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1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1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引导学生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学会用合法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愿望。

3.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守捍卫者。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难点:以实际行动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人违了法,犯了罪,却茫然不知;还有些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非法侵害,却无动于衷,这都与其不知法、不懂法有直接的联系。

学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更好地守法,我们应通过学习了解法律的规定,做到知法于心,与法同行。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

(一)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二)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三)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四)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五)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小宇的爸•爸原来是一家公司的老板,因债务问题,公司宣布破产,多年的积蓄化为乌有。

由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小宇的爸彩常常酗酒,每次喝醉后,就拿小宇的妈妈出气,非鸟即打每当小宇哭着恳求爸∙爸不要打妈妈时,爸爸就冲小宇撒气,一天,小宇放学回到家,爸爸又喝得酩酊大醉,对小宇的妈码破口大骂,小宇很害怕……。

你认为小宇应该怎么做?为什么?学生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小宇家的事,探讨:(―)你认为小宇应该怎么做?为什么?交流点拨:小宇应该找到社区或当地政府,由他们出面劝说并制止爸爸的暴行,也可请求法律援助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妈妈的合法权益。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
教材分析:
初中生处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形成,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影响。

本科将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市青少年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蕴,着力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提高青少年适应现代社会、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历史重任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
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初中生
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

我校学生具有思维活跃,课堂敢于发言,素质整体上呈现多层次的特点。

教学策略:
借助新教材的平台,讲讨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融为一体,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通过观看学生感兴趣的视频、微课,以小组探究、合作学习的模式来解决本科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和互助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提出、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板书设计2: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多、理论性强,问题都比较抽象、难懂,很多法律用语是学生第一次见到。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列举材料、案例分析等形式特点,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同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和交流,在探究发现中理解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学生对法律的情感。

本节课教学内容多,知识点杂,设计的活动多,可能与课堂的有限时间冲突,这就要求老师能够合理地分配各个环节的时间,避免前松后紧。

初中道德与法治_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导入: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让我们一起开启与法律同行的旅程。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与法律同行(板书)。

同学们: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具备哪些法律素质才能成为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呢?这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到的内容。

(设计意图:配备轻松的音乐,给学生提供一个愉悦的环境。

用准确精练的语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主动提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感觉。

)教师引导:说到全面依法治国,离不开立法、执法、司法、守法这几个方面,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新16字方针?环节一:多媒体展示:四副漫画(见课件)教师引导:就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请同学们结合漫画的内容,想一想;这些做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设计意图:结合课本“运用你的经验”的内容,以形象直观的漫画形式,呈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将时政和课本的内容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学生回答:(略)教师引导: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多媒体展示:小结(设计意图:对学习的内容及时概括总结,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印象。

)教师引导:但是,法律的保障功能不可能自动实现,它需要人们从态度上要尊敬、推崇,行为上要遵守。

对我们青少年来说,首先要学会依法办事。

多媒体展示:学会依法办事教师引导:什么是依法办事呢?就是在做事之前,要想一想,法律赋予我哪些权利,法律要求我必须履行哪些义务,我可以做什么,我不可以做什么,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

然后再行事。

(设计意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依法办事的含义,为后面知识点的学习做铺垫。

)教师引导:那么,怎样依法办事呢?让我们先从小宇的苦恼说起。

环节二:多媒体展示:探究与分享:小宇的苦恼教师引导: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小宇的烦恼。

找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读一下。

学生阅读:(略)教师引导:针对小宇的烦恼,我们课前布置了一个研究性学习任务,请看屏幕。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1. 公民与法律的关系:公民既是法律的制定者,也是法律的遵守者、维护者和传播者。
12.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也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13. 法律救济:法律救济是指通过法律手段对受到侵犯的权益进行恢复和补救。
14. 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是指国家为经济困难或特殊群体的公民提供法律帮助和服务。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法律的具体规定和条文感到困惑,难以理解法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此外,他们可能对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存在疑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案例、互动环节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情权和选择权,经营者不得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以保障消费者权益。
(3)劳动合同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和报酬权益。
(4)环境保护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企业和个人应当遵守环保法规,保护环境,不得破坏生态环境。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开始本节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了解了基本的法律概念,如法律的定义、特征和作用。他们可能已经学习过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例如刑法、民法等,并对这些法律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此外,学生可能还掌握了一些道德规范,如诚信、公平等。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针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案例、故事等形式进行学习。在学习能力方面,他们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在学习风格上,他们更倾向于通过互动和参与式的方式来学习。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说课稿2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说课稿2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第二框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我们与法律同行,要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常识,对法律有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法律的理解仍较模糊,法治意识有待提高。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一些法律现象,但系统地了解法律知识还需引导。

此外,学生可能对法律产生敬畏心理,认为法律与自己关系不大,因此需要激发学生对法治的兴趣,增强其法治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法治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会依法办事,自觉遵守法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我们与法律同行,要维护法律尊严,成为法治社会的积极参与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作用,我们与法律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法治精神,提高法治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法治意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讨论题等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法治的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2.案例分析:分享一些生活中的法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学会依法办事,自觉遵守法律。

4.情景模拟:设置一些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法律实践过程,增强学生的法治体验。

5.总结提升: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我们与法律同行,要维护法律尊严。

七年级下册第十课《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反思

七年级下册第十课《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反思

七年级下册第10课第二框《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一个法治教育专题。

下设两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伴我们成长》这两个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

帮助学生了解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能初步分辨社会生活中侵犯未成人权利的行为,帮助学生学会依法进行自我保护,帮助学生领悟到法律是生活的依靠,是维护权益的武器,自觉树立法律信仰,履行法定的义务。

第十课第二框《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本来是一课时,但是考虑到本节课内容较多、理论性强,问题都比较抽象、难懂,很多法律用语是学生第一次见到,因此决定分为两课时来上。

根据学生的特点第一课时设计了三个活动,层层递进,每个活动都为下面的知识点的讲解做铺垫,让学生能够自由、开放、坦率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打破课本的束缚,同时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认识。

在讲到第三个活动时,问程程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并说明原因的时候。

我叫学生起来回答,我利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尽可能的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几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我会打他们一顿,再把钱要回来”、“我会叫人把他们打一顿,把钱要回来”、“我会跟他们套近乎,等混熟了,再把钱偷回来”。

当然也有很多学生的回答令我很满意,例如:假装认路人为亲戚法,当然也有同学反驳说别人不会管的。

报警的、告诉保安的、老师的、家长的。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我并没有评价学生的回答,我认为老师应该是学生最好的听众。

你愿意听,他们才愿意去说。

如果他们每次的回答,你都去反驳他,批评他,那么你将会失去这个学生在你课堂上的发言。

最后,引出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要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时也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虽然没有评价学生的发言,但我相信,学生们心中已有正确答案。

最后我表扬了回答问题的学生。

通过学习,学生们初步构建起法律常识,明确依法办事的要求,认识到树立法律信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树立法律信仰。

总的来说,本节课能够按照设计的思路顺利完成。

初中道德与法治_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一、教学目标1.知道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和要求,理解树立法律信仰的重要性,知道自觉树立法律信仰。

2.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3.树立法治信仰,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依法办事的定义及怎样依法办事;2.明白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懂得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3.通过用法律知识的分析简单的案例,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律信仰,学会依法办事。

教学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教学难点:树立法律信仰。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视频导入:播放十九大新闻联播截取的《依法治国》视频。

并向同学们阐述十九大报告55次提及“法治”,释放依法治国最强音。

(55)次提及“法治”,奏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全面升级的嘹亮号角;55次提及“法治”,绘制亿万人民向往公平正义的幸福指南。

十九大的一个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国家。

可见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教师:作为现代公民,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并自觉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怎样依法办事、怎样树立法律信仰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

2.【出示并学习学习目标】同上,3.【本节课的主人公介绍】小宇观看了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视频直播以后,特别是针对“依法治国”这一概念深入展开了社会调查、资料搜集、随机拍摄等一系列活动,目的是探讨青少年如何走依法治国之路。

本节课我们将以小宇的调查、研究为线索进行探讨,看看我们怎样才能更好为十九大献礼与法律同行,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努力。

4. 【挖掘教材探究新知】模块一、学会依法办事活动一:情境再现——法律的保障功能出示小宇拍摄的图片,不能守法,民无法不立。

解决问题一,为什么要依法办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篇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以及我们与法律的关系,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对法律的认识相对较浅薄。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法律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教师需要运用生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理解法律的作用。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使他们在生活中能自觉遵守法律。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的作用。

2.学生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的作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

3.情境模拟法: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培养他们遵守法律的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设计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图片,如法院、警察等,引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对法律有什么认识?”让学生自由发言,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如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接着讲解法律的作用,如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等。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个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学生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案例,也可以自己寻找实例。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课题】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成长第二框题《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材分析】本框包括“学会依法办事”和“我们与法律同行”两目。

引导学生学会依法办事和树立法治信仰等方面,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后面继续学习法律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处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形成,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影响自身的成长。

我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措施,但在社会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依然存在,未成年人需要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将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使青少年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蕴,尊崇公序良俗,牢固树立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着力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是青少年适应现代社会,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历史重任的需要。

【课标依据】“成长中的我”中“心中有法”部分“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律信仰,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3.理解树立法律信仰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难点:以实际行动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扞卫法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教学仪器】多媒体教学设备及PPT软件【教学准备】预习,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前车司机斑马线礼让行人惨被后车司机打。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的法律体系及其重要性;2. 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和内容;3.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守法意识;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道德与法治教材;2. 多媒体设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并带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讲解我国的法律体系、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内容,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刑法》等。

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解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小组合作探究(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组发放一份案例,要求他们根据案例中的具体情况,讨论出案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教师在一旁引导和帮助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分组分享(15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问题或者对结果进行补充,形成良好的学习互动氛围。

5. 全班总结(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案例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出案件中出现的一些普遍存在的违法行为和应对方法。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6. 课堂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结合家庭、学校或社会中的实际情况,写一篇关于守法与违法的小议论文,并在下节课上交。

总结反思:通过这堂课的设计,我发现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到小组讨论中,积极思考问题,合作探究。

他们在分享环节中,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逐渐形成了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部分学生在总结环节中提出了与案例相关的其他问题,说明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进一步思考。

然而,在课堂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有个别学生表现较为被动,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

其次,部分学生在写作环节时表达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写作指导和练习。

人教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及反思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及反思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律X,学会依法办事能力目标通过理解依法办事的原因,了解依法办事的定义及怎样依法办事;明白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懂得树立法律X的原因,了解作为青年少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通过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的案例,培养学生推断思维能力和概括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了解依法办事的原因、定义以及怎样依法办事;懂得要树立法律X的原因、定义及作为青年少应怎样推动法治中国的建设;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关系(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教学难点:树立法律X。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法治昌明则国泰民安,法治废弛则国乱民怨。

〞想一想:法治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总结:法律保证人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保证功能的完成依靠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作为现代公民要树立法律意识,并自觉以法律来标准自己的行为。

怎样依法办事、怎样树立法律X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学会依法办事活动一:遵守法规情景一:共享单车的出现,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有效解决了城市交通“最后1公里〞的难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图为小学生骑行共享单车。

问题:你怎么看待这一行为?提示:这是不平安的行为,也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结论:因为没有遵守法律,得不到幸福的保证,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

相关法律:(X道路交通平安法实施条例)第72条之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情景二:近来,针对共享单车的破坏、私占、诈骗等各种不端行为频出。

思考:这些行为会带来哪些后果?结论:受到道德的责备,法律的惩处等。

问题:这两则案例给我们哪些共同的启发?教师总结:共享单车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使用者的守法意识和守法行为。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每个人的保护作用,以及如何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实际运用可能还不够了解。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过一些法律问题,但未必能明确认识到这些问题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理解法律的重要性,提高法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每个人的保护作用。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3.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学生如何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法治意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情境模拟法: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法律的作用,增强法治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讨论。

2.准备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3.准备时间安排,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图片,如警察、法庭、律师等,引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对法律有什么认识?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言,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阅读案例,了解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提问:“案例中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法律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分析。

《法律伴我行》教学反思

《法律伴我行》教学反思

2013《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法律伴我行》教学反思内容摘要:通过学情分析,精心设计教学,让学生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知道知法守法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并且会运用自己学到的法律知识进行评析,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关键词:学情分析设计思路教学效果《法律伴我行》是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

其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

2、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知道如何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下设三个板块即《我们的基本权利》《法律保护我》《知法守法尽义务》。

这三个主题活动分别从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1、帮助学生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了解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力,能初步分辨社会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

2、帮助学生学会依法进行自我保护。

先是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的意义;再是帮助学生领悟到法律是,是维护权益的武器;最后是帮助生活的依靠,是大家的“保护神”学生学习怎么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分别从意识的建立和方法的指导两方面入手,探讨自我保护的意识,了解一些自护的方法。

最后从另一个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即帮助学生建立“对未成年人的某些限制也是一种保护”的观念,让学生明白只有遵循法律,才能健康成长。

3、从履行义务的角度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

通过帮助学生理解守法的社会意义,了解什么是违法,知道违法会给社会造成危害,知道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通过树立法律意识,思考怎样遵守法律,重点指导学生该怎样遵法。

要想上好课,必须注重学情分析。

特别是我们山村里的孩子对法律非常陌生,缺乏“生活味”,学生学起来自然没趣味。

再加上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绝大多数六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和自觉性比较高,但受限于学习基础存在差异、学科教学压力和学习负担相对较重的实际,其中也不乏学习习惯差、动手操作能力差,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的“三差生”。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10.2《我们与法律同行》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10.2《我们与法律同行》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10.2《我们与法律同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二框的内容。

教材以我国法律的涵义、法律的特征、公民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等为主线,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规范。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理解程度有限,对于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和意义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学生的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于生活中的法律案例感兴趣,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需要进一步培养,使他们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涵义、特征,认识到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学会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3.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法治素养。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法律的涵义、特征,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掌握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依法办事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法律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精选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说课稿4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说课稿4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第二节的内容。

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法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他们对法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法治观念还不够强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到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法治观念,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到法律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树立法治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法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作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法律的重要性,培养法治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资料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导入新课《我们与法律同行》。

2.案例分析:呈现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法律在案例中的作用,理解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3.讨论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验,深入探究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4.小组合作:分组完成一个法治宣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法治观念的重要性。

6.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法治观念,并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说课稿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说课稿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第二框的内容。

这一框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如何与法律同行。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和习惯。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他们对法律的理解还比较肤浅,缺乏深入的认识。

通过学习这一框的内容,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同时,学生也将学会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以及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知道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性。

学生还能够学会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以及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将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培养他们遵守法律的意识和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学生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以及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和案例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引出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遵守法律和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的,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和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

第十课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包括两个框题,第一框题《法律为我们护航》强调了法律对我们的关爱,第二框《我们与法律同行》强调在法治时代我们要怎样去做,第二框是第一框的落脚点,也是全书的落脚点,同时,为以后学生继续学习法律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初中生处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形成,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影响自身的成长。

我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措施,但是社会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依然存在,未成年人需要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树立法治意识。

能力目标: 通过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的案例,培养学生判断思维能力, 学会依法办事,努力做到依法律己、依法维权。

知识目标:懂得要树立法治意识的原因,以及怎样树立法治意识;知道为什么要依法办事,以及怎样依法办事。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教学难点:树立法治意识。

五、教学方法案例法、讨论法,归纳法。

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2、教师讲解: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法律,请同学们说出一些法律名称。

国家制定了这么多法律,生活中还有违法现象吗?还有侵权现象吗?生活在法治时代,我们应该怎样与法律同行?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联系上节课的内容法律为我们护航,以旧引新,来引出这节课的新知识,由法律引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为讲解依法办事做好理论铺垫。

(二)新课过程:活动一:短剧分析——晓程的烦恼中学生晓程在放学路上被两名男生堵截。

这两名男生恶狠狠地向晓程要钱,晓程说没钱。

一名男生对另一名男生说:“给我找块砖,看他说不说实话。

部编人教版七下道法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七下道法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教学反思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明确依法办事的基本要求。

2.认识树立法治意识对于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学会依法办事,树立法治意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遵守法律、敬仰法律的思想,增强法治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依法办事的基本要求。

难点树立法治意识,建设法治中国。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根据教材“探究与分享”的情境制作课件学生准备:搜集古今中外的法治格言或谚语。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我国每年被公安机关抓获的违法犯罪青少年达十四五万,被人民检察院起诉的近四万。

这些青少年被父母亲含辛茄苦地养育长大,正值青春年华,还没对父母、对社会作出有益的回报,就要在铁窗下度过自己的人生黄金时期,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啊!请同学们认真地思考,是什么原因使这些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呢?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预防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呢?生:这些青少年因没有依法办事,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师:是啊,我们预防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就必须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设计意图】以问题导入新课,加深学生对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认识。

二、讲授新课活动一:案例分析案例一小风是某校七年级的学生,一天中午他和几个同学在操场上踢球,这时来了几个九年级的学生强行占了他们踢球的场地。

为此,小风及其同学与他们发生了争执。

小风十分气愤,语言过激,引起九年级学生的不满,他们动手打了小风。

小风没有把这事告诉老师和家长,认为自己长大了,应该独立解决问题。

于是,他叫着上高中的表哥为他出气,表哥带了几个同学狠狠揍了那些欺负小风的九年级学生。

案例二武汉广播电台记者、共产党员杨威在汉口闹市区的一家餐馆就餐时,发现一个正在扒窃的歹徒。

杨威一把抓住歹徒的衣领,大喝一声:“快把钱包交出来!”在杨威的威逼下歹徒连声求饶。

这时,杨威向被盗人说:“同志,您的钱包被盜。

”可是被盗人否认自己钱包被盗。

歹徒立刻反扑过来,气势汹汹地说:“你诬陷好人!”七八个歹徒蜂拥而上,向杨威劈头盖脸打来。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反思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学生们初步构建起法律常识,明确依法办事的要求,认识到树立法律信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树立法律信仰。

总的来说,本节课能够按照设计的思路顺利完成。

学生比较活跃,积极参与。

不足的是,还是有一小部分同学没有参与其中。

初中的学生已经有了自我意识,有自己的主见,所以要改变他们的想法不是一节课两节课就可以的,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继续努力!。

《我们与法律同行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我们与法律同行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法律的基本观点和作用;
2. 掌握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3. 培养学生的法治认识和法律素养。

导学内容:
1. 什么是法律?
2. 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3. 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4. 如何培养法治认识和法律素养。

导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法律的观点(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法律?为什么我们需要法律?学生们可以就自己对法律的理解和认识进行交流讨论。

第二步:探讨法律的作用和意义(20分钟)
1. 教师介绍法律的定义和基本作用;
2. 学生分组讨论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实例进行分享。

第三步:探讨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30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对个人权益的珍爱和社会秩序的维护的重要性;
2. 学生分组讨论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并展示讨论结果。

第四步:培养法治认识和法律素养(20分钟)
1. 教师介绍如何培养法治认识和法律素养;
2. 学生们列举自己在平时生活中恪守法律的经历,并分享感悟。

第五步:总结与展望(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进修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和意义。

拓展延伸:
1.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相关法律知识的视频或阅读相关书籍,进一步了解法律的内容和意义;
2. 学生可以参与法律知识竞争或模拟法庭活动,提升法律素养和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