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表面特性及表面金属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八面体与菱形十二面体聚形 及八面体与立方体聚 形:
人造金刚石形状
• 人造金刚石单晶呈平面状,具有清晰的晶 棱及顶角。人造金刚石比天然金刚石的晶 棱及顶角更明晰,晶面更平整。人造金刚 石立方体与八面体的聚形多见,很少见到 菱形十二面体。
人造金刚石形状图
八面体与菱形十二面体聚形
八面体与立方体聚形
• 红外分析表明金刚石表面含有-COOH、-OH、-CH、 -C=O、-NO2、-C=C-等基团,在空气中烧蚀,残余 的基团较少,在N2中烧蚀大部分基团能够保留。 • 户仓和、吉川昌范[3]把金刚石放入700℃~900℃空气 中14min~30min,研究了空气对金刚石腐蚀,发现 金刚石表面腐蚀成凹凸状,(111)面腐蚀速度比 (100)面快;腐蚀能增大金刚石表面积,腐蚀时 间15min,温度900℃,表面积可达到最大,金刚石 与镀镍层的结合强度最高。 • 赵玉成、邢广忠等[4]采用熔融硝酸钾在560℃~600℃ 对金刚石处理30min~60min,由于化学处理消除或 钝化了表面裂纹,应力集中得到释放,金刚石强度 可提高12.4%~27.6%。
天然金刚石形状图
天然金刚石图1
天然金刚石图2
立方体
歪斜八面体
曲面四六面体
带壳金刚石
天然金刚石形状图
菱形十二面体
八面体
三角薄片双晶
四面体穿插双晶
八面体连生双晶
菱形十二面体连生双晶
1.3金刚石表面缺陷
• 金刚石在形成过程中表面会出现三角凹痕、三角 座(突起的三角形)、生长阶梯、纹理、结节 (纹理发生改变处)和凹角等生长特征,使金刚 石表面变得不平整。
• 多晶金刚石又称聚晶金刚石,与单晶金刚石相比, 多晶金刚石有更多的晶棱和磨削面,每条晶棱都 有切削能力。聚晶金刚石具有自锐性和韧性,在 加工过程中会破碎成更小的颗粒,新的裂面形成 更锋利的切削棱,具有比单晶更独特的性能。
以下是某公司聚晶金刚石产品性能
天然金刚石形状
• 天然金刚石常见的形状为八面体和三角薄片双晶, 菱形十二面体少见,立方体更少。除此外,还有 凸八面体、凸十二面体、凸六面体及其聚形体等, 而聚形体要比形状规则的单晶体常见。 • 晶面上常有阶梯或不平的“浮雕刻象”,八面体 的晶面上有时出现三角形坑穴,它的顶角朝着八 面体的晶棱,立方体的晶面则有漏斗状凹陷,而 菱形十二面体的晶面上常有深暗的线纹。 • 由于地壳的运动以及自然的冲积作用,曲面晶体 要比平面晶体多。
• 金刚石表面化学改性处理可改善金刚石磨 块烧结性能(表7),预先在600℃用CO2做 催化氧化处理,然后在500℃用甲烷改性处 理2小时,此时烧结后磨块性能最佳。
三、金刚石金属化
粘接剂对金刚石的的把持力不外乎三种: 机械镶嵌力、物理吸附力和化学键合力。 物理吸附力最弱,机械镶嵌力取决于金刚石表 面的粗糙度及粘接剂的强度与硬度,化学键结 合力最强。由于金刚石硬度很高,故一般改变 金刚石表面粗糙度的方法费工费时;粘接剂的 组成主要由工艺所决定,一般也不随便改变; 改善粘接剂对金刚石的把持力最有效办法为使 粘接剂与金刚石之间形成化学键结合。
1.1 金刚石的颜色
• 人造金刚石常为浅黄色、浅黄褐色、浅黄 绿色、褐色等,无色人造金刚石很少;天 然金刚石98%都是无色至浅黄色,白色金刚 石很少,玫瑰色、粉红色、蓝色、绿色、 黑色、茶色十分稀少。
1.2 金刚石的形状
• 由四面体组成的金刚石常见晶体有立方体、八面 体和菱形十二面体。金刚石的晶体形态分为:
• 纯金属与金刚石表面的浸润θ角如表1,绝大多 数均在90°以上,说明浸润性很差;只有铝在 1100℃对金刚石有明显的浸润,但此时金刚石 已有石墨化转变。 • 通过在低熔点金属Cu、Ag、Sn、Pb等中添加 Ti、Zr、Cr、V、B、Si等元素可改变金属对金 刚石的浸润性(如表2),添加元素与金刚石 表面形成稳定碳化物,且可以在金刚石晶体上 外延生长,从而在金刚石表面和合金溶液间形 成碳化物界面,金属合金对金刚石的浸润和焊 合就转变为合金对碳化物界面的浸润和焊合, 使界面性能得到改善。
三角凹痕
生长阶梯
纹理和结节
二、金刚石表面的化学特性
• 金刚石为碳单质,常含有Si、Mg、Al、Ca、 Mn、Ni、N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B、Cu、Fe、Co、Cr、Ti、 N等杂质元素。 • 金刚石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酸、碱中均 不分解。在熔融的硝酸钠、硝酸钾、碳酸 钠中有溶蚀;此外浓硫酸、铬酐、浓硝酸 和双氧水等在较高温度下对金刚石表面有 一定程度的腐蚀; • 金刚石在高温下能转变成石墨被空气氧化。
• 空气中温度高于650℃时,-NO2、-NO3、 -SO3H基吸收带消失,桥接的含氧基吸收带强 度降低; • 用氢处理甚至在20℃时,呈现不同C-H基的 特征吸收带,同时-C=O、-COOH、-CHO和 -CO-O-OC-消失;900℃时用氢处理导致 -OH基脱除和C-H键含量增加。 • 化学改性处理对金刚石与水的表面接触角 影响很大(表3):
金刚石表面特性及 表面金属化
—— 金刚石表面处理专题报告——
傅圣利
前 言
• 金刚石由于具有高硬度、低摩擦系数、高热导率、 低膨胀系数、低放射性等许多优异的物理特性, 在许多工业领域都得到应用。尤其是由金刚石和 金属、陶瓷或高分子树脂结合在一起做成的金刚 石工具,不仅被广泛用于民用建筑与土木工程、 石材加工业、汽车工业、交通工业、地勘与国防 工业等领域和其它现代高新技术领域,而且在宝 石、医疗器械、木材、玻璃钢、石材工艺品、陶 瓷、复合金属和硬脆材料等众多新领域不断出现, 社会对金刚石工具的需求也逐年增加。
• 400℃用空气处理1小时,导致水完全润湿 金刚石(θ=0);室温下用气体处理金刚石, 润湿角改变强烈,影响顺序为: CO>O2>CH4>H2S>CO2>空气。 • 用氢、甲烷对金刚石表面进行处理,低温 时对金刚石和水的润湿角减小最为强烈 (图1中 折线1),这时KOH熔滴的扩展时 间最短(折线2);
• 高温时水蒸气在金刚石表面发生作用,所有的表 面基团会被置换为-OH,在水分子进一步作用下, 表面与空间碳原子之间键合断裂,形成新的-OH、 -C=O、-COOH,它们的置换和分解导致CO、CO2 的形成。 • 表面用气体化学改性处理使金刚石粉末电阻率和 热导率变大(表5)。
• 化学改性可对金刚石冷压极限压力和压制密度产 生影响(表6):
• 张书达、朱瑶华[1] 利用二次离子质谱法(SIMS) 对金刚石表面杂质元素N、Na、Mg、Si进行了 分析和测量,并用Ar+剥蚀金刚石表面,发现 杂质浓度最大值均位于最外的一薄层内。 • 李颖、李焕锋等[2]用热分析和红外分析对爆轰 纳米金刚石进行了研究,发现空气中纳米黑色 金刚石在478℃~515℃开始氧化,N2中加热到 700℃之前失重很少;灰色纳米金刚石在570℃ 开始氧化,N2中加热到950℃之前失重很少, 仅为2.3%。
一、金刚石表面的物理特性
• 金刚石表面摩氏硬度为10,显微硬度比石英高1000 倍,金刚石硬度具有方向性;弹性模量达 9~11×105MPa,摩擦系数小,有极高的抗磨能力; 金刚石表面有标准的金刚光泽,折射率2.417,色散 率0.044,反射率:油浸下5.308%,空气中17.29%, 具备一定入射角度自然光在金刚石表面产生分解的 光谱色,俗称火彩。金刚石表面具有非磁性、不良 导电性(电阻率:5×104Ω.cm)和摩擦生电性; • 金刚石表面亲油疏水,对油脂及污垢有较强的亲和 力,油污很容易被金刚石吸附。在金刚石表面擦上 油质后可见晕色,在晶面上滴上油珠立即扩散,而 滴上水珠则不扩散;用手指抚摸金刚石会感到胶粘 性,似乎有粘糊的感觉。
2.2金刚石表面化学改性
• 王光祖、贾美伦译[5]“金刚石表面的化学状 态对其性能的影响”的文献中用浓硝酸和 发烟硫酸混合处理,红外光谱表明金刚石 表面含有: -OH、-C=O、-C-O-O-C-、 -CO-O-OC-、-C-O-C-、-NO2、- NO3、 -SO3H等多种基团。 • 450℃用空气处理,这些官能团覆盖层没有 明显改变。
3.1 基本原理
• 在金刚石表面镀覆或增加涂层以改变金刚 石表面粗糙镀对于树脂基金刚石工具也是 常用的变法,但其结合强度没有化学结合 显著。 • 金刚石表面金属化不仅能使金刚石与金属 粘接剂产生化学键合,而且能改变金刚石 表面形状,增加物理嵌合作用,提高金刚 石把持力,是金刚石最普遍采用的表面处 理方法。
• 通常电子层结构中含有未充满d层电子或f层 电子的元素均能与金刚石形成稳定碳化物, 改变粘接剂和金刚石的界面状态,降低金 刚石的表面能,如:Ti、Zr、Hf、Cr、Mo、 W、V、Nb、Ta等元素均有明显作用。 • 这些 金属元素被称为强碳化物形成元素。
3.2机理研究
• 通过电子能谱分析Cu-Sn、Cu-Ag、Cu-Sn-Zn等非碳化物 形成合金与金刚石界面微区的元素浓度分布,没有发现元 素有偏析现象;而在Cu或Cu-Sn熔液中加入Ti或Si元素, 在界面微区的能谱分析中可探测到十分明显的元素浓度偏 析(图2,3),界面上浓度达到70%以上,离开界面几微 米后,钛或硅的浓度急剧下降,到30um~40um后,趋于基 体成分。
• 要解决该问题,就必须对金刚石的表面性质及与 金刚石粘接基体的界面性质有透彻了解,对金刚 石与粘接剂结合的原理和机制有深入研究;开发 出适合金刚石复合材料及相关材料的制备工艺, 并严格控制工艺过程,才能改善金刚石表面和粘 接材料的表面性能,提高界面结合强度,制造出 性能优异的金刚石产品,最终解决金刚石把持力 不牢的问题。 • 以下就金刚石表面及界面问题的相关主题和研究 状况作一综述。
1.1金属与金刚石表面的浸润性
• 金刚石与一般金属和合金之间有很高的界面能,不能为一 般熔焊金属所浸润和焊合(表1,2)。
1.2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的作用 • 1958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报道将氢化钛加 入到Ag-Cu合金中,在金刚石工具烧结时, 氢化钛分解成原子钛,从而实现对金刚石 的焊接[6],随后出现了许多以氢化钛或氢化 锆为添加剂的专利[7-10];此后许多研究者开 始把钛、锆、铬、钒等元素加入到铜银合 金中,从而出现了真空焊接金刚石的合金 材料及工艺[11];1981年后,林增栋、徐乍 英等[12-14]进行了较多研究,并实现了该技 术在中国的实际应用。
• 伴随着中国制造产业的崛起,中国金刚石 工具产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中国已有金 刚石工具及相关材料和机械制造的生产厂 家有上千家,年产值超过几千亿元,已成 为国际金刚石工具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之一。 • 金刚石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金刚石 大量脱落的问题,使金刚石工具性能下降, 成本上升,这涉及到不同材料间的界面结 合。
• 连生体进一步分成不规则连生体、平行连生体和双 晶(有连生双晶、穿插双晶、板状双晶等)。 • 多晶体有圆粒金刚石(波尔特型)、浅红金刚石和黑 金刚石等几种。 • 圆粒金刚石是由颗粒连生体和不规则连生体等微 晶形成的球状集合体,呈乳白色到钢灰色,常有裂 缝,硬度很大。 • 浅红金刚石是一种由中心向外放射状排列的微晶 金刚石组成的集合体,外形呈圆球状。这种多晶体 外壳坚硬,内核较软,硬度比圆粒金刚石和黑金刚 石低,强度比圆粒的高。 • 黑金刚石由更细金刚石组成的微密或多孔的集合 体,呈黑色、灰色或绿色,外形不规则。有的黑金 刚石表面有珐琅光泽,硬度略低于圆粒金刚石,但 韧性好。
2.1金刚石表面杂质、空气氧化和腐蚀
• 金刚石内部碳化学键是饱和的,表面碳原 子有“自由”化学键(“断键”),这些 “自由”化学键若与相邻的“自由”化学 键结合则是sp2杂化形成C=C双键,双键较 活泼 ;“自由”化学键也可能为表面杂质 原子及官能团所饱和,形成杂质覆盖层。 • 金刚石粒度越细,表面吸附杂质越多,纳 米金刚石更甚,这就为金刚石表面改性提 供了可能。
• 随着改性处理温度增加,KOH熔滴扩展时间增 加,证明在金刚石表面形成了疏水官能团膜层。
• 用甲烷对金刚石变性处理导致表面形成不同的 含氢基,包括多种双键和键价复杂结构碳氢成 分,并减少氢的吸附,影响金刚石的氧化速度。 • 在20℃经甲烷改性处理金刚石,其氧化速度会 急剧降低,在550℃处理时则无论是水蒸气氧 化还是空气氧化,都是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