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温泉文化历史源远流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温泉文化历史源远流长

中国温泉利历史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神农”时代:公元前四千多年“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知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见西汉司马迁《史记》)。公元前500至600年,孔子《论语•先进篇》“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人,童者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浴乎沂,即在曲阜以南的沂水中泡浸温汤,可见孔子也是我国温泉文化最早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

河南下汤温泉,称为御汤,历代都有帝王、皇妃在此沐浴。《河南通志》记载:“温泉在鲁山县,旧名皇泉,商后尝浴其处……”。明嘉清《鲁山县志》记载:“皇女温泉,去县西五十里,旧名汤谷温泉,今按《水经》名皇女汤,乃商后良夜常浴之其所,泉发于山之石中,神如鼎沸,里泯引以为沐浴地,疮疾濯之即愈,有骊山神出之验。”商后是最早有记载来此沐浴的一位。

在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房山县的人民群众已谱写利用温泉洗浴、灌慨的历史了。“骊山温泉自三代末显于世”(见顺冶本《临潼县志》),2800年前骊山温泉就被发现,西周时期周幽王在此修建了“骊宫”,历史上称为“星辰汤”。到了秦始皇时,开始修建离宫别墅,名“骊山

汤”。西汉武帝时扩建为“离宫”,东汉张衡在“阳春三月,酉草萋萋”之时,“适骊山,观温泉,浴神井,风中峦”,大赞此地“壮厥之独美,思在化之所原,览中域之珍怪,无斯水之神灵,”写下了《温泉赋》,赞美了温泉的“六气淫错,有疾疠兮。温最汨焉,以流秽兮。蠲除苛匿,服中正兮。熙哉帝载,保性命兮”的功德,是当时赞美骊山温泉的名赋。

北魏元茛在《温泉颂》碑文赞颂道:温泉“乃自然之经方,天地元医,出于河渭之南,泄于骊山之下,渊华玉澈,心清万仞,于是左汤谷,右蒙记,南九江,北瀚海,干城万国之民,怀痪沉疴之客,莫不宿粮而来宾,疗苦于斯水”。这个时期开发的温采有陕西勉县温泉和山东临沂温泉,北魏郦道元的《水经往》有载。

而江西庐山温泉也在北魏《水经注》出现。庐山温泉的历史,见于记载的最早时期是在东晋。陶渊明隐居于庐山山南温泉,每日耕田种菊,饮酒作文,欣然自得。写下了著名的《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山以文显,庐山温泉因而名见经传。少后于他的谢灵运、董承等人都曾在此结庐而居,在温泉留下了醉卧石、燔经台、杏林池等名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便是现在庐山的黄龙山麓,离温泉井仅数百米之遥。而此时的温泉能被载于史册的十分稀少。

《水经注》所记载的温泉共有31个,其中12个可以疗养。它按温度的不同从低温到高温分5个等级,依次为“暖”、“热”、“炎热特甚”、“炎热倍甚”和“炎热奇毒”。如“炎热特甚”的温泉,可以将鸡、猪等动物的毛去掉;“炎热倍甚”能使人的足部烫烂;“炎热奇毒”泉水可以将稻米煮熟。《水经注》多次提到“大融山石出温汤,疗治百病”、“温水出太一山,其水沸涌如汤。杜彦回曰,可治百病,水清则病愈,世浊则无验”等,都可见到北魏时期的温泉发现都还集中在广义上的中原区域,依然是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而变化的。

唐代

中国历史上,温泉较大规模的利用,起源于秦汉而盛于唐。唐朝时期,文化达到鼎盛阶段,温泉的发掘也开始涉及到了长江以南。湖南的灰汤温泉、江西宜春的温汤温泉都留下了李白、韩愈等人的足迹和诗文歌颂。“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使宜春温汤温泉名见经传,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我国佛教禅宗五派之一沩仰宗创始人慧寂禅师创建的栖隐寺(太平兴国寺)也开始在温泉边上香火旺盛。会昌五年,温汤人易重成为江西的第二位状元,更使温汤温泉蒙上了一层融合了佛家儒家文化的神秘色彩。

唐太宗是位文韬武略兼备,文浩武功辉煌的皇帝。他的传奇经历也与温泉结下不解之缘,早年他东征经过辽宁鞍山汤岗子,途径此地,坐骑马失前蹄,不想竟踏出一池清澈的泉水。将士在此安歇休整,洗浴征尘,神奇的泉水将疲劳一扫而光,军队士气大振。当即,李世民登上身后小岛的亭阁,凝视东方许愿:“如果我东征得胜归来,必将重新修建此亭。”果然,此次东征大获全胜。唐太宗李世民不忘许下的诺言,命人重修此亭,名叫“祈愿亭”。唐太宗晚年因为“忧劳积虑,风疾屡婴”他写了一篇《沥泉赋》表达自己“每濯患于斯源,不移时而获损”以温泉冶风疾的愿望。唐贞观十八年(644年),他命阎立德在骊山营建宫殿,名为“汤泉官”。

而他的孙子唐玄宗李隆基则是中国历史上最酷爱温泉,醉心温泉养

生取乐的皇帝,他从唐开元年掌握了最高权力开始,除了五次去东都,几乎每年都到温泉宫。杨贵妃入宫以后,玄宗到骊山时日明显增多,每年往往在骊山住一个月以上;天宝二年(743)住了38天,天宝十年冬到第二年的正月,在骊山留了96天,还在温泉宫让全体大臣从长安到师山温泉宫来举行朝贺活动。天宝六年更大兴土术,扩建温泉宫,改名华清池。唐玄宗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到天宝14年(公元755年)41年间,先后去华清宫达36次之多,杨贵妃有11年到过华清宫养生、美容、浸浴温泉,以葆其青春风韵。“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华清池千秋留美名。

唐玄宗李隆基是个精通音律,多才多艺的皇帝,同时是一位温泉文化的大力倡导者,唐开元年间,他写了一首表达自己温泉理想的《温泉言志》诗:

桂殿与山连,兰沥涌自然。

阴崖含秀色,温谷吐潺渡。

绩为蠲邪著,功目养正宜。

愿言将亿兆,同此共昌延。

他在诗序言中说“唯此温泉,是称愈疾,朕不能独受其福,恩与兆人共之”。唐玄宗的诗一出,群臣争相唱和,尚书左丞相燕国公张说写了《奉和圣制温泉言志应制》诗,颂唐玄采关怀民众冷暖之德,可媲美尧舜:

温泉媚新丰,骊山横半空。

汤池蒸水殿,翠本暖烟宫。

起疾迎仙藻,无私舍圣功。

始知尧舜德,心与万人同。

而后名相张九龄也写了《奉和圣制温泉》,郑义真等大臣亦纷纷唱和,颂赞唐玄宗“吾君利物心,玄泽浸苍黔,渐渍神汤无疾苦,薰歌一曲感人深”,这一君臣温泉诗唱和的盛会,是中国温泉文化史上的一次盛会。

宋代

宋代是中国温泉文化的又一个发展时期,相传宋仁宗赵祯南巡时到过湖北咸宁温泉沐浴。北宋政府很关心庐山“黄龙温泉”的建设,宋真宗亲自赐其名为“灵阳净慧禅院”。当时禅院壁上有一首可迁写的温泉诗:

祥庭谁化石龙头,龙口温泉沸不休。

直待众生总无垢,我方清净混常流。

北宋大诗人苏东坡游览庐山行至温泉,见壁间可迂写的诗,不由诗兴大发,索笔和诗一首:

石龙有口口无根,自在流泉谁吐吞?

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

一时传为温泉文化中的佳话。

至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 年)时,湖北宜昌温汤温泉更因为出了个孝宗皇帝赵昚的正宫娘娘而轰动一时,成为当朝权贵向往之地。

辽金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