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政策非公共性的表现及成因

合集下载

造成公共政策失灵的相关因素及治理措施

造成公共政策失灵的相关因素及治理措施
三、造成公共政策失灵的外部因素分析
造成公共政策失灵的外部因素指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总称,包括公共政策的具体执行个体、政策的受益与非受益对象、政策的具体执行机构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相关利益团体作祟
公共政策的执行表现为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相互博弈,如何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是不同受众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当中的共同追求.在自我利益的驱使下,不同的利益团体通过自身的社会资源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当公共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团体时,表现为顺从和接受,公共政策得以实现既定目标;当政策实施有损团体利益时,团体则着力于破坏政策的有效执行,公共政策无法按预期推进,出现公共政策失灵现象.
一、公共政策失灵的内涵
公共政策作为政府部门或者其他公共部门为解决公共问题、维护公共利益所制定的行为准则或权威性社会价值分配方案,其包含了一系列对社会利益进行有效协调与分配的复杂过程.[1]
公共政策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受制于各种环境因素,其执行效果总是差强人意,失灵现象普遍存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稀土非法交易屡禁不止、城市房价越调越高、公路三乱管不住、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等都是公共政策失灵的真实写照.公共政策失灵,指的是在执行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受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政策未能按照既定的预期目标实施,其执行的结果与预期目标出现偏差或者给政策的实施对象带来潜在的外部性不经济.[2]
(二)公共政策执行个体业务水平的高低
公共政策的执行需具体落实到每个执行者的身上,执行者个体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公共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在公共政策的具体执行过程中,执行个体能否正确解读既定公共政策的内容、把握好政策的重点,并结合执行环境的实际,争取到既定公共政策执行所需的各种社会资源、协调好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及时有效地推进公共政策的执行,与个体所具备的业务水平高低休戚相关.业务水平低者,在具体执行公共政策的过程中易于片面理解、简单传达,其执行政策的结果自然不敢恭维,出现公共政策失灵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地方公共政策失真性执行问题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地方公共政策失真性执行问题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地方公共政策失真性执行问题的成因与对策研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地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变得越来越重要。

地方政府是贯彻执行国家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其在执行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失真性执行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着政策的有效性和社会发展的公平性。

深入研究地方公共政策失真性执行问题的成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对于促进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和地方治理的改进至关重要。

1. 金融实力不足地方政府在执行公共政策时,往往会因为资金不足而无法完全执行政策。

特别是一些基层政府,由于财政收入有限,无法充分满足公共政策执行的资金需求。

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往往会将资金用于其他地方利益或政府部门之间的利益博弈,导致公共政策的失真执行。

2. 官员能力不足地方政府官员的素质和能力的不足也是地方公共政策失真性执行的原因之一。

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对于公共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到位,导致政策执行时出现偏差或误解。

一些官员的能力不足也会导致政策执行的混乱和低效。

3. 利益驱动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在执行公共政策时,往往会受到地方利益的影响,以致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利益偏向或者利益冲突的情况。

地方政府为了维护地方利益,在执行公共政策时可能会忽视公共利益,导致政策的失真执行。

4. 司法监督不力在一些地方政府中,司法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导致政府的权力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官员往往会利用权力来谋取私利,导致公共政策的失真执行。

5. 群众参与意识不足二、地方公共政策失真性执行的对策1. 加强财政监督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于财政资金的监督,确保公共政策执行的足够资金支持。

可以建立专门的财政监督机构,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情况进行检查和核实,从而遏制资金被挪用的情况发生。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官员的培训和学习,提升官员的素质和能力。

可以加大对于官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对于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提升政策执行的质量和效果。

3. 建立利益纠正机制地方政府可以建立利益纠正机制,对于政府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

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及其克服

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及其克服

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及其克服【摘要】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是指公共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个别偏向或独特特征。

本文通过分析公共政策的定义及特点,揭示了其非公共性的原因,如政策制定者的主观意识和外部影响等。

然后提出了克服公共政策非公共性的策略,包括加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建立科学评估体系等。

本文还提出了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建议,强调了公共政策的公正性和可持续性。

文章探讨了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及其克服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未来公共政策应该如何发展的建议,并以结语总结全文。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问题,并为未来改进政策制定和推动社会进步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政策、非公共性、特点、原因、克服策略、建议、社会发展、意义、发展、结语1. 引言1.1 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及其克服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是指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不公开、不透明、不民主的现象,导致公众参与度不高,决策者缺乏有效监督,公共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

要克服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信息公开、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增加公众参与的机会、强化监督机制等。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才能促进公共政策的公开、公正、民主,实现公共政策的科学决策和有效执行。

对于我国而言,要加强公共政策的民主性和公共性,需要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决策机制,加强政府与社会各方的沟通与协作,推动公共政策的科学制定与有效实施。

不仅关乎公共治理的效能和合法性,更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民生福祉。

2. 正文2.1 公共政策的定义及特点公共政策是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或实现特定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和决策的总称。

公共政策通常涉及资源配置、社会服务提供、规范制定等方面,是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1. 公共性:公共政策是针对整个社会或特定群体的政策,其制定和实施具有普遍性和全局性。

2. 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通常会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和公众参与,以保证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及其克服

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及其克服

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及其克服【摘要】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是当前社会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给政府决策和执行带来挑战。

本文从加强信息公开和民众参与、建立独立监督机制、加强沟通协调与合作、加强责任追究机制等角度提出了克服非公共性的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合理性,增强政策的公共性和有效性,最终实现良好的治理效果。

本文对未来加强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提出了展望,希望政府能够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促进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实现治理的现代化和高效化。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打造一个更加美好和和谐的社会。

【关键词】公共政策、非公共性、信息公开、民众参与、独立监督、沟通协调、责任追究机制、政府、公众、合作、未来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公共政策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着非公共性的问题,即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在决策过程中缺乏透明度、参与度和监督机制,导致决策结果与公众利益脱节,甚至可能损害公共利益。

这种非公共性主要表现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政府部门往往缺乏信息公开和民众参与的渠道,决策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缺乏独立监督机制和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

这种状况容易导致政策的不公正性和不透明性,使得公众对政策的合法性和效果产生质疑,进而影响政府的合法性和治理效率。

如何克服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成为当今政策制定和执行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增加信息公开和民众参与、建立独立监督机制、加强沟通协调与合作以及加强责任追究机制,才能有效提高公共政策的透明度、公正性和执行效果,保障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1.2 问题提出公共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常常存在非公共性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缺乏透明度、公开性和参与性。

政府部门在制订政策时往往缺乏对社会各界意见的充分听取和反馈,导致政策偏向性和非公正性。

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往往出现权力过度集中、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使得公共政策的执行效果和公共利益受损。

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视角下对城市房屋拆迁制度的浅析

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视角下对城市房屋拆迁制度的浅析

针 对 当地 具体 的实 际情 况 . 以大 力 发 展经 济 为 借 I = I . 没 有 计划 大 规模
的进行 房 屋拆 迁 . 许 多 公共 政 策 的
只有 当 公 共 政 策 的 信 息 真 实
的公 开 在公 众 面前 . 公 民才 有机 会
以发 现 城 市 房 屋 拆 迁 制 度 存 在 以
拆 迁 户成 为 了钉 子 户 . 抵制 和 反 对
益 主体 ,它也 会追 求 自身 的利 益 。
在城 市 房 屋拆 迁 中 .涉 及到 政 府 、 拆迁户 、 开 发 商 三 者 的利 益 . 政 府 首 先 应 该 注 意 如 何 协 调 三 方 面 的
牛钉子户 ” 的 图 片爆 红 网 络 . 一 幢
下 问题 :
与政 府 站在 同一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参 与公 共 事 务 的管 理 . 否 则公 共 政策 将 缺 乏监 督 。 由于 政府 掌 握 了更 多 的信 息 ,
有 时甚 至 隐 瞒垄 断政 策 . 不 能及 时 向公 众宣 布政 策 消 息 . 因 此产 生逆
1 . 1 地 方 政 府 制定 政 策 的 自利 性
屋 拆 迁制 度 导致 的矛 盾 日益 激化 笔 者从 公 共 政 策 的非 公 共 性 视 角
人手 . 分 析 我 国城 市 房屋 拆 迁制 度
存 在 的问题 。
1 非 公 共 性 视 角 下 城 市 房 屋 拆 迁 制 度存 在 的 问题
公 共 政 策 的非 公 共性 , 是公 共 政策的主体 、 问题 、 目标 及 信 息 在 公 共 政 策 运 行 的过 程 中所 表 现 出

他 们 的 要 求 。没 有 签 署 拆 迁 同意

公共政策的成因与影响分析

公共政策的成因与影响分析

公共政策的成因与影响分析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的各项具有普遍性的政策。

其背后的成因和影响因素非常复杂,涉及到政府、利益相关者、公众等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分析公共政策形成的成因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一、成因分析1.社会需求:公共政策的制定首先来源于社会需求。

当社会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时,政府为了满足需求、保障公共利益,必须采取相应的政策行动。

比如,环境污染加剧、交通拥堵严重等问题的出现,迫使政府采取相应的环保政策和交通管理政策。

2.政府职能: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公共事务协调者,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是其职能之一。

政府在面对社会问题时,需要运用其垂直管理和资源配置的能力,通过制定政策来解决问题,满足社会需求,同时保证公平公正。

3.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利益相关者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利益会影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利益相关者可以是企业、非政府组织、媒体等各种社会力量,他们通过游说、抗议、舆论等方式来推动政府采取某些政策。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影响,以实现多元利益平衡。

4.国际因素: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因素对公共政策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国际组织、国际合作和国际规则都会对各国的政策产生影响。

例如,环保组织的跨国合作、国际贸易规则对相关政策的制定都有一定的影响。

二、影响分析1.社会效益: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为了实现社会效益,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

例如,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可以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提供医疗保障的政策可以增加社会福利,提高民生水平。

公共政策的成功与否,关乎着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2.制度效能:公共政策制定出来后,需要通过相关制度来执行和监督。

一个有效的政策执行体系可以保证政策的顺利实施,提高社会效益。

相反,如果政策执行不力,将导致浪费资源、增加成本,甚至产生负面效果。

3.社会动态: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会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引发社会各方面的变革和影响,不同利益群体可能会有不同反应。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摘要】公共政策是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对社会公共利益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对于每一个公共政策来说,执行是其运行当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是政策目标得以实现,政策问题得以解决的重要途径。

但是在我国的公共政策执行环节中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其顺利执行的因素,我国的公共政策执行中仍存在很多问题,而造成这些原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关键词】公共政策;执行;政策执行者所谓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治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协调与控制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这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一个政策能否顺利执行直接影响到它既定目标的实现,甚至影响到它存在的意义,可以说执行时实现政策的唯一途径。

然而,政策的执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存在许多阻碍政策能够顺利运行的因素,造成了公共政策不能够按照既定的规划有效地进行,从而使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

1.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1政策执行过程中下级敷衍上级。

由于政策的执行者经常不能够真正了解该政策的重要意义,执行过程中往往不能够在组织工作、资金、管理等方面到位,或者只做必要的宣传而不去做真正的执行工作,亦或是做工作时前紧后松,应付上级的检查。

1.2机械的执行政策。

我国基层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却普遍存在机械执行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一是无视公共政策的精神实质,不考虑客观环境条件,机械地照搬公共政策。

二是无视公共管理组织与公共管理对象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机械地照搬其他地区部门或行业的公共政策。

三是无视公共管理中各种新情况、新特点,机械照搬陈旧的过时的公共政策。

1.3政策执行中的缺损执行。

一项政策往往是由相关的若干个小部分组合而成,一些政策执行者却往往对政策进行断章取义,对于其中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就严格保证其执行,而对于其中不利于自己的部分则虚与委蛇,使政策的整体功能难以发挥,政策目标的实现也必然大打折扣。

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非公共性表现及其成因分析

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非公共性表现及其成因分析

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非公共性表现及其成因分析作者:金俊杰徐长乐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4期【摘要】转型时期公共政策作为政府部门解决公共问题、促进社会福利增进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体现出公共政策公共性的本质属性。

然而,公共政策受到政府本身的自利性垄断性、特殊利益集团的干预等多因素的影响,公共政策在现实中呈现出非公共性。

本文从公共政策非公共性的涵义及其表现入手,探究政策非公共性的成因,以期能为矫正政策非公共性产生镜鉴作用。

【关键词】转型时期;公共政策;非公共性一、公共政策非公共性的涵义及其表现(一)公共政策非公共性的涵义公共政策非公共性是指公共政策诸要素在公共政策运行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垄断性、自利性、差异性等与公共政策公共性相对或相排斥性质的统称。

该定义,从影响公共政策非公共性的要素的角度,准确地界定了公共政策非公共性,指出公共政策非公性的实质。

(二)公共政策非公共性的表现本文从公共政策系统三要素分别阐释政策非公共性在转型时期的具体表现。

1.从公共政策主体的角度分析政府机关作为公共政策制定中关重要的主体,其自身也会受到公务人员自身利益、价值取向制定政策所要具备的影响,进而制定的公共政策具有偏向性与非公共性。

而公民参与政策的制定,可以增强政策制定是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重要方式,但其现状只是流于形式。

由于公共政策主体存在政策地位差异悬殊,公共政策不能够达到多中心治理的效果,因此非公共性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

2.从公共政策的客体分析政策问题受到价值判断的影响,不同的价值判断会使得政府的相关政策大相径庭,容易产生政府制定政策时的不公、短视问题。

作为利益的分配和调节杠杆的公共政策,总会牵涉及相应的政策目标群体。

公共政策能否有效执行,政策目标能否达到很大程度上与政策目标群体的态度有关。

若出现目标群体普遍不能接受的公共政策,那么该政策就不能体现大众所要的和群众满意的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一面。

3.公共政策环境(1)经济环境。

公共政策公共性流失的原因与防范策略

公共政策公共性流失的原因与防范策略

公共政策公共性流失的原因与防范策略
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流失是国家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一个严重问题,也是舆论和学者关注的焦点。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公共政策公共性流失的原因和防范策略。

首先,公共政策公共性流失的最主要原因是评估体系的缺失,在政策的设计制定阶段,因为缺少有力有效的评估体系,使得政策设计缺乏全面性,不能切实推动政策实施,从而使公共政策出现公共性流失。

其次,权力与利益的分散,有些政策在制定过程中被相关方分散,他们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并不顾及公众利益,这样一来,政策就会出现公共性流失。

第三,政策的制定不科学,有些政策的制定是基于简单的粗暴行动,而不是依据经济学的基础理论,这样一来,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它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从而导致公共政策公共性流失。

针对公共政策公共性流失,首先要建立健全评估体系,政策在设计制定阶段,应该建立综合评估体系,根据当前社会实际来考虑相关政策的设计问题。

其次,加强政策的监督管理,当政策实施时,应当加强监督管理,使政策按计划实施,避免政策的公共性流失。

最后,在政策制定的同时进行宣传,要让公众充分了解他们参与政策的意义,让他们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减少公共政策公共性流失现象的发生。

总结而言,要避免公共政策公共性流失,除了要建立评估体系、加强政策的监督管理、进行宣传外,还要加强政策制定的理论研究,合理设置相关的发展政策,从而使公共政策可以真正考虑公众利益,有效促进政策的实施。

公共政策公共性缺失及公众有序参与对其治理

公共政策公共性缺失及公众有序参与对其治理

公共政策公共性缺失及公众有序参与对其治理促成政府与公众之间关系的平衡与和谐是现代政治文明追求的发展目标。

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公共政策成为政府与公众之间协调和互动的中介。

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但现实生活中常常出现公共政策公共性缺失的情形。

公众有序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治理公共政策公共性缺失。

公众有序参与对公共政策的完善及政治文明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公众有序参与;公共政策公共性缺失;治理一、公共政策在现代政治生活中的功能作用随着人类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民主逐渐成为公众共识,专制思想及其市场日益式微。

在现代社会,政治生活的主题是处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其目标是追求二者关系的平衡与和谐。

按照现代政治学中社会契约论的观点,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角色关系可以被抽象为“委托-代理”。

作为民意的代理人,政府要处理好与公众之间的关系,需要和公众进行必要沟通。

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公众不再甘心只作默默服从的“傀儡”,而是希望政府能够不断强化自身保障公众正当利益诉求的功能,要求政府能够借助于有效治理工具实现公众的利益。

现代政治生活中,正是公共政策当仁不让的担当起了政府与公众之间协调和互动的中介者。

在我国,公共政策是党和政府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本治理工具,也是公众获得良善生活的有效保障。

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关系,决定了公共政策的回应性。

回应是指一个组织对公众提出的政策变化这一要求作出迅速反应,也可以说是政府对公众所提要求作出超一般反应的行为。

〔1〕从本质上讲,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就是对公众合理诉求进行吸收和整合以及对公共利益做出分配、再分配的过程。

公共政策是公共利益分配及再分配的载体,公共政策进行利益分配的过程就是还利于民的过程,是公共政策公共性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的过程。

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由于存在着公共政策制定主体忽视长远利益,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够完善,公众参与度不足等各种主客观原因,公共政策公共性缺失的情形屡见不鲜。

公共政策失灵及其原因

公共政策失灵及其原因

公共政策失灵及其原因【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公共政策的相关内容,简述公共政策失灵的种种表现,深入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公共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公共政策;失灵;原因现代社会,公共政策失灵现象非常普遍,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政策是政府干预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用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但是有时受益的群众觉得政策取得了成功,受损害的群众觉得政策失败,出现相左的结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公共政策失灵,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稳定。

一、公共政策的相关内容1.1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指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的情境下,为解决社会问题或者实现社会目标制定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方案,是连接政府和社会的枢纽,政府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政策实现对社会各行各业的管理,保证社会经济、政治有序进行,公共政策常见的表现形式包括党的政策、人大立法和国家行政机关相应的法律法规。

1.2公共政策失灵对于公共政策评估大概有四种标准:第一,针对政策方案进行评估,评估政策预期结果,这是公共政策预评估;第二,对公共政策内容进行阶段性分析,这是阶段性评估;第三,对公共政策全过程的评估,这是政策过程评估;第四,对公共政策执行结果进行评估,这是结果评估,一般来说,以结果为导向的公共政策评估计较常见。

公共政策失灵是指某一项公共政策在运行过程中,因为利益博弈而出现非连续性的对政策适用群体造成始料未及的负面困扰的,偏离了政策制定者预想的目标,出现与公共利益相背离的现象。

公共政策失灵强调两点:第一,实际预想是公共政策制定者在决策的真正想法,不一定是国家对外宣称的目标,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政策背景进行推测;第二,始料未及是负面影响在预料之外的,如果负面影响是预测之中的,并且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这就不是公共政策失灵,而是政策的外部性。

二、公共政策失灵的表现及原因美国学者威廉•N•邓恩将政策过程从时间上划分为一系列独立的阶段,议程的建议、政策的形成、政策的采纳、政策的执行和政策的评估,根据这一划分,可以简单分析公共政策失灵的表现。

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及其克服

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及其克服

( 二) 从公 共政 策客体中寻找对 策 公 共政 策的本质 是对公 共利益 进行权 威性 分配 , 是在 追求有 效 增 在 公共政 策 的客 体 中, 要 正确 界定公共 政 策 问题 。 通 过 问题 的搜 进和公 平分 配社会利益 的过程 中所 制定 的行为准则 。 但政府工作人员经 索、 分析和 调查 , 来确保 公共政 策问题认 定的客 观性 , 使认 定 的政 策 问 济人 的性 质也会使他们追 求自身利益的最 大化 。 这 就有 可能使公共政 策 题 是一个真正为人 民群众 所关心的、 涉及公共利 益的 问题 。 这 样才可 以 背离 公共利益 而表 现 出一 些垄断性 、 自利性、 主观性 以及非公平性 等。 从源头上保证公 共政 策的公共性 。 另外也要协调 好 目 标群 体之间的利益 在我 国, 公共政 策有 时在—定程 度上也存在一定 的非公共性 。
政原因 公共政 策客 体 的原 因包括公共政 策所 处理 的社会 问题和做作用 的
社会成员两个方面 。 首先 , 政策 问题 的认 定具有主观 胜。 由于M ] 各 自的 价值 观 念不 同, 对同一社会 问题 可能会有不 同的看法 , 这 就可能会导 致 部 分社会 问题 的认定丧 失公共性 。 另外 是 目 标 群体 的利 益偏好。 一项 政 策 能否 达到 预期 目标与政 策对 象 的配合 程度 有很大 关 系。 但 由于政府 制定 的公共政 策可能会忽视一部 分 目 标群 体的利益 , 这 就会导 致公共政
( 一) 公共政 策主体 的原 因
了达 到 自己的 目的, 会不 断地 向政 府 进行 游说 , 同时也 会将 自己的理念 灌输 到公民之中, 这种方 式很可能会 导致公共政 策公共性的丧 失。 最后 是公 民的有 限政治参 与。 由于 目 前我 国公 民参 与公共政策 的方 式和渠道 并不畅 通, 这也使得 很多 公共政策 难以代表人 民的意志 , 进而导致公 共

公共政策“公共性”衰减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途径

公共政策“公共性”衰减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途径

公共政策“公共性”衰减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途径引言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是指政策对社会整体的影响,亦即服务公共利益的能力。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政治经济的变化,许多公共政策开始失去公共性,或者说公共性在不断衰减。

本文将探讨公共政策“公共性”衰减问题的成因,并提出解决途径。

成因分析1. 利益集团影响公共政策的“公共性”要求政策能够公正地服务全体公民的利益。

然而,一些利益集团可能会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影响力来干预政策决策,使政策的方向和内容更符合自身利益。

这种干预往往会使政策失去公共性,只服务于特定群体的利益,而不能真正为全体公民服务。

2. 政治操纵政治操纵是指政治权力或资源在政治利益集团的推动下作用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以达到利益争夺、竞争优势、权力保障等一定目的的利益诉求和行为。

政治操纵常常会导致政策偏离原本设计的目标,使政策无法真正为全体公民服务,从而造成“公共性”的衰减。

3. 行政制度缺陷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行政制度的有效性和透明度是保证政策公共性的关键因素。

但是,当前我国一些地方的行政制度可能存在不完善、过于垄断或者缺乏监督的情况,这就可能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导致决策者的局限性,以及政策的不公正性和不透明性。

解决途径1.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一些组织或机构可以发挥自身资源和影响力,积极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全过程。

这些组织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向政策制定者提供全面、专业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政策充分考虑到各项利益和考虑全局。

2. 完善政策制定程序政策制定程序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是保证政策公共性的重要保证。

建立政策制定公开的标准化程序和制度,从规则上、程序上、机制上等多个方面加强管理和监督,防止政治干预和操纵等形式的违法行为。

同时,公共政策还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群体需求加强协同,更贴近底层基本生活所需。

3. 推行多元利益协商多元利益协商可以为公共政策制定提供广泛的参与与决策基础,利益集团等控制性力量影响可能会因多种压力和利益的协调而逐渐减弱。

独家论述公共政策的重要性与局限性

独家论述公共政策的重要性与局限性

独家论述公共政策的重要性与局限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政策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独家论述公共政策的重要性和局限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公共政策的本质和实现过程。

公共政策的重要性公共政策是政府权力的核心,是政府为了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而采取的行动。

公共政策能够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经济效益、增进社会稳定和谐。

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公共政策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手段。

例如,环境污染、贫困、失业等社会问题都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来解决。

政府制定环保政策,提高环境保护,制定扶贫政策,帮助贫困人群脱贫,制定就业政策,增加就业机会。

2.提高经济效益公共政策可以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例如,政府出台的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此外,政府还可以鼓励创新和科技发展,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3.增进社会稳定和谐公共政策可以增进社会稳定和谐。

例如,政府可以出台安全政策、司法政策、教育政策等,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正和平等。

政府还可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和群体之间的融合,加强社会和谐。

公共政策的局限性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不对称政府往往只能针对少数群体和地区进行制定政策,而缺乏全面、详细、真实的信息。

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导致政策效果不佳。

2.政策制定者的利益驱动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公共政策,往往受到制定者的利益驱动。

政府部门或官僚主义群体会倾向于推出符合自身利益的政策,而忽视公共利益和广大群众的需求。

3.不可避免的政治性公共政策往往涉及到资源和权力的分配,这给政策制定和实施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政治性。

政府必须要面对各种利益集团和其他政治势力,而会考虑到对此的回应和利用。

4.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因此很难预测未来环境的变化。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所谓公共政策,即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它的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

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规划等。

公共政策执行在整个行政管理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作为政府调控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关系,实现公共利益的合理分配及具体行政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公共政策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偏差,严重影响了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

对于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有关资料我总结了以下三个方面:(一)公共政策内容的偏离。

在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执行部门难免会考虑自身利益而偏离执行政策的内容。

擅自改动部分政策内容,选择性执行政策内容抑或延伸莫须有的政策内容,这些行为都对公共政策偏离预期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当需要执行的政策与负责执行的机关、部门存在利益冲突时,执行机关就制定与上级机关公共政策表面相一致,实际上相违背的执行措施,妨碍公共政策的全面实施。

执行对自己有利的内容,而擅自变动于自身不利的内容,严重影响党和围家的形象,极大损害了我国社会主义政策的权威性、严肃性以及国家和人民利益。

当地方政府单位注重自身利益大于国家时,执行机关便对上级政策指令或命令进行筛选,选择对自身有利的规定执行。

合利执行,不合利不执行,在执行中见黄灯便走,见红灯便绕道。

置国家的利益于不顾,站在小团体利益的立场上钻政策的空子,断章取义,为我所用,极大程度妨碍了上级部门目标的实施。

当然,在公共政策的执行中也有执行部门为了本地利益采取一些土政策,或附加一些原目标所没有的内容,致使政策不能准确执行到位而出现政策失真。

特别是一些地方,打着贯彻上级政策要结合本地实际的旗号,另立一套规定,自行其是,谋取私利,严重阻碍了政策执行的力度和效果。

公共政策失灵原因

公共政策失灵原因

公共政策失灵原因公共政策失灵原因公共政策失灵原因摘要: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规定性就要求大家以哲学的思维方式来把握时代、把握时代问题。

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由于公共政策的失灵,使得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表现出了不同的问题,但究其原因就在于权力的异化导致了公共政策的失灵。

关键词:公共政策;社会利益;问题;研究一、权力异化是根本原因经济人理论认为,谋求自身利益是人类与身俱来的本能和意愿,而经济人实质就是指把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当作个人做事最基本出发点的人,他不惜牺牲任何别的东西,追求的是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经济人内涵在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后得到成熟,在经济人适用范围上作出重大突破的是上世纪 70年代崛起的公共选择学派。

传统经济学总是将政治过程与经济过程割裂开来,在分析私人活动与公共活动时使用着两套截然不同的假定:在私人经济领域里,驱使个人行为的动机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公共领域里,政府却是超越一切私利之上、专求社会福利的超然组织,政治家和政府官员都是大公无私的圣人,是以促进公共利益为唯一目的的“公共人”。

[1]基于对政治和经济领域内人性的不同假设,当经济市场由于人的自利性导致失灵的时候,那么就需要大公无私的政府来介入,以矫正市场的缺陷。

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干预就是这种假设的产物。

凯恩斯主张政府通过公共政策对市场全面干预,结果却引发了上世纪 70 年代西方国家的滞胀现象。

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思:政府是否真是专求社会福利的超然组织?政治家与政府官员是否真是一心为公的圣人?正是在这种反思过程中,公共选择学派应运而生。

公共选择学派把“经济人”假设应用于政治领域,认为个人在政治活动和集体选择过程中,同样追求的是利益和效用的最大化。

布坎南指出:没有理由相信,同一个人,在私人领域或经济活动中,追求个人利益及其最大化,而到了公共领域,或政治活动中则追求公共利益及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2]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组织、群体、阶层乃至每一一个个人都会有自身的利益诉求,这些利益诉求完全不同,包括政府自身也不例外。

公共政策非公共性问题探析

公共政策非公共性问题探析

㊀㊀2018年8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学㊀术㊀交㊀流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Aug.,2018总第293期㊀第8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AcademicExchange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erialNo.293㊀No.8㊀政治学研究[收稿日期]2018-03-15[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伦理责任问题研究 (11BZZ026);牡丹江师范学院国家级课题培育项目 新时代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及公共政策研究 (GP2018008)[作者简介]孔凡瑜(1981-),女,黑龙江双城人,副教授,从事政治学基础理论与公共政策分析研究㊂公共政策非公共性问题探析孔凡瑜(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摘㊀要]公共政策非公共性问题不是公共政策公共性的衍生物,与公共政策公共性问题不是两个问题,而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㊂通观过往研究,理论界更多地关注公共政策公共性问题,对公共政策非公共性问题关切不足,这既限制了政策文本公共性的精确性,也限制了政策目标的达成㊂在政策实践中,公共政策非公共性问题层出不穷,既影响公共政策预期效果,也影响政府的公信力㊂强化公共政策非公共性研究,既是增强政府权威和凝聚力的关键步骤,也是保障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的重要内容㊂当前,加强公共政策非公共性研究,明晰其危害,精准剖析原因,并有效供给措施,对于提升公共政策运行品质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㊂[关键词]公共政策;非公共性;政府;民生[中图分类号]D630㊀[文献标志码]A㊀[文章编号]1000-8284(2018)08-0059-06㊀㊀一、公共政策非公共性的概念厘定传统公共政策价值研究往往以公共利益作为原初基点,把公共政策看成是维护㊁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的基本工具㊂从基本概念的廓清上,公共政策非公共性是与公共政策公共性对应性存在的㊂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就是指公共政策的运行 不是某个狭隘或专门行业的利益,它基于这样一种思想,即公共政策应该最终通过提高大家的福利而不只是几个人的福利 而行动㊂[1]在此意义上,学者温美荣认为, 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基本属性 [2]㊂学者向玉琼也认为, 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根本性质,公共政策的每一项完善,也都应是有益于公共性的实现 [3]㊂与其对应,学者秦龙认为,公共政策非公共性 导致公共政策失效,使公共政策违背了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宗旨 [4]㊂学者陈洪连也认为,在公共政策实践中, 存在着大量的寻租活动 ,政策执行者 即使不是为了直接的经济私利,出于对自己政治名誉㊁权威㊁地位与前途的考虑,公共权力的直接操纵者也有可能在公共利益的价值判断上出现偏差 [5],使得政策实际运行结果与政策预期目标相背离,公共政策会表现出非公共性的实然属性,其结果是 破坏社会公平正义,进而使公共利益遭到侵蚀,相关群体利益被无端剥夺,政府及其公共政策的公信力下降等 [6]㊂综合以上,公共政策非公共性不是公共性的滋生物,而是与公共政策相互伴随的恒久存在㊂公共政策非公共性的核心要义在于对问题的确认,在于挖掘政策私用的现实基因,防止少数寻租者借助公共政策徇私舞弊,努力促使公共政策公共利益属性的有效回归㊂一句话,公共政策非公共性就是在政策运行过程中要立足和坚持问题导向,直面问题,不遮蔽㊁不掩饰,精准定位问题㊁分析问题㊁研判问题,解决问题,为更好地实现㊁增进㊁发展公共利益提供助力和支持㊂㊀㊀二㊁弊症呈现:公共政策非公共性的现实危害公共政策非公共性不仅会消解公共政策原初设计的一切美好,而且会不断地将政府与公众的距离尤其是心理距离拉大,造成的后果和危害非常严重㊂就具体内容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消解价值认同公共政策价值框定的是公共政策所维系主体对政策倾向性的态度和判断㊂从表面看,是公共政策对自身行为方式和内容的描述,从深层次看,是政府决定做或不做的事情㊂对个体期待而言,公共政策的价值在于增进个体在政策过程中的美好体验和感受,尤其是要在增进或提升利益领域有所作为㊂对于社会期待而言,就是要极大地提升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㊂对于国家而言,公共政策的价值在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增进民生福祉㊂比较而言,公共政策之于个体的期待㊁社会的期待和国家的期待不是割裂的,而是有机结合的整体㊂在实践中,公共政策一定会以吸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作为基点 这是现代社会公共政策合法性的来源,通过为政策受众解决困难来强化对主流价值的认知㊁宣教㊁传导,进而促进广大民众对主流价值的认同和政治认同㊂不可否认,公共政策非公共性违背了政策受众的期待,与他们的利益诉求相悖而行,在它的视野中,绝大多数个体都看不见自身利益实现的希望㊂民众经常性地会将主流价值承诺与政策践行联系在一起,尤其是透过一些 不作为 和 乱作为 的政策主体官员的行为来观审政策㊁评议政策㊂如果政策执行效果与预期反差巨大,他们会产生政策是 说一套㊁做一套 的想法㊂在行为上,他们会由初涉价值的美好转向其反面,他们把对那些不作为㊁乱作为官员的情绪情感宣泄到政策实践中,把负面情绪情感转嫁到公共政策上,他们不但不会支持政策,相反还会厌烦政策,对政策价值充满敌视㊁抵触,乃至于抵制情绪,这些都会极大地削减主流价值的认同度㊂(二)消减政府权威诚然,政府权威的形成来自于政府一如既往的勤恳积累和廉政为民的努力,来自于每一个微小的精细之处㊂一方面,政府权威的形成是持续的㊁绵延不断的过程,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可以说,这种良好政府权威的形成是非常艰辛和复杂的过程;另一方面,政府权威的消减则是比较容易的事情 只要民众的一个不满意的目光和心怀不满的情绪就容易生发怨愤效应,甚至使政府权威消失殆尽㊂从概念上看,政府权威是指政府在推行政务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威望和支配作用的力量,它主要来自于强制性的服从约束关系和认同性的信任感㊁依赖感㊂政府权威既是政府行为的结果,也是民众对政府认可与否的重要标识㊂比较而言,政府权威往往来自于自身的努力作为㊁积极建构,是在扶危济困㊁治国理政过程中对每一个细节的精致把握,对每一个民众诉求的关切,对每一次危机和灾害的果敢担当,以至于与之相互匹配的一切行动㊂一般情况下, 一个有能力和威望的政府必定是一个有权力和威严的政府 [7],政府权威指数高,民众就会主动皈依政府,视政府为主心骨和贴心石,与之对应的政府合法性就牢靠,动员能力和号召能力就强㊂令人厌烦的是,公共政策非公共性拉开了政府与民众的距离㊁扩张了民众与政府之间的隔阂,阻碍了民众与政府的良性互动,累积的这些问题不断叠加,通过蝴蝶效应被无限地放大开去,民众不但会怀疑政府的能力,乃至于怀疑政府所做过的一切,并把这些作为厌恶政府的 证据 ,随之引发的问题是,政府权威就会逐步被消解和蚕食㊂就我国而言,当前正处在改革的攻坚期㊁矛盾的凸显期,各种问题积聚㊁多发频发,如果政府不能有效地引领和带动民众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㊁最大限度地保障和提升民众福祉,就容易扩张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政府权威也就会被削弱㊂(三)侵蚀公共利益机体有学者指出, 像爱一样,公共利益对于不同的人也意味着不同的东西,它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也会激发行为,塑造我们的思想,不能进行测量,并且既涉及实质又包含着过程 [8]㊂在公共系统中,官员既是集体的一分子,也是独立的个体存在㊂与普通民众不同的是,在公共资源或公共利益调整与分配过程中,具有话语权的是拥有具体行政权力的决策者抑或是政策执行者㊂当然,对于具体行为而言, 有些人相信人类能够以集体建构的方式行为;而另一些则认为人类是自我建构的动物,只会以自私的方式行为 [9]㊂对于前一种假设,我们并不否认在政策运行过程中个体美好品德的存在,基于集体的事业和集体的目标,个体在总目标的感召下热情而虔诚地工作着,他们对未来信心满满,充满期待,尤其是在集体攻坚克难的境遇下,每个 行政人 都可能为其他人着想,在短期内㊁在一些个别事件上,大家完全可以凭借着自我控制和德行行为来一起 共苦 ;但作为长期的㊁在全部实践上的行为则不能仅仅依靠大家所能期待的个体所拥有的 公德 ㊂当然,仅仅依靠人的自我修为或自我认肯定来评价和认知个体行为显然有失妥当㊂须知, 慎独 性的公德有时并不可靠,当实践中出现利益分配失衡抑或是个体付出与应得比较失衡,心理的平衡感就会被打破,个体就容易受自身所期待的利益影响,做出一些与集体期待行为相违背的事情㊂更有甚者,恣意进行权力寻租,把公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㊂(四)耗损公共政策目标公共政策只能也仅仅只能指向有限的政策问题 即便这些政策问题对于我们个体而言已经多到无法计算㊂同样,公共政策方案面对诸多繁杂问题会显得应接不暇和疲惫不堪,也就是说,公共政策对于庞大的社会公共问题显然是杯水车薪㊂就公共政策目标而言,它们往往是我们在政策方案实施前预先设计好的目的, 反映了政府对社会的影响力,即政府把事情办好或办糟 [10]㊂比较而言,政策目标是由一系列的期待期望汇聚而成的集合㊂公共政策目标来自于对公共性的推动或对社会公共问题的关切,来自于对诸多麻烦的应对和有效解决,其往往是可实现的㊁可测量的,它能够为政策受众直接感知㊁体会和觉察,能够看得见和摸得到㊂公共政策非公共性与公共政策原初设计背道而驰,甚至直接毁灭了公共政策在政策受众中的 聪明 和 深谋远虑 印象,不但不能履行合法性的㊁有效性的政策承诺,甚至由于权力寻租问题而破坏公共目标达成的机会和可能,原本基于公共性而设计的公共政策却由于非公共性问题而使公共政策走向了 公共性 的对立面㊂㊀㊀三㊁把脉精剖:公共政策非公共性的成因分析公共政策非公共性的成因来自于多个领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㊂从具体内容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公共政策方案自身的复杂性公共政策方案的生成往往来自于对特定问题的摹写㊁描绘与针对,强调矫治性和纠正性,注重对方式方法和具体手段的供给,呈现为一定的工具属性㊂在公共政策工具中,对价值的应承相对较弱㊂在政策实践中,公共政策方案一旦开始更多地关注问题,对其他方面的关注力,尤其是对价值的深入追问就会显得筋疲力尽㊂不得不说,公共政策价值与公共政策工具是两个层面的问题,而一旦过多地关注公共政策问题,公共政策价值就会被弱化,乃至于在政策实践中由于急于解决问题而忽视价值并不是偶然事件㊂因此,无论是公共政策的公共性问题还是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问题都会受到影响㊂另外,并不否认政治精英在政策制定中的公共精神,以至于对民众的不尽情感,但政治精英终究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他们拟定的方案绝大多数来自于对现实中部分现象㊁问题㊁事实的抽茧剥丝,具有一定的碎片化倾向㊂政治精英感兴趣的事情与绝大多数公众所感兴趣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可能具有相通性,但并非完全一模一样㊂这样,由少数政治精英制定的公共政策方案只能在一定程度上㊁一些领域内反映 公共意志 ㊂因此,公共政策自身就内在地包含着非公共性的内容:一方面是政治精英不能穷尽一切政策受众的诉求和利益,政策方案自身所带有的公共性是受限的公共性;另一方面是广大政策受众缺少足够的机制保障来彰显个人的合理诉求和意志,聚合而成的公共意志彰显程度不足以扩散到全部的政策受众上,公共政策方案自身的非公共性不可避免㊂(二)公共政策运行被权力裹挟按照 经济人 假设,公共政策运行主体的自利性极易成为影响政策运行的绊脚石,不仅会蚕食公共利益,也会严重阻碍政策目标的达成㊂诚然,公共政策运行归根结底是对利益进行的选择㊁综合㊁分配和落实的过程,受制于资源要素和 个人想过上好生活预期 的吸引,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如果廉政意识和廉洁意识不够坚定,极易陷入 权力 陷阱,借助手中的权力,把个人利益注入政策运行的每一个孔隙之中,让权力为自己服务㊂一般情况下,政府权力的无序介入会重伤市场良序运行,寻租与腐败行为不可避免地会谋取公共政策的偏好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政策作为权威分配资源的手段,往往会受到各方的争夺,尤其是受到利益团体的左右, 尽管政策行动主体的行为要受到所考虑问题的性质以及它所处的政治㊁经济㊁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大环境的约束,但他们也并非完全没有选择权 [12]㊂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必要的选择权和裁量权即是科学㊁灵活㊁有效执行公共政策的重要前提条件,但不幸的是,选择抑或裁量的 自由 往往受制于公权力施动主体㊂如果是基于公共利益抑或是民众福祉的客观要求,那自然是好㊂相反,如果是为了图谋个人之私抑或是损公肥私那就一定会成为贻害各方的毒瘤㊂(三)公共政策评估指标过于功利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㊂公共政策作为政治发展的重要方式和基础性手段,其作用不可替代㊂不可否认,经济目标往往被人们看成是行为方式的重要依托形式㊂因此,公共政策往往也乐见其成地追求那些能够 立竿见影 的经济指标 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个体的功利性相契合㊂两相生发之后,政策的功利性就会被放大,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就是过度关注经济指标的增量问题,甚至片面地追求效率㊂政府的价值倾向性直接关系着社会价值的偏好,尤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关注点和注意力都放在了经济指标尤其是GDP指标上,以数字论英雄,至于是货真价实的还是饱含水分的数字则少有人问津㊂需要看到,在盲目追崇GDP的同时,我们也掉入了GDP陷阱,即经济指标尤其是GDP的指标令人满意,而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生态保护㊁城乡协调发展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㊁教育资源平衡协调㊁贫富差距过大㊁社会治安㊁社会保障等问题已然成为我们的难解之疾[13],这样的评价指标必然会对公共利益造成直接的伤害㊂(四)公共政策运行环境不够优化从概念上看,公共政策运行环境是公共政策实践所依托的政治文化㊁制度条件和经济条件等诸多内容的综合,对公共政策运行及其效果具有重要意义㊂目前,我国公共政策运行环境尚且不够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政治文化的内在束缚㊂在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皇权思想㊁君臣思想及其附随的文化支撑体系致使官员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 依附性 人格,更多地受命于 明君贤相 ,缺少自我判断和认知,缺少对民众疾苦的关切和体会,缺少对事务的精到把握,竞争性㊁开创性弱,主动担当精神和积极作为意识不足㊂二是制度保障体系不够优化㊂制度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好的制度保障体系能够为公共政策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进而增强公共政策的科学性㊁民主性㊁合法性和有效性㊂相反,则会使政策万劫不复㊂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对公共政策运行具有重要的制度支撑作用,但制度规范的精确程度与行政效能的需求指数尚不匹配,这也是造成公共政策非公共性的重要原因㊂三是经济助力不足㊂公共政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和表征形式,总是受经济基础的影响㊁制约和决定㊂通观世界,经济条件好的国家与地区的公共利益的保障和推动能力就强,反之则就弱㊂我国的实际情况更为复杂,沿海与内陆发展失衡㊁东部与西部发展失衡㊁城市与乡村发展失衡等也是造成公共利益保障相对不足的重要内容㊂以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为例,发达省份和城市向农业转移人口提供的公共服务或公共福祉多,而欠发达省份和城市向农业转移人口提供的公共服务或公共福祉少,同样的国民身份,不同的 待遇 ,两相比较,公共服务或公共福祉的享用质量就立见高下㊂㊀㊀四㊁策略筹谋:公共政策非公共性的现实应对公共政策非公共性问题由来已久,对其根治并不容易㊂在基本措施和方法供给上,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逐步为之㊂(一)进一步提升公共政策方案 公共性 品质即便是对公共政策公共性的内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也应努力寻找公共政策 公共性 品质的共识性内容,具体而言,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注重公共利益的价值导向㊂在明晰公共利益的基础上,把公共利益渗透于㊁弥散于公共政策方案的每一个细节之中,精致化供给每一个政策方案细节,保证公共政策方案供给质量,最终提升整体性的多数人的福利福祉㊂必须清楚的是, 虽然某些为了 公共利益 的行动是人们在社会中实现自我,解决个人问题的努力,而且实际上所有行动都是自我利益和公共利益兼而有之的,但是,如果个人在充满公共精神的行动中没有特定的利益,那么,这些行动是寻租行动的可能性就很小 [14]㊂二是不断凝聚和扩大公共意志公约数㊂保障公共政策公共性品质不能仅仅依靠政策精英的体悟㊁觉察和同情心,必须赋予民众以真切的利益协商机制,让民众将个体意志和诉求通过体制管道上传,进而进入政策议案之中,让民众与政策精英协同互动,促进双方最大限度地互换角色,促使每一个个体都能被公共政策方案的 公共性吸纳和包容 进去,尽最大努力寻找公共性的最大公约数,最大限度地广集民智㊁民意,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㊁情为民所系㊁利为民所谋㊂(二)进一步提升公权力的执行品质提升公权力的执行品质,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一是注重内生变量,强化公务员的德行修为㊂不可否认,公务员个体的德行德品在公共政策运行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㊂而强化公务员德行修为,主要应从公务员自身找原因,坚持内力激发㊂所谓的内力激发,就是不断淬炼公务员自我规范㊁自我约束㊁自我成就的意志品质,充分重视公务员内在素质修炼,强化务实亲民㊁克己奉公㊁廉洁自律㊁为民服务的良好品质,练成拒腐防变的 金钟罩和铁布衫 ㊂为此,必须努力促使公务员在日常行为中养成提升公权力执行品质的自觉性,并逐步使其成为习惯,把这种习惯由一而二,由二而三,由三而多,逐渐从个体生发到群体,并使其不断晕轮放大,生发开去,直至成为整个公务员队伍的座右铭㊂当然,公务员的德行修为离不开公务员个体道德的自律与养成,即凡事要 求诸己 ㊂在政策运行实践中,既要注重公权力占有者的个性德行培养,促使其慎独慎微㊁善始善终;也要努力促使个人言行与德性要求相匹配㊁相协调㊂二是注重外生变量,强化对公权力尤其是公务员的外部控制㊂在政策实践中,尽管个体品行修为㊁道德约束和慎独在公权力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一定程度来看,外部控制的效果更明显㊁更直接㊂为此,必须建立健全法制规范,从根本上规范和引导政策行为,尤其是要强化政治责任㊁法律责任㊁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建设,坚持政策制定依靠法律㊁政策执行依靠法律㊁政策监督依靠法律㊁政策评估依靠法律㊁政策终结依靠法律㊁政策责任追究依靠法律等,努力把政策运行限制在法治的框架之内㊂(三)进一步完善公共政策评价机制公共政策评价不仅关乎着公共政策的绩效问题,也关乎着公共政策目标或公共利益关切的实现问题㊂从形式上,虽然公共政策评价包含着诸多的个人情感因素和主观认知的内容,但公共政策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要真切地体现真实㊁客观和公正原则㊂为此,必须加强两方面工作:一是评价主体要具有客观公正的心态㊂作为政策评价者,必须清楚,公共政策评价机制不仅承担着测量公共利益的尺度责任,还承担着公共利益的宣教责任,更为重要的内容在于引导社会民众㊁群体不断地浓缩和正确认知公共利益,不断地自我克制㊁自我觉察㊁自我反省和自我发现,在对象化过程中发现诸多一样的自己,进而像对待自己那样对待他人,像宽容自己那样去宽容他人,身处其中,每一个个体的境界都得到了升华和提高,他们一方面乐于此行,同时也在他人的称赞中感受到个体的价值㊂二是公共政策评价过程要科学化㊁民主化和法治化㊂公共政策的科学化㊁民主化和法治化问题必须贯穿于公共政策运行的全过程㊂从科学化来看,要求在政策评价具体指标的设计上务必遵循科学性㊁可量化㊁能实现原则,既保证公共政策目标的可操作性,也要保证公共政策目标与民众期待的有机结合,切实把广大政策受众的诉求渗透于具体的指标之中;从民主化来看,公共政策评价前要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真实了解政策运行的具体情况,不主观臆断㊁不盲目评价,要多听㊁多问㊁多思;从法治化来看,公共政策评价过程必须遵循法治程序,坚持把公共政策投放在法治的视野中,努力做到有法可依㊁有法必依㊁执法必严㊁违法必究㊂当然,政府不能过于短视,只是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当下问题的解决上,强调应急和救火㊂政府要有前瞻意识,增强预见性,把公共政策问题的解决投放在对未来政府的谋划之中,真正做到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物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统一㊂(四)进一步优化公共政策运行环境公共政策运行环境的优化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一是进一步加强政治文化建设㊂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的一种倾向性的情感㊁态度和意志,是主体对一定场景中的政治制度㊁政治体系㊁政治系统㊁。

政府政策执行中的非公共性探究的开题报告

政府政策执行中的非公共性探究的开题报告

政府政策执行中的非公共性探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政府政策的执行是政策实现的最后一道环节,也是检验政策成效的关键环节。

然而,在实践中,政策执行效果常不尽如人意,起不到政策预期的效果,甚至与政策初衷相悖。

由此,一些学者对政策执行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涌现出一个热点问题,即政策执行中的非公共性问题。

这个问题凸显了政策执行中的异质性和复杂性,是政策执行研究中的重要着眼点。

政策执行中的非公共性指政策执行过程中,不同实施主体、政策执行的时间和地区、社会文化和制度等因素的差异所引起的政策执行效果的不同。

政策执行中的非公共性不仅对于政策执行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对于政策执行过程的规范化和科学化都会带来挑战,需要引起政策研究者的高度注意。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课题旨在对政策执行中的非公共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旨在找出影响政策执行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提高政策执行效果。

具体而言,本课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分析政策执行中非公共性问题的概念和内涵;2.探讨政策执行中的非公共性问题的主要因素和机制;3.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非公共性问题对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4.研究政策执行中非公共性问题的对策及政策实施机制的完善。

三、预期成果及意义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对政策执行中非公共性问题的概念、内涵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为解决政策执行中的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2.揭示政策执行中非公共性问题的影响机制,为政策执行实践提供参考;3.提出政策执行中的非公共性问题的对策,为政策执行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4.为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和增强政策执行效果提供理论参考。

总之,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望为政策执行中的实际问题提供有益的研究参考和对策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公共政策非公共性的表现及成因孙 萍 张晓杰内容提要 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实然属性,主要表现为“内在非公共性”和“外在非公共性”两个方面。

“内在非公共性”主要源于公共政策的阶级性、“负外部性”和“非普适性”。

“外在非公共性”主要源于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非公共性、公共政策目标的短期性、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性以及公共政策过程的单方面性。

关键词 公共政策 非公共性 表现 成因 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是指公共政策诸要素在公共政策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有性、公益性、公治性等“公共”性质的统称。

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是指公共政策诸要素(包括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目标、公共政策价值、公共政策信息等)在公共政策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垄断性、自利性、差异性等与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相对立或相排斥的性质的统称①。

公共性与非公共性体现了公共政策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理想和应然状态,是公共政策存在的理由,而非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现实和实然状态,是公共政策的常态。

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内在非公共性”和“外在非公共性”。

“内在非公共性”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伴随公共政策而存在的垄断性和差异性等。

它是公共政策的固有属性,与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如影相随,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

它主要源于公共政策的阶级性、负外部性和非普适性。

“外在非公共性”是指公共政策运行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所产生的垄断性、自利性和差异性等。

它是对公共政策公共性的反动和背叛,使公共政策严重背离了公共利益,沦为个人或团体谋取私利的工具。

“外在非公共性”侵蚀了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基础,是可以而且必须被克服的。

一、公共政策“内在非公共性”探因1.公共政策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经济利益的对立和冲突是阶级社会中矛盾和斗争的根源。

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国家扮演着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治代言人和执行者的角色,发挥着维护与确保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治功能,并以此身份和资格合法地承担并履行着从各方面统治和管理整个社会的职责。

因此,统治阶级成为阶级社会中的公共权力主①宁骚:《公共政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85页。

体。

所以,公共政策如同法律一样,不外是统治阶级通过其执政党和政府,以公共或社会的名义对社会进行统治和管理的一定表现形式和行为方式,实际上是为了特定的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对社会进行统治和管理的手段或工具。

由此可见,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是带有阶级性的。

公共政策归根到底是一定社会统治阶级利益的集中表现,是统治阶级在政治上的代表和执行者为有效维护、确保与最终实现统治阶级的利益,所采取的一定的政治行为方式。

换言之,无论执政党和政府制定并推行什么公共政策,统治阶级的利益都是公共政策的轴心、出发点和归宿。

即使那些维护和实现被统治阶级利益的公共政策,也是以实现统治阶级利益为目的的。

2.公共政策的“负外部性”。

政府不是万能的,作为政府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政策也不是万能的,它存在着很多缺陷,其中一个缺陷就是公共政策的“外部性”。

由于公共物品和公共利益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从纵向上看,有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和公共利益,以及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和公共利益;从横向上看,包括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公共交通等各行各业的公共物品和公共利益等。

因而,公共政策作为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和公共利益的实现者与维护者,也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这些多样性与多层次性的公共政策不可避免地产生外部性的问题。

公共政策的外部性,是指某项公共政策(多为地方性公共政策或行业性公共政策)在给目标群体带来收益的同时,也给非目标群体带来利益或造成损害。

其中,为非目标群体带来利益的称为公共政策的“正外部性”,而给非目标群体造成损害的称为公共政策的“负外部性”。

只有“负外部性”才是公共政策“内在非公共性”的表现。

在现实中,许多公共政策都具有负外部性,比如,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政策,给广大农民的利益造成了损害;现行的户籍政策在给城市居民带来诸多利益的同时,却给农民和农民工造成了一定的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某些地区或城市实行的旨在提高本地区或本城市全体居民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却对其他地区或城市的居民利益造成了侵犯,等等。

可见,实践中的公共政策多伴随着外部性的问题。

3.公共政策的“非普适性”。

公共政策的非普适性是指公共政策在其所规定的有效时间和空间内,只适用于部分地区或部分社会群体,只有部分地区或部分社会群体能够享受到公共政策的收益,而其他地区或社会群体则被排斥在利益主体之外。

“非普适性”是公共政策的现实状态,现实中并不存在具有真正“普适性”的公共政策。

这主要是因为政策环境的多样性、公共政策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

政策环境是政策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国内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政治法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国际环境,等等。

公共政策是环境的产物,政策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既定的政策环境。

由于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政策环境,因而,一项公共政策几乎不可能兼顾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

政策信息具有不完全性。

为了了解公众的价值和需求偏好,提供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政府需要有完备的信息。

也就是说,公共政策过程是一个信息充分运用的过程。

但是,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变化迅速的世界中,即使最有经验、最有智慧的精英集团组成的政府也不可能拥有足够的信息;而建立在不完全信息基础上的公共政策是不可能完全代表公众利益的。

另外,政策信息具有不对称性,主要表现为科学信息与时空信息的不对称①。

一般来说,政府官员都比较重视科学信息对公共政策的作用,而往往有意或无意忽视了时空信息的作用。

哈耶克认为:“今天,说科学知识并不是所有知识的总和,这几乎就是异端邪说。

但是,稍稍反思一下就可以知道,确凿无疑地存在着非常重要但没有得以组织化、在一般规则的知识意义上也不可能被称为科学的知识:有关特定时间和特定空间状况的知识……在各行各业中,对人们的了解,对当地环境的了解,对特殊情况的了解是多么宝贵的财富……上述那种知识,由于其性质是无法进入统计数字的,因此也就无法以统计数字的形式传递给任何中央权威机构。

这种中央权威机构所必须利用的统计数字,应该是严格地通过分析事物的细小差别,通过将不同地点、品质和其他特点等项目作为同一类资源综合,①毛寿龙:《信息与政策及其制度分析》,《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1期。

以可能对具体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方法得出。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根据统计资料制订的中央计划,由其本质决定,是无法直接考虑这些具体时间和地点的情况的。

”①由此可见,基于科学信息而忽视时空信息的公共政策必然不具有“普适性”。

二、公共政策“外在非公共性”探因1.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非公共性。

公共政策问题是公共政策的客体,是指那些引起社会公众和公共权力机关的普遍关注、社会公众基于价值观念和切身利益形成了公意性诉求、且公共权力机关体会到公众的公意性,并拟以制定公共政策来解决的社会问题。

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包括政策议程的两个阶段,即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其中公众议程占有更突出的地位。

解决公共问题是公共政策的目标,由此,公共政策才能够获得它的合法性、普适性和强制性。

然而,在现实中,许多公共问题并未被纳入公共政策议程,相反,一些公共政策却被用来解决那些不具备公共性的社会问题。

一方面,一些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公众普遍的关注,但这些问题一直未能转化为公共政策问题,在公众议程阶段之后出现了断裂;另一方面,有些社会问题虽然缺乏广泛的社会动议,但执政党或政府出于某些方面的考虑,在缺少某些程序环节的情况下强行转化成了现实的政策。

比如,现实中一些地方政府的领导人为了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本和利益大搞政绩工程,他们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曲解为“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单纯追求GD P的增长,争先恐后上项目、铺摊子。

这些政绩工程只是领导者个人意志的反映,并不具有公共性。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非公共性,一方面源于政策决策者的信息获取能力不足,未能及时认识到社会公众所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不能及时体察民情民意;另一方面源于政策决策者的自利性,政策决策者也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也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在自身利益、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的优先次序上,他们不可避免地把自身利益放在首要的位置上。

正如卢梭所说的:“按照自然的次序,则这些不同的意志越是能集中,就变得越活跃。

于是公意总是最弱的,团体的意志占第二位,而个别意志则占一切之中的第一位。

因此政府中的每个成员都首先是他自己本人,然后才是行政官,再然后才是公民。

”②因而,政策决策者在确定哪些社会问题应该进入政策议程时,不可避免地会考虑自身利益,并把那些能够增进自身利益的政策问题优先纳入政策议程。

2.公共政策目标的短期性。

公共政策的全部价值和目的就在于能否在实际行动中,按照社会公众的意愿和利益,向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从而既满足当代人的基本要求和实现他们的根本利益,又不给未来人的利益造成损害,即实现可持续发展。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公共政策的目标取向要么是维护和实现个别人或某个集团的利益,要么是实现当代人的短期利益而不顾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我国某些地方实行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战略及相关的公共政策,这种以环境为代价的公共政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明显的短期行为,不利于实现当代人和后代人的根本利益。

公共政策目标的片面性和短期性,主要是由于政策制定者的政策短视造成的。

所谓政策短视,就是指政府部门在制定公共政策的时候常常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倾向,片面追求当前利益和眼前利益,而对它可能引起的长远后果则不加重视。

对短期利益的强烈偏好,将导致对长远利益的漠视,以及对社会公共事业可持续发展规律的悖逆。

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政府往往会走“多、快、好、省”的路子,实行“多投入、快效应、好攀高、省程序”的政策。

于是,单一的政策效应成了片面发展的“通行证”或“免罪牌”。

政策制定主体由于受任期或政绩考核的影响,他们的时间贴现率要高于社会时间贴现率,其结果通常是政策制定主体的短期行为和社会公众长远利益之间产生了明显的脱节。

为了缓解眼前矛盾,显示政绩,谋求连任或晋升,他们就会迎合当前的需要和部分政策受益者的短视要求,制定一些从长远来看弊大于利的政策。

这种现象被费尔斯顿称为“政治过程中固有的①②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9页。

哈耶克:《“知识在社会中的利用”,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77页。

近视”①。

3.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性。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政策执行者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失真现象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