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简评
浅谈文艺评论
浅谈文艺评论文艺评论是对各种文艺现象进行分析、评论的文章。
又称文学批评,是评论者在文艺欣赏的基础上,在某些文艺理论的指导下,对文艺创作、文艺思潮等文艺现象,文艺实践活动进行阐述和评判的文章,是评论者科学理性认识的体现。
文艺现象具体包括文艺作品以及文艺理论、文艺思潮、文艺作家等读者鉴赏接受等一切文艺活动的现象。
它是一种富于独立思想和艺术价值的创造性劳动,其任务是揭示蕴含在艺术形象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及思想意义,探讨艺术创作的方法和规律,帮助作者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提高创作水平。
它也能反映出文艺评论者对事物研究的独到理解和观点,它应该显示出新理论、新设想、新方法、新定理,甚至能够填补某个领域的空白。
它对于发展文艺理论、繁荣文艺创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文艺评论,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对文艺实践和文艺现象的具体评析,揭示评论对象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探讨文艺创作的艺术方法和内在规律,激浊扬清,推陈出新,繁荣文艺创作,提高读者的欣赏能力,增强健康的艺术情趣。
由于文艺评论的主要对象是文艺作品,文艺作品的突出特点是通过现货、丰满的艺术形象给人以美的感受和心灵的愉悦,那么,文艺评论就要突出对艺术审美的探讨,它应该是艺术作品的外延、补充和再创造,要求既要有理性的思辩、理论的研究,还要有艺术家的情感和文学家的风采。
文艺作品总是要给人以美感的同时让人们了解其对内容中的真善美的褒扬和对假恶丑形象的揭露和贬抑。
文艺评论要挖掘文艺作品内在的、不轻易被人发展的内在美。
含蓄的美和深层次的美,故而其自身的审美性特征在每一篇文艺评论中或表层、或内在深层地存在着,要读者去体味,去感觉,进行再一次审美。
现在新的语文教材中,增加了不少各类文学作品,而且选的基本都是文情并茂的古今中外名篇;另外影视节目也相当丰富。
同学们应拿起笔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写写文学评论。
不但可以提高阅读,鉴赏能力,还能提高你的书面表达能力。
评论性文章,由于它从始至终都是围绕着一个目的------论点的实现在摆事实、讲道理,以“感”服人、以“情”服人、以“事”服人。
文艺评论发言稿
文艺评论发言稿亲爱的读者们,大家好!今天,我对一部备受瞩目的文艺作品进行评论,那就是《启示录》。
《启示录》是由著名作家李奇所著,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讲述了一个沉浸在恐怖与混乱中的世界。
小说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一个不久之后可能发生的世界末日故事。
小说通过一群角色的命运交织,展现了人性的恶、力量的腐败和希望的光芒。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作品的题材和主题。
《启示录》引人瞩目的原因之一就是它选取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题材,即世界末日。
这个题材在文学作品中并不罕见,但李奇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描写将这一题材演绎得淋漓尽致。
他将世界末日描写成一个集恐怖、混乱甚至绝望于一身的景象,使读者在读书的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能够亲身感受到小说中世界的那种无法抗拒的力量。
而作品的主题则更加丰富多样。
它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揭示了世界末日背景下人们在面临生存与虚荣、恶与善之间的选择时所面临的矛盾心理。
通过不同的角色形象,李奇揭示了人性的黑暗面,揭示出人性中的自私和残忍,但同时也揭示了人性中的善良和勇气。
这些人性的表现使得小说更加真实和生动,让读者对人性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其次,我想谈谈《启示录》的叙事结构和风格。
这本小说采用了多线叙事的方式,通过不断切换视角来展示不同角色的命运。
这种叙事手法使得小说更加丰富多样,让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世界末日的场景。
另外,李奇的写作风格干净利落,笔触细腻,字里行间充满了浓厚的文艺气息。
他对细节的描写非常细腻入微,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小说中的恐惧和混乱。
最后,我想讲一讲《启示录》对读者的启示与感悟。
在这个充满恐惧和混乱的世界中,小说中的人物都在面临各种考验和困境。
他们有的选择了自私和残忍,有的选择了善良和勇气。
作品通过这些角色的选择,向读者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无论身处何种困境,我们都应该保持勇气和善良。
只有通过勇气和善良,我们才能找到希望的光芒,走出困境。
总的来说,李奇的《启示录》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文艺作品。
电影文艺评论范文
电影文艺评论范文一开头啊,就被那无厘头的风格给震住了。
你瞧那至尊宝,出场的时候哪有一点英雄的样子,活脱脱就是个山贼头子,带着一群奇形怪状的小弟在那占山为王。
周星驰的表演那叫一个绝,挤眉弄眼、油腔滑调的,可就是这么个看着不靠谱的家伙,却是整个故事的核心。
电影里的设定就特别有趣。
月光宝盒这个玩意儿,就像是哆啦A梦的任意门一样神奇,可它又带着一种命运的无常感。
至尊宝以为自己能利用月光宝盒改变命运,一次次地穿越时空,结果却总是陷入更加混乱的局面。
这种混乱就像是我们生活有时候一样,越想把事情弄好,反而越糟糕。
就好比你想要抓住一只调皮的猫,你越伸手,它跑得越远。
再说说那些角色之间的感情。
至尊宝和紫霞仙子的爱情那可真是让人又笑又哭。
紫霞仙子出场的时候,那真是美若天仙,可她的脑子好像也跟着美貌一块儿飘了,就认定了至尊宝是自己的真命天子。
她那种天真烂漫的劲儿,在这个复杂荒诞的世界里显得特别纯粹。
至尊宝呢,一开始只把她当成个麻烦,各种嫌弃。
可爱情这东西啊,就像悄悄埋下的种子,不知不觉就发芽了。
他们俩之间的互动超级搞笑,紫霞仙子钻进至尊宝的心里那段,至尊宝心里的那些小九九被揭露出来的时候,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但是笑完之后,又觉得特别心酸。
至尊宝不敢面对自己的感情,就像我们很多人在爱情面前一样,总是瞻前顾后,害怕受到伤害。
电影里的配角也都很出彩。
像唐僧,哎呀妈呀,那啰唆的程度简直能把人逼疯。
可是仔细想想,他那些看似啰唆的话里,又透着一种对众生的慈悲和大爱。
还有二当家、瞎子他们,虽然是小角色,但是一个个都特别鲜活,他们之间的兄弟情在那种荒诞的情节下也显得格外真挚。
从画面上来看,虽然这部电影是很多年前拍的了,但那种奇幻的风格一点都不过时。
盘丝洞的布置、月光下的沙漠场景,都给人一种神秘而又浪漫的感觉。
特别是至尊宝念着经典的台词,穿着那身奇装异服站在月光下的时候,就像一幅独特的画卷。
应用写作文艺评论写作模板
应用写作文艺评论写作模板文艺作品评论是对文学、电影、音乐等艺术作品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和评价,是一种具有学术性和专业性的文体。
在写作文艺评论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写作模板,以确保评论内容全面、有条理、有深度。
下面就以应用写作文艺评论写作模板为标题,来探讨一下文艺评论的写作要点。
一、作品简介。
在文艺评论的开头,需要对所评论的作品进行简要介绍,包括作品的名称、作者(导演、音乐家等)、出版(发行)时间、主题等基本信息。
通过简介,读者可以对作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续的评论打下基础。
二、作品分析。
作品分析是文艺评论的核心部分,需要对作品的内容、结构、风格、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在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内容分析,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2. 结构分析,作品的结构安排、章回布局、叙事线索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作品的整体构架和组织形式。
3. 风格分析,作品的语言风格、艺术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作品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方式。
4. 主题分析,作品所涉及的主题、意义、象征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作品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和思想内涵。
通过作品分析,可以使读者对作品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的评价提供依据。
三、评价和评论。
在作品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对作品进行评价和评论。
评价不仅仅是对作品的赞美或批评,更重要的是要客观、公正地评价作品的优缺点,揭示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在评论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艺术价值,作品的艺术成就、创新性、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价,探讨作品在艺术上的价值和意义。
2. 情感体验,作品所带来的情感体验、观众的情感共鸣等方面进行评价,探讨作品对人们情感生活的影响。
3. 社会意义,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人文关怀、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评价,探讨作品对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4. 创作技巧,作品的创作手法、表现技巧、艺术处理等方面进行评价,探讨作品的创作特点和技术水平。
文艺作品评论35篇
《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观点分析《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被认为是一部经典的浪漫小说。
小说中的爱情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爱情的本质:小说中的爱情被视为一种相互尊重和欣赏的感情,而非单纯的欲望或利益交换。
这种爱情需要建立在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需要双方共同成长和改进,才能够达到美满的境界。
爱情和社会阶层:小说中,社会地位和财富的差距是制约爱情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但是,小说的主人公伊丽莎白·班纳特和达西先生在克服社会阶层差距的同时,也深刻地领悟到了爱情的真谛。
他们不再看重对方的身份和财富,而是彼此欣赏和信任。
爱情和婚姻:小说中的爱情与婚姻是相互依存的。
婚姻是一种长期的承诺和责任,必须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
小说中的女性角色都在寻找一个能够与自己相互理解和支持的伴侣,而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交易对象。
爱情和自我认知:小说中,主人公伊丽莎白在与达西先生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自己的傲慢和偏见,并且开始意识到自己需要改进和成长。
爱情使得伊丽莎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为她提供了一个改变的动力。
总的来说,小说中的爱情观点强调了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和支持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爱情需要建立在这些基础上,而不是纯粹的物质和利益交换。
同时,小说也强调了自我认知和成长的重要性,认为爱情可以成为一个人改变和成长的契机。
《悉达多》的佛教思想分析《悉达多》是一部描述佛陀生平和佛教思想的电影。
电影中的佛教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四圣谛:佛陀提出的四圣谛是佛教的核心思想,它们分别是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这些圣谛揭示了人类生存的本质、苦痛的原因、解决苦痛的方法和达到涅槃的途径。
缘起性空:缘起性空是佛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因缘所生,没有永恒的自性。
因此,佛教强调不要执著于物质世界,而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心灵的转化:佛教强调人类的内心世界是可以被改变和转化的。
文艺评论范文
文艺评论范文
《文艺评论:跨越时空的启迪之声》
文艺评论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通过对文学、艺术作品的观赏、分析和评价,为读者提供了一扇窥视作品内在世界的窗口。
在这个信息爆炸、文化多元的时代,文艺评论在扮演着连接读者和作品的桥梁角色,为人们提供了品味、思考和启迪的机会。
文艺评论不仅仅是一种文字表达,它更是一种对文学艺术之美的感悟和审视。
通过对作品的细致品读和严肃分析,评论家们将自己的见解和感悟融入到文字中,为读者带来新的思维启示和体验。
在《文艺评论:跨越时空的启迪之声》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评论形式,有人文洞察,有艺术鉴赏,有历史探索,有审美感悟。
通过这些评论,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作品的内涵和背景,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评论家们对作品的热情和专业。
文艺评论也是一个文化传承和对话的过程。
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评论,我们能够重新审视传统,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思想的变迁。
而通过对当代作品的评论,我们又能够了解当代文化的新动向和思想的表达。
文艺评论在跨越时空的过程中,将历史和现实、传统和现代进行了对话和交融,为文学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在这个信息快餐、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文艺评论:跨越时空的启迪之声》提醒我们要保持对文学艺术的敏感和深度的审视。
文艺评论不仅仅是一种对作品的点评,更是一个思想的碰撞和
启发的过程。
希望我们能够通过文艺评论,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的美感和情感共鸣,尽情领略文学艺术的无穷魅力。
文艺评论和观众评论
文艺评论和观众评论一、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就像是文艺作品的“知心姐姐”或者“知心哥哥”。
那些搞文艺评论的人呀,往往都对文艺作品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见解。
比如说一部电影,文艺评论者可不会只看个热闹。
他们会从电影的剧情结构开始分析,像这个剧情是不是紧凑合理啦。
就像我之前看一部悬疑片,文艺评论者能准确指出哪个情节是伏笔,哪个情节是转折点,那分析得头头是道。
他们还会研究电影的拍摄手法,什么长镜头、蒙太奇之类的。
有时候我看电影就只觉得这个镜头切换得好酷啊,但是文艺评论者能说出这背后的导演意图,像是用蒙太奇手法来制造紧张感或者表达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
而且呀,文艺评论还能引导大众对文艺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很多时候我们普通观众可能只是表面上喜欢或者不喜欢一个作品,但是看了文艺评论之后,就会发现原来这个作品还有这么多的内涵和价值。
这就好像是有人在你面前打开了一扇通往宝藏的暗门,让你看到了更多的惊喜。
二、观众评论。
观众评论可就接地气多了。
观众们就像是文艺作品的广大亲友团,喜欢就点赞,不喜欢就吐槽。
观众评论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真实的情感。
看了一部感人的电影,观众可能就会在评论里说“这部电影把我哭得稀里哗啦的,太感人了,特别是主角在最后和家人团聚的那一幕,我眼泪根本止不住”。
这种评论充满了人情味,就像是在跟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一样。
有时候观众的吐槽也很有趣。
比如有一部特效大片,结果特效做得特别假,观众就会调侃说“这特效是五毛钱的吧,还不如我用手机P图P得好呢”。
观众评论往往很直接,不会像文艺评论那样讲究什么专业术语。
观众评论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很多元。
不同的观众因为各自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不同,对同一个作品的看法也千差万别。
就像一部文艺片,有些年轻观众可能觉得很沉闷,但是一些年长的观众或者有过相似经历的观众就会觉得很有深度,很能引起共鸣。
而且观众评论还很容易形成一种互动,大家在评论区里你一言我一语,分享自己的看法,有时候还会因为对一个作品的不同观点争得面红耳赤,但这也正是观众评论的活力所在。
文学短评模板
文学短评模板文学短评,听起来有点高大上,其实就像是你和朋友分享自己读完一本书后的心里话。
这就好比你吃了一道特别的菜,忍不住要跟人讲讲这菜哪里好吃,哪里有点怪。
写文学短评也差不多是这么个事儿。
那怎么开始写呢?你得先把要评论的作品好好读几遍。
这就像交朋友,得多相处才能了解对方的脾气秉性。
读第一遍的时候,可能就像走马观花看风景,知道个大概轮廓。
再读几遍,就像是拿着放大镜看细节,这时候就能发现好多之前没注意到的妙处或者问题。
你比如说读《骆驼祥子》,第一遍读完,就知道祥子是个苦命的车夫,努力想过上好日子却总是被命运捉弄。
可多读几遍就会发现,老舍先生描写那些市井小人物的手法真是绝了。
他写虎妞,那个泼辣又有点自私的女人,就像我们在胡同里能碰到的那种厉害角色,让人又爱又恨。
这种对人物细致入微的刻画,就像画家一笔一笔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卷,每个线条都恰到好处。
在写短评的时候,得有自己的观点。
这观点就像你对一个人的评价,是好是坏得明确。
你不能说这个人好像还不错,又好像有点不好,模棱两可的。
就拿《红楼梦》来说,你要是觉得贾宝玉是个多情却又懦弱的人,那就得拿出证据来。
像他面对家族的压力,不敢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在金钏儿的事情上表现得那么怯懦,这都是能说明他懦弱的地方。
你不能光说觉得他懦弱,却不说为啥,那就像空口说白话,没人会信服的。
还有啊,在阐述观点的时候,可以适当地用点修辞手法。
比如说比喻,你觉得一本小说的情节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那就这么写。
这就像给你的观点穿上了一件漂亮的衣服,让别人更愿意看。
再比如说对比,要是比较两部爱情小说,一部写得像涓涓细流,细腻而缓慢;另一部像汹涌的大海,热烈而直接。
这样一对比,读者就能更清楚地明白这两部小说的不同风格了。
写文学短评也不是光挑毛病或者只说好话。
就像你评价一个朋友,不能只说优点,也不能只揪着缺点不放。
对于作品也是一样,好的地方要夸,夸得真诚,像发现了宝藏一样兴奋。
不好的地方呢,也得指出来,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像泼妇骂街似的。
文艺评论标准
文艺评论标准
文艺评论标准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考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准:
1. 艺术价值:文艺作品是否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是否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2. 社会意义:文艺作品是否能够反映出社会现实和问题,是否具有社会意义和价值。
3. 文化传承:文艺作品是否能够传承和弘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否具有文化价值和意义。
4. 创新性:文艺作品是否能够在形式、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5. 审美体验:文艺作品是否能够提供良好的审美体验,使观众或读者得到愉悦和享受。
6. 技巧运用:文艺作品是否能够运用各种技巧和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感人。
7. 语言表达:文艺作品的文字或语言表达是否清晰、准确、流畅,是否有独特的语言风格。
8. 思想深度:文艺作品是否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反思。
9. 主题明确:文艺作品的主题是否明确、突出,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0. 情节连贯:文艺作品的情节是否连贯、有逻辑,能够吸引观众或读者的注意力。
以上标准并不是绝对的,评价一个文艺作品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个人喜好进行评判。
文艺评论成果
文艺评论成果《人生如戏》——对文艺作品的审美评价文艺作品的审美评价应着眼于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文艺作品涵盖了文学、音乐、绘画、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
例如,文学作品通过文字的运用,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情感表达具象化,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
音乐作品则通过音符的编排与乐器的演奏,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在评价文艺作品时,我们要以其艺术表现形式是否新颖、独特以及是否富有创意为依据。
文艺作品的审美评价应注重其思想内涵。
文艺作品既是艺术的表达,也是作者对人生、社会、历史等问题的思考。
优秀的文艺作品往往能够通过艺术的手法,将深刻的思想内涵融入作品之中。
例如,文学作品可以通过描写社会现实、人物命运、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问题,引发读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反思。
在评价文艺作品时,我们要关注其思想内涵是否深刻、独特,是否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文艺作品的审美评价应考虑其对情感的触动。
文艺作品是艺术家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读者,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
优秀的文艺作品往往能够通过情节的设置、人物的塑造以及语言的运用,引发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例如,一部优秀的电影能够让观众在影院中流泪、心痛,让观众在角色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在评价文艺作品时,我们要关注其情感表达是否真挚、深刻,是否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
文艺作品的审美评价应考虑其对观众的启发和引导。
文艺作品不仅仅是表达作者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启发和引导观众去思考和感悟人生。
优秀的文艺作品往往能够给观众以启示和思考,让观众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得到心灵的滋养。
在评价文艺作品时,我们要关注其对观众的启发和引导程度,是否能够给观众以思考和反思的机会。
《人生如戏》是一篇对文艺作品的审美评价文章。
在评价文艺作品时,我们应该关注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思想内涵、情感触动以及对观众的启发和引导。
通过对文艺作品的审美评价,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和理解艺术的魅力,满足我们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文学评论作文批改评语
文学评论作文批改评语
口语化文学评论作文批改评语:
段落一:
哇,你这评论写得真的深入啊!能看出你对这作品了解得很透。
就是有些句子说得太复杂了,简单点儿,大家更容易懂。
段落二:
你这批评还挺到位的,指出了作品的不足。
如果能再结合一些
文学理论或者别人的研究,那就更有说服力了。
段落三:
你这观点挺独特的,看来是真思考过的。
下次论述的时候,多
引用原文里的句子,那样读者就能更明白你的意思了。
段落四:
你这评论写得真的很有感情,能感受到你对这作品的热爱。
但有时候,稍微客观点儿评价,可能更能让人信服。
段落五:
你这篇文章逻辑还挺清晰的,读起来挺顺的。
以后可以尝试着在段落之间加点儿转折或者对比,让文章更有趣儿,更有层次。
文艺评论范文
文艺评论范文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杰作,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
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这部小说以其丰富的情节、深刻的人物形象和细腻的描写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为主线,描绘了一个富贵世家的兴衰史。
作者曹雪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系列人物形象,展现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使得这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令人难以忘怀。
小说中的情节错综复杂,充满了悲欢离合,展示了人生的种种沧桑变化,令人感慨万千。
《红楼梦》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通过对封建社会的描绘,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腐朽,对人性的探讨也颇具深度。
作者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的安排,表达了对人生、爱情、友情、权力等主题的思考,使得这部小说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思想的精品。
《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在中国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的影响力之大,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
总之,《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瑰宝,它以其丰富的情节、深刻的
人物形象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价值和意义是不可估量的,它将永远闪耀在中国文学的天空中。
文艺评论简评
一、《论张爱玲的小说》迅雨选自《中国现代文论选》402--410页上海教育出版社陈思和主编 2010年12月版迅雨是傅雷先生的笔名。
傅雷完全凭借艺术感觉谈论张爱玲的小说,他把《金锁记》视为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以“情欲”来分析曹七巧的个性和悲剧,并认为张爱玲在这一维度上填补了以往作家的缺陷,十分独到。
他认为,在《金锁记》中,作者的心理分析并不采用独白或解剖,她利用暗示,把动作、言语、心理打成一片。
电影节略手法的运用,使空间与时间巧妙转折。
新旧文字的柔和,新旧意境的交错,恰到好处。
这些形成了作者风格的完整。
《倾城之恋》中,他认为人物性格的刻画没有深度,也没有进行彻底的反省。
病态的文明培植了他们的轻佻,残酷的毁灭使他们感到虚无、幻灭,同样没有深刻的反应。
作品的重心偏向俏皮而风雅的调情,减少了人物的现实性。
总而言之,华彩胜过了骨干。
对《连环套》的批评是毫不留情的,尖锐的斥其内容贫乏,人物缺少真实性,用于错乱并且俗气。
一、傅雷先生非常欣赏张爱玲的艺术天分,但也指出了张爱玲的创作的两个危机,技巧的诱惑和记忆的清晰。
技巧过分展示会把艺术变成文字游戏,俗套滥调在任何文字里都是毒素,聪明机智成了习气,也是一块绊脚石。
张爱玲的写作题材只限于男女问题,形成一种淡漠的贫血的感伤情调。
我认为,以上评价都是十分准确的。
不过他指出,张爱玲的小说能把人生热情的荒谬与无聊做一种深刻悲哀的表达,很有见地。
二、《路遥的诗意》郭小聪选自《文学的个性》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10-1路遥的作品对今天的青年人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路遥也是我最敬佩的作家之一。
我们都知道路遥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农村,他的写作素材基本来自农村生活。
他在极度贫困中成长,不仅有着令人敬佩的知识面、思考和创造能力,而且他的作品在困境中展现出的诗意,给我们带来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是否因为生活过于悲哀,美就会消失,没有位置。
是否因为被生活扭曲了,心灵就容易变得支离破碎。
写人作文之写人的文艺评论作文
写人的文艺评论作文【篇一:写人作文评语大全】作文开头:1、文章开头简而得当,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情,十分艺术化。
2、开头简明扼要3、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
使读者一见面就能对人物产生…的印象。
4、文章开头引人入胜,吸引读者。
…点面结合,使文章生动,具体,详略得当。
5、文章语言生动丰富,可读性强。
6、开头出手不凡,吸引读者7、开头打动人心,具有真情实感。
8、文章开头交待得十分清楚,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9、文章选材新颖,激起读者读下去的欲望作文过程:1、以饱满的***,描写了……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内容具体。
3、比喻贴切,用词生动。
4、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
5、…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向我们娓娓道来,令人回味无穷。
6、叙述自然生动、结构紧凑,衔接自然连贯,中心突出。
7、对于景色的描写,语言简练而准确,联想则为触景生情,情景自然融合。
8、通过丰富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衬托出人物的思想品质。
9、文章边叙事边抒情。
10、充分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并辅以比喻、拟人等手法11、小作者观察仔细,叙述时井然有序12、一些精妙词语的使用,无形中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
13、文章清逸婉丽、流畅连贯,尤其人物语言幽默风趣14、文章想象合情合理,15、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梦境一般。
16、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紧紧围绕…进行。
17、细节描写颇具匠心。
极富功底。
18、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精心细腻的描绘,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19、描写细腻,生活气息浓厚,遣词造句准确传神。
20、,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内容极其丰富具体,21、事例叙述得生动具体,人物的言行符合各自身份特点。
22、文章来源于生活,因此语言虽然不怎样优美,但却真实有趣,写得入情入理23、文章将…写得细致入微24、语言活泼明快,富有情趣。
25、大量采用生活中的口语,使文章更显自然亲切。
作文结尾:1、结尾恰到好处地点明中心,语言朴实而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文艺作品的解读和评价
文艺作品的解读和评价文艺作品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反映了人类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深刻地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和人类社会的真实面貌。
而解读和评价文艺作品,则是读者和评论家必不可少的任务,在阅读和欣赏文艺作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发现其中的美感和艺术特点,更需要透过作品表象,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人生哲理。
首先,对于文艺作品的解读,需要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文化传统、时代背景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
例如,对于左手的微笑这部小说,我们不仅需要理解故事情节,更需要了解作家的生平和创作经历,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深刻的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通过小说中人物的表现和描写,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生命的真谛,同时也传递出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呼唤,这些都是通过作者的思想和文化背景形成的,因此,要对文艺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就需要对作品及其作者的文化背景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把握。
其次,对于文艺作品的评价,则需要综合考虑其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两个方面。
审美价值是指文艺作品所展现出来的美感和艺术性,包括文字、形象、情节及其结构等方面。
例如,《红楼梦》这部小说,其表现出来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精妙绝伦,语言独具匠心,这些都是它所具有的审美价值。
而文化意义则是指作品所表达的人性思考、价值观和时代精神等方面。
例如,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虽然在审美上并不那么出色,但其所呈现的民族精神和反抗意识,对当时社会的揭露和批判,以及对中华文化的拯救和振兴,都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因此,在对文艺作品进行评价时,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都应该得到重视,不能一味地追求金玉良言和花瓶式的评论,而要真实反映作品的品质和价值。
最后,文艺作品的解读和评价,也需要协调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爱好文艺的读者们,都会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对作品进行解读和评价,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如果过于主观,把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当成了文艺作品的标准,就会产生一些不理性的观点和偏见。
文艺评论范文
文艺评论范文文艺评论是对文学、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的一种文体,它是文学、艺术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艺评论既是一种文学、艺术作品的评价,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批判。
在文艺评论中,评论家需要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和态度,同时也需要关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
文艺评论的基本要素文艺评论的基本要素包括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语言、风格等方面。
在评论作品时,评论家需要对这些要素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得出对作品的总体评价。
以下是对文艺评论的基本要素的简要介绍:主题主题是文学、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或主旨。
在评论作品时,评论家需要对作品的主题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得出对作品的总体评价。
主题可以是具体的事件、人物或情节,也可以是抽象的思想、价值观或哲学观点。
情节情节是文学、艺术作品中所描述的事件或故事情节。
在评论作品时,评论家需要对作品的情节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得出对作品的总体评价。
情节可以是简单的线性结构,也可以是复杂的非线性结构。
人物人物是文学、艺术作品中所描述的角色。
在评论作品时,评论家需要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得出对作品的总体评价。
人物可以是具体的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抽象的符号或象征。
语言语言是文学、艺术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
在评论作品时,评论家需要对作品中的语言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得出对作品的总体评价。
语言可以是简单的口语,也可以是复杂的文学语言。
风格风格是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艺术风格。
在评论作品时,评论家需要对作品的风格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得出对作品的总体评价。
风格可以是简单的自然主义风格,也可以是复杂的象征主义风格。
文艺评论的写作技巧文艺评论的写作技巧包括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对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的关注、对读者的引导和启示等方面。
以下是对文艺评论的写作技巧的简要介绍: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是文艺评论的核心内容。
评论家需要对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得出对作品的总体评价。
文艺作品评述
文艺作品评述文艺作品无疑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成果,与现代科技发展不可比拟。
对文艺作品及其内容的评述将深刻地影响人们对文艺作品的理解。
文艺作品种类繁多,内容也可以由浅入深,从游戏到戏剧,从电影到小说。
文艺作品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民族的史文化,提升我们的文化素。
文艺作品的创作者们,把他们的想象力经过熔铸,熔炼出具有里程碑性意义的文字,让我们走出自己的牢笼,拥抱光明。
从理论上说,文艺作品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实用性文艺作品和艺术性文艺作品。
实用性文艺作品,如各类小说、散文、童话等,由作者游走于各种主题之间,以及简单的文学语言表现出一种淡然与温暖的态度。
艺术性文艺作品,如诗词、戏剧、电影等,更多往往使用丰富多彩的文字来构筑出一个充满艺术感的世界,超越时空,让我们置身于一种虚无缥缈的状态中。
评价文艺作品,首先要考虑作品的时间长短,包括历史尺度上及作品本身的时间尺度。
其次,要考察作品的思想内容,包括作品表达的思想(如自由主义、理想主义、社会主义等)、性格的反映(如勇敢、执着、怯懦等)以及历史意义(如社会进步、民族自信等),这些内容是衡量文艺作品优劣的重要因素。
此外,文艺作品的价值体现也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文艺作品的价值体现不仅表现在思想内容,而且也表现在作品的审美价值上。
如一部经典影片,它不仅能够提供人类精神营养,丰富人们的艺术气息,还能激发人们的情感,让人们重新拥抱未来。
总之,文艺作品是一座桥梁,把人类智慧的成果传达给世界,让人们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地了解各个文艺作品,也就可以对文艺作品进行准确、深入的评述。
文艺作品评述的结果,会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文艺作品的看法,让文艺作品的精神价值受到重新洗礼,从而起到积极的社会作用。
文艺评论范文1000字
文艺评论范文1000字今天的艺术现实丰富而复杂,也充满了让人困惑难解的问题,尽管这给文艺批评提供着大量鲜活生动的材料,刺激着批评者的大脑,也让许多人成了有名的批评家,但某些批评却越来越像一场批评者的独角戏——批评文章铺天盖地却无关痛痒,逐渐变成失去阅读的写作,陷入了尴尬和困境。
细观某些文艺批评家们的言论,会发现他们大多不愿讨论艺术的学理问题,而更多跟着资本与市场的指挥棒成为其吹鼓手,这样不仅有“看点”,而且容易出名、成为旗手并获得经济利益。
因此我们看到很多文艺批评,不是隔靴搔痒、不着边际且没有观点的泛泛之论,就是脱离实际、深奥玄虚、无人能懂得天书,甚至是堆砌观念、胡乱吹捧的无良之作,这些文字让文艺批评变了味。
商业的原则渗透到文艺批评,使批评失去了胆气和锋芒。
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最典型的就是无穷无尽的作品讨论会,最终沦为作家们的捧角会、树碑立传会。
”一些批评家不惜用自己的良知和名誉做赌注,用各种花哨宏大的理论把平庸的甚至拙劣的作品打扮得“花枝招展”。
这样的商业性“广告”打着文艺批评的幌子,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收视率或为图书做“促销”。
这种批评沾满了铜臭味,完全丧失了批评家的职业道德,让人为之心寒。
另有某些所谓的专评家,以逻辑与史料为翼,在自己的空中楼阁中纵情“浮飞”。
他们往往偏离具体作品,做着长篇累牍的枯燥言说,甚至有的专以理论术语“狂轰滥炸”,在作品与读者之间无中生有设置障碍,令人望而却步。
这样的文艺批评无视常识,高高在上,自然无法赢得读者,赢得人心,更无法对社会文化产生积极作用。
真诚透辟的文艺批评是文化建设的助推器,是文艺创作革新励进的试金石。
如果文艺批评者只是将所操持的“知识”,从一本书搬到另一本书,从一个观念腾挪到另一个观念,那么无论他的理论多么高深,他的知识如何渊博,他的演绎技能多么发达,他对当下文艺现实都必然麻木无知,他也就无法做出准确的描述和精当的判断,不能发挥批评者应有的作用。
这样的批评就必然沦为海涅所谓的“巨大的停尸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论张爱玲的小说》迅雨选自《中国现代文论选》402--410页上海教育出版社陈思和主编 2010年12月版迅雨是傅雷先生的笔名。
傅雷完全凭借艺术感觉谈论张爱玲的小说,他把《金锁记》视为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以“情欲”来分析曹七巧的个性和悲剧,并认为张爱玲在这一维度上填补了以往作家的缺陷,十分独到。
他认为,在《金锁记》中,作者的心理分析并不采用独白或解剖,她利用暗示,把动作、言语、心理打成一片。
电影节略手法的运用,使空间与时间巧妙转折。
新旧文字的柔和,新旧意境的交错,恰到好处。
这些形成了作者风格的完整。
《倾城之恋》中,他认为人物性格的刻画没有深度,也没有进行彻底的反省。
病态的文明培植了他们的轻佻,残酷的毁灭使他们感到虚无、幻灭,同样没有深刻的反应。
作品的重心偏向俏皮而风雅的调情,减少了人物的现实性。
总而言之,华彩胜过了骨干。
对《连环套》的批评是毫不留情的,尖锐的斥其内容贫乏,人物缺少真实性,用于错乱并且俗气。
一、傅雷先生非常欣赏张爱玲的艺术天分,但也指出了张爱玲的创作的两个危机,技巧的诱惑和记忆的清晰。
技巧过分展示会把艺术变成文字游戏,俗套滥调在任何文字里都是毒素,聪明机智成了习气,也是一块绊脚石。
张爱玲的写作题材只限于男女问题,形成一种淡漠的贫血的感伤情调。
我认为,以上评价都是十分准确的。
不过他指出,张爱玲的小说能把人生热情的荒谬与无聊做一种深刻悲哀的表达,很有见地。
二、《路遥的诗意》郭小聪选自《文学的个性》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10-1路遥的作品对今天的青年人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路遥也是我最敬佩的作家之一。
我们都知道路遥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农村,他的写作素材基本来自农村生活。
他在极度贫困中成长,不仅有着令人敬佩的知识面、思考和创造能力,而且他的作品在困境中展现出的诗意,给我们带来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是否因为生活过于悲哀,美就会消失,没有位置。
是否因为被生活扭曲了,心灵就容易变得支离破碎。
我们在路遥笔下,看到了他所经历的那种困苦的生活,同时又看到了高居其上的诗意。
贫穷和心灵并不是被动的,贫穷只能围绕每个人不同的生活状态来发生作用,同样的处境它使一个人沉沦,却让另一个人奋起,而路遥就是这样在贫穷中奋起的这样的作家。
这篇文章结合据路遥自身的成长经历去解读《人生》和《平凡的世界》,运用“知人论世”的批评方法,走进路遥的内心世界,解读作他贫穷的诗意态度,进而深入理解路遥的作品。
这篇用诗意的语言去解读路遥的诗意,也充满了哲理,发人深思,也给了在困境中奋发的年轻人深刻的启迪。
生活可以贫困,但诗意的生命却如此高贵。
坚持高尚的思想和道德感会不会削弱生存能力,影响个人的幸福?还是康德说得好,道德本来就不教导我们如何使自己幸福,而是使自己如何无愧于幸福。
正是如此,只有人认识自身并试图超越自身,才能真正为自己的生存状态定义。
这是一种更为深刻的纯粹的幸福的体验,它与人的寿命无关,却关系到人的生命质量。
三、《困顿中的挣扎—贾平凹论》洪治纲选自《2005-2006中国文学评论双年选》作者:郜元宝编选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11-1这篇文章让我看到了文学评论这种学术文章的独特魅力,我第一次看到,文学评论还可以写得富有才情,这么痛快淋漓,这么直言不讳,而又不影响它的客性评价和理论深度,我一下子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
作者从贾平凹的人生心态去考察其悲苦背后的精神特质,作者认为作家内心的懦弱和矛盾决定了他在自我超越上极为艰难的精神地质,也直接影响了他的创作在精神境界上的本质性飞跃。
然后,作者从贾平凹的创作实践揭示出其农民意识中的现在愿景。
一方面,他试图容纳一些现代意识和审美观念;另一方面,他又无法挣脱沉重的乡土羁绊。
在主观上,他渴望回到民间,回到自我独立自治的精神空间,但是,落实到具体的艺术实践中,他又显得顾虑重重而巧取中庸。
作者批判了贾平凹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片面的理性思考和简单的二元对立式的价值判断。
在他的逃避姿态中,指出他的现代意识只是一种“现代愿景”,而没有深入到现代精神的内部。
然而作者指责贾平凹没有在作品中给我们展示一种积极的救赎意愿,我认为是对作家过高期望。
最后,作者批判了贾平凹卑琐人生中的绝望本质。
贾平凹不仅对现实的一切充满了绝望,对历史,对人性,甚至对人类充满缅想的爱情,贾平凹也同样充满了绝望。
在他的笔下,爱情也是病态的。
他认为“城不如乡,今不如昔,人不如兽。
”他的后期作品与他早期的唯美性叙事构成了一种巨大的反差,也降低了其作品的审美格调,削减了作者对人性恶的揭示效果和批判的力量。
四、《曹禺名剧的误解、曲解与理解》王卫平选自《文学的个性》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10-1由于接受主体的不同,对于伟大作品产生不同的解读也是在所难免的,误解和曲解也是不可避免的。
如对鲁迅的小说和曹禺的戏剧的误解和曲解就是现代文学中的典型。
怎样理解《雷雨》的主题?从过去到现代多少年,我们往往强调《雷雨》的主题思想是,它展现了家庭的悲剧,而这个家庭又是具有封建性的资本家的家庭,因此说《雷雨》的主题是反封建。
还有的时候我们说《雷雨》的主题是说揭露周朴园这个资本家的罪恶。
它揭示了他所代表的资产阶级不会有好命运,它必然要灭亡,因此这个剧本它所代表的是社会问题,阶级斗争。
王卫平认为曹禺写《雷雨》的时候只是一个23岁的年轻人,外在的环境也没有给他造成什么压力,他的世界观不是那样的。
当时的曹禺曾经在《写作》这封信中说,他写的是一首诗,一首叙述诗,而绝非是社会问题剧。
在写于1936年的《雷雨》序中说,它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觉得的天地间的残忍。
作者的本意是要表现宇宙的残忍,人世间的冷酷。
然后作者结合剧中的具体人物论述了这一主题。
《雷雨》斩头截尾的演出使得观众的解读与作者的本意分道扬镳了。
《日出》从题材上说剧作家从家庭转向了都市的社会,全面展示了都市的生活图景。
对《日出》的误读主要体现在对第三幕的看法。
导演和评论家认为这一幕在结构上有所游离,演出的时候被删除了。
曹禺认为这是挖心,任它惨亡。
在思想探索和人物塑造上,曹禺的戏剧超越了中国传统戏,体现了人性的深度;其次,他超越了阶级性,他的作品具有哲学的内涵;再从精神内涵上说,越是优秀的作品就越有潜在性。
这些是读者对曹禺戏剧误解和曲解的主要原因。
五、《真正的文学与优秀的作家—论几种文学偏见以及路遥的经验》李建军选自《南方文坛》2007年3月李建军是我敬佩的文学评论家之一,他的语言深刻而富有力道,论文写得富有才气,先锋的思想也给人很大的启迪。
我最初看到的是他批评莫言的文章,然后看到了他对《白鹿原》热情洋溢的赞美以及对《废都》无情的抨击。
因为学术界的风气问题,他的直言不讳,不畏权威,都显得难能可贵,也给我很大的震撼。
什么样的文学,才是真正的文学?什么样的作家,才是真正的作家?这是这篇文章论述的核心问题。
这是一个朴素的道理,却遭遇了认知的困难。
在谈到路遥之前,作者论述了相对主义者的取消主义态度,唯美主义者饮风餐露的观念,“身体写作”者的停留于“原始群”时代的观点以及功利主义者的市场观。
批判了上述观点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针对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作者指出,文学的发展并非如科学的发展一样呈现出“线性”的延伸状态,而是“面性”的共存状态,而且,旧文学完全可能与新文学一样好,甚至更高、更好。
路遥对我们理解“真正的文学”和“优秀的作家”给出了重要的启示。
比照路遥,我们看到了当代文学的问题,也看到了应该选择的方向与路径。
真正的文学都致力于向上提高人类的生活。
路遥的作品朴实而亲切,充满一种强大的道德诗意和美感力量,是我们这个时代非常稀缺的精神现象。
他的作品饱含着深刻人生哲理,充满了照亮人心的生存智慧。
我们可以体验到他曾经体验过的忧伤和痛苦、激情和希望,并心生感激。
这样的作家才是优秀的作家。
六、《海派文学的两个传统》陈思和选自《文学的个性》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10-1这篇文章是我读研究生以前看到的,对我的帮助很大,我现在再找出来细读,也是很有感触的。
陈思和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给人留下很大的回味空间。
在中国文学史上,作者对海派文学发展进行纵观的论述,在历史长河流变的基础上进行阐释,这是极有深度和意义的。
他注重从上海开埠以来的洋场生活对文学创作发生影响的方面去考察海派文学本身。
他指出,自《海上花列传》以来,海派文学出现了两种传统:一种是以繁华与糜烂同体的文化模式描述出极为复杂的都市文化的现代性图像,即突出现代性的传统。
强势文化以充满阳刚的侵犯性侵入柔软靡烂的弱势文化,在毁灭中迸发出新的生命的再生殖,灿烂与罪恶交织成不解的孽缘。
另一种是以左翼文化立场揭示出都市文化的阶级分野及其人道主义的批判,即突出批判性的传统。
与老的海派作家不同,他们对于这个城市中繁华与靡烂的 “恶之花”不再施以欣赏或羡艳的眼光,而是努力用人道的观念对其作阶级的分野,他们似乎在努力做一件事:在肯定这个城市的现代性发展的同时,希望尽可能地根除其靡烂与罪恶的坏因素。
30年代的新感觉派与左翼文化把这两个传统推向顶峰。
40年代的海派小说在忍辱负重中达到了成熟与完美。
到 4 0年代 ,在张爱玲的艺术世界里 ,海派小说的各种传统终于在都市民间的空间里综合地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审美范畴。
最后作者论述了海派文学演变过程中被忽略的民间性特征。
七、《再说“失语症”》曹顺庆选自《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6卷曹顺庆先生于1995年提出中国文论“失语症”及“重建中国文论话语”这一话题,引起了中国学术界的强烈反响。
他又提出了医治此种“失语症”的办法是重建中国文论话语。
而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途径,主要是借助于古文论的“话语转换”。
这一话题成为世纪末文坛最抢眼的一道景观。
曹顺庆先生在十年之后又旧话重提,再谈“失语症”。
“失语”与学术水平的高低没有必然联系。
解读能力的低下,是学者之间所操文论话语不同导致的。
“失语”是指失去了中国文化与文论的学术规则。
崇洋是失语的根源,这是很值得反省的现状。
钱钟书之所以没有失语,根本原因在于他仍然运用着中国传统的话语方式,而非西方的话语方式。
总体而言,中国文化与文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失语的。
直面现实,“知耻而后勇”,才能看到中国学术的希望。
中国文化近百年的发展绕不开痛恨自己文化传统的情结。
要是提倡中国传统文化,那就是倒退的、落后的、反现代化的,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模式。
中国传统文化遭到如此厄运是中华民族的大不幸!正是由于这样一种自我否定、自我矮化、自我丑化的模式,才出现了中国文化与文论的失语症。
我们强调学习西方的重要性,不读原文,造成了直接恶果,就是空疏学风日盛,害了大批青年学生,造就了一个没有学术大师的时代,造成可中国文论的严重失语,造成了当代中国文化创新能力的衰减。