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

合集下载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对网络交流的意义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对网络交流的意义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对网络交流的意义作者:程娟来源:《时代金融》2011年第02期[摘要]哈贝马斯在关于交往行动的理论中,着重探讨了现代社会交往的合理化和公共领域的建构途径问题,分析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方式和人类理性实践性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改变生活世界的学术主张。

这种现代交往观念有助于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寻求最现实、最合理的社会行动形式,并对建立网络公共空间、实现网络行动的合理化、强化网络语言的语用价值以及网人的主体性和道德认同,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交往行动理论生活世界网络交流一社会交往与交往行动的合理化哈贝马斯作为一位成就卓著的西方哲学家,在他近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继承了由霍克海默开创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传统一集当代西方各派思想之大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与反理性传统的多数后现代主义哲学家迥然不同的是,哈贝马斯坚持一种批判的现代主义立场,在交往理性的基点上提出了“交往行动理论”。

这与其说是他思想发展轨迹上的“语言学转向”,不如说是重申现代性的一种努力。

本文就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的实质及其对信息时代网络交流的现实意义,进行初步的探讨。

何谓交往行动?交往行动,即交往行为,就是指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与“工具行为”相对的一种现代人的行为。

它大致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两个以上主体之间产生的涉及人与人关系的行为;二是以符号或语言为媒介的行为;三是必须以社会规范来作为自己准则的行为;四是通过交流以求达到人们之间的相互沟通的行为。

简言之,哈贝马斯所倡导的交往行动是以“理解”为目的的行为。

他认为,人类奋斗的目标不是使“工具行为”而是使“交往行为”合理化,“交往行为”合理化的社会就是理想的目标。

二生活世界与主体的道德认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分为两部分,即行动理论与社会理论。

而社会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与“交往行动”相关联,是指建立良好的对话和交往的环境。

在交往行动中,主体同时与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发生联系,并相应地服从真理性、正确性与真诚性三种特质。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马克思文论作业——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学院:文学院专业班级:B11汉语言文学四班姓名:X X学号:XXXXXXXXXXXXX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摘要: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由对当代西方社会问题的诊断而提出其交往行为理论。

交往行为是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重建交往理性,实现社会合理化是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目标。

生活世界是构成宏观社会理论的基础,是交往行为理论的重要补充。

尽管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带有一定的乌托邦倾向,但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迪性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哈贝马斯交往行为交往理性生活世界哈贝马斯生于杜塞尔多夫,曾先后在哥廷根大学、苏黎世大学、波恩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955年进入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所,同阿多诺一道工作。

1961年任海德堡大学教授,1964~1971年在法兰克福大学教授,并协助阿多诺指导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

1983年,哈贝马斯重返法兰克福大学,任哲学和社会学教授。

由于思想庞杂而深刻,体系宏大而完备,哈贝马斯被公认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威尔比把他称作“当代的黑格尔”和“后工业革命的最伟大的哲学家。

”,在西方学术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当今世界上依旧十分活跃的著名思想家。

他同法兰克福学派的关系十分微妙,一方名,他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传人,在学派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由于新的研究范式的探究和确立,他又一直同霍克海默、阿多诺等老一代法兰克福派的代表人物处于紧张的关系之中,甚至发生很大的分歧和冲突。

站在新世纪的开端来审视上一个世纪的这一学术事件,我们应当明确一点:哈贝马斯的确修正、深化和丰富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如果没有他不断进行理论探究,法兰克福学派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就应当彻底画上一个句号。

更为重要的是,不仅哈贝马斯的理论探究是对法兰克福学派的一种特殊贡献,他也是一位对当代世界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想家。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述评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述评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述评哈贝马斯是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的交往行为理论备受学术界。

交往行为理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沟通,认为交往是实现社会整合的基础。

本文将从交往行为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观点和理论价值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对交往行为理论进行总结和评价。

交往行为理论认为,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沟通,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活动。

哈贝马斯将交往行为分为两种:一种是工具性交往,另一种是符号性交往。

工具性交往是指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以达成目的为出发点,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符号性交往则是指人们在交流过程中注重语言的符号意义和文化内涵,追求的是理解和认同。

哈贝马斯认为,语言是交往的媒介,是人们互动和沟通的基础。

在交往中,人们通过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同时也通过语言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

哈贝马斯强调,语言是交往的核心,只有通过语言,人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沟通。

哈贝马斯认为,交往理性是人们交往行为的基础。

交往理性指的是人们在交往中遵循的一种普遍的、共同的规范和准则,这些规范和准则能够保证交往的公正和平等。

哈贝马斯认为,交往理性的核心是“主体间性”,即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认同。

哈贝马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但它忽略了人的主观性和主体间性。

因此,哈贝马斯主张通过交往行为理论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将主观性和主体间性引入对社会发展的研究中。

交往行为理论为社会学、哲学、政治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例如,在社会学中,交往行为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社会整合和社会秩序的形成;在哲学中,交往行为理论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思考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方式;在政治学中,交往行为理论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解决政治冲突和分歧。

然而,交往行为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哈贝马斯过于强调语言在交往中的重要性,这可能导致人们对非语言交往的忽视。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概念比较抽象,难以具体应用。

交往行为理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也遭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和批评。

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

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

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在近二十年来成为西方学术界的显学,其学说涉及的深度和广度可以说是罕有比拟的。

其中最受争议的是他企图建立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规范理论来描述、分析和批判现代社会的结构。

“沟通行动理论”是哈贝马斯学说的中心概念,并是他用来支持其理论的普遍性的主要论旨。

一、语言本质与沟通理性现代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强调一种价值中立的生活态度,强调个人在一切价值问题抉择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事实上,在学术研究和日常事务里,都显示出价值问题到最后没有客观讨论的余地。

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论的中心论点,是批判“科技理性”对人类的控制。

哈贝马斯是企图以“沟通理性”代替现实狭义的“理性”概念。

他的讨论以批评“实证主义”做起点。

实证论是现代社会研究的主流学派,它有基本假设。

首先,实证论者以自然科学作为社会研究的典范,认为事实陈述可以透过没有价值介入的纯感官的触觉而可以被客观验证。

其次,有一个独立于人的存在而存在的客观外在世界。

哈贝马斯对实证论的批评主要针对两点:“科学主义”和“科学政治观”。

“科学主义”认为所有知识的建构应该以自然科学的模式为典范。

“科学政治观”则认为科学知识可以客观地解决一切政治和道德上的问题。

这是实证主义的知识观。

其重点是强调知识应局限于具有客观验证基础的研究范围内,而价值和道德问题不能客观验证,因而也不是知识,只是代表个人的主观看法。

因此,要保持价值中立的态度,才可能获得正确的知识。

在一定程度上哈贝马斯对实证论的批评可以还原为对:价值中立社会研究“的批评。

在批评实证论的同时,哈贝马斯试图从正面的角度以其“共识直理论”做基础,去抗衡实证主义的验证程序和相应直理论,并希望由此建构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规范基础”,来理解和批评现代社会结构。

首先,哈贝马斯指出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区别。

前者是由相关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构成的,是不可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验证的。

其次,根据哈贝马斯的共识直理论,任何对外在世界的了解都必然涉及了解者的演绎,共识是在参与讨论的人在没有外在和内在的压力和制约下进行讨论而达成的。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ppt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ppt

哈贝马斯的思想大体经历了如下发展阶段:
• 1、前交往期(1959-1968)
• 研究主题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历史分析以及 认识论的历史重建。哈贝马斯通过对实证主义和 历史主义的批判,提出了一种批判科学的概念。
• 2、交往期(1969-1981)
• 哈贝马斯从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入手,初 步完成了其作为社会批判理论的交往行为理论体 系的建立。
(一)科学技术的两重性
•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确是“第一生产力” ,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
• 另一方,科学技术也正成为一种新形式的 “意识形态”,成为一种统治形式或统治 力量。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成为 哈贝马斯技术理性批判的重要思想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 ?
(三)交往行为与技术异化的扬弃
• 马尔库塞技术异化的根本原因和解决办法? • 根本原因:人们组织社会劳动的方式出了毛病。 • 解决办法:通过把价值和艺术整合到科学和理性
之中,有可能消除科学技术的消极作用。
• 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走向异化不是人们 价值选择的结果,而是科学技术本身的性 质和发展所决定的,是理性发展的内在机 制决定的。
三种基本的兴趣
• 技术的认识兴趣:人们通过理性把握和技术征服的
手段占有或支配外部自然和外部世界的兴趣。
• 实践的认识兴趣:建立和维护人与人的相互理解,
确保人的共同性和社会统一的兴趣,其目的是通过对人类 历史的解释,而使人从陈旧僵化的意识形态的控制关系中 解放出来。
• 解放性的认识兴趣:人类对于自由、平等、独立和
主体性的兴趣,其宗旨是通过自我反思,通过完成反思本 身,而从对对象性的力量的依附中解放出来。
• 第三:认识与兴趣统一的批判理论。哈贝 马斯突出强调解放性的认识兴趣和建立在 这一认识兴趣基础之上的批判的社会理论 。

哈贝马斯的沟通有效性理论及其局限性-社会学理论论文-社会学论文

哈贝马斯的沟通有效性理论及其局限性-社会学理论论文-社会学论文

哈贝马斯的沟通有效性理论及其局限性-社会学理论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哈贝马斯的沟通有效性理论哈贝马斯希望通过共识的形成来实现社会的合理整合。

人们通常认为,在讨论共识的形成过程时,哈贝马斯提出了两个前提条件。

一个被称为理想沟通情境,另一个被称为沟通有效性要求。

所谓理想沟通情境,其内涵主要如下:( 一) 一种话语的所有潜在参与者均有同等参与话语论证的权利。

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发表任何意见或对任何意见表示,可以提出疑问或反驳质疑。

( 二) 所有话语参与者都有同等权利作出解释、主张、建议和论证,并对话语的有效性规范提出质疑、提供理由或表示,任何方式的论证或批评都不应遭到压制。

( 三) 话语活动的参与者必须有同等的权利实施表达式话语行为,即表达他们的好恶、情感和愿望。

因为,只有个人陈述空间的相互契合以及行为关联中的情感互补,才能保证行为者和话语参与者面对自身采取真诚的态度,坦露自己的内心。

( 四) 每一个话语参与者作为行为人都必须有同等的权利实施调节性话语行为,即发出命令和拒绝命令,作出允许和禁止,作出承诺和拒绝承诺,自我辩护或要求别人作出自我辩护。

因为,只有行为期待的相互性才能排除某种片面要求的行为义务和规范判断,为平等的话语权利和这种权利的实际使用提供保证,解除现实强制,过渡到一个于经验和行动的话语交往领域。

①而在《什么是普遍语用学》一文中,哈贝马斯则将人们之间为有效实现沟通过程所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表述如下:任何处于交往活动中的人,在施行任何言语行为时,必须满足若干普遍的有效性要求并假定它们可以被验证。

就他试图参与一个以理解为目标的过程而言,他不可避免要承担起满足下列确切地讲,正好是这些有效性要求的义务。

这些要求包括:1. 说出某种可理解的东西; 2. 提供( 给听者)某种东西去理解; 3. 由此使他自己成为可理解的;以及,4. 达到与另一个人的默契。

交往行为理论 ppt课件

交往行为理论 ppt课件
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中的一般交换规则等
问题同公共权力机关展开讨论”。这种政 治讨论手段,即公开批判是“前所未有”的, 它“既依赖理性,又吹毛求疵”。哈贝马斯 也探讨了公共领域的机制:首先,要求具备一
• 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在当代发生的重大转 型作了分析,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 家权力的膨胀和商业化原则的盛行,公共领 域发生了三个方面的变化:第一,国家日益干 预经济,使得经济系统不再作为独立于国家 的私人领域而存在。第二,公共领域受到商
• 现代社会危机发生的根源之一就是系统世 界日益侵蚀生活世界,追求金钱和权力的行 为取代了以相互理解为目的的交往行为,其
结果是社会的整合、人格都出现了问题。 因此,哈贝马斯主张重建“非政治化的公共 领域”,还主张使交往行为及其所遵循的原 则扩展到系统世界的领域中去,使人们重新 发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 哈贝马斯认为,由这一角度或模式研究或检 视西方理性化的过程,是看不到人类其实有 另一条可能的出路,看不到人类的存在并非 是以一个独立的个人做基础,而是以“双向 理解”的沟通作起点 瑏瑧。因此,现代社会 虽然产生了科学技术理性的独断,但同时也 显示出人类解放之可能性。
三、理论的内容
• <一>社会行为的四种类型
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
• 哈贝马斯建构生活世界的目的是,对交往的 普遍性前提做出论证,超越工具理性层面即 马克思论述的生产力层面,在交往理性层面 即马克思论述的生产关系层面上论述道德 观念、文化价值与社会规范等上层建筑现 象及其发展逻辑,从而将交往理论发展成新 的历史唯物主义。
“交往行动理论”的萌芽——“公 共领域”研究
• 三是戏剧性行为。与培根的剧场假相相类 似,他认为社会是一个舞台,每一个个体 都要在观众或对象面前表演自己,背诵着 早已准备好的“台词”让观众去领会他的 “潜台词”,因此这也不是一种合理性的 行为。但是社会却需要这种行为,因为它 是人的社会交往的一种方式。前面的三种 行为或者压制人的主体性,或者使人变为 一种社会化符号而异化为某种工具,因而 都是不合理的行为,于是他提出了交往行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哈贝马斯批判的社会哲学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的“理性联盟系统”。

他一方面继承了波普的多元实在论、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米德的符号互动记和帕森斯的行为主义理论,形成了他自己对世界、行为以及这二者的关系的见解;另一方面在继承康德先验主义认识论基础上,吸取了释义学、发生认识论、语言学、精神分析学的观点和方法,构建了自己的交往行动理论。

可以说,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顺应了现代西方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哲学思潮走向融合的潮流,对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进行了一次大综合、大创新。

因此,对哈贝马斯交往理论渊源的考察,实质上是对现代西方哲学关于交往及其相关问题的一次梳理。

1、对“生活世界”理论的继承和批判“生活世界”原是胡塞尔后期现象学的主要概念。

这一概念反映了胡塞尔对传统思辩哲学和现代英美科学主义以僵硬、冰冷的逻辑取代人的生存的不满。

胡塞尔从两个意义上使用“生活世界”这一概念。

一个是经验层面上的“生活世界”。

胡塞尔称之为“日常生活世界”。

他在《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第一卷中明确地说:“作为唯一实在的,通过知觉实际地被给予的,被经验到的世界,即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

①另一个是在超验意义上使用的“生活世界”,它较之“日常生活世界”概念更为“原始”,也更为重要。

也就是说,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必须在其整个经验现象学方法的背景下才能得到理解。

它是“前科学的”、“前要领的”和“前理论的”,属于先验的原发境域。

其后继者海德格尔,舍勒尔都渐渐舍弃了胡塞尔生活世界的超验本性,放弃了理性追向精神,由超验现象学转变为经验现象学,直接将生活世界看成是客观意义上的永恒客体。

而这一切在胡塞尔看来,恰恰预示着整个欧洲现代文明危机的到来,也意味着根植于欧洲文化传统中超验精神的失落。

哈贝马斯十分重视胡塞尔“生活世界”学说,一方面他认为胡塞尔从他的现象学哲学角度富有说服力地阐述了“生活世界”的自明确性(或非课题性)特征和奠基性特征。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 在语言的表意使用中,说者偏重于表达自 身的主观感受、意愿等,此时,真诚性要 求最为凸显。
3、言语的有效性要求分别与 不同的“世界”相关联
• 言语的有效性要求不仅规范着语言的使用, 而且分别同三个不同的“世界”相关联。 • 真实性要求关联着“客观世界” • 正确性要求关联着“社会世界” • 真诚性要求关联着“主观世界”
• (3)符号再生产的反思性的增加。具体表 现为:在不同的文化领域、不同的社会制 度里、甚至是教育下一代的过程里,人与 人之间的沟通和理性上的反思日益占据着 主要的位臵。
二、系统(system)
• 1、系统的含义 • 系统是影响人类生活的社会制度或组织。
2、系统的理性化过程
• (1)平等式部落社会(egalitarian tribal society):在这一阶段,符号意 义层面的创造与系统层面的创造都是在亲 族系统内进行的,具有神话色彩的世界观 不但促使社会整合和系统整合,同时也给 人类日常交往提供意义基础。
第一节 沟通行动理论的知识背景
• 一、马克斯· 韦伯的理性化困境 • 韦伯一方面认识到理性化是现代西方文明 的普遍趋势,但另一方面也觉察到工业化、 资本主义和科层制的高度发展,会危害到 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 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的确给当代西方发达 的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物质方面的繁荣, 但这是以人的异化为代价的。
• 真实性要求(truth claim):对于参与者 来说,我们期望我们所使用的语言能够反 映外在世界的某种事实或事态,并且通过 这些语句把相关的事实或事态告诉别人。
• 正确性要求(rightness claim):语言使 用者在使用语言和别人沟通时,要遵守支 配着人与人沟通的社会规范。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探析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探析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探析交往总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而这些人是由他们所生活的社会所塑造的。

因此,对于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Habermas)而言,社会对于人们之间的交往方式也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交往行动理论》中,哈贝马斯从具有固定世界观的古老社会跨越到理性化的新时期再到经济和国家变得越来越重要、影响人们私人生活的当代。

哈贝马斯的著作显然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批判理论的影响,但他也与韦伯、米德、涂尔干、帕森斯和卢曼等其他思想流派和作家进行了广泛的接触。

哈贝马斯的某些前提(例如交流主要是为了达成共识,并且可以通过推理实现这种共识),看起来似乎有些不现实或至少是理想化的。

此外,该作品并不容易阅读。

那些没有被吓退的读者会在书中找到许多有趣的想法,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现代社会。

《交往行为理论》是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哈根马斯(Jürgen Habermas)的主要作品。

在书中,他将传播理论与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结合起来。

根据他的理论,如果一个演讲可以被检验和批评,它就被认为是合理的。

这项测试是在与他人互动时进行的。

演讲者为每一个演讲提出三个有效的命题作为前提:他的演讲是真实的,适合于某种情境,那就是他所想的。

受众必须决定是否接受这三种有效性陈述。

即使他只拒绝其中的一个,也意味着他拒绝整个演讲。

沟通的意义就是共识,共识必须通过推理来达成。

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现代社会,直接交流的部分被媒体用金钱和权力取代。

它们越来越多地决定人们的私人生活,并对他们产生负面影响。

哈贝马斯用交往行动理论来处理许多其他社会学家的著作,如韦伯、卢卡奇、阿多诺、米德、涂尔干和帕森斯。

这本书是社会科学中讨论最多的著作之一。

人们以某种形式组成社区,也有某些共同的信念。

这些形成了他们的生活世界Lebenswelt。

生活世界决定着人们的行动,并展现了所有交往发生的背景。

古代社会有固定的世界观,是由神话和信仰塑造的。

尤尔根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尤尔根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254尤尔根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菩 提(Budi Kristanto)/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 要:尤尔根哈贝马斯的研究成果是卓越而独特的,因为他成功的(或者至少认为是成功的)把马克斯韦伯的理性主义观点和卡尔马克思的解放思想相结合。

尤尔根哈贝马斯认为,实际上工作是一种被“交往行为”取代的手段。

尤尔根哈贝马斯指出,在交流的过程中双方理性地彼此争论,解释和交换他们的想法,坚持、拒绝最终达到一致,建立“双方共同的平台”。

这些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与被卡尔·马克思用他的阶级辩证法所接受的黑格尔的辩证法相类似,所得出的结论实际上是从论点和对立内部的辩证法中产生、综合出来的。

本文试图追溯、解析尤尔根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关键词:交往行为 批判理论 马歇夫法兰克福 尤尔根哈贝马斯直到现在,尤尔根哈贝马斯仍然被马克斯霍克海默称为率先倡导知识传统的改革者。

在哲学界马克斯霍克海默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长期在成立于1923年的法兰克福研究所担任所长,该研究所学术力量雄厚,为这门称为批判理论的涵盖多学科的学术流派的开发和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以黑格尔和卡尔马克思开创的批判哲学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1]阿多诺、霍克海默和马尔库塞的重新阐述包含了对启蒙辩证法的一个重要分析,以解释实证主义是如何成为“神话”的。

[2]启蒙辩证法对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内的所有以前的现代理论进行了批判,主要原因是它对他们称之为“统治”的问题的质疑,根据马克斯霍克海默和西奥多阿多诺的观点,统治者应该带有在被西方社会理解的包括自然在内的世界中掌握人类利益的对象的倾向。

在这一点上马克斯霍克海默和西奥多阿多诺试图表明,自然科学中存在实证主义问题,即无论社会实践和道德如何都可以用实证主义预测客观的自然科学。

[3]启蒙辩证法的批判理论诘难认为实证主义的客观性消除了临界维度,通过客观性视角,实证主义被指责为反向实践,这是对试图从虚假现实中解放出来的压制行为。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也是当代最重要的社会理论家之一。

他的交往行动理论(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是他的重要贡献之一。

本文将探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并分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强调人类社会行动的沟通性质。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人们之间的交往和沟通,而这种交往和沟通是通过语言和理性来实现的。

在交往行动中,人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和观点,并试图通过理性的辩论和讨论来达成共识。

这种交往行动是自由和平等的,参与者在交往中享有平等的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并通过理性的辩论来解决分歧。

交往行动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理性的辩论”。

哈贝马斯认为,理性的辩论是人们达成共识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在理性的辩论中,人们通过互相理解和尊重彼此的观点,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

这种理性的辩论是基于共享的价值观和规范,而不是基于权力或利益的斗争。

通过理性的辩论,人们可以超越个人的偏见和利益,达到共同的理解和共识。

交往行动理论还强调了社会的公共领域的重要性。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人们进行交往和辩论的场所,是社会民主和公共意见形成的基础。

在公共领域中,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通过辩论和讨论来影响社会决策和政策的制定。

公共领域的存在和发展对于社会的民主和公正至关重要。

交往行动理论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不言而喻。

在当今世界,人们面临着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问题和挑战。

只有通过交往和辩论,人们才能够理解彼此的观点和利益,并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

交往行动理论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社会问题。

此外,交往行动理论还对于个人的发展和自由具有重要意义。

在交往行动中,个人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还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辩论来扩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参与交往行动,个人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理性和沟通能力,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人格和个性。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交往行为:指的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具有行为能力和 语言能力的交往主体,主体之间在相互理解的情况下进 行交往,使他们的计划或本身的行为能够达到一种共识, 通过友好协商得到一种大家都认可的,都愿意遵守的或 者相互制约的一种准则。
(二)交往行为的规范基础—普遍语用学(3个方面) 1、语言是交往行为产生的基础
后果:一是自由和意义的丧失; 二是交往行为的扭曲;
四、基本内容(4个方面)
(一)行为和交往行为内涵 行为:就某种意义而言,是通过身体的运动体现出来
的,但是只有当行为者遵循一种技术的行为规则,或者 一种社会行为规则而同时来进行这种运动时,这种行为 才能体现出来。这种同时进行意味着,行为者是有意完 成一种行为计划的,而不是有意进行借以体现他的行为 的身体运动。
3、话语行为有效性的三个要求 第一、命题的真实性,也就是这个命题是具有存在前提的。 第二、规范的正当性,也就是语言行为所涉及到的规范是 否符合现存的规范。 第三、言说者的真诚性,也就是言说者在发表言论时应该 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图相一致。
(三)交往资质理论 1、选择陈述性语句的能力:能够让听者分享言说者表
达的知识 2、表达言说者本人的意向的能力:所用的语言学表达
呈现出被意向的东西,使听者能够相信言说者。 3、实施言语行为的能力:该行为与被认可的规范或者
被接受的自我—影像相一致,使听者能够在共同具备的价 值取向中认同言说者。
(四)交往合理性理论 交往合理性是为交往行为寻找合理的根据,这种合理
根据是指人们在合理交往过程中,通过协商所达成的交往 主体共同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规范。
一、哈贝马斯简介 二、交往行为理论社会背景 三、交往行为理论的哲学基础 四、交往行为理论的基本内容 五、交往行为理论的启示

哈贝马斯德育交往理论

哈贝马斯德育交往理论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我国德育的启示中文摘要一直以来,德育应该是具有吸引力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

因为德育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现实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概念、严谨的理性;它所面对的是人的真、善、美之心,以及人们对美好人生的向往与追求。

但是理想终归不是现实。

传统的德育往往远离甚至背离人的现实生活,背离人的自身和心灵,它向人们传授的是一些生硬、冰冷、空洞的道理,它要人们做到的往往也是人们无法达到的理想要求,它规定人去遵守违反人们自身发展的规则、训练……当前高校传统德育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德育本身不道德的现象屡见不鲜,针对德育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对德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反思,更新德育理念,寻找最为本真的德育。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中有能够解决德育中存在的某些问题。

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旗手,被公认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在西方学术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的核心学术思想是交往行为理论,倡导合理性交往,进而从伦理的角度进行阐释。

本文试图挖掘交往行为理论对我国德育的启示意义,为德育的发展提供新的视野。

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交往德育的出场语境。

作者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德育现状,指出德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德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并提出德育从传统到现实的变革。

第二部分,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寻找高校德育新视野。

笔者通过对交往行为理论主要概念的分析,勾画出交往行为理论的思想要旨,并把交往行为理论与德育相结合,阐释德育内涵的交往意义。

第三部分,高校交往德育创新的基本路径。

针对高校德育的现状,改善德育效果,德育必须保证其自身的正当性、平等性以及实践性原则,以此来寻找高校交往德育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德育交往行为理论话语内在价值高校德育中的突出问题一、高校德育缺少人本性德育是人对人的教育活动,是培养人拥有完美品格的教育实践,是使人成人的伟大事业。

德育活动的主体是人,德育活动的目的也指向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所以德育必须从人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命,确保德育实践过程中有人的“在场”,而不能是“人学空场”。

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

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

生活世界的理性化
表现为文化、社会、人格的相互关系及其界 限变得越来越清晰。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待生活世界的理性化过 程:
生活世界的理性化
ⅰ.生活世界结构上的区分:指文化、社会和 人格这三种结构不再受具有神秘色彩的世界 观所控制,而是各自独立起来。
生活世界的理性化
ⅱ.内容与形式的分离: 在文化层面,人们在建立自我认同时,不再依赖 于于神化世界观中尚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具体内容, 而是依赖于一些形式因素。 在社会层面,现代社会的法律秩序和道德规范愈 来愈建立在一些普遍的原则和程序上,而不是依赖 于具体的生活形式。 在人格系统的发展层次上,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获 得的认知结构,越来越脱离它们在‘具体思维’中得以 整合的具体文化知识。
沟通理性
首先,沟通理性是一种对话式的理性,是以 主体间平等的对话为基础的。 其次,沟通理性是一种借助于更佳论据的力 量进行反复论证的理性,在有效性要求受到 质疑时,沟通行动的参与者能够进入理性的 讨论。 最后,在讨论中,沟通双方针对受质疑的有 效性要求反复讨论,以达成共识。
生活世界及其理性化
如果说,舒茨关心生活世界的库存知识与 交互主体关系,加芬克尔关心生活世界的索引 问题与反身性,那哈贝马斯则关注生活世界中 人际之间的沟通。 生活世界是人们生活其中、大家在一定程 度上共同拥有的、一组庞大而不明确的社会文 化背景。 生活世界与沟通行动相辅相成,生活世界 中大量的共同拥有的、不明确的背景化:是一个资料的储存库,是生活在一起的社群 所共享和共有的,当沟通行动的参与者通过语言沟 通就世界上的某些事物进行解释和理解时,知识储 存库使沟通成为可能; 社会:是指合法的秩序,通过这种合法的秩序,沟 通行动得以调节不同的意见和社会行动,并促进社 会整合和人类的归属感; 人格:可以理解为沟通行动的参与者所具有的语言 能力和行动能力,这种能力能够使他们参与到相互 理解、沟通的过程之中。

第二讲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

第二讲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
第二讲 哈贝马斯与沟通行动理论
哈贝马斯( Jü rgen Habermas 1929~ )
德国哲学家, 社会学家。被 公认为“批判 理论”和新马 克思主义的主 要代表人物。 被称为“德国 思想威力最强 大的哲学家”。
哈贝马斯
第一节 哈贝马斯简介
一、生平简介 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祖父是一位神
第二节 哈贝马斯理论要点
那么,沟通行动如何形成?需要什么条件? 这就涉及到沟通行动的有效性要求(validity claims),包括四个概念:可理解性要求、真实 性要求、正确性要求与真诚性要求(sincerity claim)。简单来说:
可理解性要求:言语必须符合语言规范, 明白易懂;
真实性要求:言语符合客观情况;
第二种情况则是学生对上述三个有效性中 的部分或全部否定。
第二节 哈贝马斯理论要点
3、理性讨论
上面提到的四种有效性要求,其中第一种提 得不多,因为对于一个正常人,一般都能够用语 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后三种是重点。
但是,要形成沟通行动,还必须要求行动双 方相互承认这些要求,这是一种相互的期望,即 我让我的言语符合有效性要求,对方也应这样 (这是沟通理性的一种表现)。
由于《沟通行动理论》第一卷更多谈微观交 往问题,特别是他对戈夫曼思想的解读(包括误 读)等。所以,可以看到哈贝马斯与互动理论之 间有相对较近的关联。
哈贝马斯强调人们行为的协调应以共同的规 范为基础;而共同的规范是由人的共识促成的。 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就是对话。对话应以相互谅 解为目的,而不能以追求自己取得成果为目的, 抱着这种目的的人,是不会开诚布公地同他的伙 伴进行诚实对话的,是不会同对方进行协调行动 的,因此也就无法同对方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物理学也群星璀璨:泡利、费米、海森堡、 狄拉克、普朗克、奥本海默、赫兹、波恩等等。

论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2)

论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2)

论哈贝马斯交往⾏为理论(2)相关推荐论哈贝马斯交往⾏为理论 ⼆、哈贝马斯的交往⾏为理论的主要内容 1.交往⾏为概念的内涵及其实质。

哈贝马斯认为,研究交往问题,在哲学层⾯上必须从相互关系⼈⼿。

由于这种相互关系是指不同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必须求助于未受⼲扰的主体之间的经验。

他试图追溯到相互关系的原初状态,即未受⼲扰的主体之间的经验,通过考察不同的有语⾔和⾏为能⼒的主体间的相互理解的过程,包括相互理解所需要的媒介和背景,来阐明他的交往⾏为理论”。

哈贝马斯对⾏为类型进⾏了分析。

⾏为分为四类:⼀是⽬的性⾏为即“劳动”;⼆是规范调节性⾏为;三是戏剧⾏为;四是交往⾏为。

交往⾏为所涉及的⾄少是两个具有语⾔能⼒和⾏为能⼒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少两个具有语⾔能⼒和⾏为能⼒的主体之间通过符号协调的互动,遵循着⼀定的规范,借助语⾔媒介,通过对话达成⼈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致。

哈贝马斯认为,四种⾏为侧重于不同的世界。

⽬的性⾏为主要考虑客观世界;规范调节性⾏为与社会世界相联系;戏剧⾏为涉及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特别是社会世界的关系,其关键是⾃我表现;交往⾏为导向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

哈贝马斯认为,交往⾏为本质上更具有合理性的要求,因为它把各种不同经验导向合理的协调和发展。

交往⾏为组成的世界,也就是⼈们的⽇常语⾔所⽀撑的世界,哈贝马斯称之为⽣活世界。

2.交往⾏为是以理解为核⼼的⾏为。

哈贝马斯认为:“理解这个词是含混不清的,它最狭窄的意义是表达两个主体以同样的⽅式理解⼀个语⾔学表达;⽽最宽泛的意义则是表达在与彼此认可的规范性背景相关的话语的正确性上,两个主体之间存在着某种协调;此外还表⽰两个交往过程的参与者能对世界上的某种东西达成理解,并且彼此能使⾃⼰的意向为对⽅所理解。

哈贝马斯认为,理解是⼀种展开于主体之间的交互性的意识活动,要真正实现“理解”就必须借助于语⾔媒介。

哈贝马斯认为,在⽬的性⾏为中,语⾔是许多媒介中的⼀种,⾏为者通过语⾔试图影响他⼈,实现⾏为者对于客观世界的意图。

评述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

评述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

第8卷第3期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01.8 N o.3 2008年8月Journal o f He be i Poly technic University(Social Sc i e n c e Edition) Aug.2008文章编号:1673-2804(2008)03-0008-03评述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陈纪(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300071)关键词:哈贝马斯;沟通行动摘要:哈贝马斯建构的“沟通行动理论”开辟了对现代社会批判的新视角。

哈氏主要通过揭示语言本质,探求西方社会发展的可能之路,对沟通行动的阐释和对生活世界的分析来预设“沟通行动理论”基本框架。

评述他的主要观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理论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

中图分类号:C 06文献标志码:A一释义“语言本质”必须采用“更佳证据的力量”这个策略进行“论辩”或“商谈”。

只有在商谈的过程中经由论辩双方以提供理论证据的媒哈贝马斯在“共识真理论”中表明了语言是进行沟通的方式达成的共识才是符合理性的,故所谓“沟通”的理性是介。

语句的真假值是由参与在“公共空间”(public指在进行“沟通行动”时预设的准则和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sphere)讨论的人进行讨论而达成的。

这样的讨论是在没有不同有效宣称和不同商谈的区分,三种有效宣称分别对应外在和内在压力和制约的情境中进行的,是一个自由的讨论。

理论商谈”、“解释性商谈”和“实践商谈”。

哈贝马斯对人和真诚的沟通。

在人类使用语言沟通的过程中,我们懂得运类语言的分析显示出人在使用语言时,蕴含着追求真理的倾用第一旬语言和另U人进行沟通或者要达到了解的时候,已经向,而真理是通过反复商谈而达到共识来界定的。

对共识的显示出我们是在追求一个普遍而没有制约的共识了,即j“达进一步分析,会发现一个没有内外制约,只有“更佳证据的力到了解”是潜藏在人类语言里的一个“目的”。

而这个目的是量”来指引的规范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体制)的理性化过程 系统主要是指与生活世界相对的,影响人类 生活的社会制度或组织。 生活世界在价值层面上规范人的行动,而系 统则是在功能层次上调节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 和取向。 系统理性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平等式部落 社会、等级制部落社会、政治阶级分层社会和 经济阶级结构社会。
第二节 哈贝马斯理论要点

2、沟通行动与有效性要求 在对韦伯理性批判的基础上,哈贝马斯将行 动分为工具行动与沟通行动两类,如果说,工具 行动是一种非互动的、孤立的、独白式的、单方 面非社会性行动,那么,沟通行动则是对话式的、 互动的、双向的社会性行动。 沟通行动是两个以上的行动者,以语言为中 介,以相互沟通和理解,达成协调一致与共同合 作为目的的行动。最主要的沟通行动就是言语行 为,特别是为了共同目标而进行的有效辩论。
第二讲 哈贝马斯与沟通行动理论
哈贝马斯( Jürgen Habermas 1929~ )

德国哲学家, 社会学家。被 公认为“批判 理论”和新马 克思主义的主 要代表人物。 被称为“德国 思想威力最强 大的哲学家”。
哈贝马斯
第一节 哈贝马斯简介

一、生平简介 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祖父是一位神 学院院长,父亲是当地工商联合会会长。哈贝马 斯曾先后在哥廷根大学、苏黎士大学、波恩大学 学习哲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并获得 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为《论谢林思想中的 矛盾》。1961年完成教授资格论文《公共领域的 结构转型》。任教于海德堡大学。1964~1971年 在法兰克福大学讲授哲学、社会学,并协助阿多 诺指导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1971年任普朗克科 学技术世界生存条件研究所领导人。后任法兰克 福大学哲学系教授。1994年光荣退休。

第二节 哈贝马斯理论要点
按照哈贝马斯的说法,可理解性要求出现问 题的可能性不大,也比较容易解决。例如通过对 有争议的词语进行共同的解释和界定。 如果真实性与正确性要求受到质疑,则需要 寻求更佳的论据,通过理性的讨论来证明自己。 这里应注意:尽管哈氏强调的是理性讨论,但在 讨论的前后可能要有大量的事务作为支撑条件。 例如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对方等等。 如果某方的真诚性受到质疑,则需要用以后 的行动来再次取得对方的信任,沟通行动才可能 继续。(实际上不一定)

第二节 哈贝马斯理论要点

3、理性讨论 上面提到的四种有效性要求,其中第一种提 得不多,因为对于一个正常人,一般都能够用语 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后三种是重点。 但是,要形成沟通行动,还必须要求行动双 方相互承认这些要求,这是一种相互的期望,即 我让我的言语符合有效性要求,对方也应这样 (这是沟通理性的一种表现)。 这就构成一种背景知识,与常人方法论一样, 它往往是不明言的,自然而然的。
一、沟通行动理论的出发点: 社会理性化的困境
哈贝马斯:“从理论的发展史来说,马克斯• 韦伯是我理论的出发点"。
所谓社会理性化的困境,是指韦伯所说的现代资本 主义理性化所导致的现代社会的两难困境,即形式 (工具)合理性和实质(价值)合理性的矛盾。 无论是韦伯还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一代人物,他们 在对待西方理性化发展悖论这一问题上都走向了悲观 主义。

哈贝马斯则认为,韦伯他们之所以会对现 代社会的发展持悲观主义的态度,是因为 他们对行动和理性概念的理解太过于狭隘, 他们是一种目的-工具理性模式,这种视角 只看到人类行为在处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 合理性,而忽视了主体之间关系的合理性, 这就是沟通理性。由沟通行动中发展出来 的沟通理性可以使人类生活的发展出现另 外一种可能性。
第二节 哈贝马斯理论要点
当然,在生活中往往存在着很多对对方话 语的有效性质疑的情况(参见上例第二种情 况及教材P358)。一旦有质疑,双方有两种 选择: 要么中断沟通,进行策略式行动,即单 方面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顾对方(这 是工具理性); 要么进行理性讨论,双方都要以更佳的 论据来说明自己是符合有效性要求的,以说 服对方(这是沟通理性)。
第二节 哈贝马斯理论要点
那么,沟通行动如何形成?需要什么条件? 这就涉及到沟通行动的有效性要求(validity claims),包括四个概念:可理解性要求、真实 性要求、正确性要求与真诚性要求(sincerity claim)。简单来说: 可理解性要求:言语必须符合语言规范, 明白易懂; 真实性要求:言语符合客观情况; 正确性要求:符合社会规范,是正当的; 真诚性要求:发自内心,不是戏言。参见 P352-353。

哈贝马斯少年时期在家乡读完了小学和中 学,那一段时间正是法西斯主义在德国从 盛极走向崩溃的历史时期。
哥廷根大学(University of Goettingen)
哥廷根大学

哥廷根大学始建于1734年,是一所“没有校 门和围墙的大学”。世界法学重镇,更让哥廷根 成为世人瞩目的科学中心的是其自然科学,尤其 是数学。被称为“最重要的数学家”的高斯就于 18世纪任教于此并开创了哥廷根学派。此后,黎 曼、希尔伯特吸引大批数学家前往哥廷根,使哥 廷根数学学派进入全盛时期。20世纪初,哥廷根 已成为无可争辩的世界数学中心和麦加圣地。 物理学也群星璀璨:泡利、费米、海森堡、 狄拉克、普朗克、奥本海默、赫兹、波恩等等。 文科类学科举要有:韦伯、哈贝马斯、洪堡、 叔本华、胡塞尔、海涅、格林兄弟、朱德、季羡 林等等。
法兰克福大学

建立于1914年。 法兰克福大学 就是以歌德的 名字命名,称 为约翰· 沃尔夫 冈· 歌德大学。
法兰克福大学
第一节 哈贝马斯简介
由于思想庞杂而深刻,体系宏大而完备,哈 贝马斯被公认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 甚至被誉为“当代的黑格尔”,在西方学术界占 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哈贝马斯积 极入世,经常指点江山,德国很多政治家,例如 前外长菲舍尔等都向他请教国策,因此有人把哈 贝马斯称为“国师”。 2005年,哈贝马斯被评为全球前20位公共知 识分子的第7名(第1名是乔姆斯基,其他还有克 鲁格曼、阿玛蒂亚· 森、德· 索托、霍布斯鲍姆 等)。

第二节 哈贝马斯理论要点

其二,哈氏的理论是一种宏大的理论架构, 他更认为没有实际行动的概念是空洞的,所以他 将哲学与社会学结合起来。尽管按照柯林斯的说 法,哈氏的理论在实际生活中并没多少实现的可 能,因而哈氏希望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愿望可能 只是一种愿望,但作为一种批判和解放的路径是 有价值的。 其三,具体来说,哈氏正是通过对韦伯的理 性的不同理解,指出人们通过理性沟通可能达成 协调行动,这是人类避免铁笼命运的途径和希望。
第二节 哈贝马斯理论要点
5、生活世界及其理性化 如果说,舒茨关心生活世界的库存知识与交 互主体关系,加芬克尔关心生活世界的索引问题 与反身性,那哈贝马斯则关注生活世界中人际之 间的沟通。 生活世界是人们生活其中、大家在一定程度 上共同拥有的、一组庞大而不明确的社会文化背 景。 生活世界与沟通行动相辅相成,生活世界中 大量的共同拥有的、不明确的背景知识使得 哈贝马斯简介
由于《沟通行动理论》第一卷更多谈微观交 往问题,特别是他对戈夫曼思想的解读(包括误 读)等。所以,可以看到哈贝马斯与互动理论之 间有相对较近的关联。 哈贝马斯强调人们行为的协调应以共同的规 范为基础;而共同的规范是由人的共识促成的。 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就是对话。对话应以相互谅 解为目的,而不能以追求自己取得成果为目的, 抱着这种目的的人,是不会开诚布公地同他的伙 伴进行诚实对话的,是不会同对方进行协调行动 的,因此也就无法同对方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所谓生活世界结构上的区分,是指文化、社会和人格 这三种结构不再受神秘色彩的世界观所控制,而是各 自独立起来。 对应于文化、社会和人格的区分,是形式与内容的分 离。 符号再生产过程中的反思性增强,是指在文化领域、 社会制度领域,甚至在教育下一代的过程中,理性的 反思代替了权威和传统文化成为沟通的基础。

第一节 哈贝马斯简介
作为批判社会学重镇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 代主要代表,哈贝马斯的理论首先无疑是属于批 判社会学一脉。尽管他与法兰克福学派其它名家 为师生同事,但他与他们的思想差异很大。 1957年,他主张要有批判的思考,并有实际 的行动,但霍克海默担心这样可能危及这所公立 学院,因此要求将哈贝马斯免职。最后,由于霍 克海默的刁难,哈贝马斯辞职。相比较来说,哈 贝马斯受马克思与韦伯的直接启发更大更深刻, 他是杰出的新马克思理论家。他理论批判的起点 来自于韦伯的理性思想。

第二节 哈贝马斯理论要点

沟通理性对应于韦伯的工具理性,它是人类 的一种潜能,如果得到发展,特别是通过创造理 想的沟通情境,就有可能形成一种温和的、文质 彬彬式的沟通图景,人类的困境在这种图景中可 能消除。 这里要补充的是,哈贝马斯认为韦伯与当今 的很多批判者一样都是单向理解模式,特别是实 证主义者更是主客二分模式来理解世界,但哈氏 认为世界的存在是以“双向理解”(dialogical understanding)的沟通为起点的,即沟通是人的 一种本质,人际之间的相互理解是人的基本要求。
生活世界的理性化意味着人与人 之间的沟通和交往通过理性的讨论 多于受权威的制约,那为什么还会 出现工具理性当道和人际关系疏离 的现代社会困境呢?
哈贝马斯指出,原因就在于社会理性化还 包含了另一层含义,即系统层面的理性化, 以及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第二节 哈贝马斯理论要点

6、系统及其理性化 如果按照哈贝马斯对生活世界理性化的分析, 那么,应该是人类全面的理性的增长。但事实上, 为什么会出现现代化的困境呢?这是因为,社会 的理性化是在生活世界与系统两个层次同时展开 的。 所谓系统,简单来说,首先指市场上的经济 组织,通过金钱制约着人们的行为与生活世界; 其次指国家的行政机关这类科层组织,以权力来 影响人的行为。

第二节 哈贝马斯理论要点
例如,一位教授对一位学生说:“请你给 我拿一杯水来。” 首先这句话能被学生听懂,符合可理解性。 学生可能有两种反应:拿水和拒绝。第一种情 况表明,这位学生同意教授言语背后的有效要 求,具体来说,附近有水可取,这就符合了真 实性要求;学生认为自己应该为教授拿水,这 符合了正当性要求;学生知道教授是认真的, 符合真诚性要求。 第二种情况则是学生对上述三个有效性中 的部分或全部否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