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创造力的论文.doc
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论文选题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论文选题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cbdeaab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67.png)
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论文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表明,人有创造能力的发展是在幼儿时代,每个幼儿都具有潜在的或正在萌芽的创造能力,而这种创造能力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创造力是幼儿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创造能力高的人往往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
为了让孩子适应社会的需求,就应从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一、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创造性的源泉游戏是幼儿最重要和最主要的活动,也是表现幼儿创造力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方式。
幼儿之所以能够通过游戏发展创造性思维,从根本上讲是由游戏的本质和特点所决定的。
游戏是由个体内部动机所控制的行为,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和“假装是”的行为。
同时,游戏不受外部强加的规则的束缚,它是参加者主动积极地进行的活动。
凡此种种都说明在游戏时,幼儿的活动是自发的,也是自由的,也是无拘无束的。
而这正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理解的创造的基本条件或前提。
心理学家亨特认为给幼儿提供充裕丰富的游戏机会,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益处。
亨特根据幼儿对玩具的反应,把他们分成三种不同类型,一是无探究精神者,这些孩子只是看看玩具,但是却不去对玩具进行探究。
二是探究者,这些孩子只是对玩具进行探究,但是却不用它来玩,比如说,试图发现怎样才能使铃声再次响起。
三是创造性探究者,这些孩子不仅对玩具进行探索,而且用各种具有想象力的办法去使用玩具,去“玩”玩具,从而发展和丰富了各种游戏,他们才是真正地“玩游戏”。
游戏之所以能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是因为在游戏中,幼儿有自由操作游戏材料的充分机会,这使得他们能够变换各种方式来对待物体或者说自己的玩物,他们可以对同一物体做出不同的动作,也可以对不同的物体做出同一动作,还可以偿试地去做一些儿他们自己发明的动作,从中,体现出动作与物体,手段与目的之间的联系的多种可能性。
从而也无形地扩展了他们与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范围。
怎样在科学活动中萌发幼儿创造力论文
![怎样在科学活动中萌发幼儿创造力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1daed213169a4517723a395.png)
如何在科学活动中萌发幼儿创造力的探究【摘要】开展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科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教师组织幼儿参加各种科学探索活动,如何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如何提高幼儿尝试运用简单科学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科学活动;萌发;创造力一、创设情境,巧妙诱导幼儿学科学具有直观性和活动性的特点。
所谓直观性是指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只有在具体形象或头脑中表象的支持下,思维才能积极活动。
所谓活动性,是指幼儿的学习和思考离不开活动,他们需要自身活动和亲手操作,在用自己的感官充分感知外界事物的过程中来获取知识、发展智力。
因此,我们应首先着眼于创设宽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一个能够不断向他们提供科学信息、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兴趣和可供他们创造发挥的情境。
教师在幼儿活动期间巡回观察,适时指导,全面了解幼儿在各种活动中的操作方法和思考过程发展的不同水平,采用不同的方法鼓励他们操作、尝试、探索、创造。
使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不断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二、设置问题,触发想像教师的提问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式。
闲此,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情境,触发幼儿联想和想像。
我们应改变过去封闭式、暗示性提问较多的弊病,较多地采用启发式提问。
1.描述型提问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时,往往缺乏顺序性和方向性。
他们常常只注意观察表面特征,因而获得的印象比较片面、肤浅和零碎。
例如,让幼儿观察茅草时,幼儿只发现茅草是绿颜色且足长条形的。
这时教师可采用描述型提问:“茅草是什么形态的?什么颜色?轻轻摸一摸叶子的边缘有什么感觉?”这类提问可以暗示幼儿运用各种感官选择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探索。
2.比较型提问在幼儿能初步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可用这种提问帮助幼儿比较几种物体和现象的异同。
如:茅草和沿阶草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类提问有助于幼儿进一步探索。
浅议幼儿语言创造力的培养_毕业论文
![浅议幼儿语言创造力的培养_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b137a1f6edb6f1aff001f2b.png)
浅议幼儿语言创造力的培养摘要: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变革!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造型、开拓型和复合型的人才。
而所谓“创造”是指对旧事物的变革与否定,创造的过程就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
本文通过发掘幼儿语言活动的创造性功能和实施有利于培养幼儿语言创造性的教法两大方面,列举出大量教学案例,初步探索出语言活动过程中对幼儿进行创造性培养的方法和策略;并简要概括出笔者的两点感悟,即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应有机结合,不可偏向;教师的创造性素质是幼儿创造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语言活动;创造性;迁移;发现在与时俱进的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造型、开拓型和复合型的人才。
因此整个教育界都十分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作为启蒙教育的幼儿教育也不例外。
[1]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已是当前幼儿教育的主流,而对幼儿进行创造力培养的主要途径是进行各科教育活动中的创造性活动。
近两年来,我结合自己在幼儿园进行的教学活动,对大班幼儿(5-6岁)的语言创造性活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大班幼儿(5-6岁)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能用完整的语句,比较有顺序地说出自己所做的、听到的、见到的简单事情。
在语言活动中,幼儿尤其喜欢故事表演、续编故事等形式。
通过在语言领域中开展创造性活动来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培养探索发现的积极性,从而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发掘幼儿语言活动的创造性功能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而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2]因此,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我将发散思维的培养和聚合思维的培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着力研究语言活动中发散思维的培养,以促进幼儿思考问题的流畅性、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探索问题的独特性,具体做法如下:(一)问题设置的多解性发散思维的特征是善于从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行问题的多解。
幼儿进行多解主要不是追求幼儿发散思维的能力有多高,重要的是培养发散思维的积极性,使幼儿习惯于遇事有灵活的态度。
幼儿园创造力教育论文: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探索能力
![幼儿园创造力教育论文: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探索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d374eacf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1.png)
幼儿园创造力教育论文: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探索能力创造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在培养幼儿创造力探索能力方面的作用和方法。
引言创造力是指个体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产生独特、有创意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幼儿时期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时期,因为在这个阶段,幼儿的思维灵活性和好奇心较高,能够更容易地接受新事物和开展自主的探索活动。
因此,幼儿园在培养幼儿创造力探索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培养创造力探索能力的方法提供丰富多样的研究环境幼儿园应提供丰富多样的研究环境,包括具有刺激性的玩具、美术、音乐、自然环境等。
这样的环境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促进他们进行自主的探索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探索能力。
鼓励幼儿进行自主探索幼儿园应给予幼儿足够的自主权,让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进行探索。
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但不应过多干预幼儿的行为和思维过程。
通过自主探索,幼儿可以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提出各种问题,并鼓励他们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训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教师可以采用开放性的提问方式,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和回答,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供合适的评价和反馈幼儿园应提供合适的评价和反馈,以鼓励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能力。
教师可以关注和肯定幼儿的努力和创意,并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支持,帮助他们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创造力探索能力。
结论幼儿园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探索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鼓励幼儿进行自主探索、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提供合适的评价和反馈,我们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探索能力。
这将对他们的发展和未来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幼儿园教师的幼儿创造力培养与创新思维
![幼儿园教师的幼儿创造力培养与创新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b283d3c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a7.png)
幼儿园教师的幼儿创造力培养与创新思维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幼儿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从创造力的概念、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幼儿园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创造力的概念创造力是指在解决问题、创造新事物或新观念时所表现出的能力和素质。
它体现了个体的独特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具有提高个体的适应性和创造性,进而推动个体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
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在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产生新思路和新观点的能力。
它对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乐于探索的精神。
创新思维还能够提高幼儿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幼儿园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1. 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为幼儿提供各种具有挑战性的创造性学习任务和活动。
例如,设计富有创意的绘画、手工制作、拼图等活动,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方案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2.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园教师应该善于激发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和发现。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讲解故事、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例如,可以设计观察和思考的活动,如给幼儿提供一组物品,请他们观察并思考如何组合出新的物品或创造出新的功能。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尝试不同的方法,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 鼓励幼儿进行合作与分享合作与分享是培养幼儿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教师可以组织和引导幼儿进行小组活动和游戏,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
浅谈幼儿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3篇
![浅谈幼儿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248ad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9.png)
浅谈幼儿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3篇创新能力的源泉是创新思维,它主要是后天训练的结果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幼儿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欢迎阅读!浅谈幼儿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篇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每一个健康发育的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创造潜力。
所谓创造力,是指主体在创造性的活动中表现出来、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这种能力可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层次。
受知识、经验、能力的限制,幼儿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只是初级层次的,即是与自身能力相吻合,对自己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而不一定具有很高社会价值的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教育者一定要站在幼儿的立场上看待幼儿的各种活动,相信孩子,鼓励孩子,让他们体验创造的快乐。
一、利用艺术教育,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生活中,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没有限制的,关键在于育人者如何看待幼儿的创造力。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艺术创造的过程。
唱好一首歌,说好一句话或者画好一幅画对孩子来说就是艺术创造。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进入了高科技时代。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具有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时时注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特别是利用幼儿喜欢的艺术活动,如音乐、画画、故事等活动更好地启发孩子,使他们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富有创造力。
如:歌曲《我会变》只有四句歌词,孩子们学起来琅琅上口,很容易接受,于是让幼儿在学会歌曲优美旋律的基础上进行歌词创编。
首先让孩子说出你想变成什么,为什么要变成它,孩子们立刻活跃起来,有的说想变成孙悟空、有的说想变成卡布达、还有一个稍大的男孩子想变成仙女……教师并没有制止他,而是让他说出变仙女的理由,虽然孩子们的想法有些离奇,但却是他经过独立想象自主地创造出来的,是他创造性的表现,在说出自己想法的同时,鼓励孩子们用身体动作去表现自己想要变的形象:他们有的舞姿优美、有的憨态可掬、还有的显得有些胆怯,教师不失时机地对他们的表现给与肯定,最后让全体幼儿把每个人的创编都唱到歌里去,孩子们的积极性更高了,仿佛自己成了真正的作家,小脸上洋溢着笑容。
幼儿启蒙中的创造力培养
![幼儿启蒙中的创造力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1908cbe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13.png)
幼儿启蒙中的创造力培养幼儿时期是一个孩子认知世界、发展潜能的重要阶段,而创造力作为一种重要的心智能力,在幼儿的启蒙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创造力不仅是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重要素质,也是幼儿个体全面发展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在幼儿启蒙教育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创造力的概念和重要性创造力是指个体在面对新问题或新情境时,能够独立地产生新观念、新想法或新解决方案的心智能力。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创造力被认为是一种核心竞争力,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
而在幼儿阶段,培养创造力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交发展,还可以为其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幼儿创造力的特点幼儿期是创造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因为幼儿天性活泼好奇,具有天然的创造潜能。
幼儿的创造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想象力丰富: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够轻松地构建虚拟世界,并在其中进行各种探索和冒险。
好奇心强烈: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喜欢提出各种问题并主动寻找答案,这种好奇心是创造力的源泉之一。
天马行空:幼儿思维跳跃,常常提出让人啼笑皆非的奇思妙想,他们不受成人思维定式的束缚,敢于尝试各种可能性。
创造力培养的方法与策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为了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首先需要提供多样化、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这包括:自由探索空间: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自主选择玩具和游戏方式,激发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开放式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开放性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艺术与手工活动: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鼓励尝试和失败在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过程中,鼓励尝试和接受失败同样至关重要。
只有在尝试中不断摸索、不断失败、再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幼儿才能真正体会到创造过程中的乐趣和收获。
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积极正面的鼓励和支持,让幼儿敢于冒险、勇于尝试。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创造力往往需要团队合作来实现更大的价值。
论文浅谈幼儿绘画活动中创造能力的培养
![论文浅谈幼儿绘画活动中创造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d951036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b.png)
论文浅谈幼儿绘画活动中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孩子的世界里,绘画是表达情感、展现想象力的最佳方式之一。
作为多年从事幼儿相关工作的我,深刻感受到在幼儿绘画活动中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性。
下面,就让我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激发和培养孩子们的创造能力。
一、创造能力的内涵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指个体在思维、情感、意志等方面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创新性活动的能力。
对于幼儿来说,创造能力意味着他们能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将所学的绘画技巧和生活中的点滴体验融合,创作出具有个性化和创新性的作品。
二、幼儿绘画活动中创造能力的表现1.想象力丰富: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现实与虚构相结合,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2.技法多样: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绘画技法,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展现出丰富的画面效果。
3.情感表达: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能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中,使作品具有感染力。
4.创新意识: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能够不断尝试新的事物,勇于突破传统,展现出独特的创作风格。
三、幼儿绘画活动中创造能力的培养方法1.创设宽松的绘画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轻松的绘画氛围,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情下发挥创造能力。
2.尊重幼儿的个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表现方式,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个性,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3.引导幼儿观察生活:观察是创造的基础。
我们要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培养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提供丰富的绘画素材:为幼儿提供各种绘画工具和素材,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5.激发幼儿的想象力: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6.肯定幼儿的成果:对幼儿的绘画作品给予积极的评价,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果被认可,增强自信心。
7.举办绘画活动:定期举办绘画比赛、展览等活动,让幼儿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学习、交流。
在幼儿的世界里,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浅谈幼儿的创造力
![浅谈幼儿的创造力](https://img.taocdn.com/s3/m/b8383cb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c.png)
浅谈幼儿的创造力幼儿的创造力是指在认知、情感、社会和审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中,通过主动地进行观察、想象、实验的能力,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活动。
幼儿的创造力是他们个性发展的基础,也是他们未来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素质。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幼儿的创造力。
幼儿的创造力表现在他们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
幼儿时期是孩子认知、感知、思维、记忆、语言等认知能力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渴望去体验和探索新鲜事物,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使他们不断地尝试和发现,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
幼儿的想象力也是非常丰富的,他们会在脑海中构建各种奇妙的世界,创造出各种令人惊叹的场景和角色,这种丰富的想象力是他们创造力的重要表现。
幼儿的创造力还表现在他们乐于尝试和表达自己。
幼儿时期的孩子天性活泼好动、调皮捣蛋,在玩乐的过程中会经常尝试各种新的活动和游戏。
而这些活动和游戏往往需要一定的创造力来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幼儿的创造力还表现在他们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无论是通过语言、绘画、手工或者动作等方式,他们都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内心的世界,这种表达的自由和创造的能动性是他们创造力的具体体现。
幼儿的创造力还表现在他们乐于合作和探索。
幼儿时期的孩子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耍、合作、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通过协商、合作、分享等方式来实现各自的创意和想法,从而获得对合作的认知和技能,同时也能够发挥创造力,完成各种合作的任务。
这样的合作和探索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也促进了他们的创造力的发展。
幼儿的创造力还表现在他们乐于挑战和改进。
在幼儿时期,孩子们不断地通过尝试、错误和反思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技能,他们面对失败和困难时也能够乐观面对,不断地进行挑战和改进。
这种积极的态度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是他们创造力的表现之一。
幼儿的创造力表现在各个方面,包括好奇心和想象力、乐于尝试和表达、乐于合作和探索、乐于挑战和改进等等。
这些表现都体现了幼儿积极、主动、开放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特点,同时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幼儿园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幼儿园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https://img.taocdn.com/s3/m/2746b03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f.png)
幼儿园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幼儿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创造力的培养对于幼儿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幼儿园教师,如何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激发幼儿创造力的重要性、创造力的培养方式以及教师的角色等方面,探讨幼儿园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一、激发幼儿创造力的重要性创造力是幼儿的内在潜力,对于幼儿的成长和未来的学习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激发幼儿创造力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创造力是幼儿认知发展的基础。
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行为,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周围的世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创造力是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关键。
创造力涉及到幼儿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沟通能力等多个方面,通过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最后,创造力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基础。
在当今社会的竞争中,创新能力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而创造力的培养正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基础。
二、创造力的培养方式1.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幼儿的创造力需要丰富的学习资源作为支持。
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或问题,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玩具,创造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
2. 鼓励幼儿自由发表意见和想法幼儿园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意见和想法,鼓励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创建一个开放的讨论氛围,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
3. 提供良好的问题解决环境构建一个良好的问题解决环境对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提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幼儿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且鼓励他们寻找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应该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问题解决态度。
4. 提供合适的角色扮演机会角色扮演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提供不同角色的服装、道具等资源,引导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且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自由创作。
三、教师的角色作为幼儿园教师,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https://img.taocdn.com/s3/m/60f4470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3.png)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现如今,创造力被认为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能力,不仅对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对社会的进步也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期是人的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个阶段,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以及为什么创造力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为什么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是必要的创造力是指个体对于问题的新颖解决方法的能力,是一个个体表达自己独特想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1. 激发幼儿的潜能: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可以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早期就开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是解决问题的重要能力。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可以帮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法。
3. 提高适应能力:未来的社会充满了不确定性,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可以使他们有更好的适应新情况和变化的能力。
二、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方法1. 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有挑战性的材料和环境,比如拼图、积木、颜料等,通过探索和使用这些材料,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 鼓励幼儿自由表达: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在绘画、手工制作、角色扮演等方面展现自己的独特想法和创造力。
3. 引导幼儿进行创造性思考: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性思考,例如:如果你是一只小鸟,你想飞到哪里去?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脑力解决问题。
4. 鼓励幼儿进行想象力游戏:设计一些游戏,鼓励幼儿进行想象力的游戏,比如布置一个空间船的角色扮演游戏,让他们自己设定情节和角色,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提供合理的支持和引导:在幼儿进行创造性活动时,教师或家长应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同时也要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度,避免过度指导和干预。
三、创造力培养的意义和效果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对他们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效果:1. 促进自我认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个性和自信心。
毕业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毕业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https://img.taocdn.com/s3/m/41e9452c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65.png)
摘要:所谓创造力,是指主体在创造性的活动中表现出来、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这种能力可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层次。
受知识、经验、能力的限制,幼儿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只是初级层次的,即是与自身能力相吻合,对自己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而不一定具有很高社会价值的的能力。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每一个健康发育的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创造潜力。
在日常生活中,教育者一定要站在幼儿的立场上看待幼儿的各种活动,相信孩子,鼓励孩子,让他们体验创造的快乐。
一、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激发幼儿的创造想象力和好奇心。
好奇心是幼儿心理的一个特点,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展开创造思维的内部动因。
幼儿刚接触外面的世界不久,他们对外界有太多的好奇,常常会因为一个小小的问题而打破砂锅问到底,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保护幼儿这种积极的探索心态,支持他们因好奇而提出的问题,对他们所提出的问题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因嫌麻烦而责怪孩子罗嗦。
在孩子心中,老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往往会因为老师的一句话而扼杀了幼儿的求知欲与创造意识。
幼儿最爱想象,他们的脑中还没有任何框框。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为幼儿提供想象的空间,对于幼儿的奇思怪想绝不一棒否定。
在引导幼儿进行的想象活动中,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体会,鼓励他们异想天开,相信没有胡思乱想,就没有创造性的成就出现。
二、努力营造促进幼儿创造性的氛围和环境。
三、通过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首先,我们鼓励幼儿自由选择,由于幼儿的创造性是从内部诱发的,而不是外加的,因此自主选择的活动最容易诱发幼儿的创造性。
增加选择性可以诱发幼儿的创造性发挥,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在为幼儿设计各种活动时,要尽可能为他们提供选择的机会。
幼儿有权得到帮助来获取他们进行创造性活动所需要的材料,教师要帮助幼儿准备活动材料,为了避免幼儿的失败和挫折,保证幼儿获得创造需要的满足,教师提供关键性的技术指导是必要的,但不能剥夺幼儿进行创造性选择的权力,同时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所选择的任务,以保证他们获得全面的满足体验,幼儿沉浸在某一创造性活动之中,要完成他们自己设定的计划是需要有足够的时间的,在材料方面,教师的帮助应体现在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和使用材料的大量机会上,要允许幼儿多次使用某一材料或多次进行某一活动,提供的材料也要适合幼儿的自我表现活动。
在体育活动中幼儿创造力培养论文
![在体育活动中幼儿创造力培养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1638acd08a1284ac85043bb.png)
谈在体育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摘要:在体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关键是教师具有科学的教育观念,只有具有先进教育观念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素质的幼儿。
通过实践使我认识到:教师应树立科学教育观念和儿童观,按照“一树、一尊重”的教育观念对幼儿进行以体育活动为载体的创造教育活动,有利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关键词:培养;创设;营造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308-01创造力是新世纪人才的必备的素质,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的因素。
今天的幼儿将是未来世界的生力军,21世纪的建设者。
培养健康的、有创造力的幼儿也是未来社会发展最需要的。
体育活动是培养创造力、实践创造力有力手段,它符合幼儿的天性,能满足幼儿的需要,是实施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日趋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为一线的幼儿教师,我结合我园的《运动课程园本化》的课题实践与探索,通过几年实践与积累,对于在体育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总结。
一、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我认为在体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关键是教师具有科学的教育观念,只有具有先进教育观念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素质的幼儿。
教师应改变在传统的体育活动中将动作练习方法硬塞给幼儿,把幼儿至于被动从属的地位,他们只是被动机械地模仿,“学”和“乐”因素被忽视,幼儿创造思维贫乏。
通过实践使我认识到:教师应树立科学教育观念和儿童观,按照“一树、一尊重”的教育观念对幼儿进行以体育活动为载体的创造教育活动,有利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1、树立以幼儿为主体的儿童观在体育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个体、个性发展的主体。
教师的角色应从活动的“管理者”向“参与者”、“支持者”、“指导者”转换。
教师的作用致力于“导”,就是教师关键性的指导与幼儿自求得之二者有机结合不可偏废。
谈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谈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e8e94e5aeaad1f346933f6c.png)
谈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创造力是一个孩子智力和能力的标志,是能否成才的重要因素。
它取决于后天的培养。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聪明、智商高就一定会有所发明创造,其实不然。
有的人智商很高,却没有任何创造性表现,终生平平庸庸。
这是因为创造力的发挥除要求有正常的智力水平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即兴趣、意志、性格、动作、情感。
关键词:幼儿教育创造性培养幼儿期是人生理和心里迅猛发展的主要时期,随着活动能力的增强,知识经验的逐渐丰富,幼儿已经有了创造能力的萌芽,又值智力发展与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幼儿期重视创造性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创造性人才是新世纪迫切需要的人才,所以,为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我们必须从幼儿开始培养,但是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在教学中存在着不少压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做法。
其一,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往往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机械地模仿,机械地记忆,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
其二,在教学活动中,经常要求幼儿完全照着老师的样子进行各种活动。
其三,在教学活动的评价上,教师只喜欢记忆型的幼儿,喜欢上课规规矩矩,下课老老实实的幼儿,这样的教学压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我想,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精神,能鼓励幼儿积极探索,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并恰当运用游戏等幼儿感兴趣的活动,通过启发式提问和幼儿本身的解难练习来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有创作精神的教师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人才是新世纪迫切需要的人才,那么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呢?我们教师首先必须有创新精神,如果教师的思想僵化,观念传统,教法陈旧,那么不但不能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来,反而会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此,创造性的人才需要创造性的教师。
二、幼儿感知性的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大量是来自日常生活和游戏,以及幼儿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
如何培养幼儿创造力论文
![如何培养幼儿创造力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1daf6cb5fbfc77da269b145.png)
浅议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摘要: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这是当前摆在幼儿教师面前的突出问题。
鼓励幼儿标新立异;正确对待幼儿的疑问;正确评价孩子的创造;保护和发展幼儿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关键词:如何;培养;幼儿;创造力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113-001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时时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
”今天的幼儿是二十一世纪的主力军,他们能否适应未来的社会,能否推动时代的前进,便是当今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
因此,为创造而教育就成为了教育的目标,也成为了世界教育的趋势。
因此,幼儿期是幼儿创造力开发的萌芽期,这一点应当是无可非议的。
那么,在幼儿期教师应该如何开发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一、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教育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呢?我想,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精神。
记得成都某小学教师出了一道习题问学生,“雪化了变成什么?”绝大多数学生回答,“变成水。
”教师都一一给了满分,只有一名学生写的是“变成春天”。
教师却给打了零分。
无独有偶,有一年考试题目是要求学生用“时间”造句,大部分学生写了“时间是金钱,时间如流水”。
评卷教师都给了满分,一位学生写了“时间就像一列火车,载着我们经过人生的无数小站,最后抵达死亡。
”结果评卷教师以人生观灰暗为由判为0分。
试想,上面这些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还会有创新精神吗?因此,创造性的人才要有创造型的老师。
二、鼓励幼儿标新立异由于幼儿缺乏社会经验,他们的种种创造性往往于错误、缺陷、任性等联系在一起,这就使一些教师视他们为坏孩子、调皮蛋,并在言语、行动上不自觉地压制甚至扼杀了幼儿创造性的萌芽。
而日本的一位幼儿教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一堂美术课上,教师请幼儿画苹果,发现一位幼儿画的是方苹果,就耐心询问:“苹果都是圆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的呢?”幼儿回答说:“我在家里看见爸爸把苹果放在桌上,不小心苹果滚到地上摔坏了,我想如果苹果是方形的,该多好呀!”教师鼓励说:“你真是会动脑筋,祝你能早日培育出方苹果。
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力论文
![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力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c59cd2eccbff121dc36830c.png)
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摘要】孩子们都爱听故事,因为故事曲折的情节、生动的描述,能引人入胜,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还有其神奇的情节,可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是孩子们获得很大的快乐。
所以我在语言活动中,鼓励幼儿多问,并对幼儿爱提问题的习惯在集体中进行表扬、强化,对幼儿提的问题很重视,并帮助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己寻求答案,在故事提问中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关键词】语言培养幼儿创造力孩子们都爱听故事,因为故事曲折的情节、生动的描述,能引人入胜,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还有其神奇的情节,可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是孩子们获得很大的快乐。
所以我在语言活动中,鼓励幼儿多问,并对幼儿爱提问题的习惯在集体中进行表扬、强化,对幼儿提的问题很重视,并帮助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己寻求答案,在故事提问中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一、在提问中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散开去,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答案,多说类似这样的话:“水除了喝还有什么用途?”“下雨天如果没带雨具怎样才能不被雨淋湿呢?”允许幼儿标新立异和异想天开,帮助幼儿打破思维定势,形成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鼓励幼儿去探索选择,发现新途径,而不停留在已经明白的事物上。
二、运用称赞和鼓励的语言强化幼儿的创造行为当幼儿正在活动的时候,我们评论幼儿正在感受的愉快体验,或让幼儿愿意说出他的这种体验,更能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你很喜欢做那件事!”或“天哪,你已经学习这么长时间了!这些评论可以使幼儿知道:我们对他的活动很感兴趣,并关心他,使他受到鼓舞,对其从事的探索更加有兴趣。
三、把握提问技巧,激发幼儿好奇心,鼓励幼儿多问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多角度、深入的提问。
我们老师在活动中发现了问题,就要及时地调整计划,使计划要有针对性,促进每个孩子的发展,使幼儿在宽松的气氛下愉快地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幼儿的创造是自发的,幼稚的、也没有什么社会价值,但要对他们进行鼓励,不要压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创造性想象力培养的实验研究本文目的是探讨幼儿创造性想象力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
以山西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和济南市经五路幼儿园的4-6岁幼儿142名为研究对象,男女各半。
对幼儿创造性想象力的发展趋势进行调查分析的结果表明:从中班和大班幼儿创造性想象力发展总的情况可以看出:中班幼儿图形想象方面的流畅性和灵活性得分高于大班;大班的用途联想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得分都高于中班;中班和大班在填补成画方面差距不大。
女生在图形想象和用途想象方面的流畅性和灵活性方面得分较高,男生在空间想象和填补成画方面的独特性得分较高。
所以在培养过程中男幼儿应该加强创造性想象流畅性和灵活性的培养,女幼儿应该加强空间想象力与独特性的训练。
基于以上研究,采用《幼儿创造性人格问卷》和自编的《幼儿创造性想象力测验问卷》,随机选取济南市经五路幼儿园中班和大班幼儿共计42名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前后两次测验的成绩对比,考察幼儿创造性想象力的培养效果。
经过半年的培养结果表明:幼儿在空间想象方面、图形想象方面、用途想象方面和填补成画的能力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班;中班幼儿的敢为性、自信心、独立性等人格特征学期开始和学期结束时的得分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大班幼儿的敢为性、独立性、自信心、坚持性等人格得分在学期开始和结束时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想象是“艺术审美的翅膀”,能引发我们的思索、填补作者留下的“空白”。
在人类活动的广阔领域中,想象不断地被应用并且发挥着它的无穷无尽的奇特功能。
当前世界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能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造力以及能够应变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的人才。
而想象力与联想能力正是创造思维所不可缺少的。
科学想象力作为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基础,也被认为是21世纪发展中最具竞争力的一种能力。
想象是智力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人类进行创造活动的两大支柱之一。
由于研究的客观指标难以确定,虽然对创造性想象的研究已持续了上百年,但相对于其它认知领域而言,对创造性想象的研究仍显得相对薄弱。
创造性想象是儿童创造
性的主要表现形式,本研究通过对4-6岁幼儿创造性想象发展和培养的探索,旨在对创造性想象的发展趋势和培养方式有一个更为清楚的认识,并对教育和教学工作有所启迪。
幼儿进行想象的过程也就是在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幼儿时期想象力基本不受心理上的抑制,所以想象力非常丰富。
幼儿对周围的事物总是抱有浓厚的兴趣,他会常常提出疑问,满是好奇心,喜欢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才能。
幼儿的思维极其开阔,有着很强的创造性倾向,任何一种事物,一个问题,只要幼儿开动脑筋,用新的方法去完成、去思考、去实践,就是一个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但是幼儿期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受到其生理、心理、年龄特征的制约。
所以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幼儿教师要充分认识幼儿创造想象的规律和价值,挖掘幼儿创造力的潜能,对待具有个性的每一个幼儿,要做到因材施教。
对幼儿创造性想象力的教育不仅关系到幼儿个体潜能的开发,更关系到整个人类文明精神的延续。
因此教育工作者在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进行创造性活动天地的同时,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在这样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其人生最初的创造性活动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幼儿教师必须把创造性与科学性有机结合起来,正确认识幼儿学习粗浅的知识技能与激发创造性想象之间的辩证关系。
黑格尔曾经说过“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的想象活动,想象力是创造力最显著的特征”。
想象的产生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标志之一,想象是理解的基础也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其想象的发展也特别落后。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强调模仿型学习,教师重视如何教,轻视学生如何学习,重视教学结果,轻视教学过程,忽视了对幼儿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如何提出并且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与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是格格不入的,而且也是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