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校园文化差异对比
中西(美)高等教育比较
02 招生录取与选拔机制
中国高考制度及改革趋势
中国高考制度概述
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 统一录取,以高考成绩为 主要录取依据。
改革趋势
推动综合素质评价、多元 录取机制,加强对学生创 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考察。
自主招生政策
部分高校实行自主招生, 选拔具有特殊才能或优秀 综合素质的学生。
美国大学录取标准及多元化考量
中国高校逐步加强职业规划教育
近年来,中国高校越来越重视职业规划教育,提供多种形式的职业规划辅导和 实习机会。
美国高校注重实践与职业规划结合
美国高校在职业规划方面注重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校企合作等方式帮助 学生了解职业市场和提升职业技能。
创新创业支持政策
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创新创业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支持政策,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
中西(美)高等教育比较
目 录
• 教育体系与结构 • 招生录取与选拔机制 • 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 师资力量与科研水平 • 学生管理与校园文化 • 就业前景与职业发展
01 教育体系与结构
中国高等教育体系
01
02
03
公立大学为主导
中国高等教育以公立大学 为主,这些大学享有政府 资助,提供广泛的学科和 专业。
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中国高校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实训等环节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选修平衡
通识教育为核心
美国大学课程设置以通识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和跨学科能力。
专业选修灵活多样
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美国大学提供灵活多样的专业选修课程, 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美国创新创业环境优越
浅析中西教育差异与对外汉语教学
浅析中西教育差异与对外汉语教学作者:段仲阳来源:《校园英语·月末》2020年第01期【摘要】关于中西教育差异的对比问题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从教育理念上来看,中西教育差异主要体现在统一性和多样性方面,而从教育方式来看,中西方教育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培育方面。
尤其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更加能窥见出中西教育差异性。
本文主要从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出发探讨中西教育差异性,并就中西教育差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体现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西教育;差异;对比;对外汉语教学【作者简介】段仲阳(1995.05-),女,汉族,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一、中西教育差异的对比分析1. 中西教育理念差异的对比分析。
(1)统一性与多样性。
中国是群体文化的主要代表,且这种群体文化在教育思想中已经有所体现,这决定了中国教育在发展中忽视了“多样”性,而更加注重统一性。
“大一统”是现如今中国教育的重要特征,在教育中主要体现在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方法等方面。
这种教育思想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而西方国家教育思想体现在个性化方面,根据西方个体主义思想内容,其在教育中更加考虑到不同个体的差异性,这就为西方教育赋予了多样化色彩。
(2)重理论轻实践与重实践轻理论。
在价值观念方面,中国学校教育存在着重视知识教育而轻视实践的特征,中国大多数大学生的学习都比较勤奋刻苦且认真踏实,他们对于知识抱有强烈的渴求,图书馆、自习室、教室、阅览室等已经成为中国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
根据相关研究得出,中国大学生在每天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时间超过了美、英两国的大学生。
相比较而言,西方学校教育更加倾向于实用型,这主要是西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因素和多样性社会思潮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在有关社会领域的教育中,西方国家更加强调对学生的实际性教育,教育知识与实用型领域密切联系起来。
而在思想层面上,知名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杜威提出了“经验即生活”与“学校即社会”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曾经在西方校园盛行一时,对他们的校园文化冲击非常大。
中西方教育价值观的差异——对校训的分析与思考
中西方教育价值观的差异——对校训的分析与思考摘要:通过分析中西方校训,发现中西方校训,代表了中西不同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精神,蕴含着不同的教育价值观。
本文对中西方校训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对我国校训的制定提出了几点建议,也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关键词:中西方校训;教育价值观;启示韩文祥(1963—),男,汉族,陕西省韩城人,陕西韩城西庄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成长江(1957—),男,汉族,陕西省合阳人,陕西合阳坊镇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校训是学校教育理念、治学风格的高度概括,是学校办学传统与育人目标的集中体现,是最能反映学校特色和教育价值取向的根本标志之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由于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等的差异,中西方学校的校训各有特色,而中西方教育价值的取向也体现在校训中。
因此,通过校训这一视角,研究中西方教育价值观的差异,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学校校训的特点分析(一)“主德”、“求善”的道德性取向中国学校的许多校训中,都有一个“德”字或“品”字。
例如:中国政法大学的“厚德明法,格物致公”,香港大学的“明德格物”,台湾大学的”敦品,励志,爱国,爱人”,大部分学校的校训都引经据典,可从古典文献中找到渊源。
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自《周易》中“乾”“坤”两卦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以及宇宙伦理的道德规范体系,并有一整套完备的道德教育理论。
①所以,中国文化被称为“德性文化”。
《大学》开首的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更是为许多学校普遍使用。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体系是以“求善”为主旨,重道轻艺,“百工”之人不能登大雅之堂,这种轻自然的学术倾向,区别于古希腊对“求真”的关注。
②(二)“重集体”、“重和谐”的整体性取向在分析所收集的101则校训中,“团结”出现了48次,是校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
中西方文化差异例子
中西方文化差异例子
1. 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注重色、香、味、形的完美结合,强调菜肴的口感和烹饪技巧。
而西方饮食文化则更注重营养均衡和食物的原汁原味,强调生食、沙拉和烤肉等。
2. 家庭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观念非常重要,尊老爱幼、孝道等价值观在社会中得到广泛认同。
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较为突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对独立。
3. 礼仪文化:在中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人们在社交场合非常注重礼仪,如尊老爱幼、谦虚有礼等。
而西方文化中,礼仪相对简单,更强调平等和直接的表达。
4. 教育观念:中国教育观念注重学术成绩和考试分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承受较大的压力。
而西方教育观念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发展个性。
5. 时间观念:在中国文化中,时间观念相对灵活,人们更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
而在西方文化中,时间观念较为严格,人们注重效率和准时性。
这些只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些例子,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差异。
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浅谈中西方大学校园建筑文化差异
浅谈中西方大学校园建筑文化差异摘要: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大学的起源和演变进行比较,着重分析了中西方校园建筑的差异。
中国学校建筑传统上有大门和围墙,以行政领导和教师为中心,显示出一种封闭的人文意味;而西方校园则为开放式,面向社会,强调个性和交流。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应该重组校园的结构和空间,创造自然和人文融合的新校园空间。
关键词:建筑文化校园建筑空间大学一、绪论所谓大学校园建筑文化,是指通过大学建筑群体及其周围空间的设计所体现出来的建筑形态、建筑风格、建筑价值及大学生对这些建筑的评价欣赏、情感依附等文明因素的总和。
这种文化既是一种物质环境文化,同时也是一种依托物质环境所渗透、展示的特殊精神氛围文化。
它是和大学整体文化不可分离的有机体,是影响师生情感、品格涵养以及熏陶文化气质的一个微妙而现实的因素。
典型的大学校园建筑文化,能使人一踏进校园便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它的影响和品质,生活在其中能深刻体会到大学的气氛、大学的使命,甚至大学的价值和精神。
对中西方大学校园建筑文化作比较,选择性的借鉴西方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优点,充分挖掘和发扬我国校园建筑的优良传统,将两者加以融合,从而拓展新校园空间,塑造新时期的大学校园环境正是本文的主题。
二、中西方大学校园起源和演变的比较大学,如同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所说,是指有意识地致力于追求知识、解决问题、审慎评价成果和培养真正高层次人才的机构。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大学,所以期望大学适应一种单一的模式这种想法是很荒谬的。
中西方文化背景和教育模式的差异,使中西方大学校园的起源和演变也有很大的不同。
(一)我国传统校园建筑的发展历程我国教育起源于住宅,后逐渐演变为私塾,最后成熟于书院。
自古书院往往“择胜地”、“依山林”而建。
如白鹿洞书院地处庐山五老峰下,楼阁庭院尽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之中。
岳麓书院地处岳麓山下。
书院倚山而瞰湘江,秀丽而壮观。
中国文人寄情山水,崇尚自然的旨趣,正是书院建筑择址和塑造环境的理想和追求。
国内外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综述及评价
国内外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综述及评价作者:张静路佳丁泽国来源:《亚太教育》2015年第24期摘要: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在对国内外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进行总体综述后,提出我国校园文化建设要立足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证性研究。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创新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8-0214-01一、国内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综述国内学者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校园文化建设的口号正式提出是在1986年,形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热潮。
国内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校园文化的定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学说:意识形态说,有的学者认为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众意识,是学校根据社会成员的参与以及逐渐养成的认同的群体思想文化意识。
综合说,有的学者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体制、教育环境、校风校风等的综合体现。
氛围说,有的学者认为校园文化是弥漫于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以及他们的环境的氛围等。
第二,校园文化的功能研究,不同的专家学者对校园文化的功能有着不同的看法,贾九斌(2009)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与识别》中将校园文化的功能从校园物质文化功能、制度文化的功能、精神文化功能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凌宏彬(2003)在《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中从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协调功能等方面,提出完善学校的总体规划,建设科学有效的校园制度文化,健全校园物质文化和创建校园精神文化方面培养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
第三,关于校园文化的发展方面。
国内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划分不一致:苏国红(1999)从逻辑历史的关系的角度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四个时期,校园文化的萌芽期(1978-1984)这一时期校园文化形式单一,学习热成为主流,校园文化的初建期(1984-1989)政治热冲击校园,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多样,校园文化的重建期(1990-1993,1993-),校园文化失范转向校园文化的全面重建。
浅谈中西文化冲突中的价值观差异
跃参 与进来 , 为学校 以及校园 网的建设 和发展提供有价值 的建议 和依据 。
3小 结 .
随着互联 网的发展 , 光纤网线 已进入高校学生宿舍 , 电脑也 已
每天访 问
每周访 问 数周访问 基本不访 问
4 3
4 9 6 2
4% 3
4 % 9 6 % 2 % -
J. 思想教 育研 究,00 4 . 2 1() 学习方法介绍栏 目、 专家 网上 学术论坛 、 考研 、 业信息发布 的力 [] 就 度; 再次 , 加强 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健 康教育网站 的建设 , 为学 生 的坎 坷 、 就业 中的迷茫等方 面的疑难问题 ; 最后 , 校园 网的建设应 园网 , 充分反映学校 发展历史 、 学校 办学特色 、 校校风 学风 、 学 学
的本质特征 , 不要被外化的行为所迷 惑。
参考文建设水平的评价( 10) 一 0
校园网建设水平
很不错 比较好
一
人数
1 4 3 6
3 6 1 4
百分比( %)
1 % 4 3 % 6
3 % 6 1 % 4
[] 1 杨立 淮 , 百成.微博 ” 徐 “ 网络 生 态下 的高校 网络思 想政 治
关 键 词 : 化 差异 ; 值 观 ; 文 价 自然 观 ; 际 关 系 ; 私 人 隐 1引言 .
理论框架 中最有生命力 的定型因素之一 。 在中西跨 文化交际 中。 价 随着 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 ,西方社会 的人和事物越 值观差异 可从 时间观 、 自然 、 人际关 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来越多地走进 了我 们的视野 , 国域 、 民族 、 跨 跨 跨文化 的经济 和社 会 交往与 日俱增 , 这对 于加深我们对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 。 但 我们所面对 的是 来 自陌生文化 的国家与我们迥然不 同的人 , 交
中西方校训对比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大主题:站在中国看世界,站在世界看中国(2)小组主题:中西方大学校训的差异比较(3)小组分工:(4)主题论文:中西方大学校训差异比较一、中外大学校训的历史演进从中外大学校训诞生的历史看,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本来根源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以意大利和法国最早,意大利波罗那大学建于1088年,被称为欧洲大学之母的巴黎大学建于1150年,而资料表明这类早期大学并无明确的校训。
稍后英国创建的牛津大学(1168)及剑桥大学(1209),直到15世纪初和16世纪末的1573年,才分别设计和启用了各自的校标。
由于校训和校标一样,都是大学及其精神的象征,由此笔者认为,两校校训“上帝乃知识之神”、“剑桥——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应该是西方大学较早的校训。
到了17、18世纪乃至19世纪初,美国哈佛(1636)、耶鲁(1701)、普林斯顿大学(1746)、西点军校(1802)和德国柏林大学(1810)应运而生,这些历史悠久的西方大学其校训渗透的思想与牛津剑桥相仿:追求真知、并带有浓厚的宗教背景。
且这些校训一般不因校长更替或时代演进而轻易更改,具有相对稳定性。
但其精神内核不断被赋予时代新意,始终成为这些大学发展的目标导向。
因此国外有几百年历史的大学校训并不少见。
而作为世界文明根源之一的中国,殷商时代的学宫、汉代洛阳的太学、隋代的国子监等就已近乎国立大学,也提出了大学之道和教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奴隶和封建教育制度给学生根深蒂固的训导(如学而优则仕)只能算是学校固有精神的总结和提炼,称不上现代意义的校训。
虽然宋代书院院训义蕴深厚,堪称我国古代校训的典范和近代大学校训的先声。
不过蔡元培认为中国大学乃仿效欧洲大学建制,非古代太学演化而来。
所以我国大学校训是随着近现代大学的出现才逐渐成熟的。
如立校最早的北洋大学(1895)1914年确立的校训“实事求是”是我国最早的大学校训,随后有1921年厦门大学校训的问世。
以实例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以实例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摘要:本文从与两位来自美国青年志愿者的生活与学习中,深刻体会到中西方在教育、宗教、隐私、饮食、社交习惯及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对于这些差异的分析和探究让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西方人的思维和行事方式,从而使我们的交流更有效,更顺畅。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交流文化一词,汉语中就是“人文教化”的简称。
而文化的构成,最常见的是物质、制度、精神三个方面。
中国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的人,由于自然环境、思想观念、人文历史等的不同,从而造成了“人文教化”的差异。
在现实生活中,当两个不同国家民族的人在一起交流沟通时,两种不同的文化也就会摩擦碰撞。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正是这种文化差异下人性的真实写照。
本文从笔者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接待国外来访者所感受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做一简要探究。
2009年3月和2011年3月,笔者先后接待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Jack Goets和哈佛大学的Brain Mendal(都为大学一年级学生)来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社会实践,在校园开展英语角活动,与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进行互动交流。
期间两位青年志愿者住在笔者家里并和笔者的家人一起生活,在与他俩朝夕相处的几个月中,笔者切身感受到了中西方文化在教育、宗教、饮食、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差异。
一、中西文化在教育方面的差异Jack和Brain来我家时,我儿子正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这时候的小孩由于玩心正浓,所以在平日的生活中我管束的比较严格,事无巨细都插手干涉。
有次我带Brain去儿子学校,孩子们正在操场上放风筝,我想让Brain也感受放风筝的乐趣,就要求儿子把风筝让给Brain,儿子虽然不情愿,但还是接受了我的要求。
Brain对此事很有看法,他说在美国,人们对孩子的要求不是服从,而是尊重,更注重的是平等、交流和对孩子自尊心的保护。
因为在他们看来,即使是未成年人,也有自己的人权和自尊心,蹲下来与孩子平等的交流是家长一贯的做法。
中美校园文化差异
中美校园文化差异校园建筑的差异。
中国的大学校园通常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高高的围墙将学校与外界隔离开来,学校的一切活动几乎都在封闭的围墙内进行。
而美国大学一般没有围墙,是所谓的“无边际大学”、“无围墙大学”,是开放性学校。
学校与其他领地的分界似乎根本不存在,但实际上美国人的心中存在着无形的分界线。
这种差异和中西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关系。
中国的院墙文化自古就有而且闻名于世,人们习惯于用围墙来保护群体或家庭的领地及利益。
围墙是中国民族文化趋于封闭、向心、内敛与含蓄的文化心理的表现,而这种心理又与中国人安于现状、与世无争的出世哲学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分不开。
②另外,院墙文化实际上是对群体隐私的一种维护,中国人一般遵循内部开放,对外封闭的原则,对外界采取封闭防范的态度。
而美国人的房子,包括学校、政府机构等,都是以房屋为中心,四周向外敞开,有的虽然修建篱笆,但也是一些低矮的栅栏,给人以对外开放的感觉。
美国人性格外向、直率,崇尚自由和竞争、爱冒险。
这种敞开的建筑布局与中国的院墙文化相反,体现了美国人对外开放、内部封闭的居住文化心理。
“教”与“学”的差异。
中国大学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课堂上教师只是把提前备好的课程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全盘而被动地接受。
教学方法依然以提问、背诵、作业为主,学生成为机械的记忆工具,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很差。
另外,大学生学术能力也比较差。
可以说中国大学教育培养出了一群考试的“高手”,而非是具备综合能力的实用人才。
美国高等教育非常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校园文化极具崇尚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价值观念。
学校给了学生很大的学习自由空间,如通过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使学生能自主安排学习生活、自由选择学习方式等等。
学生和教师之间关系平等,上课气氛自由轻松,学生可以随时举手发言,而且学生的任何发言都会受到鼓励。
教学方式多样化,如个案讨论、小型辩论赛、论文中期发表报告等,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反应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建筑新八校和老八校一样吗
建筑新八校和老八校一样吗建筑新八校和老八校作为历史悠久的学府,承载着丰富的学术传统和文化底蕴。
新八校和老八校均代表着一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校园氛围。
虽然它们均致力于培养优秀的人才,但在建筑风格和校园环境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和共通之处。
新八校建筑特点新八校拥有现代化的校园建筑,设计风格多样,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校园内设施齐全,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功能齐全且现代化。
建筑结构多为现代化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外立面采用简约设计,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
新八校强调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建筑风格体现出现代化思维和国际化视野。
老八校建筑特点老八校建筑风格多为传统的中西结合,建筑外观古朴典雅,充满历史和文化气息。
古校园内多为砖木结构和园林风光相结合,建筑仿古、雕梁画栋,体现出深厚的历史底蕴。
老八校注重传统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校园内会有一些古典的建筑和传统风格的建筑,如古老的图书馆、钟楼等。
共同点与差异虽然新八校和老八校在建筑风格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它们均致力于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
新八校和老八校都是优质的高等学府,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校友群体。
此外,两者在校园环境的绿化和建筑设施的完善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然而,新八校更多追求现代化,注重科技创新和国际交流;老八校则更注重传统文化传承和人文关怀。
这些差异使得新八校与老八校在建筑风格和校园文化上呈现出各自独特的魅力和特点。
结语综上所述,虽然新八校和老八校在建筑风格和校园环境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它们均代表着高等教育的精神和理念。
无论是融合现代化的新八校,还是传承传统的老八校,都在不断努力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希望新八校和老八校能够共同发展,相互借鉴,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西大学校训之比较研究
第24卷第3期V o I.24N O.3湖北工业大学学报J our nal o f H ubei I Ini ver si t y of T echno l ogy2009年6月J U n.2009[文章编号]1003--468412009)03—0097-03中西大学校训之比较研究张竞碧(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8)[摘要]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
从词汇、句法、修辞等方面比较了中两大学校训的语言特点,分析巾西大学校训的不同文化蕴含,最后对国内校训的现象进行总结和思考,指出校洲应彰显个性,体现大学的办学理念。
[关键词]大学校训;语言;文化#个性[中图分类号]H021[文献标m i ni:AC om par i s on of C hi nes e and W es t er n U ni ver si t y M ot t osZ H A N G J i n g-bi(Schoo l of F or e i gn Language s-H ub e i U ni v.of Technol ogy-W uhan430068。
C hi na)A bs t r act:School M ot t os.t he SO U l of t he s chool s。
re f l e ct t h ei r ca m pus cul tur es and educat i o n or i ent at i ons.T he paper fi rst co m p ar e dt h e l anguage f eat ur es of C hi nese and w es t er n unive r s it y m ot t os f r o m t h e f ol l ow i ng as p ect s:l exi cal-s yn t act i cal and r he tor ic al fe at ure s.I t t hen anal yzed t he dif f erent c u l tur al connotat i ons of unive r s it y m ot t os.Fi nal l y。
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 报告
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西方文化差异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言行举止上,也体现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历史传统等方面。
要正确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同时也需要去探索其中的共通之处与融合之道。
要正确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就需要认识到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性和特点。
中西方文化源自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因此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
在价值观念方面,中国人注重集体利益和家庭观念,而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人主义和个体价值。
在饮食习惯方面,中国人喜欢煲汤炖菜,而西方人更倾向于简单的烹饪和生吃食材。
在礼仪习惯方面,中国人讲究尊重长辈和传统,而西方人更注重个人的自由和平等。
这些差异是由各自的文化传统和生活环境所决定的,因此我们要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而不是简单地对其进行评判或排斥。
要正确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就需要认识到文化之间的差异不是非黑即白的。
中西方文化之间虽然存在着差异,但也有许多共通之处。
在对待友情和人际关系方面,中西方文化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关爱。
在对待自然和环境方面,中西方文化都倡导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我们要重视文化之间的共通之处,以实现文化的融合与共生。
要正确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就需要积极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对话。
通过交流与对话,可以增进中西文化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促进文化的融合与共生。
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组织文化交流团等方式,让中西方文化能够相互借鉴和吸收,实现文化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中西方文化差异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话题,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以实现文化的融合与共生。
只有通过积极的交流与对话,才能促进中西文化之间的互相理解与和谐共处,实现文化多样性的共同繁荣。
让我们携手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包容的文化交流环境。
【这篇文章旨在辅助理解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并非文化研究报告,仅供参考。
中西方空间文化差异
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的空间文化差异现象学院国际商学院学号 **********姓名方凯Nov. 22, 2014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的空间文化差异现象摘要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语的“intereulr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育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问的交际。
而所谓空间文化就是指各民族对于空间的理解,即在人与人沟通交流时所应遵守的相关规范。
如距离,隐私等。
而空间语言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空间语言是人类利用空间表达思想的一门社会语言。
由于受民族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和价值观等的影响,不同民族的空间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比较中西方空间文化差异,以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与误解,分析和修正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空间语言; 文化差异;价值观;距离一、与人交流的差异1 中国人对于陌生人有着一种天然的防备心理,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所的就是这个道理。
而西方人则不同,也许与他们的宗教信仰有关吧,他们认为人类不论肤色年龄性别都是兄弟姐妹,都是耶稣基督的孩子,都是上帝的信徒。
所以,你在国外,经常可以看到几个陌生人在一起快乐的聊天,甚至,在等车的几分钟俩个陌生人也可以聊得非常嗨。
而这在中国人看来则是不可思议的。
2 而在另外一方面,则又是十分矛盾的。
中国人虽然对于陌生人十分防备,但对于需要帮助的人则会非常热心,他们会不辞劳苦,面面俱到的帮别人处理好难题,即使人家没有任何表示。
而这在西方人看来又是无法理解的。
在他们看来,做如此出力不讨好的事情,简直是非常愚蠢的。
3 中国人与别人交谈时,会不由自主的打探人家的隐私,例如年龄收入婚配状况等。
因为在中国人看来,一个人如果愿意和你分享他的所谓隐私,那么就表示他把你真正的当成了朋友,否则都是逢场作戏而已。
而西方人对此则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既然是朋友,那么就应该会想尊重,像这种打探别人隐私的行为,则是非常可耻的,不道德的,是对朋友的不尊重。
国内外大学校园文化对比研究
关 键 词 :国 外 大 学
启 示
校 园文 化
我 国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英 国 著 名 首 相 丘 吉 尔 曾 这 样 描 述 文 化 :我 宁 可 失 去 “
一
个 印度 . 不 愿 意失 去 一个 莎 士 比亚 。 ” 高 校校 园文 也 而 际沟通 方 式 , 园 物质 形 态 的存 在 方式 , 及 日常生 活 方 校 以
了满足 不 同人 群接 受 高 等教 育 的需 求 。他们 还 积 极 开展
美 国大 学校 园 的环境 建 设 十分 重视 审美原 则 .在这 些优 美 的校 园环境 和独 具特 色 的 建筑 中 ,体 现着 一 定价
值取 向 的人 文 精神 。任 何一 所 学校 的校 园 精 神 、办 学理
社 区发展 。在各 大 学 就读 的 学生 中 , 许 多 外 国留学 生 , 有
学 校 都希 望 他 们毕 业 以后 把 美 国大 学校 园文 化 传播 到世
实 物 来 表 现 出来 。 这 些 实 物 承 载 着 学 校 的 办 学 思 想 和 育
人 准 则 , 把 它 形 象 、 术 而 又 直 观 地 表 达 出 来 。 美 国 的 并 艺 大 学 不 仅 在 校 园 环 境 和 校 内公 共 场 所 等 方 面 都 十 分 重 视 艺 术 效 果 和 审 美 原 则 ,而 且 通 过 各 种 途 径 开 展 多 种 多 样
中西方校园文化
摘要: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各具特色,中华文化是一元的,而西方文化是多元的。
中华文化崇尚推已及人的恕道,而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
中西方校园文化也存在本质的差异:各自体现的时代精神不同;价值特征不同;理论基础不同。
面对这种冲突,我们应该坚持扬弃、发展与创新、立足实际等原则,批判地吸收借鉴西方校园文化,建设民主、开放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中西文化;校园文化;文化冲突.两千多年来,中国在自己独立生长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
然而,到了19世纪中叶,清王朝江河日下,经济凋敝,导致了中国文化的窒息。
而此时,西方科学文化却迅速发展起来,并开始向古老的中国文化挑战。
于是,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标志,中华民族被迫走上了文化反省和比较选择的道路。
此后,中国的文化一直是在新旧、中西之间奔突,久久处于困窘的矛盾状态。
一方面叹服西方科学文明,渴望新知,另一方面又因曾受到列强的侵略而排外;一方面看到中国科学文化的落后,另一方面又为悠久的历史文化所陶醉;一方面在物质上想创新,另一方面在观念上却想守旧;一方面民族自卑,另一方面民族自大??。
而这种文化的困窘,关键就在于对传统文化不能进行彻底的自省,对世界先进的思想文化不能大胆地借鉴和吸收。
一、西方文化的特点及中西文化的差异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它因素的不同,各民族都有其特性,而东西方的文化也各有其特点。
(一)西方文化的特点西方文化以英美文化为代表,包括英国文化、美国文化、法国文化等,主要有以下特征:1.个人自由发展和独立精神。
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创造自由的氛围。
个人自由在美国人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成为美国最基本的价值观念之一。
与个人自由相辅相成的,就是自力更生。
他们认为,人不能过多地依赖家庭和政府的支持。
2.竞争和机会均等。
西方人的竞争压力从孩童时代就开始了。
直到他退休为止。
这种竞争在行为取向上,就表现为生活的快节奏,工作的高效率和注重实用性;在时间取向上,表现为不满足现状,注重未来,格外珍惜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
个人主义与 竞争
学习风格
个人主义和竞争是西方文化价值观 的主要内容。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上 独立性强,往往以学习任务为向导, 属于场独立型(field independence).
独立性的学习(independent learning)的学习风格;另一方面,竞 争是西方人的人生信条学生常常通过 不断尝试错误直到最后成功的过程进
22
Part 5 校园选址 Campus location
西方学校多分布在城市,街道,总体开放与学院封闭式相结合 牛津大学校园
23
Part 6 中外入学要求以及宿舍差异
24
宿舍差异
• 国外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提供学生校内住宿的只在少数。大多为单间的宿舍。 • 在国外,很多高校申请过程复杂,价格较高,但相应设施齐全,环境较好。
中西校园文化差异对比
A Contrast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ampuses
Part 1 校服 School uniform
中国 英国
南非 越南
不丹
日本 2
中国校服的变革 Reform of school uniform in China
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
b.旅游:中国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说: “我要去旅游了,请给我一笔钱。“
b.旅游:西方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说: “我已经攒够钱了,我要去旅游了!“
13
中方
合作 集体主义
学习风格
受儒家文化的渲染和集体主义思 想的规范,中学生通过合作
(cooperation)来学习。他们为 了共同的利益,和睦相处,互相 支持,为了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 利益之上,不凸显自己,这种中 合作学习主要体现班级竞赛和课 外小组学习上。学生尊师重教, 教师和教材有很高权威。生生交 流非常正式。学习上以老师为榜 样,以教材为权威模仿学习。
• 在英国,虽然每个学校都建有学生宿舍,但原则上优先安排一年级新生和外国留学生
25
中国宿舍
• 我国高校是非赢利的公益性组织。在我国,高校学生基本住校,宿舍也就成为了在校学生日常生 活及学习的重要场所。
• 中国大学里面的宿舍便宜而且因为学生人数较多,学校占地位置有限所以每间宿舍的人数比较 多,多为4-10人一个宿舍。
17
寄情山水,崇尚自然
18
开放独立、不拘小节
19
西方大学的开放性
美国的匹兹堡大学,学校 没有围墙,也没有严格意义上 的校园。教学、科研、管理 大楼与市区建筑杂陈相间,只 有门上钉的铜牌和盾形校徽 标识出是学校的某学院或研 究所。几条热闹的马路上,各 公司的写字楼、商店和学校 建筑比肩而立。
20
1.引经据典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实事求是,敢为人先
6
Part 2 校训来源 Source of school motto
2.结合自身学科特色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文舞相融,德艺双馨
7
Part 2 校训来源 Source of school motto
3.名人或伟人题词
厚德博学,强军兴国
实事求是
8
Part 2 校训来源 Sourec of school motto
27
Part 7 中西校园文化差异之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
中国校园文化所蕴涵的“人文关怀”和西方校 园文化所倡导的“科学精神”都根源于他们的社会 传统文化。 社会传统文化是指世界各国在长期的 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相当稳定 性而又突出本国特色 的民族精神,是一种积淀型 的文化。
28
中国校园文化的人文关怀
29
中国校园文化的人文关怀
北大、清华等高校在办学之初,便以进步 与团结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而这种理念 本 身就是作为调整日常人际关系的行为 准则,体现 了中国校园文化中特有的人 文精神。在这种充满 浓郁色彩的东方校 园文化熏陶下的知识阶层,抱着“朋友遍 天下”的愿望,善待他人,友好相处,互 助合作,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贯穿的 “不偏不倚”、“以和为贵”的思想观念 是一脉相承的。
1.以宗教信仰为基础
追求真理,信仰宗教
上帝乃知识之神
9
Part 2 校训来源 Source of school motto
2.引用精美的诗文警句
毫无特性的学习,将一事无成
10
Part 2 校训来源 Source of school motto
3.名人题词
它因上帝力量而繁荣
11
Part 2 校训来源 Source of school motto
行学习。
15
Part 4 建筑文化
16
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 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 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 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 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 主题。——Edwadr Bumett Tytor
中国校园文化孕育于以儒家思想为主 导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与 其传统文化有着高度 的一致性,其校园文化是一 种在群体中更加注重调整人际关系和个人思想行 为的东方伦理文化,在形式上 更体现出人文关 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带有这样的特征:它 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人们通过自身 的修养和 学习,成为高尚的人、有理想的人。因而古代的人 文精神非常重视礼仪形式,提倡德治,力求使 社会 各个等级和睦相处这种人文精神发展到今天, 所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 达人”,这些大家在平常生活中津津乐道的中国传 统伦理道德思想,时至今日,仍然在大学校园里潜 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人们都 希望能 与他人亲密、和谐、友好地相处,希望在一 个充满信任、互助友爱的校园环境中,得到尊重、 自信和自我 发展。校园文化正是紧紧围绕着如何 与师生员工和谐共处,共同实现育人之目标而建 立起来的。
32
Thanks.
A Contrast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ampuses
Part 5 校园选址 Campus location
中西方文化背景和教育模式的差异,使中西方大学校园的选址也有很大的不同
岳麓书院
牛津大学
21
Part 5 校园选址 Campus location
中国传统书院的选址 中国文人寄情山水,崇尚自然的旨趣,正是书院建筑选址和塑造环境的理想和追求
岳麓书院赫曦台
31
西方校园文化的科学精神
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正是 科学精神备受西 方校园文化推崇的真 实反映。崇尚科学、理性在 推动西方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也逼迫 和促使西方大学生适应和追求更高层次 的物质生 活。但对物质生活的过分追 求会使人际交往笼罩 上一层商品经济 条件下物物交换关系的阴影,进 而被 推演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带上了浓厚 的功 利主义色彩,这种急功近利的思 想容易造成人际 交往过程中产生矛盾 和冲突,会给高校的校园文化制造许多 不和谐的“音符”。
一百年前,校服是社会进步的象征 一百年后,校服是社会争论的话题
3
从辛亥革命到二十年代 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现
三十年代:中式旗袍在校园内得宠
四十年代:基本延续了三十年代的服装风格
五十年代:比较随意,缺乏特定校服
在建国之初,全国人民自动穿起蓝色、灰色的 干部服、列宁装、棉大衣。长衫马褂至此基本 退出历史舞台。1958年以前,风气还是比较宽
26
入学要求 • .中国大学的录取方式是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是由多门学科的成绩统
一判定的,而外国大学则是多方面选择性录取:面试,推荐,在中 学的学习表现,预科的平均成绩以及综合素质来综合评定。 • 外国大学则是更加注重实践,每个学科专业都有自身的考核分数, 管理模式比较灵活,除了平时的理论学习外还有实践的结果学习, 有一个偏科都会影响考核。 • 国外大学平时上课要求较低,给予学生大量的课外学习实践的机会, 更注重多方面发展,个性的培养。 • 学习方面:中国大学倾向于考试和理论,国外大学倾向于实践和新 发现。
松的,大学女生还会穿着彩色呢子大衣。
六七十年代草绿色的旧军装
4
八十年代,真正意义上的校出 现在国人面前
九十年代及二十一世纪初:运动 校服一统天下
二十一世纪:这是一个全新的时 代,对于校服,我们不妨拭目以
待
二十一世纪:这是一个全新的时 代,对于校服,我们不妨拭目以
待
5
Part 2 校训来源 Source of school motto
1.校训来源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2.校训来源体现教育思想差异。 (1)中国重道德,外国重科学。 (2)中国重人性,外国重神性。 (3)中国重集体,外国重个人。
12
Part 3 学生特点 中方
西方
a.上大学: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
学习,大部分人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
a.上大学:西方学生为了能考从大学毕业,
30
西方校园文化的科学精神
西方哲学家罗素认为,西欧和美国的精神生 活都始于 三个源头:( 1)希腊文化,即古典文学、艺 术、数学 的来源;( 2)犹太人的宗教和伦理—— 从犹太人那里 狂热的宗教信仰、道德热诚和罪恶的 观念,还有宗教 的不宽容精神以及民族主义的一 部分;( 3)由近代科 学产生的现代工业主义—— 从科学和工业主义得到力 量和知识,也从所有知识 必须应用的经验主义方法论 中汲取了营养。希腊 的哲学和纯数学中表现的理性思 考及纯知精神, 是近代科技文明之根。因此,真正意 义上的科学 之所以诞生在欧洲,是因为在西方文化传 统中蕴 涵着培育科学所必须的科学精神,而西方校园 文化所倡导的科学精神也来源于这种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