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理论
冰山理论
冰山理论:又称二因素论,该理论把舞弊比喻为海平面上的一座冰山,露在海平面上的只是冰山的一角,更庞大的危险部分隐藏在海平面以下。
从结构和行为方面考察舞弊,海平面上的是结构部分,海平面下的是行为部分。
舞弊结构的内容实际上是组织内部管理方面的,这是客观存在且容易鉴别的。
而舞弊行为的内容则是更主观化、更个性化、更容易被刻意掩饰起来的,包括行为人的态度、感情、价值观、满意度等。
冰山理论说明,一个公司是否可能发生舞弊,不仅取决于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严密性,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该公司是否存在财务压力,是否有潜在的败德可能性。
因此在审计时,不仅应把重点放在结构方面,对内部控制、内部管理的内容进行评价,而且更应注重个体行为方面,用职业判断分析和挖掘人性方面的舞弊风险。
冰山理论强调,在舞弊风险因素中,个性化的行为因素更为危险,必须多加注意。
企业舞弊产生的原因是由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组成的,这三者也是美国最新的反舞弊准则(SAS No.99)提醒注册会计师应该关注的舞弊产生的主要条件。
压力要素1.压力要素是企业舞弊者的行为动机。
刺激个人为其自身利益而进行企业舞弊的压力大体上可分为四类:经济压力,恶癖的压力,与工作相关的压力和其他压力。
机会要素2.机会要素是指可进行企业舞弊而又能掩盖起来不被发现或能逃避惩罚的时机,主要有六种形成原因:缺乏发现企业舞弊行为的内部控制;无法判断工作的质量;缺乏惩罚措施;信息不对称;无知,能力不足;审计制度不健全。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预防和发现职员舞弊的最重要方法之一;无法判断工作的质量是指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如律师、医生、会计师、汽车修理师等的工作,一般人无法判断他们所做的工作是否与对他们的要求和偿付给他们的报酬相符,因此给从事这类工作的人员提供了舞弊的机会;缺乏惩罚措施是指企业舞弊行为被发现后往往不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对企业舞弊者缺乏威慑力,因此企业舞弊行为对当事人的低成本高收益有推波助澜之嫌;信息不对称在这里主要是指被欺骗者掌握的信息往往没有欺骗者多,被欺骗者无法觉察自己正处于被欺骗的境地,不能发现企业舞弊行为,因而成为舞弊人的可趁之机会;在某些方面,无知、缺乏能力也会给企业舞弊者造成可乘之机,如许多投资欺骗的对象往往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因为他们的防范意识不强,而且以他们的能力也无法明了某些金融业务的市场行情;企业舞弊者对审计在发现、调查企业舞弊方面的重要作用很清楚,因此不完善的会计系统、不严密的凭证和记录程序就成为他们可利用的机会。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是什么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是什么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指的是: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冰山漂浮在海面上的时候,我们只能看到它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可是在水下,却潜藏着巨大的山体。
海明威以此比喻写作:作家有八分之七的思想感情是蕴藏在文字背后的,真正通过笔端表现出来的,只有八分之一。
如果作家能够处理好这一点,读者就能强烈地感受到这八分之一背后的分量。
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海明威冰山理论”的四个基本要素。
具体地说,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
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
文字塑造了形象,形象包含了情感,而情感之中蕴涵着思想。
诚然,就一般文学作品而言,这四个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海明威的作品中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他强调了情感和思想的含蓄性。
弗洛伊德冰山理论
弗洛伊德冰山理论
弗洛伊德冰山理论是一种描述社会系统的模型,由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斯·弗洛伊德(Max Weber)提出。
他认为,社会系统像一座冰山,其表面上可见的部分只是其内部深层次结构的一小部分,而其实质上的复杂性则是隐藏在冰山下面的,它们可能不能被立即看到。
弗洛伊德冰山理论的本质是引入深层次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行为。
它主要指出,社会现象和行为的复杂性不仅仅是表面上可见的,而且还涉及深层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例如,政治行为可能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表决过程,而是一个涉及多个利益集团的复杂过程。
弗洛伊德冰山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提醒我们要研究社会现象和行为时,不要只关注表面上可见的因素,而是要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深层次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它也提醒我们,社会系统本质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利用表面上可见的现象来掩盖其背后的复杂性。
因此,要完全理解社会现象和行为,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它们背后的深层次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总之,弗洛伊德冰山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现象和行为的复杂性不仅仅是表面上可见的,它们还涉及深层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它提醒我们,要完全理解社会现象和行为,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深层次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安全生产冰山理论内容
安全生产冰山理论内容安全生产冰山理论是通过类比冰山形态向人们揭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的理论。
冰山仅露出海面上的一小部分,其大部分隐藏在水下,这个特点正是安全生产问题的实质。
安全生产冰山理论认为,一方面我们常见的事故只是隐藏在事故背后的一小部分,真正的事故隐患远远超过表面所显示出的问题;另一方面,事故不是突然发生的,往往是经过长期积累的,表面上看似平静无间的工作场所,存在着多种潜藏的隐患。
安全生产冰山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事故原因的复杂性。
安全生产问题往往不是单一原因导致的,往往是多个原因的叠加。
类似于冰山的形态,事故往往是由很多表面问题的积累导致的,当关键问题逐渐走向临界点,事故就会突然发生。
因此,我们不能只根据表面现象来判断安全状况,而应该从源头上寻找问题。
其次,事故隐患的普遍存在性。
冰山虽然在海面上很少见,但在全球范围内却非常普遍。
类似地,事故隐患也是普遍存在的。
无论是企业、单位还是个人,都存在着各种程度的安全隐患。
安全生产冰山理论告诉我们,只有深入挖掘和找出这些潜在的隐患,我们才能真正做到预防事故。
再次,事故发生的长时间性。
冰山的形成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事故的发生也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安全生产冰山理论强调了事故的长时间性,事故往往是由很多看似微小的问题逐渐积累产生的。
因此,我们不能低估任何一个问题,应该通过日常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解决问题,阻止事故的发生。
最后,安全生产冰山理论还强调了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冰山的存在给船只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只有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才能确保船只的安全。
同样,事故也需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来防范和避免。
企业和个人应该时刻注意安全问题,从源头上找出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安全生产。
总之,安全生产冰山理论强调了事故发生的复杂性、隐蔽性、长时间性以及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通过认识和理解这一理论,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事故的本质和规律,为安全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有效的预防措施。
“冰山理论”
“冰山理论”
“冰山理论”是1895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来的。
他认为人的心理分为超我、自我、本我三部分,超我往往是由道德判断、价值观等组成,本我是人的各种欲望,自我介于超我和本我之间,协调本我和超我,既不能违反社会道德约束又不能太压抑。
与超我、自我、本我,相对应的是他对人的心理结构的划分,基于这种划分他提出了人格的三我,他认为人的人格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来的仅仅只是一部分,即有意识的层面;剩下的绝大部分是处于无意识的,而这绝大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和行为,包括战争、法西斯,人跟人之间的恶劣的争斗,把一个人的全部才能看作一座冰山,呈现在人们视野中的部分往往只有1/8,而看不到的则占7/8。
我一直强调看一个人要看他的无意识或潜意识——只可惜这个道理我是到了一定的年龄才懂的——因为只有这个东西才能反映一个人的本性。
人是一个太复杂的生命体了,我们经常看到的人,仅仅是这个人本性中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都隐藏在海平面的下面,人的两面性、人的阴影都源于这个理论。
那些浮在海面,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冰山一角,强烈的白光令人炫目,让人看不清它真实的面目,只是感觉高耸、峰利、光滑、洁净……那是真实的虚幻,极具欺骗性……。
安全生产 冰山理论
安全生产冰山理论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一系列措施。
冰山理论是指在安全生产中,事故往往只是表面上的现象,而其背后隐藏着更多的隐患和风险。
这就像冰山一样,我们只能看到表面上的一小部分,而无法看到其下面巨大的体量。
冰山理论告诉我们,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因为长时间的隐患堆积和不良行为的累积导致的。
事故只是表面上的结果,而真正的原因往往需要更深层次的挖掘。
如果我们只关注事故本身,而忽略了其背后的隐患和风险,那么我们很难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利用冰山理论来引导安全管理工作。
首先,要深入挖掘隐患和风险,加强事故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其次,要加强对不良行为和违章操作的管理和惩处,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遵守规章制度的能力。
再次,要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水平,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应对各种安全风险和突发状况。
最后,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制度和流程,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展开。
冰山理论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从根本上改变安全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思路,有效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只有真正理解和应用冰山理论,我们才能够充分认识到事故发生的复杂性和危险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员工的生命安
全和财产安全。
同时,也需要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共同努力,形成安全生产工作的合力,共同维护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简述海明威的冰山理论
简述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是一种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思想方式,几十年来,它一直是管理学理论的基础之一。
海明威(1943)最先提出这一理论,以描述一个管理问题:一件事情可以有多个不同的解决方案,然而却只有一个最优解。
因此,解决问题的过程就像通过冰山表面的水面而未能深究冰山的底层结构一样,需要深入探究才能找出真正的最有效解决方案。
冰山理论是一种经典的管理和决策理论,它反映了两个重要概念:非显性和显性部分。
非显性部分可以指执行某种活动需要的资源和技能,例如经验、信息、知识、社会关系和能力。
另一方面,显性部分是已经清楚地可见的,比如表面的弱点和缺点。
因此,一件事情的完成不可避免的需要显性和非显性的支持,如果只考虑显性的部分,无疑是一种不完整的做法,必须要深入挖掘出深层次的真相,以解决问题。
此外,冰山理论还为解决一项任务所提出了一种框架,这一框架从四个不同的方面入手:目标、行动、监督和控制。
在有效解决一项任务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并设定目标,确定目标的实施需要哪些步骤,并执行这些步骤,最后,根据实施的效果在相应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情况确认。
由此可见,冰山理论是一种现实而又十分可行的管理理念,它可以帮助管理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从而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果。
当管理者面临问题时,他们应该从冰山理论出发,以解决问题。
他们应该从表面开始,尝试深入细化的分析,制定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尽量找出真正的根源。
最后,他们还必须要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来确保完成任务的每一步都是正确和有效的。
可以说,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深刻地改变了管理理论的格局,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技巧,并为管理者提供了指导意见,从而使管理者能够有效完成任务,从而改善组织效率。
因此,对管理者来说,冰山理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必须认真学习和实践,才能让自己在管理工作中发挥最大的可能性。
安全生产冰山理论内容
安全生产冰山理论内容安全生产冰山理论是一种以冰山为比喻的安全生产管理理论,通过揭示安全事故的内在原因和危险因素的深层次联系,引导企业从上层建筑、管理层、员工等各个方面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以预防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冰山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安全事故只是表象,其背后隐藏着很多的不可见的危险因素和潜在的隐患。
就像冰山一样,只有一小部分是露出水面的,而更多的部分则隐藏在水下。
只有通过深入挖掘冰山的底部,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真正解决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冰山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 表象与本质:安全事故通常只是一种表象,只有通过深入分析才能找到事故的本质原因。
企业应该将安全事故作为一种信号,认真对待,并深入挖掘隐蔽的危险因素。
2. 多因素综合作用:冰山理论强调了安全事故往往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些因素包括管理层的不良决策、员工的不良行为、设备的不正常操作等。
企业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 预防为主:冰山理论强调了预防事故的重要性。
企业不能仅仅依靠事故发生后的整改和处理,而应该从源头上防控事故的发生。
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强隐患排查、事故预警、安全培训等工作,提前预防事故的发生。
4. 全员参与:冰山理论倡导的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是全员参与。
不仅管理人员要重视安全事故,制定科学的安全生产方案,还要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使每个人都成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人。
5. 持续改进:冰山理论认为,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企业不能止于一次修修补补,而应该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改进措施,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水平,实现安全事故的根本消除。
总之,安全生产冰山理论通过揭示事故背后隐藏的深层原因,引导企业从更深层次上进行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只有全面深入地掌握冰山底部的信息,才能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弗洛伊德冰山原理
弗洛伊德冰山原理一、引言冰山原理,又称为冰山理论,源自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
该原理主要是用于描述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
这个理论形象地比喻了人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如同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一样,大部分隐藏在深海之中,只有一小部分露出水面。
本文将详细探讨弗洛伊德冰山原理的起源、核心概念、潜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在心理学中的应用、与人类行为的关系,以及现代对其的批判与反思。
二、弗洛伊德冰山原理的起源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和心理治疗师,被普遍认为是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
他的冰山原理是在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通过对病人梦境和失言的分析,弗洛伊德观察到许多隐藏在显意识之下的无意识动机和欲望。
这些观察促使他提出了冰山原理,以解释人类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和心理过程。
三、冰山原理的核心概念冰山原理的核心概念是:人的心理结构就像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代表显意识,而隐藏在水下的部分代表潜意识。
潜意识是心理活动的主要部分,它包含了个体的冲动、原始欲望和情感。
这些深藏不露的潜意识对人的行为和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尽管个体可能对此一无所知。
四、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潜意识与无意识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潜意识与无意识紧密相关,但并非完全等同。
无意识包含了所有无法被个体意识到或回忆的心理内容,例如感官印象和经验。
相比之下,潜意识主要涉及被压抑的欲望和情感,这些欲望和情感由于与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冲突而被排除在显意识之外。
因此,潜意识是无意识中的一个特殊部分。
五、冰山原理在心理学中的应用冰山原理在心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帮助心理学家理解人类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和心理过程,尤其是那些由潜意识欲望所驱动的行为。
精神分析治疗师使用冰山原理来探索患者的无意识和潜意识欲望,以理解和解决心理冲突。
此外,该原理也影响了其他心理学派别的发展,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后弗洛伊德学派。
六、冰山原理与人类行为冰山原理强调潜意识对人类行为的重要影响。
爱德华霍尔冰山理论
爱德华霍尔冰山理论
左右
爱德华·霍尔冰山理论是澳大利亚社会学家爱德华·霍尔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
一个概念,它描述了一种社会变化的模式,也是一种比喻性的思维模式。
爱德华·霍尔的
冰山理论假设,一个事件只是社会变革的一个部分,它只表明一个既定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但更深层的变革正在发生,而且可能影响更大范围内的结果。
从这个角度看,任何一个事
件都可以进一步探索,以及更多隐藏在表层之下的变化。
霍尔把他的冰山理论用在社会变革中,认为社会变革是在多个层次上发生的,其中一
些状况是显而易见的,但其他更深层的变革多半是隐蔽的;也就是说,变革的真正原因往
往比表面的变化复杂得多。
他用一块冰山来比喻整个过程:外面是冰山的一小部分,其余
的则藏在水面之下。
从社会变革的角度看,只是事件的表面,而真正的变革却因未被发现
而隐藏着。
爱德华·霍尔的冰山理论强调在不同表面状况下,体现出更多深层实质性因素,这些
因素才是社会变革的本质。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形成非言语行为的原因似乎很复杂,在
言语表达和行为实践之间可能存在很多区别。
它也强调了拥抱变化的重要性,以应对新挑战,以及面对各种形式的复杂性。
爱德华·霍尔的冰山理论对社会研究有巨大的影响,它让社会学家们能够更深入地研
究社会变化,而不仅仅是观察表面现象,还可以揭示更深层次的机制和因素。
它也产生了
新的观点,我们可以把它应用于许多不同的社会议题,比如社会问题的复杂性、社会不平
等等,帮助我们理解这些问题的根源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弗洛伊德冰山理论
弗洛伊德冰山理论
弗洛伊德冰山理论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指出事物的表面只是冰山一角,只有深入挖掘才会发现其中的真相。
弗洛伊德冰山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领域,用于指导心理学研究者从表面看到更深层次的真实情况。
首先,弗洛伊德冰山理论提出,事物的表面只是冰山一角,要深入了解事物的真相,必须挖掘更深层次的潜在信息,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
比如,当一个人表现出行为问题时,要想深入了解其中的原因,必须挖掘他的成长经历,从而找出他行为问题的根源。
其次,弗洛伊德冰山理论也指出,挖掘事物真正的本质时,必须多方面考虑。
一个人的行为问题并不是由一个原因引起的,而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比如,一个孩子出现行为问题,不能只从他的家庭背景或学校环境去考虑,而是要从多方面去考察,才能找出其中的原因。
最后,弗洛伊德冰山理论也为心理学研究者提供了指导思想,强调要从表面看到更深层次的真实情况,从而更好地研究心理学问题。
比如,当研究一个心理问题时,要从表面的症状出发,深入挖掘,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个心理问题的本质,以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总之,弗洛伊德冰山理论为心理学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提醒我们要从表面看到更深层次的真实情况。
要想深入地研究心理学问题,必须从表面上挖掘,以便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上。
海明威冰山理论的解读
海明威冰山理论的解读海明威是美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而闻名于世。
他提出的冰山理论是他创作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他独特的写作风格的基石。
本文将对海明威冰山理论进行解读,探讨其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冰山理论的概念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首次提出了冰山理论。
他认为,文学作品就像一座冰山,只有露出水面的部分才是读者所能看到的,而冰山底下的巨大部分则隐藏在水下。
这个比喻意味着,作品中的真正意义和深层内涵往往需要读者去发掘和理解。
二、冰山理论的内涵1. 真实感受的表达海明威强调作品应该通过简洁、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真实的感受。
他认为,作家应该像记者一样客观地记录事实,而不是通过华丽的辞藻来掩盖真实。
冰山理论要求作家将真实的情感和体验融入作品中,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2. 隐喻和象征的运用冰山理论强调作品中隐喻和象征的重要性。
海明威认为,隐喻和象征是作品中隐藏的部分,通过它们可以传达更深层次的意义。
作家应该善于运用隐喻和象征,让读者通过阅读和思考去发现和理解其中的含义。
3. 省略和留白的运用海明威的作品以其简洁、省略的风格而著称。
他认为,作家应该通过省略和留白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让读者自己去填补故事中的空白。
冰山理论要求作家只展示作品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而将其他细节留给读者去想象和推测。
三、冰山理论的意义和影响1. 强调读者的主动参与冰山理论强调读者的主动参与和思考。
作品中的隐喻和象征需要读者去发现和解读,省略和留白需要读者去填补和想象。
这种参与性的阅读方式激发了读者的思考和想象力,使阅读过程更加丰富和有趣。
2. 培养简洁明快的写作风格冰山理论要求作家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感受,通过省略和留白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这种写作风格不仅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力,也培养了作家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 深化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冰山理论强调作品中隐藏的部分,通过隐喻和象征来传达更深层次的意义。
安全管理的八个理论
安全管理的八个理论第一,冰山理论。
第二:木桶理论。
第三:蛙水效应。
第四:需求层次论。
第五:事故倾向理论。
第六:破窗理论第七:跳蚤实验。
第八:权力服从理论。
第一,冰山理论。
1895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歇斯底里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冰山理论”:人的心理就像海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来的仅仅是其中的小部分,绝大部分处于海面之下,处于无意识状态。
而正是这看不见的冰山下的巨大的底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人类的行为。
安全管理中也同样适用“冰山理论”。
任何违章、违规行为不是出了事故暴露出来才存在的。
从安全角度讲,露出海平面的是事故,海平面以下是隐患。
而规章、制度也只是浮在水面的部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思想和情感。
因此安全生产在手中,更要在心中。
“冰山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安全管理必须突破水面上的八分之一,不能流于形式、浮在表面,真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深度入心第二,木桶理论企业管理中有个著名的木桶理论,即,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桶的长度,而不是最长的那块。
这个理论还可以延伸一下,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间的结合是否紧密。
如果木板间存在缝隙,或者缝隙很大,同样无法装满水,甚至一滴水都没有。
木桶的底板是基础,桶箍是关键,而最短木板决定了能容水的最大容量第三,蛙水效应十九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实验。
把一只青蛙放进热水里,青蛙会马上跳出来,但当把它放在凉水里慢慢加热时,青蛙因丧失了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因未及时奋力跃出逃脱危险,只得最终毙命。
这就是有名的“蛙水效应实验。
事故发生后也存在一个蛙水效应。
事故发生后,大家对于安全生产的敏感性、重视程度都会大幅度提高,但一般三年之后,这种影响便会逐渐消失。
要想确保安全,就必须警钟长鸣,就不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自我麻木。
“蛙水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熟悉的环境进行风险识别——难;在渐变的环境中进行风险识别——更难。
冰山理论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则”。
他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像补充。
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
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
“冰山理论”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简约的艺术。
即删掉小说中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以少胜多,象中国水墨画技巧,计白当黑,不要铺冰山理论陈,不要八分之八,而只要八分之一。
英国学者贝茨在《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文中认为,这种简约在语言上表现为删掉了小说中几乎所有的解释、探讨,甚至议论;砍掉了一切花花绿绿的比喻;剥下了亨利·詹姆斯时代句子长、形容词多得要命的华丽外衣:“他以谁也不曾有过的勇气把英语中附着于文学的乱毛剪了个干净。
”这些英语文学的乱毛中被海明威收拾得最利索的是形容词。
形容词过多是十九世纪末以亨利·詹姆斯为代表的小说家带给英语文学的一大灾难。
譬如詹姆斯的代表作《贵妇人的画像》充斥了长句子和多重修饰,“你不憋足一口长气是读不完一个句子的,好比一长列货车,站在它面前望不到尽头”(董衡巽语)。
这绝对是学者型的文风。
而海明威18岁就去打仗,根本没有机会进行科班训练,打过仗当了美国一家报纸驻欧洲的记者,写文章和报道要用电报发回国,语言必须简明,于是形成了一种所谓的“电报体风格”,极少用修饰语,极少用形容词。
可以说文学史上有一类作家是敌视形容词的。
法国大文豪伏尔泰就有句名言:“形容词是名词的敌人。
”他似乎在说只有名词是直抵事物本身,是直面、直接呈示事物,形容词多了反而遮蔽事物和内质,所以是名词的敌人。
其二,小说家马原认为“冰山理论”的更内在的质素可以概括为“经验省略”。
他指出开始许多评论家把海明威的省略与传统的留空白理论等同起来,以为这是一种含蓄手法的运用,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一个大的失误。
安全生产冰山理论
安全生产冰山理论安全生产冰山理论是指安全生产问题中显性事故只占安全事故总数的一小部分,而潜在隐患在其中占据较大比重的一种理论。
它将安全事故与冰山的构造相类比,即冰山的上部是明显的隐患,下部是埋藏的危险,因此也将冰山上部的一小部分与下部的大部分相比,用来揭示安全事故中实际损失的一小部分与潜在隐患的关系。
安全生产的冰山理论告诉我们,我们不能仅仅关注那些容易看到的表面问题,更要认识到隐藏在背后不易察觉的潜在隐患。
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纠正潜在隐患,才能够真正预防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安全事故预警机制的重要性。
正如冰山仅凭眼力无法判断其实际规模一样,我们也不能仅凭经验判断安全事故的潜在风险。
应建立科学严谨的安全事故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潜在隐患,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次,要加强潜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
安全事故往往是因为潜在隐患没有得到及时发现和整改而造成的。
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加强工作场所的潜在隐患排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环境。
再次,要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
人是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只有人的意识和素质提高了,安全事故才能够得到有效的预防。
因此,要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让每个人都能够主动参与到安全生产的工作中来。
最后,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工作。
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因为管理层没有尽到监督和管理的责任导致的。
因此,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各项安全制度和规范的落实,对于存在违章操作行为的及时纠正和处罚,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安全水平。
总之,安全生产的冰山理论告诉我们,不能光看到事故的表面问题,更要认识到潜在隐患的存在。
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纠正潜在隐患,才能够真正预防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实践中,我们要加强预警机制建设,加强潜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以及加强监督和管理工作,从而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生产。
冰山理论
“冰山理论”是指企业物流成本的计算存在着的隐含性特征。
1.企业物流过程的复杂性导致物流成本计算的不完全性。
2.企业的各项费用的习惯性归属导致了物流成本的“隐含”。
哪些费用应该列入物流成本中的问题,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3.物流成本的隐含还可能因为一些例外物流费用发生了,却未能得到相应的重视而未“浮出水面”。
物流成本的交替损益性和隐含性这两个特征使得成本复杂化,这给成本的测算和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为此,在进行物流成本管理时,必须采用归纳推理的逻辑方法,合理确定成本;并坚持系统的观点,从整体上降低物流成本。
储存合理化途径1.储存物品的ABC分析2.追求经济规模、适度集中储存3.提高储存密度和仓容利用率4.建立有效的储存定位系统5.采取有效的检测清点方式6.运用现代储存养护技术7.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运输装备一体化的方式8.认真做好商品在库检查工作供应链管理:是用系统的观点通过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控制与优化,以寻求建立供、产、销,企业以及客户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内耗与浪费,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最优化,并保证供应链成员取得相对的绩效和利益,来满足顾客需求的整个管理过程物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质、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的顶功能的有机整体第三方物流: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第四方物流: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型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国际多式联运至少两种不容运输方式的连贯运输;国际间的货物运输;有一个多式联运经营人对全程运输总负责;有一个多式联运合同;使用一份全程多式联运单据;全程单一的货运费率。
安全生产 冰山理论
安全生产冰山理论安全生产冰山理论引言:安全生产是指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和风险控制措施,防止和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活动。
而冰山理论则是一种比喻,用来描述在事故发生前所隐藏的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围绕安全生产和冰山理论展开,探讨其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一、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安全生产关乎着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各种事故和灾难时有发生,特别是在一些高风险行业,如矿山、化工等领域。
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也与全体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通过加强安全生产,可以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冰山理论的内涵冰山理论是由英国著名船长爱德华·史密斯提出的,他观察到泰坦尼克号沉船事故时,只有冰山露出的小部分被认知到,而大部分隐于水面之下。
这一比喻被广泛应用于事故预防和管理领域,意味着事故发生时,即使表面看起来没有明显的隐患,实际上很有可能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因素。
冰山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我们需要深入挖掘隐蔽在表面之下的安全隐患,以预防事故的发生。
三、探索冰山理论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1. 加强风险评估和预防意识冰山理论告诉我们,表面上看似安全的生产环境下,隐藏的潜在风险是无法被轻视的。
企业应加强风险评估工作,发现并整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员工要增强预防意识,及时报告潜在风险,避免事故的发生。
2. 强化培训和教育冰山理论的应用需要全员参与,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通过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增强他们发现和解决潜在风险的能力,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同时,领导层也要树立榜样,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
3.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冰山理论告诉我们,不可忽视的实际上是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故。
因此,只有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地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
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事故预防、应急响应和事故调查等方面,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进行。
安全生产 冰山理论
安全生产冰山理论冰山理论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用来描述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它的核心观点是,事故发生不是突然而起的,而是由许多看似无关的事件和因素逐渐积累而成。
类似于冰山,我们只能看到冰山上方的一小部分,而真正造成事故的部分则隐藏在水下。
在安全生产领域,冰山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事故的本质和内在原因,从而采取措施来减少事故的发生。
冰山的上方代表事故中显而易见的原因。
这些原因通常是直接造成事故的因素,比如设备故障、操作不当等。
这些因素容易被发现和解决,因此大部分安全管理工作都集中在预防这些明显的风险上。
然而,冰山的下方才是真正的危险所在。
下方的部分代表着隐藏在表面之下的潜在因素和风险。
这些因素可能包括管理不善、组织文化不健康、隐患漏洞等。
这些问题不容易被察觉和解决,但却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要解决冰山下方的问题,就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改进。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事故调查工作,了解事故发生的全过程和真正原因。
通过分析事故,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来加以解决。
其次,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和安全教育培训等。
只有从源头上预防事故的发生,才能真正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同时,组织文化也是冰山下方的重要因素。
如果员工对安全不重视,或者管理层对安全问题漠视,那么安全事故就难以避免。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正确认识安全的理念,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让每个员工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最后,冰山理论还提醒我们要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
既要关注事故的直接原因,也要着眼于潜在的因素和风险。
只有将所有的风险都纳入考虑范围,才能真正做到安全生产。
总之,冰山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面分析安全生产问题的方法。
通过深入分析和改进,我们能够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只有从源头上预防和管理好风险,才能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冰山理论
“冰山理论”是根据弗洛伊德、海明威和萨提亚在各自领 域将“冰山理论”提出并加以应用到心理学界、文学界、 管理学界、医学界等,传播广泛。
LOGO
心理学中的冰山理论
LOGO
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实际上是一个隐喻,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 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 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心理 治疗师需要做的工作往往是透过来访者的表面行为,去探索来访者的 内在冰山,从中寻找出解决之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冰山,认识到 自己的冰山,你的人生就会改变!短篇小说》一文中认为,这种简约在语言上表现 为删掉了小说中几乎所有的解释、探讨,甚至议论;砍掉了一切花花绿绿的 比喻;剥下了亨利·詹姆斯时代句子长、形容词多得要命的华丽外衣:“他 以谁也不曾有过的勇气把英语中附着于文学的乱毛剪了个干净。”这些英语 文学的乱毛中被海明威收拾得最利索的是形容词。形容词过多是十九世纪末 以亨利·詹姆斯为代表的小说家带给英语文学的一大灾难。譬如詹姆斯的代 表作《贵妇人的画像》充斥了长句子和多重修饰,“你不憋足一口长气是读 不完一个句子的,好比一长列货车,站在它面前望不到尽头”(董衡巽语) 。这绝对是学者型的文风。而海明威18岁就去打仗,根本没有机会进行科班 训练,打过仗当了美国一家报纸驻欧洲的记者,写文章和报道要用电报发回 国,语言必须简明,于是形成了一种所谓的“电报体风格”,极少用修饰语 ,极少用形容词。
维吉尼亚·萨提亚(1916-1988)是举世知名的心理治疗师和家庭治 疗师,她是第一代的家庭治疗师,从五十年代起已居于领导地位。
LOGO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著 名的“冰山原则”。他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只应描写 “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 让读者去想像补充。 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 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萨提亚冰山理论萨提亚简介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1916-1988,港台多译为:萨提尔)是举世知名的心理治疗师和家庭治疗师,也是美国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发展史上最重要人物之一,她是第一代的家庭治疗师,从五十年代起已居于领导地位,向来被视为家庭治疗的先驱(Goldenberg, 1985),甚至被誉为“家庭治疗的哥伦布”(McLendon, 1999),意思是指家庭治疗是由她始创的,可见她在这方面的重大贡献,更因为她的建树良多,她的两所母校威斯康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曾分别颁授荣誉博士学位及“对人类杰出的贡献”金质奖章给她。
萨提亚治疗理念•1:改变总是可能的,即没有外在的改变也有内在的改变,这些改变包括感受,观点、和预期。
•2:治疗会谈必须是体验式的,以引发第二层面的改变。
这个改变还包括深层“自己”的改变。
•3:问题本身不是问题。
如何应对才是问题。
•4:感受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因此我们能学会改变感受,管理感受和享受感受。
5:治疗要设定积极正向的目标,解决负面经历造成的影响。
•6:治疗是系统性的,包括个人的内在系统和人际互动的关系系统。
•7:人们具备他们应对和成长所需要的所有资源,治疗是启动这些资源帮助人们改变的工具。
•8:大多数人会选择熟悉感而非舒适感,尤其是在压力萨提亚信念•1、改变是有可能的,即使外在的改变有限,内在的改变还是可能的。
•2、父母在任何时候都是尽他们所能而为。
•3、我们拥有一起所需的内在资源,以便成功地应对及成长。
•4、我们有许多选择,特别是面对压力所作出适当回应,而非对情况做出实时反应。
•5、治疗需要把重点放在健康及正向积极的部分,而非病理负面的部分。
•6、“希望”是“改变”最重要的成分。
•7、人们因相同而有所联结,因相异而有所成长。
•8、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个人可以为自己做出选择。
•9、多半的人倾向与选择对他所熟悉的而非舒适的应对,尤其在压力之下。
•10、问题(困难)不是困难,如何应对问题才是问题。
•11、人性本善。
他们需要找寻自己的宝藏,以便联结及确认自我价值。
•12、父母常重复在其成长过程中熟悉的模式,即使那些模式是功能不良的。
•13、我们无法改变过去已发生的事件,只能改变那些事件对我们的影响。
•14、欣赏并接受“过去”可以增加我们管理“现在”的能力。
•15、应对乃是自我价值层次的显现;自我价值愈高,则应对的方式愈周全。
•16、萨提亚模式的主要目标即是达到表里一致及高的自我价值。
•17、健康的人际关系建立在价值的平等上。
案例引入•早晨上班,刚到办公室,便发现自己的电脑被打开了,桌面上放着一些陌生的文件。
•顿时,自己内心很愤怒(感受),然后大声地说:谁动了我的电脑•(行为)Why我认为,在没有经过我的许可,任何人都不得打开我的电脑操作。
我个人必须对电脑中所有公司机密负责任(想法)。
所以,有人如果要用我电脑,必须事先得到我的许可(期待)。
这样,我才感觉到被尊重,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我才有一种安全感(渴望)。
在我发现电脑被人打开那一刻,我是很低能量的。
自我价值感在那一刻受到严厉地冲击(本性)。
这就是一座个人内在“冰山”!自己个人冰山是什么无论是谁,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冰山冰山概念内在冰山,这是一个隐喻的说法。
是萨提亚实用心理学里面一个标志性的心理分析模型。
简单的说,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行为后面,其深层的东西是什么!个人内在冰山共分成七个层次,依次是:行为,应对方式,感受,认知(想法),期待,渴望,自我(本性)。
逐步深入!当我们看待一个人的行为时,就不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同时看到导演这一切后面的心理需求与成因。
行为:就是我们五官所直接接收到的,来自他人和环境的信息。
如我们在用友学习,一个人在静静地读书,一个人在打游戏等等。
应对方式:应对方式是指人们在压力下,应对他人、环境及自己的一种行为模式。
具体分为以下五种: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表里一致感受:就是行为带给我们的内心感受,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在我们心里真实的发生着。
如看到一群大雁飞过,我们心底可能会泛起一种怅然若失的淡淡忧愁,或许是首次看到大雁心理的惊喜,或许是漂泊异乡有家难回的深切悲痛……认知:就是制造感受后面的那个脚本,是我们的信念价值观系统。
看到大雁,我感到悲痛,可能内在的想法是:我应该属于祖国!人老了,就应该回到故土。
看到大雁开心,其内在想法可能是:大雁原来是这么美丽的啊,大雁真是好团队的典范啊!期待:就是一种具体的需求。
如:我需要回到家乡!我需要在事业上尽快有所成就!渴望:这是一种深层的共性需求与期待如需要被爱,接纳,理解,安全,赞美,肯定,尊重、重视等等。
是人类成长过程中,所渴求的共同的心理营养。
重点来自于小时候来自我们父母的给予。
自我:一种生命的真实状态。
我们在情感上完全活在当下;能完整地兼顾我、他、情境中;能让生命力根据自然状态下不断成长。
内心充满了喜乐与意义感。
同时,有能很顺畅地和任何人链接。
Ta能带给我什么Ta能带给自己什么清晰的理解自己高效的沟通良好的人际关系怎么用好你的个人冰山分析•1.熟知个人冰山的七层结构;•2.个人冰山的七层关系不是自下而上的,而是平行的;(区别于马斯洛需求层次)•3.常用于实践,在生活中去感知和理解。
三人小组画冰山图练习一、带入情境讲一个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情境,在这个情境里,有强烈的情绪反复出现;或讲一个最近发生的情境,在这个情境里,有强烈的情绪出现。
问句:听起来在你们之间(你们家里、你和丈夫、你跟孩子、你们团队。
)发生了一些困扰你的事情,可否举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听起来这件事发生的有些突然,能不能和我讲一下在这个过程里发生了什么?二、冰山问句1、行为当时你是如何反应的?你做了什么?你说了哪些话?当他这么做的时候,你的反应是?接下来发生了什么?结果是怎么样?2、应对姿态在这个过程里,你的应对状态是怎么样的?最初的时候是?接下来呢?谁先做出让步的姿态?是什么姿态?当他做出让步的时候,你的是?3、感受当时你的感受是?接下来呢?还有呢?闭上眼睛,进入到你的内在,感觉一下你的内心、你的身体?你内心的声音是?你身体那个部位的感受是什么?这个感受想告诉你什么?4、观点、看法你怎么看这件事?你怎么看对方?你怎么看你自己?你怎么看你当时的情绪和感受?应该有吗?或者是什么?当你这么想的时候,你有感受是?(感受的感受)5、期待你对他的期待是?你对自己的期待是?你觉得他对你的期待是?6、渴望你深层的内在需求是什么?当你的期待实现了的时候,你哪个部分的渴望会满足?7、自我闭上眼睛,和自己呆一会儿,体会一下,在这个情境里,你的价值感是怎么样的?你如何看你自己?萨提亚家庭治疗之沟通模式原生家庭的作用原生家庭是我们最早的学习地方。
在家庭中,每个人与生俱来就对父母和世界有强烈的渴望-----渴望被爱、渴望沟通。
我们在家庭中,从父母亲和亲人身上感受到并且学到价值观、归属感、规条、角色和沟通模式每个孩子来到世上都想获得生存的最佳姿态,于是在家庭的长年累月的磨练中发展出了几种生存沟通模式。
沟通场(沟通圆)自我:指的是我是否接触到自己的感受与需求,并愿意为自己表达与行动。
他人:指的是我是否关心与接纳对方的感受与需求,并愿意积极倾听与探询。
情境:指的是我是否注意到双方所处的环境与客观条件,并愿意以对等协商的态度处理彼此所面临的问题。
习惯的沟通方式•在现实的生活中,由于过去经验中的一些缺陷体验以及来自家庭规条的束缚,我们往往是很难做到以一种健康的方式去将自己、他人和情境三者很好的结合起来,做到真实一致的表达自己、接纳他人。
•我们习惯去指责、习惯去讨好、习惯去超理智的就事论事、习惯去以打岔的方式回避问题,以这样的应对方式来求得生存的空间。
常见的不良沟通模式•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低自我价值、缺乏自信、远离自我的沟通模式)讨好型•行为——依赖型的受难者(“好得过分”、道歉、哀求及请求宽恕、屈服、委曲求全、委屈自己成全别人)•言语——同意(“这全是我的错”、没事,没事”、“我只想要让你高兴”、“为了你我什么都愿意,可以放弃•内心独白——“我不值得一提,不值得被爱”、“我应该永远对别人和颜悦色”、“我决不能让别人生气”、“我很无助”•主要感受——受伤、悲伤、焦虑、不满、无助的被压抑的愤怒•自我概念——低自我价值、缺乏自信、远离自我,把焦点放在对自己的期待上(我是不重要的)•资源——关怀的、滋养的、灵敏的•心理影响——神经质、抑郁、易被激怒、焦虑、恐慌、自杀意念•生理影响——消化道疾病、肠胃问题(恶心、便秘等)、偏头痛或其他头痛、心律不齐、皮肤病、糖尿病指责型•行为——攻击(评判、命令、寻找错误、指责、独裁、爱找麻烦、暴虐、愤怒、恐吓、拒绝)•言语——否定(“你从没有做对一件事!”、“你是怎么回事?”、“我真想把该死的你打到地狱去,如果不是因为你,我就不会这样”、“这全是你的错”)•内心独白——孤立(“我是孤立而且不成功的”、“只有让别人听从我,我才是有价值的”)•感受——愤怒、挫折、不信任、不满、被压抑的受伤、害怕失去控制、孤单•自我概念——低自我价值、不成功的、远离自我、缺乏控制、无助、把焦点放在对他人的期待上资源——自我争取、有领导才能、有能量、相对自信•心理影响——自愤怒与暴怒、易激惹、反抗的、拒绝的、妄想、暴力、偏执狂、反社会的特质(违法、杀人等)•生理影响——肌肉紧张、背痛、紧张性疼痛、高血压、血液循环问题、关节炎、哮喘、惊恐、易出事故••超理智型•行为——独裁主义(僵硬而刻板的姿势、一本正经、不带人性的客观、看起来冷淡的、严肃而高人一等的神情、操纵、喜欢提建议、看起来不灵敏的、无聊的)•言语——极度客观(经常提到准则和“正确的事物”;抽象的言语和冗长的解释;避开有关个人的或情绪上的话题)•内心独白——脆弱、孤立(“我感到脆弱和孤立”、“一切都是学术的”?“一个人必须有才智”、“我不能表现出任何感受”)•感受——仅露少许情绪、内心极为敏感、孤单的、孤立感、空虚、害怕失去控制、易显示脆弱的•自我概念——低自我价值、缺乏自信、远离自我、缺乏控制、无法表露感受•资源——有才智的、知识的、注重细节、解决问题•生理影响——癌症、心脏科疾病、皮肤病、干涸、背痛、淋巴系统疾病•心理影响——忧郁、紧张症、心理疾病、强迫行为、自闭症、社交退缩、缺乏同理心、反社会的打岔型•行为——心烦意乱(不合时宜的行为、活动力过多或不足、不安定的/移动的、抓不到重点、傻傻的/表面的、争取注意力)•言语——无关的(毫无意义;脱离重点;常常在对话中离题千里;改变话题以分散注意力;避开有关个人或情绪上的话题;讲笑话;打断话题)•内心独白——(“没有人关心这个”、“没有属于我的地方”、缺乏平衡、通过打断来获得别人的注意)•感受——仅露少许情绪、内心极为敏感、孤单的、孤立感、焦虑/悲伤、空虚的/被误解的、害怕失去控制、易显示脆弱的、困惑•自我概念——低自我价值、不成功的、远离自我、缺乏控制、无法表露真实感受、没有人在乎、没有归属感•资源——幽默、自发、创造力、好玩、有弹性•生理影响——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偏头痛、便秘、晕眩、平衡及协调方面的毛病•心理影响——迷茫、不合时宜、精神病、冲动控制不住、忧郁、缺乏同理心、妨碍他人的权益、学习上的无能打岔——超理智的对立面一致型•行为——有活力、有创造力、有生命力、独特、自信、能干、负责任、接纳、有爱心、平衡•言语——开放而分享的;聆听他人;带有感受、思维、期待、愿望以及不喜好的诚实;尊重自己、他人与情境三者;言语与身体姿势、语调以及内心感受相匹配•内心感受——和谐的、平和的、平静的、平衡的、有自我价值、有爱心、接纳自己与他人、脚踏实地的•资源——联系、高自尊、接触、自我觉察、负责的、开放的、关怀自己与他人、统整身心健康转换生存姿态•第一步:觉察根源(你心里那些阻碍你变得一致的恐惧是什么?)你会这样恐吓自己吗?第二步:“灾难化想象”询问自己倘若所有假想的威胁成了现实,我是否还能活下去,如果回答“是”,那么说明我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