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原部分真题详解
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徐之明权威解析2013年考研政治试题马原客观题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马原部分1.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
静止是()A.运动的普遍状态B.运动的内在原因C.运动的衡量尺度D.运动的存在方式【答案】C【思路剖析】本题属于案例型考题,即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去探究其中所包含的哲理。
题干所引对联的作者,是毛泽东和周恩来。
1960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一行视察长沙,工作之余,到江边散步。
遥望橘子洲头,百舸争流,万帆竞发,毛泽东逸兴遄飞,口占一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此联动静相对,意境悠远,三个断句,两处“顶针”,“洲”和“舟”又是谐音,应对难度极大。
毛泽东对身边的周恩来说:“恩来,我一时江郎才尽,请你来个锦上添花如何?”周恩来才思敏捷,了解长沙,应声对道:“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天心阁系长沙市内一景,与橘子洲相对。
整个对联工整流畅、浑然一体,留下一段佳句和佳话。
从考试答题的角度论,最关键的是抓住题干中的最后一句:“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
静止是()。
“.运动的普遍状态”是胡编的干扰项,学术上没有这个说法。
故A.项错误。
“.运动的内在原因”是矛盾,故B项为错误。
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没有“运动的存在方式”这个说法。
C. 项“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是正确的说法。
该说法的出处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话:“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
所包含的深层哲理是在对立中认识同一。
【必背考点】《马原》第2章之“运动和静止”。
【应试对策】本题的难度,主要不是来自考查的内容,而是来自于干扰项的设定。
“运动”、“普遍”、“内在原因”、“存在方式”等,都是我们学习哲学中经常碰到的基本概念。
如果没有理解作为支撑,并且采取临时抱佛脚的突击记忆方式,比较难做出正确的决断。
2.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某地劳动,有一天公社派他去割羊草。
历年考研政治34题马原答案分析
(2012、34) (1) 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4分)答: 材料1 讲述的是丹麦的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不小心打碎一个花瓶,但他没有陷入沮丧,而是细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片。
他把这些碎片按大小分类称出重量,结果发现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因此他发现了“碎花瓶理论”。
这个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给考古和天体的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碎花瓶理论”之所以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是因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即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中包含共性。
人们的认识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过程。
“碎花瓶理论”是对碎花瓶这一个别事物中所包含的一般特征的概括和反映,这就使得人们能够举一反三地认识和处理其他事物。
“碎花瓶理论”之所以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是因为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改变了物的量的结构引起了质的飞跃的原理。
(2)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4分)答: “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实质上反映了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
真理和谬误是辨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真理和谬误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
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真理离不开谬误,任何真理都离不开谬误,离开了谬误,真理也不存在了。
谬误离不开真理,任何谬误都离不开真理,离开了真理,谬误也不存在了。
真理和谬误相互渗透,真理渗透着谬误,谬误渗透着真理。
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真理能转化成谬误,谬误转化成真理。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活动中既要看到真理,又要看到谬误。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并不是抹杀真理和谬误之间的区别,而是指没有单纯的、绝对的错误,是指由于不能辩证地对待错误而失去在错误中发现真理的可能。
2024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解析与答案
2024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解析与答案近年来,考研政治的复习备战工作已经成为了许多学子备考的重要环节。
而政治学科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其深入理解和掌握在考研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2024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进行解析,并提供相应答案,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考研政治。
I. 真题解析首先,我们来分析2024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
本次真题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具体从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等方面展开。
下面将对真题中的各个部分进行解析:1. 认识论认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类认识过程、认识规律以及认识方法的理论体系。
在本次考题中,出现了对认识的本质和认识方式的提问。
考生需要从科学实践、社会实践和认识的反射性几个方面进行回答。
这一部分要求考生结合思辨和实践经验进行回答,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 辩证法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是研究事物发展和矛盾运动规律的理论体系。
在本次考题中,涉及到了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辩证思维方法以及辩证法的实践意义等方面。
考生需要对辩证法的基本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进行分析。
3.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
在本次考题中,考生需要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历史进程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关系等。
考生可以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应用例子来加深自己的回答。
4. 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心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立面,是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主张历史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
在本次考题中,涉及到了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对立关系等。
考生需要明确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并能够分析历史唯心主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II. 答案解析在面对以上的问题时,考生需要在回答中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系统性理解和深入思考。
考研政治马原基础课(含答案)
2022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基础课方成建11方成建,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后,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考研辅导12年。
总目录第1章导论第2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第3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第4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5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6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第7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第8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2010—202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三大部分考查分数比重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基础1: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科学性、革命性、人民性、发展性、实践性。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
基础2:物质、运动、时空√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时间和空间。
时间和空间具有客观性。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物质运动的时空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的时空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单选:“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B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单选:“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 C )A.都是辩证法观点B.都是诡辩论观点C.前者是辩证法观点,后者是诡辩论观点D.前者是诡辩论观点,后者是辩证法观点多选: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诗句蕴涵着时间一维性的哲理。
下列诗句中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BD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B.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C.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多选:最近,科学家利用宇宙三维地图发现迄今最大的宇宙结构之一、包含了数十万星系长达 14 亿光年的“南极墙”。
考研政治冲刺:马原唯物辩证法历年真题解析
考研政治冲刺:马原唯物辩证法历年真题解析考研初试临近,考生们在抓紧冲刺复习的同时不要忘了12月15日至29日的准考证打印。
考研政治是考研最后冲刺期提分最快的一门科目,在此分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最重要的考点:唯物辩证法历年真题分析。
一起来学习吧!原因和结果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引起被引起、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结果由于原因作用而引起的现象。
2.判断前后相继的两个现象之间是否具有因果联系,其根本标志是看它们是不是引起被引起的关系。
3.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如果把两个具有因果联系的现象从普遍联系中抽出来加以考察,原因与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如果把它们放在世界无限发展的链条中去考察,那么原因和结果的区分则是不确定的。
同一个现象是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则是原因,反之亦然。
4.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互为因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2.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有区别的。
表现在:①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
②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造成的。
③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3.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
可能性和现实性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
①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②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现象和本质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内容和形式内容和形式是提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真题例证】1993年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人本主义观点的是A.存在先于本质B.存在就是被感知C.世界统一于存在D.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A)【解读】本题既可归于辩证法关于本质和现象关系的考查,又可归于历史观关于人的本质的考查。
最新考研政治试题马原客观题解析
考研政治试题马原客观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马原部分1.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
静止是()A.运动的普遍状态B.运动的内在原因C.运动的衡量尺度D.运动的存在方式【答案】C【思路剖析】本题属于案例型考题,即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去探究其中所包含的哲理。
题干所引对联的作者,是毛泽东和周恩来。
1960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一行视察长沙,工作之余,到江边散步。
遥望橘子洲头,百舸争流,万帆竞发,毛泽东逸兴遄飞,口占一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此联动静相对,意境悠远,三个断句,两处“顶针”,“洲”和“舟”又是谐音,应对难度极大。
毛泽东对身边的周恩来说:“恩来,我一时江郎才尽,请你来个锦上添花如何?”周恩来才思敏捷,了解长沙,应声对道:“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天心阁系长沙市内一景,与橘子洲相对。
整个对联工整流畅、浑然一体,留下一段佳句和佳话。
从考试答题的角度论,最关键的是抓住题干中的最后一句:“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
静止是()。
“.运动的普遍状态”是胡编的干扰项,学术上没有这个说法。
故A.项错误。
“.运动的内在原因”是矛盾,故B项为错误。
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没有“运动的存在方式”这个说法。
C.项“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是正确的说法。
该说法的出处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话:“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
所包含的深层哲理是在对立中认识同一。
【必背考点】《马原》第2章之“运动和静止”。
【应试对策】本题的难度,主要不是来自考查的内容,而是来自于干扰项的设定。
“运动”、“普遍”、“内在原因”、“存在方式”等,都是我们学习哲学中经常碰到的基本概念。
如果没有理解作为支撑,并且采取临时抱佛脚的突击记忆方式,比较难做出正确的决断。
2.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中,他在某地劳动,有一天公社派他去割羊草。
历年考研政治34题马原答案分析
(2012、34) (1) 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4分)答: 材料1 讲述的是丹麦的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不小心打碎一个花瓶,但他没有陷入沮丧,而是细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片。
他把这些碎片按大小分类称出重量,结果发现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因此他发现了“碎花瓶理论”。
这个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给考古和天体的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碎花瓶理论”之所以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是因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即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中包含共性。
人们的认识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过程。
“碎花瓶理论”是对碎花瓶这一个别事物中所包含的一般特征的概括和反映,这就使得人们能够举一反三地认识和处理其他事物。
“碎花瓶理论”之所以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是因为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改变了物的量的结构引起了质的飞跃的原理。
(2)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4分)答: “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实质上反映了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
真理和谬误是辨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真理和谬误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
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真理离不开谬误,任何真理都离不开谬误,离开了谬误,真理也不存在了。
谬误离不开真理,任何谬误都离不开真理,离开了真理,谬误也不存在了。
真理和谬误相互渗透,真理渗透着谬误,谬误渗透着真理。
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真理能转化成谬误,谬误转化成真理。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活动中既要看到真理,又要看到谬误。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并不是抹杀真理和谬误之间的区别,而是指没有单纯的、绝对的错误,是指由于不能辩证地对待错误而失去在错误中发现真理的可能。
考研政治马原易错题解析:联系、发展及规律
考研政治马原易错题解析:联系、发展及规律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2. 广州人在饮食上喜欢追求新异,对菜肴的名称更是讲究。
前几年桌桌流行“发财”(发菜——一种黑绿色藻类植物,没有特殊的食用价值,但对环境保护影响巨大),现在则是逢酒席必上“生财”(生菜)。
吃发菜以求“发财”,吃生菜以求“生财”,从哲学上看这种做法否定了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C.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D.事物的联系的多样性3. 认为“人与人的心灵可以跨越遥远的距离发生感应”,甚至相信“意念移物”,这是:A.承认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的辩证观点B.承认一切皆有可能的可知论观点C.宣称虚幻联系的唯心主义观点D.宣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存在神秘力量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可以分为客观联系和主观联系两种基本类型。
客观联系又称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是事物原有的本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主观联系是指人们从某种特定的主观愿望和目的出发,对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所做的人为改变和主观臆想。
唯物辩证法要求从客观联系出发,依据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认识客观事物,反对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事物本来的联系。
联系是客观的,因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相互联系均根源于世界物质的统一性。
就事物的联系与人的实践关系来说,事物的自在联系是靠人去揭示的,事物的人为联系是靠人去建立的。
事物中的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等等的自在联系在人产生之前就存在于物质世界,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地不断深入地把它们揭示了出来。
事物中人为联系的建立则体现出人类实践的能动性,使自然在人为的联系中变成一个“人化”的自然。
当然事物的人为联系只有反映了客观的联系时才具有真实性,并经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转化为现实性。
可见,这种事物中的自在联系和人为联系都是客观的,并不是一种主观联系。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2(题后含答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雇佣工人进行劳动并支付相应的工资。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工人所获得的资本家的预付资本B.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D.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正确答案:B解析: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故B项正确。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工人的工资并没有包含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即剩余价值,所以不是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故C、D两项均明显错误。
预付资本由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构成,因此A项认为工资是工人所获得的资本家的预付资本的观点是错误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2.《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
”这主要是因为无论谁穿A.上衣都起着使用价值的作用B.上衣都起着价值的作用C.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正确答案:A解析: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本题中的商品是上衣,供人穿是上衣的用途,即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马原理考研真题及答案
马原理考研真题及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政治理论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考研学生来说,掌握这些原理对于理解政治理论的深度和广度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模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及答案,以供参考: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辩证法、实践性B. 唯物主义、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C. 唯物主义、辩证法、阶级性D. 唯物主义、辩证法、革命性答案:A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其中揭示了:A. 剩余价值的来源B. 商品的二重性C. 资本的积累过程D. 劳动的异化现象答案:A3. 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 人的意识D. 政治制度的变革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答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剥削关系,即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作日或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获取剩余价值。
2. 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的发展是通过阶级斗争推动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答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所导致的,主要表现为生产过剩的危机。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导致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最终引发经济危机。
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对于我们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和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题后含答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1年9月以来美国爆发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中,示威者打出“我们是99%”的标语,向极富阶层表示不满。
漫画所显示的美国社会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制度下A.劳资冲突的集中体现B.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C.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D.虚拟资本泡沫化的恶果正确答案:C解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是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是通过资本积累实现的。
资本积累的结果,引起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一极是资本家财富的积累;另一极则是工人贫困的积累。
“占领华尔街”就是这一矛盾极端尖锐化的表现。
劳资冲突是社会财富两极分化的结果,故A项错误。
生产社会化并不一定导致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故B项错误。
虚拟资本泡沫化并不一定导致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故D项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2.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每次投资所获得的利润为15万元,假定其预付资本的有机构成为4: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A.50%B.75%C.100%D.125%正确答案:B解析:预付资本=100万元=c+v,资本有机构成c:v=4:1,因而,可变资本v=20万元,资本家获得的利润即剩余价值m=15万元,那么剩余价值率m’=15/20=75%。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3.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正确分析这些新变化发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科学而全面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导致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生的根本推动力量是A.改良主义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B.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C.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的影响正确答案:C解析: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真题及解析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真题及解析一、单选题1.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
对此,他解释道:“每只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短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
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
每断一次,必然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
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
”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
就是要A. 注重量的积累B. 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C. 坚持适度原则D. 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1.【答案】C【解析】此题的出题角度是唯物辩证法,即华罗庚的优选原则说明要寻找粉笔长度的最适合值,防止过犹不及,也同样防止未达目标,所以本题充分表明了优选原则是坚持适度原则的体现,正确答案是选项C。
2.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A. 社会形态B. 地理环境C. 人口因素D. 生产方式2.【答案】D【解析】此题的出题角度是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存在考点,即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三个组成部分,其中,生产方式是决定因素,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所以正确答案是选项D。
3. 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的占有者。
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A. 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B. 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C. 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D. 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3.【答案】D【解析】在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过程中,商品--货币--商品,商品生产者只有顺利实现商品到货币的跳跃,把商品换成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货币,商品生产者才能生存下去。
即通过商品交换,使用价值才能转化为价值,具体劳动才能转化为抽象劳动,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D。
4.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考研政治马原标准答案
政治近年主观题标准答案第一块马原部分2014年34题(1)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中“巧”在何处?(6分)(2)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和矛盾时,上述事例对你有何启示?(4分)34答案:(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事物的相互联系即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3分)本案例中,秸秆养菇——菌渣制肥——林果肥育——生态改善形成了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大循环”,“巧”就巧在人们能敏锐地发现事物固有的联系,并能动地建立新的联系,进而利用这种联系来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
(3分)(2)上述事例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要从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要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从发展中找出路;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办法;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4分)(注:如果考生能围绕上述材料的主题,灵活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以分析论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015年(1)联系自身实际,分析为什么“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取决于互联网的“命运共同体”?(2)怎样以辩证的思维方式认识与处理“蚂蚁”与“大象”的关系?(1)答出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给3分。
只答出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给1分,只答出科学技术的正面作用或负面作用,则不给分。
答出科学技术作用实现要受主观条件的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对实践的作用,均给2分。
(2)答出矛盾双方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均给4分。
只答出对立统一、矛盾的同一性,给2分。
结合材料答出“大象”和“蚂蚁”应该竞争合作,给1分。
(2)辩证的思维方式要求我们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
互联网时代的传统龙头企业(“大象”)和互联网上的小商户(“蚂蚁”)作为矛盾的双方,各有其优势和不足。
考研政治真题解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考研政治真题解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难度系数】0.734
【答案】BCD
【分析】
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
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具有旧事物不具有的新的功能,适应了新的环境,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对旧事物实现了扬弃。
故而本题选择BCD。
而新事物或者新生事物,与出现早晚关系不大,早出现的事物也可能历久弥新,晚出现的事物也可能昙花一现,覆亡无日。
所以排除A选项。
【王一珉说】
A选项是对新旧事物这一概念常见的误解,而考试就是要考这种误解。
【扩展】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后浪风光能几时,转眼还不是一样。
——李敖。
考研政治马原易错题解析:社会发展规律
考研政治马原易错题解析:社会发展规律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6. 认为“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观点A.揭示了人的能动性的发挥受规律的制约的正确观点B.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的错误观点C.强调客观规律下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正确观点D.否认了人的主体自觉能动性的错误观点[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规律的决定性与人的主体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唯物史观指出,人类社会同自然界本质上是一致的,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人类社会对自然界有着高度的依赖性,人类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类社会是有规律的动态的过程。
唯物史观在揭示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决定性的同时,也充分重视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在历史过程中的自觉能动性。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人自觉进行活动的场所,社会历史的一切都是人的活动所创造的。
单个的历史主体总是把自己的追求汇合成一种合力,从而自觉地或不自觉地、直接或间接地去创造历史。
社会历史发展蕴涵着客观的规律并表现为一个决定的过程。
但这一规律实现的具体形式、途径和方法却是可以选择的。
认为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就是承认社会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以实现的,承认人的能动作用,这是正确的。
但“成事在天”即把办成事情的原因、决定因素归结为外在于人的天意,认为历史活动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的,这是错误的,因为它否认了人的努力在事情成败中的作用,同时也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从而陷入了唯心史观和宿命论。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8. “对每一个卢布工资增加一个戈比,要比任何社会主义和任何政治都更加切实而可靠。
”这一观点属于A.是认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唯物史观B.是认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历史辩证法的观点C.是认为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惟一因素的经济决定论观点D.是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经济斗争具有首要意义的正确观点[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经济决定论观点的辨析。
20考研政治马原真题解析
20考研政治马原真题解析新东方在线哲学第一道题新东方在线是直接原题命中。
第一题,和以往的题一样,都是总论,依然遵循以往的套路,考地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产生。
这道题很简单,恩格斯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著作,是C《反杜林论》。
第二题,对人工智能的社会效能认识,如何判断呢?考的是认识论的东西,我们来判断什么东西的时候,要坚持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就说这个东西既要满足人的主观性,同时又要遵循客观规律,这个在讲课的过中反复强调过,2019年考过,那天考地是基因技术的问题,这几年考的都是这个问题,2015年考的是互联网技术,是阿里巴巴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2017年是人工智能,如何用人工智能取决人类社会。
2019年考试是基因技术,那个题和这个题有很大的相似性,基因技术好还是不好,最后的选择是既要遵循客观规律又要满足人的需要,他的评价应该是既符合主体需要又要满足客观规律,所以答案是D。
第三题,阐述的是商品价值的确定,第一种情况是不同部门内,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你想一下不同部门之间在干什么,不同部门之间在交换,因为交换会形成一个对比关系,在这个对比关系确定数量比的关系。
在交换中确立的。
第四题,今年特别的是科学社会题放到了单选题考。
为什么得出了社会主义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中获得胜利。
因为在垄断资本阶段资本主义发展是不平衡的,有发达国家,有不发达国家,而且发达国家产生了激烈的竞争,敏锐地感受到机会到了,我们称之为这个国家狗咬狗的时候打开一个缺口,提出在一国取得胜利。
毛泽东取得胜利就可以看到,城市力量非常强大,可以在薄弱的地方先打开一个会,就是沿袭列宁这个思想。
我们可以在落魄的薄弱环节先打开缺口。
这里大概讲了黑洞,这是一个多选题,黑洞说明什么?说明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与人的实践认识水平有关,AC是类似的,A说物质世界的客观与存在,就说物质客观存在是与人的实践认识是有关的,肯定是错的及。
这里关键词句是观念思想,肯定会随着认识的发展而发展。
考研《政治》马原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考研《政治》马原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
菜里加盐以后,味道好极了。
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
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更加好吃?”回家以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
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C.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D.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适度原则。
AC选项表述正确但与题目无关。
D表述错误,现象表现本质的。
只有B与题干相符,所以答案为B。
2.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即是随心所欲”。
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A.前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C.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D.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答案:B【解析】前一句话"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知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体现的是辩证法的思想。
后一句'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即是随心所欲"体现出来的是唯意志论,所以正确答案为A。
3.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创办企业从事生产,60万元用于固定资本、以购买机器设备等,40万元用于流动资本、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其中购买劳动力支付了10万元)。
一轮生产结束后,该企业的总资本达到了120万元。
考研政治马原选择题130题(附答案)
考研政治马原选择题130题(附答案)考研政治马原选择题130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题,满分80分)1. 【2006年单选1】恩格斯说:“鹰必翔于千里之上,而视力有限;兽穴于千寻之下,而听力无界。
日月、星辰、电、光、热、声、功,在宇宙之间,无处不有,无处不无。
鹰不能飞翔于千里之上,兽不能穴居于千寻之下,只是分工所引起。
”这段话表明()A.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B.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D. 人的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答案:A2. 【2007年单选2】与“沧海桑田”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B.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C.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D.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答案:A3. 【2007年单选8】下列属于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的是()A. 人们能通过实践认识规律B. 人们在实践中可以利用规律C. 人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D. 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从实际出发答案:C4. 【2008年单选1】下列属于发展的实质的是()A. 事物数量的增减B. 事物场所的变动C.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 事物内部矛盾的运动答案:C5. 【2008年单选5】下列属于唯物辩证法范畴的是()A. 原因与结果B. 必然与偶然C. 本质与现象D. 以上都是答案:D6. 【2008年单选8】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这是由()决定的。
A. 社会生产方式B.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C. 社会意识形态D. 社会革命答案:B7. 【2009年单选1】某企业通过科技创新,使劳动生产率提高50%,在原有生产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获得利润总额翻一番。
这主要体现了()A.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 生产成本的降低C. 企业经营战略的转变D. 生产关系的调整答案:A8. 【2009年单选5】下列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的是()A. 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B. 科学实验活动C.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D. 以上都是答案:D9. 【2009年单选9】商品之所以能按其价值进行交换,是由于()A. 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B. 商品的价值客观存在C.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D. 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答案:C10. 【2010年单选1】某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管理,使劳动生产率提高50%,而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70%。
考研政治真题19题:马原选择题真题分析及答案要点
考研政治真题19题:马原选择题真题分析及答案要点2015.19马克思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中理解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认为( )A.杰出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B.杰出人物历史作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C.杰出人物能够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D.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形成和发挥与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密不可分此题考查的是杰出人物的相关知识点。
(1)按照个人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普通个人属于人民群众范畴,他们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贡献,其总和构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
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
在历史人物中,对那些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称之为杰出人物。
(2)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
因此,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3)个人历史作用是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①杰出人物的出现体现历史必然性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和社会基本矛盾的运行属于物质性的、决定性的的因素。
由此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时代要求,对于杰出人物的产生及社会作用而言,就体现为必然性。
杰出人物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即“时势造英雄”。
任何杰出人物的出现都是历史必然性的产物。
②具体的杰出人物则具有偶然性杰出人物的出现和作用也取决于个人所处的具体历史环境、机遇、智慧、性格因素。
每一时代必然会出现自己的杰出人物,但杰出人物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出现,由谁来担当杰出人物,则具有偶然性。
③历史人物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历史人物的思想、行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政治马原部分真题详解
对于考研的任何一个学科的备考,历年真题都是至关重要的。
真题是考试要求的最直接展现方式。
有了对真题的了解,我们就能够找到复习的方向,考研政治复习也同样是这样。
今天,凯程考研分享历年考研真题马原部分内容,一起来学习吧!
3、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
每次经济危机发生期间,总有许多企业或因为产品积压、或因订单缺乏等致使无法继续进行再生产而被迫倒闭。
那些因产品积压而倒闭的企业主要是由于无法实现其生产过程中的
A.劳动补偿
B.价值补偿
C.实物补偿
D.增殖补偿
【答案】B。
【考点】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和实现条件。
【答案解析】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要求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替换。
因为劳动补偿和增值补偿不属于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故不选A和D;因为工厂拥有产品,不涉及实物补偿的问题,故不选C;又因为产品积压,无法完成商品交换,无法实现其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补偿。
故选B。
4.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正确分析这些新变化发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科学而全面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导致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生的根本推动力量是
A. 改良主义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B.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
C.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D.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的影响
【答案】C。
【考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答案解析】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A、B、D都是导致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但只有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是根本推动力量,故选C。
19.1918年,马寅初在一次演讲时,有一位老农问他:“马教授,请问什么是经济学”。
马寅初笑着说:“我给这位朋友讲个故事吧: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挑了该旅店标价十两银子的最好房间,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马上去付清了赊帐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
就这样,十两银子又到了店主的手里。
这时书生来说,房间不合适,要回银子就走了。
你看,店主一文钱也没赚到,大家却把债务都还清了,所以,钱的流通越快越好,这就是经济学。
”在这个故事中,货币所发挥的职能有: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
D.贮藏手段
【答案】ABC
【考点】货币的职能。
【答案解析】货币有五种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做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加以贮藏的职能。
支付手段职能是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发生赊购赊销,即用延期支付的方式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时执行的职能。
世界货币职能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种购买手段、支付手段和社会财富的代表发挥作用。
从材料中得知:赶考书生拿出十两银子付给店主,发挥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旅店的房间标价十两银子,发挥的是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马上去付清了赊帐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发挥的是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故选ABC。
20、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进行的干预明显加强,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调节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化。
与这种变化相适应,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主要表现是
A、经济危机通常由国家间的贸易失衡直接引发
B、经济危机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十分明显
C、经济危机更多的表现为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
D、经济危机的破坏作用只局限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答案】BC
【考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答案解析】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形态变化的表现在: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即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故选BC。
经济危机是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的,故不选A。
经济危机的破坏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故不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