学时第十二章、线化超音速理论 8 学时
教案实验:
雷诺实验、文德利管实验、沿程压力损失实验 2学时翼型测压实验 2学时
机翼测力实验 2学时激波和膨胀波观测实验 2学时
五、使用教材
John D. Anderson,
《Fundamentals of
Aerodynamics》
申明:
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