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2
教育学第八章德育ppt课件
第四节 德育过程及其组织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学校道德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道德影响之间的矛盾; 德育目标要求与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之间的矛盾; 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
第四节 德育过程及其组织
(三)德育过程的组织运行 德育过程的组织运行一般包括德育活动的准备、德育
活动的开展和德育活动的评价三个基本环节。 1.德育活动的准备
第四节 德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程及其组织
3.德育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正所谓“德育有法而无定法”,而成功地选择和运用德 育方法,取决于教育者有一个正确的教育观与学生观,而 且有赖于教育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赖于教育者的教育 学、心理学素养,也有赖于教育者的教育机智、教育技巧 和开拓创新精神。
第四节 德育过程及其组织
(三)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德育教育性功能,就是德育的价值教育属性,实质是整 个德育活动精神本质的实现; 德育教育性功能的具体表现为:把教人做人作为总目 标;通过德育促进受教育者智、体、美诸育具体任务完成, 具体表现在动机作用、方向作用、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三、现代德育观 (一)德育实体观 德育实体观是对德育是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实体的看 法。 (二)德育双重价值观 认为德育既具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 也具有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 (三)德育主体观 德育主体观关于学校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德育过 程中的地位问题。 (四)全方位德育观 全社会德育的观念;全员德育的观念;多育并举的观念。
(二)德育的基本方法 1.思维训练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2.情感陶冶法 (教师的师爱与人格陶冶、环境陶冶、 艺术陶冶) 3.理想激励法(价值理想激励、人格理想激励) 4.行为训练法(道德实践、奖励与惩罚) 5.修养指导法,也称自我教育法。 6.心理咨询法。
《教育学》第八章 德育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年 龄特征、个性特点和当前的思想实际,提出不同
1、教育者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是教 育学生的前提。
运用实践锻炼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有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和严密的组 织。
2、必须与说理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 对参加锻炼意义的认识,使其产生自觉锻
3、对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要有严格要求和督 促检查,要持之以恒,才能达到锻炼的目
4、要有总结。
陶冶是通过创设或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境, 对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耳濡目染, 心灵受到感化,从而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三)马克思主义常识和社会主义教育
1、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常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2、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发展规律的教育。
(四)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它反映一个人的生活目的和为之奋斗的目 标。个人的理想总是与一定社会的发展和 阶级的利益密切联系的,因此不同时代与 不同阶级的人就有不同的理想。
3、对学生进行知法守法,运用法律武器自我保护 的教育。
4、对学生进行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教育。
(八)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
良好的心理品质对于受教育者德、智、体、美、 劳等方面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德育工作者应有 计划地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和治疗各 种心理障碍,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4、宣传榜样要实事求是。
(三)
实践锻炼是组织学生按照德育要求参加 各种实际活动以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方法。
实践锻炼侧重于行为练习,通过实践锻 炼,道德认识观念、信念得到进一步深化, 道德情感因得到体验而升华,道德意志因
第八章--品德的形成
(二)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该阶段儿童缺乏按规则、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在亲子关系、 同伴关系、价值判断等方面均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 2.权威阶段(6-8岁) 大人说的话就是对的 3.可逆性阶段(9-10岁) 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已经不把规 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逐渐从他律转入自律; 4.公正阶段(11岁以后) 公正观念或正义感得到发展,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 正、平等。
(二)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2.联系: (1)个人品德是在社 会道德舆论和道德影响 下发展起来的。 (2)个人的品德及其 行为表现体现了社会道 德的内容。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品德
(一)因素结构
(一)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指人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 荀况《荀子· 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 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用以调节其成员的社会行为的标准或准则,是社会对于他的 成员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 做的一种规定。 政治规范、法律规范、道德规范
一、品德概述
(1)社会性
(一)道德与社会规范 3.道德规范的性质
‚没有交换,任何社会都不能存在;没有共同的尺度,任何交换都不能 进行;没有平等,就不能使用共同的尺度。所以整个社会的第一个法则就是:在 人和人或物和物之间要有某种协定的平等。‛ ——卢梭 (2)相对性 道德规范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变化而变化。 (3)是道德价值观的体现 道德不是一堆互不相关的行为规定,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准则,是道德价 值观的体现。 (4)主要依靠舆论监督、社会反馈和个人内部自律、良心驱使来维持
心理学 道德发展
(1)道德及其出现的历史依据 )
道德是由社会舆论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反映一 定群体共同价值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 人是群体性生物,为了维护群体成员间正常的人际 关系,促成成员间的互助合作,协调成员间的利益, 解决成员间的冲突和纠纷,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社 会组织会通过约定俗成的方式,制定出要求其全体成 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这就是道德规范的产生过程。
第二节 关于品德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教育启示
(二)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阶段
3.可逆性阶段。9一10岁的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 可逆性阶段。 可逆性阶段 是大家共同约定的,只要大家同意,规则也可 以修改。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间可以发 展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规则不再是权威人物 的单方面要求,而是具有保证人们相互行动的、 互惠的可逆特征,这意味着儿童开始进入自律 道德水平。 4.公正阶段。11一12岁以后进人形式运算阶段的 公正阶段。 公正阶段 儿童开始倾向于以公道、公正作为判断是非的 标准。这也意味着他们能够根据他人的具体情 况,基于同情、关心来对道德情境中的事件作 判断了。
第一节
品德及其结构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涉及品德所包含的 心理成分及其相互联系和制约的模式。 探讨品德的心理结构不但可以深化 对品德本质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为自觉 地对儿童、青少年的品德进行培养提供 依据。
第一节
品德及其结构
• 二因素说 二因素说,认为品德由知和行 (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 构成,或认为由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构成。 • 三因素说 三因素说,认为品德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 行为三种成分,或认为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 种成分。 • 四因素说 四因素说,品德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 和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四种成分。道德认识 在道德行为中起定向作用。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推 动力之一,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结合在一起成为推 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就成了道德动机。 道德动机是道德行为的内部依据,道德行为是实现道 德动机的外部手段。二者之间的沟通有赖于道德意志。
最新教育心理学 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
(三)移情训练程序
1、移情:移情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位置上,从别人的角度去体验别人 的情感。移情训练就是通过故事、情景表演及日常交谈等形式,使幼儿理 解、分享别人的情绪情感体验,使幼儿在日后生活中,对他人类似的情绪 、情感会产生习惯性的理解和分享。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可形成幼儿早 期社会性行为的动机基础。体察他人情绪,理解他人情感,分享他人的情 绪情感并表现进一步的关爱行为,需要有目的的教育过程。2、移情训练的 主要途径有讲故事、编故事、情境表演等。
1.如果你或你的亲人是残疾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有许多不便,有人因此而取 笑,你的心情如何?你觉得该怎样对待残疾人?
2.岁月的流逝会使黑发少年变成白发老翁。如果你是一个行动迟缓、无人照顾的老 人,你的心情如何?你觉得该怎样对待老人?
3.如果你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挫折甚至不幸,你的心情如何?你觉得该怎样 对待别人的挫折、不幸?
道德信念的确立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实质。道 德信念的特点是其原则性、动力性、坚定性和情绪色 彩。
1.3 道德认识转化教成育者道的德言信行念一有致赖于很多条件
件条
在道德实践中获得与道德规范要求相符 合的道德经验
培养学生道德判断能力
获得社会反馈
四、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
(一)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从形式上分为三类: 1.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2.与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3.与道德理论相联 系的情感体验 (二)教师可以采取按以下措施丰富道德情感: 1.将学生的道德观念与一定的情绪体验结合起来。 2.引导学生将道德认识付诸行动,从事道德实践。 3.利用优秀文艺作品,包括故事、小说、影视作品等,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4.引导学生对道德情境做出正确的评价。 5.重视教师的情绪感化作用。 6.开展移情训练,增强道德敏感性。
品德学习
三、其他有关道德情感的研究
1.凯根的道德情感分类
普通人的道德状况更主要的是受情感 而不是受理性支配的,通过情感来判 断是非。
道德情感包括:
①焦虑; ②移情; ③责任和内疚; ④疲乏或厌烦; ⑤困惑和不确定感。
哪些是意义重大而且不可侵犯的道德 原则,是由违背该原则所带来的情感 反应的强度决定的。
(二)发展阶段 水平1 自我生存定向
自我是关心的唯一目标,自我生存 的观念是最为重要的。只有当自己的 需要之间发生冲突时,才会产生道德 思维
第1个过渡期 从自私转向责任感
个体自己的愿望和对他人的责任感是 相互矛盾的,即个体 “要做”和“应 该做”之间存在冲突
水平2 善良即自我牺牲 这是女性作为保护者和照顾者的角色 在习俗水平上的观点,道德判断起源 于社会规范和多数人的意见。 此阶段出现了对他人的责任感,善良 与自我牺牲被认为是等同的,并与关 心他人的需要相结合。
2.移情及其相关的心理研究
移情就是对事物进行判断和决策之前, 将自己处在他人位置,考虑他人的心 理反应,理解他人的态度和情感的能 力。 移情是一种道德动力
(1)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内部中介 移情能力越高,亲社会行为表现更多 (2)移情可以抑制侵犯行为 实验:教师电击学生
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
二、道德行为的产生过程
社会干预论的五阶段模型
注意 发生 的事 件
我 把 它 解 释 为 应 激 事 件 吗? 这 是 我 的 个 人 责 任 吗?
所需 要的 助人 形式 是什 么?
我应当 做什么 履行自 己干预 的决定?
不需要 行动
让别人 处理
三、道德行为的培养
品德的形成
品德的形成
李彩娜
第一节
品德及其结构
一、道德与社会规范
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所以要了解品 德,必须首先了解道德。
(1)道德及其出现的历史依据
道德是由社会舆论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反映一 定群体共同价值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 人是群体性生物,为了维护群体成员间正常的人际 关系,促成成员间的互助合作,协调成员间的利益, 解决成员间的冲突和纠纷,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社 会组织会通过约定俗成的方式,制定出要求其全体成 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这就是道德规范的产生过程。
• 评价: • 贡献:①充分强调了观察学习在儿童道德行为形 成中的主要意义;②设计了较为严密的实验;③ 丰富了品德心理学理论。 • 局限:①忽视了儿童自身的认知结构在观察学习 中的作用。②实验室实验不能完全解释儿童道德 行为与道德习惯的形成。
第五节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一、品德形成的实质和过程
(一)品德形成的实质 人类个体品德的形成过程即品德学习的过 程,亦即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其实质是个人 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在家庭教育、学校教 育以及社会道德舆论的影响下,内化社会道德 规范和道德价值,形成个人社会行为的心理调 节机制的过程。•源自第一节品德及其结构
(3)道德和品德的关系
• 联系:①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成分,两者 发展受社会规律制约;②品德形成是后天的;③ 品德对社会道德有反作用。 • 区别:①道德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品 德依赖于个体的存在而存在。②道德反映整个社 会生活的要求,品德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③道 德的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品德的形成还要 服从个体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④道德是伦理 学和社会学研究对象,品德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 究对象。
8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
二、树立良 好的榜样
五、恰当的 奖励与惩罚
三、利用群 体约定
四、价值 辨析
宜春学院重点建设课程——教育心理学
一、有效的说服(说服法)
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 师最好只提供正面论据;对于理解能 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考虑 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当学生没有 相反的观点时,教师呈现正面观点; 当学生有反面观点时,教师主动呈现 两方面观点。当说服的任务是解决当 务之急的问题时,应只提出正面观点; 当说服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 态度时,应提出正反两方面的材料。
(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 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 杂过程。 (2)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若只是此一时、 彼一时地偶然表现,则不能称之为品德,只有经 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 成。 (3)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 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人物的自觉行为, 也就是说,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宜春学院重点建设课程——教育心理学
16、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2011年中学)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1.小学生必须经过道德体验才能理解道德规范,进而转化为 个人的道德需要,实现这种转化的关键因素是()。(2011 年小学) A.道德认知 B.道德评价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10.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2014小学 上)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10.衡量学生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要素是(2013年小学上)。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行为 D.道德 情感
宜春学院重点建设课程——教育心理学
第一节 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宜春学院重点建设课程——教育心理学
品德
道德两难故事法——案例分析
• 在欧洲,有一个妇女罹患癌症,生命危在旦夕。住 在同一个镇上的一位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药品可 能挽救她的生命。药剂师要价2000美元,十倍于它 的成本。病人的丈夫海因茨四处求告亲友,筹借钱 款,但最后也只借到1000美元。他恳求药剂师能否 把要卖得便宜一些,或者允许以后归还余款。药剂 师回答说:“不,我发明这种药就是用它来赚钱。 ”海因茨在绝望中,于夜里破窗潜入药房,偷走了 药。 1. 你认为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 2. 关系
• 本我既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 、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 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 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 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察觉。 • 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 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同时保 护真个集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 服务。 •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 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 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 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 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 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对偶故事一
A. 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在他的房间时, 家里人叫他去吃饭, 他 走进餐厅。但在门背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一个放着 15 个杯 子的托盘。约翰并不知道门背后有这些东西。他推门进去,门撞 倒了托盘,结果 15 个杯子都撞碎了。 B. 从前有一个叫亨利的小男孩。一天,他母亲外出了,他想从 碗橱里拿出一些果酱。 他爬到一把椅子上, 并伸手去拿。由于 放果酱的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在试图取果酱时,他碰倒 了一个杯子,结果杯子倒下来打碎了。
第八章品德的形成2详解
(二)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2.联系:
个人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 论和道德影响下发展起 来的。个人的品德及其 行为表现体现了社会道 德的内容。 许多人的个人品德构成也 影响着社会道德的面貌 和风气。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品德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是由多种心理成分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整
3.道德发展的年龄分布 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 前习俗道德水平。 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 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 只有少数人能达到。
二、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二)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一般来讲,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 增加,逐渐出现言行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 (三)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具体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依靠外部教育要求阶段; 二是过渡阶段;三是将纪律原则变成自觉行动阶 段。
故事1:海因茨偷药
欧洲有个妇女得了癌症,快要死了。医生告诉 他的丈夫海因茨,有一种镭化剂能治疗这种癌症。 这药是本地的一个药剂师发明的。药剂师卖一剂 药要价2000美元,十倍于他的成本。 海因茨到处借钱,只凑够1000美元。因此他要求 药剂师能否买的便宜些,或者分期付款。药剂师 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茨在绝望中,破窗进入了药房的门,偷走了 药,及时挽救了妻子一命。海因茨把药交给妻子 后,被抓起来了。 海因茨的做法对不对?法官是应该判他的刑,还 是应将他释放?
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是一种无道德规 则阶段,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 因为他们尚不能将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分开, 把外部环境看作是自我的延伸,仅按自己 的想像去执行规则。 他们在游戏中只是个人独立活动,没有合 作,也没有规则。
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1)
课外作业 课本251页【学习评价】 1、什么是品德?品德有 什么特点? 2、简述品德与道德的区 别与联系。 3、品德结构中包含哪些 心理成分?这些成分之间 关系如何? 4、简述皮亚杰道德认知 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5、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 展理论中三水平的道德推 理各有什么特点?
谢谢聆听! Thank you! 下次课再见!
第二节 品德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教育启示
•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 三、吉利根的女性关怀道德发展理论
第二节 品德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教育启示
•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 (一)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从他律到自律
– 1.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对规则的态度) – 2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对责任的道德判断) – 3.从服从的公正到平等和公道的公正(公正观念) – 4.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罚(对惩罚的公正性的判断)
定状态逐渐发展和过渡。
15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间的关系
• 道德认识在道德行为中起定向作用,道 德感是道德行为的推动力之一,当道德认 识和道德感结合在一起成为经常推动个人 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就成了道德 动机。道德动机是道德行为内部依据,道 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外部手段。二者 之间的沟通有赖于道德意志。
四、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品德
知、情、意、行
• 品德结构中知、情、意、行四种心理成分是彼此联系互 相促进的。
• 道德认识是基础,是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产生的依据, 并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调节的作用。
• 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是构成道德动机和道德信念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过渡的中间环节。
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徐艳丽)
第三节 情感取向的品德研究及其教育启示 • 一、精神分析派关于道德情感的论述
–良心概念是弗洛伊德道德发展观的核心。 良心概念是弗洛伊德道德发展观的核心。 良心概念是弗洛伊德道德发展观的核心 –弗洛伊德分析了产生于童年期的良心和内疚感问题, 弗洛伊德分析了产生于童年期的良心和内疚感问题, 弗洛伊德分析了产生于童年期的良心和内疚感问题 由于害怕失去爱而不干坏事的“坏良心”属于良心 由于害怕失去爱而不干坏事的“坏良心”属于良心 发展的第一阶段。 发展的第一阶段。 –当人们形成超我 , 并且由超我把那些外界的权威人 当人们形成超我, 当人们形成超我 物内化之后, 真正的良心才能出现, 这是良心发展 物内化之后 , 真正的良心才能出现 , 这是 良心发展 的第二阶段。
(一)科尔伯格个体道德推理发展阶段
水平一: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 大约10岁前 岁前) (大约 岁前) (1)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水平二: 水平二:习俗水平 大约11-15岁前 岁前) (大约11-15岁前) (1)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2)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水平三: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 大约16岁后 岁后) (大约 岁后) (1)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2)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二)对科尔伯格理论的批评
道德发展阶段并不像柯尔伯格所认为的那样是领域一般性的。 道德发展阶段并不像柯尔伯格所认为的那样是领域一般性的。 不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美国少数 岁以下白人男性 岁以下白人男性)。 不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美国少数17岁以下白人男性)。 存在性别偏见。 存在性别偏见。 只涉及禁令取向的推理,忽略了亲社会取向的推理。 只涉及禁令取向的推理,忽略了亲社会取向的推理。 年幼儿童进行推理时采用的方式往往比理论描述的更成熟。 年幼儿童进行推理时采用的方式往往比理论描述的更成熟。 不够完整,忽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不够完整,忽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阶段6缺乏经验资料,含糊可疑。 阶段 缺乏经验资料,含糊可疑。 缺乏经验资料
第八章 德育(教育学·小学)
第八章德育一、德育概述(一)德育的含义1.德育的概念(说明)德育(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品德的教育。
具体来讲,德育指的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和外化,促使其养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思想品德的基本构成要素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在古代,所有的教育都是道德教育。
现代德育必须是以道德价值为核心,以培养人的社会性(德性)为旨趣。
2.德育与智育的区别德育姓德不姓智,与智育有如下区别。
(1)知不知与信不信的区别。
智育要解决的是知不知的问题(告诉学生道理,使学生由不知到知),而德育要解决的是信不信的问题(把道德内化为学生的信念)。
(2)会不会与行不行的区别。
智育要解决学生会不会、能不能的问题,而德育要解决行不行的问题。
因此,德育一定要指导行动,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二)德育的功能(说明)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对个体的发展、整个教育活动的实施、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功能。
促进个体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是德育的基本功能。
1.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
(1)制约个体的社会化和个体化的方向。
(2)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要。
(3)激发和调节个体的智能发展。
(4)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2.德育对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功能。
(1)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培养合格的公民。
(2)传播和倡导为社会稳定与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意识、观念和舆论。
3.德育对教育的导向功能。
德育主要解决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的问题,直接反映时代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
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德育对其他各育的实施起导向作用。
教育总是具有德育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在古代,德育是教育的核心部分。
(三)德育内容(概括)1.德育内容的含义。
德育内容是指,德育活动中所要传授的具体的道德价值、社会规范、行为准则及其体系。
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在德育活动中的具体化,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基本条件。
教育学原理 第八章 德育
高中阶段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 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 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 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 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 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第二节 德育过程 一、 德育过程的概念 二、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及其联系 三、 德育过程的实质 四、 德育过程的规律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的过程。 教育者根据—定社会的德育目标要求和受教 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教育和影响,并通过受教 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使其养成一定的思想品 德和行为习惯的过程。 也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 教育者个体的品德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的实质
1、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发 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2、德育过程的实质 将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 这其中要实现两个转化: 外在的社会要求——受教育者个体内在的意识 需要——受教育者个体外显的行为习惯。
四、德育过程的规律
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 (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学生的品德由道德 的知、情、意、行等四个因素构成。 (2)知、情、意、行的特点及其培养 知: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 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是形 成和发展品德的认识基础。德育过程要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 识开始。 情: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是一种 巨大的力量。德育过程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培养学生的道 德情感。 意: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 能动性。是严格约束自己、压抑不随意冲动和能够克服种种 困难的行为。德育过程要锻炼学生的意志,使他们有顽强的 毅力。 行: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 取的行动。是人的品德的一个重要的外部表现,是衡量人们 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德育过程中,应培养学生言行 一致,严格规范,形成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态度的结构 1、态度的认知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 信念。 2、态度的情感成分。 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 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3、态度的行为成分。 指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一般情况下,态度的三种成分是一致的,但也有不 一致的情况,即知行脱节。 你能举例说明么?
3.道德发展的年龄分布 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 前习俗道德水平。 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 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 只有少数人能达到。
二、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二)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一般来讲,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 增加,逐渐出现言行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 (三)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具体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依靠外部教育要求阶段; 二是过渡阶段;三是将纪律原则变成自觉行动阶 段。
体。其中的共同成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道德 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1)道德认知又称道德认识,是指人对道德 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个性品德的 核心部分。 通常表现为人对道德现象或道德行为的是 非、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
(2)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对现实生活 中的思想言行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和道德需要而产 生的内心体验。 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 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豪感和羞 耻感等。 就形式而言,道德情感大致分为三种: ①直觉的道德情感。它由对某种具体情境的感知 而引起,对于道德规范往往是不明确的。 ②形象的道德感。它是通过主体的联想和想像而 引起的情绪体验。 ③伦理的道德感。它由道德认识所支配,清晰地 意识到道德要求和道德伦理。
道德认知发展论对德育的启示
皮亚杰理论的启示
根据皮亚杰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儿童
达到自律,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 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L.Kohlberg)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考察儿童
是皮亚杰理论的修正和完善。 和青少年对一系列结构化的道德情境中的事实 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情况。
第二对: A、有一个小女孩叫玛丽,她想使母亲高兴,于 是她替母亲裁衣。但是,因为她还不会很好地使 用剪子,结果将她自己的衣服剪了一个大洞。 B、有一个叫玛格丽特小女孩,在她母亲外出时 拿剪子玩,因为她不会很好地使用剪子,结果将 她自己的衣服剪了一个小洞。 皮亚杰对每个对偶故事都提了两个问题: 1、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 2、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为什么?
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 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 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 倾向性。
态度的实质: (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 身。 (2)态度不同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能力 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 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态度 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和改变的。
(3)道德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排除 内外障碍,将道德行为付诸实现的心理过 程。 (4)道德行为是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是人在 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进行的各种具体 行动,是实现道德需要、道德动机的手段。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是相同的,品德是一种习得的影 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态度也是依据一定 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 心理特征。 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 个方面构成。但是,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也有 区别。 第一,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 第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 条件
(一)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 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1:依从 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 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 人行动的现象。
在研究从众现象的实验中,最为经典的莫 过于“阿希实验”。 1952年,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 设计实施了一个实验,来研究人们会在多 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 明显错误的判断。 他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 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 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 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 其它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 所谓的“托儿”)。
(二)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道德是社会现象,其发生、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
规律;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除了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 约外,还受个体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 道德是社会学、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 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反映的是社会对 其成员的道德要求,品德作为个体意识的一种形式, 反映的是个体道德需要与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关系。
(二)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2.联系:
个人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 论和道德影响下发展起 来的。个人的品德及其 行为表现体现了社会道 德的内容。 许多人的个人品德构成也 影响着社会道德的面貌 和风气。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品德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是由多种心理成分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整
(1)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1.前习俗水平 (10岁前的大多数)
(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 (11-15岁的大多数)
(3)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4)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16岁以后的部分人)
(6)普遍伦理取向阶段源自 2.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模式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认知发展是三水平六阶 段。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它是根据行为的具 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 非,认为道德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人或准则, 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 它包括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由惩罚决定的,认为只 要受到惩罚。不管其理由是什么,那一定 是错的。对成人或准则采取服从的态度, 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判断好坏只注意行 为的结果,而不注意动机。
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根据自已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 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即以良心、正 义、公平、尊严、人权等最一般的原则为 标准去进行道德判断,行为完全自律。 当根据自己所确立的原则活动时,个体就 会觉得心情愉快;相反,当行为背离了自 己的道德标准时,就会产生内疚感和自我 谴责感。
价值内化的5种水平
(5)性格化
(4)组织 (3)评价
(2)反应
(1)接受
第二节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的 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 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
下面就是皮亚杰在研究中所用的两对对偶故事。 第一对: A、有一个小男孩叫约翰,听到有人喊他吃饭, 就去开饭厅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把椅子,椅 子上放着一只盘子,盘内有15只杯子,结果撞翻 了盘子,打碎了15只杯子。 B、一个小男孩亨利,一天趁妈妈不在家,想吃 柜子里的果酱,他爬上椅子伸手去拿,由于果酱 放得太高,手够不着,结果碰翻了一只杯子,杯 子掉在地上打碎了。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一)品德的实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 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 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 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 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 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 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 要的复杂过程。 2、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 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 行为,也就是是说,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服从权威.遵守公共秩序,接受社会习俗, 尊重法律权威,有责任感和义务感。认为 只要行为违反了规则,并给他人带来伤害, 不论何种动机,都是不道德的。 相反,凡是维护权威和社会准则的行为, 就是好的、正确的。
水平三是后习俗水平,即以普遍的道德原 则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能从人类正 义、良心、尊严等角度判断行为的对错。 并不完全受外在的法律和权威的约束。而 是力图寻求更恰当的社会规范。 它包括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认识到法律或习俗的道德规范是一种社会 契约,大家可以相互承担义务和享有权利, 利用法律可以维持公正。同时也认识到, 契约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社 会大众权益。
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是一种无道德规 则阶段,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 因为他们尚不能将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分开, 把外部环境看作是自我的延伸,仅按自己 的想像去执行规则。 他们在游戏中只是个人独立活动,没有合 作,也没有规则。
(2)权威阶段(6~8岁),又称他律道德阶段。 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 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 顺从的愿望。 他们认为规则是必须遵守的,是不可更改 的,只要服从权威就是对的,比如听父母 或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这个阶段的儿童 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 虑主观动机。
总体来看,小学生的品德发展是从依附性向自觉 性、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从服从型向习惯型 过渡,发展较为平稳,显示出协调性。 在过渡的过程中,存在着转折或质变的时期,即 关键年龄。从整体发展来看,关键年龄大致在三 年级(9岁左右)。 教育者应以小学生态度与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为 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在德育的内容、形式、评价 标准等方面都应该遵循发展规律,重视发展过程 中的关键期,采取合理的教育措施,有的放矢, 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